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一)(精)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呕血、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头昏、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降低)
贫血
发热
氮质血症
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
病史: 肝炎或血吸虫病病史 过去经X线吞钡检查证实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体征: 蜘蛛痣、肝掌、腹壁皮下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巩
(1)贲门周围血管局部解剖示意图(2)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示意图
1.胃支 2.食管支 3.高位食管支 4.异位高位食管支 5.胃短静脉 6.胃后静脉 7左膈下静脉
介入治疗: 无手术条件者可行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主要用于:
肝功能较差的病人 断流术、分流术等治疗失败者 肝移植前的准备,以预防在此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硬化止血
食管静脉曲张活动出血
硬化治疗后即刻止血
内镜下套扎治疗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注射组织胶止 血
胃底静脉曲张活动出血
组织胶注射后即刻止血
急诊手术:
选择性(胃脾区)分流
分流手术
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分流术
非选择性流
端侧脾肾静脉分流术
恻恻门腔静脉分流术
断流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下断腔静术脉、肠系膜静脉H式吻合术
经颈内静脉肝内 门体静脉分流术
• 压迫时间一般为24-72小时 ,放置过久易导致黏膜糜 烂。
内镜治疗: 经过抗休克和药物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立即送去做
急症内镜检查,以明确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部位。
若仅有食管静脉曲张,还在活动性出血,可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止血 若食管中下段曲张的静脉无活动性出血,可用皮圈进行套扎。 胃静脉出血,宜注射组织粘合剂。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002]
胃底静脉曲张如何做分流术胃底静脉曲张是指位于胃窦部和食管下端的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分流术是一种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下面将对其操作流程、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流术的操作流程分流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在门静脉和肝静脉中建立分流,缓解门脉高压,从而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出血。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麻醉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也可以选择局部麻醉辅以镇静剂。
2. 选择入路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经验,决定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经股静脉穿刺、经颈静脉穿刺等入路。
3. 插管导丝在选择好的穿刺部位插入一根导丝,通过导丝进行血管成像和定位。
4. 开展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观察门静脉和肝静脉的情况,确定分流的位置和方向。
5. 引导血管支架建立分流通路在分流位置附近钻小孔,把一根细管引入肝静脉,通过这个细管加入支架进入门静脉,建立分流通路。
6. 扩大通路通过扩张术使肝静脉和门静脉通道更宽,在支架内置入球囊,然后充气,使通道更加扩张。
7. 放入分流管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中分别放入分流通道,使门脉血流可以直接经过分流管进入肝静脉,从而减轻胃肠道静脉曲张的压力。
8. 检查和观察确认分流管和支架位置正确无误后,检查和调整,确保术后效果。
二、分流术的治疗方法分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才能降低术后风险。
1. 门层高压伴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胃底静脉曲张常常会伴随门脉高压,如果出现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那么就需要考虑分流术来缓解高压,防止出血发生。
2. 肝功能良好,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流术对肝功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肝功能严重受损,那么就不宜进行改良分流手术。
同时,肝功能好的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流术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3. 门体外静脉曲张门体外静脉曲张也是一种门静脉高压症,使用分流术可以缓解症状,并减少门体外静脉压力。
4. 治疗方法的选择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改良型分流、同中型分流、差异型分流等不同的分流方式,具体需要根据诊断和手术医生的意见决定。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介入治疗综述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介入治疗综述作者:赵向盛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8期【摘要】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且病死率高。
当内镜治疗失败时需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因微创、并发症少、效果明显而成为主要的二线治疗方法。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脉高压,近期效果显著,但远期并发症仍较多;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具有立即止血兼降低门脉高压的作用,然而再出血发生率偏高;经球囊导管阻塞下逆行闭塞静脉曲张术能有效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同时还能治疗肝性脑病,因此有很好的前景,但远期会出现食管静脉曲张新发或加重是其不足;内镜套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简单,但只能对食管静脉曲张有效,而不能有效治疗胃底静脉曲张。
