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oyd算法求有向带权图的最短路径
matlab的floyd算法
matlab的floyd算法Floyd算法,是一种图论算法,用于在加权图中求解最短路径。
它是以发明者之一、罗伯特·弗洛伊德的名字命名的。
这个算法同样被用于对于任意两点之间的最长路径(所谓的最短路径问题)进行求解。
算法描述给定一个带权的有向图G=(V,E),其权值函数为w,下面我们定义从顶点i到顶点j的路径经过的最大权值为dist(i,j)。
特别地,当i=j时,dist(i,j)=0。
为了方便描述算法,我们用D(k,i,j)表示从顶点i到顶点j且路径中的所有顶点都在集合{1,2,⋯,k}中的所有路径中,最大边权值的最小值。
则从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路径的边权值就是 D(n,i,j),其中n是图中顶点的数量。
算法思想:建立中间顶点集合算法是通过不断地扩充中间顶点集合S,来求解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具体来说,设S={1, 2, ⋯, k},其中k是整数。
Floyd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依次考察所有可能的中间顶点x(即所有S中的顶点),对于每个中间顶点x,若从i到x再到j的路径比已知的路径更短,则更新dist(i,j)为更小的值D(k,i,j)。
最终,在S={1, 2, ⋯, n}的情况下,所得到的D(n,i,j)就是顶点i到顶点j之间的最短路径的长度。
Floyd算法的核心是一个三重循环,在每一轮循环中,枚举S中所有的中间顶点x,通过动态规划计算出从i到j的最短路径长度D(k,i,j)。
这一过程可表述为:for k = 1 to nfor i = 1 to nfor j = 1 to nif D(k,i)+D(j,k) < D(k,i,j)D(k,i,j) = D(k,i)+D(j,k)其中D(0,i,j)即为dist(i,j),若i和j不连通,则D(0,i,j)=+Inf。
算法实现function D = Floyd(adjmat)% adjmat为邻接矩阵邻接矩阵adjmat的定义为:- 若两个顶点之间有边相连,则对应位置为该边的边权值;- 若两个顶点之间没有边相连,则对应位置为0。
基于gpu的所有点对的最短路径floyd-warshall算法
基于gpu的所有点对的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算法
Floyd-Warshall 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图中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法。
该算法基于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迭代更新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最终得到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当使用 GPU 进行计算时,可以利用 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来加速 Floyd-Warshall 算法的执行。
以下是一个基于 GPU 的 Floyd-Warshall 算法的简要描述:
1. 数据准备:将图的邻接矩阵加载到 GPU 的内存中。
2. 外层循环:遍历图中的所有节点。
3. 内层循环:对于每个节点,遍历其与其他节点的连接。
4. 更新最短路径:根据当前节点和连接节点的距离,更新连接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最短距离。
5. 重复步骤 2-4,直到所有节点都被遍历。
6. 获取结果:从 GPU 内存中读取更新后的最短距离矩阵。
通过将计算任务分配到多个 GPU 线程上并行执行,可以大大提高 Floyd-Warshall 算法的计算效率。
同时,需要注意 GPU 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线程之间的同步问题。
这只是一个基于 GPU 的 Floyd-Warshall 算法的简单描述,实际实现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和优化。
具体的实现方式会根据使用的 GPU 平台和编程语言而有所不同。
多源最短路算法
多源最短路算法多源最短路算法是指在图中找出多个起点到各个终点的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是单源最短路算法的扩展,单源最短路算法只能求出一个起点到所有终点的最短路径,而多源最短路算法可以求出多个起点到所有终点的最短路径。
一、问题描述在一个有向带权图中,给定多个起点和终点,求每个起点到每个终点的最短路径。
二、常见算法1. Floyd算法Floyd算法是一种基于动态规划思想的多源最短路算法。
它通过不断地更新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来得到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Floyd 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3),空间复杂度为O(n^2)。
2.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单源最短路算法,但可以通过对每个起点运行一次Dijkstra算法来实现多源最短路。
Dijkstra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ElogV),空间复杂度为O(V)。
3. Bellman-Ford算法Bellman-Ford算法是一种解决带负权边图上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动态规划算法。
通过对每个起点运行一次Bellman-Ford算法来实现多源最短路。
Bellman-Ford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VE),空间复杂度为O(V)。
三、算法实现1. Floyd算法实现Floyd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动态规划,即从i到j的最短路径可以通过i到k的最短路径和k到j的最短路径来得到。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数组dis[i][j]表示从i到j的最短路径长度,初始化为图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两点之间没有边相连,则距离为INF(无穷大)。
然后,我们用三重循环遍历所有顶点,每次更新dis[i][j]的值。
代码如下:```pythondef floyd(graph):n = len(graph)dis = [[graph[i][j] for j in range(n)] for i in range(n)]for k in range(n):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n):if dis[i][k] != float('inf') and dis[k][j] != float('inf'):dis[i][j] = min(dis[i][j], dis[i][k] + dis[k][j])return dis```2. Dijkstra算法实现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它通过不断地选择当前起点到其他顶点中距离最小的顶点来更新最短路径。
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例题
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例题摘要:一、Floyd 算法介绍二、MATLAB 实现Floyd 最短路算法的例题三、Floyd 算法的应用案例四、总结正文:一、Floyd 算法介绍Floyd 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动态规划算法,用于求解加权连通图(有向图、无向图)中所有顶点之间最短路的长度。
该算法可以处理带有负权边的图,并且时间复杂度为O(n3)。
Floyd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任意节点i 到任意节点j 的最短路径不外乎2 种可能,1 是直接从i 到j,2 是从i 经过若干个节点k 到j。
所以,我们假设Dis(i,j) 为节点u 到节点v 的最短路径的距离,对于每一个节点k,我们检查Dis(i,k) Dis(k,j) < Dis(i,j) 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证明从i 到k 再到j 的路径比i 直接到j 的路径短,我们便设置Dis(i,j) Dis(i,k) Dis(k,j)。
二、MATLAB 实现Floyd 最短路算法的例题以下是一个使用MATLAB 实现Floyd 算法的例题:```MATLABfunction [T,pred] = floyd(adj_matrix)% 输入:邻接矩阵% 输出:最短路径矩阵,预测矩阵= size(adj_matrix, 1);T = zeros(n, n);pred = zeros(n, n);for i = 1:nfor j = 1:nfor k = 1:nif i ~= k && i ~= j && k ~= jT(i, j) = min(T(i, j), T(i, k) + T(k, j));pred(i, j) = T(i, k) + T(k, j);endendendendend```三、Floyd 算法的应用案例Floyd 算法在网络分析、社交网络、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网络分析中,Floyd 算法可以用于寻找网络中的最短路径,以便快速传递信息或货物。
Floyd算法
