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7ef923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6.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第一章:活动缘起与目标活动缘起: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我们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
通过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提升他们的美术技能。
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2.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第二章:活动组织与策划活动组织:1. 成立美术兴趣小组,由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2. 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活动策划:1. 确定每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多样性与趣味性。
2. 设计活动流程,包括讲解、实践和展示环节。
3. 邀请专业美术老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三章:活动实施与过程活动实施:1. 开展第一次活动,介绍美术兴趣小组的目的和活动计划。
2. 进行美术基本技巧训练,如线条、形状和色彩运用。
3.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美术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历史和发展。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绘画技巧,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第四章:活动评估与反馈活动评估:1. 学生自我评估: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估表,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 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绘画技巧和创造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活动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后续活动。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态度和进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活动记录:1. 记录每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和过程,包括学生的作品和表现。
2. 拍摄活动照片,保存学生的作品图片,形成活动档案。
第六章:主题活动设计与创新活动设计:1.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主题活动,如风景画、人物肖像、手工制作等。
2. 结合传统文化和节日,开展具有特色的美术活动,如中国水墨画、剪纸等。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拓宽艺术视野。
五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五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ae0c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0.png)
五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介绍本文档为五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美术研究机会,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活动计划活动一:自然景物素描- 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内容:让学生观察自然景物,如花朵、树木等,并进行素描练。
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捕捉形状和纹理,绘制出自然景物的形象。
活动二:剪纸艺术- 目标:培养学生的剪纸技巧和创造力- 内容:教授学生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样式,如对称剪纸和剪纸拼贴。
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个性化的剪纸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三:色彩表达- 目标: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和绘画能力- 内容:通过教授学生基本的色彩知识和调配技巧,让他们掌握色彩的运用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色彩的表达练,如画彩色静物,创作色彩丰富的画作。
活动四:手工制作- 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内容: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如折纸、串珠等。
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方法- 导入活动:通过引入有趣的问题或图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 示范指导: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了解活动的要求和技巧。
- 练演绎:让学生进行练和演绎,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 互相欣赏: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 总结归纳: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评价方法-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和鼓励。
总结通过五年级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我们旨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有趣的教学方法,我们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0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cc560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4.png)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0篇教案一:色彩盘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轮,掌握基本颜色和色彩搭配技巧。
活动:1. 教授基本颜色和色轮原理;2. 观察并讨论经典的色彩组合;3. 学生们练习随机挑选数种颜色,运用到自己的设计、绘画、衣着等方面。
评估:通过学生作品的鉴定来评估他们能否准确运用色彩搭配技巧。
教案二:风景画基本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把自然风景通过笔画呈现出来,掌握风景画中的照度、颜色、构图等要素。
活动:1. 赠予学生其中一个选择,绘制自然风景;2.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选择画布和画架,如何使用画笔,以及如何混合颜色;3. 学生练习绘画与常规造型绘画的对比和对比。
评估:通过学生作品的评分来评估他们在掌握技巧和运用技巧方面的能力。
教案三:静物绘画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笔画呈现静物的形状和表面纹理,掌握绘画中成像的要素。
活动: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一个静物来绘制;2. 学生在观察静物时注意细节,记录下形状和表面纹理;3.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光线和色彩,以及如何在静物周围形成空间。
评估:通过学生作品的评分来评估他们在掌握技巧和运用技巧方面的能力。
教案四:人像绘画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笔画呈现人物的形状和表情,建立起人物的形象特征。
