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于民
问政于民 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 建立健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长效机制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长效机制市大讨论活动办负责人就《中共大连市委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答记者问日前,市委制定出台了《中共大连市委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就《意见》起草过程、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贯彻落实等,本报记者采访了市大讨论活动办负责人。
问:《意见》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出台的,有何意义?答:人民群众是大连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
随着大连步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各种利益关系、各种群众诉求不断涌现,复杂交织,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市委敏锐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提出在全市大讨论活动中,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意见》的制定,适应了大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期、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凸显期,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有利于化解各类问题和矛盾,做好群众工作,促进和谐大连建设;有利于实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有利于团结群众、凝心聚力,加快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建设。
问:《意见》起草的过程,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意见》始终是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反复修改论证基础上形成的。
大讨论活动之初,市委就提出要密切联系群众,设计了领导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深入基层、为民解忧”直接联系群众的载体活动。
在大讨论活动过程中,这两项载体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群众普遍拥护。
在大讨论活动临近尾声,市委提出要研究制定密切党同群众联系意见,作为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市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市委组织部具体承担,先后起草5稿,并征求了市委各常委,部分区(市)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长意见。
唐军书记多次听取起草工作汇报,提出总体思路和意见建议,先后4次作出批示。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村开展组团走访联系服务群众报道*村组团走访活动如火如荼已经开展2个多月了,今年组团走访主要在去年走访的基础上以每三个月轮换一次块区的进度持续开展走访活动,做到不遗漏一户,确保走访“全覆盖”。
我村在开展第二轮组团活动时,精心谋划、精心准备,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推进*村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真正帮助百姓解民忧、解民难、惠民生。
创新服务方式“唯有‘点对点、面对面、手拉手’的走访,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好群众”,*村党总支书记说道。
本次组团走访,目标是与全村的每一户家庭建立联系关系,做到走遍千家万户。
*村班子人员开展普遍性走访时,主动送上“民情联系卡”,听取群众关于村级发展、社会民生等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谈话,才能让干部真正下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更好地听取群众呼声,解群众之忧、之烦、之难。
提高服务力度走访过程中,成员们切实遵循“8小时外”走访制度,利用下班后、双休日等空闲时间到群众家中进行走访,用心为民办实事。
村党总支强调要通过切切实实地走下去、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通过负责人亲自带队块区走访成员的模式,提高走访联系服务群众的力度,突出走访联系服务群众的回应和解决诉求能力,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意见收集―分析梳理―研究解决―信息反馈”机制。
提升服务效能走访的目的为了能够真切的了解群众内心的想法,倾听群众心底的呼声,走访中采集到的问题,*村通过每月10日上交走访记录本的形式,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定期检查走访质量;通过定期总结走访内容确保将意见建议及时处理、反馈,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得民心。
据统计,*村36名组团服务成员已经走访216户村民,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30起,向上反映26起,有效将化解矛盾在基层,并将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反映,进一步畅通党组织沟通联系广大群众的渠道,及时处置群、众的意见、建议,为群众提供更加主动、高效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实施方案范文一、活动目的: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是为了加强县政府与广大民众的联系和交流,通过电视问政的形式,让政府了解民众对各项政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便民性。
二、活动内容:1. 定期举办电视问政节目,邀请各级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2. 节目形式可以是现场直播或者提前录制。
3. 民众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向政府咨询问题或提出建议。
4. 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节目中回答民众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5. 节目内容包括政府工作报告、政策解读、民众意见征集等。
6. 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民众的反馈意见,形成处理结果,并通过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进行通报。
三、活动组织:1. 建立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相关领导负责。
2. 设立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活动组织、协调和宣传工作。
3.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协助解决问题。
四、活动安排:1. 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的具体日程和频次。
