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1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杞人忧天》课件
代词,指杞人
助词,的
深 入 理 解
合作探究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 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
2.可以看出杞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庸人自扰、忧虑重重
合作探究
3.“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 4、晓之者的解释对不对?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
列子闻而笑曰:“言天地坏者亦谬,言天地不坏者亦谬。坏 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虽然,彼一也,此一也,故生不知死, 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谢谢
拓 展 延 伸
长庐子闻而笑之曰:“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 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 形之成乎地者也。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夫天地,空 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难终难穷,此固然矣;难测难识, 此固然矣。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天地 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
如果,表假设
表疑问语气助词, 相当于“吗”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应当
译文:那个人说:“天如果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 会掉下来吗?”
说文解字
代词, 代指这个杞国人
也
的
光亮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即使,纵使
伤害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的物体
译文: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聚的气体中那些能发光 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 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 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5.可以看出“晓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心他人,热心解忧、耐心劝解别人的人。
《杞人忧天、穿井得一人》重点课下注释默写习题及答案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重点课下注释【部编版七上第24课】
班级:姓名: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穿井得一人》
3、【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4、【及】待,等到。
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6、【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7、【对】应答,回答。
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
11、【亡】无,没有。
13、【晓】告知,开导。
14、【积气】聚积的气体。
15、【若】你。
16、【行止】行动,活动。
17、【奈何】为何,为什么。
18、【只使】纵使,即使。
19、【中伤】伤害。
20、【积块】聚积的土块。
21、【四虚】四方。
22、【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2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
【舍】,同“释”,解除、消除。
部编版语文七上《杞人忧天》注释译文赏析
部编版语文七上《杞人忧天》注释译文赏析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作者《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
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注释节选自《列子·天瑞》,题目是编者加的。
杞:周朝诸侯国。
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wú)所寄:没有地方存身。
亡,无,没有,同“无”。
寄,依附,依托。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之,的。
忧,忧愁、担心。
晓:告知,开导。
积气:累积的气体。
若:你。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什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诫子书》《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古文标准翻译参考译文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诫子书诸葛亮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专一来涵养德行,用自我约束来培养品德。
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就必须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业有所成就。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就会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陋室,又怎么来得及!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
等到他的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听说了并传播这件事的人说:“丁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听到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丁家回答说:“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说课稿。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杞人忧天》,这篇课文是语文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寓言四则》中的最后一篇,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三则寓言故事基础上的继续延伸。
二:说教学目标由于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于三千年前的古代典籍《列子》,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对于字词字音以及文章意思的翻译还是很有必要的,为初一的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积累字词以及学习的方法。
疏通字词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便于分析人物形象,也为揭示文章的寓意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
再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寓言的寓意,指出其现实意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所以我的教学重难点第一是在疏通文意,第二就是在学生能通过引导多角度分析文章寓意并能很好的理解其现实意义,以培养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方法:考虑到我校初一的学生大多活泼开朗,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让那个学生合作探究自读自悟为基础,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那个学生结合导学案以及课下注释探究感悟文章的意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把诵读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同形式的朗读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我以一场流星雨的话题作为开场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文的讲解做铺垫。
接着介绍课文的出处以及作者列子,初步了解道家学派,为后面结合背景资料理解寓意做一定的铺垫。
学习课文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字词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然后请学生范读,检查字词字音的学习效果,教师再特别提醒学生通假字以及多音字的读音,夯实基础。
再集体朗读加深印象,并在朗读中体会文言字词的韵律感。
既然是文言文,疏通文意是学习的一个重点,主要让学生利用导学案和课下注释四个一组合作解决文言字词的翻译工作。
再有教师指出其中的难点以及学习文言字词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多积累感悟。
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6、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读读说说
杞人的“忧”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有什么共同点? “忧彼之所忧者”是怎样“晓之”的?
