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汉赵国疆域政区的变迁

合集下载

各代边境变化

各代边境变化

各代边境变化五千年文明,中国这块土地上存在数十个朝代,随着王朝的更迭,我们的疆域也随之变化,本文即简要介绍从秦统一六国至今2200年间我国的疆域。

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又经过了多次扩张,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范围。

秦朝的疆域包括了战国后期七国旧地的全部,但一部分是新从其他民族手中夺取的。

大约在公元前222年至221年间,秦军在平定楚国的江南和越国旧地后,就进入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设置了闽中郡,以冶县(今福州)为郡治。

但秦朝的控制点显然相当少,所以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没有设什么县治,而且在秦亡以后整个闽中郡地就又重新为越人所有了。

秦朝的新疆域包括岭南地区,即南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是百越诸族的聚居地,战国时还不是楚国的领土。

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秦始皇的动机是“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因此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军队分五路南征。

由于越人以丛林为依托奋勇抵抗,三年中秦军死伤数十万,连尉屠睢也在越人夜袭中丧生。

所以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才又征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同年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基本结束了军事行动。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岷江上游,占据了邛、笮、冉、駹等部族地区。

向南又整治开通了一条“五尺道”,从今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

但由于投入的兵力和派驻的人员有限,统治并不巩固,所以在秦亡后就都已经放弃了。

在西北,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军队赶走了河套一带的匈奴人,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置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34个(一说44个)县。

但这些地方本是战国时赵国的旧地,连秦始皇令蒙恬筑起的万里长城,实际上也是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已筑过的长城为基础的。

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以往曾不时侵入内地,秦朝的措施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防卫目的。

中国地图各朝代地演变

中国地图各朝代地演变

中国地图各朝代的演变〔图文介绍〕2017-10-18 来源:网络目录夏朝2商朝3周朝5春秋6战国8国9汉朝11东汉12三国14西晋15东晋17隋朝18唐朝19五代十国21北宋22南宋25元朝26明朝28清朝29中华民国30中国现在的版图32夏朝这是一夏朝的地图,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关于夏朝有非常多的传说,夏朝在二里头的遗址是有可考的证据。

我们现在先观察一下夏朝的地图,上面是一夏朝略缩图和夏朝地图。

夏朝建都在黄岸的安邑〔今安邑县〕。

在当时属于夏王朝有很多的小部落,从略缩图可以看出。

这些小的部落经常受到夏朝的君主欺压,夏朝建立之出,这些部落还都派人到安邑去朝贺进贡。

到了泄时也就是〔前1823年---前1808年)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落诸侯爵位。

经过了几次传为,廑(前1727年---前1707年)时,夏朝已经衰落了。

传到发时,各个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夏朝的势力比起那些部落的联合,只能是望尘莫与了。

然而当时商部落已经在夏都的东部也就是现在的建立起来了势力,然而在这里我介绍一下,周部落就是后来西周,周部落在夏朝时候,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个中等部落,势力也比不上商朝的力量。

夏朝直到暴君夏桀,已经名存实亡了。

但是夏桀很会享受,他用人当坐骑,并且修建酒池肉林,同时还与美女妹喜天天在后宫作乐。

各个部落终于忍不住了,夏朝的子民也已经愤怒了。

此时商部落的商汤已经有足够的势力可以灭掉夏朝。

终于在伊的辅佐下与夏桀在鸣调打了一仗,夏军打败,夏桀也被流放到了地区。

商汤在步骤亳建立起来了第一个都城。

根据史书记载,夏桀的儿子獯鬻却是北漂了利用他的能力和智慧重新建立起来了一个第二王朝,当然了历史上就没有什么太多记载,但是到了战国时,荤粥、鬼方、猃狁逐渐演变成西戎、犬戎,到了朝以后,就改成匈奴了。

还有记载荤粥如此是鬼方的前身,在夏朝叫荤粥,商朝时称鬼方,尽管说法不一,但是我们考证的是獯鬻当时到了荤粥这个地方将一些夏朝的管理经验以与文化待到了这个地方,逐渐荤粥的生产力得到了飞跃的开展,从而扩大了势力,更加成为中原的威胁。

