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地博士论文摘要

合集下载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
申报书
学校名称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专业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修业年限3年
专业负责人张沛云
专业开设时间1994年
填报日期2009年5月29日
申报类别品牌□特色√
山东省教育厅
2009年5月
填写说明
一、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二、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三、每个专业只能在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中选择一种申报,在封面相应类别方框中画√。

四、申报书用A4纸双面印制,在左侧装订。

一、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
**学生均指普通本专科学生,不包括研究生、成教生、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

二、师资队伍情况*
**老、中、青分别指55岁(含)以上、40~55岁、40岁(含)以下。

***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的教材和承担的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需另附目录清单。

三、本专业科研学术水平
四、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和获奖情况
*
**项目性质分教师科研项目、学校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其他等类型填写。

五、教学条件
*
体育维护费。

**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

六、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七、专业有关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八、专业建设、改革与管理的现状、目标、思路和措施
九、学校意见。

瓜类伤流液的研究及应用

瓜类伤流液的研究及应用
嫁接后的黄瓜 不仅 伤流量显 著增加 , 伤流 液 中 N( 一N、 ) 3 P、 C、 aMg的浓度也 明显增加 。乜 兰春 等[ 、 5 陈贵林等[ ] ‘ ]对西
1 伤流 液的获 得
11 植物根压 自然 收集法 . 植物根压 自然 收集 法是 切去植物地上部分 。 收集靠植物
北方 园 艺 2 6)27 0 ( :~3 04 7
瓜 类 伤 流 液 的研 究及 应 用
李 娜, 雨 时 栾
(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10 3 16 2 )
摘要 : 类植 物均具有 丰富的伤 流液 , 瓜 其成分复杂 。 有无机 成分 、 含 植物 激素 、 类 、 白质 、 糖 蛋 氨基 酸等
降低 了 3. ; 自根 的黄瓜 比对 照降低 了 5 . %。 69 而 71
2 1 2 了解 不同元素 对根 系活力 的影 响 当植物 根 系周 . . 围的土壤 中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后 , 流液 的组 成和浓度都 伤 会发生变化 。 因此通 过对 伤流 液的分 析 , 可以 了解植 物周 围 土壤 的污染情况及各元 素在植 物体 内的运输 、 分配 、 累积等 情况 。董倍等研究 了单一 稀土 元素 ( a E ) 黄瓜 根 系活 L 、 u对
上连接一段胶管 。 将胶管放 到容器 中收集。张政等用注射器
吸取伤流液也 属 于直 接 收集 。La g等[ 认 为直 接 收集 法 i n 1 ] 收集 的是缺少地上部蒸腾拉力条件下 的伤流液 , 由于流速减
小 , 流液 浓 度 嘎 显增 加 。 伤
12 . 加 压 收 集 法 [ 2 ]
力 的影 响 , 发现随处 理时间延 长 。 植株的 伤流含量逐渐增加 , 但 对其他金 属元 素的 吸收元 影 响 , 两种元 素 的影 响趋 势相

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营造研究_以湖南冷水江锑矿区为例.kdh

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营造研究_以湖南冷水江锑矿区为例.kdh

0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

工矿废弃地对土地的侵占和环境污染加剧了人地矛盾,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并且因开采冶炼而产生的废气,通过大气循环后沉淀溶解于土壤,从而导致对土地的生境严重破坏而形成限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子,使得废弃地成为不毛之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个惜地如金、以人为本的年代,对采矿废弃地进行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巨大现实和研究意义[1-3]。

由于废弃地土壤结构差,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及生长元素都逐步消退,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又较高,因此对植物的生长非常不利,国内外在废弃地复垦研究上也有了一些成果。

但关于有色金属矿山废弃地植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7sx13)。

第一作者简介:李斌,男,1983年出生,湖南涟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造景、景观规划设计等方向研究。

通信地址:410004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E-mail :bobo13410@ 。

收稿日期:2009-12-22,修回日期:2010-01-25。

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可持续景观营造研究——以湖南冷水江锑矿区为例李斌1,陈月华1,童方平2,李贵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04;2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长沙410004)摘要:锑矿废弃地主要为重金属污染林地,植被恢复的核心问题在于解决植物生长的生境,其中最关键的是改良土壤环境。

基于土壤环境改良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结合生态学要求构建近自然群落,增强物种多样性,通过生态学、景观设计学,使原有破碎化景观“变废为宝”。

通过对国内外采矿废弃地复垦技术的研究以及冷水江当地乡土植被群落调查及锑矿区的现场踏勘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类似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修复手段,并结合植物造景原理提出可持续景观营造模式。

深基坑开挖地表移动变形分析的Fuzzy模型

深基坑开挖地表移动变形分析的Fuzzy模型

第24卷 增2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24 Supp.22005年11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Nov .,2005收稿日期:2005–06–26;修回日期:2005–07–01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308);河北大学人才引进项目(2001Y01)作者简介:李文秀(1954–),男,1989年于中南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leewenxiu@ 。

