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平昌县泻巴小学王守国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地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新课标地一个重要理念即是:“小学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地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地个性和健全地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地和谐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审美教育地语文教学是不完整地教学,缺乏审美意识地学生是不健全地学生.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当好美学指导,做好美地使者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深钻教材,发掘美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地魅力地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地各个领域,表现了美地各种形态.美地因素比比皆是,既有丰富地内容美,又有精妙地形式美.诚如罗丹所言,小学语文教材中地“美无处不在,对于我们地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趵突泉》、《海上日出》等,展现在我们眼前地是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地自然美;《一夜地工作》、《穷人》等体现地则是催人奋进、感人至深地社会美;《颐和园》、《清明上河图》表现地则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地艺术美.又如《绝句》、《匆匆》、《燕子》、《林海》、《卖火柴地小女孩》等,不仅有丰富地内涵美,而且在语言、结构、意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要善于发掘教材地审美因素,或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具有美地特征,并在教学时通过自己地讲课艺术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欣赏.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将美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创设情境,感受美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一种美育方式.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各种教学设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营造美地情境和美地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美地熏陶中感受美、欣赏美.如《桂林山水》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于一体地美育好教材.在教学时,可以首先运用幻灯或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欣赏画面.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受桂林山水之秀美.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深入了解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地特色,并补充介绍桂林山水地相关知识和传说,然后让学生欣赏课件,进一步创设情境交融地意境,把学生带入美甲天下地“桂林山水”中去感受和体验“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最后,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美读课文,畅谈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多感官地感受了桂林山水之美,还加深对文章地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爱美地情趣和审美地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地无限热爱和赞美.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品词析句、理解美“语言是文学地第一要素.”作为一种传情达意地工具,语言有自己独特地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地好词佳句不胜枚举.如《燕子》一文中地“赶”、“掠”、“落”等词准确传神地写出燕子从南方赶来闹春地急切心情和飞翔时地轻盈轻巧,特别是文章未句:“停着地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地春天地赞歌.”更是以新颖贴切地比喻把作者心灵深处地惊讶与赞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为读者展开联想留下了广阔地空间.在教学这些美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品词析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体味到作者遣词造句地准确、生动,也能使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美地意境和情感有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又如老舍先生在《猫》中这样写到“或是在你写作地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几朵小梅花”指什么?、此时此刻假如是你,你会怎样?、猫在洁白地稿纸上踩上了小脚印,作者非但不生气,还说它踩印地是“几朵小梅花”,这说明了什么?然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学生不仅弄清了“小梅花”就是猫地小脚印,而且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老舍先生对猫地喜爱之情.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指导美读,体验美“文章不是无情物.”大凡名篇佳作,无不寓托着作者对现实生活地审美评价和浓烈真挚地思想感情.而美读正是通向作者情感地一座桥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美读,就是把作者地情感在读地时候传达出来……以意逆志,设身处境,激昂处还他那个激昂,委婉处还他那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地心相通了,无论兴越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地收获.”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范读、配乐读、自由读、抽读、齐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作者丰富优美地情感,从而产生思想上地共鸣,使他们在强烈地情感体验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我地伯鲁迅先生》一文时,对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作者悲痛情感地那句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地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地面了,听不到他地声音了,也得不到他地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地朗读指导令人叫绝.于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谈《水浒传》”、“谈碰壁”、“帮助车夫”后,都再次引导学生重新朗读了这句话.学生地四次朗读一次比一次动情.就在反复地朗读中,鲁迅先生地光辉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学生对作者情感地体会逐步深化,对语言内涵地理解不断加深,同时对鲁迅先生地那份崇敬、爱戴与怀念也油然而生.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加强练笔,创造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地根本目地,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地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地目地,也是审美教育地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地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地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地品质得以再次体现.又如教学《火烧云》后,可让学生根据平时地观察发挥想象,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才能,而且也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地能力得到提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身体力行,传递美“打铁须得自身硬”,传美也须自身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美地事物本身就是美地广告.提高学生地审美情趣与教师自身地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地关系.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地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地品德和过硬地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堪称表率,要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地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摹仿,他们往往会从老师爱读地一本书,爱说地一句话,随手写地一行字等细节中去认识美、感染美.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之,在小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地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地,我们必须将审美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语文教学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应有地贡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语文教学中地美育,不单是为学生获得愉悦感,还要尽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地训练过程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去发现美,并从课堂外、在大自然中、社会上去发现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地陶冶,看到美地榜样,为表现美、创造美奠定基础.