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 思考题
科学技术史试题(二)

二、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1、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第一定律:太阳不是处在圆形轨道的中心而是位于这些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单位时间内行星的内径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第三定律:任何两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于此两行星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T1^2:T1^2=R1^3:R2^3)2、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及其特点主要标志:电能的开发和应用特点:第一,科学理论成为技术发明的主导因素,各项主要的电气技术,内燃机技术,冶炼技术和有机合成技术都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发明出来的。
第二,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如果说牛顿力学,热力学用了100-200年才完成了理论向技术的渗透或生产的应用,那么,从电磁学理论到电力技术的转移,一般只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3、建立量子力学的两条途径一是玻尔—海森伯途径,建立了矩阵力学;二是爱因斯坦—德布罗意—薛定谔路线,建立了波动力学。
4、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不同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的不用在于:生产实践的直接目的是把自然物改变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创造物质财富,而科学实验则是以认识自然为首要目的的实践。
就直接意义来说,其目标主要不是生产观物质产品,而是要生产(或检验)观念形态的知识,创造精神财富。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30分)1、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1666年出版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从理论上对化学做出了哪些新贡献?首先,他认为化学寻求的不是制造贵金属和有用药物的实用技巧,而是应该从哪些技艺中找出一般原理。
化学应该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不是医生和炼金家的技艺。
在化学史上波义耳第一次明确地把化学视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并把化学同化学工艺严加区别。
其次,波义耳继承古希腊原子论思想,把构成自然界的材料视为一些细小致密,用化学方法不可分别的粒子,这些粒子又可以结合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粒子团,粒子团是参加反应的基本单位,也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原因。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

自然辩证法期末思考题课程要求:1、简述本学科历史发展、突破、对社会的贡献、导师的科研项目及有何作用及效用。
2、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3、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对当地宗教、文化、科学有何作用和贡献。
开卷考试,布置20道复习思考题,留2道大作业(期末考试带进考场,跟考试卷纸一起交给监考老师,纯手写),500-800字,至少500字。
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简述(一)环境方面西方近代科学的变化:观念变革→宗教改革→理性启蒙(文艺复兴)→科学与哲学分离→科技革命(哥白尼)→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产业革命(工业技术产业革命)→社会科学体系形成中国(古代)→整体思维西方(近代)→分析思维1、远古时代:中国打造石器、陶器的技术比西方早很多年。
2、青铜时代(中国夏商周时代):出现观天象、算筹、农学(已经比较发达),有最初的医学、孕育了二十四节气、延续到现在的阴阳五行八卦(理学)。
3、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1)科学技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潮,铁器开发运用已经达到普遍,促进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生产力一旦变革,生产关系则一定变革。
经济基础一旦变革,上层建筑必然变革。
(2)诸子百家学说兴盛,讲述了世界本源的问题,关于本源与天人关系的学说。
4、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1)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成熟时期,铁器普遍使用,已经达成共识(2)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已经成熟(3)已经形成中国古代立法(4)以九数为骨干,形成了中国的计算框架。
(以计算为中心)(5)有了中医体系和中药体系(6)有了造纸术确立了中国科技近2000年的框架。
5、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公元960)古代科学技术的标志:(1)大运河、水运、航运及其工具的制造(2)有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第一次大地勘测(3)天文学发展,率先测量子午线(4)医学上出现第一本医学著作《千金方》(5)雕版印刷(6)火药问世(武器)(7)中外第一次的科技交流6、宋元明初时期(公元60-公元1600):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顶峰,西学东渐。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答案2016 修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答案第一章1科学史是理科理学二级学科。
()×2从()开始,才有人专门地去关注科学过去的历史发展。
D 18 世纪3综合性科学史出现于()。
D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4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
()√5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D 乔治·萨顿1.21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C 科南特2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是()。
B Isis3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
()×4萨顿研究的科学史的局限性在于,其更倾向于陈述客观的历史事实,对于诸如纳粹一类将科学用于屠杀的行为缺少批判性。
()×5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D 1600 年1.31 科学史更加强调的是借鉴功能,而并非预见功能。
()√2 萨顿的女儿梅· 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A 《我认识一只凤凰》3 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
()√4 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
D 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5 ISIS 创刊于()。
D 1912 年第二章2.11 符合严格定义上的科学起源于()。
C 文艺复兴2 被中华文明忽视而被西方文明所重视的()为后世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C 玻璃3 下列关于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对文明和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C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不一定有文明4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观点,从时间角度上看,文明要比文化短得多。
√5 人类文字的发展最早不超过一万年前,而文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十几万年前甚至更长的时间。
()√2.21 楔形文字的产生距今有()年。
C 5000-30002 古埃及第()王朝法老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金面罩和金棺。