读读悟悟
本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读读悟悟 结合科学认识及我们的生活,你觉得杞人
中伤 ( zhònɡ)
充塞四虚 ( sè )
躇步跐蹈 ( chú cǐ dǎo ) 舍然大喜 ( shì )
读读译译
翻译方法: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 有所中伤。
《
《
两
小 儿
寓
∙
列 子
辩言
汤
日
问
》
》
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
学习目标
• 诵读课文,积累课下注释,理解文意。 • 根据杞国人忧虑内容,归纳庸人自扰的寓意。 • 与时俱进,培养忧患意识,并根据主题新编寓言。
读读记记
杞国 ( qǐ )
身亡所寄 ( wú )
星宿 ( xiù ) 亡处亡气 亡处亡块 ( wú )
的“忧”有一定道理吗?为什么? 忧患意识
南
陨
极
石
汶
臭
撞
川
氧
击
地
空
地
震
洞
球
读读写写
假如杞人和晓之者穿越到现代社会,看到雾霾严重、溪 水恶臭、土壤污染等环境恶化的现象,会有怎样的对话呢? 请根据“忧患意识”这一新的主题,续写寓言故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译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及译文1、《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子侄辈。
(4)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5)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6)骤:急,紧。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9)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10)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11)未若:倒不如。
(12)因:趁、乘。
(13)即:是。
(14)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文言文(7)—《杞人忧天》课内巩固及课外拓展提升练习(带答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提升(7)(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因.往晓之()(2)若.屈伸呼吸()(3)若躇步跐.蹈()(4)其人舍.然大喜()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2分)(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分)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二)【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书者言,“杨文广①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
”蹙然诵叹不已。
友曳之归。
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从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③其意。
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
”归而益忧。
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刘元卿《贤奕编》)【注】①杨文广:北宋名将。
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③纾:解除。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两处)(2 分)杨文广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援兵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寻杞人之忧,杞人所忧何事、忧成何状、何人解忧、如何解忧、解忧结果来梳理文章,反复品读二人对话,揣摩语气情感。
2. 品杞人之忧,展开想象翅膀,补白二人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品析人物。
3. 悟趣人,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拓展阅读了解杞人忧天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全方位阅读作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想象杞人和晓之者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析人物。
【教学难点】1. 拓展阅读寻觅杞人忧天背后的“秘密”,悟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互动导入1. 说文解字,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猜字:欢迎大家大家来到“神奇的汉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猜出来屏幕上的这一个汉字。
汉字的造字艺术真的是博大精深,看似一个小小的方块字竟然包含了如此多的的深意,古人造字的智慧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也依然有着智慧光芒,而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探寻古人的另一束光芒,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对话列子,听听他究竟想要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道理。
【设计说明】本环节说文解字,解“忧”字激趣导入,设下一个寻杞人之忧的任务,创设文学意趣,明确本课中心。
二、寻杞人之忧1. 教师围绕“忧”字出示相关问题,请学生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明确:杞人忧“天地崩坏”以至“废寝食”,“晓之者”前来解忧,劝慰“天,积气耳;地,积块耳”,最终“舍然”解忧。
2.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杞人和晓之者的语气语调。
3. 过渡:杞人话语里充满了忧虑,但是作者用“废寝食”就概括了他的全貌,想象如此忧虑的杞人会想些什么,会有怎样的神情,又会有怎样的动作?【设计说明】本环节请同学们梳理文章内容,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训练学生的信息梳理和整合能力,也为下环节奠定学习基础。
三、品杞人之忧1.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心理、神态、动作。
参考示例,杞人(眉头紧皱,不住地叹气,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共27张PPT)22—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乙】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①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 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 “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③使④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 能无怪哉?”(选自《杨布打狗》)【注】①衣素衣:穿着白 色的衣服。②缁(zī):黑色。③向者:刚才。向,从前,往 昔。④使:假使,假若。
C B.衣素衣而出/学而不思则罔C.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其人舍然大喜/奈何忧其坏
3.翻译句子。 (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你弯腰挺身、呼气吸气,整天在天空中生活,为什 么要担忧它崩塌下来呢?
(2)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
4.你觉得【甲】文中的“ 杞人”担心天崩地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意 在批评什么?
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 了解(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批评了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四、文言文对比阅读(二)【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国往晓之,曰:“天,积气耳, 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 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 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 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 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 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选自《杞人忧天》)
2.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杞人的形象?