十六国

十六国
在统一北方前,苻坚也开始入侵东晋,于373年攻下东晋梁益二州。五年后派苻丕攻下襄阳,俘虏朱序;派 彭超围攻彭城,但被谢玄击败。383年派吕光西定西域,这是自东汉之后再度占据西域。前秦统一北方后,四周 诸国遣使通好,此时只剩东晋,苻坚有意伐之。鲜卑慕容垂与羌将姚苌皆尽力支持苻坚,但苻融等大臣则强烈反 对。这是因为苻坚将诸胡迁入关中以便控制,又将氐族势力置于国内要冲,以巩固势力,此法却使京师空虚。而 且他为人宽弘,亡国君臣皆授官位,但任其率领旧部,造成隐忧。
石勒为一时雄才,他得汉人张宾相助,安抚世族,重建经济。当时胡汉关系欠佳,石勒采胡汉分治,于皇帝 外另设大单于。称胡人为国人,汉人为赵人。但这样未能缓和双方关系,仍然有冲突发生。石虎于石勒去世后杀 石弘自立为天王。他奢侈极淫,任意滥杀,又听信谗言,后赵国势渐衰。因帝位等因素,石虎与其太子石邃、石 宣、石韬发生骨肉相残,宗室关系降至冰点。349年石虎称帝后,旧太子党人梁犊于关中叛变,石虎遣羌将姚弋 仲及氐将苻洪平定,羌氐二族坐大。石虎去世后,诸子争位,残杀甚烈,后为养孙石闵夺得,于350年建国冉魏。 他为一己之私鼓励诛杀胡人,致使许多无辜的胡汉百姓丧命。之后石袛于襄国称王,号招鲜卑、氐、羌等族抵抗 冉闵,直至隔年后赵方亡。另外,346年东晋将领桓温攻击成汉(成汉于338年为李寿篡位,改国号为“汉”), 次年讨灭,成汉亡。
北魏崛起
关东方面,西燕在并州(今山西省范围)建国后,于394年被后燕帝慕容垂所灭。由于北魏帝拓跋珪派兵帮 助西燕,所以隔年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北伐北魏。慕容宝于参合陂之战惨败给拓跋珪后,请求其父慕容垂为他雪 耻。于是慕容垂于隔年亲率大军伐魏,攻陷平城,拓跋珪则率众北遁以回避之。但慕容垂于返途中去世,之后后 燕逐渐衰弱。396年拓跋珪攻下并州,隔年慕容宝企图反击并州,最后被拓跋珪击败。而后拓跋珪大举入侵,围 陷后燕首都中山,并迁都到平城。慕容宝则撤至根本之地龙城,后燕分裂为两地。此时慕容德不愿撤往北方,南 下滑台,建国南燕,之后迁都至广固。后燕在慕容熙称帝后,君主昏庸,百姓劳苦,国家衰败。407年冯跋举兵 杀慕容熙,拥高云为帝,建都龙城,之后冯跋继立,史称北燕。而南燕在慕容超继任后屡次攻伐东晋,最后于隔 年被东晋的刘裕讨伐而亡。此时关东仅北魏、北燕两国。

五胡十六国概述

五胡十六国概述

五胡十六国概述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和华夏的河西张氏除了建立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之外,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和翟魏等,实际远不止十六国。

(其中谯蜀、前凉、西凉、北燕、冉魏等国均系华夏人所建)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

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

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

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历史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

「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别支)、羌和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

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北马兰羌、巴、卢水胡、杂胡、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族。

「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

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小的七十八个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

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

疆域范围西晋末年,全国共有21州。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

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分别是:前赵、后赵、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前秦及东晋时期;前秦东晋对峙时期;诸国混战与东晋时期,此时北方以后燕及后秦最盛;北魏、胡夏、北凉及东晋时期。

