浅析《名优之死》中观念的异化以及深层主题

合集下载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

从《名优之死》谈谈悲剧之美摘要《名优之死》是伟大的戏剧家田汉以晚清京剧名角刘鸿声为原型,创作了一代名伶刘振声“艺术至上”的崇高艺术家形象,剧中描写一代名优刘振声精心培养的女弟子,抵挡不住代表社会黑暗势力的杨大爷的腐蚀而堕落。

为此,刘振声与杨大爷奋力抗争,最后殉难于舞台。

该剧通过刘振声的悲惨遭遇,揭示了不人道的人类社会及其罪恶,旨在揭示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具有深沉的悲剧意识。

本文将针对《名优之死》探究悲剧之美,包括其渊源形成、发展和审美之所在,感受悲剧美的力量。

关键词:悲剧理论;矛盾冲突;艺术至上;审美愉悦;崇高感;美的毁灭;情感升华;理性美ABSTRACT"Famous dead" is a great dramatist Tian Han opera star in the Late Qing Hong Liu sound as the prototype, created a generation of famous actor Lau Chun sound "art first" noble artist image, carefully cultivated female students of the play description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famous Lau Chun-sound, could not withstand the representativecorrosion of the dark forces of society Yang uncle and fell. To this end, the sound of Lau Chun Yang uncle struggled for the last martyrs in the arena. Through the tragic experiences of Lau Chun-sound, the play reveals the inhuman human society and its evil, designed to reveal the sufferings of the old social drama artist, with a deep sense of tragedy.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famous dead" to explore the beauty of the tragedy, including the power of its origin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where, feel the tragedy of America。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浅谈话剧《名优之死》《名优之死》是田汉先生于1927年创造的一部现实主义的话剧,短短三幕,道尽了无尽心酸。

名优指的是刘振声,用左宝奎的话来讲,“老板最讲究戏德,戏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却死在了舞台上,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内心的那份柔软,那份执着。

田汉先生名写名优之死,实际上是在写艺术的没落,现实的摧残、以及对人性迷失的挽歌。

刘振声是一个京剧演员,或许前面还应该加上“著名”两个字,不过无所谓了,称呼而已。

我毋宁他是个普通人,或许这样,他的身份会更明确一点。

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个守护者,戏剧艺术的卫道夫。

终其一生,他在为着守护京剧而努力,为着阻止戏剧艺术的没落。

奈何人力有尽,他对于那些意图摧残艺术的人而言,太弱了,太弱了,弱的都不能引起对手的正视。

正是这个不被视为对手的对手,却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收养凤仙、芸仙、甚至最后的萧郁兰也称他“父亲”。

他没有儿女,却把凤仙姐妹当做了自己的孩子,艺术的接班人,“凭你说,我把你们领大是想拿你们卖钱吗?是想靠你们养活我吗?都不是啊。

我没有儿女,我只想多培养出几个有天分的,看重玩意儿的孩子,只想在这世界上得一两个实心的徒弟。

”这是他的原话,也是为他挽救戏剧艺术而做的旁白。

可是,最后,他失望了,费劲心思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凤仙却成了杨大爷的玩物。

可悲,可笑,可是却又无力反抗。

他们真是费着心思糟蹋艺术,不禁吸食着刘振声的生命,也在断绝着他对于艺术的希望。

希望泯灭了没有呢?没有,不过这却是刘振声看不到的了。

唱戏本为消遣,爱好,但却压榨着刘振声残余的生命力。

“何先生您知道咱们学上了这个玩意儿的,一辈子就没有过休息的时候,好象命中注定了——他非得唱到死的那天不可!”这是他的原话,踏上了这条路,便没有了停下来休息的选择,职能不断的向前、向前,即使身子虚弱,还要去唱,去演,正如他说的那样,他非得唱到死的那天不可。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点名了一代名优的归宿。

这是谁的错呢?谁让刘振声不休息呢?咱们看宝奎同学的话,“可是因为他欠的债太多,一时走不动,又因为合同的关系,老板一定不放他走,所以他总是带着病上台,一上台他又是一样的卖力,象今天这样他还唱双出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刘振声不得空闲去休息。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是一部由张爱玲所著的小说,通过讲述女主角名优的一生,展现了她在传统的封建礼教下所受到的束缚和磨难。

这部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旧中国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对个体自由的压抑和摧残。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触动,对于传统文化和女性命运的思考也更加深刻。

小说中的名优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她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她被迫接受了一个她并不喜欢的婚姻,被困在了一个她无法选择的生活中。

她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她的命运被别人所左右,她的人生被束缚得无法呼吸。

这种命运的悲剧不仅仅发生在名优的身上,而是在那个时代的许多女性身上都有所体现。

她们被困在了传统的礼教和道德观念中,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

通过名优的一生,张爱玲向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对个体自由的压抑和摧残。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极低的,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一生几乎都是被别人所安排和决定的。

传统的封建礼教深深地束缚了女性的思想和行为,让她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而这种束缚和压抑也不仅仅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同样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摧残。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他们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

通过名优的一生,我对传统文化和女性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传统文化对个体自由的压抑和摧残是多么残酷和无情,它让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让人们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女性的命运更是令人心痛。

她们被束缚在传统的礼教和道德观念中,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一幕。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压抑,我们又该如何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通过阅读《名优之死》,我对传统文化和女性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传统文化对个体自由的压抑和摧残是多么残酷和无情,它让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让人们的一生充满了无奈和痛苦。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名优之死》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名优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走向死亡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读者传递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小说中的名优是一个音乐家,他对自己的音乐要求极高,追求完美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