示例一: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地瞎担心、患得患失、胸 无大志的人。
示例二:他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 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正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
- 在讲解写作手法时,通过分析“杞人忧天”中夸张表达的句子,如“天空崩塌”,引导学生体会夸张手法在增强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并进行仿写练习。
- 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辩论或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并在课后针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杞人忧天》这则寓言的基本概念、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阅读和寓言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避免不必要的忧虑。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同组其他成员,自身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口语表达方面,学生们的表现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的同学则显得紧张和拘束。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更多口语练习机会,并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 口语表达: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在课堂讨论、角色扮演中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举例解释: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课件 (共38张PPT)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 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重点句子: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担忧的人而担忧,于是前去 开导他。
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四处都塞满了土块,没有地方没有土地. 奈地坏何?
大地崩塌怎么办呢? 奈何忧其坏? 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
用现代汉语讲述这个故事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 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 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 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 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杞人为何而忧?忧成何状了呢? 2、谁来解忧?何以解忧? 3、杞人忧天有何寓意?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和查阅工具书,知道 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 学常识。 2、积累文言文字词,疏通文意,理 解故事。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寓意。
看图,猜故事.
狐 假 虎 威
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我来连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讽刺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 人 的人
鞭挞了那些恩将仇报的的 人,告诫我们要分清善恶。
先天下之忧而忧,身体力行,从自已身边事做起, 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安思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是小小寓言家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 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案
《杞人忧天》【学习内容】教材:《杞人忧天》【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理解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2.关注语言细节,揣摩人物心理,引发学习感悟。
【学习重点】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学习难点】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穆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
杞人()崩坠()星宿()中伤()躇步()跐蹈()舍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都源自古代寓言故事。
《列子》这部书就为我们的成语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大家一起说出这个成语——杞人忧天。
二、解题,理清情节1.你认为题目“杞人忧天”的中心词是哪一个?答案示例:忧。
2.围绕“忧”进行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答案示例:杞人为什么忧?忧到什么程度?谁来解忧?怎么解忧?忧解了吗?3.通读课文,找到对应原句,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些问题。
三、分角色朗读,理解寓意1.再读课文,把握句子的语气语调,揣摩人物心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2.“杞人忧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语,结合课文,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答案示例:讽刺那些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3.你觉得杞人的担忧有必要吗?你如何评价杞人?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寓言。
答案示例:古人认为遥不可及的忧虑大可不必,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有局限性或社会发展缓慢。
杞人是一个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乐于放下的人,是一位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以后的众多天灾地难,证明了忧者该忧。
参考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杞人忧天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优秀课件
的忧虑。 本文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 虑。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带 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 主人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 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 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 在创作上常采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 其原因是什么?
•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 ❖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 提出合理的建议。
•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 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 的读书活动。
• 我认为,进入“读图时代”,这是科技进步 的表现,但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提高的主要 是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读图”有它的好处, 但毕竟是第二位的。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 上,将造成阅读水平的低下,得不偿失。因此, 初中生要以读文字为主。
•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 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 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 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 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 其他学科的学习。
