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常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负责教育和照顾儿童,更要成为儿童身心发展的引路人。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其责任、职责和特点。
一、引领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幼儿教师,首要的职责是引导儿童的学习和成长。
他们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设计和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这意味着幼儿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以及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幼儿教师可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促进他们的主动探索和学习。
二、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学习,还要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保障。
他们应该建立起与儿童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
在课堂中,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儿童之间的合作和友谊,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能力。
此外,幼儿教师还要确保儿童的安全,包括提供安全的环境、预防意外事故,并在危险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三、与家长和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还包括与家长和社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他们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分享儿童在学校的发展和学习情况。
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议和个别交流,幼儿教师可以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并为儿童提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平衡。
此外,幼儿教师还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合作伙伴共同为儿童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四、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扮演着教育者和照顾者的角色,还要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
幼儿教育的领域不断更新和发展,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
他们应该积极参加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行分享经验和合作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总结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职业角色是多方面的。
他们不仅是儿童的教育引导者,还扮演着情感支持者、安全保障者和家长社区合作伙伴的角色。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讲评
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讲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角色游戏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
它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幼儿园都很注重对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那我们如何对小班角色游戏进行观察、指导和讲评呢?老师首先要观察好孩子进行的游戏才能做更好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观察孩子的窗口,观察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也是组织领导好游戏的重要一环,只有观察的仔细,教师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他们玩得自由开心又遵守规则。
我们要注意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玩、独立地玩,还是模仿别人、跟别人玩;能和同伴进行交往吗?能不能有礼貌地招待客人?角色意识、角色间的关系、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等等都是我们教师所必需观察的。
观察时,还要有耐心,要善于分析,同时要尊重孩子的认识特点、孩子的情感特点去分析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1、表征特点幼儿在游戏中常以动作、语言来扮演角色对游戏的动作和情景进行假想会出现以物代物、以物代人、以人代物人和物无定制表征的特点。
表征的实质是幼儿表达意思——表意游戏中的这些“假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当真”的。
2、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创造性也是未来创造活动的萌芽。
3、社会性特点角色游戏既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幼儿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模拟还常常包含了幼儿对成人社会的某种期待。
二、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俗话说:聪明的孩子会玩。
这是因为幼儿的游戏水平与身心发展水平是同步的,游戏时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游戏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
发展水平高的幼儿,其游戏行为的水平也高。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一、引言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
有效的生活常规培养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前提。
在教室内设置合理、美观、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具体策略包括:1. 教室布置: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进行布置,如春天可以摆放花朵装饰品,冬天可以挂上雪花等。
同时,在教室内设置各种功能区域,如阅读角、游戏角等。
2. 安全措施:教师应该设置安全警示牌,告诉幼儿哪些地方不安全,如窗户、水池等。
同时,教师应该定期检查教室设施是否完好,如桌椅、电器等。
3. 卫生管理:教师应该定期清洁教室和玩具,保持教室卫生清洁。
同时,要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遮口等。
三、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标准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可以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
具体策略包括:1. 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教师应该与家长一起商讨,并制定适合班级特点的规章制度。
例如: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等。
2. 明确行为标准:教师应该向幼儿明确各种行为的标准,并告诉他们正确做法。
例如:上厕所前要问老师、自己穿衣服等。
3. 奖惩制度:教师应该建立奖惩制度,对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
四、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开展生活常规教育活动是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具体策略包括:1. 生活技能训练:教师应该根据季节和主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如剪纸、洗脸等。
2. 观察实践课程: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幼儿到校园内外进行观察实践课程。
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首先,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位教育者。
他们负责教育幼儿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念。
幼儿阶段是孩子们性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和示范来帮助幼儿发展自信、自立和自主等能力。
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园课程的规划者和执行者。
他们需要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计划,并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
这包括语言、认知、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等方面。
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灵活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合他们个体发展的教育和培养。
此外,幼儿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评估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的能力、兴趣和需求进行评估。
这样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最后,幼儿教师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幼儿的成长涉及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幼儿教师需要全力以赴,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他们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总之,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优质教育服务。