C 十八3 文艺复兴以前,人们更偏重于讲技术而非科学。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知识点及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古代科学技术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一、人类的起源1、古猿人出现的时间距今约250-400万年,即地质年代的新生代的第四纪初2、劳动使猿变成了人二、石器和弓箭1、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2、使用石器生产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人类早在260万年前就学会使用石器生产了。
4、大约在1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末期,原始人发明了弓箭。
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迈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三、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1、人类在5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
2、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世界性的解放作用。
它表明人类第一次征服一种自然力,并且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分开。
四、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1、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原始人结束了依赖天然食物而生存的历史,表明人类可以在自然界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发生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即大约1万年前。
2、最早出现农业生产的地区是西亚。
3、农业生产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耕锄农业,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主要农具有木?、石?石犁。
4、大约一万年前,人们已经懂得饲养动物。
人类最初驯养的动物有猪、羊、牛、鸡、狗。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
5、由采集经济发展到农业经济,由渔猎经济发展到畜牧经济是人类继使用火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
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不同于简单的采集和渔猎,它要求有较丰富的自然知识,要懂得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要学会育种,要有一些天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最初的认识,也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五、制陶技术和手工业的出现1、陶轮的发明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人类最早的加工机械。
公元前7000-5000年,我国河南仰韶和西亚地区居民都已经掌握这种制陶技术。
2、制陶业的发展促成了手工业的出现,手工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
《科学技术史》思考题与提要

《科学技术史》思考题与提要教学要点提示: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史?科学史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
思考题1.简要介绍乔治萨顿对科学史的主要贡献(要点提示)创立科学史杂志isis,科学史的市辖县化,特别强调科学史在人文主义教育中的促进作用2.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所提出的构成科学精神的规范是什么?(要点提示)3.知名化学家傅鹰说道过“科学给人科学知识,历史给人智慧”,恳请融合科学史的意义,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古巴比仑与埃及的科学教学要点:深入探讨科学的起源问题;介绍古巴比仑、古埃及等古代世界文明古国的科学;介绍史前和古典前期人类所具有的技术。
思考题1.如何评价巴比伦星占学在科学史上的意义?(要点提示)巴比伦的星占学从天象中看出人世间的吉凶祸福。
开始是偶然的巧合,这种巧合使人们相信,天上的星宿决定并且预示着人事的进程。
正是依靠对天体的观察和解释,推进了天文学的研究,同时也获得了统治人心的支配权。
2.为什么说道几何学源于埃及人的土地测量?(要点提示信息)尼罗河泛滥后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在丈量土地的过程中埃及人积累计算各种形状地块方法,这些知识的积累促进了几何学的诞生,这一点从几何的拉丁名称geometria已经表露出来:geo意为土地,metria意为测量。
(三)希腊、罗马的科学教学要点:探讨希腊人的万物本原学说,了解希腊科学如何作为哲学的一个方面存在;掌握希腊人达到的自然科学各方面的成就。
思考题1.为什么泰勒斯被称作希腊科学的始祖?(要点提示信息)对天象的观测与日食的预报,一般性数学命题的提出与应用,如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特别是首次提出“万物起源于水”的物质本原说命题,在宇宙本原问题上排除了神的作用。
2.亚里士多德所说科学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就是什么?恳请融合科学研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谈谈自己的重新认识。
(要点提示信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三个条件是:好奇心、闲暇和自由3.如何评价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在数学史上的关键意义(要点提示信息)公理化诠释体系的典范,不可估量的教育价值(四)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教学要点:择要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意义,特别注重阐述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演变及其对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科学技术史》课后习题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1分)在科学史家所关注、所研究的“科学史”中所涉及的“科学”,主要是指()A.科学的社会建制B.关于自然的经验陈述的知识体系C.博物学D.科学家的发现活动2【单选题】(1分)科学史是()学科。
A.二级B.理科C.一级D.文科3【单选题】(1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就已描述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医学发展的历史。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希波克拉底4【多选题】(1分)公元前4世纪的埃德谟(Eudmos),他甚至撰写过()。
A.化学史B.物理学史C.天文学史D.数学史E.医学史5【多选题】(1分)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功能是()。
A.帮助人们认识科学B.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C.帮助人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D.消除伪科学的影响E.解决科学发展的难题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分)根据考古发现,猿群在()万年前学会了打制方法加工石块。
A.480B.580C.380D.2802【单选题】(1分)猿人在技术上取得的一项决定性进步是学会了()。
A.捕鱼B.捕猎C.用火D.采集3【单选题】(1分)学会人工取火的是()。
A.晚期猿人B.早期智人C.早期猿人D.晚期智人4【多选题】(2分)晚期智人的工具进步明显,他们制作的()已相当精美了。
A.铁器B.铜器C.角器D.骨器E.石器5【多选题】(2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开始使用()等天然金属。
A.金B.锡C.铜D.银E.陨铁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分)早在公元前()年埃及便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A.3100B.4100C.5100D.21002【单选题】(1分)制作()使埃及人积累了很多解剖学知识。
A.帆船B.金字塔C.石器D.木乃伊3【单选题】(1分)古()人形成了星期的时间单位。
A.巴比伦人B.中国人C.埃及人D.印度人4【多选题】(1分)两河流域先后出现的民族有()。
A.巴比伦人B.埃塞俄比亚人C.伊朗人D.苏美尔人E.闪族5【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苏美人科技成就的有()。
科学技术史 思考题

