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探讨

合集下载

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

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

七是城乡财 税制度 不同 。我 国对 个有机整体 , 统筹城 乡的产业发展 、 劳 “ 寻租 ” 和屡 禁不止的多头征地 , 建议 农村和城市长期采取不同的财税制度。 动就业 、社会保 障、规划 建设,促进 各级设立土地 征用 审查委 员会 ,由政 在 农村按产业征税 ,在城市则不对产 城乡经济 、 治、文化、社会各方 面、 府 领导牵头 ,国土 、规划 ( 政 建委) 等相
制度是世界各 国的通行作法 ,我 国正 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 乡间的配 置,带 方面 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 ,减少土地 努力这样做 。但是 ,努力的程度还没 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 统筹城 乡发展 , 征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 具体 有达到统一城乡福利保 障制度和教育 就是要坚持协调发展 。 正确 处理城 乡、 补偿标 准可 考虑经济 发展 水平差异 ,
为新兴城镇,全民和集体两种土地所 生 , 征用 时违规操作 , 在腐败行为 , 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是一项
二是土地寻租 问题突 出。据 中国
巨大 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 土地勘测研究院对 2 0 年 的统计 , 02 土 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前我 国城 乡的价
经济生活 的各个方面 ,其核心 是改变 地使用权 出让 收入全 国平均 为 l . 7 格制度不统一 , 2 9 存在工农产品价格“ 剪
劳动保障待遇 。这种城乡分割 的就业 村覆盖 、 城市 的现代文 明向农村辐射 , 地 征用制度改革 ,可参考市场经济国
宪 制度,扭 曲了劳动力的价格和供求信 让所有农 民共享工业化 、城市化和现 家的作法,结合我 国实际 ,依据 《
息 ,不利于劳动力在城 乡之间优化配 代化带来 的利益 。统筹城 乡发展 ,就 法》 按照 以人 为本 的要求 ,出台 《 , 土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中央党校地厅班扩大内需和经济发展专题第七课题组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指出了方向,拉开了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序幕。

8年来,成都、重庆等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在探索中快速推进。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课题组在调查研究当中对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贫富差距拉大。

从增幅来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贫富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有关数据显示,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3年增长了103%,增加额高达8703元;而农村居民2009年人均纯收入比2003年仅增长96%,增加2531元。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23倍,2009年则扩大到3.33倍。

青海省2003—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732元增加到12692元,增长了88%;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17元增加到3346元,仅增长84%;收入差别从4915元扩大到9346元,差距越来越大。

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功能压力加大。

有关数据显示,进城农民工由2004年的1亿增加至2008年的1.4亿,年均增长10%,2006、2007、2008年增幅分别为11%、14.5%、15.1%,农村人口流动呈加快趋势。

同时,近几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2007、2008、2009年分别新增大学毕业生495万、559万和611万,2010年预计新增700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加之城市提供就业机会的增速较慢,城市功能面临着进城农民工和毕业大学生双重压力的考验。

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公共服务落后。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城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农村地区。

这种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不公。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一、收入差距扩大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收入差距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城镇居民的居民收入一般要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工资收入上,还反映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别。

例如,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和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居民则相对缺少。

造成这种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收入和生产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收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收入也相对不稳定。

相比而言,城市居民可以从事更多种类更高效的工业和服务业,相对来说,他们的收入状况更为稳定。

在城市化方面,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分化趋势的加剧是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转移,使得城市的积极性增强,而农村则相对缺乏这种动力和资源。

另外,城市高薪岗位相对更多,而农村居民则相对缺少优质职位。

二、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资源配置方面,城市拥有较为优质的资源,包括人才、资金等,而农村则相对缺乏这些资源。

因此,当城市和农村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时,资源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和重要的问题。

在人才资源方面,城市相对拥有更多的人才,而农村地区的人才相对较少。

这也是造成农村地区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资金方面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相对更容易获得高额的投资和资金支持,这使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更快,而农村则相对缺乏这些资源。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是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差异。