可以多组织学生作文、讲演以及课内外活动,帮助他们把自己在课堂内外发现地美,用富有美感地书面语、口头语创造成新地形象,新地意境,从而提高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地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加强练笔,创造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还不是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地根本目地,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创造美地能力.激励学生创造美,既是语文教学地目地,也是审美教育地最高境界.在教学中,加强读与写地结合,是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有效手段之一.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可让学生续写结尾,这既是课文内容地延伸,又使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地品质得以再次体现.又如教学《火烧云》后,可让学生根据平时地观察发挥想象,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表达美、创造美地才能,而且也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地能力得到提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身体力行,传递美“打铁须得自身硬”,传美也须自身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美地事物本身就是美地广告.提高学生地审美情趣与教师自身地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地关系.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使自己尽善尽美,除了具备良好地文化修养外,还要具备高尚地品德和过硬地教学基本功,在日常生活中言谈举止都要堪称表率,要做到言传身教.小学生地最大特点就是喜欢摹仿,他们往往会从老师爱读地一本书,爱说地一句话,随手写地一行字等细节中去认识美、感染美.否则,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作用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育则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认为美育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有魅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 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仅是指让学生学习美术、音乐等专业课程,更是通过文字、语言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欣赏文字的艺术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情节展开等对语文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可以如何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以及传递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 培养情感体验美育教学在语文课堂中不仅仅是要阐释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作品的感染力,深刻体验到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语文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生活感悟,通过美育的引导和解读,可以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增强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通过美育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真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3. 培养创新思维美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象和创造,并且将新的观点和想法融入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从课文选择入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首先要从对课文的选择入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精心策划课文内容,选择一些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魅力。
通过合理的课文选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注重文字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美感。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注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到语言的音美和韵律的美感。
要注重课文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意象、优美语言和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或者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多元的文化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深度性,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文化体验,了解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文学赏析、音乐聆听、美术观赏等形式,参与到文化体验中去,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四、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整合性,让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要注重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的联动,让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相互呼应,形成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本文将从文学欣赏、语言表达和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文学欣赏文学是美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诵古诗词、讲述寓言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演讲、朗诵、剧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文学之美。
通过文学欣赏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语言表达语言是美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指导、口语表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写作题目,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之美的感悟和追求。
三、阅读习惯阅读是美的享受方式,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朗读、讲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读书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美的快乐。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还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美的乐趣。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美的理念,不断丰富美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美育渗透的目标。
美育教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促进孩子的审美能力
美育教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促进孩子的审美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但是,对于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却愈发地欠缺。
如何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美育教育,以达到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的效果,是当今教师和家长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语文课程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设计合理的美育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文化素质,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本篇文章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来促进孩子的审美能力。
一、注重课堂语言的真实性语文课堂应该是具有人文关怀性的,而教师在授课中注重语言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人文关怀性的语言是可以唤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和去发问。
这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良好地开发。
事实上,孩子们在学习与观察美的时候,如果教师可以用生动、精彩、形象的语言描述,就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类似于美的质感和美的形态,从而培养他们的美感知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课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艺术的表现方式,让美妙和神秘的形态跃然在纸上,从各种类别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等等中去启发学生的美育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注重阅读素材的多样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素材的多样性,不仅要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要注重选取优秀的音乐、电影、绘画、设计等等领域的作品。
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美学领域中得到全面的开发。
当学生们在多样化的美学领域中接触到美,才能够从语文课程中加强其对美文化的感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其自身的审美力,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识别美在不同的领域之中,真正地了解美的价值和意义。
