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细胞匀浆
大细颗胞核粒等
较线大粒颗体、粒溶 内小质颗网粒、高 更核小糖颗体粒等
酶体等
尔基体等
认识各种细胞器: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细
胞
器 (
2.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8
种
)
3.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1.线粒体(2层膜):
1.形状: 短棒状
2.分布: 动植物细胞当中(代谢旺盛的部位更多)
(2)制作黑藻叶片的临时代装谢片更,快并,观细察胞细质胞流质动的流动。
制作临时 装片
载性玻更片强中。央滴一滴清水 黑藻幼嫩的小叶
盖上盖玻片
观察
低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
细胞质的流动的意义: 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的流动为物质运输创造条件。
弱光、强光下叶绿体的存在状态:
1.当外界光源弱时,叶绿体散开 分布,露出椭球形面积大的一侧, 为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当外界光源强时,叶绿体成团 分布,露出椭球形面积小的一侧, 防止灼伤。
易错提醒:
1.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
) 2.可撕取菠菜叶的任意下表皮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 (
)
3.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用
高倍显微镜观察。
(
) 4.某同学利用黑藻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环流。下列叙述
半自主型细胞器:
判断: 1.线粒体和叶绿体里面都有DNA和RNA,且DNA是环状结构。 2.线粒体和叶绿体里面都有核糖体。 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进行分裂形成新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4.蓝细菌除了细胞膜,再无其他膜。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因为必修一的生物内容很多,为了不在复习的时候感到措手不及,我们平时每学完一个章节的知识就要进行总结归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的叶肉细胞。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单层膜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单层膜。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3)无膜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八大细胞器:内质网,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中心体光镜能看到: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叫分泌蛋白。
如消化酶(催化作用)、抗体(免疫)和一部分激素(信息传递)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合成肽链) (加工成蛋白质) (进一步加工)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活细胞结构?答:附和在内质网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内质网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
第三章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B
A.高尔基体是一种膜面积很大的细胞器,它向外可直接连接细胞膜,向内可连接核膜B.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得以沟通,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C.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蓝细菌借助生物膜系统完成化学反应D.所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相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题型 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
例6 如图是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细菌的核糖体在4中合成后运送到细胞质B.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中2的数目较多,4的体积较大C.1和5的外膜连通,使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联系更为紧密D.3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知识迁移·逐项分析
选项
分析
判断
A
主要由 和蛋白质组成的①(染色质)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虽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但都是环状 ,且没有与蛋白质有序结合
√
B
②(细胞膜)、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的基本结构相似,都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其中
√
C
③代表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果胶等多糖,此外,形成细胞壁时还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练习帮·习题课
A 基础练 知识测评
建议时间:5 分钟1.(2024·四川成都期末)实验证据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具有这种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
B
A.核膜能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染色质的 上储存着遗传信息C.核仁与细胞质中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核质之间能够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
B 综合练 高考模拟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人细胞
红色荧光 染料标记
绿色荧光 染料标记
杂交细胞
37℃
细胞融合
40min
小鼠细胞
结论或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3)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 的基础上,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糖被
糖蛋白
糖脂
蛋白质分子
磷脂双分子层
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膜的组成成分:
1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 民服务 是无限 的,我 要把有 限的生 命,投 入到无 限的“ 为人民 服务” 之中去 。
13、凡是脑子里只有人民、没有自己 的人, 就一定 能得到 崇高的 荣誉和 威信。 反之, 如果脑 子里只 有个人 、没有 人民的 人,他 们迟早 会被人 民唾弃 。
14、是光荣的战士,还是可耻的逃兵 ,那就 要看你 在困难 面前有 没有坚 定不移 的信念 了。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中国与其他国家分隔开的边界?
