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化学讲稿14
2024年度医用化学全册完整教学课件
蛋白质合成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按照特定顺 序合成多肽链,进一步加工形 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蛋白质降解
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溶酶体等途 径降解为氨基酸,重新被机体
利用。
26
物质代谢的调节
激素调节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通过调节 相关酶的活性或表达水平,影响物质 代谢过程。
神经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或神经肽 类物质对物质代谢进行快速而精确的 调节。
任务
揭示生物体内的化学本质,阐述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为医学提供 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4
医用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化学为医学提供理论基础
医学中的许多理论和概念都来源于化 学,如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化学为医学提供实验手段
化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与医 学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许 多新的学科领域,如生物化学、药理 学等。
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学术论文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加深对医用化学 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6
02
溶液与电解质
2024/3/23
7
溶液的组成和性质
01
02
03
溶液的组成
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是 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 通常是液体。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区 别在于解离程度的大小。
9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定义
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 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 外加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 ,从而保持溶液的酸碱度相对稳定。
缓冲溶液的组成
弱酸(或弱碱)及其共轭碱(或共轭 酸)。
医学化学讲稿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第15周 第1 页CH 3CH C H C OOH COOH HOOC 第一部分:复习引入1、举例说明醛可被氧化剂氧化成什么物质?答:乙醛氧化可生成乙酸: CH 3CHO —→ CH 3COOH ,乙酸分子中的—COOH 基团叫做羧基。
2、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结构,可把醇分为哪几类?答: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
根据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把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第七章 有机酸第一节 羧酸羧酸是一类含有羧基(—COOH )的化合物,羧基是羧酸官能团,一元饱和脂肪羧酸的通式为R —COOH 。
羧酸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的产物称为取代酸(如卤代酸、羟基酸、羰基酸、氨基酸等)。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羧酸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可把羧酸分为脂肪羧酸(饱和脂肪羧酸和不饱和脂肪羧酸)、脂环羧酸(饱和脂环羧酸和不饱和脂环羧酸)、芳香羧酸等;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又可把羧酸分为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等。
例如:脂肪羧酸一元羧酸 脂环羧酸芳香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2.羧酸的命名羧酸的命名方法有俗名和系统命名两种。
俗名是根据羧酸的最初来源的命名。
在下面的举例中,括号中的名称即为该羧酸的俗名。
脂肪族一元羧酸的系统命名方法与醛的命名方法类似,即首先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酸”。
从含有羧基的一端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或用希腊字母(α、β、γ、δ…)表示取代基的位置,将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写在主链名称之前。
例如:CH 3COOH CH 2CH 2COOH COOHCOOH CH 2CH CH 2COOH COOH COOH COOH HOOC C CH COOH H COOH CH CH CH 333COOH 2,3-二甲基丁酸 CH COOH CH 2CH 333-甲基丁酸 或 β-甲基丁酸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第15周 第2 页脂肪族二元羧酸的系统命名是选择包含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称为“某二酸”,把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写在“某二酸”之前。
说课比赛一等奖《医用化学》说课课件
举例说明
• 如我们选取临床上常见的水肿现象的解释作为 另一典型工作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必 须通过自学和教师精讲,理解渗透压的原理,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血 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所致。
肝 硬 化 腹 水 病 人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三 教学内容
培养目标 作用
性质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们的定位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目标
课程作用 课程性质
为地区、基层、社区提供美容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奠基:直接在医学工作中应用;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 为学习其它课程奠定基础的专业基础课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一 课程定位
职业能力标准
知识
能力
素质
1
溶液
2
溶液
3
溶液
4
配位
化合物
5
医学中
常见的
有机物
6
医学中
常见的
有机物
溶液的浓度
掌握各种浓度的表示 能配制一定浓度的 团结、一丝
理论部分 和配制
方法和配制方法及渗 溶液;能利用渗透 不苟的工作
透压的原理
压的原理解释
作风
电解质溶液
缓冲溶液的概念、组 能配制缓冲溶液会 自学能力、
