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诗歌鉴赏之咏史诗练习
(打印)咏史诗专题练习答案xjl
咏史怀古诗知识梳理一、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怀古诗的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7、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诗歌
古代诗歌阅读—咏史怀古诗歌专项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和明妃曲欧阳修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汉宫有佳人”而“天子初未识”,揭示出“佳人”与“未识”之间的矛盾,为悲剧的结局做了铺垫。
B.“绝色天下无”,用汉元帝的赞叹口吻写出其“重色”的心态。
因“难再得”而“杀画工”,就是这种心态导致的。
C.“明妃去时泪”以下各句,就“花”和“泪”渲染悲剧气氛,暗示明妃辞别汉宫时的痛苦心情,读来令人动容。
D.最后两句中的“春风”喻指命运遭遇:“多薄命”与“莫怨”形成因果关系,意在慨叹红颜薄命。
2.“汉计诚已拙”一句承“安能制夷狄”而来,试分析这两句的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凤凰台①杨万里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②。
【注】①相传南朝宋文帝年间,有三只凤凰,飞落在永昌里李树上,招来各种鸟类随其比翼飞翔,呈现百鸟朝凤的景象。
为庆贺和纪念此美事,永昌里改名凤凰里,并在保宁寺的山上筑台,名凤凰台。
李白曾游此地,作诗《登金陵凤凰台》。
①蛛煤:蛛网尘埃。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凤凰台”照应题目。
“潮回”句写出江水空流,凤凰不再的凄凉,与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意境相似。
B.颔联颜色、地名、方位、植物等对仗工整,写出江草萋萋、杏花开放,生机勃勃之景,写出了作者流连美景的陶醉。
C.颈联通过大跨度的时空,指出凤凰台地势雄伟险要,山川永固,王朝更迭,鼓声哀鸣,战事不断,有实有虚。
D.本诗围绕“登临”展开,咏史怀古,感叹历史沧桑,人世无常,层次分明,意蕴深长。
2024届高考怀古咏史诗练习(含答案)
2024届高考怀古咏史诗练习(含答案)咏史怀古诗练习(2023.8)1.阅读下面三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个人的咏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①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
(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②《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注: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
战国时,楚国就在清凉山一带筑金陵邑。
公元212年孙权重筑,改名为石头城,城依山临江,南靠秦淮河口,形势险要,为六朝江防要地。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咏史怀古诗专练知识回顾:1.典型特征题材特征以历史上的人、物、事为题材,咏叹史实,描写古迹常见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字样;或用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内容情感怀古伤今、借古伤己、借古讽今。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常用手法对比、用典、以小见大2.历史演变时期内容主题代表人物及作品初唐以史为鉴,咏朝代兴亡以戒当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热望功名积极进取王维、李白、杜甫《登金陵凤凰台》《蜀相》中唐吊古伤今针砭时弊(水平最高)刘禹锡《乌衣巷》《西塞山怀古》晚唐追忆伤怀(尤为发达)李商隐、杜牧《咏史》《过华清宫绝句》宋代借古说今风格慷慨悲壮王安石、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刘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综合提升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
(9分)咏怀古迹①(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
②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
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B.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房屋依山而建,耸入云霄,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C.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怀念古人,又是借古人庾信来咏怀。
D.尾联引入了庾信的典故,是说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命途多舛,没能少年成名,到年老了才赢得诗名。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案1、D解析D项对尾联理解有误,尾联庾信的典故是说他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专练】咏史怀古诗
【古诗鉴赏专练】咏史怀古诗【经典精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1.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 “下”和“收”字用得好。
②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③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山形依旧、寒江流淌,抒发了诗人对朝代更迭、人世变化的兴亡之感。
②对比的手法。
一“下”一“收”,一“沉”一“出”,写出了吴国的“金陵王气”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之下不堪一击的这一段历史。
③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主题思想。
赏析:“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两句是对当年历史的回顾。
公元279年(西晋咸宁五年),司马炎完成统一的大业,下令伐吴。
在东起滁州西至益州的辽阔战线上,组织了数路大军,向东吴发动了全面进攻。
当时身为龙骧将军的王濬,在益州造战船,“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处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晋书•王濬传》),此即诗中所言之“楼船”。
船造好后的第二年,王濬带兵从益州出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吴主孙皓的投降,从此东吴灭亡。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是承上联具体地写出金陵政权“黯然收”的景况和原因。
“千寻铁锁”是东吴在西塞山下江险碛要处的设防。
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表明孙皓政权尽管腐败,但还是不愿轻易失国,而进行拚死抵抗的;二是渲染王濬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
当时的东吴,为防御晋武帝的讨代,曾在西塞山一带筑营垒,设江防,并用铁锁链横截长江,以阻挡王濬的楼船。
怀古咏史诗(教师版)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怀古咏史诗关于怀古咏史诗余秋雨先生在《兴亡象牙白》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中国的诗人自古以来仕途多不顺,而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知识点1归纳咏史怀古诗的含义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以及历史地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都遗响千古。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知识点2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一)“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二)“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是最终的旨归。