区域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区域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策略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规则意识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充分利用区域活动
的特点和元素,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规则,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
下面是几个有效的策略:
1. 制定明确的规则:在区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制定明确的规则。
规则可以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在玩具区,可以制定规则,如“一次只能玩一样玩具”或“玩具用完后要放回原位”。
制定好规则后,教师可以大声朗读给所有孩子听,并用简单
的语言解释规则的意义。
2. 带领示范:教师是幼儿学习规则的榜样,通过带领示范,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正
确的行为。
在洗手区,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并解释为什么要洗手。
幼儿会模仿
教师的行为,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3. 角色扮演: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的小剧场,让幼儿扮演其中的
角色。
通过小剧场的方式,幼儿能更好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好处,同时锻炼
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赞扬鼓励: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遵守规则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
对
于按时排队的孩子,可以表扬他们“排队很好,大家都很有秩序”,或者给予小奖励以增
强正面的激励。
这样的肯定和激励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的价值,并愿意主动遵守规则。
5. 问题解决讨论: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违反规则或发生冲突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
进行问题解决讨论。
通过讨论,幼儿可以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讨论中明确规则
的必要性和好处。
这样的讨论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接受规则。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定位XXXXXX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称区角活动、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美工区、积木区、表演区、科学区等,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个别化的自主研究的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是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指导的间接性。
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获得多种直接、自然的经验,因此幼儿教师怎样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为幼儿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活动舞台?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角色和定位就更加重要了。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
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XXX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活动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激励幼儿动手的愿望,养成动手的惯,掌握动手的技能,体验动手的收获,力求让每项活动成为幼儿发展的契机,让每个角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让每面墙成为幼儿展示才能的空间,让每样废旧材料成为幼儿创造的资源,让每簇花草的朋友!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教师在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维持者,矛盾的调节者。
”具体活动时东看看,西瞧瞧,走马观花似的,未能致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无计划、无目的,比较随意。
《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研究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小班角色扮演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游戏教案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游戏教案:小蜜蜂采花蜜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2.乐意与同伴进行节奏活动,并能根据指挥灵活变换节奏。
活动准备:1.节奏图谱一张2.指挥棒一根3.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小蜜蜂正忙着采蜜呢,我们快点去帮帮它吧!(放〈〈蜜蜂做工〉〉的音乐做律动进场)(二)出示图谱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
”(出示节奏图谱)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
(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遍嗡嗡嗡嗡嗡嗡(1)提问:“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学一学(老师用口令帮助)4.教师:“小朋友学的真好!小蜜蜂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要采到,两朵连在一起时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时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们一起来试试”(三)完整练习拍节奏(1)教师:“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在来学一学,好吗?(放音乐注意前奏让幼儿准备好)(2)教师:“小蜜蜂说你们学的太棒了,它还想看一次呢,你们愿意吗?(3)教师:“今天,我们向小蜜蜂学会了采蜜,真开心,大家一起来和小蜜蜂跳个舞吧!(小蜜蜂头饰)(四)结束部分教师:“谢谢你们我又要采蜜了,你们去吗?(出室)篇二:角色游戏教案项目三角色游戏任务1 角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一、角色游戏的概念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
又称为象征性游戏。
它在儿童2、3岁时产生,在学前晚期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为有规则游戏所取代。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一)角色游戏表征的特点表征的实质是学前儿童表达意思——表意。
游戏中的这些“假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当真”的。
自主游戏-教师角色勿错位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角色扮演的实践探索
自主游戏-教师角色勿错位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角色扮演的实践探索自主游戏,教师角色勿错位——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角色扮演的实践探索[摘要]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真正的幼儿游戏应该是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教师应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摆正自身的角色扮演,做好孩子游戏前的“好导演”,游戏时的“好观众”,剧情发展需要时的“好配角”,紧急状况出现时的“消防兵”,使幼儿自主游戏体现原有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要做到“乐”做观众,“善”做导演,“巧”做客串等角色扮演,在幼儿活动中对幼儿的自主性的发挥应给予及时的肯定,从而使幼儿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自主性游戏教师角色扮演幼儿一、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角色扮演的现状在自主性游戏中,我们教师的作用是在了解儿童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并为其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来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但在实际的自主性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并非能做到样样俱全,还存在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幼儿平时游戏中的角色定位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我来初浅地谈谈自主性游戏中教师角色扮演的现状。
1.按部就班的急性型“导演”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喜欢充当导演的角色,干预太多,让幼儿在游戏中难以发挥。
在游戏前,教师会为了避免区域出现人数拥挤的情况提前分配好各区域的人数;在游戏中,教师介入的随意性过强,孩子没有根据教师预期预设的方法进行游戏时,教师便出现对游戏不恰当的打断以要求幼儿按照老师的意愿进行游戏,因此干扰了幼儿的游戏兴趣;在游戏结束时,教师会担心孩子收拾玩具的时间过长而匆匆结束幼儿的游戏时间。
这些导演不但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也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
幼儿教案活动中的教师角色:应该怎样发挥?