活动: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一个人物来绘制;2. 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注意面部表达,记录下基本形状;3.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光源和阴影,以及如何表现面部特征和情绪。
评估:通过学生作品的评分来评估他们在掌握技巧和运用技巧方面的能力。
教案五:素描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手绘线条把物体的形状和轮廓表达出来,掌握画面的基本构成和细节表现。
活动: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绘制;2. 学生在观察物体时注意细节,记录下基本形状和轮廓;3. 引导学生学习素描中的比例和体积,在绘画过程中体现出来。
评估:通过学生作品的评分来评估他们在掌握技巧和运用技巧方面的能力。
教案六:版画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印刷技法创作自己的作品,掌握版画技巧中的版层数和颜料的处理。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6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7ce3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d.png)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6篇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6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1绘画兴趣小组是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反映出一所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的程度。
而绘画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特别在小学,绘画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但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还更能发掘孩子的潜力,促进孩子美术特长发展,而且它在孩子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进行,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和艺术冲击力,才能将绘画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使绘画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艺术的乐园。
一、使孩子了解兴趣教学开发意图,有效的开展活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观。
参加成员由孩子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
某些孩子因好奇而选择了美术兴趣小组,这可能与他自己个人的素质、性格和能力不相符,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孩子对该小组的内容和特点不了解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而随意选择的。
对于这些孩子,则需要帮助他们对该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二、通过活动内容的安排,发展绘画兴趣小组的基础动力绘画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
不要求多,要求达到精,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活动制度化。
使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常见绘画方法)。
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cea7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f.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介绍
该教案针对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设计。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
目标
-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发展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案内容
活动一:绘画游戏
- 介绍不同种类的绘画游戏,例如成组作画、盲目绘画等
-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游戏,激发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活动二:素描技巧练
- 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给学生提供不同主题的素描练,例如静物、风景等
- 鼓励学生用各种线条、阴影和纹理表现对象的形状和质感活动三:剪纸艺术
- 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 演示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 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作品,体验剪纸的乐趣和创意表达
活动四:色彩探索
- 介绍色彩理论和基本配色原则
- 给学生提供调色练,让他们探索不同颜色的组合效果
- 鼓励学生用色彩表达情感和主题
活动五:艺术展览
-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艺术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
- 邀请家长和其他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分享学生的创意和成果- 通过艺术展览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 收集学生作品,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学生间互评和自评,激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步动力
预期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 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 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有所提升
- 学生在艺术展览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参考资源。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精选42篇)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精选4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f5a21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72.png)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精选42篇)一、如何培养美术兴趣一、利用童话语言,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幼儿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幼儿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画葫芦时,下笔时画得太小了,想画另一张,我有意地“误解”道:“葫芦妈妈身边长了一棵葫芦宝宝,你先画了小宝宝,妈妈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一听,高兴了,马上回到座位,在小葫芦旁边画了另一些小葫芦,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你看,葫芦妈妈生了这么多小宝宝。
”童话式的评语还能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与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结合手工活动开展绘画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动,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
例如:为了让幼儿感知、理解对称,我们先让幼儿玩染纸。