(三)“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一般先怀古,即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然后再伤今,即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作者自我生存状况的感慨和思考。
知识点3解题指导(一)、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何地何人何事(二)、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怀古咏史诗鉴赏专项练习.doc
怀古咏史诗鉴赏专项练习一、怀古咏史诗常见思想感情:( 1)缅怀古人:表达对古人的仰慕之情以及建功立业的渴望;《念奴娇·赤壁怀古》《蜀相》( 2)怀古伤时:表达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越中览古》( 3)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 过度奢侈 / 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台城》( 4)悲叹自己:表达对时光易逝、老大无成感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赤壁怀古》《贾生》( 5)冷静思考:表达诗人对某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冷静思考。
《题乌江亭》二、常见手法:1、触景生情:登临古迹,常常触景生情。
2、借古讽今,讽喻当朝统治者。
3、今昔对比,感慨昔盛今衰4、用典。
要记住一些常用的典故,比如后庭花,廉颇老矣等等。
一般常考的史实都是教材中曾出现过的。
也要注意看后面的注解。
5、以景结情。
以写景作结尾,含蓄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鉴赏练习:1、过明太故宫清孔尚任匆忙又散一盘棋,骑马来看旧殿基。
夕照偏逢鸦点点,秋风只少黍离离。
门通大内红墙短,桥对中街玉柱欹。
最是居民无感慨,窝炉僭用瓦琉璃。
( 1)中间两联写了明太祖故宫什么样的景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答:中间两联通过夕阳西下、乌鸦点点、秋风萧瑟、红墙低矮、玉柱倾斜等意象,描写了明太祖故宫荒凉、破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明王朝昔盛今衰的感慨。
( 2)作者在描写景象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原诗进行赏析。
示例一:白描的手法。
颈联仅用“红墙短”“玉柱欹”六个字,语言简洁地写出了明太祖故宫的破败景象。
示例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颔联通过“夕阳”、“乌鸦”“秋风”等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明太祖故宫的荒凉破败,颈联“红墙短”“玉柱欹” 则是正面直接描写明太祖故宫的破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春日秦国怀古唐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⑴,泾水萦纡傍远村⑵。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专题训练咏史诗的特点(含答案)
诗歌专题训练------咏史诗的特点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③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指汉武帝所设之帐。
②丁年: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指代汉武帝。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请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将咏史、抒情融合一起的。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①李商隐宣室②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①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汉文帝时任博士,一年中迁太中大夫。
他主张改革政制,颇得汉文帝赏识。
后遭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又转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史记》、《汉书》有传。
②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2.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即善于选取典型细节抒写,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请结合诗歌的第三句进行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
蔡洲新草绿,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
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
3.《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
”此诗即有这一特点,请结合全诗赏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汴河①怀古(其二)皮日休②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③,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京杭大运河。
②皮日休,晚唐诗人。
③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游玩之事。
4.《汴河怀古》(其二)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贵在见解不俗。
“开河同,而所以开河不同,语奇而确”,这是清代诗人陆次云对此诗的评价,他认为皮日休关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议论新奇且令人信服,请你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龚自珍《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龚自珍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①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田横五百人②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注】①牢盆,古代煮盐器具,借指把持盐政的官僚和盐业巨商。
②田横,故齐王田氏宗族,刘邦统一天下后,因耻于降汉,自刎而死。
其部下500人闻讯,也全部自杀。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直陈现实,以“金粉”隐喻东南地区的繁华绮丽,衬托名流们纸醉金迷的生活。
B. 颔联“操”“踞”二字本无褒贬,此处以冷峻的语气赋予其情感,鞭挞之意自然流露。
C. 颈联反映了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逢迎态度,体现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
D. 这首诗名为“咏史”,实则借题发挥,将历史典故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立意深刻。
15. 前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意蕴丰厚,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 ①运用典故,赞扬田横及义士们不为苟活而屈节的高风亮节;②以反问作结,慨叹世上再无田横等义士存在,抒发义士难觅的悲哀;③隐含对追求名利、苟且偷安的文人士大夫的讽劝,启人深思。
【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逢迎态度”分析不当。
颈联描写士人因害怕文字狱而远远避开;即便有人著书,也不过是为了糊口,这是种明哲保身的态度,而非逢迎。
故选C。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尾联“安在”即“在哪里”之意,整句意思是说,田横等壮士如今在哪里呢?难道已归顺大汉朝廷,封官加爵了吗?诗人借用典故,抒发对田横耻于称臣、自刎而死的壮举的赞美之情;同时,又借助反问的修辞手法,“田横等壮士如今在哪里呢”,慨叹如今义士难觅;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表达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与愤恨,告诫文人士者不要轻信清政府的怀柔政策,启人深思。
