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背景部编人教版语文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种语文教材体系,该教材体系遵循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以思维的拓展和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口耳目是人对外界信息输入的基本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教学设计将突出口耳目三大部分的重要性,设计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教学设计内容1.口–通过口的学习,教学生巩固和学会基本的语音知识。
–练习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注重声调的正确使用。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2.耳–通过耳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大小、高低、长短等特点。
–听故事、听课文,培养学生的听觉理解能力。
–通过听音辨声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目–通过视觉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识字,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构造。
–观察图画,理解图画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进行字词语言式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景或虚拟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口耳目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多媒体教学法–结合计算机、幻灯片、录音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声音、图片等元素,生动形象地展示口耳目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合作,互相交流口、耳、目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总结口耳目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是部编人教版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口耳目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不断总结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具备更多的语文能力和素质。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字的基本构成与文本的特点;2.培养学生利用口、耳、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3.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字的基本构成与文本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口、耳、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口耳目》。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让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中的文字,并进行互动。
(二)新课呈现1.向学生展示“口、耳、目”三个字,让学生观察并请他们口头告诉老师这三个字的意义;2.讲解“口、耳、目”字的读音和意义,并让学生跟读;3.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课文学习1.在黑板上逐句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3.让学生用口、耳、目的能力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事物,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互相倾听、交流,然后展示自己的表达;•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视频,让他们通过视觉理解故事,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概括总结当天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口、耳、目”三个字的理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口头表达、听力理解和观察记忆的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练习书写“口、耳、目”字;•让学生每天进行口头描述一件小事、倾听他人讲述,提高口、耳、目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口、耳、目”三种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热爱汉字文化。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 - 了解《口耳目》这篇课文的内容; - 掌握《口耳目》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 能够正确朗读《口耳目》这篇课文; - 通过观察、听力练习和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耳目能力。
2. 教学重点•学习《口耳目》这篇课文的内容;•掌握《口耳目》这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能够正确朗读《口耳目》这篇课文。
3. 教学准备•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课文《口耳目》的复印件;•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单词卡片。
4.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妈妈爱我》的内容。
步骤二:学习课文《口耳目》•将课文《口耳目》的复印件分发给学生,并让学生浏览一遍。
•展示课文的标题,并让学生猜测课文中可能会出现的文字、图片、声音等。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文字、图片、声音,并与所猜测的内容进行核对。
步骤三:学习重点词汇•将《口耳目》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列在黑板上,同时向学生解释每个词的意思。
•使用单词卡片进行词汇教学,让学生进行词语记忆和巩固练习。
步骤四: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口耳目》课文,并引导学生跟读。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出声朗读课文。
步骤五:听力练习•设计听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来巩固对《口耳目》中文字、图片、声音的理解。
•分别播放文中涉及文字、图片、声音的部分,并出题目。
•学生听完后,在答题卡上填写答案。
步骤六:读写训练•让学生利用课文中的信息,自己动手写一段小短文,描述自己的口耳目感受。
•学生可以参考课文给出的提示内容,如:我喜欢听……,我喜欢看……,我喜欢说……5. 教学拓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里或学校遇到的有趣的语言、视觉或听觉体验。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口头表达和图画来展示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口耳目》这首古诗的词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了解古代文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口耳目》这首古诗的词句和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口耳目》(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并鼓励学生朗读。
第二步:呈现新课1.将《口耳目》这首古诗展示在黑板上,读一遍并解释词句的意义。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
第三步:学习新课1.教师逐句解读《口耳目》这首古诗,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句的含义。
2.教师鼓励学生朗读古诗,并进行齐读和分角色朗读的练习。
第四步: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解读。
