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 第七部分
【学校】2024年高考大纲解读-备战高考必备!
【学校】2024年高考大纲解读,备战高考必备!导言大家好,我是哈密瓜老师。
高考对于每一个中国学生来说都是一场决定未来的关键考试。
2024年的高考大纲昨天刚刚发布,今天我将为大家解读这份备受关注的大纲,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第一部分:大纲的重要性大纲是高考备考的基石之一,理解并熟悉大纲内容对于高考的成功至关重要。
大纲提供了每一个科目的考试范围和要求,让我们知道需要学习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准备。
因此,了解2024年高考大纲的变化是备战高考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语文科目H1: 2024年语文科目大纲2024年的语文科目大纲相较于之前有一些变化。
在阅读理解方面,将更注重学生理解和运用文章中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提取文字中的表面信息。
作文部分将更加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时时刻刻注重实际运用。
H2: 如何备战语文科目备战语文科目要注重多读多练多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多做一些习题,培养自己的解题技巧和答题速度。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思辨和表达,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部分:数学科目H1: 2024年数学科目大纲2024年的数学科目大纲变化较小,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和题型有了更明确的要求。
例如,对于函数和图像的关系,考生需要能够准确地利用函数关系描述图像的几何特征。
大纲中还明确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H2: 如何备战数学科目备战数学科目需要从基础知识出发,打牢基础。
各类题型的练习也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常考题型,如函数、几何等。
此外,多做一些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解题速度。
第四部分:英语科目H1: 2024年英语科目大纲英语科目一直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2024年的英语科目大纲在阅读理解、听力和写作等方面作了一些调整。
阅读理解将更注重考生对文章细节和篇章结构的理解,听力考试将增加一些实际对话和信息交流的内容,写作要求将更加注重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核心知识点汇总
10、马六甲海峡:1、两洋:A印度洋 B太平洋2、大洲:C亚洲 D大洋洲3、海峡:F马六甲海峡4、马六甲海峡是日本“海上生命线”。
(三)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我国西南面有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印度。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印度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军事实力地位也居南亚首位。
印度是南亚唯一掌握一箭十星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⑴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10°N和30°N之间的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②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欧大陆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到印度洋⑵印度的邻国印度北邻中国、尼泊尔、不丹,东北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2.印度的地形及河流⑴地形印度地形自北往南可分为三部分: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⑵河流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3.人口⑴人口数量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12.1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⑵人口问题:印度人口数量多,目前,人口还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众多的人口,较快的增长速度,给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印度的耕地、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为生产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是因人口激增,使印度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
⑶解决措施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
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退休后提供退休金。
但是,该政策只在城市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广大的农村,多生子女现象依然非常普遍。
4.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⑴气候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旱季——时间:10月至次年5月,风向:东北季风;对季节影响: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雨季——时间:6~9月,风向:西南季风;对季节影响: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⑵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①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农业影响很大。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一、政治部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例如,中国制定政策都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需求。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所以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如积极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例如,生态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过度开发违背规律就会遭到惩罚。
-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如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就是在认识能源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如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现代社会的平等、民主意识。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先进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各项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如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7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花 园 城 市 新 加 坡
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 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由于巴厘岛万种 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 “神明之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 之岛”、“花之岛”等。
印 度 尼 西 亚 的 巴 厘 岛
看谁连得快! 缅甸 曼谷 花园城市 巴厘岛 大金塔
萨 尔 温 江
湄 南 河
湄 公 河
概括东南亚的地 形特点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读图思考 (1)找出河内、金 边、万象、曼谷、仰光 五个城市的位置。 (2)总结出中南半 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有 何特点?为什么? (3)这些大城市各 自在哪条大河沿岸,又 在哪个国家呢?读图完 成P27表格。
河内
万象
仰光
曼谷 金边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二节 东南亚 第二课时
创设情景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
图释导学
一、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1)找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2)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3)这些河 流之间的 伊洛瓦 黄颜色代 底江 红河 表什么地 形? (4)这些河 流的流向 和山脉方 向有什么 特点?
日本经济发展的又一大缺陷:
——工业原料严重缺乏 ——依靠国际市场进口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 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 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 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贸易 为主的经济 思考: 如果你是日本的规划师,你会 如何布局日本的工业?