在幼儿教案活动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幼儿教案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并提出一些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的角色1.教师是组织者幼儿教案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组织者,作为组织者,教师需要清楚地制定活动计划、组织资源、安排教室布置、制定活动规则、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计划等。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计划的能力,以便更好的组织幼儿教案活动。
2.教师是引导者幼儿教案活动中,教师要作为引导者,教给幼儿寻找、发现和解决问题、思考、学习、交往、合作的能力。
通过引导幼儿参加具有目的性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多借助教师的帮助,有效地学习社会生活及学科知识。
3.教师是观察者幼儿教案活动中,教师还担任着观察者这一角色。
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交往和沟通方式等等,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的帮助和引导幼儿成长。
4.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在幼儿教案活动中还要作为评价者,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发现并解决幼儿在各方面的问题。
同时,评价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愉快的参与活动。
二、教师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1.知己知彼,合理分组幼儿教案活动中,不同幼儿的能力和特点不一样,教师需要对每个幼儿有一个较为了解的认识,再将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以便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潜力。
2.多方位观察,做好评价教师应该在幼儿教案活动中多方位的观察幼儿,包括行为、语言、情感、思维、社交等方面。
这样更能够了解幼儿的个性、优势、发展和需要,并及时评价幼儿的表现,以便更好的发掘幼儿的潜力。
3.积极引导,适当干预在幼儿教案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展现他们的潜力,并适当进行干预,指导幼儿克服困难,发现并解决问题。
4.关注每个幼儿,给与个体化指导教师还要关注每个幼儿,给幼儿提供个体化的指导。
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优势和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的发展幼儿的能力。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要求
被 能潜移默 化 地 影响 幼 儿 , 有利 于帮 助 幼儿 形 成探 索和 创新 的 品 质 当孩子
在 学 习 中出现 问题 时 , 教 师 并不 急 于把 知识 呈现 给 幼 儿或 回答他 们 的 问题 , 而是 帮助 、 引 导幼 儿发 现 解 决 问题 . 并 有 目的地 使 “ 问
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与自己的学生一起创设最有效的教学情景营造情景交融的氛围使学生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自己参与到课堂中来把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思等方式结合到一起使学生投入老师的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 学 生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e l l
我认为师幼不是一方的独 白, 而是双 方的平等对话 , 共 同参 与 。 由于教 师在 幼 儿心 中的权 威性 , 会 是 师幼之 间的 对话 显得 不 公平, 因此 教 师在 与 幼儿 对话 时应 根 据 需要 灵 活 变 换 角 色 . 自觉 地 充 当平等 的 对话 人 。 师 生对 话 时 , 教 师 应给 予鼓 励 、 给 予等待 的 时间。 如小班幼儿在对话时, 他们的语言具有断续性 。 这时需要教 师 耐心 倾 听等待 。 给 予他们 充 分的规 划时 间 。 同时师 幼对 话 中的 听、 问、 答也 是 实现 师 生 沟通 、 互动 的 关键所 在 。 因此 , 教 师 必须做 到善 听 、 巧 问、 妙答。 善 听 一 就是 从 孩子 的 对话 中准 确捕 捉教 育 信息; 巧 问— — 就是 以 问开 头、 以问深入 , 甚 至以 问答 的形 式 构 成 对 话 的主过 程 ;妙 答— — 既 对孩 子 的信 息与 问题 及 时做 出评 价 。 例如数学活动“ 生活 中的 数 字 ” 中, 我提 问 : “ 你 在 哪 里 看 见过 数 字? ” 幼 儿根 据 自己的 生活 经验 回答 , 车牌、 电话 号码 、 门牌 号 码 等 等 都有 数 字 。 教 师仔 细倾 听及 时受到 的信 息后再 次提 问 : “ 这 些数 字有什 么用 ?” 这 一巧 问使 孩 子积 极 思考 , 教 学 内容进 一 步展 开 。 我 认 为教 师 应根 据 孩 子 的 应答 情 况 和 数 学 中反 馈 的信 息随 机 应 变、 积 极 引导 。 师 生对话 的精 妙 意境 不在 与提 出问题 孩 子 回答 , 而 在 于孩 子 回答 后教 师临 场处 置产 生 的 良好效 果 三、 积 极 开 展 以幼 儿 为 主体 的 师 幼 互 动 。 从 幼 儿 的 兴 趣 出 发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 良好 习惯。教师要 注重和幼儿之 间的 情感互动, 为幼 儿创 造一 个 轻松 、 愉 快的 互动 氛 围 . 为 幼儿树 立 自 信 心 。 以幼 儿 为主 体 , 主要 是从 幼 儿的 兴趣 点进 行 互动 学 习。兴 趣, 是 一 切 活动 顺利 进行 的 引导 线 。 特 别是 幼儿 的 活动 , 更 应该 以 兴趣 为 主 。 我 曾经 有过 这样 的 经历 : 一 次科 学活动 中, 我 引导 幼儿 探 索力的大小的相对性 , 活动快结束时, 我让幼儿思考 : 如果有一
谈高中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角色和素养论文
谈高中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的角色和素养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直都是连云港市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头军。
本学期又率先进行在高中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开启了真正的新课程素质化教育的实践模式。
其目的也就是要为学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高中素质教育之路。
1 实施背景随着人口负增长这一发展大趋势,新生人学人数开始下降,生源竞争力度也逐年加大,我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而教学资源较以往有较大的宽裕。
因此,缩小师生比,提高每一个学生充分享受教学资源的程度,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我校的竞争力,实施小班化教育势在必行。
小班化教育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它能够实现教育的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小班化教育一方面能够做到重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意志的结合,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同时,又能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能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2 教师的角色和素养在高中阶段实施小班化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但教师仍是这一组织形式的实施者,必然会对教师的角色和素养提出全新的要求。
