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
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
知:通:智”,聪明智慧。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7.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八)“……,……也”。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一、倒装句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2、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3、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4、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
例如:1、原句:“尝贻余一核舟”,倒装句:“尝贻余核舟一”。
2、原句:“又用一篆章”,倒装句:“又用篆章一”。
3、原句:“盖简修狭桃核为之”,倒装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原句:“其两膝相比者”,“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定语。
5、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①千里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②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8、①每自比于___、___,时人莫许之。
②忌不信自,而复问其妾曰……9、以全石为底。
10、此乃所谓战胜于朝廷。
11、___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起自鲁。
14、欲信大义于天下。
15、战于长勺。
1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7、蒙辞以军中事务多。
18、白雪纷纷,何所似?19、微斯人,吾谁与归?20、何陋之有?2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2、为人五,为窗八。
2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24、告之___。
25、躬耕于南阳。
26、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
27、祭以尉首。
28、述以文者:“以文述”是“述以文”的倒装。
2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
二、判断句一般有:“者,也”。
例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当立者乃公子___。
3、中轩敞者为舱。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城北___,齐国之美丽者也。
6、城非不高也,___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7、即公大兄无___,左将军___之妻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特别申明:因时间仓促与能力有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与错误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省略句(一)省略主语1.待君久不至,已去。
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两那么>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两那么>3.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应为“〔夸父〕渴,欲得饮〞。
夸父逐日4.北饮大泽。
省略主语“夸父〞,同时在饮与大泽之间省略介词“于〞。
应为“〔夸父〕北饮〔于〕大泽〞。
夸父逐日5.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应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逐日6.“顾野有麦场〞。
省略主语“屠〞,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狼7.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应为“山有小口,〔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
〔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8.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省略主语:佛印核舟记9.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三峡10.既而渐近,那么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应为“〔浙江之潮〕既而渐近,那么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观潮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应为“〔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12.斗折蛇行。
应为“〔溪水〕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13.属予作文以记之。
应为“〔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14.局促一室之内。
应为“〔余〕局促一室之内〞。
满井游记1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句主语均为“臣〞〕出师表16.乃入见。
应为“〔曹刿〕乃入见〞。
〔省略主语“曹刿〞〕曹刿论战17.聚室而谋曰;杂然相许。
应为“〔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二)省略介词1.“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应为“肃遂拜〔于〕蒙母〞。
孙权劝学2.北饮大泽。
省略主语“夸父〞,同时在饮与大泽之间省略介词“于〞。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1、汝之不惠,甚矣。
你的愚昧真是太可怕了。
2、我少年中国,美哉,与天不老。
我年轻的祖国啊,美丽啊,永远不会老去,和天一样。
3、世道悲哉。
这个世道真是可悲啊。
4、如佩环鸣响。
XXX相碰撞的声音如此悦耳。
5、暮雨潇潇。
傍晚的雨下个不停。
6、西风卷帘。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1、默默地体会,研究而不厌倦,教育他人而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2、依靠什么去战斗呢?3、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4、然而,城市里的居民并不知道郊外已经到了春天。
5、凭借什么来辨认我的丈夫呢?6、XXX说:“还有什么是简陋的呢?”7、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如何。
8、XXX这个人凭什么被称为“文”?9、当时的人没有承认这一点。
10、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11、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为什么不平呢?13、况且,人们担心的是没有立志。
14、XXX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15、宋国又有什么罪呢?16、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向南方的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20、XXX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1、以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把当拿来咨询我。
3、在长勺迎战齐军。
4、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在邻居家借来给他。
6、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的。
7、屠户很害怕,就把担中的骨头扔给狼。
8、穷和尚向XXX告诉了自己去南海的想法。
9、XXX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0、用百金来交换。
1、河南郡XXX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
XXX的妻子们并不清楚她们是哪个家族的女儿。
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研究,才能成为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人。
3、南阳XXX,XXX也。
XXX是南阳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那可是个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知识乐园”。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逛逛,看看都有哪些奇妙的“风景”。
先来说说“判断句”。
这就像是给事物贴上一个明确的标签,告诉你“这是什么”。
比如说“陈胜者,阳城人也”,翻译过来就是“陈胜是阳城人”。
你看,“……者,……也”这种形式,是不是一下子就把陈胜的籍贯给确定下来啦?还有“夫战,勇气也”,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断定了战争靠的是勇气。
这种判断句,是不是有种斩钉截铁的感觉?再讲讲“省略句”。
这就像说话的时候,有些内容大家心里都明白,就不用说得那么全乎。