思考题1.简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答: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科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成就有如下方面:①天文学。
我国是天文观测记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保存天文记录资料最丰富的国家。
到17世纪末,我国记载了大约70颗新星和超新星,这些记录为现代天文学家对中子星的探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和世界上第一台观测气象的仪器——候风仪;在宇宙结构方面我国古代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提出了“盖天说”等宇宙结构思想。
②数学。
我国古代数学发展也是源远流长,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概念与体系。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分数概念和九九表。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注》等著作都是我国数学体系地位颇高的书本;π值的计算领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1000年。
③医药学。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医,中药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很高的医学科学价值;《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是世界重要的科学文献;我国的医药学体系是完全独立完整的,成果显著。
④地学。
地学是我国古代成就较大的学科之一。
主要表现在地理、地图绘制和地质等方面;《山海经》、《水经注》、《梦溪笔谈》等对我国古代的地理风土人情等做了综合性的表述;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国地理学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开辟了“丝绸之路”,如今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就是以丝绸之路为借鉴的,郑和七下西洋, 绘制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⑤物理学。
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的成就。
《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的记载。
其中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都非常系统,被现代科学家成为“《墨经》光学八条”。
⑥建筑学。
中国古代建筑自成一体,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古建筑不断壮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安城、赵州桥等建筑均十分有名;宋元时期《营造法式》更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古建筑不仅美观雅致,而且内含多种科学的构造方法。
马克思与当代中国(科技)思考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F参考答案: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许多新的特征。
结合这些新特征,谈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认识。
当代科技发展特征主要有七个:1、科技发展加速化 :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 不断提高,科技知识量急剧扩张,科学技术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出现了新的飞跃。
2、科技知识综合化 :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 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交叉融合; 现代科学为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技术体系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主导性技术群落的科学含量日益提高; 技术呈现群落化和跨学科、跨领域现象。
3、科技研究集约化 :各国都把发展科技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强了对科技研究和发展的规划、投入、组织和调控; 大部分科研项目采取了集体攻关形式; 科技创新从基于个人兴趣的行为,发展成为集体、区域、国家乃至跨国的行为。
4、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 :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官产学研结合愈发紧密; 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周期不断缩短。
5、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交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进行交叉与融合; 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理论模型; 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转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评价的影响。
6、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 :科技进步不断开辟新的产业领域; 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科技的创新; 信息化不断推动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对日常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关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7、科研开发国际化 :科技发展突破了地域、文化的壁障,促进科技创新全球化和人类文明多样化的持续发展; 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展望当代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11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整体化趋势更为明显。
主要以现在:1、基础科学内部的整体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整体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化。
2、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将被进一步打破。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技术出现在哪个国家?A. 古埃及B. 中国C. 罗马帝国D. 希腊2. 被誉为“现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哪位?A. 牛顿B. 伽利略C. 爱因斯坦D. 达尔文3. 以下哪项不是牛顿的科学成就?A. 万有引力定律B. 三大运动定律C. 相对论D. 微积分4. 蒸汽机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哪个时期的工业发展?A. 农业革命B. 工业革命C. 信息革命D. 电子革命5. 电的发现和应用主要归功于哪位科学家?A. 爱迪生B. 法拉第C. 特斯拉D. 伏打6.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哪一年发明的?A. 1942年B. 1946年C. 1950年D. 1960年7. 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是在哪个国家首先建立的?A. 中国B. 美国C. 苏联D. 英国8. 以下哪项是量子力学的主要特征?A. 经典力学B. 相对论C. 波粒二象性D. 热力学第二定律9.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是在哪个年份?A. 1961年B. 1969年C. 1971年D. 1981年10.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发现为以下哪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A. 农业B. 医学C. 航天D. 能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_。
2. 19世纪末,物理学家________提出了相对论,对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________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4. 计算机科学中的图灵机是由英国数学家________提出的。