人体与外界分隔开的边界?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 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也叫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1)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亮—暗的三层结构。
结论或假说:所有细胞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 成的,这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又称“三明治模型”。
三、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2)1970年,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表面膜蛋白分别用不 同的荧光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 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一段时间后两种荧光均匀分布。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3.3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7张PPT)
功能: 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
核膜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胞
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关)
核 结 染色质
染色体
构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 三维结构模型
(1)正常细胞中的核与质的关系是相__互__依__存__,__相__互__协__调_。统一 (2)去核后的变形虫仍能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_____
_已__合__成___的__蛋___白__质__仍___能__发___挥__作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存在的原因是没__有__营__养__物__质__和__能_。量供应
二、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
(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 的形成关)
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 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和信息交流)
二、细胞核的结构
染色质
DNA
蛋白质
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 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 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 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入褐鼠的 子宫。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毛色和性别分别为 ()
A.黑鼠、雌性
B.褐鼠、雌性
C.白鼠、雌性
D.黑鼠、雄性
2.下列有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 是(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细胞质,细胞核不能独立生存,因为细胞和调控生 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
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材料不需要染色,B错误;黑藻的叶片由一层细胞构成,一般取一片幼嫩的小叶直接
制成装片观察,C错误;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可以加快细胞代谢,使细胞质的
流动速度加快,叶脉附近水分供应充足,细胞代谢快,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所
以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有利于观察到实验现象,
D正确。
C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与该过程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35
D
S在细胞内依次经过的结构是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 囊泡→ 细胞膜
判断
√
×
方法帮丨关键能力构建
题型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例10 [经典题|图示分析]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解析】情境信息提取、转化是解题关键
选项
题干情境信息转化及分析
判断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
成多肽链→ 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
A
→ 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进一步加工、折叠→ 内质网“出芽”
√
形成囊泡→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 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
细胞膜
B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为细胞内的需能
反应提供能量,蛋白P的合成是一个耗能过程,需要线粒体的参与
√
续表
选项
题干情境信息转化及分析
判断
2基因被敲除后,蛋白P在内质网腔大量积聚,培养液中的蛋白
C
P含量显著降低→ 蛋白P为分泌蛋白,没有LRRK2蛋白的参与,蛋白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固醇)(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二、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细菌也有细胞壁:果胶和肽聚糖)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相关概念: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
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叶绿体也是半自主细胞器)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链接】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它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2、脂质通常有、和三类,其中是构成细胞膜及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第一课时【基础知识导学】一、细胞膜的成分:(一) 实验: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来源:]1、原理: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细胞由于吸水而__ __,除去细胞内其他物质,就可以得到细胞膜.2、材料选择: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制备细胞膜.思考:(1) 能否选植物细胞? 为什么?(2) 为什么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3、方法步骤:制备装片:用滴管吸取少量,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状态。
(由到___ _ ______)滴清水:在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在另一侧用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注意:吸蒸馏水时应小心操作,不要把________吸跑.观察: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结果:近水部分的红细胞发生变化.思考:1、滴清水时应在哪里操作?2、观察到的红细胞有何变化?3、还需用什么方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二) 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糖类。
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_________,蛋白质约占________,糖类占_______。
特别提醒:(1)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_______最丰富(占总脂量的55%—75%)。
(2) 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是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___和越______。
思考:1、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除了磷脂,还有什么脂质?2、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有哪些?特别提醒:(1)_____ ___(也叫_ __ __)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2)正常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产生___ ______和___ _____等物质,以此可以作为细胞是否癌变的指标之一。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包含了细胞膜的获取、成分和功能,对细胞中的化合物具有具体化和结构化的作用,又对物质的输入输出做出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所以将细胞膜的成分、功能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及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对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并且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了一定的掌握。
教师在讲解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3.分析对细胞膜成分与结构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一个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结合下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与其组成成分的内在联系(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六、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师:课件展示本节重点:1.结合实例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生命观念)2.借助模型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科学思维)一细胞膜有哪些主要功能?一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通过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的分析,你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领悟?(二)课堂导入:问题探讨师:展示课本P40的问题探讨有关台盼蓝实验能使死细胞染色的资料,展示相关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并讲解。
讨论1:L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提示:染料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阻止台盼蓝进入细胞,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台盼蓝能通过细胞膜进人细胞,死细胞能被染成蓝色。
生:思考回答。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讨论2:据此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功能?提示: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课件(共35张PPT)
细胞核 细胞质
2、功能:支持和保护。 3、结构特点:全透性。 4、无生物活性
4Leabharlann 细胞:含有细胞核、 细胞质等复杂结构, 比气泡颜色暗淡。
气泡:里面只有空气, 比较光亮,边缘的颜色 较深。
光镜下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
哪些是动物细胞,哪些是气泡?
