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护与保养 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汽车维护与保养一级维护作业二级维护作业汽车拆装汽车美容防护作业检查紧固作业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润滑和补给作业发动机的维护作业底盘的维护作业电气部分的维护汽车美容汽车防护汽车的拆卸汽车总装配【课程内容和要求】模块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工作任务教学要求课时分配教学课时机动及考核课时一.汽车一级维护作业1项目一:润滑和补给作业1.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2.检查、补充冷却液;3.检查、更换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的润滑油;4.更换制动液1、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润滑和补给作业方法及要求;2、会正确检查油量及判别油质好坏;3、掌握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步骤及要求;4、会正确选用机油、制动液、齿轮油。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汽车维护与保养一级维护作业二级维护作业汽车拆装汽车美容防护作业检查紧固作业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润滑和补给作业发动机的维护作业底盘的维护作业电气部分的维护汽车美容汽车防护汽车的拆卸汽车总装配【课程内容和要求】模块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工作任务教学要求课时分配教学课时机动及考核课时一.汽车一级维护作业 1 项目一:润滑和补给作业1.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2. 检查、补充冷却液; 3. 检查、更换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的润滑油;4.更换制动液1、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润滑和补给作业方法及要求;2、会正确检查油量及判别油质好坏;3、掌握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步骤及要求;4、会正确选用机油、制动液、齿轮油。

《汽车运行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运行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运行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运行与保养课程标准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汽车运行和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汽车的运行原理,并学会正确进行汽车保养,确保汽车的安全运行和保值。

研究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1. 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2. 汽车保养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汽车保养对于汽车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3. 常见故障和故障排除:研究如何检测和解决常见的汽车故障,例如电池问题、发动机故障等。

4. 汽车润滑和维护:了解正确的润滑和维护方法,以延长汽车寿命。

5. 安全驾驶和驾驶技巧:研究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和驾驶技巧,以确保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研究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座和教材的方式,介绍汽车运行和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汽车,学生将有机会亲自体验和实践所学的汽车保养技能。

3. 研讨和讨论:学生将参与研讨和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促进研究的互动和深入理解。

评估方式学生的研究成绩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课堂参与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汽车保养操作技能将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汽车运行和保养知识进行考核。

课程资源本课程将提供以下资源支持学生的研究:1. 教材:为学生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

2. 汽车实验室: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际的汽车实验室中进行实践操作。

3. 网上研究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研究平台获取额外的研究资源和提问答疑。

课程要求为了顺利完成本课程,学生需要具备以下要求:1. 基本的汽车知识:具备一定的汽车基本知识,包括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2. 车辆操作能力:具备基本的车辆操作能力,包括驾驶和操作汽车的基本技能。

3. 研究态度积极:对汽车运行和保养保持积极的研究态度,愿意主动参与研究活动。

结束语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运行和保养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他们成为安全和专业的汽车操作员奠定基础。

最新《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资料

最新《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资料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 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汽车维护与保养模块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工作任务课时分配教学要求教学课时机动及考核课时一•汽车一级维护作业1项目一:润滑和补给作业1 •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2. 检杳、补充冷却液;3. 检查、更换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的润滑油;4. 更换制动液1、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润滑和补给作业方法及要求;2、会正确检查油量及判别油质好坏;3、掌握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步骤及要求;4、会正确选用机油、制动液、齿轮油。

622项目二:检杳、紧固作业1 .汽车各总成的检杳、清洁;2.汽车各总成紧固、调整作业1、了解一级维护作业的主要内容;2、掌握一级维护竣工检验技术要求;3、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检杳、清洁和简单调整作业的方法及要求62 3项目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1 .检测点火系性能;2.检测发动机性1. 了解二级维护作业前检测的工作程序,熟悉作业内容;2. 掌握检测方法、标准及要求,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车辆二级维护作业的深度。

最新《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资料

最新《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资料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 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 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内容和要求】模块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工作任务课时分配教学要求教学课时机动及考核课时一.汽车一级维护作业1项目一:润滑和补给作业1.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2. 检查、补充冷却液;3. 检查、更换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的润滑油;4.更换制动液1、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润滑和补给作业方法及要求;2、会正确检查油量及判别油质好坏;3、掌握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步骤及要求;4、会正确选用机油、制动液、齿轮油。