5. 现代生物技术中,________技术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描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科学方法论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

科学技术史试题及答案科学技术史是研究人类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回顾和探讨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从而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科学技术史的试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科学技术史。
试题一:请简述《自然之书》和《伊利亚特》对科学技术史的重要影响。
答案:《自然之书》是由罗马哲学家普林尼编写的26卷的百科全书,它详细记载了古代物种分类、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书在中世纪欧洲广泛流传,对于中世纪以后的自然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伊利亚特》则是古希腊史诗家荷马所著的史诗作品,以描写特洛伊战争为背景,诗中融入了许多关于古希腊神话和历史的故事。
虽然《伊利亚特》并非科学著作,但该作品中所涉及的天文、医学、武器等领域的描写,对于后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为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提供了有趣的背景。
试题二:请列举一些现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答案:现代科学技术史上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以下列举其中几个:1. 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该著作提出了日心说,并推翻了古代的地心说,对天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2.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阐述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该发现为电磁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为后来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电器设备奠定了基础。
4.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这个发明标志着电能照明时代的开始,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业生产模式。
5. 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成功飞行:这次历史性的飞行开创了飞行器的时代,为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题三:请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史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答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技术史答案整理2

1.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哪些科学发展导致了它的破产?P148~149答:机械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导致了它的破产。
2、1830年赖尔和《地质学原理》的出版是地质学独立的标志是什么?《地质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地质学的独立,这主要表现在:完成了地质科学体系;确立了地质进化科学概念;总结了地质研究的科学方法三个方面。
3、15-16世纪的欧洲各国开始了航海探险,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有何重要的科学价值?哥伦布、麦哲伦坚信大地是球形的这一科学家说并以勇敢的探险活动证实了它,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看到了科学的正确和力量,鼓舞了人们用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当时的西欧和以后的世界各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航海活动开辟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新天地,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航海能使人们从不同的地区和方位观察天象获得更丰富的天文资料:远航需要精确的星图、海图及测量海里和方位的量表;航海需要造炮舰这就需要大量力学知识。
天文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此外探险家们重新发现了地磁倾角,并把罕见的花木和鸟兽带回欧洲。
地磁学、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学、人种学等学科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才能有巨大的发现。
另15~16世纪,西欧各国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的科学价值是什么?P70 答:(1)证明了大地是球体的科学假说的正确性,使人们看到了科学的正确和力量,鼓舞了人们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对当时的西欧和以后的世界各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航海活动开辟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新天地,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3)探险家们重新发现了地磁倾角,并且把罕见的花木和鸟兽带回欧洲,推动了生物学.植物学等的发展.4、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在生物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和进化原因两方面提出了哪些重要观点和进化法则?P128观点:1、物种的进化是逐渐的、缓慢的过程2、自然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产生各种物种,最早的是最简单低级的生物,后来的是较复杂、较高级的生物,形成一种有低等向高等排列的自然进化的顺序。
《科学技术史》复习

《科学技术史》复习汇总绪论科学技术史就是研究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史实为基础,按照历史进程系统阐述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外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触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关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二者的密切关系,人们常常称之为“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
(1)科学与技术的含义“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知识、学问)。
在西方,科学最早包含在哲学之中,称为自然哲学,直到近代才分离出来。
自然科学的性质首先在于它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技术”(techn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techne(艺术、技巧)和logos(言辞、说话)的结合,意味着完美的技艺和演讲。
技术具有改造自然的功能、生产功能和变革功能。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同一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又从属不同的研究领域。
科学注重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它主要是以知识形态表现出来的;技术注重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它主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任务、性质和目的三个方面。
由于科学与技术在功能和作用上各具特点,加上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19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无论作为知识,还是作为社会活动,科学与技术之间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基本上是独立自主地发展,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平行地向前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深入发展,科学和技术越来越趋向一体化,主要表现为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二)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样,有着历史的积累和继承关系,当今的科学技术只是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存在形态。