第二讲中国历代疆域和政区变迁

第二讲中国历代疆域和政区变迁

郡县制,即分民而治
中央政府将全国领土分为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区域, 在各个区域内设臵地方政府,并授予地方政府一定行 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利。秦以前郡、县设臵出 现在各诸侯国的边界地带。
秦汉时期郡县 二级制
一、秦
郡县两级政区
汉初中央直辖15郡,武帝时增至110郡国。前106年将 全国分为13个区域,每个区域称部,派一刺史执行监 察职能。各州借用《禹贡》九州之名,外加两个《周 礼•职方》州名,以及两个不在《禹贡》、《周礼•职 方》范围内,合在一起共13个刺史部:冀、兖、青、 徐、扬、荆、豫、凉、益、幽、并、朔方、交趾。 后来又增加一个司隶校尉部。共14个监察区。
三、奠定:清代的中国疆域 1.明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建都南京,后迁都北京。 至1386年,在元故有版图基础上,完成了除北元控制区 外大部地区的统一。明前期强盛时疆土与元后期基本 相同。
2.清 明后期,建州女真在东北崛起,1583年,任明建州左卫 指挥使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1616年即汗位,建 国号金,史称后金。1626年皇太极嗣立,1635年改女真 族为“满洲”,1636年即皇帝位,改国号清。清统一全 国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第一,统一东北诸部族和收服漠南蒙古。 第二,灭明统一中原及江南广大地区。 第三,战胜卫拉特蒙古及西域诸部,收服北、西北、 西南广大地区。 第四,通过雅克萨之战和外交谈判,确定中俄东段、 中段边界。
中央——路——州——县
北宋元丰年间实行二十三路:
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 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 秦凤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两浙路、江 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 福建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 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

赵国

赵国

燕赵文物
• • • • • • • • • 1、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时期燕国形势图 2、虎头形陶水道管口 3、陶盨 4、陶方壶 5、九鼎八簋 6、石编磬 7、铁胄 8、斧范 9、嵌绿松石熊羊纹浮雕金饰件、胡人头像金饰件、神兽噬马纹金牌 饰、熊首形金饰件 • 10、匽字刀币、楼阙形镂空铜饰件、象灯、铜人 • 11、波曲纹四耳铜鉴 • 12、龙纹铜“(音铃)”、羽翅纹提梁铜壶、勾连雷纹敦、椭圆形铜簋、 人形足铜镬
展翅,生机勃勃。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 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 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 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 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九鼎依次盛放:牛、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 八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与鼎配套使用。 西周时期,对礼器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据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 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依次类推,不能 越级使用,平民百姓禁止使用鼎。春秋以后,纲纪废弛,礼器使用时有僭 越。燕下都16号墓中出土的全套仿铜陶礼器九鼎八簋,僭用了天子之礼。
蔺相如
•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 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 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 “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 归赵。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 渑池西),他随侍赵孝成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 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 官于廉颇之上。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 并扬言要羞辱相如。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 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 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 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六国地图及其说明中国东晋⼗六国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东晋3. 成前赵前凉后赵4. 前凉前秦前燕代5. 前秦6. 后秦后燕西秦后凉魏7. 后秦魏南凉北凉西凉南燕夏西秦北燕东晋⼗六国时期图说晋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于四世纪初为东汉以来⼊居内地的各族所推翻。

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

传⾄420年禅国于刘宋。

⾃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了⼆⼗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其中前后⼆赵、前后西三秦、前后南北四燕、前后南北西五凉及成、夏为⼗六国,并⽤以泛指这⼀时期晋宋以外各国。

这⼀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变化极为频繁,本图所画是淝⽔之战前⼀年即382年的概况。

其时⼗六国中的前秦臻于极盛,《禹贡》九州有其七,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以南、汉⽔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前秦境内共有⼆⼗⼆州:关中为司⾪校尉及秦、南秦、河、凉州;河淮间为豫、东豫、兖、南兖、青、徐、扬州;河以北为雍、并、冀、幽、平州;汉中南阳为梁、洛、荆州;巴蜀为益、宁州。