比如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里就省略了谓语“鼓”,完整的应该是“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想象一下,战场上士兵们士气正旺,击鼓冲锋,这省略的部分就好像是大家都心有灵犀,不用说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倒装句”也很有意思。
有“宾语前置”,像“何陋之有”,正常应该是“有何陋”,“之”字把宾语“何陋”提到前面去了,是不是有点调皮?还有“状语后置”,比如“战于长勺”,正常是“于长勺战”,把作战的地点放到后面去啦。
“被动句”呢,就是表示被动的意思。
像“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为……用”就表示被任用。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没办法自主决定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支配着。
记得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他对文言文特殊句式总是搞不清楚,每次做题都错得一塌糊涂。
有一次,我让他翻译“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他居然翻译成“这就是岳阳楼的大观察”,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
从那以后,我就专门给他开小灶,给他举了好多有趣的例子,还让他自己多练习。
慢慢地,他终于搞懂了这些特殊句式,后来在考试中再也没有因为这个丢过分。
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特殊句式。
它们就像是文言文世界里的独特密码,掌握了它们,就能读懂古人那些精妙的表达。
比如说“吾谁与归”,这宾语前置的句子,要是按照正常语序理解,那意思可就差得远啦。
所以啊,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可别被这些特殊句式给吓住了。
(完整)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doc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一)一、判断句古判断句是根据的性句子分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做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断“是”,但翻要加上,如“⋯⋯,是⋯⋯”。
(一 ) “是”在古中是一个指示代,常用做判断句的主。
1.是知也。
(《()十》 )是:指示代,相当于“ ”做主。
知:通:智”,明智慧。
名活用,做。
2.是亦,退亦。
(《岳阳楼》 )是:指示代,相当于“ ”,指代“居堂之高⋯⋯其君”,做主。
3.是可善学者矣。
(《送阳生序》 )是:指示代,相当于“ ”,指代“ 生”,做主。
“ ”做主。
(二 ) “ ”表肯定判断,可“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与此同。
(《公》 )(三 ) “乃”表肯定判断,可“是”。
吾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
(《涉世家》 )(四 ) “即”表肯定判断,可“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王凝之妻也。
(五 ) “ ”表肯定判断,可“是”。
1 .非天之卑,心不若余之耳。
(《送阳生序》 )2 .此岳阳楼之大也。
(《岳阳楼》 )(六 ) “是”做,表肯定判断。
1 .子父,是无礼。
(《世新· 大丘与友期》 )2 .日中不至,是无信。
(《世新· 大丘与友期》 )3 .正是江南好景。
(《江南逢李年》 )4 .日暮关何是 ? (《黄楼》 )5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无魏晋。
(《桃花源》 )6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7 .最是一年春好。
(《早春呈水部十八外》 )8 .剪不断,理乱,是离愁。
(《相 [无言独上西楼 )》 )9 .是一般滋味在心。
(《相 [无言独上西楼 )》)10 .落不是无情物。
(《己亥》 )(七 ) “非”表否定判断,可“不是”。
1 .非人哉 !(《世新· 大丘与友期》 )2 .非天之卑。
(《送阳生序》 )(八 ) “⋯⋯,⋯⋯也”。
1 .南阳刘子,高尚士也。
(《桃花源》 )2 .,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我所欲也》 )3 .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1. 倒装句:把谓语动词放在主语之前的句子结构,例如:"子曰,知者不惑也。
"(孔子说,知道的人不会迷惑。
)2. 比拟句:用"如同","犹如"等词语表示比较,例如:"贪婪之心犹如风中之火。
"3. 并列句:用"与","或"等词语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从句,例如:"辛勤劳动,与知识相结合,方能获得成功。
"4. 定语从句:用"之","者","所"等代词引导的修饰性从句,例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 状语从句:用"因","所以","然则"等引导的修饰性从句,例如:"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6. 反问句:用反问的方式表达疑问、反问的句子,例如:"人生何以为快乐?岂止于富有与权势乎?"7. 折叠句:通过重复的方式表达强调,例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8. 直接引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语,常用于引述他人的观点或对话,例如:"他说道:“无论经历多少挫折,我都不会放弃。
”"9. 比喻句:用一个物体或事物来比喻另一个物体或事物,例如:"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经历。
"10. 排比句:通过重复相同结构的句子或短语,形成一种韵律感,例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一、倒装句。
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
如:1、倒装句:尝贻余核舟一,原句应为:尝贻余一核舟。
2、乂用篆章一,原句应为:乂用一篆章。
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句应为:盖简修狭桃核为之。
4、其两膝相比者……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定语.5、如:其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其矣!6、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7工湖之远则忧其启。
7、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8、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信自)9、②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起于鲁。
14、欲信大义于天下15、战于长勺。
1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17、蒙辞以军中事务多。
18、白雪纷纷何所似?19、微斯人,吾谁与归。
20、何陋之有?2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2、为人五,为窗八。
2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其有隐逸气质的花”。
24、告之于帝25、躬耕于南阳26、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27、祭以尉首28、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2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二、判断句:(一般有:“者,也)如:I、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中轩敞者为舱。
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7、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9、失战,勇气也”。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何以战?依靠什么去迎战?3、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7、唯才是举。
(是,宾语提前标志)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15、宋何罪之有?宋国又有什么罪呢?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鬼莫敢我抗。
(抗我)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1、祭以尉首。
(以尉首祭)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
(乎东西叫嚣)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2020-2021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
中考初中文言文语法实词活用一、名词1. 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①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2. 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①鞭数十鞭:鞭子打3.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做王4.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二、动词1. 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①传不习乎。