总之,介入治疗为许多危重患者赢得了第二、三次生命机会,选择何种介入方法需要根据各个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介入治疗综述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且病死率高。
EGVB年发生率为5%-15%[1]。
初次出血死亡率占45%-50%,再次出血发生率可达50%。
EGVB最常见的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入院后要尽早行急症内镜检查,有下列征象者可诊断为EGVB:(1)可见曲张静脉有活动性出血;(2)曲张静脉上粘有血凝块;(3)曲张静脉伴有白色血栓;(4)有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有曲张静脉存在,并排除其他出血原因[2]。
一旦确诊为EGVB需立即进行抢救。
EGVB的治疗措施是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或手术抢救性治疗。
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经颈静脉在肝内建立肝静脉和门静脉的通路,从而降低门脉高压的一种介入方法。
该技术由Rosch于1969年首先报道,1989年Richter首次用于临床。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发表时间:2011-05-13T09:27:26.9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敬博[导读] 正常食管静脉由食管壁内静脉、食管壁外静脉及迷走神经伴行静脉三部分组成。
张敬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河东街卫生预防保健站 150300)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204-02 【关键词】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检查治疗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可发生于引起门静脉高压的任何一种疾病。
门静脉高压时,门静脉血流发生梗阻,门静脉系统的压力增高。
梗阻可发生在肝脏内(肝内梗阻),也可发生在门静脉或肝静脉内(肝外梗阻)。
门静脉高压还常常根据梗阻部位和肝窦状隙的关系而分为窦状隙前梗阻和窦状隙后梗阻。
1.发病机理正常食管静脉由食管壁内静脉、食管壁外静脉及迷走神经伴行静脉三部分组成。
食管壁内静脉可分为三层静脉,其分别为内膜静脉、浅表静脉丛及深静脉。
食管黏膜下可见穿静脉穿过食管全层沟通食管壁内静脉与食管壁外静脉(外膜静脉),食管壁外静脉沿食管走行,形成食管周围静脉丛。
上段食管静脉主要汇入甲状腺下静脉最终流向头臂静脉。
中段食管周围静脉丛主要汇入奇静脉或半奇静脉。
下端食管周围静脉丛主要汇入门静脉的分支胃左静脉。
门静脉高压时,胃底及食管下段静脉回流至门静脉系统受阻,致使胃底及食管下段静脉内压力升高,静脉管腔扩张,扭曲,从而形成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时,根据其受累血管不同常分为胃底围静脉曲张、食管胃连接部位静脉曲张、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
胃底静脉曲张主要为胃短静脉及胃冠状静脉扩张所致;食管胃连接部静脉曲张主要为胃部血管区及栅栏样血管区扩张所致;食管静脉曲张主要由穿静脉区及干状血管区静脉扩张所致。
由于栅栏样血管区无食管壁内静脉与食管周围静脉丛交通支,且大部分血管位于较浅的黏膜固有层,因此门静脉高压时该部位血管很易扩张,且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陈明锴邓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武汉,430060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陈明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 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EGVB )是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其病情凶险,首次出血病死率为20%-40 %,再出血发生率为50 %-80 %,病死率为30 %-50 %[1] 。
到目前为止,除肝脏移植外尚无公认、高效的对因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一定效果[2-3] , 内镜检查不仅可明确疑诊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病因和出血部位,评估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还可行内镜下治疗。
目前常用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的方法包括:曲张静脉内组织粘合剂注射术、曲张静脉硬化治疗术( 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EIS )、曲张静脉套扎术 ( Endoscopic Variceal Ligation ,EVL ),上述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亦可联合应用;本文结合内镜下静脉曲张的治疗指南及笔者的临床实践,简要介绍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几种主要治疗方案。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及分型1.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多继发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区域性门脉高压,在我国以各种肝炎后肝硬化为多,而区域性门脉高压包括脾胃区门脉高压,占门脉高压各种病因的5% ,其中又以为胰源性和肿瘤性为多;尸检时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为0.05%~0.5% ,是西方国家肝外门脉高压的首要原因;17%~25% 的骨髓纤维化患者合并门脉高压;另外还有特发性门脉高压、窦周纤维化、先天性肝纤维化、肝脏实质病变和肝静脉阻塞等[4] 。
1.2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分型:目前国际上常用日本门静脉高压研究会的FLCE 分类和欧洲PALMER 分型,上述方法从形态、基本色调、红色征、病变部位几个方面描述记录曲张静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
曲张 出血患者 2 , 1 , 7例。分别进行 血管加压 素止血和 明胶 海绵、 4例 男 7例 女 弹簧钢 圈、 无水 乙醇栓 塞。结果 :4例 2 患者术后 均得到随访 , 3例在 1个月 内再 出血 , 经再次栓 塞无再 出血,7例 胃镜 复查曲张静脉 消失 , 1 4例明显 改善 。结 论: 经皮经肝栓塞治疗食 管 胃底静脉 曲张出血效果肯定 , 急诊 中更具优势 。
1( ) 59.