辖有⼀百多郡。

东晋境内分为⼋州:长江中下游为扬、江、荆三州,江北为徐、豫⼆州,珠江流域为⼴州,越南北部为交州,云贵⾼原为宁州。

辖有⼋⼗多郡。

⼜有兖、青、幽等侨州和若⼲侨郡侨寄在⼤江南北。

前秦的西境尽于敦煌、⾼昌,后⼆年(384)西域三⼗余国降附,始置西域校尉于龟兹以领护葱岭以东,天⼭以南诸国。

其时前秦的东北是⾼句丽、契丹、库莫奚、夫余、⾢娄、寇漫汗、乌洛侯、地⾖于等国族。

北边鲜卑、柔然收⼊境内,境外为⾼车、契⾻、匈奴等族。

西域校尉诸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

青藏⾼原羌族有宝髻、孙波、象雄、⼥国、⽩兰等国族,⼜有从辽东迁来的鲜卑、吐⾕浑部建国于黄河河曲⼀带。

淝⽔战后前秦分裂⽡解,延⾄394年为西秦所灭。

东晋乘胜收复了⼀些失地。

⾄安帝义熙中刘裕北伐,六年(410)灭南燕,⼗三年(417)灭后秦,晋⼟遂北以黄河与北魏为界,西有关中,置北徐州治彭城,北兖州治滑台城,北青州治东阳城,司州治虎牢城,雍州治长安以统新得郡县,这是东晋⼀代的极⼤版图。

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地图解读

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地图解读

东晋十六国时期疆域地图解读武汉开发区一中张书林东晋有疆域可画,十六国疆域是不能同时画出来的,因为,很多国家不在同一时期,所以,这幅地图有严重的问题。

东晋是司马睿南下江南在建康建立的残余政权,偏安一隅。

十六国具体情况如下:成汉(304——349),巴族1。

前赵(304年~329年),匈奴1。

前凉(318年~376年),汉族1。

后赵(319年~351年),羯族1。

前燕(352年~ 370年),鲜卑族1。

前秦(351年~394年),氐族2。

后燕(384年—407年),鲜卑族2。

后秦(384年—417年),羌族1。

西秦(385年—431年),鲜卑族3。

后凉(386年—403年),氐族2。

南凉(397年—414年),鲜卑族4。

西凉(400年—421年),汉族2。

北凉(397年—460年),匈奴族2。

南燕(398年-410年),鲜卑族5。

北燕(407年—436年),汉族3。

夏(407年—431年),匈奴族3。

冉魏(350—352),汉族4。

西燕(384年—394年),鲜卑族6。

……其实不止十六国。

这十六国中,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最多,其次是汉族,再次是匈奴族,氐族只有2个,羯族、巴族只有1个。

东汉打败匈奴,匈奴主体向西迁徙之后剩余部分内迁,取代匈奴的就是鲜卑,最为强大。

以前秦统一北方为界限,明显,前面几个政权灭亡了,不会与后面几个政权同时,所以,地图画在一起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改进的办法是,不标注具体国名,在下面的注释中说明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是什么民族建立的,高中生只需要了解这些就足够了。

质疑:教材把成汉定性为賨族,不知所据为何,但目前最为权威的白寿彝《中国通史》定性为巴人。

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急于统一中国,383年发动了南征,被东晋败于淝水,北方重陷分裂。

原因是,民族交融还没有达到一体的程度。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东晋3. 成前赵前凉后赵4. 前凉前秦前燕代5. 前秦6. 后秦 后燕 西秦 后凉 魏7. 后秦 魏 南凉 北凉 西凉 南燕 夏 西秦 北燕东晋十六国时期图说晋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于四世纪初为东汉以来入居内地的各族所推翻。

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

传至420年禅国于刘宋。

自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其中前后二赵、前后西三秦、前后南北四燕、前后南北西五凉及成、夏为十六国,并用以泛指这一时期晋宋以外各国。

这一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变化极为频繁,本图所画是淝水之战前一年即382年的概况。

其时十六国中的前秦臻于极盛,《禹贡》九州有其七,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水以南、汉水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前秦境内共有二十二州:关中为司隶校尉及秦、南秦、河、凉州;河淮间为豫、东豫、兖、南兖、青、徐、扬州;河以北为雍、并、冀、幽、平州;汉中南阳为梁、洛、荆州;巴蜀为益、宁州。