2.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朗读成果,并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第五步:巩固训练1.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事物发挥想象,重新创作一个古诗。
2.学生轮流上台朗读自己创作的古诗,并互相评价。
第六步:课堂总结1.教师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古诗的特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2.教师激励学生继续对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古诗。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口耳目》这首古诗。
2.鼓励学生自由阅读一些古诗,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了《口耳目》这首古诗。
通过小组合作和创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让学生自由阅读古诗,鼓励他们发现和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
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
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
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
“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
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地人你我他一二三四五上下(指名读——开火车带读)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3.口耳目》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 3. 《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通过课文《口耳目》初步了解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声音及文字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难点:运用文字描述声音。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素材:与声音有关的图片、道具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的声音,并提问声音有哪些特点。
2.播放声音: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听声音,猜猜这些声音是什么,并展示相应图片。
第二步:课文学习(10分钟)1.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口耳目》,引导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文字和声音的关系。
第三步:交流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声音,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声音。
2.展示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声音描述比赛:学生听声音,用文字描述声音,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2.收集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并用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文字与声音的关系展开,通过生动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加更多的语音描述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与文字的关联。
以上就是本节课《口耳目》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基本笔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能力,了解口、耳、目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基本笔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表达,将口、耳、目的作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口、耳、目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表达,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拼读、组词,教师指导、纠正发音。
(2)学习课文: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在生活中的作用。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口、耳、目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范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看图说话。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口、耳、目,提高生活质量。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口、耳、目、吃、听、看。
2. 课文重点内容:口、耳、目在生活中的作用。
3. 例题:看图说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简单描述它们的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参与度。
2. 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口、耳、目作用的理解与应用。
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拓展延伸。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部编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耳目》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明确主题思想;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语调、节奏和语音;3.能够听懂教师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义;4.通过这篇课文的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通过听和读的方式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复杂的句子;2.如何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创设情境,导入学生老师展示全班同学一幅美丽的图片(画有山水、花草、动物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意象。
老师问学生:“大家喜欢这幅画吗?这幅画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美丽的自然风景。
”老师继续问道:“那么,我们的作家也喜欢大自然吗?他们有没有写过一些关于大自然的文章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有。
”老师接着问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和大自然有关系的,这篇文章叫做《口耳目》。
那么大家知道《口耳目》这个词的意思吗?”第二步:预读课文,讲解生词老师请学生打开课本,共同阅读课文,并指出一些生词,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意思。
生词注释:•一而再三而四:一次又一次,多次。
•嘴唇:口的上下两边的肉,用来说话、吃饭等。
•眼珠:眼内的圆形结构,能看到我们周围的事物和物体。
•指头:手指头的一部分,用来指示、拿东西等。
第三步:文本解读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节奏及语音。
2.老师预先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老师朗读课文,并逐字跟读。
3.阅读完全篇课文后,老师解读《口耳目》这个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
第四步:深度解读1.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明确主题思想–老师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解释不易理解的句子。