他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挑战自己,但却始终无法达到自己心中的那个理想状态。

最终,他因为自己的过度追求而走向了死亡。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名优对音乐的追求无可厚非,但他却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状态,将完美视为生命的全部。

他不断地追求完美,却忽略了生活中的其他美好事物,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他们为了追求某种东西而不顾一切,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活和健康。

他们可能是工作狂,为了事业而拼命工作,却忽略了家庭和健康;也可能是追求者,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却最终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这些人都像名优一样,陷入了一种病态的追求状态,最终导致了不幸的结局。

这让我意识到,追求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但追求的方向和方式同样重要。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某种东西而失去了其他美好的事物,也不能为了追求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我们应该学会平衡,懂得放下,珍惜眼前人和事,享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另外,小说中的名优也让我反思了对完美的追求。

完美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

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也不可能拥有完美的生活。

追求完美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我们应该明白,完美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应该接受自己和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宽容和接纳。

通过《名优之死》,我意识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也明白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人和事,学会放下和接纳,追求不是一切,生活中的美好更加重要。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这些道理,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是一部以名誉之死为主题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名誉的崩塌和复仇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思考了名誉与尊严的重要性,以及人性的善良和恶劣之间的挣扎。

在小说中,主人公因为一场误会而名誉扫地,被视为罪人,被社会所排斥。

他的名誉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生活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名誉和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因为名誉受损而选择自杀的悲剧,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名誉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另一方面,小说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在小说中,主人公遭受了冤枉和不公正的对待,他的朋友们也因此而选择了背叛他。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性的善良和恶劣之间的挣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名利而选择背叛朋友的人,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通过阅读《名优之死》,我不仅对名誉与尊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和尊严,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我相信,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会成为一个更加善良、更加理性的人。

关于渡边淳一文学中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

关于渡边淳一文学中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

关于渡边淳一文学中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渡边淳一是日本著名作家,其文学作品以独特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而著称。

死亡主题是渡边淳一作品中常见的重要元素之一。

他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索。

本文将从渡边淳一作品中的主要角度进行审美阐释,讨论他在文学中对死亡主题的独特见解。

渡边淳一在文学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手法,以表达对死亡的独特观点。

他将死亡视为一种转变,一种超越人生的境界。

在《魍魉之匣》中,他以一个神秘的匣子作为象征,代表死亡的存在。

这个匣子隐藏着一个无法被完全理解的世界,人们只能通过打开匣子去接触、感受这个世界。

这个象征着死亡的匣子充满了神秘感,让人不禁联想到死亡之后的未知世界。

通过这一象征手法,渡边淳一传递出一种对死亡的无限想象和探索的观点。

渡边淳一将死亡主题与生命意义相结合,透露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他在文学作品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和迷茫。

在《销售员之死》中,主人公面对不可知的死亡命运感到无助和绝望。

渡边淳一并没有停留在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是以生命的意义为出发点,引导读者思考死亡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他揭示了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对生命本身的珍视和追求,这使得死亡主题成为一个生命的反思。

渡边淳一在处理死亡主题时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在对死亡进行审美化的同时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他以自嘲和讥讽的方式揭示了人们对于死亡的疏忽和无知。

在《丹青之门: 为了复活浣花去买牛仔裤》中,他通过一个普通人的经历,描述了人类对于死亡的迷信和害怕,进而探讨了人生的真实意义。

通过幽默和讽刺,渡边淳一传达了对死亡的独特关注,引发了人们对死亡乃至整个人生的思考。

渡边淳一以超现实和梦幻的写作风格,通过夸张和离奇的情节,揭示了死亡与灵魂之间的联系和冲突。

在《鱼村七景》中,作者通过描述一个鱼类村庄的故事,展现了生命和死亡存在共同性的一种可能性。

他通过诗意的想象和神秘的气氛,揭示了死亡与生命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死亡的冲突中人们的迷茫和无助。

对经典剧本的新演绎

对经典剧本的新演绎

对经典剧本的新演绎作者:陈梦梵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1期2019年1月末,北京人艺重新排演的话剧《名优之死》在首都剧场隆重上演。

对经典作品的创新,不比创作一部新经典容易,新版《名优之死》是勇敢地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复排经典名剧是北京人艺“演出风格的一种行之有效且不可替代的快捷模式,原因在于这些经典名剧经过北京人艺多年的精心打磨,积淀了丰厚的艺术经验,从而为新一代导演、演员提供了一个可供临摹的范本。

”与1927年田汉先生编剧的戏剧剧本相比,新版《名优之死》无论是人物定位,还是主题立意,都有了较大的改动,甚至可以说,是改头换面的演绎。

原作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饱满,加之田汉先生对梨园生活驾轻就熟,痛痒相关,使剧作深沉厚重;新版情节针线紧密,冲突激烈集中,特别是刘振声与刘凤仙、刘振声与杨大爷的几次冲突,比较符合改动后的人物关系和行为逻辑。

田汉先生笔下的刘振声,对待舞台艺术严肃认真,尤其注重人品德行,他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精心培养的名角刘凤仙,希望她“踏踏实实唱戏,干干净净做人”。