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不协 调 ,且 呈现差距 日益加大趋势 。江泽 民在十六大报 告 中首先 提 出了统筹 城 乡发展 的概念 ,之后 党 的十六
届三中全会将之概括为五个统筹 ,即 “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 自然的 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城乡发展作为五统筹之首,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略 。制 定各 项政 策 的 出发 点也 往往 是先 工业 后农 业 、先城 市后 农 村 、先 市 民后农 民 ,在制 度 上基 本形 成 了 “ 重 城市 轻农 村 ” 的二元结 构体 制 ,并 在我 国经 济和社 会 发展 中打 上 了深深 的烙 印 。随 着我 国经济 的快 速 发 展 ,城 乡矛盾 逐渐 显露 出来 ,相 对 于城市 发展 的蒸 蒸 日上 ,农 民依 旧生 活艰 苦 、农村 依 旧破败 不 堪 、农 业 也依 旧没有摆 脱 总体上 的落后状 态 。面对 社会 发展 中城乡 之 间的 问题 和隐患 ,党 的领 导人 提 出 了统筹 城 乡发展 的战略思 想 。统筹 城 乡发展 的 内容很 宽 泛 ,不 仅仅 指 通 常意 义 上 的经 济 发 展 ,还 包 括政 治 、文化 、
2 、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 过 大 。
城 乡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和最终达到城 乡融合也有很 强的现实意义。
[ 关键 词] 统筹 ;城 乡发展 ;内涵 ;问题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F 1 2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4 6 4 9( 2 0 1 3 )0 3— 0 0 6 6— 0 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至 2 0 0 6 年我国人均 G D P已达到 2 0 0 0 美元 ,这 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是举世瞩 目的。在这三十余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面貌都有了极大的 改善 ,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 , 尤其是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状态 ,城市和乡村发展

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 问题
要鼓励 社会资 本进入 农科研 究推广 ,特别 是农业 产业企业要 加大投 入 ,促进 自主创新 。②加大农业科技体制 改革力度 , 立符合 市场经 建 济规律 的农业 科技体制 ,创 建新型 农业科 技创新体 系和农业 信息体
系。③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服 务体系的建设。加大基层农技 所的设备 、技术投入 ,配备更 多更好 的农 技推广人员 ,重点做 好对农 户、农业企业的实地指导工作 。同时围绕推进 农村经 济产业化 , 抓好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响了农 业科技 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 ( 4)文 化素质 偏低使农村经济很 难持续健康 地发展 。由于农业 的经济效 益较 低 ,大批农 民从农村 流向城市 , 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 特 素质的农 民 ,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 市中缺乏竞争能 力 的人 。农村 中文 化素质较低的农 民,思想观念 比较 落后 ,市场意识 不强 。同时 , 们接 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 ,不善于 利用农业科技 。这 他
知 识 经 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肚 料 效 2 0 ̄第4 18 0 9E 期 2
制 约 我 国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因素 及 对 策 探 讨
潘 劲
( 西贺 州学院 总务处 ) 广 摘 要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是 我 国经济发展 的基础 ,是提 高国民经济水 平的前提 条件。本 文针 对农村经济各 个领域 中现代 农业发展、
农村 经济 比 较 利 益
农村剩余 劳动 力、人地 矛盾、农 民素质等 问题进行剖析 ,提 出 了一些可促进我 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改革开放 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 飞速发展 , 业和农村经济取得 了 农 举世瞩 目的成就 ,农村社会面貌发生 了翻天 覆地 的变化 ,为新世纪 农 业和农村经济 的持续 健康发展奠定 了坚实 的基 础 ,同时也带来 了一 系 列的新情况和新 问题 。本文就 当前我 国农村经 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 ,探讨了新世纪初 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

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

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

了一 些 经验 。不 过 , 迄今 为止 , 村经 济 社会 发 展 农
依 然 明 显 滞 后 于 城 市 , 约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统 筹 协 调 制 发展 的深层 次体 制 机制 性 障 碍依 然 存 在 , 业 化 、 工 市 场 化 和 城 镇 化 过 程 中 各 种 资 源 仍 快 速 地 向 城 市
聚集 , 城乡之 间 的一 些差 距仍在 继续 扩大 。如何 进