传:传授的知识2. 动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3.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
①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三、形容词1. 形容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①温故而知新。
故、新:旧的(新的)知识。
2. 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①见贤思齐焉。
齐:看起3.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4. 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①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感到惭愧。
四、数词. ---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特殊句式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特殊句式,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读懂古代文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及相关例句。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者,……也”式这是最常见的判断句形式。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意思是陈胜是阳城人。
2、“……,……也”式例如:“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意思是作战,靠的是勇气。
3、“……者,……”式如:“粟者,民之所种。
”(《论积贮疏》)意思是粮食是百姓种的。
4、用“乃”“则”“即”“皆”“为”等词表示判断“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意思是应当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
“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意思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即”:“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皆”:“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意思是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意思是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二、省略句省略句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句子中省略某些成分,使得语言更加简洁。
1、省略主语例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这里省略了主语“渔人”。
2、省略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省略了谓语“鼓”。
3、省略宾语“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省略了宾语“之”,代指桃花源中的人。
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省略了介词“于”。
三、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最新整理)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的全部内容。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一)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
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新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
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
知:通:智”,聪明智慧。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7.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八)“……,……也”。
2020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
2020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六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介宾短语)后置。
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 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A:“……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B: “......,......也。
”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C:“......者也。
”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
D:“......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E:省略“者”、“也”的句子,有时也有者也均不用的句子如: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20-2021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1)用“…者,…也”来表示。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3)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例: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①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例: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②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5)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例:此为何若人——《公输》为与此同类——《公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6)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2020-2021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
中考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1)用“…者,…也”来表示。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例: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3)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例: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用“…也”来表示。
这有两种情况:①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例: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②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例: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5)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例:此为何若人——《公输》为与此同类——《公输》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号为张楚——《陈涉世家》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6)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
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
(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
1.是知也。
(《(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
知:通:智”,聪明智慧。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
2.是进亦忧,退亦忧。
(《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
3.是可谓善学者矣。
(《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
“谓”做主语。
(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7.最是一年春好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0.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非天质之卑。
(《送东阳马生序》)(八)“……,……也”。
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4.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允之任也。