2、难点:有关溶液的计算、缓冲作用原理、配位平衡、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3、解决办法: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2)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 教学,使难点内容直观、生动、具体。 (3)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让 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
医学化学教案范文教案名称:医学化学教学目标:1.理解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医学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掌握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介绍医学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讲解医学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如离子、分子、化学键等。
c.介绍基本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原理,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d.讲解溶液中的浓度计算方法和浓度单位。
e.介绍常见的化学元素和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生物功能。
2.医学化学的应用a.讲解医学化学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如血液与尿液检查。
b.介绍医学化学在药物研发和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c.讲解医学化学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实验教学a.介绍医学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试剂,如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
b.讲解医学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步骤。
c.指导学生进行医学化学实验,如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等。
d.教授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具,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讲解,解释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互动讨论: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医学化学的理解。
3.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和试剂,加深对医学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医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及分析等。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具:使用电子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具辅助教学。
2.实验仪器:提供分光光度计、pH计、色谱仪等实验仪器供学生操作。
3.教材和参考书:根据课程内容选用合适的医学化学教材和参考书。
教学安排:本课程总共需要12学时,每学时计划50分钟。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时:介绍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医用化学PPT讲稿
单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坎德拉
摩尔
单位符号 m Kg s A K cd
mol
一、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
粒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物质的量:专用名词,是一个 整体,不能简化或添加。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一)物质的量
概念: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可称量的物质
质量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 量”。
1.化学研究的对象,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 2.化学和医学的关系,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
一.化学: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 究
实物:有静止质量,化学研究之 场: 无静止质量,化学不研
• 物质的例子
实物(substance) :
星球
汽车
分子
学习医用化学的方法:
1、课前预习,熟读课本
2、认真学习,不干扰上课;
3、积极思考,敢于找问题;
4、复习及时,总结与归纳;
5、适当做题,应用是关键。
第二章 溶液
学习目标:
掌握: 1.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概念、符号,有
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的概念、符号、关系
式及有关计算。 3.溶液组成标度表示方法;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
提出设想
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
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宏观 (质量等)
微观 (粒子数)
C
+
O2 点燃
CO2
1个碳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二氧化碳克
宏观
物理量 长 度(l) 质 量(m) 时 间(t) 电 流(I) 热力学温度(T) 发光强度(I)
2024版医用化学PPT教案课件
29
色谱法
2024/1/29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将混合物中的各组 分分离开来。
色谱法的分类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不同,可分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 谱等。
色谱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用于药物分析、临床检验、毒物分析等领域。
22
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01
02
03
04
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 布与功能
2024/1/29
必需金属元素及其生理 功能
金属元素缺乏与过量的 危害
金属元素在医学中的应 用
23
非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
非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 布与功能
2024/1/29
非金属元素缺乏与过量的 危害
必需非金属元素及其生理 功能
非金属元素在医学中的应 用
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2024/1/29
胶体
胶体的定义和组成,包括分散相和 分散介质的概念和分类。胶体的性 质和应用,如丁达尔效应、电泳现 象等。
溶液的渗透压