2. 在活动前进行宣传,通过县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发布活动通知,并提供参与方式和联系方式。
3. 在活动前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设备调试、嘉宾邀请等。
4. 活动过程中,要保证现场秩序,确保嘉宾和民众的安全。
5. 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并公布问题处理结果,回应民众的关切。
五、活动评估:1. 活动结束后,通过民众满意度调查和相关数据统计,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的方式和内容,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六、预期成效:1. 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了解和信任。
2. 解决了民众的问题和困难,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满意度。
3. 及时了解民众对各项政策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4. 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便民性,树立了政府的形象。
5. 推动县经济社会发展,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稳定和谐。
坚持问心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
党执政后又将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等问题,当作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成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毛泽东曾经说,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坚定地信任人民,永远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毛泽东还强调,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也就是说,要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我们党又永远都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如果离开人民,党的一切努力和理想就都不复存在,而且都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党只要坚持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问政于民_问需于民_问计于民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执政为民,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听民意、实实在在解难题、实实在在办实事。
这些声音,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热情愿望和迫切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都是通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的。
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更是要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坚定的群众立场、务实的工作方法,进一步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从人民群众中不断获得执政兴国的力量源泉。
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有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智慧。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一个重要途径。
问政于民,求的是发展之道。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都曾与网友在线交谈,认真倾听呼声,了解民意,这是问政于民的具体体现,也给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人民群众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破解各种难题的根本依靠。
只有通过问政于民,才能知得失,找准影响改革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正举止,对已有的发展思路不断纠偏、完善、深化;才能得民心,取得群众的认同,凝心聚力形成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问需于民,求的是和谐之本。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问需于民,实实在在地解决困难,就能得到群众真心拥护,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搞了不少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花了不少钱,下了很大气力,却得不到群众认可,甚至遭到群众反感,就是因为在决策过程中没有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
一定要看到,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
只有站稳人民立场,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走过第五个年头的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经得到了48位省委书记、省长的公开回复,18个省份以书面文件的形式确保规范化、制度化地办理留言。
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正是中央领导提出并率先垂范的。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的亲自“触网”,是我党一贯重视党群、干群鱼水、血肉关系的优良传统,在新技术媒介时代的发扬光大。互联网快捷、广泛、低门槛等特点,为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提供了“最短路径”。“网络问政”的一头是各级党政机关,一头是近5亿网民,它的应运而生宛如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让政府在百姓眼中的距离不再遥远,其发展势头已经是“不可逆转”和“锐不可当”。人民网舆情频道曾有网友表示:“网民鼠标轻点,就与总书记在一起了!”在腾讯向胡锦涛总书记赠送QQ号后,网友激动地说:“我想知道总书记的QQ号码,等他有空的时候,加他聊几句!”
“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平衡。在江苏睢宁,“上网减少上访”,各个单位均明确一名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兼任网络发言人,在48小时之内回复网民们提出的问题,全县进京、去省、到市上访总量大幅下降。山东菏泽牡丹区21个乡镇和34个区直单位集体在微博上实名亮相,开创县级政区整体开设官方微博群与民众互动的先河。但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对于“网络问政”仍然在犹豫、观望,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甚至威胁网民“将对你听其言、观其行、观后效,密切关注你的煽动性言论是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再视情处置”,“跨省抓捕”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真正做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广东省领导以“共议社会建设,助力幸福广东”为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接受网友“拍砖”。有不少网民发了帖子,涉及就业、环境、干部作风、换届选举、外来工问题等等。汪洋信心满满地说:“我希望今天通过在线交流,能有更多这样好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社会建设。”(源自2011年7月6日《羊城晚报》)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由之路