(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怀古咏史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
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②丁年,壮年。
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
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6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是首咏怀古迹之作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6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是就哪一段史实发出感怀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1]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2]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
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5分)(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5、阅读吴激的《人月圆》,完成词后问题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咏史》鉴赏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咏史》鉴赏习题(含答案)咏史 -----龚自珍金粉①东南十五州②,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③狎客④操全算,团扇才人⑤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田横⑥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注】①金粉:这里指景象繁华。
②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③牢盆:古代煮盐器具。
这里借指盐商。
④狎(xiá)客:权贵豪富豢养的亲近的清客。
⑤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
⑥田横:秦末群雄之一,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与田儋、田荣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
刘邦统一天下后假意派人招抚,田横不肯归顺而自杀。
【译文】在繁华的江南一带,所谓的名流沉溺于声色,又热衷于名利斗争。
一些被盐商豢养的文人门客每日得意洋洋自以为跟对了主子。
那些如宫女一样轻薄的文人占居高位。
去官是害怕残酷的文字狱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写书作文不过是为了衣食奔走。
且看当年被刘邦许以高位的田横五百壮士在哪里?难不成归顺朝廷后,能人人封侯么?【赏析】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
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
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
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
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状。
颔联中说“名流”中之官场,既有手柄大权、铜气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那些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即所谓的“名流”,在当时的社会操纵全局、窃据高位。
诗句中虽未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也没直接描写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但整个社会被这样一批狐群狗党所统治,不难想见这表面上繁华绮丽的金粉世界是怎样的乌烟瘴气,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作者所厌憎。
咏史怀古诗专题练习
咏史怀古诗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2.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3.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金谷园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注释①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的金谷涧中..②坠楼人:指石崇的爱妾绿珠..孙秀要抢夺绿珠;石崇不答应..孙秀就假传圣旨;要逮捕石崇;绿珠跳楼自杀..1诗人描绘的金谷园遗址有何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思 4分2诗人在景物描写中最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并说出它的作用..4分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①三年谪宦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迟:淹留..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1颔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注:水殿龙舟: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出游的船;他自己乘坐的称船“龙舟”;高四层;还有高三层的“水殿”九艘..1本诗第二句中“至今”和“千里”两词的用意是什么2诗人对隋炀帝修汴河这一历史事件持何种态度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蜀先主庙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①..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③..注:①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②典出汉晋春秋:“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1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2全诗除了使用典故之外;还用什么手法阐明了什么道理9.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咏史·赤壁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10.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过华清宫绝句杜牧甲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乙新丰绿树起黄埃②; 数骑渔阳探使回③..霓裳一曲千峰上④; 舞破中原始下来..注:①华清宫:建在骊山上今陕西临溪县南的唐代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地..②新丰:唐县名;在陕西临津东北;离华清宫不远..⑧渔阳:唐郡名;是范阳节度使所统辖的八个郡之一..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这里用渔阳指代安禄山反叛之地..④霓裳一曲:霓裳羽衣曲;唐代着名舞曲..1 两首诗均有炼字精确而语义深沉的特点;试分析第一首的“笑”字和第二首的“破”字有何深意..2“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无人知”三字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试作分析..参考答案:一、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2分;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分2.比喻..2分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2分解析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二、参考答案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意思答对即可..