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苏科版

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1.能计算机械效率的有关问题。

2.了解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的大小,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机械效率问题的计算,以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三、学习与交流:1.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______功,记做_______。

2.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_功,记做________。

3.利用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叫______功,记作______。

4.总功(W总)、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额外)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5.在物理学中,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效率。

6.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机械效率=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η=________7.对于实际机械,由于________功的存在,机械效率总_________100%四、典型题列:1、利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4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F是250N,求总功、有用功、额外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五、达标检测1.在教材的图11-5-1中,用了三种方法来提沙子,最省力的是()A.直接提上楼B.用动滑轮和桶来提上楼C.用口袋和动滑轮来提上楼D.以上都可以2.教材的图11-5-1中,各种方法中提沙子所的有用功应该是()A.600JB.3000JC.2400JD.150J3.任何装置的机械效率()A.只能大于1B.只能等于1C.只能小于1D.什么情况都可以4.机械效率η()A.有单位是JB.有单位是NC.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D.可以大于15.同学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C.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D.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6.关于机械效率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C.省力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D.机械效率越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越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所以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10有一物体重600N,现有人用150N的拉力将物体匀速直线拉上一斜坡,已知斜坡的斜面长200m,斜坡高40m,求:(1)人做的有用功(2)人做的总功(3)人做的额外功(4)斜面的机械效率。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教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教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5章,主要涉及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2.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3. 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4. 举例说明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节能环保,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难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分析,以及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段关于升国旗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升旗过程中所需克服的阻力,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1)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即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2)讲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有用 / W总;(3)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如机械自身的重力、摩擦力等;(4)举例说明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如减小摩擦、提高机械结构的设计等。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提升重物的例题,如:“一个提升重物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为1000J,总功为1500J,求该机械的效率。

”引导学生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并解释答案的含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农民用锄头耕地,锄头做的有用功为600J,总共做了1000J的功,求锄头的机械效率。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六、板书设计机械效率 = W有用 / W总影响因素:机械自身重力、摩擦力等提高方法:减小摩擦、优化设计等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计算生活中一个例子(如:升旗、提水等)的机械效率,并解释结果;2.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生活中的机械效率,提出至少两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2019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5机械效率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5机械效率word版

【2019最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5机械效率word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①通过探究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③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2.方法和能力目标:①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②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在学生合作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集体思考的团队精神。

②在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互相尊重,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③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及机械效率的定义是本节的重点对机械效率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器材:动滑轮一个,钩码4个,细绳一根,铁架台一套单滑轮组14套,双滑轮组14套,各组4个钩码,一根细线。

教学过程:教师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机械功的知识,请同学们回答怎样才叫做功?演示:手提重物上升,请同学们判断,手对重物做了功吗?为什么?再问:小明里哟内动滑轮把木料提上四楼,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请同学们猜一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呢?学生齐答:“实验”活动11.7 再探究动滑轮如图所示,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沿竖直方向匀速缓缓拉起重为G的钩码。

1.分别测出手对绳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所受的重力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2.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则哪一个大?你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由学生讨论后回答。

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和动力对滑轮做的功,在物理学中分别定义为什么功?请同学们阅读P39学生阅读后回答: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即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记做W有用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做W总额外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实验表明:W有用<W总原因:任何机械本身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机械在运作过程中,总存在摩擦力,所以使用机械做功时,就必须呀克服机械自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等做一定的功。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5 机械效率 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5   机械效率  教案

§11.5机械效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4、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5、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知道使用机械就要做额外功。

2、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对节约能源有新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难点:测定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材料、(动滑轮、钩码、直尺、弹簧测力计30套)设计思路:通过“探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勾码做的功之间的关系”,使用学生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认识额外功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引入机械效率的概念,通过“活动二探究机械效率与有用功之间的关系”“活动三探究机械效率与额外功之间的关系”及“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增大有用功、减小额外功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并了解提高机械效率、节约能源是生产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1、分别测出手对绳子的拉力F、手移动的距离S、钩码的重G、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2、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设计表格,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次数F/N S/m G/N H/m W1J W2/J 12实验表格:提问: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钩码做的功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讲解:有用功:(W有)机械对物体讨论、分析、计算、回答小结2、增加提起物体的重力。