、
从 人 民群 众 的 利 益 诉 求 中 问 政 于 民 、 问 计 于
民、 问 需 于 民
1 . 问政 于 民、 尊 重 民意 , 是 利 民 惠 民的 首 要 前
提 。既 然“ 知 政失 者 在 草野 ” , 那 么 当政 者 要 想 真 真 正 正地 为 民办事 、 替 民解 忧 , 首 先要 做 的就是要 将权 力交于人 民的手 中, 问政于民、 尊 重 民意 , 按 照 人 民 群 众 的想法 与意愿 去施 政事 、 定法 度 , 从 而做 到权 为
Vo 1 . 2 6 NO . 6
问政 于 民 、 问计 于 民 、 问需 于 民 : 践行党的群众路 线的必 由之路
于 洋
( 南京政 治学 院 研究 生 1 4队 , 江苏 南京 2 1 0 0为 代 表 中 国最 广 大 人 民根 本 利 益 的 无 产 阶 级 先 进 政 党 , 始 终 秉 承 一 切 从 人 民利 益 出发 、 全 心 全
对于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做到统筹兼顾整体与局部在综合权衡之后作出最切实可行的决策决不能偏执一方只有顾全好以上三点问计于民才称得起是行之有道行之有度体恤民生是利民惠民的落脚所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中问政于民尊重民意还是问计于民汲取民智其目的都是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真正想要些什么从而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完善社会保障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找准民生需求这个大方向和总目标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时刻注意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准则将顺应民意体恤民生置于我们全部工作的首要位置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所做的一切事情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如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的问题就是当前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事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用了较大的篇幅来阐述民生问题明确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都内含与贯彻着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把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作为事业的目标与归宿中于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方面党和政府要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放心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全面健康水准不断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问需于民时要把人民群众利益落到实处为民务实清廉是全党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最终落脚点为人民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表现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之要切实把为民利民惠民的庄严承诺落到实处抓紧抓好组织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务实的长以真正做到凝民心集民智聚民力要将我们党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入探索其组织运行机制和有效实现形式确保此类活动能够正规有序地经常性开展切不可搞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一阵风运动第二要晒流程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推进与活动相关事务地常态化公开使人民群众能够直观具体地了解到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大小事宜让人民群
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实施方案范本(三篇)
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实施方案范本实施方案:____年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县级政府需要更加高效地与民众建立起沟通渠道,了解民情民意,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
为此,本方案拟定了____年县电视问政于民活动的实施方案,通过电视媒体的平台,将政府与民众的对话更好地进行推进。
2. 活动目标:- 提升县级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解决民众关切和问题,增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激发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积极性;- 加强政府工作的宣传与推广。
3. 活动内容:- 电视问政直播节目:每周举行一次电视问政直播节目,选择各类与民生相关的热点问题,邀请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解答和回应,同时接收民众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问和反馈。
节目时长为1小时,分为三个环节:问题提问、政府回应、宣传推广。
每期节目须提前制定具体的话题和议程,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合理性。
- 电视公告栏:在电视节目之外,通过电视公告栏轮播政府的重要通知、政策解读和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政策宣传、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等。
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传达。
- 电视政务报道:每周播放一期电视政务报道节目,对政府工作进行系统的报道与解读。
内容包括政策解读、政府活动报道、重点项目进展、基层典型经验等。
通过生动形象的报道,展示政府工作的方向和效果。
- 电视政务宣传片:定期制作政务宣传片,介绍政府的工作成果和政策措施。
通过宣传片的展示,激发民众对政府工作的关注,提升民众对政府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4. 实施方案:- 建设专门的电视问政于民活动工作组,负责策划、组织和执行相关工作。