破坏肺 间 质 胶 原 和 弹 力 蛋 白一 肺 泡 壁 破 坏 融 合 成 囊 腔 。 PA L M分度 : 轻度 : 范围 < 0 , 3 % 囊腔 < m; 5m 中度 : 范围 :0 3 %
一
6% , 0 大小 5mm一1 m; 0 m 重度 : 范围 :< 0 , 腔 >1 6% 囊 0 总之 ,L M是一种罕见 的弥漫性肺部疾病 , PA 主要病 理改
《 收稿 日期 :0 7o .5 2 0 J72 )
作者简介: 李建华 (9 6 ) 山西偏关人 ,9 8年 毕业 于山西省 16 一 , 18
晋 中地 区 卫 生 学校 , 治 医师 主
m m o
食 管 胃底 静 脉 曲 张 的介 入 治 疗
覃 士安
( 五峰 土 家族 自治县人 民 医院 , 北 五峰 4 3 0 ) 湖 440
[ 关键词]静脉 曲张 ; 食管 胃底静脉 ; 栓塞 ; 治疗性 [ 中图分类号]I 5 2 [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 编号 ] 6159 (0 7 3 410 1 7 -o 8 2 0 )0 4  ̄2
肝硬化患 者失代 偿期 常 出现食 管 胃底 静脉 曲张破 裂 出 血, 使肝功能恶化加剧 , 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外科手术 危 险性较大 , 具有一定的盲 目性。采用介入栓 塞治疗 能挽救 患 者生命 , 为进一步治疗赢得 机会。本文 回顾 分析经介 入治 疗 上穿刺 5e 7e 退针 回抽注射器 , m一 m, 见血 后注入造影 剂, 确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操作指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操作指南概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情况。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操作指南,帮助医务人员提供高效和安全的治疗服务。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内镜检查(胃镜、食管镜)及CT扫描,可以明确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确诊后,需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目标是预防或控制破裂出血。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
内镜下治疗内镜下的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进行操作,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一台质量可靠的内镜,确保内镜清洁且操作灵活。
2.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包括喉喷麻醉或者咽喉局部麻醉等。
3.在内镜下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和位置。
4.利用内镜下的止血措施,如溶栓剂、硬化剂或应用光凝剂等对静脉进行治疗。
5.注意观察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适反应。
6.结束治疗后,向患者解释注意事项并提供必要的药物和饮食建议。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辅助治疗方法。
具体药物治疗的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门脉静脉压力,预防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一氧化氮供体:具有扩张内脏静脉的作用,有助于减轻静脉压力。
介入治疗在一些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中,内镜下治疗可能不够有效,此时可以考虑采用介入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颈静脉或股动脉穿刺插管,注射硬化剂,以及经肝内或门静脉读取,达到静脉曲张止血的目的。
后续管理与护理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后续管理与护理,以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以下是相关建议:1.规律复查:定期进行内镜检查,以评估疗效和监测复发情况。
2.营养指导:提供适宜的饮食建议,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多长时间出院
胃底静脉曲张注射组织胶多长时间出院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胃部出血情况,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可以通过注射组织胶的方式来治疗胃底静脉曲张,以下是该治疗方法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出院时间注射组织胶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周期较短。
在进行治疗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天左右,以确保治疗效果良好,同时预防胃部出血的风险。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恢复,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可以在2~5天内完成出院。
二、治疗方法(一)注射组织胶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使用血管内注射技术,将组织胶注射至胃壁和静脉曲张部位,并封堵其流通,从而达到减少出血和恢复静脉曲张组织的目的。
该治疗方法具有简便、方便、不需手术并发症较少等特点。
(二)营养支持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接受适当的饮食再次,以帮助身体抵御疾病的影响,并促进病情的康复。
建议患者多吃易消化的食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
(三)观察监测在治疗期间,我们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和分析,确保治疗效果良好,同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针对治疗后的出血情况,我们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胃部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恶化。