可惜凤仙小有名气后便心猿意馬,“偏不在玩意儿上用功夫,专在交际上用功夫。

因此外行越欢迎,内行就越瞧不顺眼了”。

刘振声贫病交加,眼看着“所爱之女伶”凤仙步步沉沦为流氓绅士杨大爷的玩物,演《打渔杀家》时哑嗓受了倒彩,看重一辈子的“玩意儿”又遭到蹂躏,这才气绝身亡。

新版《名优之死》中的刘振声,保留了原作刘振声爱惜“玩意儿”和坚守艺术规范,却改编并强化为刘振声不愿为座儿的喜好改动戏本和唱腔,性格直白,甚至显得有些迂腐,当扮演刘振声的演员铿锵有力的说“老师怎么教的,我就怎么演;我怎么学的,就怎么教”,“不是我守旧,是咱们守得还不够旧”时,其继承传统的赤子之心不像是追求“玩意儿”的精益求精,倒像是在为旧戏招魂。

新版第一幕改动较小。

原作中,刘凤仙虽深谙“玩意儿”,却不曾在“玩意儿”上做改动,台下打她坏主意的“彩声和怪声叫好之声不绝”,可她丝毫没有察觉,反而享受着杨大爷的追求和外行记者王梅庵的吹捧,这才与师傅刘振声起了冲突,刘振声嫉怒不已,苦于无法与心爱的女人正面冲突,只得将矛盾转化为讥讽杨大爷和王梅庵。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读后感《名优之死》读后感。

《名优之死》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名优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走上了不归路的故事。

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追求完美和名利的盲目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名优,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受到了家人和老师的重视和鼓励。

然而,随着他的才华逐渐被发现,他也开始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在追求音乐完美的道路上,他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境界,却陷入了名利的漩涡中。

最终,他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追求完美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完美,就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些人为了追求完美,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却失去了更珍贵的东西。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完美并不是唯一的追求,我们应该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不要盲目地追求名利。

另外,这部小说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名利并非是人生的全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地追求成功,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初心和底线。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名利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良知和底线,不要为了名利而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人格。

通过阅读《名优之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追求完美和名利的盲目追求的危险性,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追求内心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信念。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不盲目地追求完美和名利,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追求完美和名利的道路上保持自己的底线和良知,不要走上名优之死的不归路。

守成与创新:新版话剧《名优之死》改编刍议

守成与创新:新版话剧《名优之死》改编刍议

守成与创新:新版话剧《名优之死》改编刍议作者:邹红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2期戏剧作品的改编、重排乃至重塑,在今天的舞台上并不鲜见,特别是近年来,大量由文学作品改编的戏剧被搬上舞台,复排、重排的经典作品也不在少数。

这其中有得有失。

田汉先生的《名优之死》就曾三次登上首都剧场。

由任鸣、闫锐执导的田汉旧作《名优之死》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下称“北京人艺”)2018年度的收官之作,于12月20日在首都剧场公开亮相。

这是自北京人艺建院以来,《名优之死》第三次登上首都剧场。

1957年,《名优之死》首度在北京人艺上演,导演夏淳,演员有童超、金昭、于是之、金雅琴等;1979年,北京人艺复排《名优之死》,导演仍为夏淳,童超、谭宗尧、金昭、于是之等主演,演出阵容堪称一流。

相比之下,2018年版的《名优之死》则改为由年轻演员担纲,如导演兼主演闫锐、刘凤仙的扮演者李小萌、杨大年的扮演者杨佳音等,他们此前都不曾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出演过大戏主角。

但从舞台表现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看,新版《名优之死》的演出确实不负众望,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无论是闫锐、李小萌表现出的戏曲功底,还是融戏曲于话剧的舞台调度,乃至虚实相生、意境浑然的舞美处理,都令观众大饱眼福,无愧于北京人艺的精良制作。

而从个人观感来说,新版《名优之死》在改编方面更值得关注。

一据《田汉文集》编辑介绍,田汉此剧作于1927年冬,本为两幕剧,同年在“鱼龙会”首演及南国社公演时都是两幕,1929年1月南国社赴南京公演时中间加了一幕,后来正式出版即为三幕剧[1]。

似乎可以说,田汉对《名优之死》的处理更像是一出独幕戏,虽分为两场,但场景不变,都是戏院的后台。

在人物关系的设置、情节冲突的安排上也比较简单,即便后来增加了一幕,将场景改为刘振声家客厅,也还是一出演出时长为一小时左右的小戏。

后来的演出,包括北京人艺在1957年、1979年的两次演出,也基本上遵循田汉原作设定的格局,并未进行大的改动。

《名优之死》在女性自由视角下的解读与反思

《名优之死》在女性自由视角下的解读与反思

《名优之死》在女性自由视角下的解读与反思作者:丛杨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长期以来,《名优之死》一剧中刘凤仙的人物形象广受争议。

从戏剧结构分析,刘凤仙的剧中行为往往被视为对刘振声高大形象的反衬;从社会视角解读,刘凤仙的人物形象则是对腐朽社会中妥协者的具体映射;但倘若将女性自由视角之于封建社会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刘凤仙在剧中的悲剧命运,也折射出腐朽社会对女性爱情自由、艺术独立、个人发展权利的禁锢。

反思并杜绝刘凤仙悲剧命运的社会成因,对当今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念塑造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女性自由;名优之死;解读;反思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010-0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当社会中女性追求的人性自由与社会整体的腐朽堕落遭遇时,必然产生出极大的悲剧意蕴。

从女性自由视角解读《名优之死》中刘凤仙的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发现,编剧正是借由刘凤仙这一人物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价值观扭曲,揭示出腐朽社会对女性人性自由的巨大禁锢。