Floyd算法Floyd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图论算法,用于求解带权有向图中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该算法由美国数学家罗伯特·弗洛伊德(Robert Floyd)于1962年提出,因此得名为Floyd算法。
Floyd算法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它采用了“分治”的思想,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然后逐步解决子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结果。
本文将从算法的背景、基本思想、实现方法及优缺点等方面对Floyd 算法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一、算法的背景在讲Floyd算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最短路径问题。
顾名思义,最短路径问题就是在给定图中找到两个给定节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也就是路径上各边权值之和最小的路径。
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网络路由、地图路径规划、航线安排等等。
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我们可以通过图论的方法来描述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给定一张带权有向图G=(V, E),其中V表示节点的集合,E表示边的集合。
每条边E(i,j)的权重为w(i,j),表示从节点i到节点j的距离或成本。
那么最短路径问题就是在图中找到从节点s到节点t的一条最短路径P,并且P上的边权之和最小。
最初求解的思路是按照类似深度优先搜索的方式,逐个遍历所有路径,然后依次比较它们的距离,找到最短路径。
但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它的时间复杂度非常高。
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更高效的算法,以求得最短路径问题的最优解。
二、算法的基本思想Floyd算法就是一种高效地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
它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逐步求解子问题,最终得到完整的最短路径。
而解决子问题的方式则是采用了“分治”的思想,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然后逐步解决。
具体地说,Floyd算法采用了“中转节点”的概念,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这样一个子问题:对于每个节点i和节点j,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为d[i][j],那么考虑一下节点k作为中转节点,它可以为i和j之间的路径P提供一个“中转服务”,将P拆分为两条路径:i-->k和k-->j。
佛洛伊德算法
佛洛伊德算法一、佛洛伊德算法简介佛洛伊德算法(Floyd Algorithm),又称弗洛伊德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加权图中所有顶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
该算法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David Floyd于1967年提出,主要用于解决带权有向图和带权无向图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二、佛洛伊德算法与最短路径算法的关系佛洛伊德算法与最短路径算法密切相关,但它不同于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
后两种算法主要用于求解单源最短路径,而佛洛伊德算法可以同时求解图中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三、佛洛伊德算法的基本原理1.假设图中所有顶点已按照某种顺序编号,边的权值均为非负数。
2.初始化一个距离矩阵,将矩阵中所有元素设为无穷大(表示尚未确定最短路径)。
3.对于每个顶点k,遍历图中的所有顶点i和j,尝试将顶点k作为其他两点之间的中间点,更新距离矩阵中的距离值。
4.重复步骤3,直到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都被求解出来。
四、佛洛伊德算法的应用场景1.带权有向图和带权无向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2.网络路由规划: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寻找最优路径,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物流配送:在物流领域,用于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
五、佛洛伊德算法的优缺点优点:1.可以同时求解图中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2.算法稳定性较好,适用于大规模图计算。
缺点:1.计算复杂度高,时间复杂度为O(nm),其中n为顶点数,m为边数。
2.空间复杂度较高,需要存储整个距离矩阵。
六、佛洛伊德算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1.地图导航:利用佛洛伊德算法计算出行路线,为用户提供最优路径。
2.物流配送:通过佛洛伊德算法优化配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
基于Floyd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
基于Floyd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基于Floyd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一、引言路径规划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涉及到交通、物流、电信等诸多领域。
而在路径规划中,如何寻找最优路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Floyd算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最优路径规划问题。
本文将介绍Floyd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最优路径规划问题中的应用。
二、Floyd算法的基本原理Floyd算法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用于计算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它通过构建一个二维矩阵来记录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并逐步更新矩阵中的距离值,直到得到最终的最短路径。
Floyd算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距离矩阵,设置所有点之间的距离为无穷大。
同时将直接相连的点的距离设置为它们之间的权值。
2. 通过遍历所有点,逐步更新距离矩阵中的值。
对于当前点i和j之间的路径,如果经过一个中转点k可以使得路径变短,就更新距离矩阵中的对应距离值为较短的路径长度。
3. 重复第2步,直到遍历完所有点。
最后得到的距离矩阵中的值就是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三、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分析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可以用图的形式表示,其中顶点表示地点,边表示路径,边的权值表示路径的长度或者花费。
在实际应用中,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约束条件,例如最短路径、最少花费路径、最优时间路径等。
基于Floyd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实质上就是在已知图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来确定最优路径。
借助Floyd算法,我们可以使用距离矩阵来表示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更新矩阵来找到最短路径。
四、基于Floyd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基于Floyd算法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的应用,我们以一个城市交通网络为例进行分析。
假设一个城市有n个交叉口,这些交叉口之间通过道路相连。
我们的目标是从一个起点到达一个终点,寻找一条最短路径。
此时,我们可以将城市交通网络抽象为一个图,其中交叉口表示顶点,道路表示边,边的权值表示路径的长度。
弗洛伊德(Floyd)算法