溶液的渗透压概念和计算方法,以 及渗透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11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平衡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等 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酸碱指示 剂、酸碱滴定等酸碱平衡的实验
24
无机药物化学
01
无机药物的定 义与分类
02
无机药物的药 理作用与机制
2024/1/29
常见无机药物 及其临床应用
03
04
无机药物的研 究与发展趋势
25
05
医用分析化学
2024/1/29
26
药物化学讲稿
药物化学讲稿
药物化学是指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特性、化学制剂和合成方法等方面的学科,是药学的核心和基础。
药物化学包含了许多分支领域,如化学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药物化学等,这些领域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新药物、改进现有药物和开发新的药物制剂。
药物通过与人体的生物分子如受体、酶等相互作用发挥作用,药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方式和药效。
因此,药物化学研究的核心是分子结构和分子作用机制。
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特性。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特性是药物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理学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
2. 药物的合成方法。
药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两种方式,化学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药物分子,生物合成是指通过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生成药物分子。
3.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和分子作用机制。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是指药物分子在体内作用的特定方式,药物分子与人体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作用。
4. 药物的制剂和质量控制。
通过将药物与其他成分结合制成不同的剂型,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同时要通过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药物的质量稳定。
总体来说,药物化学是现代药学必不可少的学科,不仅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药物治疗、药物剂型选择、药物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化学讲稿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 第4周 第1 页 第一部分:复习引入1、提问:什么叫物质的量浓度?答: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定义为溶质B 的物质的量nB 除以溶液的体积V ,即: 单位: mol·L -1;mmol·L -1;μmol·L -1。
2、提问:什么叫质量浓度? 答:溶质B 的质量m B 除以溶液的体积V ,即: 单位:g·L -1 3.提问: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浓度的换算是什么?答: ρB =c B ×M B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第二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在一杯纯水中加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就逐渐变红,最后得到浓度均匀的红色液体,这是因为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相互扩散的结果。
扩散是一种双向运动,在任何纯溶剂和溶液之间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之间,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
即:只要存在浓度差,就会由扩散现象发生。
扩散的结果,得到均匀一致的溶液。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某些物质(小分子如水分子、离子)透过而不允许另一些物质(大分子如蛋白质分子等)透过的薄膜,如鸡蛋膜、动物肠衣、膀胱膜、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等。
用半透膜将两不同浓度溶液隔开,则会产生单向扩散现象,这种现象称作渗透现象。
象这样由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要有半透膜;二是膜两侧溶液要存在的浓度差。
渗透与扩散的区别:扩散是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渗透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
当溶液与纯溶剂用半透膜隔开时,为了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而施加于溶液液面上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力,用П表示,单位:Pa 或KPa 。
如果被半透膜隔开的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为阻止渗透现象发生,应在较浓溶液上施加一压力,这一压力应是两溶液的渗透压力之差。
反渗透:若选用一种高浓度耐高压的半透膜把纯溶剂和溶液隔开,如果在溶液一侧外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水不仅不从溶剂向溶液渗透,反而从溶液中向溶剂中扩散,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
最新医学化学(临床医学专业ppt课件
实训步骤
1. 捕获数据包前的准备工作
实训步骤
2. 捕获数据包时观察到的信息
实训步骤
3. 捕获数据包后的分析工作
实训步骤
4. Sniffer提供的工具应用
实训三 防火墙配置
实训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网络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软件防火墙的使用与管理。 (3) 掌握对指定站点、应用程序、地址、端口 的禁用的实现。 (4) 掌握防火墙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及实现。
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
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
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业务等,当企业的主要业
务运行在网络上,当政府部门的活动正日益网络化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
全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背景知识
3. 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 1) 服务拒绝攻击 2) 利用型攻击 3) 信息收集型攻击 4) 假消息攻击
(1)体内许多生理、病理现象,如消化、呼吸、排泄等都包 含复杂的化学变化。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 无机盐等的代谢同样也遵循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化验和用药,如测 定血、尿等生物标本中某些成分的含量,所用药物讲究其结 构、化学性质、纯度等对药理作用、毒副作用的影响以及药 物间的配伍。