一、对女性爱情选择自由的禁锢透过《名优之死》一剧我们不能发现,剧中刘振声之于凤仙的情感纠葛远不同于以往传统社会伦理中师父对于爱徒的师徒之义,父亲对于女儿的父女之情。

若只是简单的师徒关系,刘振声则不会在杨大爷邀凤仙照相时“忍无可忍、以拳击桌”地骂杨大爷“什么东西”;若只是“女大不中留”的父女之情,刘振声则不会在杨大爷说要送凤仙花绸时痛骂凤仙“忘恩负义、出卖自己”。

细论凤仙在剧中的所作所为,纵然有“出卖自己”之行,却诚无“忘恩负义”之举,若刘振声真能做到“台上人不争台下的事”,又何来第三幕中的情感爆发以致郁结身死。

可见,这“台下的事”正是与凤仙的暧昧纠葛之事,刘振声心灵上爱而不得的感伤也远超身体上疾病与劳累所带来的痛苦。

如果说刘振声的爱情选择是因自身的软弱表达而失败,那么刘凤仙的爱情选择权利则在封建社会的伦理约束中被完全禁锢。

从话剧《名优之死》想到的

从话剧《名优之死》想到的

从话剧《名优之死》想到的作者:甘学荣甘之源来源:《青春期健康·下半月》2019年第05期《名优之死》主创人员合影《名优之死》剧照听说最近一部话剧火了,于是我们父女俩便去看了这场由人民艺术剧院重排的经典话剧——《名优之死》。

说实在话,我们父女实乃话剧、京剧“双盲”人士,却被田汉编剧,任鸣、闫锐执导的这场大戏惊艳到了。

在感动和好奇中,我们狂补了一下相关知识,没想到又一次被深深震憾,进而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剧本好——矗立了历经百年不朽的艺术高峰。

《名优之死》是田汉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写于1927年冬并于当年在上海梨花公所首演,直到1929年在南京公演时才从二幕剧形式改为三幕剧并固定下来。

1957年夏淳执导人艺版《名优之死》并于1979年重排上演。

这次2018年人艺版是历经三十年复排终得以上演,并以人艺年终压轴大戏重磅推出,旋即形成一个网红文化热点。

《名优之死》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得以传承并始终受到热捧,不仅在于田汉本人的名气和成就,关键是剧作在坚持田汉唯美及伤感主义总体风格之下,以民国初年著名艺人刘振声之死为素材,概括了旧社会戏曲艺人的苦难遭遇,发出了动荡中社会底层民众的撕心呐喊,创造了一个唯美主义、伤感主义、现实主义高度融合的艺术经典,触发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文化觉醒,成为中国戏剧现代化和民族化过程中的里程碑。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任鸣领衔重塑经典,虽然冒着巨大的风险挑战,却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势在必得。

打磨精——实现了台前台后、台上台下的矩阵共鸣。

全剧约150分钟,时间不短却令观众一点儿也不犯困走神,悲婉主题却令观众一点儿也不觉压抑,寓意深刻却令观众一点儿也不酸涩附会,足见剧作团队下的功夫之深、打磨之精。

首先表现在,剧情线索简洁好理解。

剧情以戏园后台一名花旦和一名小丑聊天开始,讲了京剧名伶刘振声精心培养的名徒刘凤仙,被上海滩恶霸杨大爷以名利诱惑勾引,在“是人留艺死还是人死艺留”的碰撞振荡中,悲愤交加的刘振声永远倒在了倒彩盈盈的戏台上。

从《名优之死》入手浅谈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

从《名优之死》入手浅谈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

从《名优之死》入手浅谈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作者:和平鸽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7期摘要: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西欧[1],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和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

本文通过《名优之死》中的主人公刘振声入手,简要介绍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

关键词:唯美主义;田汉;名优之死唯美主义者强调“艺术至上”,推崇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的美,同时带有颓废主义和悲观色彩。

他们认为美是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单纯的美感上的愉悦,并不具有功利性。

田汉唯美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随处可见的艺术家的形象,在他的作品中艺术高于生命,具有无上的尊贵性,他在作品中大力地展现艺术、爱、大众、美。

《名优之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艺术至上的思想。

首先,剧本的题目不是《刘凤仙的堕落》,不是《杨大爷的无赖》,不是《艺术发展的艰难》,而是《名优之死》,这个题目就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悲剧意义与颓废色彩。

“名优”是著名的、优良的喜剧演员,优秀之人的死亡,这种强烈的对比格外使人惋惜,并且为整部作品奠定了阴暗沉重的基调。

死是一个很特殊、很极端的话题,却在某个时期被广泛的运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诉说,来对抗,便具有了更强烈的冲击力。

此外,田汉把死亡作为剧作的题目,也是在表现他最想表达的东西,他将主题定位在刘振声上,定位在刘振声在艺术被践踏的窘况中仍坚守岗位,宁可牺牲性命也绝不出卖艺术的悲剧上。

显然,刘振声是具有“艺术至上”思想的,在谈论到艺术时,他常常会说“命中注定”,“与玩意儿相伴到死”,他一生对艺术忠心耿耿,倾尽心血培养弟子,但最后却因为弟子的背叛和黑暗势力联合夹击而气倒在了舞台。

[2]形势的艰难不一定是他崩溃的最大的原因,最让他难过应该是弟子的背叛。

他最信任的人,他付出了很多心血从小教导的人,他以为和自己有着一样“艺术至上”想法的人背叛了他。

自己信奉的东西被推翻了,他很有可能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这种怀疑并不是今天我的演出是否受大家欢迎,也不是自身能力是否下降,而是一種对信仰的怀疑。

