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li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2《离子反应》第2课时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新编精品】人教化学必修一2.2《离子反应》教案(第2课时)【温故知新】1.(回顾、思考)什么是电离?请分别举例说明酸、碱、盐的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生成酸根离子与金属阳离子(含NH4+)的化合物叫做盐。
3. (回顾、思考)举例说明影响溶液的导电性的因素是什么?①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
②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③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电荷浓度)。
【课堂生成】强弱电解质的复习在后面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需要拆分成离子形式时要用到。
【课堂研讨】1. (自学、思考)什么是离子方程式?完成下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以FeCl 3溶液和AgNO 3溶液反应为例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即 、、)改写成离子形式 ③删 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④查 检查方程式两端的 和 是否相等【练一练】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将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 拆:删:查:②锌与稀硫酸反应写:拆:删:查: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写:拆:删:查:④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写:拆:删:查:2.(自学、讨论)阅读课本P32的四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回答问题:①该四个反应能说明什么问题?②请你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用H++OH-=H2O来表示?2.(自学、讨论)观察实验,完成表格:溶液混合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CuSO4+BaCl2NaOH+HClNa2CO3+HCl通过上述反应总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生成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课堂生成】举出醋酸钠可以与盐酸反应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有弱电解质生成的原理。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09级化工学院2班的邹群。
今天我代表我们小组进行说课,内容是《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程序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贯穿了整个高中化学。
学习好本节内容,能巩固初中学过溶液间反应的初步知识,为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高考重现率达100% 。
2.学情分析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是十几岁的学生,学习思维活跃,多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学习氛围轻松而激烈。
初中学过溶液的反应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能结合复分解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并进一步理解复分解反应这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事实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离子共存问题。
培养学生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知识的迁移能力,自主学习总结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中几个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探究离子反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的兴趣,产生自主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等问题的热情。
4.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了解了教学目标,就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其次我对教法进行说明离子反应这节多数知识点属于理论性知识, 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及情感顺序。
我采用实验讨论法、综合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再次是学法本节主要采用主动学习法: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目的。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优秀教案作者: 日期:《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离子反应(第2课时)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获得有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程序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复习提问投影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解质有关知识,请同学回忆什么是解质?电解质包括哪些类别的物质?R课前思考1在卜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③NaOH ④Cu(OH)2 ⑤AgCl⑥N a 2CO3 ⑦C2H5OH ⑧H2O⑨SO2⑩Fe1.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②③④⑤⑹⑧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二⑦⑨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后离子参加,是否任意两种或多种电解质溶液混合都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呢?离子反应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演示实验设问结论[实验2-1] 现象1、向盛有2 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2mL KCl溶液。
无明显现象2、向盛有2 mL 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2mL 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沉淀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1.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实验1无明显现象,原因是什么呢?只是Na2SO4溶液电离出的Na卡和SO42—与KCl溶液电离出的K+、CP的简单混合实验2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实验2说明了 Na 2SO 4溶液电离出的SO 42—和BaCl 2溶液电离出的Ba 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 BaSO 4白色沉淀。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授课题目:离子反应(课时2)教学时数1个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方法。
4、掌握一般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2、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引入】通过趣味实验引入。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其实你们的化学老师我也很神奇,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不只是一个化学老师,还是一名魔术师,现在我就为大家表演一个有趣的魔术。
【操作】将准备好的四个高脚杯放在台面上,将第一个举起倒转告诉大家是空的,再向同学们展示一壶“茶”(氯化铁溶液)。
依次将“茶”倒入四个高脚杯中,变成不同的颜色。
【教师】同学们,这个魔术神奇吧,其实啊,大家都可以成为魔术师,因为这个魔术所涉及到的知识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离子反应。
【板书】离子反应(二)【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min们都知道,在水溶液中,电解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如果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互混合,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会有什么影响呢?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书上的实验来一起探讨一下。
【实验演示】演示课本第27页的实验2-1(两个实验).【提问】同学们,从刚刚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现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后半部分离子反应及其反应发生的条件。