62 2项目二:检查、紧固作业1.汽车各总成的检查、清洁;2. 汽车各总成紧固、调整作业1、了解一级维护作业的主要内容;2、掌握一级维护竣工检验技术要求;3、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检查、清洁和简单调整作业的方法及要求62 3项目三: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1.检测点火系性能;2. 检测发动机性1.了解二级维护作业前检测的工作程序,熟悉作业内容;2.掌握检测方法、标准及要求,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车辆二级维护作业的深度。

汽车维护与保养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  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编码:××××××学分:×总学时:××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开课教研室:汽车检测与维修教研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认识》等课程的基础之上。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汽车维护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与经理、同事沟通的能力,养成安全环保、质量意识,通过《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所必需的汽车基础知识及有关汽车维护与保养保养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维护与保养》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针对于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

本课程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汽车基本的维护与保养的知识、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操作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行动导向,注重教学过程的开发,以多个教学情境组成教学体系。

使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动手做来学习,通过完成学习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注重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汽车维护与保养》主要培养学生汽车维护与保养的能力,缩短学生在企业从事本工作的时间,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从岗位人才规格、知识运用能力、操作技能水平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专家意见,按照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组织实施教学。

电动汽车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

电动汽车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
5.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引导调控作用。教师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根据学生自我评价情况,给出总体评价与改善意见;
6.根据在 4S 店实际情况编写的汽车维护工作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配备所学车型的维修手册等方便学习;
7.在教材的实示使用中,可根据当地汽车维修行业情况、学校师资、学生情况、场地情况确定具体教学内容。
3. 电驱动子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10
5
5
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行动Fra bibliotek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分功能区:理论、实训和资料网上查询;
3.为了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教师负责和指导 15~25 位学生,学生分组 控制在 4~7 人/组;
4.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视屏等教学辅 助设备;
2.2.能识别电动汽车的高压标识和危险区域;
3.3.能遵守高压作业规范进行高压断电及断电确认;
4.能专业地使用高压检测工具;
5.能根据工作计划进行PDI检查;
6. 能根据保养项目对电动汽车进行维护和保养;
92
46
46
2
学 习 领 域
1
电 动
汽车
维 护
与 保

任务一
描述电动汽车基本结构及原理
1.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分类;
2.用户手册的识读,维修手册的识读,电路图的识读,PDI 检查项目及标准,工具设备的使用;
3.电动汽车保养安全操作规程和 6S 规范;
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18384)》标准。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学习任务名称

汽车保养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维护课程标准
8
3
汽车保养作业中的基本功能检查
1、能够正确着装与摆放工具;2、正确使用车辆保护套与正确检测机油等油液的含量;3、正确使用车内外各种照明灯开关并检查喷洗器的压力与喷洒区;4、正确检查制动功能、转向盘和喇叭;5、正确检查车身螺母及螺栓的紧固情况;6、正确检查减振器的阻尼状态与备胎的使用状况;7、正确检查球节;8、正确使用举升机。
1、了解汽车定期保养的基本知识;2、熟悉汽车保养中的基本维修操作;3、理解5S的含义。
16
4
底盘维护
1、正确排放发动机机油;2、正确检查传动皮带、驱动轴护套和转向连接机构;3、正确检查制动管路、燃油管路和排气管和安装件;4、正确检查悬架;5、正确安装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及排放塞;6、能够按规定力矩紧固车辆底部螺栓和螺母。
4
2
汽车运行材料的合理使用
1、能够认别各种液体在发动机舱中的所在位置;2、能够正确检测出发动机润滑油、冷却液和制动液等的含量;3、能够正确认别轮胎和检测轮胎的磨损情况。
1、掌握汽油与柴油的特性;2、掌握车用润滑油的性能;3、熟悉车用齿轮油的性质;4、了解车用润滑脂的性能;5、熟悉车用冷却液的性质;6、熟悉制动液的性质;7、了解离合器液的性质;8、了解转向助力液的性质;9、掌握轮胎的特性。
1、掌握悬架的构成与分类;2、掌握转向系的结构与组成;3、了解车轮轴承的作用与分类。
16
5
轮胎、制动器的检查与制动液的更换和排气
1、能够正确检查车轮轴承;2、正确拆卸车轮和检查轮胎的使用状况;3、正确检查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4、正确检查制动拖滞现象5、正确进行制动液更换和排气;6、正确安装车轮。
1、掌握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和通过性的知识;2、了解汽车相关性能检测的方法和仪器;3、熟悉国家检测标准的相关规定。