北九 州
F
神 E 户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7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7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第七章的主题是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教材选择了东南亚一个地区和日本、印度、俄罗斯三个国家。
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其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成和首都,比较它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的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特点,及其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5.联系自然环境特点,结合实例简要分析日本、印度和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
6.结合实例,说明日本、印度和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联系及其意义。
二、本章教材分析从第六章到第七章,内容从“认识大洲”到“认识地区”和“认识国家”,体现了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逻辑演进顺序。
第七章是世界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邻近的一个地区和三个国家,这些地区和国家都有突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如日本,突出其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受国内资源和市场的限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教材主要介绍了其“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人口众多是印度的重要人文特点,印度也是热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水旱灾害频繁影响粮食生产,教材通过活动分析小麦和水稻分布特点落实课标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途径”,因为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作“世界办公室”;“横跨亚欧大陆的北部”是“俄罗斯”一节的认知基础,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位置、气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与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密切关系,最后介绍与工业有密切关系的交通和城市等特点。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1节日本第2课时PPT课件
③如果楼层较高,千万不要跳楼、跳窗,也不 要在教室里乱跑、争抢外出。
④可迅速就近躲避在课桌、讲台下;靠内墙的同 学要紧靠墙根。外墙容易倒塌,不能靠近。
随堂检测
A 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 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
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产量低
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
C 2、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
A.台湾海峡
B.日本海峡
C.朝鲜海峡
D.白令海峡
B 3、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 )
A.琉球群岛
B.富士山
C.濑户内海
D.金刚山
B 4、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 ( )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东亚
太平洋 西北部
面积狭小的岛国——群岛国家
黄 海
洋
东 海
日本东临太平
太
洋,西隔日本海、 朝鲜海峡与俄
罗斯、朝鲜、
平
韩国相望,西南
与我国隔黄海、
东海相望。
日本地形图
日本的领土组成
主体——四大岛
+ 3900个小岛
北海道
日
本
四国 九州岛
列 岛
地形特征: 山地多,平原少。
海岸线?
陆地和海洋 的分界线。
海岸线
日本地形图
英国和日本的差异
0
88
0
45 60
145
125 25
50
与日本相比,英国跨经纬度少,自然条件单一。日 本各地由于跨纬度范围广,南北气温降水差异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复习课说课稿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复习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是对该章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一节复习课,总结巩固并升华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
2、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3、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能说出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概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学生的组内合作、队间竞争、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学会欣赏他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审美能力。
4、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能说出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课堂乐于表现,好胜心强;但同时也存在几点问题,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学生学习具有盲目性,条理性不清等。
在学习完亚洲和我们邻近的3个国家及东南亚地区后,学生已经了解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知识,并基本上掌握了如何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复习课的传统模式,我将当前家喻户晓的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及手机平板电脑中的热门游戏“一战到底”融合到一起,引入课堂,以小组答题竞赛形式完成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地区的。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我们相邻的国家和地区”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必背知识点一、日本1. 位置与范围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岛国。
主要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附近众多小岛组成。
2. 地形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平原狭小。
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3. 自然资源与经济矿产资源贫乏,森林资源丰富。
经济高度发达,是加工贸易型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4. 文化与民族文化东西方兼容,传统与现代并存。
民族单一,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国花为樱花。
二、东南亚1. 位置与范围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
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十字路口”。
2. 地形与气候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3. 物产与农业东南亚是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的重要产区。
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4. 城市与人口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和福建两省。
