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
“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地研究”开题报告材料
“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市岱岳区角峪镇中心小学“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所具有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是家庭教育难以比拟的。
家庭教育以子女和家长的亲情、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纽带,这是其它教育机构无法具备的。
我校研究的是第一种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校互动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理论依据1.自我概念理论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等人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朋友;最外面的同心圆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
埃斯萨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发展至关重要;孩子的学习从自己、家庭扩展到学校、社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从学生的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应该促进成人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独特的智能组合形式。
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儿童创设一个开放的、支持的环境,才能发展儿童的智能强项,改进儿童的智能弱项,促进儿童心灵全面而充分地成长,使儿童将来能够大有所为。
3. 现代家庭教育指导理念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性研究课题。
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从封闭式的学校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的开题报告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社会变革迅速,在这个社会时代,仅仅有学校的教育是否能够帮助孩子们全面成长是不足够的。
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中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之一,如何进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议题。
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具体可行方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解决教育问题,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因此,研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方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研究目的是寻找合适的方法,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问题包括: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存在哪些问题?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如何达成信息共享?4. 教育部门应如何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1. 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以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为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2. 实地访谈法: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与学校和家长代表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现状和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有哪些具体建议。
3. 问卷调查法:面向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的需求和期望。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研究阶段一:确定研究问题,梳理前人研究成果。
2. 研究阶段二:进行实地访谈,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 研究阶段三:设计问卷,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的需求和期望。
4. 研究阶段四:整合数据,深入分析,总结归纳。
5. 研究阶段五:撰写研究报告。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确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重要性。
2. 提出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家校共育课题开题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家校共育课题开题报告专家评审意见一、课题背景:1. 家校共育的概念和意义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肩负起教育责任,通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直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教育系统。
但实际上,家校共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使之相辅相成,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开题背景本课题旨在全面探讨家校共育的意义、模式、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家校共育课题,旨在为家庭和学校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加强双方的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题报告需要进行专家评审,以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内容:1. 家校共育的实施模式家校共育的实施可以包括学校家庭共育教育工作坊、家访活动、家校合作社和亲子教育等。
这些模式的实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旨在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
2. 家校共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家校共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明确双方的责任、加强家庭教育的培训、搭建信息共享评台和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等。
这些策略需要根据学校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3. 家校共育的效果评估家校共育的实施需要对效果进行评估,旨在检验家校共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评估内容包括学生成绩、情绪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变化。
三、专家评审意见:1. 课题的可行性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非常具有研究和实施的价值。
课题的可行性较高,但需要注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
2. 实施模式和策略设计在设计家校共育的实施模式和策略时,需要结合学校和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注意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3. 效果评估方法在家校共育的效果评估方法上,需要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情况的灵活应用,以及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
家校共育的实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此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指导。
家校合作共育课题开题报告
家校合作共育课题开题报告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家校合作共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习环境,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家校的紧密合作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其认知、社交和情感能力。
因此,家校合作共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门课题。
本文将对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课题。
2. 背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家庭和学校往往被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
家长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基本教育,而学校负责系统化的学习和知识传授。
然而,这种分离的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家长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往往不清楚孩子在学校的具体学习情况,而教师也无法很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
其次,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不一致。
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而学校则更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成绩的提高。
3. 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共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家校合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可以使得教育目标更加一致,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资源。
教师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其次,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孩子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让孩子在多个环境中接受不同的教育和培养,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可以使孩子在学习、社交和情感等方面均得到充分的发展。
最后,家校合作可以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可以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计划和方案。
双方可以共同评估孩子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家校合作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教育质量。
4. 家校合作共育课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家校合作共育的课题:4.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这一课题旨在研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目标和价值观,探讨两者的异同,以及如何实现家校合作共育的一致性。
“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
“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中心小学“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所具有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是家庭教育难以比拟的。
家庭教育以子女和家长的亲情、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纽带,这是其它教育机构无法具备的。
我校研究的是第一种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校互动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理论依据1.自我概念理论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等人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朋友;最外面的同心圆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
埃斯萨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发展至关重要;孩子的学习从自己、家庭扩展到学校、社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从学生的内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应该促进成人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独特的智能组合形式。
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儿童创设一个开放的、支持的环境,才能发展儿童的智能强项,改进儿童的智能弱项,促进儿童心灵全面而充分地成长,使儿童将来能够大有所为。
3. 现代家庭教育指导理念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性研究课题。
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从封闭式的学校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2200字
2018.04.01-2018.04.20修改毕业论文三稿并提交毕业论文定稿
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3.步骤
根据XX小学的家校合作道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家校合作的效果与不足,为继续开展家校合作找到理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
4.技术路线:
5.可行性分析
对“家校合作”进行研究,可以转变过去信息的单向传输和家校沟通不畅的现象,形成学校与家长的互动模式,使家长不仅了解学校和学生,还能够参与、配合和建言学校教育。本文所有主要参考文献、数据均来自权威期刊及官方网站,其内容具有真实性、逻辑性、严谨性。
[2]霍国强.家校合作的双重指向及其整合研究[J].教育探索, 2015(7):47-49.
