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公开课说课稿
《各种各样的镜子》教案
各种各样的镜子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辨认镜面凸起的镜子是凸面镜,镜面凹进的镜子是凹面镜。
2. 通过“曲面镜中的像”实验,初步了解曲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反复观察中体会细致观察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并逐步形成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光斑游戏”的操作与交流,初步知道凹面镜有会聚光的作用,凸面镜有发散光的作用。
4. 通过实例交流,初步了解曲面镜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
引入:
初步体验感知曲面镜的成像特点。
通过“照勺子”,观察勺子两面所成的像,通过交流,区分勺子两面外形特点,并初步感知曲面镜成像与平面镜的不同。
活动一:镜中的像
实验观察凸面镜和凹面镜中所成的像,并与在平面镜中的像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的曲面镜成像特点不同,发现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改变也会改变成像情况。
活动二:光斑游戏
玩光斑游戏,探究凸面镜、凹面镜和平面镜反射光后产生的光斑的不同,初步了解凹面镜能会聚光,凸面镜能发散光。
活动三:生活中的曲面镜
寻找生活中利用曲面镜应用实例,并解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各种各样的镜子
曲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镜中的像正立
缩小
近远正立
放大
倒立
缩小
对光的作用发散会聚。
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公开课说课稿
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说课稿本活动为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选自福建省幼儿园大班教师用书领域活动指导上册中的科学领域活动《神奇的镜子》。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镜子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而且与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一个孩子对镜子的使用都有切身的经历。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关镜子的科学现象极为丰富,而大多数孩子仅仅理解了镜子的一些浅显的特性,并不理解这些特性的内在原理,以至于常常发问:“为什么镜子中还有一个我呢……”等问题。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在小中班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有关镜子的知识和体验,且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在深入分析教材和教育对象后,我选择了将“探索各种各样的镜子”作为本活动的重点,将“探究体验镜面反射的原理”作为本活动的难点。
引导孩子通过探究体验镜面反射的原理引发幼儿对镜子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镜子等问题的关注和探索萌芽。
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物或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目标定位针对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善于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年龄特征,再结合我们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我们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初步的感知镜子的成像与反射现象;2.欣赏各种各样的镜子,感受镜子的神奇与造型美,及镜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3.大胆地探索并能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果。
(三)活动的重难点所有镜子都有成像与反射这一特性,但其原理都比较抽象。
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与大班幼儿的思维特征,制定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镜子各种各样的镜子;难点:初步感知镜面的成像与反射原理。
(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与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问题情境的探究点,因此我为活动做了一下准备: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的镜子,玩过镜子的游戏;2.物质准备:①小镜子、玻璃人手一块;②布置活动室——镜子的家;③多媒体设施;④相同的相框架两个、乒乓球一个、薄纸一张。
科学《各式各样的镜子》
主题:我探索我快乐周次:第十三周活动名称:科学《各式各样的镜子》设计者:叶蒙蒙
修改建议:
活动目标:
1、感知镜子的多样性,发现镜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各种平面镜、哈哈镜
教学过程:
1.操作各种镜子,了解其特点。
镜子是玻璃做的、硬的、光滑的、能反光,
有的平、有的凸、有的凹,能照见各种东西c
2.启发见过什么镜子”它有什么用途:
有穿衣镜、梳妆镜、牙科医生用的镜子、放
大镜、望远镜、显微镜、哈哈镜等。
在生活中用来照着梳头、整衣、剃胡子、医
生看病、司机开车、理发师理发等都要用不同的
镜
3.镜子游戏:
①“猜猜我在干什么?”教师背向小朋友,让
小朋友任意做各种模仿动作,教师通过大镜子观
察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让小朋友猜猜教师为
什么能从背后看到小朋友;
②把右左的图像放在镜子前照一照,镜中会
山现左右相反的图像,可举左手、踢左脚来试验。
②让小朋友站在平面镜和哈哈镜面前看看发
现了什么?平面镜可成正立等大的图像,哈哈镜处
处凹凸不下,凹的部分照的影像放大,凸的
部分照的影像缩小,叠合的结果就形成了奇形怪
状的影
像。
活动结束:
课下让小朋友玩“万花筒”的游戏,进一步
了解镜子的秘密。
反思和效果:
评价者:。
《各种各样的镜子》说课
《各种各样的镜子》说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各种各样的镜子》。
本节课主要围绕镜子的种类、制作原理以及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学习。
具体内容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镜子、图片、PPT、黑板。
学具:镜子、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镜子,引发学生对镜子的好奇心,从而引入新课。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5. 应用拓展:学生举例说明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生活中见到的三种镜子,并说明它们分别是哪种镜子。
题目2:请画出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图。
答案:题目1:生活中的三种镜子及种类(略)。
题目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略)。
六、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镜子1. 平面镜:成像、改变方向2. 凸面镜:发散光线、扩大视野3. 凹面镜:汇聚光线、缩小视野七、作业设计题目1:请列举出你生活中见到的三种镜子,并说明它们分别是哪种镜子。
题目2:请画出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图。
答案:题目1:生活中的三种镜子及种类(略)。