–让学生翻译课文中不懂的生词、短语和句子,以准确理解每个词的真正含义。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教学目标:1.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手、口、耳、目”4个字和撇折、撇、弯钩3个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3个笔画。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理解生字的意思。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笔画卡片、挂图、相关的课件。
2、学生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咱们班的小朋友这几天进步很大,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变多了,认真的小眼睛变多了,作业写得很工整……所以老师向送一首歌给你们,想听吗?2.这首歌的名字叫《幸福拍手歌》,老师想请大家给我一起合作完成!3.师: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眨眨眼,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眨眨眼……4.相机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自己身上的器官:“口耳目”。
二、观察图画,认读生字1.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观察。
2.看图说话,发挥想象:谁来说说小女孩的脸上都有哪些器官?(1)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2)大家说的很好。
谁知道这些器官有什么作用呢?比如:我知道嘴巴可以用来吃饭、喝水、说话。
(3)强调:用“我知道——可以用来做——”的句式来说。
(4)生1:我知道耳朵可以用来听歌。
生2:我知道眼睛可以用来看书。
生3:我知道鼻子可以用来分辨气味。
……3.学习生字(1)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了一和黑葡萄。
(眼睛。
)(2)出示生字卡片“目”,这是眼睛的另外一个名称,读作“目”。
请大家跟我读。
(3)同样的,我们身上的许多器官都有一个字的别名呢!出示生字卡片“耳、口”。
(4)除了脸上的部位,还有哪些部位没有学?(胳膊,脚、手……)(5)出示生字卡片“手、足”,谁来说一说每天我们用他们俩做什么?(6)生1:我用手写作业。
生2:我用双脚走路。
生3:我用手画画。
(7)有些动作光用手可以完成吗?比如“跳舞”、“做早操”。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6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一)教案:教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认读生字词造句。
2. 听懂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4. 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插图造句。
教学准备:1.《口耳目》课文的图片或幻灯片。
2. 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师生问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谈论生活中的观察经验,如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等。
3.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插图,猜测课文内容。
Step 2:听说读写1. 听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
3. 练习生字词,造句,并与同伴分享。
Step 3:分析课文1. 学生观察插图,回答问题,理解课文的大意。
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找出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Step 4: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Step 5:拓展延伸1. 学生上台依据已学内容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
2.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反思:1. 教学准备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教具,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2.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师生互动频繁,增强了学生参与和合作意识。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讨论,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上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二)教案:教学内容:《天地人》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2. 通过观察插图,初步了解天地人的概念。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上册课程中的《口耳目》单元设计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能够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1.3 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能力目标2.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2.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3.1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2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1 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
2. 难点2.1 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达观点和想法;2.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1.1 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2 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1.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第二课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并进行练习;第三课时: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引入口、耳、目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习活动:教师介绍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享;3. 练习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并进行练习;4. 拓展活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展示成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教案+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口、耳、目的功能和特点。
2.能够听、说、读句子“我的耳朵听得见声音,我的眼睛看得见白云,我的嘴巴说得出话”。
3.能够理解并朗读字词:耳朵、声音、眼睛、白云、嘴巴、话。
4.能够进行合作活动,培养他人间的口耳目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1.口、耳、目的功能和特点。
2.字词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1.口、耳、目的功能和特点的理解。
2.字词的朗读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口耳目器官的思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口耳目。
2. 新知识的掌握(25分钟)1.学生自由表达对口、耳、目器官的认识。
2.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表述,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3.教师呈现课文中的句子“我的耳朵听得见声音,我的眼睛看得见白云,我的嘴巴说得出话”。