[3]李杰.小学家校合作的负效应及规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黄沧海.对家校合作协同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家校合作教育, 2015(1):4-11.
[5]何欣,武子俊.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理论、实践和思考[J].阴山学刊, 2016, 29(5):104-108.
[10]张杰,张薇. 21世纪家校合作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学研究, 2017(9):35-39.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1.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有效的了解相关人群对于某一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分析其中存在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的对策解决问题。为了了解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关帝庙街小学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研究者设计了面向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三类问卷,问卷设计中部分题目借鉴了己有的研究。问卷在进行了小范围的施测之后,根据情况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
家校共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家校共育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范本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逐渐转变,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强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对于家校共育的实践研究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家校共育的实施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取得的成效,为今后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问题1. 家校共育的实施现状如何?2. 家庭和学校在家校共育中的角色与互动如何?3. 家校共育对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什么?三、研究目的1. 揭示当前家校共育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探讨家庭和学校在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模式,寻找有效的协作机制。
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家校共育对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可行性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对家校共育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前人经验和研究成果。
2. 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家庭和学校的相关数据,分析其在家校共育中的角色和互动。
3. 案例研究: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和家庭,深入了解其家校共育的实践经验。
五、预期结果1. 对家校共育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2. 提出家庭和学校在家校共育中更好地合作的建议。
3. 验证家校共育对学生学业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六、研究计划1. 阶段一(月份):文献综述,梳理家校共育理论框架。
2. 阶段二(月份):设计研究方法,制定问卷和访谈大纲。
3. 阶段三(月份):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
4. 阶段四(月份):数据分析,编写初步研究报告。
5. 阶段五(月份):撰写最终研究报告,进行成果汇报。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家园共育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阵地,两者之间紧密的合作有助于共同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和能力。
然而,当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存在缺乏有效沟通、合作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孩子的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和探索家园共育策略,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实现更好的家园共同育人。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研究国内外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总结有效的策略和模式;3. 探索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合作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明确家园共育的具体操作策略;4. 提供针对家庭和学校的相关机构和教师的培训指导,以促进家园共育的落地和实施。
三、研究内容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分析,包括两者的相互关联、各自的特点和优势;2. 国内外家园共育的实践模式和经验总结,比较不同模式的优缺点;3. 家庭和学校之间有效沟通合作策略的研究,包括沟通的方式、工具和技巧等;4. 家园共育策略的实施路径和支持机制研究,包括相关机构和教师的培训指导。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 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2. 进行家访和教师访谈,了解家长和教师的观念、需求和期望;3. 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和教师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的看法和意见;4. 设计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干预方案,实施并观察效果;5. 针对家庭和学校相关机构和教师的培训,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
五、预期成果1. 总结国内外家园共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2. 提出具体的家庭与学校合作策略,包括沟通合作的方式、工具和技巧等;3. 设计并实施家庭与学校合作的干预方案,并总结其效果和影响;4. 提供针对家庭和学校相关机构和教师的培训指导和支持材料;5.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家校共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家校共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审阅我们的开题报告。
我们的课题研究主题是“家校共育”,旨在探讨如何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协同不足,学生往往无法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指导,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家校共育的方式和路径,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a. 家校共育的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b. 家校共育的现状分析,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程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等。
c. 分析影响家校共育的因素,如家长教育水平、学校管理机制等。
d. 探讨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如家校联合活动、家长培训等。
e. 提出促进家校共育的措施和建议。
2. 研究方法:a.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家校共育的理论相关研究。
b. 问卷调查:对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
c. 实地调研:走访学校和家庭,了解家校共育的实际情况。
d.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a. 系统地总结家校共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b. 分析家校共育的现状与问题,找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c. 提出有效的家校共育途径与方法,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d. 推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
以上为我们的开题报告,请您审阅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
家校社课题开题报告
家校社课题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理念的变迁,家校社三者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家校社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家校社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将围绕家校社合作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模式和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深化家校社合作研究,通过探索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模式和策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分析当前家校社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确定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模式和策略;•探索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方式;•分析家校社合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问题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当前家校社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3.2 模式与策略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家校社合作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确定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模式和策略。
这些模式和策略可以包括家校共同教育计划的制定、家庭教育资源的共享、家长参与学校决策的方式等。
3.3 资源分配方式研究针对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观察,探索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方式。