步破 除城 乡二元结 构体 制 , 进公共 资 源在城 乡 促
之间均衡 配 置 、 产要 素 在 城 乡 之 问 自由流 动 , 生 推 动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融 合 , 然 是 摆 在 我 们 面 前 亟 依
市聚 集 , 乡之 间的一 些差距 仍在 继续扩 大 。 当前 必须进 一步 深化综合 改 革 , 力破 除城 乡二元 城 着
化 的 体 制 ; 大农 村 投 入 , 加 实现 城 乡基 本 公 共 服 务 均 等 化 ; 步 推 进 城 镇 化 , 中 国 特 色 的城 镇 化 稳 走
道 路 ; 强农 民权 益保 障 , 实维护农 民平等 的公 民权 。 加 切
基金项 目
教 育 部人 文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 基 地 重 大 项 目“ 强 政 府 社 会 管 理 和公 共 服 务 能 力 的农 村 综 合 改 革 研 究 ” 增 ( 9 J 8 0 o ) 教 育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重 大 课 题 攻 关 项 目“ 乡基 层 治 理 研 究 ” 0 J D 0 5 0JD 4 o 4 ; 城 (9Z 0 2 )
系作 为加 快推进 现 代化 和 全 面 建设 小 康 社会 的重
大 战略 。各级政 府大 力调整 国民收入分 配格 局 , 加 大农村 公共 财政 投 入 , 力 破 除城 乡二 元 结 构 , 着 推 进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一 体 化 , 得 了 明 显 的 成 效 , 累 取 积

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8 15 10 15 20 2 5 2 6 9 9 9 9 0 o 0 7 8 9 9 o 0 0
比 变 化 趋 势

城 乡发 展 不 协 调 的 主 要 表 现
数据来源 《 国 中


城 乡协调 发展 的提 出源于 我 国典型 的城 乡 “ 二元
2城 乡居 民消 费差距 悬殊 并逐 步 扩大 据有关 数 .
素 。城 乡发展 的不 协调 性 主要表 现 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 ) 乡居 民收入 和 消费 差距 悬殊 。 有进 一步 一 城 并
拉 大 的 趋 势
2 0 年城市居 民消费性人均支出 8 9 5 06 6 5元 . 村居 民 6 农
人均生活消费支 出 2 2 . 9 2元 .城乡差距达 到 5 6 .3 8 0 75 8
元 2 0 0 6年城 乡 居 民 家庭 恩 格 尔 系数 分 别 为 3 .% 58
和 4. . 30 两者 相差 72个 百分 点 。此 外 . 主要耐 用 % . 在
消 费 品普及 等 方面 ,城 乡之 间也 存在着 较 大 的差距 当前 . 国经济 社 会 发展 的 内需 不 足 . 根本 的原 因 我 最 在 于农 民 的需求 不足 , 买能力 不 强 。 购
重 庆科 技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 0 01 第1期
Junlo hnqn n e i fSi c n eho g(oi c ne di ) N .0 2 1 ora fC og i U i rt o c nead Tcnl ySc lSi csE i n o1 0 g v sy e o a e t o 1
( l 乡产 业发展 不 平衡 三 城
收入 由 136元 增 加 到 35 7 3. 8 . 。城 乡 收入 绝对 值 0元 差 距 由 2 98增 加 到 8 125元 .城乡 居 民 的收入 比 0. 7 . 由 25 : 增 加 到 3 8 . 1 7 . 。尽管 期 间 . 部分 阶段 城 乡收 2 有 入 比出现过 一 定 的缩 小 . 但城 乡收入 差距 拉大 的总趋 势 没有 改 变 ( 图 1 如 所示 ) 如果 将城 市居 民享受 的 医 。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概念源自西方,它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套严谨的科学理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却没有一套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实况、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亟待改进,本文着重就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相关分析,希望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制约因素;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国的区域经济取得了质的飞跃,尤其是以珠三角、浦东新区、东北工业区以及西部为代表的四次重大发展。

区域经济的成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我过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就现价段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

1 制约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1.1 收入问题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众多,而且从业的范围较窄,影响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因素有许多。

从内部原因来看,农村人口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率较低造成的,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中,绝大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仅仅在农忙季节回到家乡,甚至有的长年累月在外,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加之农村欠缺非农业的发展,留在农村的人口几乎都处于被闲置的状态,没有闲置的人口大多技能水平较低,劳动力的缺失直接降低了农村的生产率,进而造成农村人口的低收入现象;从外部原因来看,城市与农村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贸易互动,农民在进行贸易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利润不高。

1.2 生产投资问题我国农村的生产投资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来说普遍较低,几乎没有多余的存款和储蓄;仅有的少量的农村储蓄最终也被吸纳到城市中,而很少用于生产投资;就银行贷款来讲,不仅周期长,而且利息较高,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收益不具有稳定性,因此在贷款过程中存在很大阻力。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演讲稿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演讲稿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不平衡不仅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

首先,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人才,形成了发展的“磁场”,而乡村则因为资源匮乏和人才外流而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而乡村的发展则面临着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局面,既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的发展进程。