医学化学(临床医学专业)
理论课授课计划
章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授课内容
绪论 溶液 电解质溶液 胶体溶液 配位化合物 电极电势 有机化合物概述 醇酚醚 醛酮 有机酸 脂类 糖类 含氮有机化合物
课时
1 2 6 2 2 2 4 3 3 5 2 4 4
医用化学知识点总结课件
医用化学知识点总结课件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绕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它由周期和族组成。
周期表主要反映了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电子的共享或转移,化学键可分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4. 分子结构分子是由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
分子的结构影响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的构象、立体化学、手性等概念在医用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5.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化,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加和反应等。
医用化学中的药物合成、代谢等过程都是化学反应的一种。
二、物质的性质1. 溶解性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药物的溶解性直接影响了其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
2. 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水溶液中释放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能力。
药物的酸碱性对其稳定性和药效有一定影响。
3. 毒性毒性是指化学物质对生物体产生损害的能力。
毒性测试是医用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4. 反应活性反应活性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
在医用化学中,研究药物的反应活性有助于探索其药效机制和代谢途径。
5.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不易发生变化。
药物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保存期限和使用效果。
三、功能分子和药物化学1. 药物结构药物结构可以影响其药效、药代动力学、毒性等性质。
药物结构的分析对于合理设计和改进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有助于合理使用和避免不良反应。
3. 药物合成药物合成是指根据已知的分子结构合成出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掌握药物合成的方法对于药物研发和生产至关重要。
4. 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许多药物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与生物大分子,比如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了解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其药效机制和副作用。
医用化学说课稿
医用化学说课稿单元说课:糖类我说课的题目是医用化学的第十一章《糖类》,这本书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下面我将从课程单元分析、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学设计、预期效果分析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课程单元分析(说内容)指导思想首先简单概括一下教学指导思想《医用化学》课程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一年级新生,这门课程内容涵盖了与医学相关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
化学是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充满活力的自然科学,它和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体内许多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都包含着复杂的化学变化。
人体的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也同样遵循化学的基本原理。
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化学密切相关。
因此,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临床医学服务。
护理专业学好化学非常必要,而糖类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中也都属于重要内容,在医用化学中学习的糖类知识是学好续课程的基础。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会掌握重要糖类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化学性质,学会对不同类型的糖进行鉴别,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医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介绍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糖类这一章处在本课程靠后的位置,它属于医用化学中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
在医用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本教材中有机化学又主要分为烃类,烃的衍生物,天然有机化合物三大模块。
这三大模块组成了比较完整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
其中天然有机化合物包含了糖类、蛋白质、核酸、萜类、甾体化合物等。
本教材将糖类单独列成一章,突显出其重要性,把它安排在烃的衍生物之后,是因为它和烃、烃的衍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知识内涵看,糖类属于多官能团化合物,是烃的衍生物的延续和发展。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已经对各种官能团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本章,不仅使学生懂得糖类的重要知识,还能对已有知识起到巩固和深化的作用。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熟悉常见糖类的结构组成、主要化学性质,了解一些医学上常见的糖类用途。
医学化学讲稿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15周第1页第一部分:复习引入:提问什么叫同分异构?它如何分类?答: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异构叫做同分异构,同分异构包括构造异构(也称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