三、参考答案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四、参考答案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②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五、参考答案1.描绘出一种苍凉、凄迷的境界;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怀古幽思..2.采用拟人修辞手法;如“无情”的流水;“自春”的草;啼鸟的“怨”等..既反衬出诗人的多情──对“繁华事散”的不尽感慨;还抒发了对“繁华事散”产生无穷的感伤..解题指要拟人修辞手法容易回答;关键在于怎样发挥;在发挥时应抓住“繁华事散”这四个字;因为这是诗眼..刘熙载说:“眼乃神光所聚”;“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耀”;就是说鉴赏时必须透过诗眼;窥视诗人神府..六、参考答案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健行了强烈的控诉..七、参考答案1.从时间之久和地域之阔评说大运河影响之长远、作用之重大..2.诗人从客观角度肯定了大运河的功劳从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可看出..;后面两句通过假设的方式表明对隋炀帝的否定..分析:三四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种荒奢享乐的事情;那么把修浚运河与大禹疏河治水的功德相提并论;也是不过分的..这个假设尖锐地指出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是为自己的荒唐享乐;与大禹艰辛劳累为民造福不可同日而语..八、1.写刘禅不惜祖业;只求享乐而毫无廉耻;进一步揭示蜀国败亡的原因..2.全诗先写蜀之盛;后写蜀之衰;在鲜明的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人才得失是大业成败的关键;善于择相使刘备开创大业;短于教子却葬送了基业..也可回答为:该诗不仅用盛衰对比;还以刘备长于任贤择相和短于教子对比;说明创业难;守成更难..解析:古代怀古咏史诗大致有倾向于感性和倾向于理性之细别;前者通过一些氛围情调的渲染;感叹前朝;发思古之幽情;后者则通过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为后世之借鉴..这首诗属于后者;作者用意在于揭示刘备基业丧失的原因短于教子本可避免..九、参考答案1.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2.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解析: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十、1. “笑”字描写了荔枝到来杨妃的神态;寄寓了作者的讥刺.. “破”字形象地揭示安史之乱产生的后果;象征着苦难而饱含作者的愤慨..2.“无人知”三字指出只有杨妃知道;是荔枝送到了..既是陈述;又包含着飞骑送荔之举的荒唐程度令人难以置信的讥讽和愤慨..。
古代诗歌《咏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学年西宁高三一模)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一模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咏史(其一)①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②。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开成五年正月文宗去世后。
②沈约的《宋书》记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齐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纵观历史上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B.颔联借用宋武帝献琥珀枕和和齐威王重贤臣的典故,写人才的重要性。
C.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巧用“青海马”和“蜀山蛇”比喻治国人才。
D.诗人在尾联用南熏曲哭翠华的拟人手法,写国家衰败,不再有当年尧舜之风。
15.诗人在这首诗里主要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 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与赏析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可以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等,进而具体分析。
【解答】(1)C.“诗人巧用‘青海马’和‘蜀山蛇’比喻治国人才”错误。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意思是,想要远行,却没有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由此可知,“青海马”比喻治国人才,“蜀山蛇”比喻亡国的奸人。
故选C。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心怀天下的爱国之情。
本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诗的首联,是从总结历朝历代统治经验出发,得出成功大都由于勤俭,破败大都因为奢侈的经验教训。
开头两句好像是抽象的议论,不像诗。
【高中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习题含答案)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咏史怀古诗鉴赏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法。
自古以来,世俗的朝廷总把冷眼抛向那些热心热肠的古代诗人们,而这些仕途总是不顺的诗人就不自觉地转而徜徉于瞻仰凭吊古迹、咏评历史人物中,感慨岁月沧海桑田,喟叹人生万古悲风。
抒难酬之壮志,浇心中之块垒。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
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鉴赏怀古咏史诗要注意的几点: 1、要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
我们在中学历史课、语文课和课外阅读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历史知识库的宝藏。
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一首词再现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2、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
如:《赤壁怀古》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要领悟感情。
怀古咏史,大致上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史怀古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史怀古诗一、概念怀古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
二、常识:常见标题标题中往往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字眼常见意象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淮水。
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特定的历史朝代(时期):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后蜀等。
其他:吴钩、《后庭花》常见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常用技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
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语文特点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三、专题练习:(一)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解】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诵己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
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怀古诗,不讲究对仗,信笔写来,妙笔天成。
