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3bee9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1.png)
通过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使血管发生炎症并逐渐闭塞,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的目 的。
详细描述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内镜治疗方法,通过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使血管 发生炎症并逐渐闭塞,达到止血和预防出血的目的。常用的硬化剂包括乙氧硬化醇、鱼 肝油酸钠等。该方法操作简便,止血效果良好,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
对于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内镜治疗 的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
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存在凝血障碍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内 镜治疗可能导致出血不止或加重出血。
患者不合作
患者对内镜治疗存在恐惧或不合作,可能影 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04
内镜治疗的疗效与预后
短期疗效
止血效果
内镜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急 性出血,降低早期再出血 风险。
和闭塞曲张血管的目的。
套扎治疗
通过套扎曲张静脉,使其缺血 坏死,从而达到止血和预防出
血的目的。
组织粘合剂治疗
使用组织粘合剂注射,使曲张 静脉闭塞,达到止血和预防出
血的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
利用射频能量使曲张静脉内皮 细胞凝固坏死,达到止血和闭
塞曲张血管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研究进展
1 2 3
内镜治疗技术的改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 静脉曲张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如使用更加细小 的硬化剂、组织粘合剂等。
03
内镜治疗的适应症与禁 忌症
适应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治疗适用于控制急性出血,降低病死率。
预防再出血
对于已经发生过出血的患者,内镜治疗可以预防再次出血的风险。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最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幻灯片课件
![最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bc3eda856a561252d36fca.png)
旧版指南: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每 2-3 年检查 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每年检查 1 次
新版指南: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期肝硬化患 者每 2 年检查 1 次胃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0.5-1 年检查 1 次胃镜
4
本指南更新要点
3.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1)药物治疗
Rf0:表示红色征(-),未见糜烂、血栓及活 动性出血
Rf1:表示红色征(+)或肝静脉压力梯度大于 12mmHg,未见糜烂、血栓及活动性出血 Rf2:表示内镜下可见糜烂、血栓及活动性出血, 或镜下见大量新鲜血液,并排查非静脉曲张因素
18
19
基本概念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 EVB 的治疗目的为预防首次 EVB (一级预防);控制急性 EVB;预防再次 EVB (二级预防);改善肝脏功能储备(A,1) 1. EVB 的诊断:出血 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 检查是诊断 EVB 的可靠方法,内镜下可见曲张 静脉活动性出血(渗血、喷血)、在未发现其他 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显静脉曲张的基础上,发 现有血栓头
2
本指南更新要点
1.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 的诊断
旧版指南:建议 48 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且 胃镜是诊断 EVB 的唯一可靠方法
新版指南:建议 12-24 小时之内行胃镜检查; 除了胃镜外,B 超、CT、MRI、肝弹性检测等在 EVB 诊断方面有辅助价值
3
本指南更新要点
2. 胃镜检查
20
基本概念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2:
EGD检查是诊断GOV和EVB的金标准,能对曲张静 脉所在的部位、直径、分级、有无风险因素等作 出判断(A1)
21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002]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002]](https://img.taocdn.com/s3/m/09b363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5.png)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胃底静脉曲张是指位于胃窦部和食管下端的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分流术是一种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下面将对其操作流程、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流术的操作流程分流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在门静脉和肝静脉中建立分流,缓解门脉高压,从而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出血。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也可以选择局部麻醉辅以镇静剂。
2. 选择入路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经验,决定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经股静脉穿刺、经颈静脉穿刺等入路。
3. 插管导丝在选择好的穿刺部位插入一根导丝,通过导丝进行血管成像和定位。
4. 开展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观察门静脉和肝静脉的情况,确定分流的位置和方向。
5. 引导血管支架建立分流通路在分流位置附近钻小孔,把一根细管引入肝静脉,通过这个细管加入支架进入门静脉,建立分流通路。
6. 扩大通路通过扩张术使肝静脉和门静脉通道更宽,在支架内置入球囊,然后充气,使通道更加扩张。
7. 放入分流管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中分别放入分流通道,使门脉血流可以直接经过分流管进入肝静脉,从而减轻胃肠道静脉曲张的压力。
8. 检查和观察确认分流管和支架位置正确无误后,检查和调整,确保术后效果。
二、分流术的治疗方法分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降低术后风险。
1. 门层高压伴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胃底静脉曲张常常会伴随门脉高压,如果出现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那么就需要考虑分流术来缓解高压,防止出血发生。
2. 肝功能良好,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流术对肝功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肝功能严重受损,那么就不宜进行改良分流手术。
同时,肝功能好的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流术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3. 门体外静脉曲张门体外静脉曲张也是一种门静脉高压症,使用分流术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门体外静脉压力。
4. 治疗方法的选择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改良型分流、同中型分流、差异型分流等不同的分流方式,具体需要根据诊断和手术医生的意见决定。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https://img.taocdn.com/s3/m/b8dd67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1.png)