通过折叠、印染等一系列活动,幼儿感知了对称,在绘画时,他们对画对称物丝毫不觉得困难。
再如:用棉签画“串儿红”前,先进行撕纸,有序粘贴活动。
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三、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
举例来说,带孩子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透过亲身的经验,才能描写出生动、针织、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在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时,要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不断找出不足,总结经验,改进那些不利于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辅导方法,尽力按照科学的方法激发和引导,让他们在绘画道路上一帆风顺,学业有成。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f51b5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c.png)
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05
4
美术欣赏与交流
美术作品欣赏和评价
欣赏角度:从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进行欣赏
01
评价标准: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02
欣赏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方式进行欣赏
03
评价技巧:从作品背景、创作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评价
04
欣赏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方式进行欣赏
03
评价标准:从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
02
欣赏角度:从构图、色彩、光影等方面进行欣赏
01
3
美术创作实践
创作主题和素材选择
01
创作主题:选择与美术兴趣小组相关的主题,如风景、人物、静物等
03
素材处理:对选择的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和优化,使其符合创作主题的需求
活动地点:学校美术教室
活动内容:绘画、手工、设计等
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活动形式:老师讲解、学生实践、作品展示等
活动评价:定期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进步
2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美术的概念: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
04
美术作品交流和分享
交流方式: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网络分享等
01
交流内容:作品创作过程、作品特点、作品评价等
02
分享平台:社交媒体、专业网站、线下活动等
03
分享目的:提高审美能力、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等
04
美术作品创作心得和经验分享
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注重观察和思考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8abd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1.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本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创造性的绘画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其绘画技巧。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将能够发展他们的审美感,展示他们的才能,并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活动内容本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1. 美术绘画基础知识讲解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美术绘画知识,例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构图等。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后续的活动打下基础。
2. 创造性绘画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进行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我们将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白纸和一些绘画工具,例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然后,我们会提供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故事情节,鼓励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创造力来绘制相关的图画。
孩子们可以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尽量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 分享和展示在活动结束之前,我们将给每个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的机会。
他们可以向其他孩子展示并分享他们的绘画作品。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活动步骤本次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步骤如下:1.上课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绘画工具和纸张并摆放在桌子上,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材料。
2.介绍美术绘画基础知识: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美术绘画基础知识,例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构图等。
向孩子们解释这些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后续的绘画活动中尝试运用。
3.引导孩子们进行创造性绘画活动: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白纸和绘画工具,并提供一个主题或故事情节。
鼓励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所提供的主题或故事情节。
4.孩子们绘画时间: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进行绘画。
你可以在旁边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并提供一些绘画技巧的建议。
5.分享和展示:结束绘画活动后,给每个孩子展示他们的作品的机会。
鼓励他们向其他孩子展示和分享他们的绘画作品,并鼓励其他孩子提出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6.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a0034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7.png)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1小鸟的家(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提问:鸟类是怎样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样筑巢?鸟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状的?2、作画提示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
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
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