首都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如河内 (越南)、金边 (柬埔寨)、万象(老挝)等。
5.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三、印度1. 位置与范围位于南亚,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2. 地形与气候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3. 人口与资源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且增长快。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等。
4. 农业与工业农业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分布受气候影响显著。
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如钢铁工业集中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第七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杰弗里·帕克 英国 杰弗里 帕克
“从空间的或地理中心论的观点对国际局势背景 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 这是全球的地缘战略学。 进行研究,整体的认识。”这是全球的地缘战略学。
英国的著名政治地理学家泰勒指出, 英国的著名政治地理学家泰勒指出,地缘政治学 在西方的复兴有三种显著的表现: 在西方的复兴有三种显著的表现:
针对这种形势,麦金德的结论是: 针对这种形势,麦金德的结论是:“枢纽国家向欧 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扩张,使力量对比而对它有利, 亚大陆边缘地区的扩张,使力量对比而对它有利,这将 使它能够利用巨大的大陆资源来建立舰队, 使它能够利用巨大的大陆资源来建立舰队,那时这个世 界帝国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 界帝国也就在望了。如果德国与俄国结盟,这种情况就 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 面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形势, 面对这一可能出现的形势,海上强国的英国如何采 取对策呢?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 取对策呢?这样一种事态的威胁,必将推动法国与海上 强国联盟。 强国联盟。 在学术上麦金德地缘政治学作品贡献在于, 在学术上麦金德地缘政治学作品贡献在于,以全球 战略观念, 战略观念,将时空结合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世界形势的 第一人, 第一人,把地理学变成国际政策与战略的重要辅佐的开 创者。陆权战胜海权的观点,在海权全盛时期为之一震。 创者。陆权战胜海权的观点,在海权全盛时期为之一震。 该文中的两个主要战略观点至今仍有影响。 该文中的两个主要战略观点至今仍有影响。一是把世界 当作一个整体; 当作一个整体;一是认为俄国的扩张与收缩对世界有极 重要关系。 重要关系。
在欧洲, 在欧洲,东欧与枢纽地区 相毗邻的是平坦的地区, 相毗邻的是平坦的地区,有两 条道路可由东进入欧洲中部。 条道路可由东进入欧洲中部。 是喀尔巴阡山北面的波兰平原 与南面的多瑙河谷地。 与南面的多瑙河谷地。 草原民族出征的原因在于利用了马与骆驼所带来 的机动性的优势。在欧洲形成了俄罗斯人、日耳曼人、 的机动性的优势。在欧洲形成了俄罗斯人、日耳曼人、 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和拜占庭希腊人——的历史, ——的历史 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和拜占庭希腊人——的历史,才 实现欧洲的文明。麦金德在该文中提出: 实现欧洲的文明。麦金德在该文中提出:“我请求你 们暂时地把欧洲和欧洲的历史看作隶属亚洲和亚洲人 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说, 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反 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成果。 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的成果。”这是哥伦布以前 时代的情况。 时代的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周边的地区和国家,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区,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周边国家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国家的基本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国家的基本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以及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引出本章的主题。
2.教学新课:分别介绍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非等地区的国家和国家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情况。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7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7.3印度
印度设计说明本节课仍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形式展开:将三个各具特色的城市作为目的地,需要准备的物品、城市风光、路途中可能的见闻等将印度的人口问题、发达的服务外包产业、热带季风气候和自然灾害、粮食生产等重点知识巧妙串联起来。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地势特征。
2.运用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印度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印度水稻、小麦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对应关系。
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条件。
重点难点1.印度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地形特征,印度的河流特点及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印度的气候特点及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3.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与地形、降水的关系。
4.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情境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归纳法。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景观照片和视频。
(二)工具1.智慧黑板。
2.网络搜索。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一、学习情境今天继续我们的环球旅行,今天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我们先睹为快,请大家欣赏一组图文资料,认真阅读景观图片和文字材料,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二、预习检查人口众多有哪些利弊?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导入今天继续我们的环球旅行,今天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播放图片和文字介绍,大家猜一猜是哪个国家。
2.印度的地理位置印度在哪儿?读图7.32、图7.34,结合文字材料,描述印度的位置,回答问题:(1)印度位于亚洲的什么位置?周围濒临哪些海洋?(2)印度大部分处于哪两条纬线之间(3)和印度邻近的国家有哪些?1.学生认真观看景观图片和文字介绍,很容易猜出是“印度”。
2.一人在屏幕上指图回答问题,其他人在课本图7.34中圈画,并说出三个问题分别描述的是哪种地理位置。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精彩摘录
这段话强调了地理环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理 环境对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政治格局 的形成和发展。这表明,地理环境是中国历史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精彩摘录