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城市的繁荣带来了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城市,而乡村的贫困和闭塞则导致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留守儿童现象。

这种人口流动的不平衡,不仅造成了城市的人口过剩和资源紧张,也造成了乡村的人口减少和社会空心化。

这种不平衡的人口结构,不仅影响了城乡的社会稳定,也影响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大对乡村的投入和支持,鼓励企业和人才向乡村转移,推动乡村的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

其次,要改革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机制,保障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最后,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支持,促进城乡的互补发展和良性循环。

总之,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实现国家整体的繁荣和人民群众的幸福。

谢谢大家!。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关键词: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引言:受历史、地理、文化差异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而且地域分布较广,故此,我国农村经济区域差异较大,且发展难以实现全面协调。

俗语有云:“中国十亿人口九亿农”,足以见得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素质偏低,且分布于全国大多数偏远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人口收入不平衡。

本文就这些对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等方面制约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制约因素(一)农村人口的收入发展制约因素现阶段,有属于受到历史发展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农村人均收入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并且农业从业因素比较单一。

小农经济发展难以达到农村闲置人口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

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过大,受教育机会偏低,从而使农村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二)农村的生产投资方面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民生活现状是现有资金不足,很多偏远山村不少农民迫于生活条件的制约,不得不远离家乡到沿海地区打工养家糊口。

对农业投资方面无力实现。

再者国家对农业支持方面很多程度上取不到治本的扶持效果,很多情况下,农村贷款局限性很强,加之农村信用程度较低,贷款困难也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的主动投资发展制约因素农民自身对生产的投资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观念淡薄,缺少投资动力;二是缺少投资技术;三是缺少诱惑。

对于第一个问题,自古以来农民以农耕为主要谋生办法,自己自足,始终处于温饱状态,没有竞争压力,几乎不会主动改变原有生活状态,就没必要实现主动投资。

对于第二个问题,投资需要一定的投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法律知识、政策知识和所从事生产的专业知识的了解,还要求投资者有决策能力和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这些投资条件,大多农村人口是不能满足的。

对于投资诱惑,投资的预期收入影响因素很多,投资项目、投资政策、政府的作风等都会影响,对于农民来说过于复杂,心理安全度较低。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作者:郝春新吕帅来源:《中国名城》2015年第06期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仅局限于单纯追求各地区经济差距的缩小,还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探讨了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公共服务Abstract: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not only simply goes after the narrow of economic gap among regions, but also realizes the balanced supplying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new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in our country, pointed out influence factors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in our country.Key words:region;balanced development;public service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6-16(4)1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差距不断缩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我国城乡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乡差距问题愈发突出。

城乡差距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差异,还涉及到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城乡差距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探讨两个方面出发,以期更好地认识我国城乡差距问题,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出可行的解决之道。

一、现状问题1. 经济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的经济收入是城乡差距问题的核心。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显著。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年均收入41668元,而农村居民年均收入为13978元,相差超过两倍。

而且,城市居民在就业机会、职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更多的优势,这使得城乡居民在经济实力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

城市学校通常拥有更好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而农村学校则面临师资力量短缺、办学条件差等问题。

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孩子在接受教育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3. 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城乡差距在医疗卫生方面也十分明显。

城市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医院设施齐全、医生技术过硬,而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医疗设施简陋,医生水平参差不齐。

农村居民在患病就医、健康保障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公平现象。

二、对策探讨1.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农村发展。

目前,政府在土地改革、财税政策、科技创新、企业扶持等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但需要继续加大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切实惠及农村居民。