2.1 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能够做到注视每一个角落的个体,实现对“全体的人”的平等、呵护。
由于学生总数减少了,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或班级生活中表现自我、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了,“少一倍的学生,多几倍的关爱”。
关爱是教师角色扮演的主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包客和接纳。
教师要能够做到正视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实现对“个体的人”的包容、接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素质教育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老师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也因此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个性得到张扬。
2.1.2 尊重和赏识。
小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设计
小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设计在小班教学中,角色扮演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本文将探讨小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角色扮演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一、角色扮演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角色扮演设计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增强学习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角色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从而促进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角色扮演设计通常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和其他伙伴共同完成任务,相互协作。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角色扮演设计可以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想象力。
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拓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并因成功的表演而增强自信心。
二、角色扮演设计的实施方法1. 设计具有情境性的角色扮演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或技能,设计具有情境性的角色扮演活动。
例如,在教授交通安全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过马路的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幼儿扮演行人、司机、交警等角色,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交通规则与交通安全。
2. 提供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与资源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道具与资源。
这些道具可以是真实的物品,也可以是通过绘画、制作等方式制作出来的模拟物品。
例如,在教授家庭角色时,可以准备一些家具模型和玩具,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
3. 角色扮演的时机与过程角色扮演设计可以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安排角色扮演的时机与过程。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角色意识的培养胥口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金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小班幼儿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角色意识弱,或缺乏角色意识,所以他们玩起来难于进入角色,游戏形式单调、平淡,使角色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和目的。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使角色游戏达到其相应的教育意义和目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出培养小班幼儿角色意识的途径,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一、丰富经验,理解角色角色游戏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是社会性的游戏,只有让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玩游戏的愿望。
所以必须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角色的作用与行为,初步建立起角色意识,进而在游戏中自己进入角色。
首先应通过开发多项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初步形成角色意识。
如:主题活动“我的家”,要求幼儿回家了解,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他们在家干些什么家务?一家人是怎样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谁辛苦地把你们带大?你在家帮妈妈做了什么事?通过这样有意的观察,使幼儿认识了角色的行为,丰富了生活经验,理解了角色的实际意义。
然后组织幼儿讨论谈话,加深对角色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应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们的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
如:带幼儿外出散步,组织幼儿参观商店的营业员如何热情接待顾客,看警察怎样指挥交通;看医生如何给病人看病等,并以此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们对劳动的态度。
同时要求家长带孩子参加健康的社会活动,以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建立起角色意识。
教室 角色扮演教案小班
教室角色扮演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和行为规范。
2.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和行为规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教学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可以自行准备一些角色扮演的服装和道具。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先向学生简单介绍角色扮演的概念,然后创设一个情境,比如在一家商店购物。
学生可以扮演顾客、店员、收银员等不同的角色。
2. 角色扮演。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商店购物的情境。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角色应该具备的行为规范和职责,比如顾客要有礼貌、店员要热情、收银员要准确等。
3. 分析讨论。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体会,讨论不同角色的职责和行为规范,以及如何更好地合作和沟通。