“政治地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政治现象,也有助于 我们预测未来的政治发展趋势。”
目录分析
第四部分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迁和民族关系。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中国 历史上疆域的扩张、收缩和民族关系的演变,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 领土争端和民族问题。
目录分析
第五部分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和城市布局。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 不同历史时期政治中心和城市的布局特点、演变过程以及影响。这对于理解中国 历史上的城市发展和规划非常重要。
阅读感受
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地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明白了 政治地理学对于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性。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对我今后的学 术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会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强 烈推荐大家阅读《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这本书,相信它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启 示和收获。
精彩摘录
这句话概括了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强调了地理环境与政治之间的 密切关系。它表明,政治地理学不仅政治现象本身,还这些现象背后的地理环境 因素。
精彩摘录
“在中国的历史上,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资源等地理因素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从而对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的教材,通过对其 目录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内容的组织和结构。
七年级下册地理政治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政治知识点在中学地理课程中,七年级下册是政治部分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在此,我们将介绍七年级下册地理政治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该课程内容。
一、国家的政治制度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
在中国,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由各地的代表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会议,决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重要事务。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县。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是中央政府的代表性机构,县则是地方政府的属地级组织。
其中,特别行政区包括香港、澳门两地,它们由中央政府颁布的特别法律管理。
三、中国的治理模式中国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传统的中央集权与现代化的地方自治。
在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政府对各地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而现代化的地方自治制度则更加注重地方的特殊情况和发展需求,让地方政府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四、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其中,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方式,来调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向。
货币政策则是指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来控制物价和维护金融稳定。
产业政策则是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等方式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五、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互利共赢和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指的是通过合作与发展,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与协调。
和平发展则是指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等方式解决与国际友人之间的争端。
六、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制度。
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缓解社会压力和增加社会稳定性。
总体而言,七年级下册地理政治知识点是中学地理课程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完整版)初中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领土组成:日本主要由①北海道、②本州、③四国、④九州等4个大岛、组成;是一个人多地狭的岛国。
所临海域:A日本海B太平洋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日本最大平原⑤关东平原。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5、日本经济的特点:1)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2)由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大量进口,所以对外依赖严重;3)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6、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是:1)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2)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3)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4)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7、日本的主要工业区:1)京滨工业区;2)名古屋工业区;3)阪神工业区;4)濑户内工业区;5)北九州工业区。
第二节东南亚1、地理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
3、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4、东南亚的旅游业:1)缅甸仰光大金塔;2)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3)柬埔寨的吴哥窟;4)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5)越南的下龙湾;6)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印度1、地理位置: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7[1]. 政治地理
1982年修改,强调美、苏、西欧、日本、中国的多极性。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成为第三个破碎地带。 1991年,将东欧分出,作为与“欧共体”之间的通道地区。
2. 地缘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2.3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欧洲的殖民扩张:将原来相互隔绝的大陆与岛屿,通过殖民占领和贸易形成为一个 不对称的整体。 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结束:欧洲商业时代的殖民主义结束,标志着全 球政治地理格局进入全球性主权国家参与的时代。 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到一战结束,形成了由帝国主义列强支配的,殖民、 半殖民地国家居于从属地位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基本形成。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被 纳入到国际事务之中。 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 政治地理要素
