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9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1课时十几减9(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注重让学生通过与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与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9十9 9十2 9十5 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9十( )=14 9十( )=159十( )=16 9十( )=17二、教学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 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
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对又快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甘州区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9课时 练习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9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六的第1~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重点难点】学会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情景导入】1.知识梳理。
师:这一单元结束了,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小组先回忆、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整理解决。
汇报、交流,小结。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出示课题)【复习讲授】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①找规律,填表。
出示下表。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②学生汇报填表结果。
③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④讨论:看一看表里的减法算式竖着、横着各是怎么排列的,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生1: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都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1(十几减9)。
第二列的得数都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2(十几减8)。
第五列的得数都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5(十几减5)。
生2:横着看,第一行都是11减几的题,可以先想10减几的差,再加1就可以了。
第二行都是12减几的题,可以先想10减几的差,再加2就可以了。
⑤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2)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术片重新排一个表,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脱离口算表,把得数是2、3、4、5、6、7、8、9的算式分别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①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师: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学生可以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②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③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2.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24页第2题。
1163.新人教版第9课时 练习课-电子教案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9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第2、3、4、7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7+5 4+8 10-3 4+75+6 9-5 3+9 7+6二、指导练习1.练习二十三第2、4、7题。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1162.新人教版第9课时 练习课-电子教案
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五第5、6、7、8、9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较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渗透辨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按数的顺序填数。
1 () 3 4 ()5 ()() 2 1()() 3 ()()(学生口答)2.数的组成。
□ 5 □ 52 3 1 □ 2 2 3 □3. 5以内加法练习。
出示把数字卡片放在方格的上面并移动,做口算1+1,1+2,1+3,1+4。
再把卡片放在下面并移动,做口算2+1,3+1,4+1,将数字卡片换成其他的,分别练习5以内的加法。
4. 5以内减法练习分别用5减去比它小的数,依次练习。
二、指导练习1.P29页的第6题。
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把算式补充完整。
2.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
(1)先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组里编故事,再请人在全班编故事。
(2)评一评:谁编得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的地方?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9页的第7题。
全班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关系,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3 4-2 5-1 4-3 2-1 1+12+1 3-2 3-1 2+2 3+1 4-1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十几减5、4、3、2 人教版2012年版一年级下册第9课时 阅读指导
第9课时十几减5、4、3、2学习内容课本第17页例4,思考题,数学游戏,第18页练习四第1~2题。
学习目标了解十几减5、4、3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会正确口算。
课文讲解例4,在孩子能熟练计算十几减9、8、7、6的基础上学习的,没有出现直观图和计算的方法,只是由小精灵提出:“你是怎样计算的?”这就要求孩子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计算方法完成计算。
十几减5、4、3的退位减法的题量越来越少,计算方法可灵活使用,是本课的新知。
“做一做”,填未知加数和减法对照编排,突出体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孩子用“想加算减法”,并逐步达到由减法算式直接想出得数的水平。
思考题和数学游戏,都是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并让孩子初步感受差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对所学的减法算式进行简单地整理。
辅导精要例4,引导孩子整体阅读。
和例3比,没有图,也没有提示计算方法,只有6道习题,而且有规律地排列。
说明这些新知识已经变得很简单了。
让孩子独立完成,然后读小精灵的话并回答。
多数的孩子可能说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并具体举例说明。
有的孩子可能说用“想减算减法”,如11-9=2,11-2=9。
用这种方法,可以全方位地巩固退位减法,功效显著。
引导孩子进一步发现:1.被减数相同,减数变小,差反而变大。
如果万一有时忘记某个算式的得数,可以想一个邻近的算式来帮助解决。
2.减数是2的退位减法只有1题,减数是3的退位减法只有2题,减数是4的退位减法只有3题,减数是5的退位减法只有4题,共10题。
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其题目越来越少了。
“做一做”。
让孩子独立完成练习。
再引导孩子发现:减法算式的差就是加法算式的未知加数。
看书指导,在例4的每个习题合适的位置批注相应的另一个减法算式,如12-5=7批注12-7=5。
在“做一做”每组算式的两个未知数连线。
思考题,读题理解题意,15-6是一个算式,17-8是另一个算式,两个算式相等。
思考方法:先任意一个十几减几的算式,计算出得数;再根据得数,想出另一个十几减几的算式;最后,在两个算式间写上等号。
人教版数学一下2.1《十几减9》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2.1《十几减9》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理解“十几减9”的概念;
2.能够熟练运用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运算。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下
2.1;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学习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简短的数学小故事或童谣引入“十几减9”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