三、注意事项(一)医嘱用药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照医嘱使用药品,避免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
同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二)饮食调理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和酒精刺激等食品,同时避免过度饥饿和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三)康复恢复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适当的康复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需要保持体力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和长时间卧床等不良习惯,以促进身体康复。
总体而言,注射组织胶是一种有效的退行性胃病治疗方法,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积极治疗,并注意生活习惯调整和康复恢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怎样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应该吃什么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基本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本身表明门脉高压的存在,而90%的门脉高压都是由肝硬化引起,因而治疗的重点应针对肝病。
(1)休息:应有足够的时间卧床休息,使患者减少体力消耗,改善肝脏循环,有利于肝组织再生。
应根据病情轻重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病轻者可从事一般工作,避免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病重者必须完全卧床。
(2)饮食:要求热量充足、高蛋白质、高糖、低脂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一般成年人每天总热量按每公斤体重35~40kCal。
蛋白质需要量稍高于常人,每天按1.5~2g/kg体重供给。
但要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减,有肝性脑病前兆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
如蛋白质摄入量每天少于30g则阻碍肝细胞再生,因此在减少或暂停蛋白饮食期间,应当静脉内输入人血白蛋白(清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
肝病患者对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质耐受程度不一,对乳和酪蛋白的耐受性比肉类蛋白好,进食后产氨较少。
植物蛋白中含甲硫氨基酸、芳香氨基酸及硫醇都比较少,可改变肠道菌群,使之产氨降低。
糖类是体内代谢过程中提供能量的最重要来源,也是合成糖蛋白、制备抗体、酶类和细胞构成的重要成分,保持肝细胞内糖原的含量有利于保护肝脏的解毒功能,故肝硬化患者需要充足的糖类,但亦不可过多,以免造成脂肪堆积,甚至形成脂肪肝,食物中脂肪一般维持30~50g/d。
肝硬化患者容易缺乏维生素A、B1、B2、C和E等,应予补充。
此外,锌、锰、硒等元素均应适当供应。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当少渣细软而容易消化,避免粗糙坚硬,禁忌酒类饮料。
(3)增强免疫力:可选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胸腺肽)、猪苓多糖或香菇多糖等。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操作指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操作指南介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引发食管破裂出血等危险情况。
手术治疗是纠正弥漫性曲张病变、防止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档旨在提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的操作指南,以帮助医生正确执行手术。
准备工作1. 制定手术方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食管胃底静脉术、食管胃底静脉分流术等)和手术器械。
2. 麻醉准备:确保麻醉师参与手术,麻醉方案合理且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
3. 影像学准备:在手术前进行胃肠道造影、内镜检查等,以了解曲张病变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手术步骤1. 患者准备:就寝位或左侧卧位,进行局部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 切口选择:一般选择左侧肋弓下切口,确保切口能充分暴露食管、胃和脾区域。
3. 暴露食管胃底:通过逐层逐步解剖,清理作为手术视野的食管胃底区域,并避免损伤其他脏器。
4. 曲张病变处理:根据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法,可选择、分流等措施,以减轻胃内压力,阻断曲张病变的血流。
5. 或分流完成后,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清洗和止血。
6. 切口愈合:将手术区域关闭,确保切口结构牢固,严密闭合。
注意事项1.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以确保患者的手术风险可控。
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3.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积极处理。
4. 手术后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手术效果,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操作必须细致、规范,且需要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本文档提供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的操作指南,希望能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胃底静脉曲张可以化疗吗[001]