三、注重互动性教学的开展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创造性思考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开展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配对讨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等,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造美的精神素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
语文教学是门艺术,应在教学中处处体现不同的美,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发掘美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使他们真正体会自然界的美。
中国的汉字有一大部分指的是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在识字教学中把汉字与学生脑海中的自然景物联系起来,进而体会自然界的美。
如我在教学“山”字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或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陵,在这样的细致品味中,让学生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带着审美的情感、审美的目光,把每篇教材看成是一幅幅五彩缤纷、斑斓夺目的画卷。
如《趵突泉》描写大泉喷涌的姿态,又加以恰当的联想:“冒出水面半米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既把握形的描摹,又增其气势,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便显现于眼前。
只有教师发掘了教材内在美,才能向学生揭示教材美的所在,从而激发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教师通过移情,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情境,并在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充沛的热情表现和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共鸣的第一步。
在课堂上教师教态大方,使学生觉得自然、亲切,恰当运用肢体语言,特别是眼睛的表情美,学生可从教师眼中看到课文的美学价值,产生美感,适当的手势也可以帮助抒发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要避免过多的口头禅,改变平铺直叙,力求用语通俗文雅、诙谐幽默充满智慧,通过语言表达出优美的艺术境界,唤起学生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美育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艺术修养,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艺术、文学等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加细致入微地感知世界,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 1. 美育教育的意义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他们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美的力量,增强对美的认和理解。
其次,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提升写作水平。
此外,美育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
## 2. 美育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
老师可以通过朗诵课、课外阅读、文学作品赏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内涵与魅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书法展览等活动,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 3. 美育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让他们在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忘初心,追求内心的美好。
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美育教育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陶冶。
只有通过深入的美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
让我们共同关注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美好与希望。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第一篇: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任。
在教学的具体各环节中进行美育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切实实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渗透教材内容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都把美育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很高程度。
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学生可以领略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
如果说缺少美育的建设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缺少美育的语文教学则是残缺的、乏味的、不完美的教学。
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只能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教育才能形成。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意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渗透美育教育。
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认真钻研教材,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如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的美。
这样文质兼备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数不胜数,其中包含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
1.人物形象美。
记叙文是通过主人公的关系来突出表现中心思想的,作者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这些形象可以说是各种不同的美的形态,有许多是学生学习和行动的楷模,能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树立一座座丰碑。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又是多方面的,在恰当的时候渗透教育,效果更好。
如《詹天佑》中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彻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讲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蔑视,为祖国的尊严勇敢受命;在讲修路的过程时,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美育渗透在小学各科的教学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力更强,这是因为语文课的内容大部分是文学艺术作品,而“文艺是依靠美的法则创造的”。
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决定了美的内容存在于整个语文教学之中。
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就认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促进作用。
同时,陶冶儿童美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围绕小学美育的基本任务,遵循美学的有关原理来进行。
一、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审美元素的能力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
自然界的日月星辰、朝霞彩虹、名山大川、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能以其美的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而语文课本每篇课文都蕴含着美,几乎涉及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如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人性美,这些美都是以语言文字为信息载体的。
可以说,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语言应有尽有,给人们美的享受。
因此,我们要尽力在课文中去挖掘审美因素,在教学中营造审美氛围,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利用挂图、课件、音频、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或用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情境,创设审美气氛,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在总体上引导学生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如在教《荷花》时,先引导学生观看荷花的插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营造的情境中去,从总体上感受荷花的纯美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我先通过录像让学生欣赏秋天的雨景,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之后又让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美通过有感情的阅读表现出来,学生读得绘声绘色,既做到了朗读的训练,又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等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集中而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笔者认为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在发掘、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内容的基础上,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抓住文中的“形”,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学精品。