这可以包括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供家庭教育资源的培训和指导等。
3.4 影响分析通过对家校社合作实施效果的分析,探索家校社合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比较家校社合作实施前后学生的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来进行评估。
4.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完整的家校社合作研究文档;•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模式和策略;•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方式;•家校社合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分析报告。
5. 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阶段一:问题分析(2周)•阶段二:模式与策略设计(3周)•阶段三:资源分配方式研究(4周)•阶段四:影响分析(3周)•阶段五:撰写研究文档和报告(2周)6. 预期影响本研究的预期影响包括:•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有效的家校社合作模式和策略,促进家校社三者的良性互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家庭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家庭教育资源的差异化;•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学校主导,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共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学校主导,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共育的研究开题报告学校主导,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共育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家校合作共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其参与教育活动的程度和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探索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学校与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互动方式以及合作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家校合作共育策略,为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明确学校在家校合作共育中的主导地位及作用机制;(2)分析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3)构建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4)提出促进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和建议。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梳理国内外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校与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合作现状、存在问题及需求;(3)分析影响家校合作共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观念、社会环境等;(4)构建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家校合作共育模式,包括合作机制、活动内容、评价方式等;(5)提出促进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和建议,包括政策支持、教师培训、家长教育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学校与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合作现状和需求;最后,通过访谈法深入了解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看法和建议。
2. 技术路线(1)文献收集与整理:收集国内外关于家校合作共育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开题报告
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开题报告一、背景与目的在当今社会,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程度还很有限,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次开题报告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探索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实用的参考建议,促使家校合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1 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2.目前存在的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问题与挑战;3.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4.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5.研究的可行性与实施计划。
2.2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了解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实地调研:选择几所学校,进行家长与学校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家校合作的看法和期望;3.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家长对家校合作的意见和建议;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进行,以找出问题根源和解决办法;5.结果总结: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三、预期成果及其价值3.1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研究报告:撰写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全面分析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2.参考建议:针对学校和家长,提供实用的参考建议,以促进更好的家校合作;3.发表论文:选择合适的学术期刊,提交研究论文,与其他研究者交流经验和成果。
3.2 价值本研究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通过家长参与家校合作,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更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通过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建立起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3.推动教育改革: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借鉴;4.提升家长的教育参与意识:通过研究报告和参考建议,家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提升其教育参与意识。
家校社共育课题开题报告
家校社共育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在当今社会,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共同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
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教学,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利用还比较有限,无法全面满足孩子的教育需求。
因此,家校社共育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教育课题。
家校社共育是指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孩子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合作与协同,能够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全面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但是,目前家校社共育的研究和实践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家校社共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使其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开展家校社共育。
具体目标如下:1.调查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方对于家校社共育的认知和态度;2.分析家校社共育的实施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探究家校社共育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因素;4.提出促进家校社共育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设计一份针对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方的问卷,了解他们对于家校社共育的认知和态度。
问卷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家庭教育态度、学校教育资源利用情况、社区教育服务情况、社会教育参与方式等。
我们将在目标群体中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并进行回收。
其次,我们将选择一些典型的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进行访谈。
通过访谈,我们将深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对于家校社共育的认识和实践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访谈将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最后,我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主题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预计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研究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献,编制研究方案和问卷设计,确定研究对象和方法。
2.数据收集阶段:发放问卷并进行回收,选择访谈对象进行实地访谈。
小学阶段家校合作问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阶段家校合作问题开题报告范文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小学阶段家校合作问题。
家校合作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吧!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我们要明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指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校合作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增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了解,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等。