胃底静脉曲张可以化疗吗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由于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胃底静脉曲张的形成。
该病的出现常常跟慢性肝病、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相关联,一旦出现症状,则必须尽快进行治疗。
下面,我们将详细了解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化疗是否适用于该疾病。
一、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由于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被广泛用于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下列药物:(1)β受体阻滞剂:尤其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能够减轻门静脉系统的压力,降低静脉压力和食管胃底静脉压力,减少静脉曲张的形成和出血的风险。
(2)硝酸甘油:可以放松平滑肌,减轻静脉扩张,并降低末梢血管的收缩,提高血管扩张,减少门脉高压,从而减少韧带走血的风险。
但是,硝酸甘油会引起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利多卡因:可以减少食管和胃底的肌肉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阻力和静脉曲张的风险。
但是,利多卡因需要经常静脉注射,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使用。
2、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内镜下注射硬化剂:硬化剂可以灌注到静脉内,在放大的内窥镜下观察。
硬化剂会使得静脉壁粘连并缩小,最终闭塞。
(2)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结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黏膜下剥离手术可以有效缩小胃肠道的静脉曲张病变,减少复发和出血的机会。
(3)内镜下电凝术:该治疗可以通过内镜引导下将高频电流通过粘膜层烧灼静脉粘连处,达到治疗的效果。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无法通过内镜下治疗解决的情况。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大规模清除静脉曲张病变,主要包括胃肠黏膜下血管离断、胃肠截肢术等方式。
二、注意事项无论是通过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卫生:在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期间,患者必须注意卫生,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感染,特别是消化道感染。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同意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同意书我同意接受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并已经了解到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
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止血和消除曲张静脉,预防再出血。
我已经了解到曲张静脉内或静脉旁注射硬化剂、静脉和静脉内注射组织胶/组织黏合剂是可行的治疗方案。
我也知道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和TIPPS术是替代方案,但可能存在风险和并发症。
如果我拒绝治疗,可能会导致贫血、失血性休克、肝功能损害、肝功能衰竭、诱发肝性脑病,同时也可诱发其他心、脑血管事件,或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出血、感染、穿孔、呼吸困难、心跳骤停、肝性脑病、肝功能减退等。
如果出现不适或并发症,我将及时告知医生,并接受进一步治疗和护理。
2.我认识到任何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从轻微的恶心、皮疹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了解此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部分风险可能危及生命),以及医生的对策: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内镜治疗技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而且并不能完全保证治疗效果。
在实施该医疗措施的过程中或实施后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和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局部损伤:在胃镜检查时可能会损伤咽部,或因呕吐而导致贲门、食管黏膜撕裂。
2)检查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造影剂、硬化剂、组织胶等可能引起过敏或过敏性休克等反应。
3)误吸、窒息、感染、吸入性肺炎、菌血症、胸腔积液及其肺部并发症(肺不张、肺浸润、ARDS等)。
4)消化道穿孔、食管贲门撕裂、脓胸、腹膜炎、纵膈炎、纵膈气肿、气胸、气管支气管瘘(漏)、心包积液等,严重时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5)治疗中或治疗后可能出现大出血。
极少数患者可能需要输血、手术止血等治疗手段,甚至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
6)由于意外情况、病人特殊情况或其他原因,可能无法完成治疗。
7)猝死、各种严重或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或脑梗塞等。
8)治疗后可能出现胸痛、发热、异物感、反酸、烧心、吞咽困难、食管狭窄等症状。
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能治根吗[004]