主要内容为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及其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掌握好区别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方法是能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个知识储备可以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并熟练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并正确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3、说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深刻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在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学习中提高归纳总结能力2、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实验中,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对比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3、在情境中运用离子反应,提高解决问题和合理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部分知识以前,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反应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这些知识的学习都为本节课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回忆旧知,使已学的知识成为知识图式,从而更好在同化和顺应中进行意义建构。
同时本节课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重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四、教学流程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一、粗盐提纯Na2SO4+BaCl2=BaSO4+2NaClMgCl2+2NaOH=Mg(0H)2+2NaCl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HCl+ NaOH=NaOH+H 2O HCl+Na 2CO 3=NaCl+H 2O+CO 2离子反应四、离子方程式: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六、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一类反应。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刘倩衷明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设计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和化学学习的好奇心。
【关键词】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69-01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面对的是普通中学的基础班学生,根据教学重难点将本节内容分成三部分:电解质电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
二、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和教师的指导帮助,以及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让学生转变观念,将视野从宏观转向微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方法的总结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可以激起学生对生活和化学之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简单复习电解质的概念、分类、电离的规律,提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引出本节课教学:离子反应。
(二)设置疑问,实验探究【思考1】是不是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电解质溶液混合都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呢?【实验探究】出示三瓶溶液,分别是Na2SO4溶液、KCl溶液和BaCl2溶液,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存在?演示实验:①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KCl溶液;②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BaCl2溶液。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①除体积增加外无明显变化;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学生思考交流】为什么两支试管的现象不一样?试管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板书离子方程式)试管中哪些离子数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结论】并不是有离子就能发生反应。
要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才是离子反应。
用SO42-+Ba2+= BaSO4↓引出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
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虽然在初中就已经接触到复分解反应,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但学生仍较难理解也常出错,且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所以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本节课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生理特征:授课学生为泾川一中高一11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
2.学生心理特征:大部分学生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仍存在依赖老师心理上,也有部分学生偏向自我、独立。
3.思维发展水平:抽象逻辑思维慢慢建构中,缺乏足够的想象能力,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4.学生知识结构: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
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5.学生认知风格:多为原理原则型和发问质疑型,自主探究意识仍有欠缺,学习自主性不强。
6.班级群体特征:上课期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跟随老师步骤走。
(三)教材分析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和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体会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
《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分三次课完成,本次课是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后的第二课时。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离子反应,学生基本上理解准确。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也清楚,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也基本掌握了。
但学生因为初中基础薄弱,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性质掌握不牢,常见的难溶物、易溶物记忆不清,书写时不太细心如化学符号写错等。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练习-错例分析-重点讲解-纠错-重写-总结-系统化,让学生感受化学用语的生成过程,巩固理解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并理解其重要性。
并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技术准备:电脑、无线鼠标、多媒体投影仪前期准备:预习完成如下问题:1.将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2.如何判断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3.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如何帮助我们判断离子是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并巩固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新)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将“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将“建构学科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向导。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以期实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诱思导学离子反应微粒观实验探究如何运用素质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这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深入研究了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离子反应”是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体系上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理论基础。
让学生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高一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学习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会书写电离方程式,会区分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学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时已开始尝试从离子角度去看待复分解反应,但认识未上升到一定高度;已初步接触了一些水溶液中的反应,但还不能用离子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本节课中,我采用“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以思促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化学教学的素质化,培养学生在创新、实践、观察等方面的能力。