介入治疗
通过介入手术,如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 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出血风险。
手术治疗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门奇断流术、冠状静脉 结扎术等。
0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防和护理
CHAPTER
预防措施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饮食护理
避免进食过硬、过热或刺激性 食物,以免损伤曲张的静脉。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进 行治疗,如止血药、抗炎药等
。
休息与活动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 免加重病情。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焦 虑和压力,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
康复和预后
康复期护理
在康复期间,应继续注意饮食 、休息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问
特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通常呈蓝色或 紫色,可发生于食管下段和胃底 部,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等 症状。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门静脉高压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的主要原因,常见于肝炎后肝硬化、 血吸虫性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疾病。
病理生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后,血管壁变 薄、弹性减弱,易破裂出血,同时可 伴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脾功能亢进 等并发症。
题,以便尽快康复。
定期复查
在康复后,应定期进行相关检 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并发 症。
预防复发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复 发。
预后情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后情况 因个体差异而异,与病情的严 重程度、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等因素有关。
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怎样治疗
![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怎样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286708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3.png)
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该怎样治疗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数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肝硬化,会表现出食管、胃底部的静脉由于张力比较大,导致破裂性出血,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需早期诊断和治疗。
针对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症状,临床当中有三种治疗方式:1、降低门脉压力,2、保护并处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改善患者肝功能,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降低门脉压力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在于防止出血。
目前较好的方法,就是将一部分门静脉血液分流到腔静脉系统,以减少门静脉的回肝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的压力。
(1)应用相对应的活性药物:形成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身体内脏处于高血流灌注状态。
因此,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成为临床当中调整内脏血流状态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活性药物有如下几种: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通过作用于β1和β2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舒张内脏血管,进而降低门脉压力和静脉曲张患者的出血风险。
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引起血脂异常和致命性支气管痉挛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已较少应用。
②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该活性药物是临床上最早用于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可在急性出血期间降低门脉压力,其主要作用于内脏血管,通过收缩肝动脉达到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肝窦内血压的作用,进而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肝肾功能。
该项药物具有收缩全身内脏血管的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行谨慎服用,以防突发心肌梗死等其他严重并发症。
③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该类药物通过收缩肠系膜血管,达到降低门脉压力的目的,其能够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的平滑肌,收缩内脏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
也可以抑制胃酸、胃泌素以及胃蛋白酶的分泌,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使通过胃与食管侧支循环的血流量减少。
因此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够用于降低门脉压力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治疗。
(2)介入治疗:①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该手术方式是介入科处理门静脉高压患者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这类手术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门静脉高压出血,患者若有反复出血的症状,应尽早接受介入治疗,降低患者出血的频率,降低门脉压力,同时进行出血静脉血栓,对于已经出血的患者,可以有效止血,对于未出血但是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出血风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总结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2521c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4.png)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指南概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胃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门脉高压综合征引起的。
门脉高压综合症是指门脉或其分支局部或全部梗阻,血液不能流入门静脉,压力随之上升,导致胃肠道静脉曲张、脾脏静脉曲张和腹壁静脉曲张等症状。
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引起的常见病之一。
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通常是通过胃肠道内镜检查进行的,检查时,一般会见到食管黏膜下出现粗大的静脉团,以及胃底出现大小不等的静脉曲张血管。
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胃镜、CT检查和MRI等辅助检查手段来诊断。
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盐类等。