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研究——以《名优之死》为例

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研究——以《名优之死》为例

田汉的唯美主义倾向研究——以《名优之死》为例田汉是中国当代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唯美主义倾向而闻名。

尤其是他的小说《名优之死》,描绘了一个充满遗憾和痛苦的人生境遇,透露出他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的热情。

《名优之死》讲述了一个名叫明儿的女子悲惨的一生。

明儿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展示出非凡的才华和美貌。

然而,由于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努力不足,她一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作者通过明儿的经历,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的残酷现实,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无助。

在小说中,田汉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明儿的内心世界。

明儿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热爱与呈现在她的一言一行中。

她美丽的容貌和动人的歌喉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但是她却很少得到真正的赏识和尊重。

她在表演中的全情投入和对舞台的热爱,让人感受到她的真诚和灵魂深处的渴望。

田汉通过明儿的艺术追求,展示出了对美的向往和追寻,同时也呼唤着人们对艺术和美的高度重视。

在小说中,田汉通过对明儿经历的描写,突出了生命的宝贵和短暂。

明儿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受的苦难和挫折,使她的幸福变得更加珍贵和无法承受之重。

她的一生悲苦而短暂,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田汉通过明儿的命运,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思考。

他呼吁人们珍惜每一个瞬间,追求自己内心的追求,勇敢面对命运的挑战。

在《名优之死》中,田汉充满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慈悲之心。

明儿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痛苦和困苦,让人深感她所承受的无尽的压力和痛苦。

然而,她却没有放弃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的美和艺术成为了她生命中唯一的寄托和力量源泉。

田汉通过明儿坚持不懈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传递出了对美和爱的无尽热爱和深深的敬意。

通过对《名优之死》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田汉在作品中的唯美主义倾向。

他通过对明儿一生经历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艺术的崇尚。

从她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田汉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深刻思考和追问。

他试图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描写,呼唤人们对美和爱的关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求。

《名优之死》田汉百年名作焕发新生命力

《名优之死》田汉百年名作焕发新生命力

《名优之死》田汉百年名作焕发新生命力作者:龚海莹来源:《人民画报》2021年第02期话剧《名优之死》剧照。

三幕话剧《名优之死》由田汉创作,以清末名须刘鸿升为原型,讲述注重戏德戏品的京剧名角刘振声,在徒弟刘凤仙小有名气而被流氓恶霸腐蚀后,起而抗争却倒毙于舞台上的故事。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经典大戏《名优之死》于 2021年1月12日起二度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正式开启新一轮演出。

《名优之死》是现代著名剧作家田汉的代表作,创作于1927年,作为,曾于1957年、1979年登上人艺舞台。

经过二度创作的《名优之死》于2018年底首次与观众见面,由北京人艺任鸣、闫锐两代导演联手,主演由闫锐、李小萌、杨佳音等北京人艺青年一代演员担纲。

《名优之死》讲述了民国初年的一代京剧名伶刘振声,面对寄予厚望的亲传弟子刘凤仙被上海滩恶霸杨大爷以名利诱惑,在“活着是为了唱戏”还是“唱戏是为了活着”两种不同理想的激烈碰撞中,怀着对艺术最后的守护与捍卫,永远倒在为之坚守了半生的戏台上。

整个故事中,刘振声师徒二人对于艺术传统的坚守与背离,在舞台上形成鲜明的戏剧冲突,引发了观众思考和共鸣。

“我们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立场和理念去诠释剧本、人物、主题的。

”导演任鸣认为,对于规矩和气节的呼唤,让该剧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兼任导演和主演的闫锐表示,这部话剧原作十分精炼,此次重排首先丰富了文本内容,并根据原作提炼出不少经典台词,如“在台上你要知道你是谁、在台下你更要知道你是谁”,“有的人为了唱戏而活着,我活着是为了唱戏”等,呈现出一代名伶刘振声面临理想与现实碰撞后幻灭的悲凉感。

此外,还通过运用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东方美学戏剧的美感。

《名优之死》中一代京剧名伶刘振声由京剧科班出身的闫锐饰演。

摄影郭莎莎/人民画报《名优之死》中青衣刘凤仙由青年演员李小萌饰演。

摄影郭莎莎/人民画报《名优之死》中小花脸左宝奎由专业戏曲演员刘宸饰演。

摄影郭莎莎/人民画报青年演员李小萌谈到她饰演的刘凤仙时表示,原作中刘凤仙的人物形象是相对反面的,这版剧中她更多是作为一个创新派人物出现,对传统艺术究竟应该坚守还是创新,当凤仙向先生提出自己的见地和主张时,相信台下的观众也能与她产生共鸣。

从《名优之死》和《刺青》谈田汉对谷崎文学的受容

从《名优之死》和《刺青》谈田汉对谷崎文学的受容

138《名家名作》·研究赵一蔚田汉的少年时期,正是中国危急存亡的年代,在1916—1922年,他和许多当时的文学工作者一样,选择赴日留学。

而正是这次漂泊求学的羁旅,让他与在日本被称为“大谷崎”的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1886—1965)碰撞出了艺术交流的火花。

谷崎在日本文坛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在1926年第二次访华和田汉留学期间,以及1928年田汉再次访日时,都和田汉有着颇多交流。