辖有一百多郡。

东晋境内分为八州:长江中下游为扬、江、荆三州,江北为徐、豫二州,珠江流域为广州,越南北部为交州,云贵高原为宁州。

辖有八十多郡。

又有兖、青、幽等侨州和若干侨郡侨寄在大江南北。

前秦的西境尽于敦煌、高昌,后二年(384)西域三十余国降附,始置西域校尉于龟兹以领护葱岭以东,天山以南诸国。

其时前秦的东北是高句丽、契丹、库莫奚、夫余、邑娄、寇漫汗、乌洛侯、地豆于等国族。

北边鲜卑、柔然收入境内,境外为高车、契骨、匈奴等族。

西域校尉诸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

青藏高原羌族有宝髻、孙波、象雄、女国、白兰等国族,又有从辽东迁来的鲜卑、吐谷浑部建国于黄河河曲一带。

淝水战后前秦分裂瓦解,延至394年为西秦所灭。

东晋乘胜收复了一些失地。

至安帝义熙中刘裕北伐,六年(410)灭南燕,十三年(417)灭后秦,晋土遂北以黄河与北魏为界,西有关中,置北徐州治彭城,北兖州治滑台城,北青州治东阳城,司州治虎牢城,雍州治长安以统新得郡县,这是东晋一代的极大版图。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行政区划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行政区划

十六国时期十六国行政区划十六国行政区划。

简介。

十六国行政区划。

十六国只有前秦统一了北方。

后赵统一了黄河中下游。

前后燕统一了黄河下游。

其余大都偏居一隅。

他们都实行州。

郡。

县三级区划。

和东晋一样。

十六国政权将自己没有统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内设置。

比如前赵将幽州设在北地郡。

后秦将冀州设在蒲坂。

十六国时期南燕将徐州设在莒县。

沿革。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

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

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

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

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

十六国时期各国纷纷采取中原王朝对地方行政的管理制度。

《通典·州郡典》等记载。

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

南朝宋。

齐时增至20多个州。

到梁朝后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

以疆域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三国吴相比较。

陈国的州数是吴国的16倍。

北魏统一北方后。

十六国时期440年有实州15。

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

太和末年则达80余州。

至580年。

北方的州竟达211个。

州置如此之滥。

郡。

县的设置也就可想而知。

据《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南朝后期的郡达380余个。

真是百室之邑。

便立州名。

三户之民。

空张郡目。

疆域。

十六国时期。

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

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

分别是:前赵。

后赵。

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

前秦及东晋时期;前秦东晋对峙时期;诸国混战与东晋时期。

此时北方以后燕及后秦最盛;北魏。

胡夏。

北凉及东晋时期。

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

蜀地。

辽东。

最远可达漠北。

江淮及西域。

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

以匈奴。

羯。

鲜卑。

羌及氐为主。

统称五胡。

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

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

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划分。

虽然各国占地不大。

但往往分置许多州。

以致州境缩小。

由于一些国家采胡汉分治的制度。

中国各朝代国家地域范围

中国各朝代国家地域范围

中国各朝代地域范围概况春秋列国形势图:夏(210万,包括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商(320万,除上述土地外,还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重庆和四川的一部分)周(340万,基本与商差不多,在辽宁和重庆四川的范围更大)战国形势图:秦时期全图:秦(360万,还包括整个宁夏并包括重庆全部和更大的几乎整个四川的土地,东晋各诸侯国的国土总合与西周基本相同)西汉时期全图:汉(在两汉最顶盛的时代,由西汉武帝和后人西汉宣帝、东汉光武帝、东汉明帝打下了惊人的国土。

现在朝鲜的几乎全部,越南的北方。

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亚相当大的土地都在汉的西域都护府范围中,还有全部的四川和云贵的大片土地,辽宁的全部土地也在汉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内蒙也有相当大的土地在汉的治内,估约国土为1040万平方公里。

东汉后期出现严重缩水,失去了云贵和内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丧实殆尽,国土应为890万平方公里。

)三国时期全图:魏(590万平方公里,所有的长江以北的汉人地区和在新疆甚至少量中亚的土地,也包括朝鲜的极少量土地)吴(260万平方公里,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越南北方。

)蜀(190万平方公里,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青海的一小部分,缅甸的极北方。

)西晋时期全图:西晋(国土大小为920万平方公里。

在云贵上略少于蜀的控制,在越南和朝鲜的土地缩小了。

)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南北朝时期全图:南北朝(国土总合约为935万平方公里)隋时期全图:隋(国土为840万平方公里,突厥占领了甘肃和宁夏相当大的土地,云南和贵州也正走向独立,丧失了在越南和朝鲜的土地)唐朝时期全图:唐(强盛时国土大的非常惊人,比现在中国少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大半个蒙古国和俄贝加尔湖,共1240万平方公里,在数十年后竟缩为1030万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万平方公里,可谓史上巨大的缩水。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国政权详解版!(按各国建国时间先后顺序总结)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国政权详解版!(按各国建国时间先后顺序总结)