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看世界的深度,而学科思想可以决定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福州铜盘中学林玉新一、概述离子反应是苏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1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第三节教学内容。
本课时包括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两方面内容。
本课时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与意义,并初步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4)通过与化学生产生活相关习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简单信息的处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与氢氧化钠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使学生理解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者特征分析高一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兴趣不稳定,逻辑思维,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现象的分析,本质的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针对学生特点采用以下学法指导:1.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用实验,知识的巩固、升华用实验。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发挥化学实验最大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已知到未知、由个别到一般。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1.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离子反应发生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步入高中,未能完全适应高中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特别是本节内容抽象难于理解,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和播放离子反应的动画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使学生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苗小宁2019.09.05本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使学生初步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通过练习来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运用到做题之中。
本节课设计如下:一、首先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使学生回忆第一课时的内容,并用第一课时的知识来做题巩固学习的知识,引入新课。
二、1、由复习题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使学生知道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与离子反应的对比使学生知道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2、让学生通过课本第15页的实验分析出实验现象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在实验Ⅱ中反应前溶液中大)由于Ba2+和量存在着四种离子(Ba2+、Cl-、Cu2+、SO-24SO-2结合成难溶于水的BaSO4沉淀,使溶液中Ba2+和4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
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SO-24Cl-和Cu2+,可表示为:Ba2++2Cl-+Cu2++SO-24 ====BaSO4↓+2Cl-+Cu2+,把前后没参加反应的离子====BaSO4↓,此式叫离子删掉得到式子:Ba2++SO-24方程式。
由此得到了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4、接着引出了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改、删、查”四个步骤。
四步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既然“改”是关键,改时要注意作出准确判断:易溶且易电离物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仍写成化学式。
5、由学过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知道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难容的物质(如BaSO4、AgCl)或难电离的物质(如H2O)或挥发性的物质(如CO2)生成,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这类离子反应就能发生。
6、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与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H2O。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2.初步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3.将实验探究与讨论交流密切结合,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加深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4.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书写三组电离方程式:HCl、H2SO4、HNO3 NaOH、KOH、Ba(OH)2 KNO3、NaCl、AgNO3新学习探究引导分析混合液中的离子数目有无增减,并引导讨论原因1.若将100mL 1mol·L-1 KNO3溶液与100mL 1mol·L-1NaCl溶液混合,求混合液中的离子种类及数目_________________2.若将100mL 1mol·L-1AgNO3溶液与100mL 1mol·L-1NaCl溶液混合,求混合液中的离子种类及数目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第1种情况中,混合液里含有K+、NO3-、Na+、Cl-四种离子各0.1mol,说明这些离子在溶液中是共存的,相互之间没有反应;而第2种情况中,溶液里仅存在NO3-、Na+两种离子各0.1mol,原因是0.1mol Ag+与0.1mol Cl-恰好结合生成了难溶的AgCl沉淀知学习新知学习思考讨论提出问题:什么是离子反应如上述2中在溶液中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之间所发生的反应指导阅读提出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思考讨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1.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总结归纳CuSO4溶液与NaCl溶液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SO42-与NaCl电离出来的Na+、Cl-的混合;而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沉淀:CuSO4+BaCl2=CuCl2+BaSO4↓学习探究进行学法指导CuSO4=Cu2++SO42-BaCl2=Ba2++2Cl-CuSO4+BaCl2=CuCl2+BaSO4↓Cu2++SO42-+Ba2++2Cl-=Cu2++2Cl-+BaSO4↓SO42-+Ba2+=BaSO4↓总结归纳当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时,Cu2+和Cl-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和Ba2+之间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就是SO42-和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如上式)思考讨论提出问题: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学习探究要求写几个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试写它们的离子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KOH+HCl=K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2KOH+H2SO4=K2SO4+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都是:H++OH-=H2O总结归纳上述四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离子方程式却都是相同的,酸碱中和的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与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了H2O学习探究从上例四个中和反应引导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①Na2SO4溶液+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2++SO42-=BaSO4↓②Na2CO3溶液+HCl溶液放出气泡CO32-+2H+=CO2↑③NaOH溶液(酚酞)+盐酸溶液红色消失H++OH-=H2O归纳总结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板书设计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备课资料: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质或微溶物:如SO42-与Ag+、SO42-与Ca2+、CO32-与Mg2+等生成微溶物导致离子反应发生(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3)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F-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拆:将化学式中易溶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难电离、气体、水、单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3)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4)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1》2.