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缩小城乡差距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水利、电力等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目前,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还有许多制约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值得探讨。在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关键词:中国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对策Actuality,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Rural-urba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in ChinaAbstract: At present, rural-urban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was imbued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y in China, bu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to be studied.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actuality of rural-urban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main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an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urban integration in China; actuali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城乡一体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1]。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城乡关系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遏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为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即我国的城乡关系能否达到一体化状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乡一体化,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围绕上述问题,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关于城乡一体化认识的研究;二是关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三是关于城乡一体化模式的研究。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呈现出多方面、多层次、多学科的特点,丰富和深化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现结合大量相关统计资料,在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1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形成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这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如下特征。1.1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初步测算,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 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40 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总产值186 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总产值171 005亿元,增长9.5%。1.2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 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0.7%,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性净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7.9%,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1.0%,转移性收入增长13.8%。1.3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城镇作为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筑起生产要素流动的通道,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契合点,它既是广大农村通往城市的桥头堡,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大厦”基石。小城镇不但是支撑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在,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0%提高到2009年的45.68%,小城镇发展正在进入持续飞跃发展的新时期。1.4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正逐步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是通过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工农、城乡的协调均衡发展。其背景是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时代。根据这一战略思路,新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发布多个文件。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原有的体制性障碍更加突出[3]。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转向消除体制性障碍问题。这既是现实战略选择,也表明国家着眼于从制度上保障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政策和行为提升到制度层面。这一制度将是对传统“以农立国”和近代以来城乡二元发展制度的历史性超越,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过程。2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发展水平还很低,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合理,农村总体生产要素缺乏生产要素是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村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农民。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要素增加了,且处于流动状态。但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极小,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承包,其积极效果是解放了农民,农民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不仅洗脚上岸,离乡离土,而且跨省出国,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人群。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两大生产要素只是单向地向城市流动,且这种流动是以牺牲农民利益的方式流动的,如低廉的农民工待遇和土地。这种单向和低廉的要素流动必然造成农村社会发展的“空心化”,即农村发展需要的要素严重短缺。不仅农村自有的优质劳动力大量外流,而且农村市场化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更是十分紧缺。在“农民进城”的同时没有实现城市“资本下乡”,甚至农村金融也进城了,如中国农业银行成为中国城市银行。2.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却在1985年达到最低值,为1.86,直到现在均呈扩大趋势,自2002年开始,其比值已经超过了3(图1)。2000~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 253元上升至5 919元,增加了3 666元;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 280元上升至19 109元,增加了12 829元,增幅为农村的3.5倍。到2010年,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额由2000年的4 027元上升至13 190元。由此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势前景不容乐观。2.3城市化水平偏低造成城市吸纳能力不强、带动力不足城乡一体化推进是建立在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基础上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70%~80%,发展中国家为55%~60%;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5.7%。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25~35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也相差10~15个百分点。从理论上讲,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城市化过程又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产业结构又正处于由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现象日益突出,加之每年数量庞大的高校毕业生不断涌入就业市场,城市失业率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城市和产业人口集聚功能还不强,继续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限,持续大量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一定困难。2.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较大差距第一,城乡基础教育非均等化。城乡居民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地方管理体制,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更加不足。由《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08年,全国有8 500万文盲和半文盲,其中75%分布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县。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数占全国的84%,但其基础教育经费仅占全国的55%。尽管我国目前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使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农村的义务教育无论是在校舍条件、教学设备等硬件方面,还是在师资力量、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软件方面,都远远不及城市义务教育水平。第二,城乡公共医疗卫生非均等化。由于政府对农村和城市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投入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农村医疗卫生的各项指标都远远低于城市。从人均水平看,2007年城镇每千人口拥有的病床位数约为9.10张,而每千农业人口病床位数仅为0.85张,全国平均每千人口病床位数为2.83张。尽管自2003年“非典”暴发后,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的职能,但是政府对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和实施还远远不够,上级政府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也不完善。农村地区不仅卫生资源分布、总量及人均方面不及城市,而且医疗卫生条件相当落后,普遍存在着医疗设施差,医务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问题。第三,城乡社会保障非均等化。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在我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因其身份条件、居住地、户口等不同享受到的社会保障也存在着很大差别。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低,拥有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数较少,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内容少,水平低,保障力度较小。总体来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刚刚起步,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非均等化。农村地区在电力、通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城市。例如,农村电网简陋,时常断电;交通不方便,有些村庄不通公路;农田机电灌溉面积不足30%,许多农村没有公共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休闲场所。甚至有些偏远山区仍未实现通邮、通车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3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3.1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乡产业集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进行合理流动,形成农村的实力和水平与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农民进城”的同时推动了“资本下乡”,让农民能够获得生产生活需要的资金。其次要实现要素的平等流动,尽量减少征地,推动土地要素的资产化和资本化,使农民能够从土地、山林、草原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再次是对要素向农村流动给予特殊支持。如近年来选派“大学生村官”,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并加以制度化。3.2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是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身份制,构筑公民身份平等的法律和制度基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一些制度性障碍是分不开的,建立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消除体制障碍,使农村居民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国民待遇(当然户籍的开放会给政府很大的财政压力,这就需要统筹、协调)。二是提高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农村多数居民受教育水平在初中以下,这一文化知识结构与实现农村现代化是不一致的。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必然导致农村居民就业困难,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受到阻碍。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及个人致富的角度看,农村居民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就业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客观上需要制定一系列平等就业的劳动就业制度,实行公平的就业政策,才能保障其合法权益,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3.3积极推进城市化水平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应把中心城市或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发达区域优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要素的聚集中心和市场引力中心,产生城市聚集效应和效益,为城市化发展创造条件;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内涵提升和经济边界的扩张,通过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化率来支持新一轮经济发展。另外,在突出地区和地方特色的同时,对具备发展条件的大中城市进行扶持,为大中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应当放开城市发展规模的限制,充分考虑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4]。3.4继续强化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在以产业差别为基础的城乡差距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与工业相比,农业是弱势产业,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因此相对落后,城乡因此发展不均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世界发达国家都给予农业以特殊支持。日本、韩国实行的是“高农价”,欧洲美国实行的是“高补贴”。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国家给予农民生产经营自由权,但从农业产业特性考虑给予农业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却相对不足。农业发展因此缺乏后劲。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却是农业弱国。发达国家尽管农业比例不大,但农业产业却较强。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根据农业产业特性,通过补贴稳定农民,通过投入做强农业。这种补贴和投入不是一时之策,而是现代工业国家保持城乡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制度。3.5强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国家责任制农业税费废除后,国家实行公共财政,强调公平赋税、强化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全民。由此开启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国家责任制。这一体制意味着农民不再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特殊人群,更是同样生活在共和国的平等国民。。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土地被征用后 , 行补 偿办 法主要是货 币补偿 、 现 招工补偿 、 社会 保障补偿等。每种补偿方式都 各有特点 , 也有各自的局限性 。 但 货币补偿 ,只是一种生活指 向性 的安排而非就业指 向性安排 ,
而 且现行 的补偿标准较低 , 集体经济组 织和农民之间的分配不
尽 合理 , 农民的利益 往往会遭受损 失 ; 招工安 排是计划 经济的 种安置方 式 , 不适 应用工单位 市场化改 革的趋势 ; 只有社会 保障方式才是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过
程 中最 为严重 的社会 问题 之一。对于大量 的失地农 民来说 , 在
I D 《 代经 》 0#g1期( , 当 济 2 8- T o 2 上)