汽车维护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保养课程标准

(一)专业能力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能够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工具对车辆进行维护。

3、能够完成新车交付检验、汽车电器电控系统维护、车辆润滑、车轮维护、整车全面维护等任务。

5、能够正确使用汽车维护所需的常用工具、专用工具和检测设备。

6、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汽车维护质量。

7、能够检查汽车维护质量,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说明已完成的工作。

8、能够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9、能够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二)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2、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

3、具有团队精神,沟通协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5、具有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关系的能力。

(三)方法能力1、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2、具有查找所需信息资源的能力。

3、具有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能力。

4、具有积累汽车维护经验、从个案中找到共性,总结规律,举一反三,维护(保养)各类车辆的能力。

1.将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上,使用停放制动。

2.起动发动机,怠速运转至正常运行温度,然后关闭。

3.逆时针转动加油口帽,将其取下。

4.在排放螺塞下面放一个欠排放盘。

5.用扳手逆时针转动排放螺塞,彻底排干机油。

如果机油过滤器也要更换,这时将其拆下并更换。

见本部分后面的“更换发动机机油过滤器”。

>$@ 1.长期和反复接触旧发动机机油可能会导致皮肤癌。

2.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旧机油。

如果接触到皮肤,尽快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

3.让旧发动机机油远离儿童。

>$@>$@小心不要烫自己。

发动机油可能很热。

>$@1.废机油必须正确处理。

2.检查当地的法规。

6.清洁并重新安装排放螺塞和新垫圈。

《汽车保养及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及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保养及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保养及维护》(考查)适用专业:汽车营销专业建议学时:28(理论)一、课程性质、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营销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系统地讲授汽车日常检查、保养工具的介绍和使用、车身保养及维护、发动机保养及维护、底盘保养及维护、电器保养及维护等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日后从事汽车保养或汽车美容行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保养及维护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等方面的保养及维护专业知识。

为今后从事汽车保养工作,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保养及维护基础概念知识;(2)掌握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的保养知识。

2、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潜在发展能力①了解汽车保养概念;②掌握汽车车身、发动机、底盘和电器的保养及维护专业知识。

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②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汽车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为适应汽车行业岗位群的要求打下基础,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求职的竞争力;理解工作任务的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潜在发展能力③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④能客观地评判自己或他人的工作业绩。

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要点及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模块模块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参考学时理论实践1 汽车保养及维护概念1、开学第一课;2、保养及维护概念;3、了解日常检查工作。

1、按学院教学规范说明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安排;2、提出有关问题;3、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和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补充与总结。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

考核配分如下: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注:每个项目考核中知识占40%,技能占60%。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李游【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过程考核由项目负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进行,综合考核在课程结束后统一组织考核。

考核配分如下:2、过程考核根据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作业、平时测验、技能竞赛、出勤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总学时】 120学时【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技能模块中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能完成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汽车美容、汽车整车拆装等作业内容;具备从事汽车维护、整车拆装等工作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

【岗位任务及课程目标】1、岗位任务分析根据汽车机电维修有关职业能力的要求,本门课程主要承担汽车拆装与维护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达到获取“中级汽车维修证”考证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熟练从事汽车维修方面有关机电维修工作岗位工作。

2、职业知识目标(1)掌握汽车维护保养的内容、方法、技术要求。

(2)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的连接关系及动力传递。

(3)掌握各总成的拆卸、装配、调整的方法和步骤。

3、职业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常用工具、专用工具、检测仪器、仪表。

(2)具备对汽车进行一级保养、二级保养的作业技能。

(3)掌握汽车整车拆装、调整操作技能。

4、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于民的良好职业道德。

(2)强化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养成规范化操作的职业习惯。

【课程逻辑结构图】汽车维护与保养一级维护作业二级维护作业汽车拆装汽车美容防护作业检查紧固作业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前的检测润滑和补给作业发动机的维护作业底盘的维护作业电气部分的维护汽车美容汽车防护汽车的拆卸汽车总装配【课程内容和要求】模块项目序号项目名称工作任务教学要求课时分配教学课时机动及考核课时一.汽车一级维护作业1 项目一:润滑和补给作业1.更换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2. 检查、补充冷却液;3. 检查、更换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的润滑油;4.更换制动液1、掌握汽车各总成的润滑和补给作业方法及要求;2、会正确检查油量及判别油质好坏;3、掌握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步骤及要求;4、会正确选用机油、制动液、齿轮油。