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⑶最后,将树林周围的环境再添加完整。
⑷鼓励儿童大胆选用颜色表现,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现。
⑸注意画面内容、形式的完全性。
3、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2椅子上的盆花(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窥察,认识和表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干系。
2、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在椅子上放了一盆花,花将椅背遮挡了一部分,两者谁在前面?2、提问:当座位比写生物低时,我们只能看到椅子和花盆的哪些部位?3、考虑花盆与椅子的关系,可以着手从盆花开始画,将椅背作为花盆的背景。
4、将椅子和盆花作为一体来画,因此不能将花盆画得过大。
5、涂色时要考虑色的对比干系。
先涂盆花的颜色,其他色以衬托主体色好看来设计。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查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3餐厅(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记忆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
2、研究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说说与家人去过哪家餐厅,那里的环境是如何布置的?(桌椅是如何摆放的,全家人如何围坐在餐桌周围。
餐厅里还有哪些陈设?海鲜馆是什么样?自助餐是什么样?快餐馆是什么样?火锅城是什么样?咖啡厅是什么样?屋顶和墙壁是什么样?大门是什么样?)2、可以考虑从围坐的餐桌入手画。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2eb8e58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2.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及活动记录第一章:活动缘起与目的1.1 活动缘起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1.2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活动时间与地点2.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2:00至4:00,共计10周。
2.2 活动地点学校美术教室。
第三章:活动对象与人数3.1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特别是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
3.2 活动人数每组活动最多容纳15名学生。
第四章:活动内容与安排4.1 活动内容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美术技巧训练美术创作实践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4.2 活动安排第1-2周: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第3-4周:美术技巧训练,包括绘画、雕塑、剪纸等。
第5-6周:美术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进行创作。
第7-8周: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活动准备与材料5.1 活动准备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准备活动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收集美术作品样本,准备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5.2 活动材料绘画纸张、画笔、颜料、画布等绘画材料。
雕塑泥、雕塑工具等雕塑材料。
剪刀、彩纸等剪纸材料。
其他辅助材料,如画板、调色板、水杯等。
第六章:活动流程与指导6.1 活动流程签到与活动准备:学生签到后,组织者简要介绍本周活动内容和目标。
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美术技巧训练:讲解和示范美术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美术创作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项目进行创作,教师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
学生作品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6.2 活动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4篇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17e95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2.png)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4篇小学美术兴趣教案4篇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篇一: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才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提问:鸟类是怎样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样筑巢?鸟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状的?2、作画提示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
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
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
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⑶最后,将树林周围的环境再添加完好。
⑷鼓励儿童大胆选用颜色表现,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现。
⑸注意画面内容、形式的完好性。
3、学生做画,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通过观察,认识和表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通过色彩比照,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
小学美术兴趣教案篇二:美术兴趣小组教案[1]一、教学目的1、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搜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处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搜集、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2)(老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提醒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
(1)想一想。
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课程篇完整版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课程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87b71301f69e31433294e7.png)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课程篇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 小鸟的家(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提问:鸟类是怎样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样筑巢鸟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状的2、作画提示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
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
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