目前 中国城市, 平达到 4 %,还有 5%的人口生活在农 f -  ̄k 5 5 村 , 以中国现有 1 亿人 口计 , 即 3 尚有 71 亿农村 人口。近年来 . 5 由于大批耕地流失 , 现在还剩下 1 8亿亩多一点 的耕地 。这样算
【 关键词 】 城 乡一体化 农村社会保障 村社制度 土地股
低生活保障 , 导致 了城 乡之 间生活上的巨大差距 。所 以只有启 动社会保障程 序才能解决农民的后颐之忧 , 这是城 乡一体化进 程的前提 条件 。
两个瓶颈 因素的制约 , 只有这两个 制约 因素得 以解 决 , 其他诸 如 , 乡规划布局一体化 、 业分工一体化 、 乡服务功能一体 城 产 城 化 、 乡社会事业 一体化 、 乡社会进步一体化等才能实现 。 城 城
但是 , 由于一家 一户的小农经 济的经营模 式成本高 、 数量小从
过程 ; 筹城 乡经 济发展 , 是统 增加农民收 入 , 化农村改 革 , 深 建 设社会主 义新 农村的重要途径 ; 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 会 、 彻落 贯 实科学发展观 的必然选择 ; 是优化 经济结构 , 高资源配 置效 提 率, 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的重要举措 。然 而任 何地区在城 乡 体化实践过程 中 , 都面临农村社会保障和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

推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只有推动农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才能充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仅仅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产业建设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在这期间对于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却缺少相应的扶持,从而导致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了非常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对于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十分不利。

1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1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不平衡农村地区在发展经济产业时与城市有着显著的区别,还处在依靠自然资源作为对象进行产业发展,因此各地农村之间极不平衡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首要问题。

在部分无技术、无可耕地、无自然风光的“三无”农村发展相关区域经济可谓是纸上谈兵。

1.2 缺乏相应的产业发展人才及劳动力储备在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观光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不但需要大量熟练度高的技术工人,而且在产业谋划和开发的过程中更需要高级人才的加入。