弗洛伊德(Floyd)算法最短路径问题:从某个顶点出发到达另外⼀个顶点的所经过的边的权重和最⼩的⼀条路径弗洛伊德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1.基本思想(1)计算图中各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每⼀个顶点都是出发访问点,所以需要将每⼀个顶点看做被访问顶点,求出从每⼀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2)所有顶点都作为中间节点遍历⼀次,每次遍历将各个顶点经过中间节点到另⼀个节点的距离,与不经过该节点的距离相⽐较,若经过中间节点的距离更⼩,就更新距离表与前驱关系(3)时间复杂度O(n3),所有顶点作为出发点、中间节点、终点,每个顶点都要遍历3次2.步骤(1)设置顶点 a 到顶点 b 的最短路径已知为 L ab,顶点 b 到 c 的最短路径已知为 L bc,顶点 a 到 c 的路径为 L ac,则 a 到 c 的最短路径为:min ( ( L ab + L bc ), L ac ),b 的取值为图中所有顶点,则可获得 a 到 b 的最短路径(2)⾄于 a 到 b 的最短路径 L ab或者 b 到 c 的最短路径 L bc,是以同样的⽅式获得(3)三个点为同⼀顶点时:中间顶点为⾃⾝;三个点是不同顶点时:中间顶点是终点的前驱节点;两个顶点直接连通时:中间节点为出发点代码实现import java.util.Arrays;public class Floyd {//弗洛伊德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问题public static final int BLOCK = 65535;//表⽰顶点之间不直接连通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har[] vertex = {'A', 'B', 'C', 'D', 'E', 'F', 'G'};//顶点到⾃⾝距离为0int[][] matrix = {{0, 5, 7, BLOCK, BLOCK, BLOCK, 2},{5, 0, BLOCK, 9, BLOCK, BLOCK, 3},{7, BLOCK, 0, BLOCK, 8, BLOCK, BLOCK},{BLOCK, 9, BLOCK, 0, BLOCK, 4, BLOCK},{BLOCK, BLOCK, 8, BLOCK, 0, 5, 4},{BLOCK, BLOCK, BLOCK, 4, 5, 0, 6},{2, 3, BLOCK, BLOCK, 4, 6, 0}};Graph graph = new Graph(matrix, vertex);graph.floyd();graph.result();}}//带权⽆向图class Graph {public char[] vertex;//存放顶点public int[][] matrix;//保存各个顶点到其它顶点的距离,初始为直接连接的距离,算法计算后为最短距离public int[][] relay;//保存中间结点//构造器public Graph(int[][] matrix, char[] vertex) {this.vertex = vertex;this.matrix = matrix;this.relay = new int[vertex.length][vertex.length];//三个点为同⼀顶点时:中间顶点为⾃⾝;三个点是不同顶点时:中间顶点是终点的前驱节点;两个顶点直接连通时:中间节点为出发点for (int i = 0; i < vertex.length; i++) {Arrays.fill(relay[i], i);//初始中间顶点为⾃⾝}}//显⽰算法结果public void result() {for (int k = 0; k < vertex.length; k++) {for (int i = 0; i < vertex.length; i++) {System.out.println(vertex[k] + " 到 " + vertex[i] +" 最短路径 " + matrix[k][i] +" 中间结点 " + vertex[relay[k][i]]);}System.out.println();}}//弗洛伊德算法public void floyd() {int temp;//保存i到j的距离for (int i = 0; i < matrix.length; i++) {//出发点ifor (int j = 0; j < matrix.length; j++) {//中间顶点jfor (int k = 0; k < matrix.length; k++) {//终点ktemp = matrix[i][j] + matrix[j][k];//求从i出发,经过k,到达j的距离 if (temp < matrix[i][k]) {matrix[i][k] = temp;//更新距离relay[i][k] = relay[j][k];//更新中间顶点}}}}}}。
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例题
感谢您为我指定了这个主题,让我有机会与您共享关于matlab floyd 最短路算法例题的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在本文中,我将从浅入深地介绍这个主题,并给出相关的例题和解析,以便您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算法。
1. 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简介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图中各顶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采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不断更新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来求解整个图中所有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3),适用于有向图或者无向图。
2. 例题分析假设我们有一个有向图,包含5个点和7条边,我们需要使用matlab floyd算法来求解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 我们首先需要构建图的邻接矩阵,表示各点之间的距离或者权值。
我们可以根据邻接矩阵使用matlab floyd算法来求解最短路径。
- 以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为例,假设我们需要求解点1到点4之间的最短路径。
我们可以在求解过程中使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通过不断更新点1到点4的最短距离来求解最终的最短路径。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实用且高效的算法。
尤其是对于大规模的图,使用matlab floyd算法可以快速地求解各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为很多实际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便利。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和例题分析,相信您对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也欢迎您共享更多关于这个主题的想法和见解。
以上是本文对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带给您一些启发和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讨论,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图论算法,它能够在有向图或者无向图中高效地求解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matlab floyd最短路算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通过详细的例题分析来加深对该算法的理解。
带权图中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Floyd算法优化
带权图中任意两点间最短路径的Floyd算法优化作者:刘莹张文涛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28期【摘要】本文首先从传统的Floyd算法的机理入手,详细描述了带权有向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求解过程,通过手工模拟构造排序矩阵和C语言编程实现,找出影响算法效率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Floyd最短路径算法手工模拟语句频度优化算法最短路径的求解算法通常都依赖于一种性质,即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总是也包含了路径上其他顶点间的最短路径。
带权有向图G的最短路径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单源最短路径,它是指求一个网络图中任意一个顶点到其他各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目前比较流行的算法是Dijkstra算法[1]。
二是求带权网络图中任意一对顶点间的最短路径,常常选用Floyd-Warshall算法[2]。
除了以上两种算法之外,目前国内外对最短路径的算法的研究还有A*算法[3]和Bellman-Ford算法[3]等。
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各有优缺点[4],尽管Dijkstra算法属于单源最短路径算法,但也可以用它来解决每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每一次执行其算法过程时,轮流将一个顶点作为源点即可求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3)。
但该算法的缺点是网络中的边不能带有负权值,否则Dijkstra算法将不再适用。
Floyd 算法给出了一个解决带权图中任意两点之间最短路径问题的一个新方法。
Floyd算法的C语言描述如下:void Floyd(MGraph G,DistanceMatrix &D)for(i=0;ifor(j=0;jA[i][j]=A.arcs[i][j]; //语句3for(u=0;ufor(i=0;ifor(j=0;jif(A[i][u]+A[u][j]A[i][j]=A[i][u]+A[u][j]; //语句8在该算法中,MGraph是图的邻接矩阵存储结构体类型,DistanceMatrix是距离矩阵二维数组类型。