三、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现实中的家校合作并不总是那么顺利。
有时候,家长和学校之间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沟通不畅、观念不合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家校之间的矛盾。
四、如何解决家校合作中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家长和学校应该定期举行座谈会,让双方有机会面对面地交流意见。
家长和学校要统一教育观念,尊重彼此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我的建议1.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2.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举行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3.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4.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分追求分数,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5. 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六、结语家校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为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开题报告关于家园合作
开题报告关于家园合作开题报告关于家园合作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的紧密联系和密切合作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他们的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当前社会中,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日渐松散,互动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
因此,探讨家园合作的意义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最主要的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家庭和学校合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
良好的家园合作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的有效沟通,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孩子和家长的教育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学校的教育方式及课程设置也在不断创新。
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通常不能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要求和变化,也无法准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因此,学校与家庭合作,促进双方的互动和信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重点通过对家园合作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并探索有效的家园合作模式。
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提高学校与家庭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三、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对比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三个层面对家园合作进行探讨。
在问卷调查中,将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
对比研究将对不同类型学校的家园合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出最适合的合作模式。
案例分析将选取一些成功的家园合作案例,分析其成功之处,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预计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的教育效果和全面发展。
同时,也预计可以提出一些创新的家园合作模式和方法,为学校和家庭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将从家长、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实施的家园合作模式,以期为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家园合作的开题报告
家园合作的开题报告家园合作的开题报告一、引言家园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果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实施方式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 学生发展: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动力和兴趣。
2. 教育质量:家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家长可以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家长也可以提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促进学校教育的改进。
3. 学校声誉:家庭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对学校的声誉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积极的家园合作,学校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家庭选择该校。
三、家园合作的实施方式1. 家校沟通:学校应建立起与家庭的有效沟通渠道,包括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
通过定期的沟通,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家庭的关注点和需求,家长也能得到学校的最新信息和教育指导。
2. 家庭参与:学校应鼓励家庭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决策,如学校运动会、义工活动等。
通过参与,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同时也能与其他家庭建立联系,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社区。
3. 家校合作项目:学校可以与家庭共同开展一些项目,如亲子阅读、家庭科学实验等。
这些项目可以增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家园合作可能遇到的挑战1. 家庭背景差异:不同家庭的背景和教育观念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家园合作的困难。
学校应尊重家庭的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并通过沟通和教育帮助家庭理解和参与。
2. 时间和资源限制:家庭可能面临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无法全面参与家园合作。
学校可以提供灵活的合作方式,如线上互动平台,以便家庭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与的方式。
3. 沟通障碍: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成为家校沟通的障碍。
学校可以提供多语种的沟通渠道,同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双方的理解和融合。
家校合作现状开题报告
家校合作现状开题报告现阶段,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二者间的互动与合作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家校合作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和优化家校合作。
首先,现行的家校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有限,无法及时、有效地交流信息。
另一方面,家校合作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持续的监测与评估机制。
此外,家长们在参与学校事务方面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家长参与度低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
为了改善家校合作的现状,一些策略和实践已被提出和实施。
首先,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主动向家长提供关于学生学习进展、校园活动和教育政策等信息,并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如线上平台、家长会等。
家长则应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并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
其次,建立家校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也是必要的。
学校可以设立家委会或家长志愿者组织,让家长参与到决策和规划中来,增强他们的主体性。
同时,制定明确的家校合作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提供家长培训和支持也是关键的一环。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教育讲座和培训班,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目标。
同时,为家长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的效果。
最后,在教育政策和管理层面,也应加强对家校合作的支持和指导。
相关政策和措施应促进家校合作的开展,并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源。
教育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指导文件和标准,建立评估机制,推动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加强双方沟通与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和平台、提供家长培训和支持,以及加强政策和管理层面的支持,能够进一步促进和优化家校合作。
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能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家园合作开题报告
家园合作开题报告家园合作开题报告一、引言家园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家园合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目标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家园合作。