4. 总结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不同角色的职责和行为规范,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还能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自信心。
因此,角色扮演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加运用。
幼儿园小班游戏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游戏
幼儿园小班游戏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游戏形式。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模仿不同的社会角色,增强自我意识和情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游戏更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教育活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幼儿园小班的实际案例,对角色扮演游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
1. 角色扮演的意义在幼儿园小班教育中,角色扮演游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模仿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从而增强自我意识,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
角色扮演可以培养幼儿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表达。
通过模仿成人角色,幼儿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2. 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的案例分析在某幼儿园小班中,老师组织了一次角色扮演游戏。
在游戏中,老师将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医院,幼儿们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诊疗和护理活动。
通过这次游戏,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在游戏中,幼儿们需要相互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各自的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他们学会了互相倾听、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了自己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 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需要用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还需要动手完成一些操作,比如给“病人”量体温、包扎伤口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 自我意识和角色认知的加强:通过角色扮演,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成人世界的不同角色和责任,从而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角色认知。
3. 角色扮演游戏的优化策略针对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游戏的优化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和目标: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老师需要制定清晰的游戏规则和目标,让幼儿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任务和职责,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游戏。
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教案
幼儿园小班角色扮演教案【教学主题】角色扮演【适合年龄】幼儿园小班(3-4岁)【教学目标】1.了解角色扮演的概念,学会角色扮演基本技能;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3.了解和掌握社交礼仪和团队意识。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一些适合于幼儿的角色扮演道具、服饰等;2.幼儿学手鼓组或其他合适的音乐器材;3.教学PPT、黑板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道具或服饰,向幼儿介绍“角色扮演”的概念,让幼儿了解角色扮演的基本概念和玩法。
2.老师可以询问幼儿们对于角色扮演的认知,帮助幼儿理解角色扮演是在虚拟场景下扮演不同的形象或角色。
3.老师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身份的特征,如老师、警察,医生等。
二、正式教学(25分钟)1.划分角色和任务:老师首先会根据幼儿们的性别,数量等指定不同的角色,可以包括爸爸、妈妈、警察、消防员、医生、导游等。
然后为每个角色分配相关的任务,以促进幼儿们合作式学习。
2.配备道具与服饰:老师给幼儿们分发相应的道具与服饰,可以让幼儿们自己挑选,或者花费舒适的时间与老师共同挑选。
3.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老师可给予指导与监督,让幼儿同时体验不同职业的风格与工作内容,发挥想象,感受角色的情感与使命。
4.过程中老师可使用幼儿合作模式,如让幼儿们组队工作,互相协作,完成共同的任务,期间老师观察幼儿团结协作的表现、礼仪等,让幼儿感受团体的凝聚力、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5分钟)1.幼儿和老师一起回顾当天的有关角色扮演方面的活动经历,总结取得的收获和成绩,比如领悟到了新角色、学习到了新事物等。
2.反思角色扮演过程中体现的精神质量、互动和合作行为,如幼儿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让幼儿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四、延伸活动(5分钟)1.幼儿们听老师介绍社会上的一些职业,了解职业内容,为下一次角色扮演积累经验。
小班角色扮演角色行为教案
小班角色扮演角色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和责任;2.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和责任;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展现出不同角色的特点;3. 学生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角色扮演任务。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真实地展现出不同角色的行为举止;2. 学生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角色扮演任务。
四、教学准备。
1. 角色扮演道具,如服装、道具等;2. 角色扮演任务卡,包括不同角色的任务要求和情境设定;3. 角色扮演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或者视频播放,让学生对角色扮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角色介绍。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医生、老师、警察、服务员等,并讲解他们在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和责任。
3. 角色扮演任务。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任务卡,根据任务卡上的情境设定和任务要求,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4. 角色扮演表演。