彼时的田汉还是初出茅庐的求学者,而谷崎已经在日本家喻户晓。

二人之间的交流,谷崎作为长者和文学前辈,对青年田汉产生了颇多的影响。

一、作品概述(一)《名优之死》概述《名优之死》是田汉在1927年12月18日于上海艺术大学主办的“艺术鱼龙会”活动中初次发表的作品。

主人公原型是清代名角刘鸿声。

这部作品在当时的话剧界可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即使在现在,仍然是田汉的必读作品之一。

作品的主人公刘振声是一名著名的京剧演员,将京剧表演和作为京剧演员的尊严作为自己最高的追求而受到众人的尊敬。

他的养女凤仙成名后不再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京剧表演上,反而开始和当时的有钱人杨大爷攀关系。

刘振声认为这本身就是对京剧的一种侮辱。

但是不管怎样对凤仙进行劝说,她也充耳不闻。

知道刘振声反对的杨家恼羞成怒,去大闹了刘振声的剧场。

刘振声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带病出演,最终死在了舞台上。

(二)《刺青》概述《刺青》这部作品是谷崎润一郎的成名作,1910年在杂志《新思潮》上发表。

这部作品由于在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崇拜气息,受到了当时永井荷风和森欧外等名家的瞩目。

谷崎润一郎也因为这部作品在日本文坛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主人公是江户时代的一名刺青师清吉。

他的夙愿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刺入完美的女性身体之中。

某天,他和一名女子邂逅,然而他并没有看清那位女子的长相,只记住了那位女子的脚的样子。

五年后他再次看见那双脚,一下就认出了这便是他五年前偶遇的那位女子。

于是最终完成了这幅在他心目中堪称完美的作品。

名优之死的艺术特色

名优之死的艺术特色

名优之死的艺术特色
《名优之死》是一部以艺术家成名后堕落走向自我毁灭为主线的电影。

在电影中,导演通过黑白对比、慢镜头和剪辑等手法,刻画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迷茫和无助的情感状态。

其中,黑白对比的运用不仅让电影更具视觉冲击力,也更加符合主人公心理状态的表现。

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也极具特色,通过音乐的节奏、情绪营造和主题旋律的呼应,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心理世界的起伏和转变。

整部电影的叙事方式是非线性的,通过回顾与主线的交叉叙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完整且有内涵的故事。

同时,电影中主人公的自我反思与成长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让观众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了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

总体来说,电影《名优之死》通过深刻的角色刻画、震撼的视听表现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一个高峰后的艺术家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

它的艺术特色在于体现在刻画细节和情感表现上,在情感上颇具震撼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

关于渡边淳一文学中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

关于渡边淳一文学中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

关于渡边淳一文学中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
渡边淳(Junichiro Tanizaki)是日本现代文学家之一,其作品以对人性、情感和文化的深入探讨而著称。

他的文学中有着丰富的死亡主题,这些主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思考,引起了广泛的文学研究和讨论。

在渡边淳的作品中,死亡被描绘为一种非常私人的经验,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命运。

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常常与死亡相处,从中寻找灵魂的安宁和生命的意义。

在《细雪》中,主人公岩井纯一的母亲和姐姐在疾病和自杀中死去,这使得他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春琴抄》中,年轻女子春琴在家族的守护神面前献身,寻求解脱。

这些作品中的死亡形象凸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性,同时也体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追求。

除了死亡本身,渡边淳还关注死亡背后的心理过程和文化意义。

在《键》中,主人公村上博士为寻求自己的性爱欲望,通过变态的手段诱杀了年轻女性。

这种行为体现出现代日本文化的空洞和混乱,同时也表现出对死亡的扭曲和恐惧。

渡边淳的文学中还强调了死亡与美学的关系。

在他的作品中,死亡常常被描绘为一种美丽、安详的方式,例如在《偷影子的人》中,主人公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寻求灵魂的解脱。

这种描绘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死亡的特殊崇敬和美学意义。

总的来说,渡边淳的文学对死亡主题的审美阐释充满着深刻的思考和文化意义。

他深刻探讨了死亡与生命、人性和文化的关联,将死亡描绘成一种美学和哲学的体验。

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对死亡的新的认识和理解,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入的思考和审美感受。

《名优之死》笔谈——《名优之死》表现了什么

《名优之死》笔谈——《名优之死》表现了什么

《名优之死》笔谈——《名优之死》表现了什么
田思敏
【期刊名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3)006
【总页数】1页(P封3)
【作者】田思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名优之死》笔谈——艺术与爱的“堕落” [J], 李政
2.《名优之死》笔谈——刘振声与刘凤仙冲突的实质 [J], 王格格;
3.《名优之死》笔谈——艺术与爱的“堕落” [J], 李政;
4.《名优之死》笔谈——《名优之死》表现了什么 [J], 田思敏;
5.《名优之死》笔谈——传统戏曲的隐喻作用探析 [J], 袁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青春的感伤到集团的吼叫--《名优之死》版本辨析

从青春的感伤到集团的吼叫--《名优之死》版本辨析

作者: 段新莉[1,2]
作者机构: [1]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出版物刊名: 东岳论丛
页码: 104-110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1期
主题词:�名优之死》;田汉;左翼作家
摘要:�名优之死》共有三个版本:初刊本、初版本和修改本。

初刊本体现出20年代田汉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的密切相关性,但存在着人物设置不连贯、名字混淆等问题。

初版本基本保留了初刊本的原貌,寄托着田汉对艺术与爱的极致的追求,表达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五四青年共通的"青春的感伤"。

修改本既对初版本进行了细节上的勘误,也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立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拔高,表现出田汉"现实的觉醒与集团的吼叫"。