深基坑开挖地表移动变形分析的Fuzzy 模型李文秀,赵胜涛,梁旭黎,王 晶(河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2)摘要: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测度理论导出了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移动变形问题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移动变形工程实例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分析。

将理论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资料比较,二者吻合得较好。

这一结果表明,导出的模糊测度理论模型适用于预测分析城区深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表移动变形问题。

关键词:岩土力学;深基坑;地表移动变形;模糊测度中图分类号:TU 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5)增2–5495–04FUZZY MODEL FOR ANALYSIS OF GROUND MOVEMENTAND DEFORMATION DUE TO DEEP EXCA V ATIONLI Wen-xiu ,ZHAO Sheng-tao ,LIANG Xu-li ,WANG Jing(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amount of measured data in excavation ,a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model of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due to deep excavation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fuzzy measures theory of fuzzy mathematics. The formulae of ground surface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a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prediction of the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due to deep excavation. The agreement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ith the field measurements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satisfactory and the formulae obtained are valid and thu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ground movement due to deep excavation in the city. Key words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deep excavation ;ground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fuzzy measures1 引 言在岩土工程和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移动变形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分子膜材料

高分子膜材料

高分子膜材料姓名:***指导老师:**专业:高分子材料2011年6月8号摘要:高分子膜材料具有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以及与指示剂相容性好等特点。

本文介绍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性能以及高分子膜材料在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论述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前景等。

前言:高分子膜材料虽然很早就出现,但是对它的研究还是近些年来才开始。

在上世纪2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三大合成材料品种的不断增多,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由包装膜开始,在30年代已经将纤维膜应用于超滤分离;40年代则出现了离子交换膜和点渗析分离法;50年代出现了饭渗透法膜分离技术;60年代又加拿大和美国学者分别成功的制造出了高效能膜和超过滤膜,总之,国外高分子膜材料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

近年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膜的汇总类及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选择性分离膜,如离子交换膜、微孔过滤膜、超过滤膜、液膜、液晶膜等等。

目前已应用的领域有核燃料及金属提炼、气体分离、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污废处理、人工脏器的孩子早、医药、食品农药、化工等各个方面。

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各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工业垃圾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而高分子膜材料以其独特的微处理性可以很好的清除废水、废气以及工业垃圾中所含有的有毒重金属、有机物和矿物质等物质,因而在新世纪高分子膜材料必然迎来新的发展。

目录第一节: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分类 (2)第二节:各种高分子膜材料的的介绍 (3)第三节:高分子膜材料的发展前景 (5)第四节:高分子膜材料的性能 (6)第五节:高分子膜材料的应用 (8)参考文献 (11)第一节: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分类目前,高分子膜材料的种类繁多,而且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关于高分子膜材料的分类方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已是制备方法,二是膜的性能测定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探讨膜的性能也合成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有目的地合成性鞥有一得膜材料。

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文献需求趋势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论文为例

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与文献需求趋势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论文为例

平 均数 远 的频 次趋 于减 少 , 基 本形 成 中间 高 、 两极 低 的正态 理论 分布 。 l 3 以上 分析 反 映 出本专 业 博 士 生 对 文献 需求 的广 度和深 度都 远大 于硕 士生 和普通 论 文作 者 , 在文献 资 源建 设 经 费 上 应适 当 向博 士 生 文 献需 求倾 斜 , 并在书刊借阅、 文 献传 递 、 资 料 收集 等
中图分类 号 : G 2 5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4—1 6 8 0 ( 2 0 1 3 ) 0 6— 0 0 0 1 —0 4
2 数 据统 计结 果与 分析
2 . 1 引文数量 分析
博 士 学位 论文 是 由攻 读 博士 学位 的研究 生 所撰
2 0 1 3年 1 1月




No v ., 2 01 3
2 0 1 3年第 6期 ( 总第 1 3 9期 )

S h a n x i L i b r a r y J o u r n a l
N o . 6 , 2 0 1 3 ( I s s u e N o . 1 3 9 )
专业文献的信息渠道 , 检测专业文献的馆藏利用率 和文献 保 障能力 , 从 而 更 好 地 做 好 文献 资 源 建 设 和
读 者 服务工 作 。
1 数据 来源及 统计 方法
1 5 0—1 9 9条 为最 多 , 共 有论 文 2 0篇 , 占论 文 总数 的 4 0 %; 其 次是 1 0 0—1 4 9条 , 有论文 l 6篇 , 占论 文 总
文年 代 及期 刊被 引频 次等 指标 进行 分析 。
引文量 ( 条)
5 0 ~99 1 00 — 1 49 1 5 0—1 9 9 2 00 —2 49 2 50 —2 99 30 0 —3 49 35 0 —3 99