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⑶最后,将树林周围的环境再添加完整。
⑷鼓励儿童大胆选用颜色表现,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现。
⑸注意画面内容、形式的完整性。
3、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2 椅子上的盆花(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认识和表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在椅子上放了一盆花,花将椅背遮挡了一部分,两者谁在前面?2、提问:当座位比写生物低时,我们只能看到椅子和花盆的哪些部位?3、考虑花盆与椅子的关系,可以着手从盆花开始画,将椅背作为花盆的背景。
4、将椅子和盆花作为一体来画,因此不能将花盆画得过大。
5、涂色时要考虑色的对比关系。
先涂盆花的颜色,其他色以陪衬主体色好看来设计。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3 餐厅(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记忆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
2、学习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说说与家人去过哪家餐厅,那里的环境是怎样布置的(桌椅是怎样摆放的,全家人如何围坐在餐桌周围。
餐厅里还有哪些陈设海鲜馆是什么样自助餐是什么样快餐馆是什么样火锅城是什么样咖啡厅是什么样屋顶和墙壁是什么样大门是什么样)2、可以考虑从围坐的餐桌入手画。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c422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a.png)
美术兴趣小组教案30篇教案1,素描基础训练。
本节课主要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明暗对比的表现等。
通过简单的静物素描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素描技巧。
教案2,色彩基础训练。
本节课主要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包括色彩的搭配、明暗对比等。
通过色彩圆的讲解和简单的色彩混合训练,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运用。
教案3,静物写生。
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静物写生,通过观察和绘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学会用画笔表现静物的形态和质感。
教案4,风景写生。
本节课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风景写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学会用画笔表现自然风光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
教案5,人物写生。
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写生训练,通过观察人物的形态和神态,让学生学会用画笔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人物表现能力。
教案6,剪纸艺术。
本节课介绍剪纸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法,通过剪纸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手工艺术能力和创造力。
教案7,水彩画基础训练。
本节课主要介绍水彩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包括水彩颜料的运用、水彩纸的特点等。
通过简单的水彩画训练,让学生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教案8,速写训练。
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速写训练,通过快速、简洁的线条表现,培养学生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提高绘画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教案9,拼贴艺术。
本节课介绍拼贴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法,通过拼贴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多样性。
教案10,油画基础训练。
本节课主要介绍油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包括油画颜料的运用、画布的处理等。
通过简单的油画训练,让学生了解油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
教案11,版画艺术。
本节课介绍版画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包括木刻、铜版画等。
通过版画作品的创作,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性,让学生了解版画的独特魅力。
教案12,立体造型训练。
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立体造型训练,通过搭建、塑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工艺术能力,让学生了解立体造型的表现方式。
美术手工教案30篇
![美术手工教案3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4f86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9.png)
美术手工教案30篇第1篇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实物花瓶和生活中各种各样形态结构(明暗、色彩、造型、质感)以及花纹不同的花瓶,感知花瓶的艺术造型美。
2.知识目标:教会幼儿用剪纸的手工美术技能,剪出自己所喜欢的花瓶的造型以及其中的花纹装饰。
3.技能目标:幼儿能够掌握对边折剪镂空的剪纸技能,会用衬底的方法让自己的剪纸手工作品变得更美观。
重点:利用对边折剪的镂空剪法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花纹奇特的花瓶。
难点:会用衬底的方法让自己的剪纸手工作品花瓶变得更美观。
准备:1.花瓶、花瓶PPT、剪纸操作步骤图。
2.讲解花瓶时的古筝乐曲《渔舟唱晚》、操作时的背景音乐,《青花瓷》伴奏,花仙子之歌》、扩音器。
3.铅笔22支、剪刀22把,蓝小篓子4个。
4.圆形小篓子4个、蓝白A4纸剪纸、大篓子8个、衬纸、双面胶若干。
5.教师范例两个。
6.课前铺垫:纸张相衬的方法、撕双面胶、花纹的名称等。
过程:一、直观实物和图像导入: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什么?(它叫花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更多好看的花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二、播放PPT以及轻音乐《渔舟唱晚》,带领幼儿欣赏和观察花瓶的外形特征和花纹装饰。
1.这些花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带领幼儿认识瓶颈和瓶肚,介绍各种花瓶的瓶口、瓶颈和瓶肚有什么特点?(瓶口有大有小、有各种形状、瓶颈细,瓶肚大)2. 瓶子上有些什么花纹装饰啊?这些花纹都是什么形状的`?3. 教师小结花瓶外形特点以及花纹装饰。
三、出示步骤图,与幼儿讨论如何用剪纸的方法剪出花瓶。
1. 刚才我们看了很多美丽的花瓶,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美术手工形式,剪纸来表现花瓶独特的美。
我们先剪一个大花瓶。
怎样剪出漂亮的花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花瓶剪纸步骤图。
2.幼儿自由讲述剪纸的具体步骤,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播放轻音乐,鼓励幼儿大胆用对边折剪镂空的方法剪出自己喜欢的花瓶造型以及花纹装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供了蓝、白两种颜色的纸,现在你先在大篓子里随便拿一张纸,在蓝色小篓子里安全的拿一把剪刀和一只铅笔放自己面前,然后坐端正看老师!看看谁是第一名!我们刚才也在图片中欣赏过青花瓷花瓶,青花瓷花瓶就是用蓝、白两种颜色在花瓶上进行花纹的装饰,今天我们也借用青花瓷花瓶简单的蓝、白两种颜色,把我们刚才在欣赏的时候看到的你喜欢的花瓶,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外形以及其中的花纹装饰,再用剪刀剪下来,好吗?注意花瓶尽量大一些哦!还有注意花瓶中的花纹装饰画好后,剪得时候一定要把它当做阴影剪成镂空的哦!2.指导幼儿将自己剪好的剪纸作品经过衬底以后变得更加美观,变成蓝底白色花瓶、白底蓝色花瓶。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全》教案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cb5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e.png)