国际组织和超国家组织(International and
Supranational Organizations)
国际组织:若干主权国家为某种目的,根据所定条约或商定的协议而 建立起来,并按一定规章制度运行的团体。国际组织并非凌驾于主权 国家之上的组织,不能违反国家主权原则,干涉他国内政。作为主权 国家的成员国,在国际组织中应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
海——控制世界贸易和财富——控制世界
一个国家成为海洋大国取决于其地理位置、陆地形状、领土范围、人口、 民族性格和政府政策等六个条件。 马汉学说最直接的影响在美国。马汉极力要求建立一支具有机动作战能力 的庞大海军,并在国外拥有足够多的停泊基地,同时为美国的安全与生存 建立一个坚固的海岸防御体系。
1. 政治地理要素
国家、领土与主权
主权:具有在国际关系上,某一政治地理单元上的政治组织或集 团对该政治单元所拥有的绝对支配权。国家主权的一个主要特征 就是所具有的领土含义。国家主权面临的挑战:
政治地理
一定政权组织
政权组织是国家存在的标志。有了一定的政权组织——政府,才能代表国家对内实行管理,对外进行交流, 国家也才有统治机关。一个无政府状态的社会不能称其为国家。
完整的主权
主权是国家拥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这是国家的固有属性。完整的国家主权由领土主权 和独立权两部分组成。领土主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国家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其次,国家对其领土本身 与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国际权利与国际义务,不受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干涉。领土主权和独立权是紧 密相关的。如果没有领土主权,国家就不能存在;如果对外不是独立的,国家就不能自主地处理其对外事务。
政治地理
国家领土与有关政治地理要素和条件的空间关系
01 国家构成要素
目录
02 领土
03 国界
04 边界领土争端
05 行政区域系统
06 首都
基本信息
地球的表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国家,有的人口众多,像中国有10多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4;有的人口 稀少,如冰岛只有25万人。在组成上讲,加拿大和瑞士,是多种语言的国家,美国和苏联是多种民族的国家,比 利时是多种文化的国家。政治地理是来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征,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 的影响,同时也研究国际关系,探讨大国和小国、富国和贫国之间的矛盾和协调。这对世界人类的未来,具有重 要意义。
国家构成要素
定居的国民 确定的领土
一定政权组织 完整的主权
定居的国民
定居的国民是国家存在的基础。有了一定数量的固定居民,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从而组成国家。 至于人口的多少,种族的同异,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则是无关紧要的。
确定的领土
领土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有了一定面积的领土,居民才能定居和休养生息,才能生产出自己和国家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国家也才有行使主权的对象和范围。至于领土的面积大小,国家之间各不相同。
初一地理上册第七章
第七章发展与合作——经济全球化学习目标1.熟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激发爱国热情。
2.利用地图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及特点。
感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3.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95文字,了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情况1、目前,全世界______亿人,分别居住在______多个国家和_____多个地区。
除________之外,其他各大洲均有分布。
2. 国家之间的差异(1)大小不同:从陆地面积看,俄罗斯的领土_______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的国家,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
根据书本P95图7.1填空:六国中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是( ),( ),中国,(),()和()。
(2)人口不同①目前,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______个。
②中国是世界第_____人口大国,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
世界陆地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中地广人稀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各国大小不等,但地位一律平等。
口述我国对外关系遵循了哪五项原则?4.举例说明“地区”的含义。
5. 阅读课本P96“信息传递”,理解概念。
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________或________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________范围的边界。
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96文字,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特点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根据书本P95图7.1《世界陆地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填空:(1))六国中发达国家是_________发展中国家是_________3.阅读第四段文字和P96图7.3方框,P98“信息传递”,思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课本上划出)4.阅读课本图7.2,填写: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主要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4年宣读《历史的地理枢纽》 年宣读《历史的地理枢纽》 年宣读
对欧亚大陆地理条件的分析: 对欧亚大陆地理条件的分析:
欧亚大陆的中心-----枢纽地区 枢纽地区 欧亚大陆的中心
点缀着一块块沙漠的草原地 区,是个内陆水系 是个内陆水系. 是个内陆水系 地势低平,没有山岭阻隔 地势低平 没有山岭阻隔
该理论是在心脏地带学说与战争形势不符 合的背景下形成的, 合的背景下形成的,有助于美国走出孤立 主义。 主义。 对战后美国的军事外交政策有重要影响, 对战后美国的军事外交政策有重要影响, 如美国与英国结盟的政策、遏制政策等。 如美国与英国结盟的政策、遏制政策等。
(三)德国的地缘政治学
1、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思想 、
3、疆域的大小 4、人口较多,拥有相当多的 人口较多, 从事海上职业的人口
5、民族特性。主要是一个民族对 民族特性。 海洋的感情。 海洋的感情。 6、政府的意向
评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郑和 七下西 评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郑和”七下西 洋”后,放弃对海洋大国的追求?是历 后 放弃对海洋大国的追求? 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的错误? 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的错误?
其学生辛普尔在美国介绍拉采尔的观 点 拉采尔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学者 之一 对“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评论(讨论) 国家有机体理论”的评论(讨论)
(二)马汉的海权思想
马汉的个人经历( 马汉的个人经历(1840-1914) )
两度担任海军学院院长。受罗斯福总统( 两度担任海军学院院长。受罗斯福总统(26 重用。 届)重用。
这就是历史的地理枢纽!!! 这就是历史的地理枢纽!!!