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国政权详解版!(按各国建国时间先后顺序总结)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这首历史朝代歌我们大家在中学的时候都应该学过,其中二晋前后沿这句中少了一些东西。

在西晋末年以及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在中国北方范围内相继建立的国家,因此,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

而西晋王室则逃到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

今天就给大家把这五胡十六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按建立的时间)给大家总结一下。

希望能帮大家捋清这一时间段的历史!1、成汉。

(303年~349年)1、建立者:氐族首领李雄建立。

李雄像2、经过:西晋末年,秦、雍二州连年荒旱,略阳、天水等六郡的氐族人和汉人等不得不逃荒至梁、益地区。

元康六年(296年),氐首领李特率民众进入入蜀地。

他们入蜀后,由于地方官吏的贪暴和政府限期迫令流民还乡,流民领袖、略阳氐族李特等利用流民的怨怒,于301年在绵竹聚众起义。

303年李特称大将军,李特及其弟李流死后,李特的儿子李雄继续带领部众反抗,攻下了成都,占据益州,建立了成汉,定都成都。

后来李寿改国号为汉。

成汉盛时疆域有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的各一部分。

3、灭亡:347年,成都被东晋权臣桓温夺取,两年后成汉的残余势力也被东晋消灭,成汉灭亡,历七主,共46年。

成汉疆域图2、汉(前赵)。

(304年~329年)1、建立者:西晋晚期由匈奴人刘渊建立。

2、经过:永兴元年(304年)十一月(也有系于“十月”的),刘渊从离石迁于左国城(也在离石县境内),来归附的胡、晋人很多。

为了争得胡人政权的合理性,刘渊以“兄亡弟绍”复汉为名义,筑坛于南郊,并即汉王位(称汉王),大赦境内,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定国号为汉,正式建立政权。

刘渊蜡像304年十二月,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遣兵攻汉,双方大战于大陵(今山西省文水北),最终刘渊大胜,刘渊派遣刘曜等攻取上党、太原、西河各郡县。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四章 中原沦丧南北分: 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第一节 十六国东晋时期的疆域
一、十六国时期的疆域演变 1、东北疆域 2、西北疆域 3、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变迁 二、南北朝时期的疆域 1、北方六镇及西北方的疆域 2、西方对吐谷浑的战争的胜利及疆域的扩张 3、西南方中原王朝的疆域
第二节 十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政区
一、十六国时期的疆域演变 3、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变迁
• 在陇右、青海地区,西晋末吐谷浑迁入这里。十六国时期,前凉、 后凉、西秦、南凉击诸羌、吐谷浑,把中原王朝疆域开拓了很多。
十六国时前凉在湟水上游设有广源、西平、西河郡,又在西平郡 南沿黄河岸设有湟河郡(今青海省化隆县西),以及甘松、漒川 护军等。后凉、南凉又设浇河郡(青海省贵德县)。西秦不断向 南发展,击败西羌,在洮河上游置武威郡,治迭兰城,在白龙江 上游设漒川、甘松诸郡及南漒镇,中原王朝西部疆界从洮河发展 到白龙江流域,又往西扩张到青海共和,置湟河、浇河郡。
一、十六国时期的疆域演变 3、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变迁
(1)汉,前赵: 317年前后,汉的疆域北至阴山、今桑干河、燕山,南至淮河、
秦岭,西至黄河、陇东。前赵初时的疆域(319)东起洛阳,西 至陇西黄河,北至渭北高原和今山西西南,
前赵也在境内虚设了一些州,在上邽(今甘肃天水)设立了 秦、凉二州,在高平(今宁夏固原)设立了朔州,在北地(今陕 西耀县)设立了幽州,在仇池(今甘肃武都)设立了益州,号称 有雍、秦、凉、朔、幽、并、益等七州三十四郡之地。后来前赵 遭受石勒建立的后赵的打击,退至关中。
328年,石勒大破前赵军,刘曜被俘。又过了一年,后赵大 将石生攻下关中,前赵灭亡。
一、十六国时期的疆域演变 3、十六国诸政权的疆域变迁
(2)后赵、冉魏: 石勒称赵王后,灭前赵,在后赵灭掉前赵后,疆域达到了极盛,