3、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三、达标优化例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N的物体,提高了3m,拉力F是60N,那么该滑轮组做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例2:当打水的水桶不小心落入井里后,要设法将水桶打捞出使用滑轮组的目的是提升物体,所以滑轮组将重为100N 的物体提高了3m所做功的功为有用功。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功:“W” (1)概念: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功 (2)表达式: W = F ¡¤s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a 、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b 、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我们在利用动滑轮将物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手拉绳子做了功:F ¡¤s ,同时动滑轮也拉了物体做了功:G ¡¤h ,那么,手拉绳子做的功与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吗?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教学目的]: 1、通过“再探究动滑轮”的活动,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进而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2、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达到100%3、通过活动,使学生会简单写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重点、难点]:理解机械效率[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实验、讨论[教具]:单滑轮、棉线、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再探动滑轮1、按右图,将滑轮安装好,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缓缓拉动重为G 的钩码2、分别测出拉力F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和钩码上升的距离h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4、将数据填入表中“实验数据”:“想一想”:1不相等。

F ¡¤s>G ¡¤h2、为什么F·s>G·h 呢?非理想情况下,动滑轮的自重和摩擦的存在我们利用机械来提升重物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机械对重物所做的功是有利用价值的,我们称为有用功。

1、有用功:“W有用”机械对外所做的有利用价值的功我们在使用机械来提升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做功,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做功,这部分功不是我们所想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做额外功。

2、额外功:“W额外”机械克服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无利用价值的功3、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三者关系:W总= W有用+ W额外4、机械效率:“ŋ”(1)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表达式:ŋ = W有用W总×100 %(3)因为W有用< W总所以,ŋ < 1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80%根据[活动]中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1)(2)(3)ŋ = ŋ = ŋ =“练一练”:1、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1.5 机械效率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并能运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能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 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并能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例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农民使用锄头挖地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农民要用锄头而不是直接用手挖地呢?2. 概念讲解: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解释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农民使用锄头挖地的情况,计算锄头挖地时的机械效率。

4. 方法讲解: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如减小摩擦、选择合适的机械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效率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机械效率有用功 W有额外功 W额总功 W总机械效率 = W有 / W总8. 作业设计:题目1:计算一个学生用扫帚扫地的机械效率。

答案:计算扫地的总功,然后计算有用功(扫地面积乘以扫帚移动的距离),计算机械效率。

题目2:一个农民使用锄头挖地,已知挖地的总功为1000J,有用功为600J,求锄头挖地的机械效率。

答案:机械效率 = W有 / W总 = 600J / 1000J = 0.6,即60%。

题目3:如何提高农用水泵的机械效率?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5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5机械效率》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5机械效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1.5节《机械效率》。

本节主要介绍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有用 / W总。

3.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摩擦力、机械自重、额外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2.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滑轮组、钩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滑轮组的效率是多少?2. 概念讲解: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有用功、总功的概念。

3. 公式讲解:给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4. 影响因素分析:讲解摩擦力、机械自重、额外功等因素如何影响机械效率。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有关机械效率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几道有关机械效率的练习题。

7.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8.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六、板书设计1. 机械效率的概念。

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3.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2. 题目二: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答案: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摩擦力、机械自重、额外功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5机械效率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1.5机械效率

11.5 机械效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分析,理解功和机械效率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同一机械的效率是可变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社会是讲求效率的节约型社会,时时处处都要讲究提高效率,使用机械也要讲效率。

那么,什么是机械效率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日常生活中,人们搬移物体,不是将物体平移到另一个地方,就是将物体从低处搬到高处(或从高处搬到低处)。

课件展示有关生活、生产中搬移物体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

搬移物体过程中,可以用手直接搬,还可以利用机械。

演示:(1)用手将一重物直接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2)利用斜面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3)用动滑轮将该重物从低处匀速搬到高处。

交流:这些实验中,如何测算人做功的多少?测算:测出上述实验中人所做的功。

分析:利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为何多一些?讨论:哪些功是我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哪些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可以作答。

分析:哪些功是我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哪些功是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

1.有用功(W 有用):为达到目的人们需要且必须做的功。

2.额外功(W 额外):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 总):动力所做的功。

4.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 总=W 有用+W 额外。

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苏科版
小结: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1:同一滑轮组,增加提升的物重;
2:提升相同的重物,减少动滑轮个数。
如果没有刻度尺,你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吗?讨论:
引导得出测机械效率的推导公式:
课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或札记
课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二、新课教学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设问: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
学生猜想:
利用手边的器材测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一动,一定二动,二定二动)
器材: 原理: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填入表格中
GN
FN
Sm
W有用J
W总J
η
1
2
3
4
分析实验数据,思考:什么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的
怎样影响的?
(3)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总功(W总):
假如我们用同学们所说的几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讨论: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那么,机械效率=
公式: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注意:(1)由于额外功的存在,W有用W总,因此机械效率总是1。
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教案

教案: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5节机械效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3. 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能够计算机械效率。

2. 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能够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3. 能够运用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计算机械效率,能够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幻灯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机械设备,如自行车、吊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设备的效率问题。