1919年《民主的理想与现实》 年 民主的理想与现实》
“心脏地带”(heartland)概念的提出 心脏地带” )
枢纽地区范围向西扩大, 枢纽地区范围向西扩大,以“心脏地带”取代 心脏地带” 枢纽地区” “枢纽地区” 谁统治东欧,谁就主宰心脏地带; 谁统治东欧,谁就主宰心脏地带;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 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拉采尔认为,民族需要“大空间” 拉采尔认为,民族需要“大空间”以及利 用大空间的能力。欧洲过小, 用大空间的能力。欧洲过小,在世界政治 上将降为次要地位。 上将降为次要地位。历史将由区域性大国 所控制(美国、俄国等) 所控制(美国、俄国等) 注: 欧盟的成立实际上是对这种趋势的一种 对抗,从目前来看 它达到了其预期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它达到了其预期的目标 对抗 从目前来看 它达到了其预期的目标
布热津斯基关于“失控世界” (三)布热津斯基关于“失控世界” 的见解
1、苏联解体的冲击与地缘政治的真空 、 2、美国的前景与西方的问题 、 3、世界格局与中国的角色 、
六、地缘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
(一)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长周期 理论
(二)世界经济的空间结构
(三)全球政治的长周期
(四)美英世纪与康德拉季耶夫周 期
(一)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 一 拉采尔的 国家有机体论” 拉采尔的“
理论核心--------国家空间增长的理论 国家空间增长的理论 理论核心 国家级的理论,而不是国际级的理论, 国家级的理论,而不是国际级的理论,但它对 德国的政策 有影响
学术思想的来源及发展
阿拉伯学者伊本-卡尔登 世纪就提出了这 阿拉伯学者伊本 卡尔登14世纪就提出了这 卡尔登 方面的见解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 影响 洪堡、 洪堡、李特尔的整体论的影响
外新月形地区
枢纽地区(pivot-area)概念的提出 概念的提出 枢纽地区
历史上,从枢纽地区出发的草原游牧民族多 历史上 从枢纽地区出发的草原游牧民族多 次严重威胁边缘的内新月形地区. 次严重威胁边缘的内新月形地区
原因:利用了马和骆驼所带来的机动性 原因 利用了马和骆驼所带来的机动性 “我请求你们暂时把欧洲和欧洲的历史看作是 我请求你们暂时把欧洲和欧洲的历史看作是 隶属亚洲和亚洲人的历史,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 隶属亚洲和亚洲人的历史 因为在非常真实的意 义上说,欧洲文明是反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 义上说 欧洲文明是反对亚洲人入侵的长期斗争 的结果” 的结果”.
马汉的海权思想的来源
历史《罗马史》。迦太基 罗马之间的战 历史《罗马史》。迦太基----罗马之间的战 》。迦太基 英国的海上霸权史。 争。英国的海上霸权史。
马汉的海权思想的核心
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 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 荣和安全至关重要。 荣和安全至关重要。如果充分控 制公海, 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 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 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
第七章 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
一、地缘政治学的概念及其复兴
地缘政治学所受的冷遇 地缘政治学名称方面的争议
地缘政治学在西方的复兴的标志 泰勒) (泰勒)
(1)成为一种通用的术语 (2)成为政治地理学中的一个热门领 域 (3)政治集团、政治人物关注的焦点 政治集团、
国家有机体论” 海权论” 二、“国家有机体论”与“海权论”
(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学说
1、对麦金德理论的分析 、
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是具有陆上交通优势和经济潜力 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是具有陆上交通优势和经济潜力 高的地区。不符合事实。 高的地区。不符合事实。 陆海对抗的模式在20 20世纪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陆海对抗的模式在20世纪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2、美国的战略 利益 、