其中,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利尿和盐分排泄,减轻肝脏的负担,降低门脉压力;而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盐类则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进而减轻门脉的压力。
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治疗是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
其中,常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空气梗阻、绑扎术、硬化剂注射术和组织黏合剂注射术等。
空气梗阻法空气梗阻法是指通过向曲张血管中注入气体,使血管内形成减压胶囊,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是在内镜下使用的,操作简单,无需局麻,适用于初期的静脉曲张。
绑扎术绑扎术是指在曲张静脉的基底部位以弹力绳绑扎,使静脉近端闭塞,远端形成血栓堵塞,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重度静脉曲张。
硬化剂注射术硬化剂注射术是指通过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血栓,达到止血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重度静脉曲张。
组织黏合剂注射术组织黏合剂注射术是指通过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组织黏合剂,使其与静脉内膜黏合,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重度静脉曲张。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静脉曲张的最后一道工序。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门体分流术、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和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切除术等。
最新「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要点
![最新「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治指南」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d2a06ca8114431b80dd851.png)
6. 新增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章节,详见下文。
7. 待解决的问题方面,新增了对微生态制剂和新的靶点如血 管生成抑制剂、抗氧化剂、环氧化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 等进行了展望。
下面为大家奉上本指南的要点。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 EVB 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 一,病死率高,近 7 年来,国内外有关肝硬化门脉高 压 EVB 均有一定进展,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肝 硬化门静脉高压 EVB 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 策。 证据等级分为 A、B、C 三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 1、2 两个级别(表 1、2)。
4.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
(1)旧版主要推荐药物治疗应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 而新版肯定了卡维地洛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方面 的作用。
(2)旧版对 ACEI/ARB 及螺内酯等可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 因缺乏证据未作明确推荐,新版明确指出不推荐 ACEI/ARB 及螺内酯用于一级预防。
GOV 的发病机制、自然史和风险评估
推荐意见: 初次确诊肝硬化的患者均应常规行 胃镜检查以筛查其是否存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及 其严重程度(B,1)。建议无静脉曲张的代偿 期肝硬化患者每 2 年检查 1 次胃镜(C,1)。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0.5-1 年检查 1 次胃镜 (C,1)。
• 推荐意见: 有条件的医院可行肝静脉压力检测(HVPG) 检测,HVPG>5 mmHg 存在门静脉高压,HVPG>10 mmHg 可发生静脉曲张,HVPG>12 mmHg 可发生 EVB,HVPG>20 mmHg 提示预后不良(A,1)。
最新「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防 治指南」要点
2020/1/6
2015 年 10 月 24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华 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 病学分会年会」上,发布了最新一版的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的防治指南」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诊疗规范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fd3a9f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3.png)
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内镜/套扎术操作规范一、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急性食管及接合部曲张静脉出血,须立即止血。
2.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间歇期。
3.既往曾接受分流术或脾切术后再出血。
4.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有出血史者,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外科手术。
5.套扎术中并发大出血,可以快速盲目的再套扎,但再套扎失败,应立即改为硬化治疗。
6.既往无曲张静脉出血史的患者,予预防性硬化注射治疗或套扎治疗的应用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建议,应以当前指南建议为主,并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
(二)禁忌症:1.有胃镜检查禁忌症者;2.生命征不平稳,HGB<60g/L;3.血小板总数小于50X10E9/L,在服抗血小板、抗凝药者,妇女月经期间为套扎治疗的相对禁忌,急诊救治急性大出血时可以考虑使用硬化剂注射。
4.硬化剂注射(EVS)的禁忌:二度上胃底静脉曲张,长期用三腔二囊管可能造成较广泛的溃疡及坏死,EVS疗效常不满意。
5.套扎术(EVL)的禁忌:(1)食管狭窄、扭曲、食管憩室;(2)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或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3)已知或可疑食管穿孔;(4)循环不稳定;(5)对乳胶过敏。
二、操作流程(一)硬化剂注射(EVS)1. 术前准备:列术前清单,再次评估病人情况,备血至少2U。
2.手术器械、药品准备:内镜、注射针、长透明帽、硬化剂(聚桂醇等)、三腔二囊管、地西泮注射液(安定)、哌替定注射液(杜冷丁)等。
3.操作方法:(1)操作前镇静、麻醉: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可以按无痛胃镜进行麻醉,一般情况欠佳、新出血、正在出血等不适宜麻醉的病人,根据情况予安定、杜冷丁各1/3-1/2肌注,以减轻病人呕吐反应,经利于操作顺利进行。