算法12--最短路径--弗洛伊德(Floyd)算法
D(2) [i][j] = min{D(1) [i][j], D(1) [i][2]+D(1) [2][j]}
6
0123
V2 8 V3
8
0 1 1920 43 0
3
4 52
ADA(((-32101)))==
8
11021 0 98 2 3 45 0 687
1 2
9
V0
V1
8
8
90 110 6 0 3
12
5.算法实现
• 图用邻接矩阵存储 • edge[ ][ ]存放最短路径长度 • path[i][j]是从Vi到Vj的最短路径上Vj前一顶点序号
void floyd ( ){
for ( int i = 0; i < n; i++ ) //矩阵dist与path初始化
for ( int j = 0; j < n; j++ ) { //置A(-1)
例题:
6 A4 3 11
C
初始:
0 6
4 0
11 2
3 0 B
路径: BA CA
AB AC BC
2 0 4 11
加入A: 6 0 2 37 0
AB AC
路径: BA
BC
CA CAB
04 6 加入B: 6 0 2
37 0
AB ABC
路径: BA
BC
CA CAB
04 6 加入C: 5 0 2
37 0
AB ABC
8
0092 3 45 0 687
1 2
9
V0
V1
8
8
0160 3
1
以D(0)为基础,以V1为中间顶点,求从Vi,到Vj的最短
几种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
几种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在图论中,最短路径算法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最短路径算法主要用于在加权图中查找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1.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用于求解带权有向图中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该算法从起点出发,逐步确定离起点最近的节点,并更新起点到其他节点的距离。
Dijkstra算法能够求解非负权重的最短路径,时间复杂度为O(V^2),其中V是图中节点的数量。
2. Bellman-Ford算法Bellman-Ford算法用于解决带负权边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该算法通过反复松弛边的方式逐渐找到最短路径。
Bellman-Ford算法可以处理带有负权边但没有负权环的图,时间复杂度为O(V·E),其中V是图中节点的数量,E是图中边的数量。
3. Floyd-Warshall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用于解决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该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逐步更新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Floyd-Warshall算法适用于带权有向图,它可以处理带有负权边但没有负权环的图,时间复杂度为O(V^3),其中V是图中节点的数量。
4.A*算法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算法,常用于解决的问题是在有向加权图中找到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该算法利用启发式函数估计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短距离,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下一个节点进行展开。
A*算法通常比Dijkstra算法效率更高,但需要适当的启发式函数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最短路径算法,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问题。
选择合适的算法主要取决于图的类型、权重性质和问题要求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算法选择非常重要,以获得更高效的求解结果。
基于MapX和Floyd算法的最短路径搜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R 0 N1l
说明
结点 I D
类型 及长度
长整型
允许空值
N
R 12 N 0 R 13 N 0
经度 纬度 连接弧段数
舣精度 双精度 整型
N N Y
●
: 】 点 页
R 14 N 0
0
: 绌 点 ( 、③ 、 ⑨ 、④ 、⑨ ) ①
( 、 2 .、 4 1 、 { : 『I 、 2行 仃 … 个 顶 点 ) {1
路径 的搜索和显示 ,系统包括数据层、业务层 和表示层 ,
21 数 据 层 .
最 底 层 是 Malf 式 的地 图 文件 ( 括 .A pno格 包 D T、. I D、. T B、. P等格式 文件) A MA 。此外 ,通过 MaX构建 的道路 拓扑 p
网络关 系结 构数据库将 为下一层 的数据计算处理提供数据 源。
Ma pX nd Fl y a o d
F ENG a Hu
( u e Y ca gR do& T U i ri Hue ihn 4 00 H b i ihn ai V nv sy, b i ca g4 3 0 ) e t Y
Ab t a t T e in t e s o t s p t e r h s se a r a ew r p lg aa a e i s u t rd a d t e F o d ag r h s r c : o d s h h re t ah s a c y t m, o d n t o k t oo y d t b s s t cu e n ly lo i m g o r h t i p l d O1 h a e o p ma n s a + T e r s a c o u e n t e ce t n o e t p l g a a a e a d t e sa p i / t e b s fMa X p a d Viu lC+ . h e e r h fc s s o h r a i f h o o o d t b s n h e o t y
Floyd(弗洛伊德)算法(C语言)
Floyd(弗洛伊德)算法(C语⾔)转载:Floyd算法的介绍算法的特点弗洛伊德算法是解决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的⼀种算法,可以正确处理有向图或有向图或负权(但不可存在负权回路)的最短路径问题,同时也被⽤于计算有向图的传递闭包。
算法的思路通过Floyd计算图G=(V,E)中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时,需要引⼊两个矩阵,矩阵S中的元素a[i][j]表⽰顶点i(第i个顶点)到顶点j(第j个顶点)的距离。
矩阵P中的元素b[i][j],表⽰顶点i到顶点j经过了b[i][j]记录的值所表⽰的顶点。
假设图G中顶点个数为N,则需要对矩阵D和矩阵P进⾏N次更新。
初始时,矩阵D中顶点a[i][j]的距离为顶点i到顶点j的权值;如果i和j不相邻,则a[i][j]=∞,矩阵P的值为顶点b[i][j]的j的值。
接下来开始,对矩阵D进⾏N次更新。
第1次更新时,如果”a[i][j]的距离” > “a[i][0]+a[0][j]”(a[i] [0]+a[0][j]表⽰”i与j之间经过第1个顶点的距离”),则更新a[i][j]为”a[i][0]+a[0][j]”,更新b[i][j]=b[i][0]。
同理,第k次更新时,如果”a[i][j]的距离” >“a[i][k-1]+a[k-1][j]”,则更新a[i][j]为”a[i][k-1]+a[k-1][j]”,b[i][j]=b[i][k-1]。
更新N次之后,操作完成!补充:以下⾯图为例⼦,b[i][j]中存储的是Vi~Vj之间的中介点,b[i][j]初始值为j,⽐如V0~V3最短路径是V0-->V2-->V1-->v3,在计算最短路径时转换为V0-->V2的距离加上V2-->V3的最短距离,接下来类似于递归,V2-->V3的最短路径就是以V1为中介点,V2-->V1的距离加上V1-->V3的距离。
因此,b[0][3]=2实例说明将整体分为两个步骤1.计算metrixD矩阵(两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和P矩阵(两顶点的中介点)#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void Create_metrixD_P(int** metrixD, int **P ,int VerNum, int EdgNum){int x, y, Weight, edg_count = 0;int i, j, k;for (i = 0; i < VerNum; ++i) {for (j = 0; j < VerNum; ++j) {metrixD[i][j] = INT_MAX;P[i][j] = j;}}while (edg_count < EdgNum) {scanf("%d%d%d", &x, &y, &Weight);metrixD[x - 1][y - 1] = Weight;edg_count++;}}//Floyd algorithmvoid Floyd(int **metirxD, int **P, int VerNum) {int n, x, y, temp = 0;//The triple loop looks for shortest paths and weightsfor (n = 0; n < VerNum; ++n) {for (x = 0; x < VerNum; ++x) {for (y = 0; y < VerNum; ++y)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vertices is compared to the distance through a vertextemp = (metirxD[x][n] == INT_MAX || metirxD[n][y] == INT_MAX) ? INT_MAX : (metirxD[x][n] + metirxD[n][y]);if (temp < metirxD[x][y]) {//Update matrix informationmetirxD[x][y] = temp;P[x][y] = n;}}}}}void Show_metrixD_P(int** metrixD, int **P, int VerNum){int x, y;printf("metrixD:\n");for (x = 0; x < VerNum; ++x) {for (y = 0; y < VerNum; ++y) {if (metrixD[x][y] == INT_MAX) {printf("∞ ");}else {printf("%d ", metrixD[x][y]);}}printf("\n");}printf("P:\n");for (x = 0; x < VerNum; ++x) {for (y = 0; y < VerNum; ++y) {printf("%d ", P[x][y]);}printf("\n");}}int main(void){int VerNum, EdgNum, i;int** metrixD, ** P;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vertices and edges:");scanf("%d%d", &VerNum, &EdgNum);metrixD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P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for (i = 0; i < VerNum; ++i) {metrixD[i]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P[i]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printf("Input vertices and weights:");Create_metrixD_P(metrixD, P, VerNum, EdgNum);Floyd(metrixD, P, VerNum);Show_metrixD_P(metrixD, P, VerNum);for (i = 0; i < VerNum; ++i) {free(metrixD[i]);free(P[i]);}free(metrixD);free(P);return0;}2.输出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与路径#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efine VEXNUM 5//Adjacency matrix: shows the distance between verticesint metirxD[VEXNUM][VEXNUM] = {INT_MAX,10, 5, INT_MAX,INT_MAX,INT_MAX,INT_MAX,2, 1, INT_MAX,INT_MAX,3, INT_MAX,9, 2,INT_MAX,INT_MAX,INT_MAX,INT_MAX,4,7, INT_MAX,INT_MAX,5, INT_MAX};//Path: passing vertex between two verticesint P[VEXNUM][VEXNUM] = {0,1,2,3,4,0,1,2,3,4,0,1,2,3,4,0,1,2,3,4,0,1,2,3,4};//Floyd algorithmvoid Floyd() {int n, x, y, temp = 0;//The triple loop looks for shortest paths and weightsfor (n = 0; n < VEXNUM; ++n) {for (x = 0; x < VEXNUM; ++x) {for (y = 0; y < VEXNUM; ++y)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vertices is compared to the distance through a vertextemp = (metirxD[x][n] == INT_MAX || metirxD[n][y] == INT_MAX) ? INT_MAX : (metirxD[x][n] + metirxD[n][y]);if (temp < metirxD[x][y]) {//Update matrix informationmetirxD[x][y] = temp;P[x][y] = n;}}}}}void Show_Path() {int x, y, temp = 0;//Output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two verticesfor (x = 0; x < VEXNUM - 1; ++x) {for (y = x + 1; y < VEXNUM; ++y) {printf("V%d-->V%d weight:%d path:V%d", x, y, metirxD[x][y], x);temp = P[x][y];while (temp != y) {printf("-->V%d", temp);temp = P[temp][y];}printf("-->V%d", y);printf("\n");}}}int main(void){Floyd();Show_Path();return0;}完整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void Create_metrixD_P(int** metrixD, int **P ,int VerNum, int EdgNum){int x, y, Weight, edg_count = 0;int i, j, k;for (i = 0; i < VerNum; ++i) {for (j = 0; j < VerNum; ++j) {metrixD[i][j] = INT_MAX;P[i][j] = j;}}while (edg_count < EdgNum) {scanf("%d%d%d", &x, &y, &Weight);metrixD[x - 1][y - 1] = Weight;edg_count++;}}//Floyd algorithmvoid Floyd(int **metirxD, int **P, int VerNum) {int n, x, y, temp = 0;//The triple loop looks for shortest paths and weightsfor (n = 0; n < VerNum; ++n) {for (x = 0; x < VerNum; ++x) {for (y = 0; y < VerNum; ++y)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vertices is compared to the distance through a vertextemp = (metirxD[x][n] == INT_MAX || metirxD[n][y] == INT_MAX) ? INT_MAX : (metirxD[x][n] + metirxD[n][y]);if (temp < metirxD[x][y]) {//Update matrix informationmetirxD[x][y] = temp;P[x][y] = n;}}}}}void Show_metrixD_P(int** metrixD, int **P, int VerNum){int x, y;printf("metrixD:\n");for (x = 0; x < VerNum; ++x) {for (y = 0; y < VerNum; ++y) {if (metrixD[x][y] == INT_MAX) {printf("∞ ");}else {printf("%d ", metrixD[x][y]);}}printf("\n");}printf("P:\n");for (x = 0; x < VerNum; ++x) {for (y = 0; y < VerNum; ++y) {printf("%d ", P[x][y]);}printf("\n");}}void Show_Path(int **metirxD, int **P, int VerNum) {int x, y, temp = 0;//Output the shortest path between two verticesfor (x = 0; x < VerNum - 1; ++x) {for (y = x + 1; y < VerNum; ++y) {printf("V%d-->V%d weight:%d path:V%d", x, y, metirxD[x][y], x); temp = P[x][y];while (temp != y) {printf("-->V%d", temp);temp = P[temp][y];}printf("-->V%d", y);printf("\n");}}}int main(void){int VerNum, EdgNum, i;int** metrixD, ** P;printf("Enter the number of vertices and edges:");scanf("%d%d", &VerNum, &EdgNum);metrixD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P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for (i = 0; i < VerNum; ++i) {metrixD[i]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P[i] = (int*)malloc(VerNum * sizeof(int));}printf("Input vertices and weights:");Create_metrixD_P(metrixD, P, VerNum, EdgNum);Floyd(metrixD, P, VerNum);Show_metrixD_P(metrixD, P, VerNum);Show_Path(metrixD, P, VerNum);for (i = 0; i < VerNum; ++i) {free(metrixD[i]);free(P[i]);}free(metrixD);free(P);return0;}。