学生根据所选的角色扮演任务卡,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合作评价。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整体评价,评价表现突出的小组。
6.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责任。
六、教学延伸。
1. 可以邀请社会各个行业的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和责任;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工作。
七、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角色在社会中的行为举止和责任。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活动,让学生对社会角色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育:职业介绍与实践活动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育:职业介绍与实践活动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社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介绍各种职业和相关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社会,并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班社会教育中,职业介绍与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能够引起孩子们浓厚兴趣的主题。
二、职业介绍1. 医生在幼儿园的社会教育课程中,可以邀请医生来为孩子们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和日常工作经历。
可以通过图片、道具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展现医生的日常工作,并且向孩子们解释医生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并且培养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教师另一个可以介绍的职业是教师。
教师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人之一,通过邀请老师来介绍教师的工作内容和日常经历,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辛勤和付出。
可以组织孩子们参与一些教师角色扮演的活动,让他们感受一下教师的工作和责任。
3. 消防员消防员是救火的英雄,也是孩子们非常仰慕的职业之一。
可以邀请消防员来介绍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日常工作经历,让孩子们了解消防员的工作特点和重要性。
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消防演习,让他们亲身体验消防员的工作,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践活动1. 角色扮演在介绍完各种职业之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职业的角色扮演活动。
让孩子们扮演医生、教师、消防员等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实地考察另外,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相关职业的实地考察活动。
带他们去医院进行医生的实地考察,或者参观消防局了解消防员的工作环境。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同时也可以拓展他们的社会视野和见识。
四、结语通过以上的职业介绍与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并且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小班《好朋友》教案之教师角色
幼儿园小班教育是培养幼儿的方向性、品德、知识、能力和养成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们建立人际关系、学习社会交往、共同合作的初步探索。
在幼儿园小班教育中,教师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幼儿园小班《好朋友》教案为例,探讨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角色。
一、教师是引领者教师是幼儿园小班教育中的引领者,决定着课程的内容、目标和实现方式,具有先导作用。
在《好朋友》教案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们学会使用普通话问候朋友,以及简单的自我介绍。
教师指导幼儿学习掌握问候语的语调、语境、语义,以及学习如何说出自己的名字。
幼儿园小班的幼儿较为活泼、好奇,教师不仅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要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利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教师是照顾者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教师是幼儿的照顾者,责任在于照顾幼儿的吃、喝、拉、撒等生活需求,以及幼儿的情感、心理和行为的引导。
在《好朋友》教案教学中,教师需要主动关心幼儿的饮食情况,根据幼儿的消化能力和口味要求做出合理的安排。
同时,在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教师要及时观察记录每个幼儿的表现反应,并且善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三、教师是启发者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还扮演着启发者的角色,为幼儿提供知识、技能、观念启示。
在《好朋友》教案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启发幼儿们学会独立思考、表达自我、接受他人。
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切入,让幼儿们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在采购食材时做出合理的选择、如何处理困难时的情绪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绘画、手工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科技、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兴趣与爱好。
四、教师是伙伴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成为幼儿的伙伴,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幼儿的情感。
在《好朋友》教案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幼儿互动、合作,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在游戏、动画影视、音乐舞蹈等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玩耍、唱歌、跳舞,与幼儿建立情感连接。
苹果全家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一、教师的角色说到教育,不难发现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小朋友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关照和启发。
局限于时间、空间、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小学前的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因此幼儿园中,数学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教师为主导的幼儿数学教育模式一直得到广泛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既是指导者、规划者,也是监督者、答疑者。