(2)常规胃镜检查:胃镜先不戴透明帽,按常规胃镜检查进镜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情况,吸净消化道内液体及残渣,重点观察胃底、食管,若存在胃底静脉曲张则先处理胃底静脉,观察食管曲张静脉的曲张度、病变位置、大小、红色征等情况,边观察边估算每条曲张静脉感化剂的用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现状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706ff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7.png)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治现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并发症,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不同原因的损伤,导致肝脏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纤维化和结节化,从而出现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会引起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使得食管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出现食管粘膜下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深入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理生理特点,了解诊断方法和技术进展,探讨治疗方法与现状,管理并发症,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该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背景介绍】1.2 研究意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病情进展迅速,且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给医疗工作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研究此疾病的意义在于提高对其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探讨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开展诊疗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减少因此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当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研究意义更加凸显。
只有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机制,探讨诊断方法和技术的进展,总结治疗方法和现状,探讨并发症的管理策略,以及总结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对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诊治现状的深入研究,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危险吗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危险吗](https://img.taocdn.com/s3/m/fa0acdb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d.png)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微创手术危险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GVE)是一种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严重者可以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内镜下静脉硬化术(EVL)和经颈内静脉硬化术(EIS),但这些方法效果不尽如人意,复发率高,而且治疗期间痛苦不小。
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GVE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但是,患者在接受微创手术治疗之前需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本文将从危险性、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探讨GVE微创手术的相关知识。
一、微创手术治疗GVE有哪些危险性?微创手术治疗GVE主要有三种方式:经皮穿刺静脉硬化术(PVE)、内镜下内科治疗术(EIS)和经颈内静脉硬化术(EIS)。
这些手术都属于微创性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术无危险。
1. PVE:经皮穿刺静脉硬化术是通过颈部或小腿静脉的穿刺使用射频或激光器治疗静脉曲张,是一种非手术性治疗方法。
但是,它仍然有着一定的风险。
例如,穿刺时可能会刺穿邻近的血管或组织,导致出血或感染,还有可能会破坏周围的神经。
此外,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皮肤烧伤、胆汁淤积等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PVE 的危险性较低,但仍需要正规医院进行。
2. EIS:内镜下内科治疗术是在内镜下直接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凝固而闭塞,阻止出血。
这是一种非手术性治疗方法,但也有一定的风险。
例如,注射时可能会损伤食管黏膜,引起感染和炎症,还可能会损伤周围的血管和组织,导致出血等并发症。
此外,还有可能会漏注血管外,导致血栓形成和神经损伤等。
总的来说,EIS的危险性较低,但仍需要正规医院进行,且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3. EIS:经颈内静脉硬化术是通过颈部或腹腔的穿刺和导管置换术,将硬化剂注入食管下端支脉血管中,使曲张静脉凝固而闭塞,阻止出血。
这是一种创伤相对较大的手术,需要在神经监控下进行。
术后容易出现渗血、出血甚至入口性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也需要多次的复查和随诊。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手术需要时间[004]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手术需要时间[004]](https://img.taocdn.com/s3/m/795b06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2.png)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手术需要时间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 它的严重程度可能会因病人而异,但一般情况下,患者必须尽快就医以获得必要的治疗。
因此,本文将介绍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治疗所需的时间以及治疗前和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所需的时间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通常需要在医院进行,并且依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所需的时间:1. 药物治疗(1周-1个月)药物治疗通常在病人出现出血症状时采用,其目的是减轻病人的疼痛和炎症,同时帮助恢复胃肠道黏膜的健康。
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一般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不过具体的时间取决于病人的身体状况和严重程度。
2. 内镜止血(1-2天)内镜止血是通过直接观察胃肠道并使用钳子或注射药物来停止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这个方法一般在病人出现急性出血或内科治疗无法控制出血时进行。
该方法可在1-2天内完成。
3. 外科手术(3-7天)外科手术可以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根本原因,即手术可将病人胃内的静脉曲张部分切除,从而防止未来再次出现出血。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在3-7天内进行。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在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时,医生通常会建议病人服用药物。
常见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抗酸剂,这些药物可减轻病人的胃肠道炎症和疼痛,并帮助修复受损的胃黏膜。
此外,抗生素也可能被用来治疗感染和防止再次出现出血。
2. 内镜治疗内镜治疗通常是通过内窥镜查看胃肠道来进行的,如果发现了出血的部位,医生便会使用钳子或注射药物来止血。
内镜治疗还可以用于检测病人的胃肠道并帮助准确诊断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3. 外科手术如果病人出现持续且严重的出血,或者内科治疗和内镜治疗无法治愈病人,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外科手术。
这种方法可以切除胃内受感染和炎症的部位,从而防止未来出现再次出血。
三、治疗前和治疗时的注意事项1. 饮食在治疗期间,病人必须遵守医生的饮食建议。
病人通常会被建议避免酸性和辛辣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损害胃肠道黏膜,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胃底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好吗[009]