(1)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科学技术工作者是创造科学技术史的主体,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等环境条件也是直接影响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科学技术史(水利方向)课程学习思考题

科学技术史(水利方向)课程学习思考题第一篇:科学技术史(水利方向)课程学习思考题科学技术史(水利史)研究生课程作业《中国水利史》一、请举出古代著名的五个灌区,并分析它们兴建的历史背景、技术特点、灌区发展历程、灌溉效益等。
二、请列举古代三次治河活动,分析治河活动的源起、技术特点、治河历程、治河成效与意义,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三、请列举古代三条人工运河,分析每条运河的线路布置特点及其原因、运河的技术特点、对历史上政治经济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水文化与治水文化专题》一、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分析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二、试分析国内(外)水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
三、举一个实例(如与水有关的风俗、建筑、精神、思想、智慧等),从治水文化(或水利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
《近现代水政与水法规研究》一、分析水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二、分析我国水法规体系的组成及其主要法律原则。
三、国外近现代水管理工作中,是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的?试举例说明。
《历史水旱灾害及减灾》一、请举出我国著名的两次水灾(其中至少一次古代水灾),并对水灾的起因、灾情、救灾过程、救灾组织与手段、减灾对策与措施、经验与教训等进行分析。
二、请举出我国著名的两次旱灾(可含蝗灾,其中至少一次古代旱灾),并对灾害原因、灾情与损失、救灾过程与措施、对社会经济等影响等进行分析。
三、你认为我国历史水旱灾害减灾方面,有哪些经验与教训?第二篇:科学技术史课程意义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史》课程的意义《世界科学技术史》讲述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从科技起源到现代科技,从东方科技到西方科技,从独立的各个学科到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大学科,从探索自然界到研究人类自身,总之,它涉猎广泛地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区域的科技发展情况。
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科学技术从其诞生之初就凝聚了人类最优秀的智慧。
科学技术史课后题答案

科学技术史课后题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答案一: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
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
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答案二:政治:17世纪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2、国际条件:地理大发现,开辟了新航路3、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条件优越,海上运输便利,为商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4、军事:18世纪中叶,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控制了主航道,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5、思想:政府推行重商主义6、经济中心:新航路的开辟,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7、资本:○1通过海外贸易,建立了东印度公司,○2进行殖民掠夺,黑奴贸易,将财富迅速转化为资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掠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货物8、劳动力:○1推行圈地运动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和国内市场;○2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9、资源:○1国内煤铁资源丰富,○2海外殖民地的原料产地供给10、技术市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11、市场:18世纪英国已为最大殖民国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手工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促使英国发生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史思考题

《科学技术史》思考题问题一:简述学习科学技术史的意义。
答: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聚焦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通过对于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同时可以了解了科技对于人类社会的推动,使人类文明经历史前,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明确在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各个阶段,科技都至关重要。
2.明确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用。
通过对于科学技术史的学习,明确科学技术史是一部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共同编织的历史。
3.发挥科学技术史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优势,为其他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4.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为更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5.培养个人的科学素养和史学素养,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科学技术史包含了多学科知识,为个人以后的专业学术发展提供学术视角,同时可以拓宽个人的知识面,对自身创新,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6.掌握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科学技术史,为自身的学术研究开辟正确科学的研究道路;培养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为自身学术发展提供正确的学术指导思想。
7.培养正确的个人“三观”,塑造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为个人正确发展指导正确方向。
通过对于科学技术史的学习,以史为鉴,读史使人明智,在读科技史的过程中,锤炼个人人生观点,人生视角。
问题二: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证明了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坚定了人们对于科学的信心,促进科学精神的传播,提升了社会群体的科学的观念,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思想基础。
2.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对于航海工具,导航工具等现实需要,需要科学来提升技术的精准程度,直接促进了天文学,力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间接带动了多门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
3.促进了各地区文明之间的交流,批判学习了其他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思想,也传播了本土先进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思路,多方向和不竭的创新源泉。