1.首先,通过具体的数字例子,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含义。
2.进行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让学生熟悉这种运算方法。
3.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3. 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
2.加强学生对“十几减9”运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4. 拓展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澄清疑惑。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中相关题目;
2.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十几减9”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在加法和减法中,并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第9课时练习课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人教版)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2.知识方面:学生在数字的认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识别和书写1-10的数字,但对于数字之间的排序和比较还有待加强。在简单的加减运算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加减法,但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力方面: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练习来培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方面,学生需要通过互动和讨论来提高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学生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主练习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新意识方面,学生需要通过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应用能力方面,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加减运算: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运算计算,能够解决简单的加减运算问题,能够应用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如“大于”、“小于”、“等于”等基本的数学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这些概念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数学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创新和创造。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章 第9课时 解决问题(8张)
五、我会想。 把桃子10个10个地装一袋,正好装了3袋,如果把这些桃子5个5个地 装一袋,那么可以装多少袋? 6袋
•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5/32022/5/3May 3, 2022 •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8+8=16
9+5-6=8
10+7=17
5+6-3=8
9+3-6=6
16-10=6
13+5=18
10+7-8=9
二、我会填。
10+8-9=9
1.36是由( 3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 2.48是由4个( 十 )和8个( 一 )组成的。 3.由8个一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 28 )。 4.小明左手有10块糖,右手有10块糖,小明一共有( 20 )块糖。
2022/5/32022/5/3 • 16、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5月2022/5/32022/5/32022/5/35/3/2022 17、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5.有64节电池,10节装一盒,能装满几盒? 口答:能装满( 6 )盒。
三、我会圈。 1.把图中的花朵10朵10朵地圈一圈。
一共( 51 )朵。 答案:
2.把下图中的蚂蚁5只5只地圈一圈。
一共( 27 )只。 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课时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课时练习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中,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课时的练习是一道非常有趣的题目。
这道题目涉及到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填写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和特征。
这样的练习,既能够增加儿童的生活经验,又能够培养其观察力、认知能力和记忆力,是一道非常有益的数学练习题目。
在这道题目中,要求学生描述不同形状的名称和特征。
对于圆形,学生需要知道圆形是由一条弧线和一条直线组成的封闭图形,特点是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对于三角形,学生需要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特点是有三个角,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对于长方形,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是由两个对边平行的矩形面组成的封闭图形,特点是对边长度相等;对于正方形,学生需要知道正方形是由四条相等的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特点是四个角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些知识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体验来进行。
家长可以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让孩子通过观察、摸索、感受等方式来认识这些形状。
例如,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超市等地方,教孩子如何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孩子感知特定形状的特征和属性。
同时,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做手工活、玩具等,可以增强孩子对这些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这些基本的形状知识,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形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和体验来认知这些形状,理解它们的特征和属性,从而提高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中的这个题目,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也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些形状的属性和特征,提高其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二中的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9课时练习对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来认知这些形状,让孩子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征和属性,提高其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综合素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第9课时,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苹果,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苹果,分给小明一半,还剩下一个苹果,请问小明得到了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接着,我出示例题:“妈妈买了5个苹果,分给小明3个,还剩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并解释解题过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小华有9个糖果,给了小明5个,还剩几个糖果?”并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1)仔细观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确定未知数;(3)列式计算;(4)检验答案。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决问题,重点是观察、分析、思考。
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更多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 仔细观察,找出数量关系;2. 确定未知数;3. 列式计算;4. 检验答案。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妈妈买了8个苹果,分给小明4个,还剩几个苹果?2. 小华有10个糖果,给了小明6个,还剩几个糖果?答案:1. 妈妈剩下4个苹果。