- 确保足够的人力和技术设备支持,包括摄像、音频等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 与电视媒体达成合作协议,确保电视节目的准时播出和良好传播效果。
- 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在电视问政节目中的表现能力和应对能力。
- 设立电视问政节目的投诉反馈机制,确保民众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答和回应。
三问于民心得体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全文共计1206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忧患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说群众想说的话,做群众想做的事,向群众问计,关心群众疾苦,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与群众融为一体。
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有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工作模式。
不论是来自何方的意见,不论顺耳或逆耳,都得坐得住,听得进。
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及时整合采纳社会各阶层建议的有效途径,与群众多接触,多交流,利用一切有效快捷的渠道,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含糊其辞,允许争论,在争论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从而作出符合多数人意愿的正确决策。
“三问于民”,就是听民愿,汇民智,帮民富。
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只有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够随着发展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感。
由此凝聚人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为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应该给予肯定。
但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不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极少数单位干部职工作风松懈,长期的岗位优势,养成了“让人求、被人敬、受人宠”的劣习;一些职能部门办事烦琐,环节多,效率不高;部分干部政治上缺乏敏锐感,对上级方针政策的学习、把握和理解存在一定差距,工作思路不明,工作重点不清楚;少数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情况仍然存在。
1。
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的标题
深入基层一线的标题
1.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增进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2.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急,切实办好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
事。
3.改变观念,改进作风,树立形象,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增进与基层群众的联系。
5.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说知心话,搭连心桥,办热心事。
6.深入一线群众,夯实基层基础。
7.全力解决突出问题,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8.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一线群众服务。
9.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
10.下基层访群众听民声,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
11.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12.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难我帮。
13.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14.务实,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15.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
16.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17.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18.走进千家万户,共建和谐家园。
19.弘扬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作风,自觉贴近群众,贴近基
层,贴近实际。
20.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事,解百家困,暖百家心。
21.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和谐稳定,营造安定团结。
22.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23.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增进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深入基层,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充分肯定了弥渡县的政法工作,认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全县政法机构、人员设置到位,经费到位,宣传到位,全县高度统一和谐稳定;政法队伍工作有力,工作情况明晰,底数清楚,工作扎实,成效明显,全县和谐稳定工作有了新的飞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的法治保证。茶书记要求,在下步工作中,政法各部门一是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按照省、州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检验政法队伍执法理念、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标准,全面提升政法工作水平。二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证。三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巩固平安创建成果,进一步深化创建模式,积极争创先进平安县,使平安创建有新的提升和突破,推动全县和谐稳定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问政于民 情系于民
FAZHISHIKONG法治时空\司法一线情系于民问政于民文图\崔岱卫学超1严乓'A、•卜'L2019年年底的一天上午,马鞍山市当涂县姑溪河畔的东城水岸广场,一场主题为“向群众报告”的警民恳谈会正在进行。