但是如今的农村地区熟练的技术工人基本都前往沿海地区务工,本地大学毕业生也倾向于留在大城市中寻找工作机会,而数量更为稀少的本地研究生以上的人才学成后回归故里的几率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农村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在“人”上的储备也明显不足。

1.3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扶持政策覆盖面不足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欠账多的问题,如需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势必需要上级政府部门进行帮扶,如出台产业发展资金的补助、企业税收的减免、产业发展用地划拨、企业用工补助、产业技术支撑等。

上述扶持政策对于市级或县级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其尚能由相应的财政进行保障和支付,但对于本身就存在财政紧张的中西部地区,当地政府很难再对其农村地区进行资金或技术上的支撑。

2 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成因分析2.1 地理条件差异悬殊鉴于我国地域辽阔各种规模的农村遍布大江南北,也正因如此巨大的地形地貌差异导致了农村地理位置上的差距较为明显,尤其体现在内陆地区与沿海城市之间。

城乡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发展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第一章引言在中国的城乡发展进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城乡发展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影响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等方面加以探讨。

第二章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城乡发展差异的形成离不开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制度因素是影响城乡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了城乡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不均,使得城市相对于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人口因素也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城乡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城乡在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此外,地理环境、科技创新、经济市场等方面的差异也影响着城乡发展的差异。

第三章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城乡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城乡发展差异加大了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部分人群的财富积累,而农村地区由于发展滞后,收入水平较低,贫困问题突出。

其次,城乡发展差异也加大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农村地区缺乏发展机会和公共服务,人口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加剧了城市人口密集度和资源压力,对城市带来了诸多挑战。

第四章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要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均衡,需要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来加以推进。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城乡发展政策体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其次,要加强城乡规划和用地管理,合理调整城乡发展的空间格局,避免资源浪费与环境恶化。

同时,要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村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五章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加强城乡经济合作,促进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解决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解决辩论辩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解决辩论辩题正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解决。

首先,我们要明确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因此,我们认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来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比如,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将城市和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再出现割裂和对立。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的互补发展。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来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可以使农民更加有动力地投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也可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实现全面发展。

反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解决。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人口密度低,发展基础薄弱,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我们认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扶持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其次,我们认为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需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使农民更加有动力地投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演讲稿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演讲稿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国家整体发展的一个瓶颈。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首先,城乡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经济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在教育方面,城市的学校、教育资源丰富,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在医疗卫生方面,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先进,而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医疗资源不足。

在环境方面,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而农村地区的环境相对较好。

这些都表明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政府政策的不公平,缺乏对农村地区的重视和支持。

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城市人口过多,资源消耗过大,而农村地区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此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等方面的便利程度不足,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应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利共赢。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积极参与支持农村地区的建设,共同促进城乡发展的均衡。

总之,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每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谢谢大家!。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丹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02期摘要: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主要矛盾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表现得尤为突出。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城乡协调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一系列的历史原因,乡村与城市发展渐行渐远,城乡差距愈来愈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协调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文中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乡村;城乡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城市和乡村之间是相互支持、双向互动的有机体,忽视任何一方都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进而开辟工业品在农村的销售市场;城市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既要依靠农业,又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城市的发展可以为乡村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而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

”城乡协调发展关系我国社会的持久稳定,因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城市和乡村的关系,“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使市民和村民平等享用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提升全国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乡村是复杂的生活系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靠乡村独有的特点,通过其自身的发展搞活乡村经济,进而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