![胃底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好吗[009]](https://img.taocdn.com/s3/m/f45c983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3.png)
胃底静脉曲张吃药能治好吗胃底静脉曲张是指由于门脉高压而导致胃底静脉扩张、扭曲、变形,严重者可发生出血、腹水等并发症。
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静脉曲张的愈合,但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一、药物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改善门脉高压,减轻脾功能亢进所致的症状和并发症,以及预防和治疗静脉曲张出血。
主要药物有以下几类:1、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乙酰心安等,可减缓心率、增加血管弹性和扩张血管,降低门脉高压。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普利、雷米普利等,能抑制血管紧张素生成,扩张血管,降低门脉压力。
3、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可减少血容量并排出多余的水分,降低腹水形成,从而缓解肝功能异常导致的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4、肝保肝修复药物:如丹参、甘草等,能增强肝脏代谢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二、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
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和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术。
1、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通过内镜将刀片放入胃肠道内层或外层,切割病变部位,让其自然愈合。
该方法适用于多发、小的静脉曲张,特别是不易发生破裂的病变。
2、内镜下静脉曲张结扎术:用夹钳将静脉曲张的血管夹住,阻止其血流,逐步愈合。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单发或多发静脉曲张。
三、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过冷、过热的食物刺激胃肠道。
2、戒烟戒酒,减少对肝脏的损害,降低门脉压力。
3、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对身体的影响。
4、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病情变化。
5、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服药,不可盲目增减药物的剂量或更换药物。
6、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总之,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认真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关键。
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多长时间出院
![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多长时间出院](https://img.taocdn.com/s3/m/13e1bb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1.png)
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多长时间出院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胃部出血情况,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可以通过注射组织胶的方式来治疗胃底静脉曲张,以下是该治疗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出院时间注射组织胶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周期较短。
在进行治疗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天左右,以确保治疗效果良好,同时预防胃部出血的风险。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恢复,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可以在2~5天内完成出院。
二、治疗方法(一)注射组织胶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使用血管内注射技术,将组织胶注射至胃壁和静脉曲张部位,并封堵其流通,从而达到减少出血和恢复静脉曲张组织的目的。
该治疗方法具有简便、方便、不需手术并发症较少等特点。
(二)营养支持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接受适当的饮食再次,以帮助身体抵御疾病的影响,并促进病情的康复。
建议患者多吃易消化的食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
(三)观察监测在治疗期间,我们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分析,确保治疗效果良好,同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针对治疗后的出血情况,我们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胃部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恶化。
三、注意事项(一)医嘱用药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照医嘱使用药品,避免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
同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二)饮食调理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和酒精刺激等食品,同时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三)康复恢复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适当的康复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需要保持体力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和长时间卧床等不良习惯,以促进身体康复。
总体而言,注射组织胶是一种有效的退行性胃病治疗方法,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积极治疗,并注意生活习惯调整和康复恢复。
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能维持多久[001]
![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能维持多久[001]](https://img.taocdn.com/s3/m/b65568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5.png)
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能维持多久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肝病并发症,严重的胃底静脉曲张会导致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避免出血的发生,医生一般会对病人进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
那么,这种手术能维持多久?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能维持多久?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实现对胃底静脉曲张的快速控制和长期治疗。
一般来说,套扎手术能够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但具体维持时间受手术方法、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的持续时间在2年到10年不等,约占90%以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方式的改进,现在常用的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已经比较成熟,并且采用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少。
因此,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日常护理,遵守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复查,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将有助于延长手术的效果时间。