弗洛伊德算法求经过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
弗洛伊德算法求经过所有结点的最短路径
弗洛伊德算法(Floyd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图中所有节点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
该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思想求解,时间复杂度为O(N^3),其中N为节点数目。
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化一个二维数组dis,用于存储每对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初始值为邻接矩阵中的权值。
2. 依次枚举每个节点k,将其加入到当前的最短路径中,在此基础上更新邻接矩阵中的距离,更新方法为dis[i][j] = min(dis[i][j], dis[i][k] + dis[k][j])。
3. 重复第2步,直到枚举完所有节点,此时dis中存储的就是每对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4. 如果要求出最短路径上的具体路径,则需要记录一个二维数组path,path[i][j]表示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路径经过的最后一个节点。
具体记录方法为如果
dis[i][k] + dis[k][j] < dis[i][j],则更新path[i][j] = k。
5. 最后通过递归找到每对节点之间的具体路径即可。
示例代码如下(C++实现):
void Floyd() {
for(int k = 1; k <= N; ++k) {
for(int i = 1; i <= N; ++i) {
for(int j = 1; j <= N; ++j) {
dis[i][j] = min(dis[i][j], dis[i][k] + dis[k][j]);
if(dis[i][j] == dis[i][k] + dis[k][j]) {
path[i][j] = k;
}
}
}
}
}。
最优路径经典算法
最优路径经典算法最优路径经典算法,是指在给定的图中,找到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使得该路径上的权值之和最小。
下面将介绍十个常见的最优路径经典算法。
一、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通过维护一个距离数组和一个标记数组,逐步更新距离数组中的值,直到找到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二、Bellman-Ford算法Bellman-Ford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通过对所有边进行松弛操作,逐步更新距离数组中的值,直到找到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三、Floyd-Warshall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通过维护一个距离矩阵,逐步更新矩阵中的值,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四、A*算法A*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的启发式搜索算法。
它通过维护一个优先队列,选择距离起点最近的节点进行扩展,直到找到终点。
五、Branch and Bound算法Branch and Bound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最短路径的分支定界算法。
它通过将问题划分为子问题,并使用界限函数剪枝,逐步搜索最短路径。
六、Johnson算法Johnson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所有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通过对图进行变换,使得图中不存在负权回路,然后使用Dijkstra算法计算最短路径。
七、SPFA算法SPFA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有向图中最短路径的算法。
它通过维护一个队列,选择队列中的节点进行松弛操作,直到找到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
八、Kruskal算法Kruskal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无向图中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它通过选择边的方式逐步构建最小生成树,直到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起。
九、Prim算法Prim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带权无向图中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它通过选择节点的方式逐步构建最小生成树,直到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起。
floyed算法 例题
floyed算法例题
弗洛伊德算法(Floyd's Algorithm),也称为弗洛伊德-沃舍尔算法(Floyd-Warshall Algorithm),是一种用于求解所有顶点对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算法。
它可以在有向图或带权图中计算出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下面是一个使用弗洛伊德算法求解最短路径的简单例题:
假设有一个带权有向图如下所示:
图中的边上显示了权重,表示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距离或代价。
我们要使用弗洛伊德算法计算出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1.初始化距离矩阵,对于图中的边,用实际的权重赋值;对
于不可达的边,用一个很大的数(例如9999)表示。
2.使用弗洛伊德算法更新距离矩阵。
逐个顶点遍历,以k作
为中介顶点,在i、j两个顶点之间比较是否有更短的路径,
如果有则更新距离矩阵。
o k = A:
o k = B:
o k = C:
o k = D:
3.根据最终的距离矩阵,我们可以得到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
路径。
使用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可以看出最短路径为:
o A到A的最短路径长度为0;
o A到B的最短路径长度为2,最短路径为A -> B;
o A到C的最短路径长度为1,最短路径为A -> C;
o A到D的最短路径长度为3,最短路径为A -> C -> D。
同样的,我们可以得到其他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弗洛伊德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逐步优化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时间复杂度为O(V^3),其中V为顶点的数量。
这使得它非常适用于解决小规模的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floyd算法
最短路floyd算法
最短路Floyd算法
在计算机科学中,最短路算法是指从一个源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问题在生产、交通运输、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而Floyd算法是其中一种经典的最短路算法,也是最为简单易懂的一种算法之一。
Floyd算法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可以求出有向图或者无向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3),其中n 为图中节点的个数。
虽然其时间复杂度较高,但其简单易懂,容易实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Floyd算法的思路是动态规划,其核心是通过不断更新节点之间的距离来求解最短路径。
具体实现时,通过一个二维数组来存储每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初始化时,对于任意两个节点i,j,如果存在直接相连的边,则将其距离赋值为边的权值,否则赋值为一个很大的数。
接着,对于每一个节点k,遍历所有节点i,j,若i到j的路径通过k 节点比原来的路径更短,则更新i到j的距离为i到k再到j的距离,即d[i][j]=min(d[i][j],d[i][k]+d[k][j])。
最终,当所有节点遍历完之后,二维数组中存储的就是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Floyd算法的优点是可以处理带负权边的图,但是如果图中存在负
权环,则该算法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因此,如果存在负权环,则需要使用其他的算法来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Floyd算法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最短路算法,适用于求解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其时间复杂度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合理的优化,来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算法的效率。