构造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或官能团的连接顺序或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和互变异构。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第三节对映异构立体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或官能团的连接顺序或方式相同,但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包括构象异构、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也称对映异构)一、偏振光和旋光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振动的方向与它前进的方向垂直。
普通光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这些不同波长的光在无数个垂直于其传播路线的平面内振动。
图5-1a表示一束普通光的横截面,双箭头表示在不同方向上振动的光。
当普通光通过一个由方解石制成的尼可尔(Nicol)棱镜时,只有振动方向和棱镜晶轴平行的光才能通过,所得到的光就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
这种只在某一平面上普通光尼可尔棱镜偏振光(a)普通光(b)偏振光的产生图1 普通光和偏振光当在某一平面上振动的偏振光通过某些物质(如水、乙醇、氯仿)时,其振动平面不发生改变,而当通过另一些物质(如乳酸、甘油醛、2-氯丁烷)时,其振动平面会发生旋转。
物质的这种能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发生旋转的性质叫做旋光性,具有旋光性的物质叫做旋光性物质,也称光学活性物质。
二、旋光度和比旋光度当偏振光通过某一旋光性物质时,其振动平面会向着某一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这一角度叫做旋光度,通常用“α”表示。
旋光度的大小可以用旋光仪来测定,旋光仪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起偏镜和检偏镜均为尼可尔棱镜,起偏镜是固定不动的,其作用是将入射光变为偏振光,检偏镜和刻度盘固定在一起,可以旋转,用来测量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
图2 旋光仪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2007---2008学年 第一学期 第15周 第2 页 偏振光振动平面旋转的方向是根据刻度盘旋转的方向确定的,若刻度盘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表明被测物质是左旋体,用“-”表示,若刻度盘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表明被测物质是右旋体,用“+”表示。
医学化学教案
医学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掌握医学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2.医学化学的研究内容3.医学化学的应用领域4.医学化学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医学化学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化学知识,提问: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哪些?(二)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1.讲解医学化学的定义:医学化学是运用化学知识和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药物作用机理的科学。
2.举例说明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如:药物、生物大分子、细胞等。
(三)医学化学的研究内容1.讲解医学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合成、结构、性质、作用机理等。
b.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
c.临床化学:研究临床检验、生物标志物、疾病诊断等。
2.结合实例讲解医学化学的研究内容,如:药物研发、疾病诊断、基因治疗等。
(四)医学化学的应用领域1.讲解医学化学的应用领域,包括:a.药物研发:新药研发、药物筛选等。
b.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基因检测等。
c.临床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等。
2.结合实例讲解医学化学的应用领域,如:抗病毒药物、抗癌药物、基因治疗等。
(五)医学化学实验操作1.讲解医学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示范实验操作,如:药物合成、生物大分子提取等。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2.强调医学化学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复习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完成实验报告。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医学化学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如何?3.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是否较高?4.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重难点补充:一、医学化学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同学们,医学化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第11周 第 1 页
第一部分:复习引入
1、饱和链烃(烷烃)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其通式是什么?答:碳与碳间以单键相连结,碳原子的其余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通式为C n H 2n+2。
2、提问:烷烃的性质是什么?答: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烷烃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都不易起反应,烷烃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元素的原子或基团所替代的反应称取代反应。
被卤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
3、 提问:烷烃的命名规则有哪些?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第五节 烃
二、不饱和链烃
不饱和烃是指分子中含有碳碳重键(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称为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称为炔烃。
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一)烯烃的结构及通式
乙烯是最简单的单烯烃,分子式为C 2H 4,构造式为H 2C = CH 2。
烯烃的双键,都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组成的。
烯烃的通式:C n H 2n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1、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与烷烃相似,含有四个和四个以上碳原子的烯烃都存在碳链异构,如:
CH 2=CHCH 2CH 3 1-丁烯 与烷烃不同的是,烯烃分子中存在双键,在碳骨架不变的情况下,双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也可产生异构体,如下式中的1-丁烯和2-丁烯,这种异构现象称为官能团位置异构。