帮助学生了解口耳目协调的功能。
4.学生模仿朗读句子,理解其中的字词。
3. 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耳目协调能力。
2.小组内相互合作,以讲故事的方式,利用口耳目器官的特点,表述动物或人物的特征和故事情节。
4. 练习和巩固(10分钟)请学生回到座位,练习朗读课文中的句子,并搜集数据,找出每个小组最有特点的表达和语言。
五、教学反思1.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引入“什么是听力呢”“什么是话术呢”“什么是声音呢”等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2.在掌握新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操纵实物、图片等来展示器官的形态和特征,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口、耳、目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采用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书写、正确口、耳、目三个字。
2.能够正确运用口、耳、目三个字进行基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3.激发学生对口、耳、目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口、耳、目三个字的卡片或图片。
2.学生准备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与口、耳、目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和兴趣。
学习
1.教师展示口、耳、目的字卡片,让学生观看、认读并书写这三个字。
2.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身对口、耳、目的认知,描述这三个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3.教师在学生的描述基础上,指导学生加强对于口、耳、目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
1.教师出示口、耳、目的图片,要求学生用这三个字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并进行口头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情境的对话,让口、耳、目的应用更加生动。
结束
1.教师及时总结此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应用口、耳、目三个字。
课后作业
1.完成口、耳、目三个字的书写练习。
2.结合日常生活,记录口、耳、目的应用场景,撰写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口、耳、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
和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口、耳、目的学习中取得更
好的成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三篇
【导语】《⼝⽿⽬》⼀课属于看图识字,课⽂分两部分:第⼀部分是⼀幅含有⽣字的图画,画⾯展⽰了学⽣熟悉的⽣活场景,对应的五个⽣字都是他们熟悉的⾝体部位的名称。
第⼆部分提供了与⾝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字“站”和“坐”,并以两位京剧⼈物形象让学⽣感知“坐”“⽴”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活习惯。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三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幅是⽣活场景图。
图上画着三个⼩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体部位名称的词“⼝、⽿、⽬、⼿、⾜”;第⼆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
⾏如风,卧如⼸。
”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卧的⽣活习惯。
⼆、学情分析 这⼀课的识字与⼉童的⽇常⽣活联系得⾮常紧密。
课⽂的学习遵循这⼀阶段的⼉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熟悉的⽣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认识⾃⼰⾝上的⾝体部位名称词。
再从⽣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形象地感受到各⾝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的意义。
学⽣在⽇常⽣活中说⾝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般都是⽤双⾳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朵”,⽽教材中是⽤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标 1.看图对照,认识“⼝、⽿”等7个⽣字。
2.会写“⼝、⽬”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
联系⽣活了解坐、⽴、⾏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容易与⾳近字“⽊”混淆,教师要重视“⽬”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理解。
“坐”是⼀个动词,在⽣活中学⽣容易与“座”混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口耳目|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耳目|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能正确区分和表达各种声音和语言;3.能简单朗读、模仿和理解课文;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和表达各种声音和语言;2.学生能够简单朗读、模仿和理解课文。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2.提高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能力。
四、教学使用教材语文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五、教学内容1. 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学生通过讨论自我体验,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和倾听身边声音,在口、耳、目的不同应用场景下,探究它们的功能和意义。
2. 各种声音和语言的分类与辨认•口耳训练: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口述物品名称,再听取同学的朗读并进行纠正;•听力训练:播放各种动物、自然现象等声音,让学生在答题卡上作出选择;•语音训练:学习拼音音节,配合音标练习,了解各声母韵母的用法,在读、写时正确表达。
3. 课文阅读、模仿和理解•学生朗读课文、模仿发音,并完成相应的写作练习;•教师讲解生字词、句子,学生掌握和运用。
4. 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对话,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教学策略1.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任务设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2.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类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各种情境,渗透语言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语言。
七、教学时长•课时数:20;•每课时长度:45分钟。
八、教学评估方法1.口耳目感官训练:观察每个学生的发音情况及纠正情况;2.课文朗读、模仿与理解:观察文章课文朗读、模仿及学生对文章故事的理解;3.讨论描述:观察每个学生的描述能力;4.情景对话:观察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个人表现力。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朗读课文,熟练使用“口、耳、目”等语言描述周围的事物。
(2)能理解并朗读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短语,如“听说”、“看见”等。