二、治疗方法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手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
具体操作包括:首先使用内镜观察、定位胃底静脉曲张,然后扎上金属环或橡皮环等材料,以压迫曲张的静脉,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手术后,应注意以下治疗方法:1.保持休息:手术后,患者需要休息1~2天,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饮食调理:手术后2~3天内,建议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流食、软食、糊状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刺激胃肠道。
3.禁酒禁烟:手术后至少两周内禁止酒精和烟草等刺激性物质,因为这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影响手术效果。
4.定期复查:术后2周内建议接受内镜检查,以了解手术效果,观察扎环位置和数量,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及时治疗。
5.定期随访:手术后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和检查。
三、注意事项1.术前检查:在手术前应做好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血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及内镜检查等,以便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2.术中安全:保证手术中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内镜操作过程中的监测、操作规范等。
胃底静脉曲张适合套扎吗[001]
![胃底静脉曲张适合套扎吗[001]](https://img.taocdn.com/s3/m/3786df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d.png)
胃底静脉曲张适合套扎吗胃底静脉曲张是指胃黏膜下静脉形成明显扩张、走向曲折的病理状态。
它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病变严重时易出现胃肠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等严重并发症。
套扎是目前人们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将对其适应症、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一、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疗法的适应症1、胃底静脉曲张并伴发出血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一旦发生出血,如不采取措施,便可能导致恶性循环,失血越多,肝脏再生能力越差,再生肝细胞数量越少,肝的功能就会逐渐失去。
而套扎指的是,在内镜下将一定量的弹簧金属环套住胃底静脉曲张处,使其闭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由于其创伤小,创口愈合快,对于出血病人来说,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2、食管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是指食管黏膜下的静脉形成扩张,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并且可能伴有出血和脏器功能受损。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能够通过套扎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周围压力,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3、原发性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二、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疗法的治疗方法1、治疗前的准备治疗前医生需要给患者详细介绍整个治疗过程,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需要做好止血前的准备,消除黏膜表层的血液或分泌物,建议患者提前3-4小时停止进食。
2、套扎前的镜下检查内镜检查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治疗前,医生需对胃底静脉曲张病变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准确确定套扎部位,避免过度压迫,造成创口剥脱,导致再次出血。
3、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在套扎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使用内镜找到病变部位,然后通过套扎泡沫状的扩展金属敷在癌症旁边,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
套扎完毕后再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情况。
如存在其他问题,需要在治疗后继续进行处理。
4、治疗后的观察和处理治疗后患者要多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避免触摸创面,避免对创口周边部分的刺激等。
需要进行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后的效果,并在必要时及时处理。
三、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疗法的注意事项1、适应证限制明确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具有局限性,需要明确其适应症,彻底掌握病情,了解套扎术的疗效以及存在的风险。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一)(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一)(精)](https://img.taocdn.com/s3/m/6351fe8651e79b8968022643.png)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一)【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
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
分别进行血管加压素止血和明胶海绵、弹簧钢圈、无水乙醇栓塞。
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3例在1个月内再出血,经再次栓塞无再出血,17例胃镜复查曲张静脉消失,4例明显改善。
结论:经皮经肝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肯定,急诊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性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常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肝功能恶化加剧,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外科手术危险性较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能挽救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机会。
本文回顾分析经介入治疗的24例患者,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4例。
男17例,女7例,年龄23岁~74岁。
所有病例直接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治疗。
其中4例同时行脾动脉部分栓塞,8例属急诊,止血后择期外科手术7例。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在DSA电视透视下操作完成。
在局麻下采用22G千叶针,取右膈下2 cm腋中线处进针,斜向内上穿刺5 cm~7 cm,退针回抽注射器,见血后注入造影剂,确认是否进入门静脉分支,若针位于其内,则经穿刺针插入0.018in导丝至门静脉主干,经导丝置入4F导管鞘,而后经导管鞘置入Cobra 导管,导管头分别置于脾门处、肠系膜上静脉主干,注入总量15 ml~20 ml造影剂,观察血流方向。
导管尾端连接测压器对门脉主干、脾静脉测压。
对管径大、流速快的静脉分支采用钢圈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然后缓慢分次注入无水乙醇,直至曲张血管团不再显示。
其中4例因脾功能亢进,同时采用Seldinger技术,对部分脾动脉进行栓塞。
介入治疗后均给予护肝、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2.1 介入治疗24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介入治疗。