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1.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家庭作为学生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是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主要来源,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3.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家园合作不仅仅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方式。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特长,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家园合作的目标1.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家园合作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习方法和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园合作的另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四、家园合作的方法1. 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学校可以建立家校互动平台,为家长提供与教师、学校沟通的渠道。
通过互动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活动安排,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反馈。
2. 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家校通开题报告
家校通开题报告【家校通开题报告】一、引言家校通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
家校通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互动和共同成长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家校通的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家校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家校通的重要性1. 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呵护。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通过家校通,学校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能。
2. 教育质量的提升家校通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和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更适合学生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3. 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家庭参与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家校通,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课程设计和决策,促进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和支持。
三、家校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现状目前,家校通在许多学校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校通过微信、学校网站、家长会等方式与家庭进行沟通交流。
家庭也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存在的问题然而,家校通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存在盲区。
其次,家校沟通缺乏深度和广度,往往只限于学术成绩和学生表现的反馈。
再次,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误解,缺乏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四、改进措施1. 加强信息传递学校应建立起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建立学校APP、微信公众号等,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
2. 拓宽沟通渠道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工作坊、亲子活动等形式,拓宽与家庭的沟通渠道。
这样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家校合作开题报告发言稿
家校合作开题报告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及各位家长,大家好!我是某某中学的校长,今天我代表学校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家校合作开题报告。
随着教育的发展,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家校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成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次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背景分析、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的方式和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家校合作背景的变化。
如今,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家庭规模缩小,父母双职工比例上升,家庭时间有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机会减少。
这就使得家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学校也面临着教育的新需求。
学校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家校合作可以增强学校和家庭的互信。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家长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辅导孩子。
其次,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与学校的合作可以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具体目标,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努力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有明显的提升。
再次,家校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格的重要场所。
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可以与家庭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家长会和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就家校合作的方式和策略来说,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定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
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信息。
其次,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中心小学“家校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学校作为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所具有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是家庭教育难以比拟的。
家庭教育以子女和家长的亲情、经济关系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率作纽带,这是其它教育机构无法具备的。
我校研究的是第一种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校互动合作,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更好地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理论依据1.自我概念理论美国学前教育专家埃斯萨等人提出的自我概念理论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这三个同心圆组成的;最靠近儿童的同心圆是家庭及其成员;第二个同心圆是学校及朋友;最外面的同心圆是社区及其社区帮手。
埃斯萨认为,家庭、学校、社区中的成人之间、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发展至关重要;孩子的学习从自己、家庭扩展到学校、社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应循序渐进地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从学生的内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应该促进成人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密切孩子和父母的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每个儿童身上都不同程度地现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独特的智能组合形式。
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为儿童创设一个开放的、支持的环境,才能发展儿童的智能强项,改进儿童的智能弱项,促进儿童心灵全面而充分地成长,使儿童将来能够大有所为。
3. 现代家庭教育指导理念家校合作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世界性研究课题。
现代学校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管理的开放化、民主化,从封闭式的学校管理转向社会、家庭参与学校管理,这就决定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的指导模式符合现代学校发展的特点。
以上这些理论为“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的内涵和意义1.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的内涵学习型家庭是指以提高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家庭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共同成长的过程。
由此可见,学习型家庭是一个家庭成长的过程。
在学习型家庭中,家庭成员把学习内化成自己的主动需求,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享受愉悦,是生活中的学习。
学习型家庭的成长和发展经历四个阶段:非学习型家庭、前学习型家庭、准学习型家庭和真正的学习型家庭。
这一成长和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培育、引导。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是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为主导,通过有计划的系列活动,家庭、学校围绕创建学习型家庭这一共同目标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