题目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作用。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讲解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课下调查生活中其他应用镜子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镜子》课件教案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镜子》课件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镜子的种类和特点,认识到镜子在生活中的作用。
1.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能力。
1.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种类型的镜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镜子展示板、镜子游戏道具。
2.2 环境准备:宽敞明亮的活动室,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镜子,引导幼儿说出镜子的名称和作用。
3.2 讲解: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镜子的特点和用途,如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
3.3 操作:幼儿分组进行镜子游戏,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各种镜子的特性。
3.4 展示: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镜子游戏成果,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各种镜子的应用。
4.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设置“镜子角”,让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观察记录: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交流互动情况。
5.2 幼儿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在镜子游戏中的创意和操作技巧。
5.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件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镜子》课件,包含各种镜子的图片、动画和互动环节。
6.2 素材准备:收集有关镜子的实物图片、视频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展示法:通过展示各种镜子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镜子的特点。
7.2 互动提问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7.3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镜子,体验镜子的特性和作用。
第八章:教学内容8.1 镜子的种类:介绍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常见镜子的特点和用途。
8.2 镜子的作用:讲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开车、拍照等。
8.3 镜子的原理:简单介绍镜子的工作原理,如光的反射、成像等。
《各种各样的镜子》(科学)
【活动内容】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玻璃、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发现它们的不同,感知镜面与镜子成像的关系。
2、学习运用猜想、探究、验证和记录等方法进行探究,并乐于表达交流。
【活动准备】1、家园共同收集各种镜子,并在区域中欣赏与观察各种镜子。
2、人手一面玻璃、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上面标有数字“1”“2”“3”),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感知平面镜与玻璃的异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展示幼儿收集的各种玻璃与平面镜,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1)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哪些是玻璃哪些是镜子?(2) 玻璃和平面镜有什么不同呢?用哪些方法可以判断哪些是玻璃哪些是镜子。
2、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照一照等方法,比较平面镜和玻璃之间的相同于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
相同:光滑、易碎不同:镜子反光,照人3、师幼共同交流自己的发现。
(1)镜子在太阳下会反光,镜子可以照人(2)玻璃是透明的,镜子不是透明的二、初探索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不同特点。
1、出示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面镜子看一看这三面镜子有什么不同,知道它们的名称。
2、引导幼儿猜一猜:“三面镜子照同一件物品有什么结果?’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3、幼儿操作验证,探索三面镜子的成像,并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4、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的结果,理解镜面与镜子成像的关系。
1号镜子(平面镜)里照出的不变;2号镜子(凸透镜)照到放大;3号镜子照到的缩小。
5、教师集体验证三种镜子成像与幼儿验证结果的比较三、引导幼儿根据镜面的特征,对镜子进行分类。
为幼儿提供多各种镜子,让幼儿通过镜子的特征、成像等来区分各种镜子,放在相应的分类架上。
【延伸活动】1、找一找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玻璃、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
2、游戏:一起来玩哈哈镜,进一步感知探索镜面与镜子成像的关系。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镜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凹镜和凸镜的区别;•能够利用凹镜和凸镜改变物体的大小和方向。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并描述镜子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凹镜和凸镜的区别;•能够结合实验现象,对凹镜和凸镜的使用进行合理推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镜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凹镜和凸镜的区别3.凹镜和凸镜对物体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导入(1)实物展示•教师带来不同种类的镜子,与学生交流不同的观察和感受,引出各种各样的镜子。
(2)动画展示•教师利用教育电视或其他媒体,播放简单的凹镜和凸镜的动画片,直观的表现镜子的变形效果。
2.讲解(1)介绍镜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教师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类型的镜子,并介绍每种镜子的特点和用途,如平面镜、凸镜、凹镜等。
(2)讲解凹镜和凸镜的区别•教师通过简单的语言讲解凹镜和凸镜在形状上的不同,以及对光路的改变效果。
3.实验(1)观察凹镜和凸镜的变化效果•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和感受凸镜和凹镜对物体的影响,了解利用凸镜和凹镜改变物体形态和位置的原理。
(2)利用凹镜和凸镜改变物体的大小和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随机选取几组具体示例,让学生通过操作凹镜和凸镜改变物体的大小和方向。
4.总结•教师在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中,结束实验环节,回到知识的讲解部分,强化凹镜和凸镜的区别,让学生对此理解更加深刻。