(3)能理解课文短文的主题、情感和情节。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周围的事物中,感知和感受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信仰.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第1课,“口耳目”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并强调“口、耳、目”的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2.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感知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运用反思与体验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周围的事物。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耳、目”的作用,并熟练使用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
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安静地聆听,并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信仰。
三、教学过程1. 兴趣引入(5分钟)带上一些小玩具模型(如公交车,树木等),在学生面前摆放。
请学生讲述玩具模型经过“口、耳、目”这些器官所得到的信息,直到最终理解这些信息。
2. 感知体验(10分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口、耳、目”的重要性。
依次让学生描绘自己喜欢的食物、喜欢听的歌曲、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等。
3. 示范教学(10分钟)老师示范如何准确地用“口、耳、目”记录和描述事物,并谈论如何改善这个过程,例如听别人讲话时必须保持安静和专注,看到有趣的东西时也要停下来欣赏,以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口、耳、目”。
4. 练习活动(20分钟)(1)听说活动:让学生两两配对,在听到自己同伴的口耳目描述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2)阅读练习:请学生朗读课本上的对话短文,并聆听老师的指导。
5. 总结评价(5分钟)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自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四、教学反思本课的目标为培养学生“读、说”基本技能和“格、情、意”的综合表达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五篇设计样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五篇设计样板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五篇设计样板要掌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
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
要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明确每次课的重点、难点,以期教学时有据可依,得心应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音节卡片、实物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2、感悟汉字的形象美,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尝试认字1、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真不少!还叫得出老朋友的名字吗?出示生字“日、月、兔”,问问谁认识,是怎么会认的?2、导入:现在,识字王国里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着要和小朋友们交朋友呢!二、教学“目”1、图文对照,认记“目”字。
看图读字:(1)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图片,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指导学生说)(2)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指的是眼睛。
比形认字:(1)比一比,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看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形的联系: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识记字形:学生交流识记字形的办法。
2、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
三、学习生字1、小组合作,自学其余的11个生字。
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1)小组派代表交流。
检查自学情况可不拘于生字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我会学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课《口耳目》。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生字“口、耳、目、手、足”,学习生词“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口、耳、目、手、足”,会读、会写、会用。
2.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活常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口、耳、目、手、足”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五官齐全,各司其职,生活无忧,快乐成长”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认识生字“口、耳、目、手、足”,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3. 理解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口、耳、目、手、足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展示口、耳、目、手、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例题讲解:讲解生词“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举例说明它们在句子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和生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口耳目2. 板书生字:口、耳、目、手、足3. 板书生词:嘴巴、耳朵、眼睛、鼻子、嘴巴4. 课文内容简要板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口、耳、目、手、足”各5遍,用生字和生词造3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器官的作用,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准确朗读课文《口耳目》中的生字词;2.能够理解并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简单问题;3.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声音、颜色、味道等感官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动手指指并说出物品的名称;2.熟读课文《口耳目》。
三、教学准备1.课文《口耳目》的教材;2.磁性白板、可擦笔;3.多媒体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段有声动画片,引起学生对声音的注意。
2. 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先读一遍课文《口耳目》,并带领学生跟读;2.教师逐句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与学生一起朗读;3.分角色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模仿角色的语调和表情;4.分组小组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教师进行点评。
3. 情感辅导(10分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4. 游戏活动(15分钟)通过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相互关联的游戏活动,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声音、颜色、味道的认识和理解。