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吗?
5
• 实际上,在用电镜观察到细胞之前,科学家便已经确 定了细胞膜的存在。其方法为:
( B)
A. C、H、O、N B. C、H、O、N、P
C. C、H、O、P D. C、H、O、Mg、Fe
将红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
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红细胞的状态变化
是( C)
A.不能判断
B. 细胞膜涨破
C.细胞皱缩
D. 正常状态
3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C)
胚乳
胚
胚的中线
切面的结构
21
家庭迷你实验
实验步骤
将2组玉米粒用刀沿胚
切:的中线纵向切开,放回
原烧杯
泡: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分别浸
泡2分钟(以没过种子为宜)
洗: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数
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
看:观察切面的颜色
胚的中线
胚乳 胚 切面的结构
(示右半)22
家庭迷你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前
未煮过的 B组
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 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 不能逸出细胞。
伊红为什么不会逸出细胞?
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自己的 边界。这就是细胞膜。
6
• 每个活细胞都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王国,在 我们要深入探寻这个生命王国的运行机密之前, 就必须跨越它的边界---细胞膜,这层神秘的屏障 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背诵知识点整理第3-5章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最佳材料。
)1. 组成:主要为脂质(磷脂最多)和蛋白质,另有少量糖类(在膜的外侧)。
2.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三、细胞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1. 细胞质基质:为代谢提供场所和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 细胞器: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线粒体(双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二、三阶段),含少量DNA。
鉴定:用__健那绿___染料使其呈现__蓝绿色__。
●叶绿体(双层膜):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类囊体上有色素,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含少量的DNA。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层膜):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溶酶体(单层膜):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核糖体(无膜结构):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小结:★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四、细胞核1. 结构: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3.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多,核仁较大。 4.核孔、核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5.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因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二、 细胞核的功能
【经典实验1】
误区1:盲目认为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反例:植物非绿色部位(如 根尖、果肉等)的细胞无叶绿体。
误区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反例:真菌细胞、细 菌等都有细胞壁。(注意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
误区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反例:蓝藻、光合 细菌等。
误区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就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反例: 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
【章节训练】判断题
9.高尔基体与动物的分泌功能有关,所以小汗腺的高尔基体数量 众多。 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 形态。 11.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所以可以用甲基绿和双缩脲对染 色体进行染色。 12.细胞的核糖体都需要在核仁内进行组装。 13.真核细胞可能含有多个细胞核,如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和植物成 熟的筛管细胞。 14.核孔是没有选择性的,物质通过核孔不需要能量和载体。 15.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核,此细胞一定是原核生物。 16.细菌有蛋白质,也有裸露的DNA,但不能形成染色体。
考点 1.选择什么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 2.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
。
3.实验原理:动物细胞吸水涨破。
二、 细胞膜的成分
考点
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脂质中主要是磷脂。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这些成分怎么构成细胞膜结构的? 参见《第四章,第二节》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的制备(1)原理:细胞吸水涨破――→离心获得细胞膜。
(2)选材①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②原因: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这可使得到的细胞膜更为纯净。
(3)过程(4)注意事项①红细胞要用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稀释,这样既可以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又能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②注意盖盖玻片的方法,防止出现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引时,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走。
④滴蒸馏水操作在载物台上进行,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⑤实验中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与引流前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形成对照。
2.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2)细胞膜成分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含量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磷脂和多糖()(2)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3)细胞膜中的糖主要是纤维素()(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除细胞膜之外的其他膜结构()答案(1)×(2)×(3)×(4)√1.我们常用猪的成熟的红细胞作为细胞膜制备的材料,可否用鸡的红细胞做细胞膜的制备实验呢?提示不可以。
鸡不是哺乳动物,其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易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2.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核逐渐退化,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细胞器且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将红细胞放入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2)红细胞破裂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