2. 概念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机械效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 计算方法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4.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板书设计:板书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7. 作业设计:题目1:计算一台洗衣机的机械效率。

答案:洗衣机的机械效率为70%。

题目2:分析影响电梯运行效率的因素。

答案:影响电梯运行效率的因素有电梯的载重、电梯的运行速度、电梯的运行楼层等。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生活中机械设备的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总功影响因素:1. 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2. 机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3.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七、作业设计1. 题目1:计算一台洗衣机的机械效率。

答案:洗衣机的机械效率为70%。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11.5机械效率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 11.5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当中的第五节,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教材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2、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②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中培养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用/ W总进行计算。

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二、说学情学生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了解了功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但他们的思维还明显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材料,缺乏理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应该尽量为他们创设直接简单的问题情境,启发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实验法、创设情境法、分析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一)引入(大概用4分钟时间)演示实验:通过让学生思考前后两次拉同样重的勾码到相同的高度,手做功为什么不相同?学生猜想之后揭开谜底:一个是用手做功,而另一个是用机械(动滑轮)做功。

通过用机械可以省力但不省功,设疑:用机械做功的效率怎么样?从而引入今天学习的课题。

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既回顾了机械可以省力、功的计算公式以及功的原理,又为这节课的新课内容教学奠定基础。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新课教学(约30分钟)1、分析比较演示实验中直接用手拉和用动滑轮拉所做的功,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 教案设计.doc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15机械效率 教案设计.doc

初中物理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发现动力对绳子做的功总是大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析数据后自主学习认识使用机械的三个功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机械效率的概念,算一算机械效率,议一议影响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的效率问题等,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学习形式更富吸引力,课堂具有更多的生成性。

在每一环节中均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准确、恰当、即时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自信,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吗?二、合作探究,解读新知1.活动:“再探动滑轮”引导进行“再探动滑轮”活动(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设计实验步骤(3)设计实验表格并上传进行实验,指导如何拉动弹簧测力计让学生上传并汇报实验结果,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调取该小组实验数据并展示引导思考:为什么使用动滑轮后手要多做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上关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问题。

共同分析关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各是指哪一部分功,关系是什么出示带有铁钉的木板,请一个同学用手拔钉子让学生尝试借助其他工具来完成并让学生汇报: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省力,更方便?教师用课件展示用起子拔钉子和羊角锤拔钉子的过程(播放动画时只点播放按钮一次,不涉及后面支点、力臂的问题)投影:羊角锤拔钉子,抽水机和撬棒动画,让学生观察并归纳共同点。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杠杆?完成讨论题设计表格并上传,评价、交流并完善进行探究活动并记录、上传并汇报思考并回答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回答观察并回答,共同归纳得出杠杆的概念说出生活中的一些杠杆由于演示实验可见度差,所以改成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分组实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通过几张图片的对比,总结共同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举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体现物理与社会的联系。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 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 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5 机械效率》教案 苏科版(I)【目标】(1)通过“再探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3)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

(4)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重点】(1)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2)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知道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难点】正确判断有用功、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要点1】 再探动滑轮〖猜想〗在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过程中,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人对绳子做的功 (等于/大于/小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设想一 下:如果动滑轮很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较大,则动力对绳子做的功 应 (等于/大于/小于)动滑轮提升重物所做的功。

〖活动〗再探动滑轮实验 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物体上升的 高度h/m 手移动的 距离s/m 手拉绳做 的功Fs/J 动滑轮拉物体 做的功Gh/J1 23〖讨论〗(1)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拉物体做的功相等吗?哪一个做的功多一些?(2)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总结〗〖辨析〗(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功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2)桶掉到井里,捞桶时桶里带了些水,所做的功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 【要点2】 什么是机械效率〖总结〗1.有用功W 有用: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 有用=2.额外功W 额外:1. 叫做机械效率。

〖应用〗计算用图示三种方法将砂子运上三楼时所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定义式:P=W/t 【复习与思考】如图,动滑轮重20N ,物体重80N ,不计绳重和摩擦: (1)请你在图中画出一种绕绳方法。

(2)根据你的绕绳方法,用滑轮组将物体匀速提升1m 时,求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有用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1.5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教案 苏科版

11.5 机械效率[教学目的]:1、通过“再探究动滑轮”的活动,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进而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2、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达到100%3、通过活动,使学生会简单写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重点、难点]:理解机械效率[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实验、讨论[教具]:单滑轮、棉线、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米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功:“W”(1)概念: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功(2)表达式:W = F¡¤s(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a、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我们在利用动滑轮将物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手拉绳子做了功:F¡¤s,同时动滑轮也拉了物体做了功:G¡¤h,那么,手拉绳子做的功与动滑轮对物体做的功相等吗?word[活动]:再探动滑轮h S 1、按右图,将滑轮安装好,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缓缓拉动重为G 的钩码 2、分别测出拉力F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和钩码上升的距离h 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 4、将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数据”: “想一想”:1、手拉绳子所做的功和动滑轮拉钩码所做的功不相等。