科技哲学思考题(基础)

科技哲学思考题(基础班)一.科学技术哲学导论1.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医学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内容?3.结合医学专业特点谈一谈学习医学科学技术哲学对医学研究的意义。
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1.论述近代后期自然科学成就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联系。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三.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1.自然界演化发展的规律性?2.结合医学研究实际说明“非加和”原则。
3.把握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正确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以及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的意义是什么?四.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1.什么是人工自然?人工自然对社会(医学)的影响。
2.结合医学研究谈谈为什么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五.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1.科学认识的特点。
2.结合专业,请你谈一谈科研选题前的准备工作,以及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论)3. 简述选题在科研中的作用。
六.获取科学事实和进行理论研究的方法1.科学观察及其特点、基本类型是什么?结合医学专业谈临床观察的作用2.类比方法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你谈一谈类比方法在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论)七.创造性思维1.什么是形象思维?结合你的专业谈一谈形象思维在医学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论)2. 建立假说应遵循的原则。
3.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有哪些特征?八1.医学目的是什么?结合临床实际谈为什么现在重新提出医学目的问题?2.形成诊断假说的主要思维方法是什么?3.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与传统的经验医学相比有什么区别?九1.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请你谈一谈临床医生应如何适应这一转变?(论)2.生物医学模式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3.如何理解临床上要从看‘病’转变为看‘病人’。
(论)十1.如何理解人文精神规范着医学的发展。
(论)2.结合现代医学综合化发展趋势,请你谈一谈医务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十一1.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及对其的评价。
现代科技概论复思考题-2010

现代科技概论复习资料(参考教材:《现代科技概论》林德宏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什么是科学和技术?1、科学和技术的性质?3、科学和技术是怎样的关系?4、科学和技术的功能5、现代技术的属性?6、简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7、简述古希腊的科学技术成就。
8、16-18世纪科学技术的代表性成果。
9、19世纪科学技术的代表性成果。
10、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简述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13、恒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
14、简述现代宇宙学的基本内容。
15、简述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16、简述遗传信息由DN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
17、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观点18、什么是系统?简述系统的基本观念19、如何理解系统方法20、什么是信息?如何度量信息?21、信息方法的基本程序22、控制有几种形式?23、什么是自组织?组织和自组织的区别24、简述协同学的基本原理25、何为超循环?它有哪些特点?26、高科技的含义与特征27、什么是微电子技术?28、简述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29、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30、简述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1、简述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发展趋势?32、简述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开发意义33、为什么说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核心?34、克隆技术对人类有何益处?35、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什么会有阻力,你认为应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36、何为新材料?共有哪些主要的门类?37、什么是能源技术?38、何为新能源?它具有哪些主要特征?39、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哪几种?40、宇宙空间有哪些资源?41、现代海洋开发包括哪些领域?发展状况如何?42、试述海洋开发与海洋保护的关系。
43简述现代科技革命产生的背景44、简述现代科技革命的历程45、简述现代科技革命的意义46、简述现代科技整体发展趋势47、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二重性?48、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障碍是什么?49、怎样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协调?50、怎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51、什么是全球问题?当前的全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2、人类社会内部如何协调才能解决全球问题?53、我国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什么?54、什么是生态文明观?如何建立生态文明观?55、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差别有哪些?56、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57、我国近期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什么?58、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则和主要措施有哪些?59、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哪些种类?60、如何理解技术创新的过程与“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的基本关系?。
科技史主观题

1.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哪些科学发现导致了它的破产?答:机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导致了它的破产。
2.为什么说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的出版是地质学独立的标志?答:(1)、完成了地质科学体系;(2)、确立了地质进化的科学概念;(3)、总结了地质研究的科学方法三个方面。
3.15-16世纪西欧国家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使资产阶级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市场,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打开了人们的眼界,鼓舞了人们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3)航海活动开辟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新天地,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4.拉马克的生物进化观点及其对达尔文的影响是什么?答:拉马克提出了两条著名的进化法则,其一是动物器官“用进废退”,其二是“获得性遗传”。