(3)再用__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________试剂可检测其中的蛋白质,具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清水(2)血红蛋白(3)离心双缩脲溶液变成紫色归纳总结细胞膜成分的实验鉴定细胞膜成分鉴定试剂(方法) 结果磷脂脂溶剂处理细胞膜被溶解磷脂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脂溶性物质透过实验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二、细胞膜的功能、细胞壁1.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023年统编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2023年统编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目录(必修
一)
第一章:生物的世界
- 第一节:生命活动与生物多样性
- 第二节: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分类
- 第三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第一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 第二节: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节:细胞的代谢活动
第三章:遗传与进化
- 第一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 第二节: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节: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四节: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 第五节:生物进化的机制和方式
第四章:生物技术和生命工程
- 第一节: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 第二节:克隆与胚胎培养
- 第三节:干细胞与生物医学
第五章:生物能量的转化
- 第一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第二节:牵引作用与能量代谢
第六章:生物体内物质的循环
- 第一节: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 第三节:营养的摄入与运输
- 第四节:排泄与体液调节
第七章:生物的配合与繁殖
- 第一节:种群和群落
- 第二节:性别的决定与遗传
- 第三节: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
- 第四节:胚胎的发育与胚胎膜的形成
第八章:生物的进化与发展
- 第一节: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第二节:生物的发展与形态结构-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第四节:稳态与生物的存续
附录
- 实验指导与实践
- 科技信息与生物实践
-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高中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及补充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实验:细胞膜的制备1、选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选材原因: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主要)没有细胞壁,制备细胞膜更容易。
3、具体方法:细胞放入清水(或蒸馏水)中,细胞吸水涨破,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二、成份:脂质:其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或者内部),少量的糖类(在膜的外表面形成糖被,具有细胞识别的作用)2、生物膜的结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3、细胞膜的组成元素C、H、O、N、P。
4、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三、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B、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
C、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细胞产生的废物也要排到细胞外;D、但是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却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控制作用的相对性: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受体:本质糖蛋白)B.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C.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
四、细胞壁:成份:纤维素、果胶,不属于膜结构,全透性。
功能:支持、保护细胞。
总结: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变形)(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
)如:质壁分离、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变形虫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胞融合、分泌蛋白分泌等。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膜。
(结构基础: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3.细胞的识别:糖蛋白。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间的分工: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细胞质叶绿体—2层膜叶肉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2层膜有氧呼吸真核细胞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液泡—1层膜成熟植物细胞含色素,调节细胞内环境细胞器内质网—1层膜动植物细胞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场所细胞核高尔基体—1层膜动物细胞对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分泌植物细胞与细胞壁形成有关溶酶体—1层膜动植物细胞水解酶核糖体—0层膜细胞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中心体—0层膜动物低等植物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和粗面型核糖体:分为游离型和附着型总结1、无膜:核糖体、中心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归纳篇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 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H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 细胞膜和细胞壁
★ 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 分离出来,化学分析发现:细胞不但会被溶解脂质 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从而说明了细胞 膜中不仅有脂质,还有蛋白质。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差速离心法
★ 1925年,E.Gorter and F.Grendel(戈特和格伦德尔)
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 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 的2倍,提出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
★ 1977年, M.K.Jain and H.B.White提出板块镶嵌模型:
Δ 在流动的类脂双分子层中存在许多大小不同,刚度较 大的彼此独立移动的类脂板块(有序结构板块)。 因此,膜平面实际上是由组织结构和物化性质不同 的许多板块组成。
Δ 膜功能的多样性可能与板块的性质和变化有关。
★ 1997年, K. Simons提出脂筏模型
lipid rafts model;
★1890s年,E.Overton(欧文顿)
用500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 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提出质膜是 由一层薄的类脂所组成。(相似相溶原理)
★ 1917年, Langmuir
发现磷脂在水和空气界面上形成单分子膜——
Langmuir film.