初刊本和初版本是研究田汉早期话剧创作的重要依据,修改本则折射出田汉创作心态的变化与时代语境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剧之家》2019年第03期 总第303期23戏剧研讨浅析《名优之死》中观念的异化以及深层主题莫 童(武汉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摘 要】在《名优之死》中,作者田汉通过描写刘凤仙、刘振声等人观念的异化和结局的差异,揭示出社会的黑暗腐败,表达其对于不正确价值观的谴责和痛心。

分析剧本中几人观念的异化以及作品的深层主题,在当下仍拥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名优之死;观念异化;深层主题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3-0023-02一、观念的异化:爱情、艺术与价值(一)软弱与轻浮,是两人爱情观念的异化刘振声对刘凤仙的感情,始于师徒,却不终于师徒。

剧本中虽无明说,但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出若有若无的暧昧。

左宝奎曾同萧郁兰道:你不知道她和刘老板的关系?刘振声与刘凤仙的师徒关系人尽皆知,不知道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在第二幕中,刘凤仙不肯起床,刘振声道:快起来,再不起来我要掀被窝了。

语气之亲昵,实在耐人寻味。

不论是旁人眼中两人的关系,还是当事人之间的互动,超越师生情和亲情的情愫总是一览无遗。

然而,这一段情却并没有开花结果,刘振声的软弱致使他的爱情总是隐而不发,传统观念以及封建礼教的束缚让他只能将爱意深埋心底,转而以“师傅”“长者”的身份陪伴和教导刘凤仙。

被伦理关系制约的他只能软弱地看着心仪之人与他人调笑,也只能说出“(不欲启衅,最后的隐忍)我骂别人,不关你的事”这样的话。

却未曾想到刘凤仙早已被金钱物欲迷了眼,不惜出卖色相和杨老板厮混、买酒、照相。

然而刘凤仙和杨老板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杨老板看上的是她的年轻貌美,对她多少存了几分狎玩之心,真心怕是没有。

而刘凤仙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但是出于对利益名声的渴望,她分不清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只能轻浮地委身于杨老板,以换得她追求的所谓的名誉。

刘振声的爱情是润物无声的陪伴,却因软弱而最终干涸;刘凤仙的爱情是纸醉金迷的物欲,终因轻浮而错失良人。

轻浮与软弱,爱情观上的异化使得两人越走越远,最后只能阴阳两隔。

(二)坚守与放纵,是两人艺术观的异化作为一代名优,刘振声可以说是德艺双馨。

对他而言,艺术是身家性命般的玩意儿,要时刻爱重。

他总是早早到剧场,“一出戏下来总是潮的”,足可见其用心之深,态度之真。

在旁人眼中,不论他脾气如何,对待玩意儿那可真是没话说。

左宝奎曾道“他对玩意儿太认真了,无论什么戏不肯不卖力怠慢观众,也不肯太卖力讨好观众”。

在刘振声眼里,艺术不是讨他人喝彩的媒介,也不是为自己博得美名的工具,只是他真心热爱并且赖以生存的玩意儿。

所以他不求满堂喝彩,只盼无愧于心。

坚守自我是他的艺术观,刘振声独自恪守着作为一名艺术家的道德操守和职业准则,同时希望他的弟子们也能如此。

可是刘凤仙却并未能让他如愿。

“不在玩意儿上下功夫,专在交际上下功夫”则是刘凤仙的真实写照。

她不愿意踏踏实实地练戏,一心只盼着有人能捧红她。

所以她和杨大爷厮混,只因为他能够让她不费力气就获得好名声,即使是出卖色相也在所不惜。

刘振声曾劝道:“从前不管是下雨下雪,天还没亮,你就和妹妹一起去吊嗓子、练功”“现在你睡到这时候还不起来”,足可见刘凤仙前后变化之大。

在她眼里,艺术不过是她直上青云的阶梯,是可以轻易舍弃的东西。

她自视甚高,认为可以将艺术玩弄于股掌之中,轻而易举便受人追捧。

暗地里,她是打心底瞧不起刘振声的“笨法子”的。

是什么改变了她的观念?是物欲。

当她追求艺术的心不再纯粹,反而被世俗浮华迷了双眼,自然也就放纵自己不再努力。

刘振声的艺术是自我坚守,十年如一日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的操守;刘凤仙的艺术是自我放纵,任自己沉沦于物欲横流之中不知悔改。

(三)挣扎与禁锢,是两人价值观的异化刘振声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坚决不和他人同流合污。

他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做事兢兢业业,就算台下的人不买账,他也依旧十年如一日地卖力演出;做人从不趋炎附势,哪怕面对别人的示好也丝毫不为所动。

在整个社会风气混乱的时代,他的选择无疑是不合群的,是注定被排斥挤压的,哪怕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但是刘振声一直在挣扎,从不肯妥协,试图用个体去对抗整个集权势力。

在他的眼中,不论别人怎样看待他,他都要奉行自己心中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算是实现了他自己的价值。

然而最后,他的结局却是陨落在了舞台之上。

反观刘凤仙,作为戏子,她通过记者的夸大报道来赚取名声,拒绝踏踏实实的练功、磨练本领;作为女性,她选择的不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取成功,而是选择依附于有24莫 童:浅析《名优之死》中观念的异化以及深层主题钱的男人,妄图通过他人的帮助一步登天;作为个体,刘凤仙向以杨老板为代表的社会集权势力低头,费尽心思想要从中牟利。