这天恰逢周末,姑溪河畔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他们中,有人大代表、小区居民、社区干部、出租车司机,还有私营业主和外来投资人员;有老人、小孩,还有一位群众从微信朋友圈里获悉消息,拄着双拐赶了过来……34•半月刊本栏编辑:张万金(wj5571@)姑溪河畔,天有些微凉,当涂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成斌开门见山,向现场群众汇报了2019年公安工作,特别是扫黑除恶、打击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放管服”、队伍建设和平安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当前群众关心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解决落实情况。
刘成斌说:“我今天来这里,一是向大家汇报我县公安工作,二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请大家畅所欲言,为公安工作建言献策。
”“我建议在我们厂区东门加装高清摄像头和一键报警装置。
”奥克斯项目部保安科长韦德钱第一个举手,面对面向刘成斌局长提出建议。
“你提的问题非常好,由我们分管治安的副局长、治安部门和辖区派岀所进行深度调研.提出工作需求和方案,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拿出具体解决方案。
”刘成斌答□“我是一个普通农民,我家小孩上学经过的地方,道路有些堵塞,希望交通部门能够关注一下。
”“由于警力的问题,那片区域确实存在管理盲点,我们将向姑孰镇党委汇报,通过聘用交通协管员等方式,加大交通管理力度。
”当涂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汤海波认领群众问题并耐心回答。
一位人大代表在恳谈会上讲到:“当涂的社会治安很好,我半夜加班回来走在路上也很放心。
建议进一步完善民警驻社区工作机制,警民联调联动,共同管好社区治安。
”听完这位人大代表的话后,刘成斌介绍了当涂县公安局学习创建枫桥式社区警务工作情况,即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岀镇、矛盾不上交、服务无边界”,并请出姑孰派出所社区警务能手包亚娟向大家介绍了社区警务工作的经验做法。
问政于民特色做法
问政于民特色做法
1. 建立网络问政平台:在网络上开设问政专栏,如问政大数据、舆情直达、问政调查、问政视频等,让民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问政。
2. 规范办理程序:建立了“网友发帖→平台审核→帖文转办→职能部门督办→部门反馈→网友评价→不满意二次转办→记者调查(专报)”等一系列规范办理程序,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3. 满意度评价功能:民众可对问题回复处理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不满意的情况,将会进行二次督办,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回复和解决问题。
4. 大数据榜单:对各地各部门回复量、回复率、及时率、满意率进行实时动态排名,建立每周“红黑榜”、每月“问政大数据”等,对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主动作为的地方和部门予以表扬,反之则进行通报。
通过以上做法,问政于民特色栏目真正做到了听民声、解民忧、重民生,实现了党委、政府、媒体三方共赢。
西安市政“问政于民”
近年来,西安市公共事业局按照陕西省市委领导关于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设社会和谐、城市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面对西安城市发展进入市政项目集中建设时期,地铁工程等重点项目繁多,缓堵保畅、治污减霾任务繁重,给城市建设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等难题,发扬西安市政人“心中装着百姓,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努力奋斗,取得了巨大成绩。
搭建城市路网,缓解交通近三年,市政公用局共完成市政建设项目100余项,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以前所未有的推进力度、投入强度和建设速度,构建了城市发展框架,城市面貌大大改善,有效地支撑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北客站周边配套路网和行政中心室外道路建设、凤城八路、凤新路及渭滨街等一批工程的相继竣工,为完善城北地区路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东大街、解放路拓宽改造及火车站综合治理工程,为主城区内交通循环构建了必要的条件;西临快速干道拓宽、西禹高速入口改造及西铜高速西安城市段改造工程,使城市出入口更加通畅;电子正街南延伸、东仪路南延伸、子午大道等一批断头路的打通,极大地缓解了区域交通拥堵。
备受关注的南门与环城南路交通综合治理工程全线隧道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成,2014年4月底将全线通车,有效缓解环城南路交通拥堵局面。
为营造良好的空中视觉环境,市政公用局不断加大城市架空线缆落地工作的力度。
2013年,完成尚勤路、育才路、朱宏路等61条道路的架空线缆落地任务;完成南二环、环城南路、长乐西路等道路100.5公里通信管道建设和240公里线缆归顺,城市空间得到进一步美化。
特别是南二环线缆落地工程,东起沙坡变电站西至昆明路,地下管沟在南北两侧人行道下双线布置。
自3月进场实施以来,施工人员抢时间、抓进度,完成投资约4.3亿元,利用9个月时间完成全部建设、落地任务,完成强电管沟开挖27374米,弱电管道铺设25541米;已拆除文艺路以东81基铁塔, 2014年1月底将完成全段线缆落地工作。
问政于民心得体会发言
问政于民心得体会发言问政于民心得体会发言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
为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利益,而立足于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以民之所需启动政之所兴,了解清楚民之所盼,收集起来民之所想,摸排好民之所求,才能对标群众需求补短板,对照群众诉求补差距。
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畅通“网上问策”民意传递的“直通车”,让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干部履职“任务单”上面去,实实在在办好群众“心中事”,应当涵养“做得更好”的自我期许。
坚持问政于民聚民智,“做得更好”源自坚定的“党的血脉根植人民”的思想根基。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好的政策决策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老百姓的期盼和呼声,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问政于民”要实事求是,坚持党心民意同频,根植人民,问清楚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党员干部就要纠正什么,避免有“问”无“答”、无关痛痒的问题,让群众把“沉在心底的声音”说出来,才能让真民意反映上来,激发出人民“跟党走”“跟党干”的无限激青。
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群众建议声中发现、总结、凝练出“新做法”“好点子”,才能让民声表达更实际、精准。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为群众办实事理应调整“姿态”,做到应“问”而为、“竖起耳朵”听、“开门问策”知真伪,立起兼听则明的“风向标”,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办实事的“施工图”,真正使工作决策汇聚民智、顺应民意、温暖民心。
坚持问计于民听民声,“做得更好”源自谨记“党的力量来自人民”的力量源泉。
“问计”于民方能予民,问的是“计”,本质上求的是“民”,得的是“民心”,守的是“初心”,故“身入”更要“心至”。
问计于民要敢于问、善于问清惠民政策、群众就业、民生工程建设是否落实到位;上学、看病、就业、住房保障等难题是否解决,从中问出痛点、难点和焦点,找准制定政策的切入点,真正让老百姓的菜篮子丰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直起来。