2. 小华剩下4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把握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9课时 用数学(1)(精编).doc
第2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9课时用数学(1)【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能够从图文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难点:掌握一步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口算。
12-8 7+9 17-8l6-7 15-5 11+22.★★★★★★★★●●●●●★和●一共有多少个?3.△△△△△△△△△△△还剩多少个△?二、教学新授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
”这个条件有用吗?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先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通常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另一组有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两个小组一共13人,我们组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另一组有几人,即从两组的总人数中,去掉已知小组的6个人,就能求出“另一组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可以将两个小组的人数相加6+7=13,求出的答案和题中的已知条件“两组一共13人”数量一致,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9课时
第 9课时第九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审批时间审批(人)课题十几减几练习课(二)课型新授知识与技术:使学生娴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快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
教课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虑方法。
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进行辩证唯心主义的“事物广泛联系”的看法的启发教育。
5、 4、3、2 的计算方法,同时感觉解决问题教课要点: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学会十几减策略的多样性。
教课难点:理解十几减5、 4、 3、 2 的计算方法,娴熟地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课准备:课件主题情境图。
教课过程设计企图(含预期目标)一、复习完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很快算出得数。
二.讲堂回想上节课所学内容: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达成练习:1、第 3 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明确要求:先说得数,再写算式。
(2)同位合作,相互检查,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全班用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4)学生在讲堂作业本上写算士并算出得数。
(5)教师进行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实时解决。
2、第 4 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 1)明确要求:看谁都能算对。
(2)学生练习,在书上填写。
(3)对速度特别快的学生要提出夸奖。
(4)全班共同校正。
(5)对所有做对的学生提出夸奖。
(6)请做错的同学讲讲自己错在那边,更正错题。
3、第 5 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明确要求:帮小朋友坐椅子。
五个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卡片上有算式;他们前方有五把椅子,上边有得数,请帮助小朋友坐到相应的椅子上去。
(2)学生口算得数并连线。
(3)全班一同校正答案。
4、第 6 题:这是一道连线题。
(1)明确要求:找朋友。
(2)学生依据给出的算式和得数连线。
(3)全班共同校正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今日我们一同复习了相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好多练习。
下边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二、部署作业板书设计:十几减几练习课(二)11-6=513-7=6课后反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9课时 练习课(练习十一)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第9课时练习课(练习十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P49-50“练习十一”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限时口算。
请同学们完成此题,要求在1分钟内算完,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2.完成P49“练习十一”第3题。
列出算式:29-9=20(页)。
二、习题讲解,加深理解1.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5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猫吃了8条鱼,为什么还要加上8呢?2.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道题解决的是关于跳绳的问题,“35人”这个信息和解决这个问题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3.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7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图中可以知道,佳明在1分的筐里投进了6个球,计6分,在10分的筐里投进了5个球,也就是50分。
三、提升练习完成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8题。
1.以25=20+□为例。
5是由2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所以25=20+5。
2.独立完成其余几题。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P32对应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教案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2、对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强化联系,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于“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资源: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59+8+7062+436+237-676-5057-466-20学生开火车口答。
揭示课题:练习九二、练习1、第1题:用竖式计算:44267457+32+53-24-5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改正。
说说用竖式计算,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第3题: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3、第4题: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然后由代表说。
4、第5题:出示插图:从图上读懂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指名说说)追问:问题的意思也就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学生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第6题:30+1856-4047-2065-320+635+24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6、第7题: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是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7、第8题:出示情景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解问题。
8、第9题: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有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一说)9、第10题:出示一组算式:99-18=8199-27=7299-36=63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三、布置作业第2题:用竖式计算:35+2352+3064+37+4248-1174-20xx-3529-26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九教案2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9课时 练习课(导学案)
第9课时练习课学习目标1.加强比较,强化问题结构,进一步理解减法意义。
2.用活素材,能正确筛选出解决问题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析问题方法。
3.训练学生用相互转化方法解决“比多”“比少”问题。