这一指导模式的实施,尽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创建学习型家庭积极性,从而改进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的意义在创建学习型家庭过程中,学校处于主导地位,是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家长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
家校互动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家长的主体作用。
“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体现了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职责和作用。
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学校利用自身的权威和优势容易组织家长,家长参与面较广。
其次,“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还体现了“以家长为本,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必须建立在教师与家长平等、民主的关系上,这种关系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我说你听、居高临下的关系。
再次,“以校为本、家校互动合作”指导模式也体现了教师与家长、学生三者间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合作的互动。
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做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启发,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增强了教育功能。
家长与家长沟通互动,让家长分享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所带来的成果,引发家长试一试的念头,以达到共同进步。
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有利于家庭成员共同成长,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让学习真正成为个体的需要。
二、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1.家校手机平台。
老师就及时有效地将孩子的进步或其他信息通过手机平台传递给家长,让分享孩子健康成长的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的教师也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想办法教育好孩子。
方便、快捷,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绿色通道”,可以成为工作的“得力助手”。
及时进行电话沟通,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和家长的个人素质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通过电话沟通,增加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及了解,也使教师的学校教育与家长的家庭教育达成共识,与家长密切配合,及时与每名学生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并让他们以此为起点,确定一个目标,努力塑造一个新的我。
经常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心得和方法,经常和他们聊一些生活之事,让自己成为家长的朋友。
和家长一起给孩子定下了目标,对一些学困生,或特殊学生,每个星期和家长通电话,平时有什么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共同制定奖励与惩罚的办法,与家长达成默契,在学习,教育上和家长达成共识。
2.班级网站。
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不够多,往往了解学校的情况和孩子的表现还是直接问班主任老师。
校园和班级网站恰恰就可以成为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
家长经常登陆我们的校园网,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就会更加方便快捷。
当学校班级网站公开后,家长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的给老师留言,无拘无束的对话、讨论,家长可以很容易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老师也会及时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3.家校联系手册。
“家校联系簿”的栏目设置,可以采用“作业布置”、“自己的话”、“同学的话”、“家长的话”、“老师的话”这四栏目。
四个栏目相互交叉,相互沟通,形成了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亲子对话的格局,便于老师、家长、学生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科任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题目简要的写在里面,以防回家后忘记,也便于查阅。
家长也可以根据“作业布置”栏的内容,检查子女的作业情况。
“自己的话”:主要是让学生写写自己心中的想法、愿望、理想、要求、烦恼等等。
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口头表达,或者由于羞却、胆小,不敢跟老师作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自己的话”这一栏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想说而平时不敢说的话。
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愿望、需求的等等。
“同学的话”:同班同学,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地最多,因此这一栏目主要是让班中其他同学来谈谈对自己的看法,努力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有关信息,便于班级管理。
“家长的话”:主要是让学生家长谈谈子女的在家表现,包括完成作业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作息规律、劳动习惯等等,也可以谈谈对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想法;还可以通过这一栏目谈谈对子女的期望、要求等等。
“老师的话”:主要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谈谈对该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努力方向,如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人际关系、就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兴趣爱好发展情况等等,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家校联系簿运用得当,可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师受益、对学生起促进作用的纽带。
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平等、沟通、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的工作动机有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使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家长会。
利用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到老师的教学进度,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各科老师的对学生的要求,让家长配合学校要求提高教学学生的水平。
5.家长培训。
教育孩子成材是我们最大的事业,家长是最需要培训却又最缺乏培训的人。
和其他职业有所不同,家长这个职业大家都是第一次。
而且,这个职业上岗无需任何培训和资格证件,任何一次有意和无意的事件都可能导致一个鲜活生命的诞生。
想想真是可怕,培养孩子这么神圣光辉重大的责任,操作员竟然都是无证上岗,而且没有丝毫任职经验。
我们就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和培养孩子,为社会输入人才,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许多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问题在认识上存在许多的误区,因此导致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严重失调。
通过家长培训,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分学期展开专题讲座,切实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地教子观念。
6.家长委员会。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出面在家长队伍中宣传,要成立家长委员会。
通过一年时间的接触了解,一批思想素质高、文化水平高、号召力强的家长浮出水面,但家长委员会成员最好是来自社会各阶层懂教育、甘愿奉献、教子有方的家长,最后通过选举,产生家委会代表。
其中,每个班级5至7名。
这些成员必须对家委会工作有激情,并热心于公益事业。
在班级家委会初步建立后,再由每个班举荐1位家长到年级,成立年级家委会,依此类推,成立学校家委会。
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通过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
家长委员会作为一个与学校教育机构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机构,有利于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7.家长开放日。
每月学校对家长开放一次。
向家长展示教学风采,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走进新课堂,感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同和不同,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深度了解。
“家校开放日”的活动中,亦可召开主题班会,通过交流与主题讨论与辩论,使学生与家长之间有了面对面的沟通,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
8.重大活动展示。
学校有大型的全校性的活动,如迎新汇演、社团汇报、校园文化节、年级活动和班级活动,邀请全体家长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展示学生风采,学校形象。
9.家访。
学校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需家访一次,将学校特色、阶段活动、学生情况准确全面的反馈给家长。
10.社区联动。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区与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各部门、社区、学校办的家长学校,不应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
而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和谐互动。
三者联动有助于家庭、学校、社区和整个社会的文明建设和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11.开掘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充分利用家长们的有利资源,不仅保证活动的质量,也有效地控制活动成本,为学生服务。
如提供社会实践场馆、组织有专长的家长给孩子们进行专题讲座、为学校提供义工服务、给学校提供教育资料等等……三、课题实施步骤设计课题实施步骤设计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