(《出师表》) 5.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6.夫大国,难测也。
(《曹刿论战》)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者也”。
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十)“……者,……也”。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醉翁亭记》)2.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4.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5.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10.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1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一)“……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
(《马说》)(十二)“……,……”。
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三)“……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二、被动句(一)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感其诚”即“被……所感动”,这里指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
(二)有标志词语。
1.“为”表被动。
2.“为……所……”。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满井游记》)“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这里指山峦被晴天的雪所洗浴。
“为”即“被”。
3.“于”表被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于……”即“在……被举荐”。
三、省略句(一)省略主语。
1.承前省。
主语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为避免重复省略主语,译时要补上。
⑴(《两小儿辩日》)木兰无长兄,(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⑵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桃花源记》)⑶(桃花源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⑷(余)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⑸(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⑹(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⑺(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乃”前面省略了主语“起义军”,译时要补上。
⑴(一个人的想法)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前面省略了主语“一个人的想法”,译时要补上。
⑵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
(《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不至”和“乃至”前面省略了主语“友”;译时要补上。
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下视”前面省略了主语,译时要补上。
(鲁师)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遂逐”前面省略了主语,译时要补上。
⑷期年之后,(群臣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虽欲言”前面省略了主语“群臣吏民”,译时要补上。
2.蒙后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在野”“在宇”“在户”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译时要补上。
3.对话省。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 (《曹刿论战》)“对曰”前省略了主语“曹刿”;“忠之属”前省略了指代“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主语“此”或“是”。
(二)省略谓语。
再而衰。
再(鼓)而(气)衰。
省略的“鼓”就是谓语。
(三)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带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
(1)以。
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论语)十则》)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之)信。
(《曹刿论战》)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战则请从。
” (《曹刿论战》)(2)为。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记》)(3)与。
念无与(之)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省略动词宾语。
(1)省略代词“之”,指代前面已经出现的人、事、物。
人不知(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问(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四)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1.林尽水源,便得一(座)山。
(《桃花源记》)“一”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2.太行、王屋二(座)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移山》)“二”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个)子负二(座)山,一(座)厝朔东,一(座)厝雍南。
(《愚公移山》)“子”前面省略了量词“个”“山”“厝”前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五)省略介词。
1.省略“于”。
(1)在。
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
(《桃花源记》)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日光下澈,影布(于)石上,怡然不动。
(《小石潭记》)余立侍(于)左右,援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行(于)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醉翁亭记》)。
(2)从。
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给。
不可,吾既已言之(于)王矣。
(《公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于)人。
(《曹刿论战》)(4)到。
能谤议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被动。
帝感(于)其诚。
(《愚公移山》)(6)对于。
(7)向。
然足下卜之(于)鬼乎!(《陈涉世家》)(8)比,引出比较的对象。
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2.省略“自”,可译为“从”。
(自)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四、谓语前置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足鸡豚”是“鸡豚足”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鸡、猪丰足”。
2.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
3.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如鸣佩环”是“如佩环鸣”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4.近岸,卷石底以出。
(《小石潭记》)“卷石底”是“石底卷”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石底翻卷过来”。
五、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1.介宾倒装。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要放在介词的前面。
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
“谁”为疑问代词,“与”是介词。
何以战? (《曹刿论战》)“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
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
“何”为疑问代词,“以”是介词。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由彻”是“由何彻”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挨到天亮呢”。
“何”,疑问代词,“由”,介词。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前置。
2.谓宾倒装。
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
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可译为“不放松抄写”。
“之”,代词,代抄写,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