领导干部更应广开言路,倾听民声民意,让群众讲出自己的想法,从民意中检验出政策的绩效,检验出党委、政府工作的成败得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政党“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才能在生动鲜活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映照出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矢志为民造福的灼灼初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味”。
形容官员为百姓着想的成语
形容官员为百姓着想的成语形容官员为百姓着想的成语有:
1.“一心为公”:表示官员全心全意地为公共利益着想,不考虑个人得失。
2.“执政为民”:表示官员在执行公务时,始终把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
3.“体恤民情”:表示官员关心民众的疾苦,能够深入了解并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
4.“爱民如子”:表示官员对待民众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充满关爱和责任感。
5.“与民同乐”:表示官员在娱乐或活动中,与民众一同参与,共享欢乐。
6.“以民为本”:表示官员在做决策时,始终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解民于倒悬”:表示官员在危机时刻,能够及时解救民众于困境之中。
8.“问政于民”:表示官员在制定政策时,能够主动向民众征求意见和建议。
9.“安民告示”:表示官员在执行公务前,能够预先告知民众相关事项,以便民众做好准备。
10.“取信于民”:表示官员的言行一致,能够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形容官员为百姓着想的成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群众诉求宣传标语
群众诉求宣传标语群众诉求宣传标语1、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增进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2、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3、开展四群教育,实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增进与基层群众的联系。
5、深入开展三增进主题实践活动,全力创建先锋示范城区。
6、改变观念改进作风树立形象,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7、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8、把新时期群众工作与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9、下基层访群众解难题促发展10、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优秀作风带动政风民风,实现**新跨越。
11、深入宣传贯彻精神,进一步增入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2、强素质转作风办实事,深入开展三增进主题实践活动。
13、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建设美丽**而努力奋斗。
14、真诚接受群众舆-论监督,凝聚城区发展正能量。
15、群众电话一打,干部服务到家16、增进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科学发展。
17、争当优秀群众工作队员,做自觉学习执行政策服务群众岗敬业的模范18、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
19、抓好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服务驻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20、增入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党性修养增进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增进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21、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做为第一抓手。
22、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23、改进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服务水平。
24、抢抓新机遇和谐谱新篇下载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政于民
作者:艾弘
来源:《求知》 2019年第12期
艾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东汉)王充《论衡·书
解篇》
【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
在诸子。
【作者简介】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东汉唯物主
义哲学家、无神论者,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写作背景】《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中国历史上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名著。
《书解篇》
着重对儒家经籍以外的诸子百家著述进行辩解,通篇采用对答形式,故名“书解”。
【现实意义】王充这句话是呼吁为政者不要总是居庙堂之高而不解江湖之痛,施政者应该
深入到百姓生活中,了解百姓所思所想所急所困。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个性不同、需求
各异,对于政府来讲,不论出台政策、实施管理,还是传递思想,都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单向视角、以自己的需求去揣度他人的需求,而应深入其中,换位思考,方可有的放矢。
《晋书》里记载一则故事:“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全国饥荒,朝臣报告说老百姓都没饭吃,很多人饿死了。
晋惠帝听后不解地问:“他们没饭吃,为什
么不吃肉啊?”晋惠帝司马衷被人们嘲笑为弱智,但晋惠帝非智力低下,而是长于深宫之中的
帝王,不知普通民众稼穑艰难。
电视剧里上演古代皇帝微服私访的剧情,一方面说明治国者需
要深入社会生活,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了解政之得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广大民众渴望上层
执政者能够懂得百姓需求、理解百姓疾苦、体谅百姓不易,多一些尊重人的情怀。
“知屋漏者在宇下”,王充的话是启示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
一直以来,我们在治国理政中,坚持问政于民、问
计于民、问需于民,就是基于“知政失者在草野”的认知。
今天我们党进行“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向群众收集意见和问题。
领导干部要努力以务实之风
构建亲民机制、打造亲民政府、树立亲民形象。
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已经为立体交互式的、官民互动式的扁平化管理提供了手段和途径。
领导干部要知政失,可以靠网络的互联互通随时
化身“知屋漏者在宇下”的角色,了解民情、理解民生,从而更好地为民服务。
作者单位:北京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