可以看出,不论是以什么身份,刘凤仙都选择的是向他人妥协示弱,看似自由风光,实则被禁锢,命运被他人掌握在手中,好似被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用婉转的歌喉博得主人的喜爱,然而鸟儿却不知道,一旦被厌弃,等待着它的只有死亡的下场。

刘振声在恪守道德、人格底线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明知与众人不同,却仍要拼死挣扎博得一线光明;刘凤仙在舍弃良知,背弃自我中追求自己的价值,明知饮鸩止渴,却仍甘心被禁锢以换得一时的欢愉。

二、深层主题:自我写照和社会观念然而《名优之死》的主题除了哀叹刘振声的逝去,还存在着怎样的深层寓意呢?田汉曾提到过,创作此剧的动机有两个,一个可以追溯到波德莱尔所写的散文诗,诗歌讲述一个名伶因为国王的倒喝彩而死去。

另一个则是名角刘鸿声中年逝去的凄凉故事。

①而田汉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他所创编的报刊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停办,自身遭遇到的挫折和所见所闻交杂在一起,他心中难以避免地产生了同样的悲凉之感。

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的作品真的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吗?还是只能像刘鸿声一样抱憾而逝了呢?于是他挥笔写下《名优之死》,既是表达对刘鸿声的惋惜,同样也是对自己艺术工作生涯的写照。

作为一个多情的人,田汉心中也未尝不是向往着纯粹真挚的爱情,但心中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相互交织,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矛盾与苦闷。

一方面,他渴望着美好的爱情,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作家,他对生活有了更多真实的认识和思考,不再一味地沉浸于浪漫主义的幻想之中。

在创作早期作品《梵峨磷与蔷薇》时,田汉就曾经说道:这是一篇鼓吹Democratic Art(民间艺术,笔者注)的Neo‐Romantic(新浪漫主义,笔者注)的剧曲。

②在这部剧中,同样存在着现实与梦想的冲突,但不同之处在于,《梵峨磷与蔷薇》的结尾是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而《名优之死》却以悲剧收场。

正是因为田汉知道完满只是一个幻想,他借用刘凤仙这一角色讽刺了那些因为利益和私欲而出卖自我的人,批判了社会中不纯粹的关系。

同时以二人的爱情悲剧来警醒世人:在对待爱情时,人的思想不能被传统观念所束缚,要用正确的方式勇敢追求所爱。

既不能如刘振声一般一味地遮掩逃避,更不能学刘凤仙那样将感情作为交换利益的筹码。

艺术与爱情是田汉的追求,是他的灵魂,然而这些终究和现实之间存在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是追求与现实的冲突,是灵与肉的冲突,也是田汉的自我写照。

在《名优之死》中,田汉用刘振声的悲剧来隐喻自己在艺术生涯上受到的挫折,但同时也隐藏着对社会现状的探讨与反思。

田汉站在一个哲学的高度,先由刘鸿生之死想到了自己,转而又将目光放在了更大更广阔的社会之中,试图探究出造成其悲惨下场的真正原因。

其实,真正造成这一切的是整个社会观念的扭曲。

悲剧的结尾隐喻出畸形的艺术观念使得人们失去了明辨是非好坏的能力,一味地跟风,思想被新闻报道左右。

他们看不到刘振声用生命维护的艺术,只沉迷于刘凤仙营造的声色犬马之中。

正是他们的错误观念,将刘凤仙引入了欲望的城池,将刘振声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刘振声与刘凤仙两人对待艺术的态度截然不同,下场大相径庭。

坚守自我的刘振声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反而被人指指点点,冠上不卖力之名;反观刘凤仙,当左宝奎和萧郁兰在后台说话时,总能听见“台下采声和怪声、叫好之声不绝”。

不论她的真功夫怎样,但是至少在众人眼中,她是个名角儿。

何其地讽刺荒诞!而错误的社会价值观念更是进一步地加速了刘振声的死亡,只是因为与所谓的主体思想相违背。

他拒绝趋炎附势,只愿用崇高的艺术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田汉并没有为了所谓的圆满而安排一个浪漫主义的结局,反而是以名优之死来给整部剧画上句号。

这不再是一种个人观念与另一种个人观念之间的异化,而是一种价值观和另一种价值观的对抗。

在社会集权势力的压迫下,真正的自我价值是无法得到完全实现的,有极大可能是在挣扎中被迫夭折。

在社会群众整体价值观念扭曲畸形的时代,爱情不再是纯粹的爱情,艺术也不再高尚优美,甚至个人也不能算作是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反而渐渐转变为被集权主义操纵和玩弄的傀儡。

更可悲的是,人们不自知,更有甚者沉醉其中。

刘振声之死更是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现实,追求自我价值的个体无法战胜虚伪的集权主义,只有逝去。

在当今社会,集权主义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名优之死》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不论是对爱情,对事业,还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我们都要选择正确的道路。

刘凤仙和刘振声观念的异化则是对我们最好的警示,隐喻着社会中的不正风气绝对无法长存。

只有坚守自我,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名优之死,死的是肉体,不灭的是灵魂!注释:①田汉.田汉戏曲集第四集自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②田汉.致郭沫若的信(田汉文集:第14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参考文献:[1]田汉.名优之死(三幕话剧)[M].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2]高雪.艺术和爱情的自喻化抒写[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丛杨,蔡颂.迷失与重构:对《名优之死》中人性价值的社会思辨[J].艺海, 2017(5).[4]丛杨.《名优之死》在女性自由视角下的解读与反思[J].文学品析,201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