四、教学反思本次授课,教师利用观察物体和实验操作两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的方式,感受各种镜子对物体的变化,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在教育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帮助下,给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针对年龄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充分考虑了实验内容的别具匠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示例练习,对凹镜和凸镜的使用逐渐形成逻辑推理。
不足之处,在实验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安全要求,需要加强相关管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镜子的种类和用途,包括平面镜、凹镜和凸镜。
2.掌握镜子的工作原理和成像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平面镜、凹镜和凸镜各一块。
2.多张不同大小的实物图片。
3.黑板或白板和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面平面镜,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知道镜子有什么作用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可以回答镜子可以照出人和物的影像,可以使人看到自己的形象。
2. 探究环节任务一:观察镜子的反射现象教师将平面镜放在黑板上,让学生用一根铅笔垂直插在平面镜前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镜中的现象并描述。
学生可以观察到铅笔在镜片中的影像与实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任务二:认识凹镜和凸镜教师出示凹镜和凸镜,让学生观察两种镜子的形状并比较差异。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凹镜的中间是凹进去的,凸镜的中间是凸起来的。
任务三:研究凹镜和凸镜的成像规律教师使用实物图片,将凹镜和凸镜分别对准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在镜子中的影像。
学生可以发现不同镜子中图片的影像大小和位置的差异。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镜子的种类和用途,并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几个问题:•为什么有些镜子会放大或缩小影像?•如何能够获得清晰的影像?•在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镜子?4. 拓展思考教师提出进一步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镜子的反射作用是否只能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产生?•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镜子的反射作用?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镜子的种类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镜子的工作原理和成像规律。
在探究环节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自参与并体验了镜子的反射现象和成像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在总结环节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镜子的反射原理和成像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深。
大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镜子引言: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科学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探索和发现周围的自然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里介绍了一种特殊的教具,即各种各样的镜子,用于大班科学教案。
第一节:科学教育的意义科学教育对幼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科学实验、观察和探索,幼儿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增强他们对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因此,科学教育在大班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第二节:镜子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镜子是一种常见的教具,可以用于大班科学教学。
它可以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自身的形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镜子及其应用:1. 平面镜平面镜是最常见的镜子之一。
幼儿可以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自己的形象,它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并学习自我认知。
幼儿还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来观察不同的反射现象,发现自己的身体动作和表情是如何在镜子中反射的。
曲面镜具有特殊的形状,可以改变光线的折射和反射。
凹面镜和凸面镜是常见的曲面镜。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在曲面镜中的形象来理解光线是如何被折射和反射的。
例如,幼儿可以观察到在凹面镜中,形象变小变矮,而在凸面镜中,形象变大变胖。
这样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基本原理。
3. 分光镜分光镜是一种特殊的镜子,可以将光线分解成不同的颜色。
幼儿可以通过分光镜来观察到光的组成和色彩变化。
他们可以观察到白光通过分光镜后分解成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这样的实验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光的颜色和光谱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科学教案设计针对大班幼儿,以下是一个科学教案设计的示例,以介绍平面镜的使用为例:1. 目标通过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反射图像,幼儿可以认识到形象和镜像的关系,发展自我认知和观察能力。
2. 材料- 多个平面镜- 幼儿小组或个人镜子- 将平面镜分发给幼儿小组或个人。
- 指导幼儿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反射图像,并与真实形象进行比较。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镜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镜子》含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1. 引入任课老师可以通过引入引发幼儿的兴趣,如:“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镜子的知识。
你们知道吗,镜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打扮、照看自己。
那么,你们见过哪些不同种类的镜子呢?快来一起探索各种各样的镜子吧!”2. 导入幼儿可能对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不同种类的镜子,如:手持镜子、墙上的镜子、化妆台上的镜子等。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幼儿提出自己见过的特殊形状的镜子,比如圆形、方形等。
3. 拓展为了更好地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活动来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
