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部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部分试题
名词解释:
1、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3、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方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4、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5、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其特点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6.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7.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8.罗生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9.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10.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11.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2.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3.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自我效能感
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14.习得性无助: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15.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6.先行组织者:在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引用适当相当的和包摄性较广、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以帮助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一种教学策略。
17.学习不良:儿童的实际学业成绩与根据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
之间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标准
时,就推断其为学习不良。
简答题:
1.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
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
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
预测并于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
教学进行研究.
2.何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
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
一系列心理变化.包括四方面的特征:(1)
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差异性.
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
时间各是多少?
.(1)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
秒.(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
分钟.(3)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
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
4.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
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
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
的智商.
5.如何明确的陈述教学目标?
答: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弊端是目标
陈述上的含糊性和以“教学要求”代替教
学目标。考\试\大#这样陈述的目标是含
糊不清的,无法观察,无法测量,更无
法在教学中加以具体操作。如何明确陈
述教学目标呢?
第一,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
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
行为的变化,要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①
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
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
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
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
标。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
标陈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伦兰提
出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结合表述教
学目标的观点。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
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
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格伦兰将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
的目标陈述法,既克服了严格的行为目
标只顾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
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同时克服了用传统
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的含糊和不可操
作性的弊端。因此,该方法受到普遍认
可和采纳。
6.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论。
奥苏伯尔虽与布鲁纳一样都认为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
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知识经验的作
用(即原有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但奥
苏伯尔对布鲁纳认为发现是主要的学
习方式的观点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他认
为接受学习才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要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整合进入
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提取
或应用。他认为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
的,把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的是错误
的。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取决于学习的方
式是发现的还是接受的,而是取决于意
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只是符合这两
个条件就是意义学习。第一,学习内容
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
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第二,学习者
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这里的心
向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
容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加以联系
的倾向性,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结果,学
生的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了新
的意义。
7.简述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
术。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
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
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
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
师教学监控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
三个方面:⑴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
的事先计划和安排;⑵教师对自己实际
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
馈;⑶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
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我国学
者申继亮经研究发现,有三种技术可以
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①角色改变
技术。其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
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
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
②教学反馈技术。其目的在使教师对自
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
识。③现场指导技术。帮助教师针对不
同的教学背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其最终能达
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8.简述弗落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
论
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
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在不
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
获得满足,他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
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
段。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
性期。其中前三阶段(从出生到6岁)
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
关键作用,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称为早
期经验决定论。在前三阶段,如果力比
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就会导
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
着,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长,人格
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
理还处在儿童的水平上。
9.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1.
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
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
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
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10.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