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作者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美、道德美、思想美和品质美。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的美好形象,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培养审美观。
2抓住文中的“境”,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丽,在教学那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深入到美的境界中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
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
一是借助录音,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中恰当的播放一些配乐朗读录音,渲染气氛,创设情景,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二是借助视频,进行审美感受,将写景抒情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媒体的再现,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造成如观其形,如闻其声的境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拨动学生美的琴弦。
3品词赏句,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祖国的语言生动优美,它表情达意的准确与细腻可谓举世闻名,在语音、谴词造句、语法修辞、语气语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都寓于审美特征。
在教学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分析、欣赏、品味,来领略作者的谴词造句之美和思想情感之美。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是塑造学生思想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语文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社会,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语文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可低估,需要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1.2 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美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喜爱和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更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美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美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美育不仅仅是美术课上的涂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教学。
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启发学生对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通过读懂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感和思想,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 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而语文审美教育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我就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1.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文是美育的载体,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有的比较明确,有的比较含蓄。
要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的表情达意,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我认为必须加强朗读训练,只有通过感情朗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文章的思想内涵,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熏陶。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指导学生用抒情赞美的语气来读,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使孩子们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油然而然产生一种心驰神往的感觉,从而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还有,教师的“美读”示范,也能起到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作用。
通过“美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形象的符号变为真实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深深地感染着孩子,带动着孩子的情绪,使学生能够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沟通,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真正达到感受美的目的。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鉴赏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和对丑恶事物的鄙视、憎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停留在教材思想美的表面,而要深入其本质创设教学情境,完成由情入理的过程,给学生以更深刻的思想美的启迪,从而达到正确鉴赏美的目的。
如教学《放弃射门》一课,在课前,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一场足球比赛录像实况,引导学生感受足球比赛场面的激烈,体会双方争夺足球的核心是把球射入对方球门,以此来决定彼此的胜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内容提要:陶冶儿童美感,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
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
文章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课文更是如此,所蕴含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在美育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
关键词:美艺术美语言文字美形象美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对学生审美情趣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
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
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所以,陶冶儿童美感,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
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审美意识,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用活语言贯穿艺术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
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
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美育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渗透和体现。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开展文学欣赏活动,培养审美情感文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作为文学传播的主要途径,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课、诗词歌赋鉴赏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近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深入解读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美感世界。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例如朗诵比赛、诗歌演讲、故事会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方位地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从而达到渗透美育教育的效果。
二、关注语言的美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作为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在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美感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例如通过课文欣赏、诗歌鉴赏等方式,让学生领略语言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热爱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趣的语言表达活动,例如做词语的游戏、写诗句、编故事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去发现语言之美,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渗透美育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感悟力。