• 如:(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热爱读书,其乐无穷 (5)我读书, 我充实
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准备采 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 (1)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 • (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举办一次书展; • (3)请作家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 • (4)在全校(全班)举办“读书交流会”; • (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 • (6)举行名著知识竞赛; • (7)编辑名人读书名言; • (8)“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情分析: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文言知识有了粗浅的认识,但是底子依旧薄弱,只能对文言文本作浅层的阅读。
同时他们对问题的解读常常出现单一化、片面化的特点。
但是他们自我表现欲较强,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敢于踊跃发言,表达想法,对于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很乐意。
所以通过跳板型文本教学构建立体思维模式,能激发他们对文言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2.品味精炼的语言,初步领悟寓言内涵。
教学难点:1.发展思维能力,学习多元化思考,对文本进行探究性学习,2.运用溯本求源的方法,理解忧患意识背后的深层含义,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
预习任务:1.熟读成诵。
2.借助相关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依据文本抒写自己的阅读疑惑。
教学安排:一、导入激趣今天我们来研究“忧”这个行为。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忧患,觉得他消极又负面,但是心理学家却告诉我们行为背后有着心理的需求,当我们走进《杞人忧天》这篇文章后,将会发现忧患后面有着大大的学问。
(一)初读正音,校对古文关键词句1.通假字亡舍这是中国古代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借用,古时候的字不是很多,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就会别的字来代替一些字。
2.充塞这是个多音字,解释为堵塞星宿(二)整体感知,了解行文格局文章写了什么一件事?(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1.杞人的“忧”。
①杞人所忧何事?②品“忧”字。
预设:“忧”,在古时候不是写成这个样子的。
他的繁体字上“页”(xie)下“心”。
会意。
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
后加“攵”( suī表示行走),形成“憂”字。
在百科中是这样解释:忧,指担忧、发愁。
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思维定向(只思虑他所考虑的问题,不想其他)。
③杞人的忧,到了什么程度?预设:“废寝食”,你能想象他忧愁的样子吗?什么神态、什么动作?嘴里会不会还念叨什么呢?2. 晓之者的“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人们常用成语“杞人忧天”讽刺哪些不必要 的担忧,也有人认为期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 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1)我认为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的人。这 个故事本来就是如此。我们不应该为没有根据的 或不必要的担忧而忧虑。应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2)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其实 都是“杞人忧天”,在今天也十分必要,如果每个人 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多一点替别人着想的意识,我们 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聚积的土块。
四方。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踩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解释红色字词及句子
身亡所寄
“无”,没有
因往晓之
若屈伸呼吸
告知,开导
你 奈何忧崩坠乎
为何,为什么 奈地坏何?
《杞人忧天》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分别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语言描写(对话描写)
杞人:庸人自扰、忧虑重重。
晓之者:热心解忧、悉心劝解。
6、两个人都“舍然大喜”,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杞人因自己忧虑消除而高兴, 晓之者因帮助他人消除了忧虑而高兴。
7、这则寓言寓意什么?
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 忧虑,讽刺那些害怕不会发生 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
拿……怎么办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 伤害 杞人舍然大喜
通“释”,解除、消除 充塞四虚
四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躇步跐蹈
踩、踏
◆通假字
身亡所寄( 通“无”,没有 ) 其人舍然大喜( 通“释”,解除,消除 )
因往晓之
◆古今异义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懂得)
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为何,为什么 充塞四虚
今义:怎么办)
( 古义:处 今义:空虚、虚假等 )
若躇步跐蹈( 古义:你 今义:如果 )
其人舍然大喜
( 古义:解除、消除 今义:舍弃
)
亦不能有所中伤( 古义:伤害,
)
今义:诬陷或恶意造谣
◆一词多义 奈何忧崩坠乎( 为什么 )
奈何
奈地坏何( 拿……怎么办 )
舍 太丘舍弃( 舍弃
)
舍然大喜( 解除、消除)
翻译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5、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 能有所中伤。 6、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7、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杞人“忧”什么? “忧”到什么程度?
后来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忧”天会塌,地会陷。(天地崩坠)
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在“晓之者”的开导下“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 气,不会塌;
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 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 处,不会陷下去。
他
开导。
聚积的气体。
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
你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果真
疑问语气,吗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纵使,即使。
伤害,
……的东西
其人曰:“奈地坏何?”
奈……何:拿……怎么办?
9、从现在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
滚滚浓烟遮天蔽日
这里整天都笼罩在烟雾当中
受污染的河道
小孩从云南富源县一条河溪取水喝
受污染的河流和土地
过度砍伐导致土地干旱、荒漠化
写一写
杞人和晓者看到现代社会“战火纷起、 环境恶化、人口急增、旱涝灾害、火灾频发 、交通事故、过度抽取自来水,造成地面塌 陷……”等现象,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 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他们却共同诉起 了各自的忧愁。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 字词。 2、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自学指导
5分钟的时间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注意积累 重点字词的含义。 (2)借助注释看懂课文,并复述故 事。
字词释义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崩塌坠落。
“无”, 停止 没有。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