《汽车维护二(定期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二(定期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二(定期维护)》课程标准课程代码:3102318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课。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服务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有《汽车维护一(汽车认识)》,后续课程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汽车底盘的维护、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维护、汽车电器与空调的维护和汽车整车维护作业的工作任务,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在借助教材、维修手册等资料,制定汽车维护作业计划;在维护操作过程中能完成对所做维护工作的陈述、能对维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服务顾问进行反馈;能对所完成维护操作中车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调整或换件处理,就维护作业进度与车间调度进行工作沟通,将完成维护操作的车辆及维护作业工单交由车间质检;能正确填写维护作业工单,遵守7S工作要求及安全规程要求;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立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操作意识。

1.知识目标(1)能说出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汽车底盘的维护、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维护、汽车电器与空调的维护和汽车整车维护作业内容;(2)能叙述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汽车底盘的维护、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维护、汽车电器与空调的维护和汽车整车维护作业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1)会查询查询车辆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2)会根据车辆状况制定维护工作计划和作业表;(3)能针对不同汽车行驶公里对汽车进行定期维护。

3.素质养成目标(1)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2)通过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3)通过实训室实操实施我校7S管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技能方向课程 课程学时 : 72 学时 开设学期 : 第2 学期 一 、概述 (一 ) 课程 性质 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汽车保养与维护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修本课程之前应先修《汽车构造》、《汽车工程》等课程。与其一起开展的还有以下一些专业课程: 《汽车使用性能与维护》、《汽车空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器设备》等。 本课程内容包括汽车维护与保养找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汽车定期与非定期维护保养、常见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总课时为 72 学时。课程内容完全是根据汽车维修工岗位对技能型人才在汽车保养方面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的,旨在培养学生在汽车维护和保养方面的生产与管理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掌握常见汽车故障、维护保养内容和方法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汽车全面的维护与保养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汽车维护作业 中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的能力 (二 )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汽修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岗位对汽车保养知识与技能需求为目标,密切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有针对性的训练,让社会进行评价,体现汽修行业规律和教学规律的一致性;将汽车保养与维护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完全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现场实施教学,解决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教学难题,使教学环节与生产环节相吻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为基础,注重能 力结构的科学性、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常规 技术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充分体现职业 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 '. (三 ) 课程开发思路 本课程以任务为驱动使课程设计项目化,针对项目的技能关键点 设计技能模块 ,采用"课堂 →汽修实训车间" 、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完 成技能模块的学习 ,最终达到项目的实现。通过对汽修产行业、企业的调研 ,了解牛汽车保养的发展动态,校企合作共同分析汽车保养与维护的主要环节,构建知识 、 能力框架,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项目, 这些项目覆盖了汽车保养与维护的主要岗位技能,体现了现代汽修和汽车保养的新特点和新技术;企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共同对每个项 目进行仔细分析,针对汽车维修技师等工种的关键技能,对每个项 目的技能关键点设计若干技能项目,模块的内容包括若干工作任务、 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拓展性知识、实践性操作和学习效果评价进 行技能模块化教学。 二 、课程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汽车各部分的结构特点、作用原理、熟 悉拆装要领。初步具有汽车全面的维护与保养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汽车维护作业 中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器仪表的能力。 1、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基础知识。 (2)掌握维护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系统学习汽车维护作业中的安全规范。 2、能力目标 (1)具备查询车俩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的能力。 (2)根据车俩状况制定维护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备车俩整车全面维护的能力。 (4)具备车俩维护质量检查能力 3、素质目标 、 (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 (4)具有较强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5)具有诚信、敬业、 、刻苦耐劳、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 、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 ,说明学生应 获得的知 识 、技能与态度。 . '. 表 1 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习情境 基本内容 知识目标 技能(能力)目标

学时

理实一体

项目一 汽车维护与保养概论及相关法规 理解现代汽车维护保养的意义和目的; 1、掌握现代汽车维护的中心作业内容; 2、知道道路运输车辆维护管理规定; 3、知道机动车维修企业有关手续办理及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备案业务内容。 18