例如,老师可以给幼儿们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镜子,让幼儿们自由观察、感受、比较。
在观察之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你们观察到这些镜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镜子是如何反射光线的?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像?”等。
4. 实践为了更好地让幼儿们亲身体验镜子的特性,可以安排一些小实践活动。
比如,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让他们在镜中观察自己,并尝试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观察镜中的反射变化。
同时,老师也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创造力,让他们使用不同形状的镜子,创作出有趣的影像或图案。
5. 引导在幼儿进行实践活动之后,可以引导幼儿们进一步思考和总结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们去思考和回答,如:“你们观察到你们的影像在镜子中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在镜子中的影像是反过来的?”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镜子的原理和特性。
6. 总结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老师可以简要地总结幼儿们所学到的知识,如:“今天,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镜子,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镜子能够反射光线。
同时,镜子中的影像是反过来的。
通过这次课,我们更好地了解了镜子的作用和特性。
”7. 反思任课老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包括教学过程的安排、幼儿学习的效果、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镜子》课件教案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镜子》课件教案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用途。
2. 制作简单镜子的方法。
3. 创意镜子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镜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镜子的名称。
2.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镜子?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探究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特点和用途(10分钟)1. 教师分别展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教师讲解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用途,如穿衣、开车等。
3. 提问:这些镜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三、制作简单镜子(10分钟)1. 教师展示制作简单镜子的材料和工具。
2. 教师讲解制作简单镜子的步骤和方法。
3. 幼儿动手制作简单镜子,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意镜子使用(10分钟)2. 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游戏,大家共同分享和学习。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安全使用镜子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镜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制作镜子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镜子知识的情况。
六、探索镜子中的光影(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的光影变化,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2. 教师讲解光的反射原理,让幼儿理解镜子中的光影是由光线反射形成的。
3. 提问:你们还能发现镜子中的光影有哪些有趣的玩法吗?七、镜子游戏(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镜子游戏,如镜子里的手影、镜子里的舞蹈等。
2. 幼儿自主创造镜子游戏,与同伴分享并进行展示。
大班各种各样的镜子教案
大班各种各样的镜子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各种各样的镜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镜子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镜子的概念,通过展示一面小镜子向学生介绍它的功能,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镜子的了解。
2. 探索不同类型的镜子(10分钟)- 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镜子,例如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并将它们放在学生可以触摸和观察的地方。
- 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和探索这些镜子,鼓励他们描述镜子的特点和功能。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这个镜子能让物体变大还是变小?”、“我们能在镜子中看到什么?”等。
3. 分组合作活动(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类型的镜子。
-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观察和探索他们手中的镜子,并讨论镜子的特点和功能。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记录下来。
4. 制作镜子报告(15分钟)- 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探索的镜子,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 鼓励学生使用图片、图表或简单的实验来支持他们的报告。
-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哪种镜子可以让物体变大?”、“哪种镜子可以让物体变小?”等。
5. 结束(5分钟)-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不同类型的镜子及其功能。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使用镜子,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教学资源:1. 不同类型的镜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2. 小镜子(每个学生一面)3. 图片或图表来支持学生的报告4. 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的纸和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镜子时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不同类型的镜子及其功能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观察和探索不同类型的镜子,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2. 可以进行更多关于光学和镜子的实验,例如使用凸透镜聚焦阳光等。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镜子》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镜子》
一、教案概述
1.1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类型的镜子以及它们的用途