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能治根吗胃底静脉曲张属于门静脉高压综合症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胃底静脉曲张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死亡。
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治疗方法可通过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坏死灌注治疗、经皮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一、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方法1.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坏死灌注治疗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坏死灌注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内镜下将氨基酸、糖类等药物以及大量的热生理盐水直接注射至胃底静脉曲张处,使其坏死,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采用内镜术前进行胃底静脉曲张的定位及大小评估;(2)应上静脉注入适量的曲咪菲(麻醉剂)进行麻醉,以避免病人的不适和疼痛;(3)采用内镜下注射针将适量的热生理盐水注射于静脉曲张处的黄斑上方;(4)多次注射,直至静脉曲张部位变得坏死。
2.经皮肝内门体分流术经皮肝内门体分流术是近年来应用得较多的一种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内治疗方法。
通过门静脉系统发生分流途径,减轻门静脉压力,从而缓解静脉曲张的症状。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病人应采用局部麻醉及静脉麻醉,确保治疗的顺利;(2)采用特制的经皮入路进入肝脏内部,并找到门静脉分支处,将导管导入肠管内,形成分流途径;(3)操作期间应仔细观察,以避免意外发生;(4)术后病人应在医院内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手术顺利。
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够起到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作用,但治疗方法还需进行个性化调剂。
二、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优秀的操作人员是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前,病人应寻求懂得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的资深医生进行诊疗。
2.术后应注意安静休息胃底静脉曲张介入治疗后,病人应避免锻炼及剧烈活动,保证体力消耗最小,休息充分。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打胶管多久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打胶管多久胃底静脉曲张是指胃内血管因为各种原因扩张、变形,血管壁薄而发生破裂,导致胃内出血。
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打胶管(ERCP)是一种有效的内镜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打胶管的时间、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打胶管时间打胶管操作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针对不同的病情,在确定具体方案前,医生会通过全面检查患者身体状况、饮食情况、检查指标和过去的病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知识,再作出治疗方案。
操作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力状况、身体耐受性等因素,并注意术后护理。
二、打胶管治疗方法1. 麻醉:打胶管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减轻痛苦,并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内镜检查:医生首先需要给患者进行内镜检查,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程度。
3. 光凝封闭治疗:在确定出血点后,将光导纤维置于内窥镜内,照射出血点,使用光凝液埋入出血点内,使之凝结修复。
4. 打胶:在确定出血位置和出血严重度后,医生可以利用胶原流(sclerotherapy)进行治疗。
在手术中,医生会将一种化学物质(例如硬化剂)注入患者体内,以能够封闭或防止出血点内的漏液。
5. 其他: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高危患者,可能需要行门脉搭桥术,来降低出血风险。
三、打胶管注意事项1. 饮食:在手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饮食指导。
尽量多吃清淡、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控制脂肪摄入,少吃辛辣、烟熏、油炸食品和酒精类饮料,这些食品会刺激肠胃,增加胃肠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2. 加强营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
特别是患者遭受越严重的打胶管后,对营养成分的需求更为迫切,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3. 睡眠:患者睡眠质量应此高,每日保证8小时充足的睡眠,以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及早康复。
4. 防止咳嗽、用力排便:患者需要将体位调整到合适的角度,进行清淡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及避免用力排便或咳嗽,这些可引起上消化道压力增大,从而容易导致打胶管出现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一)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
方法: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