概念是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明确城乡协调发展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明确这些问题可以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1.1 概念从所收集到的文献可知,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但是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前在学术界还缺乏比较权威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的淘汰力度。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33 4 13 3 20 1
1 1 0 5 66 8 84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5 84 21 20 34 64
6 8 2o 2 5 23 4 2 07
6 6 8o 2 6 36 49 44
70 73 2 7 46 5 2 27
致城 乡巨大落差 的根 源,为构建城 乡和谐 发展提 出 了几点思考。 [ 关键词]城 乡差距 人力资本 城 乡壁垒
改革开放 2 O多年来 中国创造 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 与此 施的 .也可 以说 .经济政策是联系经济理论 、经济思想和经济 实 同时 . 乡差距也 日益拉大 成 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 的巨大障碍。 城 践的桥梁和纽带 .是实现经济 目标 ,经济任 务的工具 。市 场经济 调整城 乡关系 .解决好城 乡差距 问题 .已经成 为我国实现全面建
经济全球化要 求我们面 向国际市场配置 资源 统筹国内发展
2 城 乡居民消 费水平 差距加大 . 城乡居民消 费水平差距逐步扩大 其 中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较 高 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较低 并且增长幅度很小 。2 0 年 04
上半年 中国消费率仅 为 5 4 ,是 17 年 以来 2 年里最低的 5 % 98 5 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购 买力不强 农 村市场仅 占消费品零
从改革开放至今 , 我国的城 乡收入差距 呈现不断扩大 的态势
以下数据就 是最有力的证 明。 城 乡居 民收入水平 ( /人 ) 元
年份 1 7 8 9 19 o 9 1 9 9 9 2 o Oo 2 0 01 20 O 2 o O3 20 04
(} 1继续加强煤电油运有效衔接 。 组织 引导煤炭 、电力 、 石油 石化 交通 运输企业保证稳定生产和供应 加强上下游行业之问、
8 7 42 2 2 62 5 5 8o
23 96 92 42 6 8 46
( 资料 来源:根据 中国统计年 鉴整理) 据统计 20 年 中国农民人均 收入只有 3 美元 ~ 天还不到 03 1 2 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 的标准还处于贫 困线之下 与 1 9 8年相 9 比 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从 2 5 : 扩 大到 3 2 1年均扩大 0 1 1 1 .3t 6
条件下 .重要物资供求 的基本平衡仍然是宏观调控 的重要任务 . 设 小康社会宏伟 目标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 还要运用国家储备和进 出口进行吞吐调节 ,减少市场波动 ,稳定 城 乡差距的现状分析


市场物价 。从当前情况看 加强经济运 行调节 .应做 好以下几方
面工作 :
1城 乡居 民收入 差距拉大
制约我回 乡协调发展 城
的 因 素及 其对 策撩 时
●卢仁祥 王希玲 上海 电机学院
[ 要]城 乡差距持 续扩 大,已经成 为当前社会经济 发展 中 摘 的突出矛盾。努 力缩 小城 乡差距 ,是我 国经济社会 发展 中的重 大
课题 。本文主要介 绍 了目前我 国城 乡差距的现状 ,深 入剖析 了导
售总额的 3 % 且比去年 同期又降低 了 1 个百分点 。 34 5 3教 育经费投 入的差距和 受教 育程 度的差距 日趋 明显 城镇居 民的人均教育经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教育经费 而且城乡居民教 育经 费的差距越来越大 。 0 2 2 0 年 全社会 的各项 教育投资是 5 0 8 0多亿元 .其 中用在城市 的占 7 % 而城市人 口 7 仅占总人 口的3 % 占总人 口数近7 % 的农村人 口只得到 了2 % 0 0 3
个 百分点。
() 4 积极推进 自主 品牌建设。 积极推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和 政策环境的建立形成 。重 点支持和培育一批优 势企业 打造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自主 品牌 。 () 5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 业。 积极营造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的良好 的宏观环境 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 建立完善、优质 ,快 捷 高 效 的现代物流服务体 系。 4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
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 .保证重点地区 、高峰时段的供应 。
(} 2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有关重点行业 的清理整顿工 作 抑制产能盲 目扩张 。鼓励各地主要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快 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和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 f) 3 加强对能源, 资源消耗的管理 。 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节 约型产品的使用 。加大对 消耗高 .污染重 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
维普资讯
■ 点 n l 热 I 分,i ● t _ 赢 I 1 n l, 1 1 f ! i l
的方针 完善国家对农业 的支持 保护体 系 ,促进城 乡协调 发展。 2 综合平衡 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 的根本要 求 . 我国幅员辽 阔.人 口众 多.社会主义建设是在落后的经济 条 件下进行 的 能否做到综合平衡、统筹发展 关系到社会 主义 建 设的成败和党的执政地位 的巩 固。陈云 同志提 出了综合平 衡的理 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 仍有现实意义。近几年 .我们经济运行 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 问题 :” 超常规发展 ” 不平衡发展 ”的呼声过 高 :固定资产投 、” 资规模过 大 . 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要素和物资发展不平衡
煤 、电、 、 油 运”紧张 : 信贷投 放增 幅过 大. 土地浪费惊人:个
人贫 富差距 .地区发展差距和行业利益 差距过大等等。这些都需 要有一个符合发展规律 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陈云 同志 的综合平衡 理论 ,宏观调控理论 .无疑具有现实 的指导意义 。 3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体 制下 .国家的宏观调 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