5. 拓展延伸(10分钟)1.鼓励学生自由讲述其他的声音、颜色、味道的事物;2.小组展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展示方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3.教师进行点评和展示。
6. 小结复习(5分钟)请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口耳目》;2.完成练习册中与本课相关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导入、朗读课文、游戏活动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同时,通过情感辅导和拓展延伸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创造力。
然而,在之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口耳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锦集十五篇
口耳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锦集十五篇第一篇: 口耳目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 7 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 4 个字和横折、撇、弯钩 3 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横折、撇、弯钩 3 个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三、学情分析: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要注意发挥这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课堂多提问,多表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
2. 师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告诉学生根据物体的形状造出来的字,我们就叫它象形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演变图片,学生通过“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的方法认识这九个字。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领读。
3、卡片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
三、课中操。
师生合说含有“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的儿歌:“点点头,扭扭腰,我们来做生字操。
指指嘴巴口口口,拉拉耳朵耳耳耳,眨眨眼睛目目目,画个圆圈日日日,弯弯小船月月月,点撇撇捺火火火。
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一点趴。
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生字用处大。
”四、巩固识字。
1、出示句子:“(1)火车开走了。
(2)一只小羊在吃草。
(3)我家有三口人。
(4)小鸟飞到大树上。
(5)月儿弯弯像小船。
(6)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学生找出句子中含有的本课所学的生字。
四、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课文。
五、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2、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1、认识“竖、撇、捺”三种笔画,知道“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两条笔顺规则。
2、示范并讲解笔画的写法。
3、指导书写三个生字,一边写一边说笔画,又帮助学生巩固笔画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耳目》精品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看图识字,意在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文中的图画带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色彩,小姑娘的头绳,以及身上的穿着都让我们感到亲切。
两幅京剧人物形象的图画让我们形象地感知“站如松、坐如钟”的含义。
【学情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身体部位有简单的认识,知道各部位的名称,但是对这些名称还不认识,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图片、联系实际认读生字。
【教学目标】1.看图识字,会认“口、耳、目”等6个生字。
2.会写“口、耳”等字,认识“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行、立的规范。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机器猫的图片】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机器猫)机器猫乘坐的是什么呢?(时光穿梭机)你想不想坐着时光穿梭机来一次时光旅行呢?(生闭眼)2.【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我们来到了古代。
你能用上节课学的生字描述一下画面吗?(我看到了一头毛驴、五个人,其中,两个人穿着蓝衣服。
另外三个人中,一人在拉车,二人在推车。
)(教师注意引导。
)3.我们再往更遥远的年代看看。
【课件出示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甲骨文。
我们有没有认识的甲骨文呢?猜一猜。
【课件出示大石头的图片,上有“口耳目手足”的甲骨文字】指生猜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5个字。
(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二、看图识字1.引生观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尽量说一句完整的话。
)预设:图上有三个小朋友,五个汉字,七朵花,两只蝴蝶。
说说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课件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说。
2.认识“口”(1)【课件出示嘴巴、甲骨文“口”、汉字“口”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从嘴巴到甲骨文,再到楷书“口”的演变过程。
(2)教师范读,指生朗读“口”字,再集体朗读。
【课件出示微笑、惊讶的图片】引生感受不同的口型表达的不同意思。
(可让学生嘴巴做动作。
)(3)你能给“口”找朋友吗?(口腔、大口、口渴、口干、口水……)(领生读词语,积累词语“口水”。
)3.认识“耳”(1)【课件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你认识他吗?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耳朵大)(2)“耳”这个字是怎么演化来的呢?【课件出示耳朵、甲骨文“耳”、汉字“耳”的图片】(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所以有的“耳”字,认读。
(4)【课件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引生认识。
(大耳朵、小耳朵……)(5)你能给“耳”找朋友吗?(【课件出示耳朵、木耳的图片、词语】生读词语)4.认识“目”(1)【课件出示眼睛、甲骨文“目”、汉字“目”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眼睛是怎么变成汉字“目”的。
(2)【课件出示各种图片】引生观看千变万化的“目”。
感受眼睛传达的不同感情。
(3)你还能给“目”找朋友吗?(引生联系生活组词,目录、题目等。
)5.认识“手”【课件出示小手、大手、挥手、握手的图片】学生欣赏说词语,师相机领读词语。
给“手”找朋友。
(手指、手掌、手心、手背、手臂、手腕)6.认识“足”【课件出示“足”字的演变图片】学生看图识字。
【课件出示足球的图片】说说图片中是什么?用什么来踢足球?引生说句子。
给“足”找朋友。
(足球、足够、满足……)7.认读插图中的五个字。
三、朗读儿歌,加深理解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生根据生活实际说话。
教师相机出示歌谣,引生朗读。
)大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小嘴巴,真能干,能说话,会吃饭。
小耳朵,真是灵,样样声音听得清。
我有一双小小手,小小左手和右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有了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我有两只小小脚,会走路,会跑步。