F ¡¤s>G ¡¤h2、为什么F·s>G·h 呢? 非理想情况下,动滑轮的自重和摩擦的存在我们利用机械来提升重物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机械对重物所做的功是有利用价值的,我们称为有用功。

1、有用功:“W有用”机械对外所做的有利用价值的功我们在使用机械来提升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做功,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做功,这部分功不是我们所想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做额外功。

2、额外功:“W额外”机械克服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无利用价值的功3、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三者关系:W总= W有用+ W额外4、机械效率:“ŋ”(1)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2)表达式:ŋ = W有用W总×100 %(3)因为W有用< W总所以,ŋ < 1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80%根据[活动]中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1)(2)(3)ŋ = ŋ = ŋ =“练一练”:1、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11.5机械的效率教学设计1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物理九年级上册苏科版11.5机械的效率教学设计1

⑷经历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学习测算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学习“效率”的概念,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教学思想本节课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尽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动手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对机械效率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见本章教学建议第3节)◆教学器材教师用:大小桶、水、铁架台、滑轮组(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细绳、钩码(每个重为2N)、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刻度尺。

学生用:铁架台、滑轮组(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细绳、钩码(每个重为2N)、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复习提问与引入:⑴举几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实例,说明力对物体做功的共同特征。

⑵如何计算功?说出功的计算公式与单位。

请利用功的知识分析下面的问题——2.问题情境:用桶从井中打水和桶掉在井中。

教师针对该情境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⑴这两个过程中,人做功了吗?人都是对哪些物体做功了?⑵在人做的功中,对谁做的功是我们所需要的?对谁做的功是我们不想做的?⑶不想做的那部分功可以不做吗?3.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总结:在做功过程中,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有价值的功,称之为有用功;我们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功,称之为无用功或额外功。

两个过程中我们的目的不同,所以有用功也不同。

额外功虽然是我们不需要的,但为了完成目的却又不能不做。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我们称之为总功,是我们在完成目的时实际所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外。

4.练习与扩展问题:我们在其他做功过程中是否也不得不做额外功呢?举几个身边的事例,并结合事例讨论哪些功是有用功,哪些功是额外功。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和如何提高机械效率1.问题情境:如果桶重10N,从10m深的水井中打水和捞桶时都提上来50N的水,分别计算打水和捞桶这两个过程中的有用功和额外功、总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 机械效率
[教学目的]: 1、通过“再探究动滑轮”的活动,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进而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2、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达到100%
3、通过活动,使学生会简单写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重点、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实验、讨论
[教具]:单滑轮、棉线、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功:“W”
(1)概念: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
乘积称为功
(2)表达式:W = F¡¤s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a、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我们在利用动滑轮
将物体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时,手拉绳子做了功:F¡¤s,
同时动滑轮也拉了物体做了
功:G¡¤h,那么,手拉绳
子做的功与动滑轮对物体做
的功相等吗?
[活动]:再探动滑轮
1、按右图,将滑轮安装好,用手通过一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匀速缓缓拉动重为G 的钩码
2、分别测出拉力F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和钩码上升的距离h
3、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测量
4、将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数据”:
“想一想”:
1不相等。

F ¡¤s>G ¡¤h 2、为什么F·s>G·h 呢? 非理想情况下,动滑轮的自重和摩擦的存在
我们利用机械来提升重物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机械对重物所做的功是有利用价值的,我们称为有用功。

1、有用功:“W有用”
机械对外所做的有利用价值的功
我们在使用机械来提升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做功,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重力做功,这部分功不是我
们所想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做额外功。

2、额外功:“W额外”
机械克服本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
的无利用价值的功
3、总功:“W总”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三者关系:W总= W有用+ W额外
4、机械效率:“ŋ”
(1)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表达式:ŋ = W有用
W总×100 %
(3)因为W有用< W总
所以,ŋ < 1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40%~5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80%
根据[活动]中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
(1)(2)
(3)ŋ = ŋ = ŋ =
“练一练”:
1、用定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物体升高的高度为2m。

求此过程中的有用功、总功和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g=10N/Kg)
2、由于在使用杠杆时的摩擦非常小,所以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的简单机械。

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18Kg的物体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总功?(g=10N/Kg)
3、我们在利用动滑轮拉重物时,当重物的重力为6N,被提升了10cm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则这个动滑轮的自重为多少?(摩擦力忽略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