•探索镜子的反射原理
•提高幼儿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类型的镜子
•理解镜子的反射原理
1.3 教学难点
•理解镜子反射的概念
•区分不同类型的镜子
二、教学内容
2.1 镜子的种类
1.凹镜
2.凸镜
3.平面镜
4.手持镜
2.2 镜子的用途
•照面
•放大
•缩小
•反射
三、教学准备
•不同类型的镜子
•人形模型或玩具
•灯光或手电筒
•彩色纸或卡片
四、教学活动
4.1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的镜子,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每种镜子的特点。
4.2 实践探究
1.让幼儿用手持镜观察人形模型的不同部位。
2.利用平面镜进行反射实验,观察反射的效果。
3.使用凹镜和凸镜进行放大和缩小实验,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效果。
4.3 总结活动
带领幼儿讨论各种镜子的用途和特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教学延伸
5.1 制作镜子图形
让幼儿用彩色纸或卡片制作不同形状的镜子,加深对镜子种类的认识。
5.2 角色扮演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使用不同镜子的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镜子的用途。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各种各样的镜子及其用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镜子反射的原理,同时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和合作。
各种各样的镜子说课稿
《各种各样的镜子说课稿》 说课稿 一、课程背景
本次课程是一堂小学美术课,旨在通过学习和欣赏各种各样的镜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了解镜子的种类和用途,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课程内容
本次课程的内容包括:
各种各样的镜子介绍
镜子的形状和材质
镜子的装饰和运用
个人创作和展示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
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的种类和用途
观察和描述镜子的形状和材质
进行镜子的装饰和运用,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进行个人创作和展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四、教学过程
1. 各种各样的镜子介绍
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镜子,如圆形镜子、方形镜子、椭圆镜子等,让学生了解镜子的种类和用途,引发他们对镜子的兴趣和探索,培养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镜子的形状和材质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镜子的形状和材质,如镜子的边缘形状、镜子的材质等,让他们了解镜子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镜子的装饰和运用
鼓励学生进行镜子的装饰和运用,如镜子的画框装饰、镜子的摆放位置等,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个人创作和展示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创作,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和制作镜子,然后进行展示和分享,增强自信心和交流能力,并欣赏他人的作品,培养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了解了各种各样的镜子的种类和用途,观察和描述了镜子的形状和材质。
通过镜子的装饰和运用,他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个人创作和展示,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欣赏了他人的作品,增强了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1、熟悉各种各样的镜子,了解镜子的不同用途。
2、感知比较各种镜子的不同特点,尝摸索索镜子的其他用途。
镜子有许多种,有圆的、有方的、也有多边形的,摸一摸它感觉冰冰凉凉的、滑滑的镜子的本领很大,不同的镜子看起来不一样,照起来也不一样。
组织幼儿争论,探究镜子的不同特点。
(1)引导幼儿争论,比较平面镜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师:镜子和玻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了?假如用玻璃的地方换成用镜子好不好?为什么?那用镜子的地方假如改用玻璃又会怎样?(2)出示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让幼儿探究它们的不同特点。
师:请小伴侣用这三种镜子照一照同一种东西,看看照出来一样吗?。
;本文.来源:,老,师.;为什么会有的放大、有的缩小?师小结:不同的镜子它们的本领也不一样,平面镜可以让我们照着装扮和增大空间感、装在汽车上能做后视镜、几块镜子合起来还可以做万花筒、有时人们也会用来聚光取火,凸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虚像,凹透镜可以做近视镜,也能做显微镜、望远镜让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更小更远的东西。
尝摸索索镜子的其它用途,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1、引导幼儿探究镜子的其它用途。
师:镜子真是太奇异了,那你还知道镜子还有什么其它的本领吗?师:镜子的本领太多太多了,它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惊喜,也是我们玩嬉戏时的好伙伴。
你们知道镜子可以玩哪些嬉戏?(拿到太阳光下照着玩、玩光斑嬉戏、玩镜子)2、尝试用镜子玩嬉戏,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师:镜子可以玩这么多好玩的嬉戏,那你们想不想试试?师:好,现在请每个小伴侣拿一面镜子,到外面找个地方试试吧,看看谁能玩出不一样的玩法。
活动反思:活动开头我采纳谜语的形式的引入,因为孩子都布满惊异心,所以一下爱好全部跳动起来。
当孩子的爱好活跃时,我又准时的出示各种镜子让幼儿进行探究。
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我又分三次的探究过程,让幼儿在层层推动的过程中去发觉镜子的不同特点和用途。
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设计意图:镜子是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用品,玩各种各样的镜子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
本活动从幼儿对照镜子的生活经验引入,认识更多种类的镜子,对比试验中对平面镜、凹透镜和凸透镜成像的不同探究,了解各种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并会用语言,图画等不同方式来表达探究的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发现问题,总结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乐于合作,乐于探索、大胆想象的能力。
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发现它们的不同,并会表达。
2.对镜子的成像感兴趣,知道不同镜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经感知比较过玻璃和镜子,发现它们的不同。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份凹透镜(贴有红色边框)、凸透镜(贴有绿色边框)、平面镜(贴有黄色边框)和一只小动物卡片;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探索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不同特点。