内镜下两种治疗方法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分析
![内镜下两种治疗方法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3807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8.png)
内镜下两种治疗方法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V)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由于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下部和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
在病理生理学上,EV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因为其破裂而导致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出血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较为常见。
如果不及时治疗,EV的破裂出血将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成为EV破裂出血的主要手段。
目前主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硬化剂注射(EIS)和内镜下环带结扎(EVL)。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内镜下这两种治疗方法对EV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内镜下硬化剂注射(EIS)EIS是一种常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内镜引导下向静脉曲张处注射硬化剂,使其硬化闭塞,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EIS的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器械,且可以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完成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内镜下止血手段。
EIS通常使用的硬化剂主要包括明胶海绵、生理盐水、5%葡萄糖等,其选择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病情。
二、内镜下环带结扎(EVL)EVL是另一种常见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内镜引导下在静脉曲张处放置环带并进行结扎,使其闭塞,达到止血的目的。
EVL需要特殊的器械支持,包括内镜下结扎器、环带等。
相比EIS,EVL在治疗效果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结扎后的静脉曲张较硬化剂注射更牢固,更不容易再次出血。
三、两种治疗方法的止血效果分析对比研究表明,EIS和EVL对EV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均较为显著,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
一项临床研究显示,EIS和EVL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5%和90%,两者在止血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
对于大多数EV破裂出血患者来说,EIS和EVL均可作为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手段。
但需要指出的是,EVL相对于EIS在预防再次出血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其结扎后的闭塞更加牢固。
EIS和EVL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fd3481b04a1b0717ed5dd21.png)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陈明锴邓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陈明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EGVB )是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病死率为20%-40 %,再出血发生率为50 %-80 %,病死率为30 %-50 %[1] 。
到目前为止,除肝脏移植外尚无公认、高效的对因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一定效果[2-3] , 内镜检查不仅可明确疑诊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因和出血部位,评估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还可行内镜下治疗。
目前常用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的方法包括:曲张静脉内组织粘合剂注射术、曲张静脉硬化治疗术( 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EIS )、曲张静脉套扎术 ( 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 ),上述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亦可联合应用;本文结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的治疗指南及笔者的临床实践,简要介绍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几种主要治疗方案。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及分型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多继发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区域性门脉高压,在我国以各种肝炎后肝硬化为多,而区域性门脉高压包括脾胃区门脉高压,占门脉高压各种病因的5% ,其中又以为胰源性和肿瘤性为多;尸检时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为0.05%~0.5% ,是西方国家肝外门脉高压的首要原因;17%~25% 的骨髓纤维化患者合并门脉高压;另外还有特发性门脉高压、窦周纤维化、先天性肝纤维化、肝脏实质病变和肝静脉阻塞等[4] 。
1.2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型:目前国际上常用日本门静脉高压研究会的FLCE 分类和欧洲PALMER 分型,上述方法从形态、基本色调、红色征、病变部位几个方面描述记录曲张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治疗-麻醉应用
• 务必保持气于内镜操作止血 • 密切监护生命体征
术后处理及观察
• 必要时ICU观察 • 维持循环及呼吸 • 降低门脉压力 • 抗生素的使用 • PPI的使用 • 2-4周复查及再次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治疗风险
• 内镜治疗时可能出现误吸,引发呼吸功能障碍 • 循环功能未及时纠正,急诊内镜可能引发患者死亡 • 急诊内镜治疗时可能再次大出血 • 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差,影响内镜止血效果 • 使用抗凝药物,合并COPD、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急诊内镜
治疗风险非常高
内镜治疗-技术难点
• 急性大出血,操作视野不清 • 贲门部静脉破裂出血 • 组织胶、硬化剂注射后出血 • 组织胶注射出现注射针堵塞、粘连、异位栓塞 • 套扎时吸引困难,透明膜切割血管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风险
食管静脉曲张(轻度)
食管静脉曲张(中度)
食管静脉曲张(重度)
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决策难点
• 循环功能障碍,急诊内镜治疗做还是不做? • 如何做好急诊内镜治疗前准备工作? • 呼吸道的通畅如何保障? • 麻醉是否需要? • 技术是否有保障? • 多学科合作?
内镜治疗-基本原则
• 预防初次出血:一级预防 • 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 预防再次出血:二级预防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内镜治疗-套扎
内镜治疗-套扎
内镜治疗-硬化
内镜治疗-组织胶注射
内镜治疗-应急对策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 钛夹止血治疗 • 球囊压迫止血 • 支架压迫止血
内镜治疗-钛夹
内镜治疗-压迫止血
介入与外科治疗
• 介入栓塞(左肾分流道B-RTO) • TIPSS • 分流术 • 断流术
内镜治疗-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