【战国】赵国三百年疆域变化,武灵王极盛一时,最终难逃灭亡。

【战国】赵国三百年疆域变化,武灵王极盛一时,最终难逃灭亡。

【战国】赵国三百年疆域变化,武灵王极盛一时,最终难逃灭亡。

赵国疆域变化前528年晋国晚期,六卿时赵氏势力范围公元前455年,四卿时赵氏势力范围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时赵氏势力范围前403年周天子册封赵氏为诸侯前352年魏国发兵赵国,攻克邯郸,后又撤出邯郸。

前344年—前340年,赵肃侯派兵攻打齐国,夺取齐国的高唐,赵国的公子赵刻率军攻打魏国首桓,一年后又联合齐国攻打魏国。

前335年—前332年),赵肃侯下令修建寿陵。

随后派兵攻打魏国,包围魏国的黄城,同年,肃侯下令修筑长城。

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强盛,伐秦取蔺,伐中山,破楼烦、澹林。

前305年—前296年,十年间数次进攻中山国,最终吞并整个中山,向北扩张领土。

前282年,赵惠文王参与五国伐齐,夺取齐国济西部分地区。

前269年,秦攻赵阏与,赵国将领赵奢大败秦军。

前260年,韩国围攻赵国上党,上党归附赵国,秦国赵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损失四十万军队,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33年,秦国伐赵,多雁门、云中郡前228年,秦灭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那个历史时期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一度成为战国后期抵御秦国的主要力量,那么赵国都有哪些君主呢?赵国国君列表:1. 赵烈侯前408年—前400年赵烈侯,名籍,是赵献子的儿子,也是赵国实际上的开国之君。

烈侯是一位比较仁厚的国君,在位期间任用公仲连、荀欣、牛畜等人,使赵国的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另外,烈侯联合魏国,攻打中山,试图消耗魏国和中山国,从中渔利,但是魏国任用乐羊直接灭亡了中山。

2. 赵武侯前399年—前387赵武侯是赵烈侯的弟弟,烈侯死后,由于太子章年幼,群臣便拥立武侯继承了国君之位。

武侯在位期间修筑了五原到阴山之间的长城,还修筑了云中城。

3. 赵敬侯前386年—前375年敬候迁都邯郸城,为赵国北进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另外,敬候和韩、魏一起,将晋靖公废为庶人,彻底断绝了晋国的祭祀。

“五胡十六国”的前前后后

“五胡十六国”的前前后后

“五胡十六国”的前前后后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西晋、下接南北朝的北朝,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汉、在中原建立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共计139年。

这一期间,在中国北方和西南先后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族,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即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统称“五胡十六国”。

那么在西晋以后,中国北方怎么会一下子分裂成16个国家呢?这事还要从头说起。

自东汉中叶之后,中央王朝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

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有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晋武帝在世时,西晋国力强盛,各胡族还能向中央称臣。

晋武帝去世后,中原王朝爆发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八王之乱。

这次内乱历时16年,耗尽了西晋王朝的所有兵力,给当时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西晋亡国。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五胡十六国纷纷建立。

一、成汉登场成汉(304年—349年),是五胡十六国的首个政权,由氐族首领李雄在四川成都建立。

李雄的祖辈在东汉末年,从巴西郡迁至略阳归附曹操,并在魏国任职,成为氐族首领。

八王之乱时期,关西一带兵祸扰乱,再加连年大荒,略阳等六郡的百姓逐渐向蜀地流亡,其中便有李雄的父亲李特。

后来,西晋政府强迫流民返乡,李特父子在蜀地率流民起义,李特在战场上被杀,李雄继续与晋军作战,并打败西晋军队,占领成都。

李雄于304年,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

347年,东晋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投降,其残余势力在2年后也被东晋彻底消灭,亡国,享国45年。

二、前赵灭晋前赵(304年-329年),成汉建立一个月后,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左国城建立前赵,前赵与成汉是十六国之中仅有的2个在西晋灭亡前建国。

刘渊是西汉时期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

历朝历代疆域图,看清民族演变,历史变迁!