即动物器官用的较多或较少就会产生变异,这种变异是永久性的可遗传。
对达尔文的影响是使他意识到有机界得一切变化与无机界一样,是根据一定的法则改变的。
5.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所著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中,对化学发展做出了哪些新贡献?答:(1)、他认为化学应该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2)、他继承古希腊原子论思想,把构成自然界的材料视为一些细小致密、用化学方法不可分别的粒子,这些粒子又可以结合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粒子团,这些粒子团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也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原因。
(3)、他提出了元素的概念。
(4)、此外,他还发现了磷;用植物色素检验酸、碱性从而推动了分析化学的发展;提出了物理学上著名的波义耳定律。
6.笛卡尔所创立的解析几何使微分的产生具备了理论上的条件是什么?答:笛卡尔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思想——坐标法以及通过他将代数中的方程个集合中的曲线结合起来,并引入了“变数”的概念,为微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上的条件。
7.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哪些特点?答:(1)、科学理论成为技术发明的主导因素;(2)、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科学技术史的相关论述题总结

科学技术史论述题总结论述题一、三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追溯历史,可以看到技术对每一时期的人类生活和社会面貌都带来巨大影响。
技术给人类提供技能和方法,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
而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质变阶段——技术革命,不仅会直接导致生产力革命,还会带来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
近代以来的历次技术革命,尤以蒸汽技术、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三次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为深刻和巨大。
(一)? 蒸汽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同时出现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技术革命。
蒸汽技术革命开始于纺织工业的机械化,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继而扩展到其他轻工业、重工业等各行业。
蒸汽技术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
而它更为深远的意义是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1)蒸汽技术革命的特点(1)蒸汽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蒸汽技术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的历史必然和思想方法上的酝酿过程。
蒸汽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17世纪中叶,一方面,真空和大气压力的实验证明为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科学认识的基础,如何获得真空,利用大气压力获得机械动力是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而蒸汽冷凝能制造真空,是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
我们在前面说到,纽可门和瓦特都能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发现和解决实际中的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学的发展。
蒸汽机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了从热能到机械能的转变。
卡诺通过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蒸汽机效率,而促使一门新学科——热力学的诞生。
不仅如此,蒸汽技术还促进了气体力学的发展。
(2)蒸汽技术是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的产物一项技术发明只有被应用于生产实际,提高现实生产力,它才具有价值。
动力机械的革命,使蒸汽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掀起了全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
在这一过程中,蒸汽技术始终与工业、企业紧密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1.简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成就答: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科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成就有如下方面:①天文学。
我国是天文观测记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保存天文记录资料最丰富的国家。
到17世纪末,我国记载了大约70颗新星和超新星,这些记录为现代天文学家对中子星的探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东汉时期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天文仪——浑天仪,他还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和世界上第一台观测气象的仪器——候风仪;在宇宙结构方面我国古代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提出了“盖天说”等宇宙结构思想。
②数学。
我国古代数学发展也是源远流长,并且具有独特的风格,概念与体系。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分数概念和九九表。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注》等著作都是我国数学体系地位颇高的书本;π值的计算领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1000年。
③医药学。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医,中药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具有很高的医学科学价值;《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是世界重要的科学文献;我国的医药学体系是完全独立完整的,成果显著。
④地学。
地学是我国古代成就较大的学科之一。
主要表现在地理、地图绘制和地质等方面;《山海经》、《水经注》、《梦溪笔谈》等对我国古代的地理风土人情等做了综合性的表述;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国地理学竖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开辟了“丝绸之路”,如今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带就是以丝绸之路为借鉴的,郑和七下西洋,绘制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⑤物理学。
战国时期物理学有较大的成就。
《墨经》中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的记载。
其中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的都非常系统,被现代科学家成为“《墨经》光学八条”。
⑥建筑学。
中国古代建筑自成一体,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古建筑不断壮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长安城、赵州桥等建筑均十分有名;宋元时期《营造法式》更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古建筑不仅美观雅致,而且内含多种科学的构造方法。
2.近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答:这个问题又名“李约瑟难题”,关于近代科技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我认为有如下的原因。
①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