年级:高一3.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4.教学时间:40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3)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疑问设置,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1.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3)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前播放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课堂中适当使用FLSAH动画展示微观离子之间的变化,能形象生动的让学生理解反应的过程与原理。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三、教学过程2.温故求新生成的反应温故:【讲】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多媒体】展示求新:【讲】现在,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将两电解质溶液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进行2-1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KCl+Na2SO4并在草稿本上完成学生讨论,猜测混合后的结果。
学。
温故,上节课的知识是本堂课的重要基础。
同时学生都能把知识回顾起来,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激的用处之大,学会学以致用附:探究报告编号一二操作步骤现象混合前溶液中离子----BaC----Na2 ----KC----Na2。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一、核心素养要求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电解质,能运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中的离子,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能结合实例书写离子方程式,理解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验探究,辨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学会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变化的本质;能从物质的微观粒子角度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依据证据建立离子反应的认知模型,根据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发生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从微观层面认识离子反应,并用符号表示反应过程。
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完成H 2SO 4、Ba(OH)2、Na 2SO 4的电离方程式 [预测] 向Ba (OH )2溶液中分别滴加硫酸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会出现什么宏观现象?溶液的导电率有怎样的变化?试画出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视频]实验验证学生的预测。
[辨析]宏观现象都产生了沉淀,但从微观粒子角度有很大差别。
溶液中都有哪些离子? 过程中哪些离子大量减少? 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是什么? 用符号表达过程: 2H ++SO 42- + Ba 2+ +2OH - ↘ ↙ ↙ BaSO 4 ↓ + 2H 2O 2H ++SO 42- + Ba 2+ +2OH - == BaSO 4 ↓ +2H 2O 2Na + + SO 42- + Ba 2+ +2OH - ↘ ↙ BaSO 4 ↓ SO 42- + Ba 2+ == BaSO 4 ↓ 离子间发生反应,重组生成难溶1口述电离方程式 2预测离子的变化,实验图像变化趋势。
3听讲离子反应的过程,梳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检测物质的电离,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3不拘泥传统的“写拆删查”四步立足实验展示的宏观现象,引导学生从电离深入离子层面分析,实现“宏观、微观、符号”的思维转换。
第三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doc
必修1化学同步教案第三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磨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结论”的程序,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
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展示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通过学生书写它们的电离方程式,得出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引出今天要探讨的课题——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生实验探究1】取1--2mL的CuSO4溶液,逐滴加入BaCl2溶液,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白色沉淀【学生思考交流】白色沉淀是什么?是通过什么离子结合而成的?混合后的溶液中,哪些离子个数减少?哪些离子个数没有变化?【学生得出结论】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老师过渡】是不是产生沉淀是发生离子反应的唯一条件呢?【学生实验探究2】取1--2mL的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盐酸,观察有什么现象?你能写出产生这种现象的离子方程式吗?反应后哪些离子个数减少?哪些离子个数没有变化?【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CO32- + 2H+ = CO2↑+ H2O【老师过渡】实验说明产生气体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离子反应还有没有其它的发生条件呢?【学生实验探究3】取1-2mLNaOH的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有何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哪种离子导致?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吗?【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后,把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写在黑板上。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讲课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案)化学组:刘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初步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2、通过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2、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堂练习,使学生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反应及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讲授教具准备试剂:CuSO4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KSCN溶液、苯酚溶液、饱和CH3COONa溶液、饱和Na2S溶液、1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饱和NaOH溶液等仪器:试管、滴管等多媒体课件教师的行为体现教学技能学生的行为兴趣实验魔术:“空试管”,使溶液变色实验七个空试管,分别加入少量:1、3%AgNO3溶液2、5%KSCN溶液3、饱和NaOH溶液4、饱和CH3COONa溶液5、饱和Na2S溶液6、1mol/L亚铁氰化钾溶液实验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激发求知的欲望。
引入正题讲述:破解魔术的秘密,试管壁上其实有少量的溶液,和我加进去的FeCl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各种有颜色的物质,这些在溶液中进行的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本节课要研究的离子反应。
精心设疑,实验探究提问:是否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呢?带着这个问题演示以下两个实验:1、盛有5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5ml稀NaCl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成功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③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参考答案:
① Ca2++CO32—=CaCO3 ③ NH3· 2O+H+=NH4++H2O H
②CuO+ 2H+= Cu2++H2O ④ Fe+ Cu2+= Cu+ Fe2+
课后作业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改写
3、类型: 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4、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型 (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 (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3)生成挥发性物质
。
氧化—还原型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还有其他)
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例如:以Na2SO4和BaCI2反应为例 (1)写:正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 BaCI2=BaSO4↓+2NaCI
习题:以下反应是不是离子反应?