✓思考②:在推理分析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 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思考③:如何选材?如何提取?如何鉴定?
用问题解决问题:
题1:下列哪种细胞其生物膜中磷脂分子提取出来并铺展于空气
—水界面上时,单分子层面积可为原细胞表面积的2倍?请说明
理由。哪种细胞适合提取细胞膜?为什么?
lipid bilayer ▪ Cell physiologists(1920s and 1930s) :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想象图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需要的物质废物释放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演示注意: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内分泌细胞靶细胞激素血管靶细胞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发出信号的细胞靶细胞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胞间连丝 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对细胞膜的成分探索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25年,荷兰科学家戈特等人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结论: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讨论:☆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可以铺展成单分子层呢?☆请画出水面单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亲水“头”部(极性)疏水“尾”部(非极性)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7~8nm)。
磷脂、蛋白质等成分如何构成细胞膜?缺点:静态模型,无法解释细胞生长、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
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辛格和尼格尔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方法2:提出假说科学假说是人们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
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目录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1 细胞的发现和研究
1.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4 细胞的生殖和分化
第二章细胞代谢
2.1 糖类代谢
2.2 脂类代谢
2.3 蛋白质代谢
2.4 核酸代谢
第三章遗传与进化
3.1 遗传的基本概念
3.2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3 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
3.4 进化的基本概念
3.5 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第四章物种多样性与分类
4.1 物种的定义和分类标准
4.2 动物界的分类和生活特征
4.3 植物界的分类和生活特征
4.4 微生物的分类和生活特征
第五章生态系统
5.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5.2 生态位和生态平衡
5.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级
5.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六章人类的生命活动与健康
6.1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2 消化系统和营养
6.3 呼吸系统和运动系统
6.4 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6.5 人类健康的维护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的目录,此课本是贯穿高中
生物学习的重要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基础、细胞、遗传、生态以及人类生命及健康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深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人类、自然界以及生命本质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时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及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概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
3.了解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功能相适应。
本讲重点: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本讲难点:了解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自学指导:生物体不仅是多层次、复杂的结构体系,也是相对独立、有机联系的生命活动体系。
而细胞则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现象的奥秘都要从细胞中寻求答案。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他们的、和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除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1665年,英国科学家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发现细胞。
实际上他当时发现的是死了的植物细胞的。
2、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第一次系统地提出植物体是聚合体。
3、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提出动植物体都是的集合体4、1858年,德国著名病理学家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这被认为是对的重要补充。
5、细胞学说内容:一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的基本单位。
6、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的基础上,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阐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被列为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1、生物体的组成:除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2、细胞的形态和大小:(1)生物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2)同一生物不同的细胞形态和大小不同;(3)在同一生物的组织中,细胞的大小也不一样;(4)同一个细胞,处在不同的,其大小也会发生改变。
(5)大多数细胞的直径在范围内。
3、维持细胞形态的因素:(1)细胞内在的(2)自身的(3)外部的等。
思考:(1)为什么大多数细胞的直径比较小?(2)为什么卵细胞比其他细胞相对较大?疑难解析:一.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细胞学说的内容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3)细胞学说的扩展与补充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细胞是全能的,即它携带有机体全部的遗传信息。
②所有的生物有机体(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有机体可以是单细胞,也可以是多细胞。
③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形成,在低于细胞水平的任何结构的堆集都不能形成细胞,产生生命。
④所有维持生命及繁殖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全部是在细胞内部进行的。
⑤多细胞动物有机体的细胞,必须贴附在固体表面上才能进行分裂、运动,维持一定的形状,并进行必要的功能。
‘⑥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有些细胞之间密切联系形成细胞种群,共同完成一种功能,成为一个功能单元。
有机体的活性可看作是各个独立细胞的活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总体。
(4)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表明各种生物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它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的推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二.细胞的大小和形态1.生物体的结构单位(1)除病毒(能繁殖,所以被称为生物)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既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2.细胞的大小各不相同(1)少数细胞较大,可用肉眼观察,如鸟类的卵细胞。
(2)大多数细胞很小,直径在10~1 00微米范围内,用低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3)细菌等细胞的直径只有1微米,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3.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等。
不同功能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