德国成国未来日耳曼-北欧组织的中心 德国成国未来日耳曼 北欧组织的中心
三、心脏地带与边缘地带学说
(一)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
麦金德的个人简历及所处时代背景
伦敦经济学院院长、 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皇家地理学会会 长
思想的转变
不再相信伦敦的单纯的商贸资本积累 能应付德国重工业生产力增长的挑战
对全球战略的思考: 对全球战略的思考:受三个事 件的影响
在哥伦布时代,西方国家获得了海洋的机动 在哥伦布时代 西方国家获得了海洋的机动 性. 以后,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铁路代替了马和骆驼的机动 以后 蒸汽机车 铁路代替了马和骆驼的机动 欧亚两洲的战略形势发生变化.它对波斯 性.欧亚两洲的战略形势发生变化 它对波斯、 欧亚两洲的战略形势发生变化 它对波斯、 土耳其和中国的压力取代了草原人的向外 冲击。 冲击。
作业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枢纽地区 、
2、地缘战略区 、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1、 地缘政治学一词是由瑞典的政治学教授 、 首先提出来的。 ( )首先提出来的。 2、麦金德 年在他的第一篇关于“ 、麦金德1904年在他的第一篇关于“心脏 年在他的第一篇关于 地带” 地缘政治思想的论文, 地带 ” 地缘政治思想的论文 , 该文的题名 为( )。1919年他又发表( 年他又发表( )一文, 一文, 年他又发表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地缘政治思想。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地缘政治思想。
关于海军战略: 关于海军战略:四要素论
(1)集中和达到集中的方法 ) (2)中心线或中心位置 ) (3)由中心位置所表现出的内线运动 ) (4)海上交通对于军事供应和战争胜利的 ) 关系(以英法为例 以英法为例) 关系 以英法为例
马汉的海权理论对美国国家战略的 影响
弗兰克林.罗斯福:“热心的学生和信 弗兰克林 罗斯福: 罗斯福 奉者” 奉者”
围绕枢纽的内新月形地区
东面和南面的季风地带
东面是佛教地带,南面是面向印度洋的婆罗门教 东面是佛教地带 南面是面向印度洋的婆罗门教
西面
是受西风带影响的欧洲,基督教的领域 是受西风带影响的欧洲 基督教的领域
西南
缺水干旱的中东地区,是欧亚水陆交通的关键地 缺水干旱的中东地区 是欧亚水陆交通的关键地 区,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
2、柯恩对图式的修改 、 (1)1973年: ) 年 (2)1982年: ) 年 (3)1991年: ) 年
3、柯恩图式的特点 、 (1)有个灵活又相对稳定的全球地缘政治 ) 结构 (2)主要核心区的连续性 ) (3)地缘政治系统的演化 )
五、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学的进展
(一)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3、在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之前,德国地缘 、 年德国进攻苏联之前, 年德国进攻苏联之前 政治学家所划分的世界泛区有( 政治学家所划分的世界泛区有 ( )、 ( )、( )和( )。 4 1964年, 美国地理学家柯恩发表题目为 年 ( )的文章,建立了分裂的世界的地缘 的文章, 政治图式。 政治图式。
四、战后分裂的世界时期的地缘政治学 分裂的世界的形成
(一)冷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二)柯恩的“分裂的世界”图式 柯恩的“分裂的世界”
1、柯恩图式的形成 、 1964年〈分裂世界的地理与政治〉 年 分裂世界的地理与政治〉
地缘战略区:依赖贸易的海权世界(美国的沿 地缘战略区:依赖贸易的海权世界( 海地区);欧亚大陆世界( );欧亚大陆世界 海地区);欧亚大陆世界(俄国的工业三角地 带) 地缘政治区: 地缘政治区: 破碎带: 破碎带:
首都是大脑,交通是人体的动脉,武装是防御, 首都是大脑,交通是人体的动脉,武装是防御,自 然资源为供养生长所需之粮食. 然资源为供养生长所需之粮食.
强调国家的强大是一个动态的心理概念
对地缘形势的看法: 对地缘形势的看法:
欧洲的竞争,俄罗斯的威胁, 欧洲的竞争,俄罗斯的威胁,中欧 的不利地位.其祖国瑞典也处于危险 的不利地位 其祖国瑞典也处于危险 之中. 之中 应对办法
德国生存空间的扩张方向应该是东方 对苏联不是树敌,而是结盟。 对苏联不是树敌,而是结盟。“控制心脏地带 不能靠征服,而是靠外交和秘密手段完成” 不能靠征服,而是靠外交和秘密手段完成” 大英帝国是首要要对付的天敌” “大英帝国是首要要对付的天敌” 日本必定是朋友, 日本必定是朋友,而不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