floyd算法例题 a1 a2 a3 a4
Floyd算法是一种用来寻找图中所有节点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动态规划。
Floyd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假设图中有n个节点,将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初始化为它们之间的直接连线长度,然后逐步更新这些距离,直到得到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四个例题a1、a2、a3、a4来讲解Floyd算法的具体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算法。
1. 例题a1【题目】有一个带权有向图,节点数为n,边数为m,求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输入】第一行为两个整数n和m,分别表示节点数和边数。
接下来m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a、b、c,表示图中存在一条从节点a到节点b的有向边,边的权值为c。
【输出】输出一个n×n的矩阵,其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表示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路径长度。
如果两点之间不存在路径,则输出一个特定的值(例如9999)。
【样例】输入:5 71 2 21 3 32 3 22 4 53 4 13 5 64 5 3输出:0 2 3 7 99999 0 2 5 89999 9999 0 3 69999 9999 9999 0 39999 9999 9999 9999 0【分析】根据给定的图和节点数,首先初始化一个n×n的矩阵,然后将直接连线的路径长度填入矩阵中。
接下来,利用Floyd算法逐步更新矩阵中的最短路径长度,直到得到所有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
2. 例题a2【题目】有一个带权有向图,节点数为n,边数为m,求图中是否存在负权环。
【输入】第一行为两个整数n和m,分别表示节点数和边数。
接下来m行,每行包含三个整数a、b、c,表示图中存在一条从节点a到节点b的有向边,边的权值为c。
【输出】若存在负权环,则输出"存在负权环",否则输出"不存在负权环"。
【样例】输入:3 31 2 -12 3 -23 1 -3输出:存在负权环【分析】我们可以利用Floyd算法求出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然后再验证是否存在负权环。
七年下最短路径问题专题练习
七年下最短路径问题专题练习简介本文档将提供一系列关于七年下最短路径问题的专题练。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常见的问题,即找到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和算法,并提供一些练题供您练。
最短路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是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最短路径算法:1. Dijkstra算法:用于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它基于贪心策略,逐步确定从源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2. Floyd-Warshall算法:用于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
它采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逐步更新路径长度矩阵来求解最短路径。
3. Bellman-Ford算法:用于求解带权有向图中的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同时允许存在负权边。
它采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多次松弛操作来逐步确定最短路径。
练题1. 给定以下有权有向图,请使用Dijkstra算法求解从顶点A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Graph](graph.png)2. 给定以下有权有向图,请使用Floyd-Warshall算法求解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Graph](graph.png)3. 给定以下有权有向图,请使用Bellman-Ford算法求解从顶点A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Graph](graph.png)请根据上述问题进行练,并尝试编写相应的算法代码来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结论最短路径问题在图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掌握最短路径算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希望本文档的练习题能够帮助您加深对最短路径问题的理解,并提高编写相应算法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年论文题目基于Floyd算法求有向带权图的最短路径学生王仁鹏指导教师张军教授年级 2008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别计算机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5月5日论文题要在一个网络中,如果两个结点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则这两个结点直接连通,在连接两个结点的弧上标上它的代价或权,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代价不一定是对称的,即A到B 的代价不一定等于B到A的代价,实际问题中以行船为例,有顺水和逆水的区别。
在图G中,给出两个结点求这样一条最短的路径,使经过这条路径上的代价之和最小,这就是最短路径问题。
网络分析作为GIS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在电子导航、交通旅游、城市规划以及电力、通讯等各种管网、管线的布局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网络分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是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不仅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引申到其它的度量,如时间、费用、线路容量等等。
相应地,最短路径问题就成为最快路径问题、最低费用问题等。
对于单源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一般采用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只是不同系统对Dijkstra算法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法。
本文对多源路径算法Floyd算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编程实现了该算法,最后测试了该算法的性能本算法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图的网络信息,在此用邻接矩阵cost[MAX][MAX]来表示带权有向图,若从Vi到Vj有弧,则cost[i][j]值为弧(Vi,Vj)上的权值,否则为∞。
从图的邻接矩阵cost出发,求图中从Vi到Vj的最短路径长度和结点序列。
如果从Vi到Vj存在弧,则从Vi到Vj存在一条长度为cost「i][j]的路径,该路径不一定是最短路径,尚需进行n次试探。
基于Floyd算法求有向带权图的最短路径王仁鹏摘要:在一个网络中,如果两个结点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则这两个结点直接连通,在连接两个结点的弧上标上它的代价或权,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代价不一定是对称的,即A 到B的代价不一定等于B到A的代价,实际问题中以行船为例,有顺水和逆水的区别。
在图G中,给出两个结点求这样一条最短的路径,使经过这条路径上的代价之和最小,这就是最短路径问题。
本算法采用邻接矩阵存储图的网络信息,在此用邻接矩阵cost[MAX][MAX]来表示带权有向图,若从Vi到Vj有弧,则cost[i][j]值为弧(Vi,Vj)上的权值,否则为∞。
从图的邻接矩阵cost出发,求图中从Vi到Vj的最短路径长度和结点序列。
如果从Vi到Vj存在弧,则从Vi到Vj存在一条长度为cost「i][j]的路径,该路径不一定是最短路径,尚需进行n次试探。
关键词:Floyd算法定义核心思路算法过程时间复杂度算法实现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由结点和路径组成的)中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通过一个图的权值矩阵求出它的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矩阵。