教师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发展,也是数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资源之一。
二、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数学教育被视为数理思维的进阶课程。
通过学习金字塔体系模式的构建、图形形态的理解、数字概念的掌握等一系列数学信息,幼儿教育可以促进小朋友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体系,提高小朋友们的数理思维水平。
此外,数学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数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进行计算、分析、决策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在数学教育中,教师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幼儿,教师的辅导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是负责幼儿的管理者,需要注意安全、行为、心理等多层面的教育要求。
三、教师的教学策略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义务设计合理化的课程计划,养成合适的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以活动教学为主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所喜欢的就是玩耍。
因此要确保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幼儿通过游戏与实际教学结合,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技巧。
2、以体验为主幼儿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个体经验,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
因此,幼儿教育中应尽可能采用实体操作、手工制作等形式,帮助幼儿感知、理解数学知识点。
3、以自主学习为主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方式都与个体差异密不可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掌握不同幼儿的学习习惯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常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扮演【摘要】随着现代幼儿园的普及与其标准化建设,常规的触角已经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影响着幼儿的生活质量。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作为幼儿园常规建设的起始阶段,其实施程度及效果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对幼儿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生活、学习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教师角色小班幼儿常规教育自律随着现代幼儿园的普及与其标准化建设,常规的触角已经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并影响着幼儿的生活质量。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作为幼儿园常规建设的起始阶段,其实施程度及效果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对幼儿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生活、学习有一定影响。
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实施常规教育的主体,其在小班常规教育中的角色扮演直接影响着常规教育的实施情况。
一、问题提出小班幼儿常规教育,以小班幼儿为教育对象,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以目前实施或试行的小班幼儿行为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改善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质量为教育目的,对小班幼儿施行的教育过程。
幼儿园教师是小班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是实施常规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最直接的角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多处涉及教师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相关角色。
“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等都是对幼儿园常规建设中教师具体要求的体现。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也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可见,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作用的重要性。
合理的常规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而处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必要的合理的常规教育对其影响更是基础性的、深刻的。
当幼儿在特定环境下形成了相应的个性品质后,便很难再有大的改变。
所以在幼儿园小班这个幼儿各方面品质和习惯初步形成与发展时期,教师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充分体现自己作为幼儿学习活动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对幼儿施加影响与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
教师在小班常规教育中角色的充分扮演有利于促进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内心秩序感,保障小班教育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创设师幼互动的良好环境。
小班常规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无可代替。
因此,对教师在小班常规教育中角色扮演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班常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案例(一)小班生活常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案例生活常规是现代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基本内容。
良好生活常规应该建立在师幼平等的基础上,以教师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和幼儿主动的积极的配合相连结。
而严厉的说教和打骂只会造成幼儿的畏惧,使其对教师“敬而远之”,谈“师”色变。
长此以往,幼儿的心理和人格也容易发生扭曲。
以下两个案例,可以生动地说明这一问题。
案例1:泓滟扔鞋事件泓滟是一个不爱说话、也不喜欢与他人打交道的小女孩。
一天中午如厕完毕,幼儿把外套放置在小椅子上、把鞋子整齐摆放在走廊转角处后,安静地进入寝室,上床睡觉。
教师安置好进入寝室的幼儿后,站在寝室门口,发现泓滟小朋友依然还在走廊转角处,左手还拿着一只鞋,摆出扔鞋姿势,便急忙叫住她,并快步走上前去。
教师生气地看了看地上乱七八糟的鞋子,又看看没有犯错意识的泓滟,再看看走廊与隔窗间深沟里躺着一只只鞋子,更是火冒三丈。
“看你长得那么瘦小,我平时对你是疼爱有加,今天你居然做出这么愚蠢的事,你说你对得起我吗?”教师边说边用手拍打泓滟的小手。
泓滟哭着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下次不敢了……”教师依然不停地拍打其小手和屁股。