4.注意:(1)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与其功能相适应;不同的生物,细胞的形态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形态也不相同;即使在同一生物体的相同组织中,细胞的大小也不一样;同一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大小也会发生改变。
(2)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3)细胞总能保持一定的形态,这是多种因素(细胞内在的结构、自身的表面张力和外部的机械压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4)制约细胞体积的因素①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能力越大;②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个核内所含遗传信息是有一定限度的,控制细胞活动也有一定限度,不可能太大;⑧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受细胞体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过犬,影响物质流动速度,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的控制。
可见,数百微米直径的细胞就是上限了。
卵细胞不受限制的原因是因为在细胞内储存大量养料,与周围物质交换少。
例题讲解:【例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B.细胞是构成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C.有许多科学家对细胞学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D.细胞学说提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内容及建立意义。
要解答此题可先明确每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再结合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储存及理解进行分析判断。
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而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是细胞学说的主要提出者;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细胞学说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说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但并没有提到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C 【例题2】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个学说的科学价值主要是( )。
、 A.告诉人们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B.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说明了动植物细胞是一样的D.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要做到的是准确记忆,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分析和推论。
如:“所有的生物”不等同于“一切的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组成”不同于“动植物细胞一样”;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基础,根据这一共性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断,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答案:B课堂练习:1.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 )A.荷兰学者列文虎克B.德国学者施旺和施莱登C.英国科学家胡克D.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2.第一个发现活细胞的是()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施旺D.施莱登3.对细胞学说做出重要补充的是()A.列文·虎克B.卢斯卡等人C.魏尔肖D.达尔文4.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细胞是_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C.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D.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5.19世纪30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意义是 (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C.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D.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6.下列关于细胞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同一生物体的同一组织中,细胞的大小是一样的C.所有的细胞都由一样的结构组成.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课时2: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2.理解显微镜的成象特点3.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本讲重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及其成像特点。
本讲难点:学生能熟练使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
高考热点: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自学指导:一、光学显微镜1. 1665年英国科学家创制了第一架有科学研究使用价值的显微镜,并用它第一次发现了细胞。
后来荷兰学者利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发现了一些活细胞。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它表示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二﹑电子显微镜1、放大倍数:万——万倍,可看到病毒、单个分子等。
2、类型:常用的电子显微镜有和,前者被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后者被用于观察样品的。
3、成像原理:(1)透射电子显微镜:让穿透用样品制成的超薄切片,经过放大成像。
(2)扫描电子显微镜:利用在细胞等样品的表面扫描,激发出各种物理信息,如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样品的(二次电子)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最终形成反映样品的图象。
4.显微镜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
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基本相同。
思考:观察样品时,是否电子显微镜一定比光学显微镜好?举例说明。
疑难解析:一﹑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光学显微镜1.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2.光学显微镜(1)结构(如左图。
)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等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一反光镜一光圈一物体一物镜(凸透镜)一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一把经物镜形成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注意:①由于可见光的波长在380nm~760nm范围内,因此再好的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也只有 1 500倍。
②对任何显微镜来说,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分辨率,而不是放大倍数。
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装好物镜和目镜。
(3)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物镜与载物台2㎝左右。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能看到白亮的视野。
(4)低倍镜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高倍镜观察:①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并把它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勿提升镜筒)。
③缓缓调节细(不能动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如有需要,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6)收镜: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反光镜垂直,两个物镜镜头转向前方,呈“八’’字形,镜筒下降至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注意:①如果需要使视野稍暗一些,一是调节遮光器,换用较小的光圈;二是将反光镜旋转半周,使平面镜对着光源。
②当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物像变大,但观察到的标本范围变小,所以视野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