(一)引导幼儿猜想用这三种镜子照小动物会有什么结果(二)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猜想探索试验1、师:小朋友,老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三块贴有不同颜色边框的奇妙的镜片,请你们把小动物分别放在镜片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并把你的发现用你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2、幼儿操作探索。
3、交流分享:不同的镜子照出的小动物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4、教师小结:绿色边框的镜片照出的小动物变大了这种镜子叫凸透镜,红色边框的镜片照出的小动物变小了这种镜子叫凹透镜,黄色边框的镜片照出的小动物不变这种镜子叫平面镜。
(三)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发现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镜片的不同特征。
1、师:三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哪种不变?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2、分享交流: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摸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教师小结:凹透镜的镜片边上厚中间薄照出的东西会变小;凸透镜的镜片边上薄中夺取照出的东西变大;平面镜边上和中间一样厚照出的东西不变。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各样的镜子,认识它们能够反射光线的特点。
2.掌握使用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
二、教学内容1.各种各样的镜子,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2.镜子的反射光线的特点。
3.使用镜子实现物体的反转和变形。
4.实验环节:利用各种镜子观察物体的反转和变形。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各样的镜子,镜子的反射光线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使用镜子实现物体的反转和变形。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演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2.实验法:让学生使用不同的镜子实现物体的反转和变形。
3.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探究各种镜子的特点和用途。
五、教学准备1.各种各样的镜子,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2.实验器材:小球、木棒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了解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外观和特点。
2. 学习新知(20分钟)教师讲解各种镜子的用途和反射光线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镜子的特点和用途。
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使用不同的镜子实现物体的反转和变形,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操练与巩固(25分钟)让学生自己使用不同的镜子实现物体的反转和变形,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探究各种镜子的特点和用途,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了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理解了各种镜子的特点和用途。
但是,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并留下完整的记录。
同时,也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使学生更加注重探究和实践。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镜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镜子及其作用;2.掌握镜子的使用方法;3.能够探究镜子的成像原理。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种类的镜子及其作用;2.能够较好地探究镜子的成像原理。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镜子成像原理的理解;2.学生探究镜子作用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实验物品等;2.玻璃镜子、凸面镜、凹面镜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出示几个不同材质的、不同形状的镜子,请学生在小组中尽可能地讨论这些镜子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镜子的种类及作用;2.请学生逐个阅读镜子的基本概念及种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镜子的原理及用途。
第二步:讲授1.老师利用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将不同类型的镜子分别展示给学生。
在讲解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发现镜面的局限性和不同类型的凸镜和凹镜;2.通过实验,让学生逐渐理解凸面镜子和凹面镜子的不同成像方式,并让学生探究这种不同形态的镜子成像的原理。
第三步:实验1.老师请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镜子成像的原理;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发现及不足之处,并通过教学反馈、互相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镜子成像原理。
第四步:师生互动1.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镜子的种类及应用,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探究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分享及反馈;2.鼓励学生总结和展示实验结果,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实际应用问题相结合。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比较满意,学生们对不同种类的镜子更加深入地理解,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回答实际问题;2.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原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3.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和互动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各种各样的镜子教案
各种各样的镜子教案教案标题:各种各样的镜子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镜子及其特点。
2. 掌握镜子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不同类型的镜子及其特点。
2. 镜子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镜子的工作原理。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黑板。
2. 实验器材: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反射板等。
3. 实验材料:小物体、激光笔等。
4.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观察周围的镜子,有哪些类型的镜子?它们有什么特点?2. 引发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介绍不同类型的镜子(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及其特点。