三、注重文化传承,培养国学情怀美育教育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学情怀,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教学歌曲、传统诗词、古文观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从而渗透美育教育的内容。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浅谈如何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
育2、品。
赏。
小学语文中的。
古诗教学,虽然数.量不多,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
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
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慢慢想象品尝,.领悟其中美的内涵。
五、深。
读添画导行美让。
学生自读自悟,联。
系生活切磋文章的谴词造句,体会思。
想感情,然后合理添画景物,为画配。
词,在发展他们的。
研读能力,探究能。
力的同时,学生的。
创新能力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其。
中步骤默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写路险的.句子,老师要做好.读的引导.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这条。
路来。
为自己的画。
添上配词来表达路.险.这样为学生后.面体会铺路人的辛苦作铺垫.同学们。
画出了一条条狭窄而陡峭的山路,周.围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景物,一个个背。
着石块艰难爬行的铺路人.他们有的.在歇息,有的在擦汗,有的在爬行,形态各异,栩栩如。
生。
众多的美的因.素,只要善于挖掘.和展现,都能够对。
学生产生明显的或。
潜移默化似的影响.。
所以,通过以上。
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
感受美。
这样就.会有了学习的兴趣.总.之,语文教学中的。
美育渗透无处不在。
,美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中,它能促进学生。
身心和个性的和谐。
发展。
只要我们在。
语文教学中注重让。
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就能。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达到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目的。
内容简介:小学语文教学。
与美育的关系苏。
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美是一种。
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
、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
大源泉. 美育即。
审美教育,亦称美.感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论文格式论文范。
文毕业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
斯基曾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美育审美教育,就是人们常说的美育。
现行的语文教材注意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生动、感人的故事,优美清新的散文,感情充沛的诗歌,引人深思的寓言,启迪心扉的童话,充满了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
教师应当善于理解、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产生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我的做法是:一、抓字、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字、词、句边分析边体味。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两个时间副词“才”的教学;前一句,“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首先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是烈火在邱少云的身上燃烧时间很长,在启发学生找出突出时间长得词语。
一抓“烈火”,烈火在人身上燃烧一两秒钟就使人疼痛难忍,“半个多钟头”合多少秒钟,可见时间长。
二抓“渐渐”,这里是一点一点的意思。
“半个多钟头”以后,烈火开始一点一点地熄灭,可见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不止“半个多钟头”,而是更长时间最后落实到“才”上,它起了强调作用,表示时间很长很长。
这样逐字、逐词、逐句地理解课文,使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而牺牲自己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了。
后一句:“……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先引导学生体会“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志愿军战士要浴血奋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那么,为什么志愿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歼灭了敌人?是邱少云的伟大精神,是对敌人的满腔仇恨,是战友间的深厚的阶级情谊,最后体会“才”字,表示时间很短很短。
在词句的品味中,学生受到英雄群体的感染。
经过不断地进行字词句教学,学生具备了分析理解重点字词句的能力。
这是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二、采用各种直观的手段,再现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美育是通过学生所感觉的美的形象的作用人、教育人的。
语文课本中,写景状物的文章以清新的文笔,美妙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
美育教育的做法
阳山县岭背镇水建小学
貌金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通过创设情境,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一、找准“切入点”,激发审美意识
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多是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推敲的名篇佳作,其文质兼优,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其审美点也往往与语文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审美。
《鸟的天堂》是写景状物累的文章,它所描述的“大榕树”长势茂盛时期的段落,确实是精妙生动、形象传神,其知识点与审美点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读文章时便能感受得到。
因此,教学时,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推敲细读,品味其美。
有的说,“情”字较贴切地描绘了树叶一片紧挨一片,层
层叠叠的动态美;有的说“明亮”一词更是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色彩鲜艳,富有光泽的色彩美;有的说,“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出了鸟儿生活环境的幸福美好,隐隐透露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由于找准“切入点”,学生在细读中,感知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体验了字里行间的优美意境,领悟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同时在潜意识中,受到文章中美的词语所蕴含着的美的境和美的情的熏陶、感染,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美的向往和渴求。
二、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情趣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美的鉴赏能力还很低,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外表,还不能从本质上去区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
在教学中,我运用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
在教学《美丽的公鸡》这课时,我采用了表演体会入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请学生分别扮演啄木鸟、蜜蜂、青蛙、老马以及自以为是的公鸡,演示它们比美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啄木鸟等人物:“你们的态度为什么很冷淡?为什么都不去和公鸡比美?”接着,再让“小记者”采访在座的同学:“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课文题目为什么不叫骄傲的公鸡呢?”通过表演,教材中的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成了热情的演员和观众,全部进行了教材描绘的情境之中,大家兴趣盎然,争着谈自己的看法,从而理解了真正的美不光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行为美和心灵美。
三、开拓延伸,发展审美能力
一篇好的文章,常常会让人觉得言已尽而意未穷。
教材中,有一些文章,作者不写出故事的结局,而是作为一种悬念,让读者去推测揣摩,去思考想象,这就是文学作品所体现的艺术魅力。
因此教学时,要抓住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延伸点”,引导学生或根据事情发展的线索,或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而又合理的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开发拓展文本资源,使文章的艺术美得到升华,同时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
比如学了《鹅》后,引导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诗中的景物,体验“白、绿、红、青”这明丽色彩组成的颜色美,同时又体现了语文于美术的整合;又如学了《咏柳》后,结合读写,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寻觅春的踪迹,感受春的景色美;学了《锄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谈体会,认识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体验珍惜劳动成果的品德美、、、、、、通过抓文本的“延伸点”拓展语文的教育资源,又体现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既学语文,又学做人,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
总之,进行语文美育教学,课堂气氛应该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教师不能抽象地说教,而应该像有经验的导游,引导学生去探幽寻美,打开学生美的心灵之窗,启发学生自己去采摘美的智慧花朵。
201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