中国东部临海,西方北方则都是发展较为落后的“蛮夷”之地,科学技术等都是从中原流向内陆,所以在地理上中国就是一个自然的隔离区,没有与其他国家交流先进科技的机会,已有的科学技术能够满足古人的生活需要,所以没有创新。
②中国古代科技与研究方法很局限。
中国古代科技的主流是实用科技。
科学领域的主要成就在历算、中医和地理三科较为集中,但在自然哲学和以原理,定律表现得理论性自然知识方面远不及古希腊。
中国人面对自然之友对它的欣赏崇拜,物我同融的观念不可能导致以原子论为基础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也就诞生不了近代科学;中国古代科学所注重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运动,并且要求在认识过程中达到人心与道相结合,不注重物质结构,同时中国古代对科学方法缺乏深入探讨,所以研究方法比较单调。
③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对科学的束缚。
我国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收到了三次冲击: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大业三年科举制度建立。
由于专制主义独裁统治的不断强化,知识分子的地位降低,依附性加强,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减小,入学的通知造成了哲学的贫困、理论思维的贫乏,科学技术不能从哲学哪里取得方法论的有力武器;科举制度造成科学技术与知识分子相脱离,与教育相脱离,科技队伍不能形成,科学研究后继无人。
④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制约。
中国古代农业是根本,王朝历代“重农抑商”,工商业难以发展,没有工商业的依托,新技术新产品难以得到推广,创新思想难以扩散,科技成果得不到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也就难以发展起来。
中国在明清时期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物品的商品化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因而也不具备发展近代科技的条件。
⑤古代中国过度的文化自信。
封建王朝中的很多顽固派认为西方蛮夷的技术会破坏我天朝上国的纯正性。
一直以来都是外邦学习我国的科学技术,没有我们学习他们的优秀观点的道理。
同时,很多学科被掌握在极少数的高级统治者手中,更多的人没有机会可以接触到化学等学科,对其发展也有非常大的掣肘。
⑥对人民思想的束缚。
明清对人民思想的约束非常严格。
清朝的“八股取士”更是严重的束缚的人们的思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阶级采取一系列愚民政策,也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产生了什么影响?答: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
①验证了大地是球形这一假说。
哥伦布、麦哲伦通过探险活动证实了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对当时的西欧和以后的世界各国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
②鼓舞了人们对探索与创新的追求。
地理大发现使当时西欧的人们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鼓舞了人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对自然科学的兴起起到了一个精神方面的推动作用。
③直接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航海能使人们从不同的地区和方位观察天象,获得更丰富的天文资料;远航需要精确的星图、海图及测量海里和方位的量表;航海需要造炮舰,这就需要力学知识。
天文学和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④推动了地磁学、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学、人种学等的发展。
航海探险家们重新发现了地磁倾角,并把罕见的花木和鸟兽带回欧洲,同时探险期间的风土人情和奇闻异事对地理和人种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才能有巨大发现的科学学科得以推动。
⑤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和外界的联系频繁起来,促进了各地的学术交流,对宗教和封建的冲击加剧。
航海探险的过程中产生了奴隶贩卖,同时也联系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使其逐渐成为一个共同体。
4.为什么古希腊文明由兴盛走向衰败?答:①地理环境因素。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
连绵不断的山脉,把陆地分割成许多小块,使希腊人缺乏建立地区性帝国的地理基础,同时这种散裂的地理环境也使希腊人长期习惯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格局。
山脉丘陵与海洋的阻隔使得交通异常困难,这也使得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联系松散、关系淡漠,时间一久,城邦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冲突,形成内耗,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②民主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
希腊是一个政治上分散的国家群体。
仅在希腊半岛上就有着200多个独立的城邦式的国家。
这种国家一般建立在以地域关系划分的公民公社的基础上,实行的是城邦式民主政治制度。
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
尽管诸城邦在种族上、宗教上基本上是统一的,但在政治上是分散的。
正是这种政治上的分散性,使得这些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掠夺、厮杀、兼并,即使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略,也不能团结一致,缺乏必要的民族凝聚力。
城邦内部不间断的战争,使城邦体制严重削弱,摇摇欲坠,社会经济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也由于战争,使土地和财产越来越集中,大量的战俘被卖为奴隶,自由民中下层贫民严重破产,许多城邦形成一支支无业游民的队伍,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导致城邦的衰落。
③古希腊文明与生俱来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这种独特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海洋文明既有利于文明中心的高度发达、也易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这样,文明形成之时就会带上致命性的缺陷——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④城邦内部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随着城邦经济的发展,奴隶受到空前的剥削和压迫,加之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破产,奴隶的反抗和破产农民的斗争,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希腊奴隶主对奴隶非常残酷,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从怠工、潜逃、杀死个别奴隶主,大规模逃亡,直至起义。
在城邦内部,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反抗斗争的行列。
奴隶的反抗、自由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希腊社会的城邦体制,动摇了它们的统治基础,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城邦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希腊文明也随之衰落。
⑦古希腊自身文明的局限性。
古希腊所谓的“民主”“自由”大多都是上层阶级所享有的权利,对于中下层人民来说是不存在这些的。
由此导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阶级内部与阶级间的不平等使矛盾进一步分化,进一步推动了希腊文明的式微。
⑥外族入侵直接导致希腊文明衰落。
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而演化成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
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打败希腊联军,此后希腊诸邦丧失主权,沦为马其顿人的附庸。
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路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日耳曼人的游牧文明摧毁了希腊文明。
从此,西欧和北非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希腊文明彻底衰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