写景疏朗有致,抒情含蓄不露。
B.首联直接点明“牛渚夜泊”之景,诗人文笔大气,将广阔的天空与浩瀚的西江融为一体,境界空阔、渺远。
C.颔联由“望”到“忆”,引发诗人由古及今的联想;“空”字指出不得志的处境,暗示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
D.颈联抒发不遇知音的感慨。
[高考诗歌鉴赏例题]怀古咏史诗
[高考诗歌鉴赏例题]怀古咏史诗[高考诗歌鉴赏例题]怀古咏史诗在鉴赏时首先要懂得怀古诗词与史书和史论之间的区别。
一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历史,由于篇幅的限制,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不讲究百分之百地忠于史实。
比如说李商隐的《贾生》,与史实就颇有出入,其实,汉文帝还不算昏庸,也不是不想重用贾谊,贾谊之不被重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遭到周勃等元老大臣的反对。
诗人只是抓住问鬼神与晚唐许多皇帝佞佛媚道以及自己和贾谊都最终不被重用这两个相似点,借此发挥,以抒发自己辜负凌云万丈才的无尽感慨。
二是不要把怀古诗词看成是史论,在二十个字到百把个字的一首诗或词中,绝对无法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做出全面的评价,做出结论,只是抒发某种感慨。
例如课本中历史学家翦伯的《内蒙访古》对王昭君的评说则明显带有史论的性质,得出和亲政策比战争好这一结论,这对搞好民族团结颇有意义;而杜甫的《咏怀古迹(三)》只是借写昭君的怨恨来抒发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遭逢动乱,功业无成等身世家国之情,而对王昭君斯人则只是表达了自己的同情,不做任何结论,其间有霄壤之别。
例如我们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出这样一道题目: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就不能用叙史或论史的手法来考虑怎样回答,只能从怀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来作如下分析: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其次,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三国演义》开篇词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自然带有很大的戏谑色彩,还是陈与义的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说得好,其中蕴含着诗人多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无穷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人事沧桑、 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 的感慨。 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 )比喻。 忧奸邪为非作歹; 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 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诗歌鉴赏
咏史诗讲解练习
看题目分类别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 题义公禅房(孟浩然) 蜀先主庙(刘禹锡) 蜀先主庙(刘禹锡) 白莲(陆龟蒙) 白莲(陆龟蒙)
看题目分类别
题乌江亭 过华清宫 石头城 蜀相 贾生 长沙过贾谊墓 过 陈琳墓 金铜仙人辞汉歌
看类别分主旨
古迹——昔盛今衰,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昔盛今衰, 古迹 昔盛今衰 古迹——借古讽今,针砭朝政弊端 借古讽今, 古迹 借古讽今 古人——英雄自许,志向高远 英雄自许, 古人 英雄自许 古人——怀才不遇,感叹身世 怀才不遇, 古人 怀才不遇 古人——同是是天涯沦落人 古人 同是是天涯沦落人
练习
湖北】 【2007湖北】华清宫(吴融) 湖北 华清宫(吴融) 四郎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四郎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 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 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 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 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 说明。( 。(4分 说明。( 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分
练习
(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江苏卷) 江苏卷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 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 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 )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 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分 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 总为浮云能蔽日” 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法?指出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2分) 分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 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1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 分 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 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分) 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2分 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分)第二首诗通 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 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 兴衰。( 。(2分 兴衰。( 分)
以景结情 嘲讽骄奢淫逸
卖花声-怀古 卖花声 怀古 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 金谷名园起玉 翻罗袖,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 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 古柳缆龙舟 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开暮春时候。 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练习
青海卷) 五代欧阳炯 (04青海卷) 江城子 青海卷 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 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 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 西子镜照江城。 西子镜照江城。 [ 注 ]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 姑苏台: 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 水无情” 空有姑苏台上月” 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 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昔盛今衰的对比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 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 飞。
自然景物反衬朝代兴衰 物是人非) (物是人非)
题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