此外,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学生在艺术评价与反思方面的不足。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以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对艺术评价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通过观察和分析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景,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美术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2.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兴趣小组画作,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集体、善于合作的情感态度。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意识到理论介绍部分可能过于枯燥,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有趣的案例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从成果展示来看,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和情感表达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将兴趣小组的特色融入到作品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观察兴趣小组的场景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兴趣小组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线条和颜色表现运动中的成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景。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范文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54192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范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范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1张。
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
1、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
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
2、教师演示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
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
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表扬幼儿作业,并将幼儿作业展出,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2课外绘画兴趣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绘画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艺术兴趣活动”是我校文体活动的一个战略阵地。
它既能充分展示教师风采、丰富校园文化、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又能为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形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艺术兴趣培养工作做到计划、组织、辅导、活动内容的落实,特制定此计划。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最新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e749e902fe4733687e21aaa6.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第一课蜡笔水彩图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这课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
媒体使用课件,范图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描绘方法,能较大胆地表现图案的色彩。
难点:图案中点、线、面的组合与图案色彩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揭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
(1)图案是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普及的一种美术形式。
请学生从他的身边寻找一些不规则的散点式图案。
(2)学生边寻找边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一些简单的纹样。
然后通过透叠,交叉,重组等手法进行配置,只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匀称即可. 这种画法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二、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的图案的表现方法,分清图案纹样的技法,即运用点、线、面来表现。
三、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方式,提倡随意性但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均匀。
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自由变化。
六、作业要求:(1)参照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案改变色彩。
(2)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反思一、注意对比色的运用,并做到色彩鲜艳。
二、用蜡笔描绘点、线、面,用水彩色平涂。
第二课厨房交响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透叠”、“重叠”画法。
能用“透叠”、“重叠”与组合的方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在“记忆与表现“中,对比感受传统和现代吹具与餐具的造型、色彩、功能,在探索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
3.情感: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感受生活美。
六、教学重点:能用“透叠画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七、教学难度: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丰富多变、重叠色表现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画。
八、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吹具与餐具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透叠和重叠艺术作品的“对称、均衡、重复、对比”等美术要素。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什么是重叠色彩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1)用线条表现透叠的画面。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281b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2.png)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教案标题: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知识,如绘画、雕塑、拼贴等。