约持续十分钟后,教师让泓滟蹲马步,其哭声不断,师吓唬道:“再哭就把你放到储藏室去。
”其抽噎着,蹲着……分析:案例中教师想通过自己对幼儿的格外关心,影响幼儿,使其养成良好规则意识。
但在幼儿触犯了规则后,教师态度及言语的反向转变,教师严厉的说教和打骂却让幼儿产生害怕甚至恐惧,也让幼儿对规则产生畏惧,害怕规则的束缚,进而影响常规教育对幼儿产生的作用。
教师的此行为也严重损毁了《纲要》中指出的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良好角色定位。
案例2:如何面对午休习惯不好的孩子中午如厕完毕,孩子们把外套、鞋子摆放好后,安静地进入寝室。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小朋友们很快上床并躺好。
大部分孩子很快便睡着了,但部分幼儿依然精神振奋。
熠文和宇涵是班里面午休习惯最不好的两个孩子,每天不是睡得很迟就是睁着眼睛到处张望,偶尔还自言自语,甚至对旁边睡着的小朋友动手动脚,或大声说话。
对此,教师也有招:第一,集体午休,即使有些小孩睡不着也得躺在床上;第二,对睡不着的小孩进行“哄睡”,即教师用手抚摸孩子的身体,或用手轻轻地遮住孩子的眼睛,让其入睡;第三,对于大声说话,与其他幼儿打闹等严重影响午休的孩子,安排其在寝室门口站一会儿,其乏了,困了,也就会安静地睡了。
分析:案例中教师针对性地对幼儿的午休常规进行适当引导,在不影响整体幼儿午休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对个别午休习惯不好的幼儿施加影响,较好地改善了小班幼儿的班级整体午休常规。
教师表现出来的良好常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作为小班常规教育的实施主体,其对提高班级常规教育质量的主导性和引导性。
(二)小班教学活动常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案例教学活动是小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师进行常规建立与管理的重要时机。
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常规意识的积极引导与巩固练习,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教育氛围,进而使教学活动在良好秩序下顺利地进行。
案例1:诗歌《快乐》观摩课湖北宛老师在诗歌《快乐》的观摩课上,教师面带微笑进入教室,在美妙的音乐律动中这节课开始了。
全班所有人,都随着律动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老师身上。
老师以“你们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快乐”为题引出这节课的主题。
孩子们纷纷举手,自由发言,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我去公园玩时很快乐。
”“我唱歌时很快乐。
”“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很快乐。
”……教师说:“我现在与你们在一起,我很快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而作为观摩的我们,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着,享受着。
分析:良好的音乐律动是小班幼儿教学常规教育中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常规教育以积极活跃的方式影响幼儿,也是教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积极发现幼儿的喜好,以幼儿喜欢的方式进行常规教育引导的教育机智。
与幼儿的良好互动与积极响应,是教师作为幼儿学习合作者的良好体现,有利于幼儿对规则意识的主动构建,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性。
案例2:公开课上,教师“嘘”声不断新手廖老师的公开课上,十五个小朋友围坐在老师周围。
为了使课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老师在课前已经跟孩子们通过气了,表现好的将有奖励。
刚开始上课,孩子们表现良好。
但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躁动现象。
斜着坐的,窃窃私语的,说些与此课内容不沾边的……老师暂停上课内容,用食指放在嘴前“嘘”的一声,小朋友们安静了下来。
不一会儿,孩子们又开始自己“活动”,教师用眼神撇了一眼“不认真听讲”的孩子,继而又是一声长“嘘”。
上课结束,老师的“嘘”声成为了其他老师对这节课评论最多的字眼。
分析:两个老师,两节课,两个不同的效果。
教师对幼儿心理的把握程度,对课堂气氛的调控程度,对师幼之间的关系处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常规。
案例中教师课前的与幼儿交流和课上的“嘘”声不断,是教师为求得班级常规表面有序性而采取的“防范式”手段的表现,教师生怕幼儿做“错”什么而采取高控制手段,不敢放手让幼儿自主地活动,以求得表面的井然有序,给他人留下班级常规良好的印象。
实际上这样的教师高控制更容易使幼儿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进而教师便加剧控制,周而复始,陷入教育“怪圈”之中,班级常规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良好建立与发展。
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埋下了隐患。
只有在充分尊重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条件下,教师积极鼓励,实现师幼互动,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教学环境,才更有利于良好教学活动常规的建立。
(三)小班游戏活动常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案例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常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规则,进而理解常规的重要性,有利于游戏的开展,也为常规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进而激发幼儿的规则意识。
案例1:谁不遵守规则,就不让他玩了!邱老师带孩子们玩“丢手绢”的游戏,我在教室写教案。
不一会儿,邱老师拉着媛媛进来了,并说“她不遵守游戏规则,现在不让她玩了,把她放在教室,你看着哈!”我点头示意,并让媛媛坐在自己身边。
再过了三分钟,浩宇和宇杨也被带了进来。
见他们哭得厉害,在经过一番讲理之后,我打开了电视,让他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电视。
一个活动下来,有七八个孩子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不会玩而被送回了教室。
分析:游戏时一定规则的建立有利于游戏活动更加有序地顺利地进行,也有利于幼儿在游戏时形成常规意识,有利于教师在游戏活动时进行相关常规教育。
但教师对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进行冷处理,搁置一边,不让其参与,不但很难唤醒幼儿的规则意识,反而可能导致幼儿对规则产生抵触或恐惧心理,而更加不利于常规教育的有效实施。
案例2:我们一起玩谢老师,一位温和的女老师,每每看见她和幼儿在一起时,都感觉她就像是众多孩子中的一个,完全融入到了孩子中。
她不是没有脾气,也不是没有威严,但她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
户外游戏活动,谢老师站在滑滑梯旁,组织着幼儿有序地上滑滑梯,“一个接着一个上”,“不要推,不要挤,大家都有玩”。
孩子们听话地次第上了滑滑梯,又从滑滑梯上滑下来。
“谢老师,我们一起玩吗?”扬扬说道,“老师,我们一起玩滑滑梯吧,很好玩的。
”谢老师笑着说:“老师不是正和你们一起呢嘛。
老师现在是队长,在这里整理我们的队伍,那样你们就不容易受伤,也能玩得更开心了。
”分析:教师和幼儿组成了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教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性的角色。
正是教师在游戏中的疏导作用,使得游戏规则更加生动形象地影响着幼儿。
一句“一起玩”,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对游戏规则的清晰讲解及示范便于幼儿理解规则的含义,进而遵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