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
1-丁烯 2-丁烯
碳链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都是由于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而产生的,所以都属于构造异构。
2、烯烃的命名
烯烃的系统命名法基本上与烷烃相似,其要点是:
(1)首先选择含有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命名为某烯。
主链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用天干表示,如主链含有三个碳原子时,即叫做丙烯;在十以上时,用中文字十一、十二、……等表示,并在烯之前加上碳字,如十二碳烯。
(2)给主链编号时从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侧链视为取代基,双键的位次须标明,用两个双键碳原子位次较小的一个表示,放在烯烃名称的前面。
(3)其它同烷烃的命名规则。
CH 2=CCH 3
CH 3异丁烯
3-甲基-2-乙基-1-丁烯 3,3-二甲基-1-戊烯 3,5 -二甲基-2-己烯 CH 3
CH 3CCH=CH 2CH 2CH 3CH 3CH 3CH 3CH CCH 2CH 3CH 2CH 3CHCH 2C=CHCH 3
CH 3CH 33-甲基环己烯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第11周 第 2 页
烯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称为某烯基,烯基的编号自去掉氢原子的碳原子开始。
如:
CH 2=CH- CH 3CH=CH- CH 2=CHCH 2-
乙烯基 1-丙烯基(丙烯基) 2-丙烯基(烯丙基) (三)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1.炔烃的结构
炔烃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炔烃比相应的烯烃少两个氢原子,通式为 C n H 2n-2。
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分子式为C 2H 2,构造式为HC ≡ CH 。
炔烃中的叁键,都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的。
2.炔烃的命名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与烯烃相同,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
例如: CH 3C≡CH CH 3C≡CCH 3 (CH 3)2CHC≡CH 丙炔 2-丁炔 3-甲基-1-丁炔 (四)不饱和链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中的π键断裂加入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在催化剂(如铂、钯、镍等)存在下,烯烃或炔烃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
CH 2CH 3
_CH=CH 2 R + H 2催化剂
R
R C C
R'
Pd R'R H 2
H 2Pd
CH 2CH 2
R R'CH CH
(2)与卤素加成:将烯烃或炔烃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后,溴的红棕色马上消失,表明发生了加成反应。
在实验室中,常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烯烃的存在。
CH 2CH 2CH 2Br 2Br
+Br 2
乙烯 1,2-二溴乙烷(无色)
CH
CH +Br 2
CHBr 2
乙炔 1,1,2,2-四溴乙烷(无色)
(3)与卤化氢加成:卤化氢气体或浓的氢卤酸溶液能与烯烃或炔烃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烷烃。
CH 2 = CH 2 + HX
CH 3CH 2X
二碘乙烷
1,1-碘乙烯
CH 3CH
CH 2
CH
HI
CHI HI
CHI 2
不同卤化氢与相同的烯烃进行加成时,反应活性顺序为:HI>HBr>HCl ,氟化氢一般不与烯烃
加成。
但是丙烯等不对称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可能得到两种不同的产物。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第11周 第 3 页
CH 2
CH 3
CH=CH 2
+CH 3CH
HX CH 3CH 3CH 22-卤代丙烷1-卤代丙烷
实验证明,丙烯与卤化氢加成的主要产物是2-卤代丙烷。
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其它原子或基团加在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这个规则称为Markovnikov 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应用马氏规则可以预测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加成时的主要产物。
例如:
(4)与水加成:在酸(常用硫酸或磷酸)催化下,烯烃或炔烃与水直接发生加成反应。
不对称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也遵从马氏规则。
例如:
CH 3CH 2OH
H 3PO 4HOH
+CH 2=CH 2 硅藻土/
硅藻土
H 3PO 4HOH
CH 3CHCH 3
OH
异丙醇
+CH=CH 2CH 3/
CH 3CH +CH
CH 2
CH CH HgSO 4
24
OH
HOH
重排
O
乙烯醇
乙醛
2、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由小分子化合物结合成大分子化合物的过程,称为聚合反应。
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称为单体。
聚合后得到的产物,称为聚合物。
聚乙烯
n n CH 22CH 2=CH 2
CH 3CH=CH 2
TiCl 4Al(C 2H 5)3
CH CH 3
CH 2n n 聚丙烯
3.氧化反应
烯烃和炔烃很容易被氧化。
例如,把乙烯或乙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这个反应可以用来鉴定烯烃或炔烃。
烯烃和炔烃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第三部分:课堂练习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2)
3
2008---2009学年 第一学期 第11周 第 4 页
(3) (4)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3-甲基-2-戊烯 (2)2,4-二甲基-2-戊烯 (3)2,5-二甲基-3-己炔
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1、烯烃的通式为C n H 2n ,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其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双键碳原子均为sp 2杂化成键。
炔烃的通式为C n H 2n -2,官能团为碳碳三键,即一个σ键,二个π键,三键碳原子均为sp 杂化成键。
作业: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2,4,6-三甲基-4-乙基辛烷 (2)2,3-二甲基-2-丁烯 (3)4,4,5-三甲基-2-己烯 (4)3-甲基-1-丁炔 2、 完成下列反应式
(1)CH 3-CH = CH 2 + Cl 2 →
(2)CH 3-CH 2-CH = CH 2 + HI → (3)CH ≡ CH +2HBr →
3、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1)乙烷和乙烯 (2)己炔和己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