我的小脚本领大。
四、布置作业1.和家长一块做“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字卡,打乱顺序认读。
2.玩游戏:妈妈或爸爸,说这五个生字,孩子马上能够指到相应部位。
第二课时一、巩固识字1.指生看课文插图认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开火车读)3.“闯关”游戏。
第一关:教师出示字卡,生认读。
第二关:教师出示字卡,生不仅要正确认读,还得组1~2个词语。
回答格式如:手,小手,手心。
4.猜一猜“日”加一横。
(目)“日”减一横。
(口)5.人体的这几个器官能做什么呢?(引生说,教师总结,齐读歌谣。
)口能说耳能听目能看手能做足能行6.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体器官的词语呢?(脸、腿、大脑、胳膊、鼻子、舌头)二、学习俗语,朗读体会1.播放歌曲《中国功夫》,学生欣赏。
2.课件出示: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1)师范读,生各种方式读。
(正音)(2)【课件出示松树的图片】理解“站如松”。
明白“如”是“像”的意思。
【课件出示京剧演员站、坐的图片】学生看图片理解“站如松,坐如钟。
”做动作理解俗语。
回忆你生活中哪些人“站如松”?(解放军叔叔站岗,昂首挺胸,一动不动。
)引生仿说“坐、行、卧”。
(3)边做动作边读俗语。
3.配图出示生字“站”“坐”。
(学生朗读,组词。
)三、学习写字1.生复习《写字姿势歌》,摆正姿势,教师检查。
2.认识三个笔画“横折”“撇”“弯钩”。
撇:由按到提,由重到轻,从粗到细。
弯钩:轻轻下笔,呈弓背形,略带点弯。
3.教师边书写边依次讲解“口、目、耳、手”的书写要点。
口:第一笔是竖,学习新笔画“横折”,横折的折应稍微往里倾斜,呈现上宽下略窄。
耳: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
目:竖要直,中间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横之间等距。
手:第一笔撇要横撇,两横有长有短。
弯钩要略带点弯。
3.学生联写,教师指导。
4.展示评比。
四、布置作业1.书写生字。
2.做完同步试题一。
【板书设计】口耳目口耳目手《日月水火》精品教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有关天文自然的看图识字。
本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看图来认识生字和书写生字。
本课配有8幅插画,分别写出了古代的象形字和现代的汉字,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素材,所以在学生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看图识字方法。
【学情分析】一年级新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但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借助图片进行识字。
【教学目标】1.会认“日、月”等8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日、田”等字。
认识笔画“捺”“点”。
3.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初步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难点】按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禾”“火”等字。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读准字音1.【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包含本文生字的广告牌、饭店招牌、课外书等】(例如:天天田螺、山水人家酒店、日月潭石碑、禾家老汤面疙瘩、泰山石敢当石碑、红红火火过大年,引生根据生活常识识字。
)2.同桌二人合作,把自己会读的字教给同桌,互相教一教。
3.师正音。
二、探求规律,理解字义1.找朋友游戏将生字、生字对应的甲骨文、生字对应的图画做成卡片分给三组同学,请同学找到自己的朋友,说说朋友的相似之处。
2.积累词汇,练习说话(1)生字“日”①【课件出示太阳的图片、出示古文字“日”以及现在的文字“日”】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②“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太阳)。
③【课件出示日出、日落的图片】积累词汇“日出”“日落”,引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分别用这个词语说话。
④你还知道哪些带“日”的词汇?(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和词汇,引生理解词汇的意思。
)(烈日、春日、夏日、秋日、冬日、生日)(2)生字“月”①【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出示古文字“月”以及现在的文字“月”】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②“月”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月亮)。
③【课件出示圆月的图片】积累词汇“圆月”,引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分别用这个词语说话。
④你还知道哪些带“月”的词汇?(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和词汇,引生理解词汇的意思。
)(月牙、月球)(3)生字“水”①【课件出示水的图片、出示古文字“水”以及现在的文字“水”】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指生回忆“水”的演化。
②你还知道哪些带“水”的词汇?(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和词汇。
)(江水、河水、海水、自来水)③你能用“水”来说一句话吗?(4)生字“火”①生画出“火”的甲骨文文字,指生回忆“火”的演变。
(教师利用填充法在的下方若干“木条”,就变成“三角柴堆”。
)②【课件出示火堆的图片、出示古文字“火”以及现在的文字“火”】③你知道哪些带“火”的词汇?(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和词汇,引生理解词汇的意思。
)(火柴、火堆、火花、火光、火灾、烛火、炉火、篝火)指生分别用词语说话。
(5)生字“山”①【课件出示山峰的图片、出示古文字“山”以及现在的文字“山”】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②【课件出示大山的图片】积累词汇“大山”,引生说出词语的意思,用这个词语说话。
③你还知道哪些带“山”的词汇?(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和词汇,引生理解词汇的意思,试着说一句话。
)(黄山、泰山、群山、雪山)④引生说说自己家乡的山。
(6)生字“石”①【课件出示石头的图片、出示古文字“石”以及现在的文字“石”】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②【课件出示石头的图片】积累词汇“石头”,引生说出词语的意思,用这个词语说话。
③你还知道哪些带“石”的词汇?(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和词汇,引生理解词汇的意思,试着说一句话。
)(钻石、玉石)(7)生字“田”①【课件出示田地的图片、出示古文字“田”以及现在的文字“田”】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②【课件出示田地的图片】积累词汇“田地”,引生说出词语的意思,用这个词语说话。
③你还有什么方法记住“田”字?(熟字加笔画、利用图片识记、猜谜语)(6)生字“禾”①【课件出示禾苗的图片、出示古文字“禾”以及现在的文字“禾”】引生观察三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②【课件出示禾苗的图片】积累词汇“禾苗”,引生说出词语的意思,用这个词语说话。
三、读准字音,巩固生字1.课件出示带图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1)齐读。
(2)抢读。
2.课件出示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
3.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说词语,并用这个词语说句子。
四、布置作业1.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2.找一找其他的象形字,看一看,认一认。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巩固生字水、火、日、月。
2.师生对读、接读。
3.教师出示图片,指生猜生字。
二、猜一猜1.【课件出示兔、鸟、竹、羊、木、网的图片】指生猜一猜。
说说汉字与图画之间的相像之处。
2.说说你还认识哪些象形字,给大家展示分享一下。
(可以画出象形文字,也可以展示象形文字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