学习重点1.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再次感受加、减法之间关系。
2.指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环节导案达标检测知识点1:解决含有多余条件实际问题。
教材第22页练习五第2题同学们去爬山。
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一组有6人,另一组已经走了15分钟了。
另一组有几人?分析:求另一组有几人,就是从总人数中去掉一组人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两个小组一共有13人;一组有6人。
题中“另一组已经走了15分钟了”是多余,解题时不用此条件。
1.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答案:14-6=8(人)答:藏起来8人。
答案:13-6=7(人)答:另一组有7人。
知识点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解题方法。
上午摘了13箱草莓,下午摘了8箱。
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分析:画图理解题意,用○代替草莓箱数,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到上午摘草莓13箱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下午同样多8箱,另一部分是上午比下午多摘5箱。
所以求上午比下午多摘了几箱,就是从2.大蜜蜂采了12朵花,小蜜蜂采了3朵花。
小蜜蜂比大蜜蜂少采几朵花?答案:12-3=9(朵)答:小蜜蜂比大蜜蜂少采9朵花。
3.在里填上“>”“<”或“=”。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45°4321F A1FDAB正方形ABCD 中,∠EAF =45° ∠1=12∠BAD 推导说明:1.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F AE =45°,求证:EF =BE +DF45°DEa +b-a45°A1.2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且EF =BE +DF ,求证:∠F AE =45°DEa+b-a45°A挖掘图形特征:a+bx-aa 45°DBa+b-a45°A运用举例: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1)求证:EF=FM(2)当AE=1时,求EF的长.DE3.如图,梯形ABCD中,AD∥BC,∠C=90°,BC=CD=2AD=4,E为线段CD上一点,∠ABE=45°.(1)求线段AB的长;(2)动点P从B出发,沿射线..BE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则t为何值时,△ABP为等腰三角形;(3)求AE-CE的值.变式及结论: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1),求证:△AEG≌△AEF;(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2),求证:EF2=ME2+NF2;(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DABFEDC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六的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重点难点】
学会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情景导入】
1.知识梳理。
师:这一单元结束了,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小组先回忆、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整理解决。
汇报、交流,小结。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出示课题)【复习讲授】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整理。
①找规律,填表。
出示下表。
要求:仔细观察,从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规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来。
②学生汇报填表结果。
③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你是怎么想的?
④讨论:看一看表里的减法算式竖着、横着各是怎么排列的,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竖着看,
第一列的得数都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1(十几减9)。
第二列的得数都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2(十几减8)。
第五列的得数都比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多5(十几减5)。
生2:横着看,
第一行都是11减几的题,可以先想10减几的差,再加1就可以了。
第二行都是12减几的题,可以先想10减几的差,再加2就可以了。
⑤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2)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术片重新排一个表,进行展示交流。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脱离口算表,把得数是2、3、4、5、6、7、8、9的算式分别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3)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①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师:差是6的减法算式有哪几道?想不出的可以看减法表。
学生可以说出:6-0=6、7-1=6、8-2=6……20-14=6……引导他们分类:其中哪些是上学期已经学过的?哪些是新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哪些是以后要学的?
②差是7的一组退位减法算式你能都说出来吗?
③你还能说出一组差是几的退位减法?
2.复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24页第2题。
(2)讨论: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3)交流汇报。
(4)小结:要求:“小丽比小林多得了几朵”,就是求12朵和9朵的差,用减法计算。
算式:12-9=3(朵)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第1题。
第1题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专项练习,学生完成后,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复习和巩固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第2题。
这一题是借助找差是6、7、8、9的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
完成后,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从减法表中能看出什么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20以内退位减法表”。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第3题。
本题是式题计算的混合练习,题量多、综合性强,目的是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练习时让学生集中精力,独立完成。
订正时,可让算错的同学找一找算错的原因。
必要时可印成练习纸,让学生完成后,留作分析情况的材料,细心帮后进生弥补缺陷。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第4题。
本题有两个小题,左图木盒里放着小鹿玩具,图中给出了小鹿的总只数和可看见的小鹿,求看不见的小鹿的只数。
右图给出了粉笔的总枝数,盒外放着一部分粉笔,求粉笔盒内粉笔的数量,都是用减法计算。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的第5题。
本题都是情境题。
通过水盆里放纸船和两个小朋友看着水盆里的纸船对话,让同学了解情景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答案:
1.3 6 6 5 6 5 5 5
2.略
3.7 15 8 8 9 16 8 9 12 7 8 3
4.11-5=6(只)13-4=9(支)
5.14-8=6(只)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谁愿意来说说,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在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今天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巩固了对减法的认识。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六的第6~8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10课时练习课
这节课是将本单元学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和运用进行一番回顾和整理,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教师是先呈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让学生反复的看,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大体了解算式是怎么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算式。
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规律,后全班反馈。
在反馈规律时,可让学生体验到横看、竖看算式排列是有规律的,得数也是有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