历朝历代疆域图,看清民族演变,历史变迁!

历朝历代疆域图,看清民族演变,历史变迁!秦朝公元前221年,始皇帝一统天下。

秦朝初年,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败百越,开拓五岭,疆域迅速扩展,东部南部临海,西部扩展到甘肃四川,云南,广西也纳入版图,巅峰时期的领土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

西汉西汉时期,匈奴势力渐衰,汉宣帝后期,匈奴称臣,闽粤地区的独立势力也纳入中央版图,整个西亚、中亚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朝廷实际控制区域约为666万平方公里,但是宣誓效忠,表示臣服的势力范围加起来,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

东汉东汉时期领土面积,较西汉时期有所衰减,约为654万平方公里。

魏晋南北朝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历史纷乱,战争频仍,略过不表。

隋朝隋朝建立后,隋炀帝率兵攻破南陈,完成大一统伟业,但是高句丽等汉朝时期的领土仍未收回,在公元605年吞并林邑后,向西继续征讨吐谷浑、伊吾等地,疆域达到有随一朝的极致,约为467万平方公里。

唐朝盛唐时期的疆域,基本上都是太宗李世民打下来的,高宗及武则天时期,唐朝的版图面积达到了极致,国土面积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南至如今的越南河内,北至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东到吉林通化。

宋朝南北宋时期,由于长期送到少数民族的压制,疆域面积一直不大,巅峰时期,收复了河湟地区,领土面积也仅为287万平方公里。

元朝元朝虽然短暂,但是却是我国历史名副其实的领土最大的朝代,实际控制区域约为2200万平方公里,元朝骑兵更是饮马多瑙河畔,被欧洲人惊呼为“黄祸”。

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朝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部分时期的领土面积为600万平方公里,明成祖朱棣时期,广阔的漠北也被纳入到领土版图之中,只可惜,朱棣逝世后,对这些领域失去了控制。

清朝清朝是奠定我们现如今版图的朝代,当时北控大兴安岭,西到巴尔喀什湖,难道南海诸岛,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可以达到1310万平方公里。

来自: Zhangguolin39 > 《世说新语》。

十六国行政区划

十六国行政区划

十六国行政区划十六国行政区划。

简介。

十六国行政区划。

十六国只有前秦统一了北方。

后赵统一了黄河中下游。

前后燕统一了黄河下游。

其余大都偏居一隅。

他们都实行州。

郡。

县三级区划。

和东晋一样。

十六国政权将自己没有统治的州郡也常常在境内设置。

比如前赵将幽州设在北地郡。

后秦将冀州设在蒲坂。

南燕将徐州设在莒县。

沿革。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

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

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

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

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

十六国时期各国纷纷采取中原王朝对地方行政的管理制度。

《通典·州郡典》等记载。

东晋时南方有十多个州。

南朝宋。

齐时增至20多个州。

到梁朝后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

以疆域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三国吴相比较。

陈国的州数是吴国的16倍。

北魏统一北方后。

440年有实州15。

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

太和末年则达80余州。

至580年。

北方的州竟达211个。

州置如此之滥。

郡。

县的设置也就可想而知。

十六国据《南齐书·州郡志》记载:南朝后期的郡达380余个。

真是百室之邑。

便立州名。

三户之民。

空张郡目。

疆域。

十六国时期。

北方诸国的范围大约是华北地区及四川地区。

疆域的变更可分成五期。

分别是:前赵。

后赵。

成汉及东晋时期;前燕。

前秦及东晋时期;前秦东晋对峙时期;诸国混战与东晋时期。

此时北方以后燕及后秦最盛;北魏。

胡夏。

北凉及东晋时期。

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

蜀地。

辽东。

最远可达漠北。

江淮及西域。

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

以匈奴。

羯。

鲜卑。

羌及氐为主。

统称五胡。

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

北魏史学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

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划分。

虽然各国占地不大。

但往往分置许多州。

以致州境缩小。

由于一些国家采胡汉分治的制度。

所以设置各种族专属的行政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