1、硝酸银溶液与盐酸混合。
对
错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对 3、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 4、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铜。 错
练一练
写出CuCl2和NaOH反应的离子反 应方程式
解:步骤:
①写:CuCI2+2NaOH=Cu(OH)2↓+2NaCI
②拆: Cu2﹢+2CI﹣+2Na +2OH﹣=Cu(OH)2↓+
三、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1)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NH4Cl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只能写 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 + Ca(OH)2(固) == CaCl2 + 2NH3↑+ 2H2O
(2)书写时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强电解质: ①强酸:HCl、H2SO4、HNO3等;
为离子方程式 ①硫酸和氢氧化钠
②碳酸钾和盐酸
③硫酸钾和硝酸钡
④盐酸和氢氧化钾
﹢
2Na﹢+2CI﹣
③删:Cu2﹢+2CI﹣+2Na﹢+2OH﹣=Cu(OH)2↓+
2Na﹢+2Cl﹣
④查: Cu2﹢+2OH﹣=Cu(OH)2↓
练一练: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H+ + OH- == H2O 2、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H+ + OH- == H2O 3、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硝酸 H+ + OH- == H2O
2Na+、 SO42-
K CI-
Na2SO4 溶液
KCl 溶液
2Na+ ; SO42- K+; CI-
无明显 现象
原因:上述四种离子混 合相互之间既无沉淀、 气体、水生成,故不反 应,无明显现象。
【实验探究】 【实验2-1】 P-31页 向Na2SO4溶液里
2Na+、
SO42-
Na2SO4 溶液
加入BaCl2溶液
△
②强碱:KOH、NaOH、Ba(OH)2等。
③可溶性盐(复习溶解性表)。
书写时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①难溶的物质:如 Cu(OH)2、BaSO4、AgCl 等。 ②难电离的物质:如CH3COOH、NH3·H2O、H2O等。
③气体:如 H2S、CO2、SO2等。
④单质:如 H2、Na、I2等。
⑤氧化物:如 Na2O、Fe2O3等。
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 △ 1、离子反应本质:
离子反应总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NaCl + CuSO4 === BaCl2 + CuSO4 = CuCl2 + BaSO4↓ Ba2+ + SO42- = BaSO4↓
2、离子方程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 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水
BaCl2 溶液
Ba2+ 2CI-
2Na+ ; SO42- Ba2+; 2CI-
现象:有白色 BaSO4沉淀生 成
Na2SO4+ BaCl2=BaSO4↓+2NaCI 2Na++SO42-+Ba2++2Cl-=2Na++2Cl-+BaSO4↓ Ba2++SO42+=BaSO4↓(反应的实质)
水
H+、 CI-
(2)拆:把易溶于水及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 可溶性盐、强酸、强碱、);把(单质、氧 化物、沉淀、气体、弱酸弱碱和水仍用化 学式表示)
2Na++SO42-+Ba2++2Cl-=BaSO4↓+2Na++2Cl-
(3)删:把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 端删去
2Na++SO42-+Ba2++2Cl-=2Na++2Cl-+BaSO4↓ Ba2++SO42+=BaSO4↓(反应的实质)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 电荷数是否相等
【探究】【实验2-3】 P-课本33页表格
实验序号
①CuSO4溶液和 NaOH溶液混合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Cu2﹢+SO42﹣+2Na﹢+2OH﹣= Cu(OH)2↓(蓝色)+2Na﹢+SO42﹣
②NaOH溶液(滴有 Na﹢+OH﹣+H﹢+CI﹣=Na﹢+CI﹣ 酚酞)和稀HCI混合 +H2O(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③Na2CO3溶液和稀 HCI混合 2Na﹢+CO32﹣+2H﹢+2CI﹣=2Na﹢ +2CI﹣+CO2↑+H2O(有气体生成)
HCI 溶液 AgNO3 溶液
Ag+ NO3-
H+ ; CI- Ag+; NO3- HCl+AgNO3 = AgCl↓+ HNO3
现象:有白色沉 淀生成
H++Cl-+Ag++NO3- = AgCl↓+ H++NO3-
Cl-+Ag+ = AgCl↓(反应的实质)
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如2NH4Cl(固) + Ca(OH)2(固)== CaCl2 + 2NH3↑+ 2H2O
知识回顾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离的概念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能够
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 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 质 电离:电解质在溶于水 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 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实验探究】 【实验2-1】 P-31页 向Na2SO4 溶液里加入KCl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