知道我国现行汽车维护保养制度;

知道现代汽车维护保养的原则和分类依据;

掌握现代汽车维护的作业规范和作业和作业范围;

项目二 车辆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 理解汽车燃润料、冷却液以及轮胎等运行材料的分类; 1、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所用各种通用、专用工量具、仪器及设备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汽车维护与保 2.养所用各种通用、专用工量具、仪器及设备的用途; 3、掌握汽车维护与保养所用各种通用、专用工量具、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 项。 20 学会汽车燃润料、冷却液以及轮胎等运行材料的使用方法;

掌握汽车燃润料、冷却液以及轮胎等运行材料的选用注意事项;

注意掌握发动机润滑油、自动变速器、制动液等重要工作液的正确选用方法;

项目三 汽车各类维护与保养的作业技术 理解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 1.掌握汽车二级维护 前的检测、诊断技术要领及附加作业项目确定的方法和依据; 2、知道汽车二级维护的质量控制和竣工检验结果,并学会典型汽车各级维护作业项目的安排。 20

掌握汽车走合维护、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季节性维护和免拆维护的基本概念;

知道各类定期维护作业的工艺流程;

能知道各类维护作业的中心内容,重点掌握各类维护作业内容、操作要领及技术要求; . '. 项目四 4S店典型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规程 了解汽车4S店基本运作流程及作业项目; 1.掌握汽车4S店内典 型车型的各项目维护与保养的操作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汽车保养灯归零的意义及复位的方法。 14 学会并熟悉汽车4S店各工

位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

四、课程实施和建议 (一 ) 课程 的重 点.难 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法规、汽车维护与保养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汽车定期与非定期维护保养、常见车型维护与保养灯归零操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课程的重点是保养的设备和操作规程,而汽车二级维护和定期维护方法是课程的难点。解决办法是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与汽修厂和4S店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灵 活运用,再配以课外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完善现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加强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其教学能力等。 (二 )教学方 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 、 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外实践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应用在本课程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系统解本课程大纲规定的重点、难、要点 ,使学生全面学习本课程内容。 现场教学法:以校内实训基地为载体,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汽车保养和维修实训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法 : 充分利用图片 、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 性;建设和完善课程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便利条件。 课外实践法:主要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让学生亲自到汽修企业和4S店里去顶 岗实习,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并培养其综合素质 。 2.教学途径

本课程教学手段丰富,有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 网络教学等,其目 的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 多媒体教学 :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子课件 ( PPT、电子教案 、相关视频 ) . '. 为主,配合板书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 的教案,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场教学 : 利用校内的汽修实训车间 和相关实验室及校外的汽修企业的真实教学场景,进行现场教学。因教学情景是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故教学效果最佳,能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关于汽车维护和保养专业技能 。 网络教学: 利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室 、 校园网等资源优势,构建本课程 的教学网站 ,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 、教学实施计 划 、 电子教案 、 PPT、 课件、习题及答案 、试卷等 )。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 间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 (三 )教学 评价 专业技能课是为学生顶岗实习及上岗工作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建立以带教教师评价 、 小组评价、学生自评为主导的实训评价体系,依据各方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 、 学习态度等情况的综合评定认定学生的专业技能课成绩。在学生技能学习早期阶段,应更重视过程的正确性 ,后期更重视结果 的质量。最终评价结论要体现出综合性,既有终结性结论,又有过程性结 论(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既有硬性结论,又有软性结论 (操作规范 、团结、 协助 、创新等),综合评价学生专业技能 职业实践能 力,使评价更全面,更适应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 。 1.操作方法 ①专业技能课成绩 =平时成绩 ( 20% ) +实训成绩( 30% ) +期中考试( 10% ) +期末考核( 40% ) ②平时成绩( 100) = 学生自评分数 ( 100) x 15%+小组评价分数( 100 )

x 25%+教师评价分数( 100) x 60% 。

①实训成绩= ( 第 1 个实训项目成绩 +第 2 个实训项目成 绩+...+第 n 个 实训项目成绩 ) /n

④期末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其中理论知识考试占 5 0% ,实践技能考核占5 0%。

① 每学期根据学生实验实训手册及平时表现情况进行一次专业技能课 评价,成绩计入学生期未总成 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