2. 探索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创作个人作品和团队作品。
教学准备:1. 美术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纸张、剪刀等。
2. 艺术图片和展示物品,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小组合作规则和分工,以促进团队合作。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艺术品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活动一:学习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1.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如绘画、雕塑、拼贴等。
2. 展示相关的艺术品和图片,解释其特点和表现方式。
3.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形式,并讨论其原因。
活动二:探索美术材料和工具1. 向学生展示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解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2. 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创作简单的作品。
3.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体验。
活动三:个人作品创作1. 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题材进行个人作品创作。
2. 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活动四:团队作品创作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或题材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共同完成团队作品。
3. 组织小组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合作的体验和收获。
总结活动:1. 回顾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过程,总结所取得的进步和收获。
2.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持续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
3. 提供学生继续探索美术的资源和建议,如美术书籍、艺术展览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对美术的兴趣和创作能力的发展。
2. 收集学生的个人作品和团队作品,评估其创作水平和表现力。
美术兴趣班的教案
![美术兴趣班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10b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d.png)
美术兴趣班的教案美术兴趣班的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兴趣班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兴趣班的教案1(第七周:脸谱装饰)目标:1.引导幼儿用平涂的方法设计各种不同的脸谱。
2.体验自己创作脸谱造型带来的快乐。
准备:油画棒、白纸、油性笔(第八周:美丽的鱼)目标:1.引导幼儿用冷暖色调来装饰鱼。
2.提醒幼儿冷暖色的效果要产生对比。
准备:油画棒、白纸。
(第九周:母鸡带小鸡)目标:1.尝试用深浅不同的用色手法来绘画。
2.感受图画中春天的.气息。
准备:油画棒、白纸。
美术兴趣班的教案2目标:1.尝试用各种线条为太阳宝宝设计发型,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愿意用点、线、面装饰画面,感受黑白对比的色彩美。
准备:彩色卡纸、油性笔。
(第四周:美丽的花瓶)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线描画独特的美。
2.尝试用点、线、面的装饰手法表现灯笼的美。
准备:彩色卡纸、油性笔。
(第五周:奇妙的.汉字)目标:1.通过装饰汉字的技巧,体验汉字的神奇。
2.利用汉字的形状进行想象添画。
准备:油性笔、水彩笔、白纸。
(第六周:神气的狮子)目标:1.引导幼儿用多种装饰的方法给狮子穿漂亮的衣服。
2.提醒幼儿点、线、面,可以配合使用。
准备:记号笔、白纸。
美术兴趣班的教案3一、指导思想: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
二、目标要求: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培养环保意识,增进爱鸟、护鸟的情感。
2、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鸟巢的构造。
3、想象鸟类的生活,围绕主题构思画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观看图像资料并讨论提问:鸟类是怎样筑巢的?采集什么原料?有什么功能?怎样筑巢?鸟巢是做什么用的?它是什么形状的?2、作画提示⑴首先设计一至两棵大树。
剪出粗壮的树干,上面再剪些树枝,中间放置搭建的鸟巢。
⑵想象小鸟在鸟巢里的生活。
正在孵化的鸟蛋;幼鸟在等待食物;小鸟在一起玩耍;鸟妈妈正在喂食幼鸟……⑶最后,将树林周围的环境再添加完整。
⑷鼓励儿童大胆选用颜色表现,不要局限用固有色表现。
⑸注意画面内容、形式的完整性。
3、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通过观察,认识和表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通过色彩对比,表现物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在椅子上放了一盆花,花将椅背遮挡了一部分,两者谁在前面?2、提问:当座位比写生物低时,我们只能看到椅子和花盆的哪些部位?3、考虑花盆与椅子的关系,可以着手从盆花开始画,将椅背作为花盆的背景。
4、将椅子和盆花作为一体来画,因此不能将花盆画得过大。
5、涂色时要考虑色的对比关系。
先涂盆花的颜色,其他色以陪衬主体色好看来设计。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3 餐厅(2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记忆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
2、学习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说说与家人去过哪家餐厅,那里的环境是怎样布置的?(桌椅是怎样摆放的,全家人如何围坐在餐桌周围。
餐厅里还有哪些陈设?海鲜馆是什么样?自助餐是什么样?快餐馆是什么样?火锅城是什么样?咖啡厅是什么样?屋顶和墙壁是什么样?大门是什么样?)2、可以考虑从围坐的餐桌入手画。
餐桌的样式,爸爸坐在哪?妈妈坐在哪?把就餐人的座位和人先画出来。
3、也可以从餐桌起手画,画满餐桌上的食品,然后添添画吃饭时人的各种情节。
如举杯祝贺,为对方夹菜…4、添画周围环境。
根据画面空白处添画合适的内容,如酒楼、电视机、服务台、服务员等。
5、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4 海底生活(2课时)教学目的:1、扩大知识画,了解海洋动物的有关知识。
2、联系个人生活经验,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创设情境,表现一定情节,并构成画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哪些动物生活在海洋里?(鲸鱼、鲨鱼、海鳗、带鱼、黄鱼、海豚、海象等)2、提问:海洋里的动物如果生病了,需要怎样救(动手术、打针、输液、吃药等)3、提问:怎样表现医院的环境、设备?(可以画护车、红十字、手术台、输液吊瓶等)4、首先考虑表现什么内容。
如,为动物做手术,还是躺在病床上。
将主要表现的内容放在画面的主要位置上。
5、围绕主要内容添加其他动物。
动物要有大小变化。
6、添画必要的环境、设备,突出医院的特点。
7、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5 画爸爸、妈妈(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关心和热爱家长的情感,养成爱他人的品格。
2、通过色彩的对比运用,认识色彩表现方法。
3、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说说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形象特征,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