2. 讲解镜子的工作原理:反射光线的特性和规律。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镜子进行实验。
2. 实验内容:a. 平面镜实验:观察平面镜的特点,如倒影、放大缩小等。
b. 凹面镜实验:观察凹面镜的特点,如放大、聚焦等。
c. 凸面镜实验:观察凸面镜的特点,如缩小、散焦等。
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知识巩固(10分钟)1. 提问回答: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加深对镜子工作原理的理解。
2. 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照相、望远镜等。
2. 激发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镜子?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应用?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资料:学生自主阅读关于镜子的相关知识,扩展对镜子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话题、实验探究和知识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镜子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说课稿本活动为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镜子》,选自福建省幼儿园大班教师用书领域活动指导上册中的科学领域活动《神奇的镜子》。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镜子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而且与人类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几乎每一个孩子对镜子的使用都有切身的经历。
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有关镜子的科学现象极为丰富,而大多数孩子仅仅理解了镜子的一些浅显的特性,并不理解这些特性的内在原理,以至于常常发问:“为什么镜子中还有一个我呢……”等问题。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在小中班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有关镜子的知识和体验,且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在深入分析教材和教育对象后,我选择了将“探索各种各样的镜子”作为本活动的重点,将“探究体验镜面反射的原理”作为本活动的难点。
引导孩子通过探究体验镜面反射的原理引发幼儿对镜子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利用镜子等问题的关注和探索萌芽。
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物或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目标定位针对大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并且善于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年龄特征,再结合我们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我们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1.观察比较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初步的感知镜子的成像与反射现象;2.欣赏各种各样的镜子,感受镜子的神奇与造型美,及镜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3.大胆地探索并能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与结果。
(三)活动的重难点所有镜子都有成像与反射这一特性,但其原理都比较抽象。
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与大班幼儿的思维特征,制定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镜子各种各样的镜子;难点:初步感知镜面的成像与反射原理。
(四)活动准备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与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问题情境的探究点,因此我为活动做了一下准备: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的镜子,玩过镜子的游戏;2.物质准备:①小镜子、玻璃人手一块;②布置活动室——镜子的家;③多媒体设施;④相同的相框架两个、乒乓球一个、薄纸一张。
3.空间准备:幼儿“U”形集中,分五张桌子用于操作,活动室大小不可限制幼儿探索发现。
二、说教法《纲要》指出,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应鼓励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应此在活动中,我运用了比较研究教学方法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并配合观察演示法、经验迁移法、归纳总结法和多媒体演示法这四种教法以达到目标。
(一)比较研究法即指幼儿通过比较观察,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建构经验。
本次活动中安排了一次探索和二次探索的操作,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玻璃和镜子,比较玻璃和镜子的异同,由此引发质疑并继续探索。
本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第二次探索,此次探索是在第一次探索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探索。
到镜子家中观察对比不同的镜子,并产生探索。
在镜子的家中,幼儿通过对各种各样不同的镜子进行观察、触摸、比较、研究、讨论并发现不同的镜子中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成像的奥秘。
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活动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让幼儿在“看”、“摸”、“比较”、“发现”、“思考”的过程中活动并学习。
(二)观察演示与经验迁移法即通过教师演示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并进行迁移,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使之获得具体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教师运用教具为幼儿演示镜面的放射原理,帮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迁移形象经验,并与抽象逻辑间搭建桥梁,使抽象的、深奥的科学知识形象具体化。
从而使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建立“反射”的具体印象,并形成初步的概念。
活动中,教师利用射出的小球能穿透空心的相框与射到中间有纸夹层的相框会反弹的演示,引导幼儿认识到小球会反弹是因为相框中有了一层纸会挡住小球的前进并使小球反弹,由此将这一形象的经验迁移到镜子能反射光而玻璃不能是因为镜子的背面渡了一层水银的薄膜,因此镜子能够反射光线而不会让光线透过。
(三)归纳总结法即教师在让幼儿充分的探索后,结合幼儿的发现,帮助引导幼儿对探索和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小结,能够方便幼儿理解和记忆,以便为今后的探索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中,在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中的一次探索和二次探索中都运用了归纳总结法。
在第二环节中,比较玻璃与镜子的异同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说出镜子的后面有一层膜。