从图的带权邻接矩阵A=[a(i,j)] n×n开始,递归地进行n次更新,即由矩阵D(0)=A,按一个公式,构造出矩阵D(1);又用同样地公式由D(1)构造出D(2);……;最后又用同样的公式由D(n-1)构造出矩阵D(n)。
矩阵D(n)的i行j列元素便是i号顶点到j号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称D(n)为图的距离矩阵,同时还可引入一个后继节点矩阵path来记录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一、Floyd算法定义Floyd算法又称为弗洛伊德算法,插点法,是一种用于寻找给定的加权图中顶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
二、核心思路通过一个图的权值矩阵求出它的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矩阵。
从图的带权邻接矩阵A=[a(i,j)] n×n开始,递归地进行n次更新,即由矩阵D(0)= A,按一个公式,构造出矩阵D(1);又用同样地公式由D(1)构造出D(2);……;最后又用同样的公式由D(n-1)构造出矩阵D(n)。
矩阵D(n)的i行j列元素便是i号顶点到j号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称D(n)为图的距离矩阵,同时还可引入一个后继节点矩阵path来记录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采用的是松弛技术,对在i和j之间的所有其他点进行一次松弛。
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3); 其状态转移方程如下: map[i,j]:=min{map[i,k]+map[k,j],map[i,j]} map[i,j]表示i到j的最短距离 K是穷举i,j的断点 map[n,n]初值应该为0,或者按照题目意思来做。
当然,如果这条路没有通的话,还必须特殊处理,比如没有map[i, k]这条路三、算法过程把图用邻接矩阵G表示出来,如果从Vi到Vj有路可达,则G[i,j]=d,d表示该路的长度;否则G[i,j]=空值。
定义一个矩阵D用来记录所插入点的信息,D[i,j]表示从Vi到Vj需要经过的点,初始化D[i,j]=j。
把各个顶点插入图中,比较插点后的距离与原来的距离,G[i,j] = min( G[i,j], G[i,k]+G[k,j] ),如果G[i,j]的值变小,则D[i,j]=k。
在G中包含有两点之间最短道路的信息,而在D中则包含了最短通路径的信息。
比如,要寻找从V5到V1的路径。
根据D,假如D(5,1)=3则说明从V5到V1经过V3,路径为{V5,V3,V1},如果D(5,3)=3,说明V5与V3直接相连,如果D(3,1)=1,说明V3与V1直接相连。
四、时间复杂度O(n^3)五、优缺点分析Floyd算法适用于APSP(All Pairs Shortest Paths),是一种动态规划算法,稠密图效果最佳,边权可正可负。
此算法简单有效,由于三重循环结构紧凑,对于稠密图,效率要高于执行|V|次Dijkstra算法。
优点:容易理解,可以算出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代码编写简单;缺点:时间复杂度比较高,不适合计算大量数据。
六、算法实现c语言:#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string.h>#define INFINITY 1000typedef struct{int **data_head;//二维数组头指针int vertex_num;//保存图顶点数int edge_num;//保存图的边数}Graph;/*有向网的邻接矩阵存储算法*/void CreateGraph(Graph *g){int i,first,second,temp;printf("Enter Vertex number,Arc number of the Graph:");scanf("%d%d",&g->vertex_num,&g->edge_num);g->data_head = (int **)malloc(g->vertex_num * sizeof(int));for(i = 0;i < g->vertex_num; i++){g->data_head[i] = (int *)malloc(g->vertex_num * sizeof(int));}//初始化网的邻接矩阵for(first = 0;first < g->vertex_num; first++){for(second = 0;second < g->vertex_num; second++){if(first == second){g->data_head[first][second] = 0;}else{g->data_head[first][second] = INFINITY;}}}printf("请输入该网%d条边的头与尾的顶点序号和其权值:\n",g->edge_num);for(i = 0;i < g->edge_num; i++){scanf("%d%d%d",&first,&second,&temp);g->data_head[first - 1][second - 1] = temp;}}/*网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Floyed算法*/void Floyed(Graph *g, int **distance, int **path){int i,j,k;void Printf_path(Graph *g, int **distance, int **path);for(i = 0;i < g->vertex_num; i++)//给distance和path赋值,distance[][]记录任意两定点之间的最短路径{for(j = 0;j < g->vertex_num; j++){if(g->data_head[i][j] != INFINITY){path[i][j] = i + 1;}else{path[i][j] = 0;}distance[i][j] = g->data_head[i][j];}}for(k = 0;k < g->vertex_num; k++)//n次迭代产生矩阵序列{for(i = 0;i < g->vertex_num; i++){for(j = 0;j < g->vertex_num; j++){if(distance[i][j] > distance[i][k] + distance[k][j]){distance[i][j] = distance[i][k] + distance[k][j];path[i][j] = path[k][j];}}}}printf("\n");Printf_path(g,distance,path);}/*输出任意两定点之间的最短路径*/void Printf_path(Graph *g, int **distance, int **path){int i,j,Pathstack[10];int base = 0,top = 0;for(i = 0;i < g->vertex_num; i++){for(j = 0;j < g->vertex_num; j++){if(i != j && path[i][j] != 0){Pathstack[top++] = j + 1;while(1){if(path[i][Pathstack[top - 1] -1] != i + 1) Pathstack[top++] = path[i] [Pathstack[top - 1] -1];else break;}printf("V%d",i + 1);while(base != top){printf("→V%d",Pathstack[--top]);}printf(" 最短路径长度为:%d\n",distance[i][j]);}}}//for}/*每一对定点间的最短路径Floyd算法*/int main(){Graph g;int **Distance,**Path;//Distance保存着网中任意两个顶点的路径权值,Pat h通过回溯的方法可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路径int i;CreateGraph(&g);Distance = (int **)malloc(g.vertex_num * sizeof(int));Path = (int **)malloc(g.vertex_num * sizeof(int));for(i = 0;i < g.vertex_num; i++){*(Distance + i) = (int *)malloc(g.vertex_num * sizeof(int));*(Path + i) = (int *)malloc(g.vertex_num * sizeof(int));}Floyed(&g,Distance,Path);return 0;}运行结果:Matlab源代码为%floyd算法通用程序,输入a为赋权邻接矩阵%输出为距离矩阵D,和最短路径矩阵pathfunction [D,path]=floyd(a)n=size(a,1);D=a;path=zeros(n,n);for i=1:nfor j=1:nif D(i,j)~=infpath(i,j)=j;endendendfor k=1:nfor i=1:nfor j=1:nif D(i,k)+D(k,j)<D(i,j)D(i,j)=D(i,k)+D(k,j);path(i,j)=path(i,k);endendendend%配合floyd算法的后续程序,s为源点,t为宿点%L为长度,R为路由function [L,R]=router(D,path,s,t)L=zeros(0,0);R=s;while 1if s==tL=fliplr(L);L=[0,L];L=L(end);returnendL=[L,D(s,t)];R=[R,path(s,t)];s=path(s,t);if s==0returnendend在M文件中建立参考文献:[1] 李春葆:数据结构教程上机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3] 张福炎.《〈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程序设计及〉》(第二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4] 黄刘生,唐策善:《《数据结构》》第二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