(如发型、脸型、五官、服饰、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爱好等。
)2、提问:说说父亲或母亲肤色特点,以及他们的头发、胡子、衣服等方面的色彩感觉。
(回忆父、母亲的皮肤类型,头发的色彩倾向,以及常穿的衣服的总印象。
)3、选择彩色纸,或在图画纸上平涂底色,干后使用。
4、选择与底纸产生对比的颜色勾画轮廓。
5、根据底纸的色彩选择适当的颜色在脸部着色,然后勾画五官和头发。
6、衣服的色彩要与背景色搭配,使画面既协调又美观。
7、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6 唱卡拉OK(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2、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过吗?你在麦克风前唱过歌吗?谈一谈你唱歌时的心情?你能表演一下你在舞台上唱歌的情形吗?2、提问:描述一下麦克风什么样?舞台上有灯光吗?什么颜色的?照在人身上、脸上什么样?3、提问:正面唱歌的人是什么样?侧面唱歌的人什么样?4、表现正面、侧面唱歌的人。
5、人物要充满画面、成组人要用遮挡关系表现。
6、想象舞台的五颜六色的灯光,表现出舞台的灯光效果。
7、表现出唱歌时投入的表情和愉快心情。
8、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7 探寻大海的秘密(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好奇心,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研究工作。
2、依据间接知识进行视觉想象。
3、围绕主题构成画面,并能用色彩较完整地表现主题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表现海洋探险需要表现哪些方面内容?(要画大海,要有科学考察船,船上有科学家和海员,海下有进行科学考察的人,海水里生活着各种鱼类、海底植物等。
)2、提问:怎样安排画面才能使主题突出?3、首先可以考虑水平面在画面中的位置,然后将船画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上。
4、添画人物情节。
5、根据彩色底纸设计画面色彩。
6、添画细节,并调整画面色彩。
7、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8 骑车(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并构成画面的能力。
2、培养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景色,并用色彩表现出来。
3、表现生活中经历过的有意境的画面。
4、表现出儿童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提问:会骑车吗?能演示怎么骑车吗?跟小朋友一起骑车去过哪里?观察自行车的结构,说说你的自行车的颜色。
2、提问:跟小朋友比赛过骑车吗?说一说骑快了头发会怎么样?说一说你骑车时的心情。
怎样用色彩画出快乐心情?3、表现与小朋友一起骑车的经历,抓住骑车的动态。
怎样表现骑车的速度?画出自己漂亮的自行车,并表现骑车的环境。
5、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9 画面具(2课时)教学目的:1、欣赏面具艺术。
2、学习水粉用具的使用。
3、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1、提问: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通过图片欣赏,说一说有什么形状的面具?观察面具的四周都有什么装饰?你喜欢面具吗?你能设计面具吗?你要设计什么形状的面具?如果给你的面具上色你想涂什么颜色?2、可以画记忆中的面具,也可以自己设计不同形状的面具2~4个。
3、面具造型要夸张,有趣味。
4、可以用线把面具连起来。
5、涂色要大胆夸张,色彩要饱和。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0 瓶花(2课时)教学目的:1、体会色彩的美感,提高画色彩的兴趣和信心。
2、鼓励儿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学会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对比关系。
教学过程:1、提问:这组静物中有哪些物体?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花纹、色彩。
花的形状是怎样的?花与叶子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花和罐子是主体,罐子的形状中间部分大一些,两头略小一些,罐口为圆形,有厚度。
罐子上有一些几何形图案,花的形状很好看,有层次,颜色略有不同。
叶子较大较长,花和叶很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有前后,互相穿插,主要的几朵花很突出。
)2、起稿:用较深的颜色勾画轮廓,使主体物尽量充满画面,然后再画一些陪衬的物体。
可以根据画面需要,移动位置构图,达到突出主体、均衡美观的效果。
3、分析和感受色彩。
4、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1 切开的果实(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精细观察的能力,了解和熟悉果实的内部结构,欣赏它的优美图形,激发创作兴趣。
2、培养敏锐的色彩感受能力,学习用色彩造型表现细节。
教学过程:1、提问:切开的水果,内部与外部的形有什么不同?2、设计构图,组织画面。
在组织画面时,让儿童依据自己的感觉安排画面,表现出组合的美感。
3、感受和表现色彩。
(先分析果实的图形和色彩,用色彩直接描绘出图形,找出色彩的主要倾向,再分析它的色彩变化。
重复画相同的果实,着色时,也要有一些变化,使画面色彩更丰富。
把果实的内外部色彩大体涂好后,添加一些细节,使果实的图形更精彩、更生动。
)4、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2 城市风景(2课时)教学目的:1、培养关心和热爱周围生活的情感,欣赏城市建筑风情。
2、发现和选择认为美的景物,并用色彩表现。
3、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1、提问:面对眼前的景物,我们如何取景?(首先要确定主景物,如一幢建筑,一件雕塑,或一座公园的大门。
将主景物放在画面的主要位置上。
)2、提问:怎样安排画面的主次关系?(明确主景物不仅要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而且一般占用画面空间也比较大。
画面中的近景和远景一般都作为主景的陪衬。
在画面上要注意不喧宾夺主。
)3、用色线直接勾画轮廓。
可以从主景物起手画。
4、画面色彩布局要考虑天空、建筑、地面三方面的色彩关系。
5、如果使用彩色纸,应考虑画面的哪一部分利用底纸颜色。
6、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1、学生做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业讲评。
13 脸谱设计(2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民间传统艺术,了解脸谱艺术的创作规律。
2、造型目的:提高装饰设计能力,创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学习运用黑白关系塑造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及方法第一课时1、欣赏脸谱艺术。
讨论:A、见过什么样的脸谱?脸谱是做什么用的?B、说说看图中脸谱的感受。
表现了什么人物。
2、造型游戏。
3、设计脸谱。
请考虑设计一个山寨头领的形象表现威武、凶猛……4、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1、本课适于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使用。
2、鼓励创造新形象,避免模仿旧的形象。
绘制不要求规则、合理。
)第二课时1、学生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品讲评。
14 画少数民族(2课时)教学目的1、深入生活,了解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形象特征。
2、新鲜的形象会引发浓厚的绘画兴趣,表现出更生动的生活感受。
教学过程及方法第一课时1、介绍苗族的特征。
2、启发造型:怎样把人物画生动?选择能表现人物特征的角度,决定画半身还是全身。
观察人物服装和人物特征,如缠绕在头上的包头、宽大的衣服和好看的花边以及人物形象、动态的感觉。
用线勾画轮廓,在细致画好看的装饰。
3、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1、鼓励儿童表现自己的新鲜感受,力求生动。
2、用不同标准评定不同年龄儿童的作业。
)第二课时1、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作品展示,作品讲评。
15 画人的一部分(2课时)教学目的1、集中注意力画人的一部分,便于深入观察和表现局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