之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出镜子与玻璃的不同是因为镜子的后面有渡了一层水银做的膜,而玻璃没有,所以才会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人影。
当然,幼儿此时还是难以理解镜子成像的原理,因此在幼儿懂得镜子有膜的前提下在为幼儿演示小球穿相框的实验,也方便了对镜子反光原理的归纳与总结。
第三环节中,是让幼儿到教师布置的“镜子的家”中,通过幼儿多种感官的探索凹透镜、凸透镜与平面镜……在比较、讨论后有教师引导并帮助幼儿作出归纳总结。
不同形状的镜面会照出不同的样子。
(四)多媒体演示法以各种电教媒体配合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多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活动的第四环节中,通过展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各种镜子的不同用法,将镜子的不同用途更直观地展现给幼儿,巩固科学经验,围绕重点,加深幼儿新知识经验的印象。
(五)探究生活化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活动既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让幼儿能够在活动中加深对探索生活的兴趣。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就是引发新一轮的探究,让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感知,探索并积极分享经验。
三、说学法在教学方法中,教法与学法密不可分。
在活动中,始终贯彻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活动中教师要尽量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参与探究,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试一试等方法,在与材料、同伴、老师的互动中了解各种镜子,体验发现的乐趣,发展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一)观察实验法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使抽象、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可感可知,生动有趣。
活动中的一次探索与二次探索就是让幼儿对玻璃与平面镜和对各种镜子的观察,实验来进行感知活动。
(二)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接触体验等探究手段,发现各类镜子的神奇与构造的不同之处,并促进幼儿对探索科学产生兴趣。
(三)质疑讨论法以幼儿为主体,对不同奇妙的现象或教师的讲述吸收并质疑,由此发出讨论,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在学习科学常识过程中的主要手段是探索性为主,所以在活动中,多次强调要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这不仅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增长科学知识。
四、教学程序我在活动中,始终坚持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遵循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帮助的原则,采取自主探索研究方法,提供自主学习空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是教学过程成为幼儿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以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因此,我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五个环节。
(一)第一个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活动,此环节重在激发幼儿有关的经验和技能准备,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二)第二个环节:此环节重点在于活动中的一次探索,通过比较研究法、观察演示与经验迁移法,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引发质疑,再有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总结归纳。
首先,幼儿探索平面镜与玻璃的异同。
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平面镜和玻璃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在幼儿通过比较观察后教师集中幼儿进行讨论。
大班幼儿能力的发展水平,可以轻易发现镜子与玻璃的区别这时幼儿的答案可能为:镜子里面可以看到自己,玻璃看不到;镜子后面是黑黑的……于是教师再引导幼儿,让幼儿认识镜子后面是比玻璃多渡了一层水银做的膜。
其次,在了解了平面镜与玻璃的异同后,幼儿还是不能够理解镜面的反射原理,所以在第一次探索的基础上,由此展开了关于镜面反射原理的探究。
然而镜面反射原理是一个极其抽象的科学知识,为了将其转化为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够达到的层次,我将为幼儿演示一个实验,在实验前请幼儿认真观看并思考。
先为幼儿展示两个不同的相框框架,一个中间隔着一张薄纸,另一个则没有。
让幼儿观察当小球从两个框架中落下时会发生什么不同的现象。
当幼儿能够说出小球能够从一个相框中穿过,另一个穿不过,还会被弹回来时,再让幼儿讨论为什么,幼儿可以很清楚地告知因为中间挡着一张纸。
这时候,教师再让幼儿把两个不同的框架分别看成是玻璃一平面镜,而小球则是透过玻璃与镜子的光线。
在将抽象深奥的光线转换成小球这一类易感知的实物后,幼儿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容易明白镜子能够照到自己是因为镜子背面的一层水银做的膜可以挡住光线并将光线反射回来。
至此,幼儿便能够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基本原理。
(三)第三个环节:到镜子的家里做客,探索镜子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凸面镜与凹面镜等。
这是本次活动的第二次探索。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平面镜,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去镜子的家族里去认识平面镜的家人,请小朋友到镜子家里做客的时候要轻轻地动,认真看看平面镜的家人有谁,和平面镜都长得一样吗?教师让小朋友到镜子家后,请小朋友要认真地照一照,想一想,可以摸一摸镜子,看谁能找得最多不一样的地方。
接着让幼儿参观镜子的家,引导孩子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质疑。
观察结束后,教师集中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共同探讨自己的发现。
在镜子的世界中有凹面镜、凹透镜、凸面镜……幼儿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很轻易地发现为什么有的镜子里照出的我是高高的瘦瘦的,有的照出来是矮矮胖胖的?通过触摸,有幼儿会说出有的镜子圆圆的,有的镜子扁扁的之类的形容词,在集中幼儿的问题后,教师在此与幼儿共同探索,到不同的镜子前去照一照,摸一摸镜子的表面,对镜子进行分类,看一看凸出来的镜子照出来时什么样子的,凹下去的镜子照出来的是什么样子,最后进行总结归纳:什么是凸镜什么是凹镜……不同类型的镜面照出来的影子是不同的。
(四)第四个环节:认识生活中不同镜子的用途。
幼儿从初步感知镜面的抽象原理后有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镜子,已经对镜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不同的镜子有什么不同的本领呢?教师引起发问,让幼儿再次讨论。
幼儿对生活中的镜子大多停留在平面镜上,个别会说出放大镜、眼睛等较常见的、使用较广的镜类生活用品,但对生活中其他较少接触的镜子了解不多。
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幼儿播放一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中不同用途的镜子,巩固幼儿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镜子的认识,包括镜子的种类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