分别进行血管加压素止血和明胶海绵、弹簧钢圈、无水乙醇栓塞。
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3例在1个月内再出血,经再次栓塞无再出血,17例胃镜复查曲张静脉消失,4例明显改善。
结论:经皮经肝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肯定,急诊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性
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常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使肝功能恶化加剧,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
而外科手术危险性较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采用介入栓塞治疗能挽救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机会。
本文回顾分析经介入治疗的24例患者,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4例。
男17例,女7例,年龄23岁~74岁。
所有病例直接行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治疗。
其中4例同时行脾动脉部分栓塞,8例属急诊,止血后择期外科手术7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DSA电视透视下操作完成。
在局麻下采用22G千叶针,取右膈下2 cm腋中线处进针,斜向内上穿刺5 cm~7 cm,退针回抽注射器,见血后注入造影剂,确认是否进入门静脉分支,若针位于其内,则经穿刺针插入
0.018in导丝至门静脉主干,经导丝置入4F导管鞘,而后经导管鞘置入Cobra 导管,导管头分别置于脾门处、肠系膜上静脉主干,注入总量15 ml~20 ml造影剂,观察血流方向。
导管尾端连接测压器对门脉主干、脾静脉测压。
对管径大、流速快的静脉分支采用钢圈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然后缓慢分次注入无水乙醇,直至曲张血管团不再显示。
其中4例因脾功能亢进,同时采用Seldinger技术,对部分脾动脉进行栓塞。
介入治疗后均给予护肝、营养支持治疗。
2 结果
2.1 介入治疗
24例患者均在局麻下进行介入治疗。
造影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均明显增粗,血流为向肝性,10例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曲张。
另14例同时伴有食管静脉曲张。
采用超选择插管,胃冠状静脉插管全部成功,胃短静脉插管89%的成功率。
胃冠状静脉采用弹簧钢圈阻断大的静脉,然后间断注入无水酒精和明胶海绵颗粒,胃短静脉采用无水乙醇栓塞,直至曲张的血管团不再显示。
栓塞后,门静脉测压水平升高(2.6±2.0)cm H2O,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
2.2 随访
24例患者术后2个月~18个月内分别得到随访。
8例急诊栓塞治疗后1周内无继续出血,生命体征稳定。
3例再次出血行再次栓塞后未再出血。
4例明显改善,17例胃镜检查曲张静脉消失。
3 讨论
食管胃底静脉包括食管下段静脉、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胃后静脉、左脾下静脉等。
正常情况均流入门脉系统。
当肝硬化发生门静脉高压,致使上述血管成为门静脉的流出通道,长期便使得食管胃底静脉扩张,管壁变薄,在食物磨擦及胃酸的刺激下便易破裂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内科治疗常只能暂时止血,即使采用内镜套扎,硬化治疗等手段,也常因急性出血、复杂的出血而受到很大的限制。
经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
外科断流术虽可即刻止血,维持门静脉的入肝血流,但有时可能存在断流不彻底,门静脉压甚至更高,胃壁的淤血状态加重,手术创伤加重肝功能损伤等缺点〔2〕。
外科断流术后的再出血通常是遗漏了发自门静脉主干的侧支〔3〕。
对于脾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手术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也能改善肝功能,但它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可导致严重感染、出血、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而采用部分脾栓塞不仅削弱了脾吞噬血细胞功能而且可抑制肝硬化患者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从而纠正脾功能亢进〔4〕。
同时介入治疗中门静脉造影可显示全部侧支静脉,不易遗漏侧支静脉。
部分脾栓塞还具有适应证广、创伤小、疗效确切、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尤其适合肝功能B 级和C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止血治疗,在急诊止血中更具优势,已成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Kitovmoto M,Zmamura M,Karnada K,et al.Bailoon 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 of gastric fundal varices with hemorrhage〔J〕.AJR,2002,178:11671174.
〔2〕廖凯兵,冯敢生,梁惠民,等.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断流术与外科断流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204):712716.
〔3〕吴江胜,曹建民,吴学豪,等.直接门静脉造影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J〕.肝胆外科杂志,2000,8:14.
〔4〕Nogwchi H,Hiraik,Aoki R,et al.Changes in plateletik inetics after a purtial arterial embo liration in cirrho tic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J〕.Hepatology,1995,22: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