RFID技术在仓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仓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I t r t n l n e e e n T o s t t f il n e l e c . 0 2. n e nai a o Co f r n eo o l h Ar i a t l g n e 2 0 wi ie i i
收 稿 日期 :2 0 — 4 3 0 8 0 —0
维普资讯
RI FD技术在仓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 介绍 TRFD技 术 ,重点 阐述 7RFD}J在仓 储 信 息化 简要 I I; l 3 ̄ [
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基本方法和作业流程 ,并进行 了实例说明。
关 键词:F 技术 标签 仓 信息 管理 R 。 储 化
进 我 国 电子 商 务 进一 步发 展 的 关键 。
2王 勇 , 富碧 . 四 方 物 流 努 力水 平 影 响 的 物 流分 包 激 励 机 制 研 罗 第
究『. J 中国管理科学, 0 , ) 1 2 6( . 0 2
3李秀, 维云. 四方物 流的体 系结构和运作模式研究I . 应 第 J计算机 】
2 R I 技 I 以 用 来 跟 踪 和 管 理 几 乎 所 有 物 理 对 象 , 因此 可 FD可
四 方 物 流 具 有 突 破 现 行 供 应 链 模 式 的 潜 能 , 它不 仅 能通 过 优 异 的运 营计 划 、 技 能 及 其 实施 与 制 造 商 建 立 一 种 长 期 进 步 、 互 惠 互 利 的 联 盟 伙 伴 关 系 ,而 且 可 以 整 合 全 社 会 的 资 源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当前 电子 商 务 中 的 物 流 瓶 颈 问题 , 是 促
7 Ho n u n La m a o ne lg n o e i g S se t o g Ch i u Ya Gu n G b An I t l e tBr k rn y t m i o

第9卷第4期

第9卷第4期

第9卷第4期2007年8月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ONSCIENCEVol.9,No.4Aug.,2007收稿日期:2007-04-27;修回日期:2007-05-27.作者简介:张帅(1982—),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数据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GIS与遥感应用。

Email:zhangshuai@lreis.ac.cn。

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的遥感分析张帅1,2,邵全琴1,刘纪远1,徐新良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采用了黄河源地区1977、1990及2003年MSS、TM的3个时相遥感影像,通过人机交互的解译与GIS的空间分析,提取了玛多县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

分析了玛多县各地类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

另外对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利用FRAGSTATS软件对玛多县景观级别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玛多县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以草地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7.93%;退化现象十分严重,主要是草地覆盖度的降低以及草地沙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前期呈下降趋势,而后期呈上升趋势,景观斑块形态越来越偏离规则而变得复杂、多样。

关键词: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覆被变化;景观格局1引言20世纪70年代,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持较为完好,自80年代起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三江源地区开始出现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如草地开始退化[1-8],局部地区出现黑土滩,湿地、湖泊萎缩,湖面下降,黄河源区的退化尤为严重[9-10]。

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表现为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过程[11]。

同时由于黄河源头区水涵养功能下降,黄河径流量减少,黄河在下游出现断流的同时源头也多次出现断流。

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区,是黄河重要的水分涵养地,是黄河源头地区的一个纯牧业县,它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内,是退化较严重的几个县之一。

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电气化进程之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电气化进程之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电气化进程之中的应用魏兴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5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农业电气化是现代化进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本文基于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电气化进程之中的两个方面的价值,主要论述了在农业电气化的进程中应该如何应用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指导价值和科学技术观指导价值。

从而深入地解读了自然辩证法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电气化;自然辩证法;自然观;科技观农业电气化指的是电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

包括农业中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利用,以电力为动力的农用技术装备的发展,农村家用电子、电器设备的推广等。

在有些国家主要指在农村工副业、养殖业、园艺部门和生活方面使用电能。

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电气化进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农业科技实力不断的增强,农业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农业电气化的发展关系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通过电气化的进程能够不断的创收增益,从而缩短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能够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农业的发展依赖和受制于电气化进程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对于农业电气化的进程需要更为迫切。

本文将就自然辩证法在农业电气化进程之中做简单的分析。

1自然辩证法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包括三部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它和各门具体科学技术一样,都是研究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研究方法的规律性探索,这表明了它具有科学技术特性。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对葡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杜越(沈阳大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摘要:采用盆栽模拟田间试验的方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北方常用砧木贝达葡萄为试材,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外源添加自毒物质,利用传统的稀释平板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葡萄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关键词:葡萄;连作障碍;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中图分类号:S154.3;S663.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7.07.038葡萄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积广,在我国有大面积的栽培。

目前,我国已成为葡萄生产第一大国,但经过几代栽培后,许多葡萄园先后出现树势衰弱、产量降低、病害严重现象,即表现出严重连作障碍。

轻者使葡萄产量降低,重者导致绝收,限制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连作障碍已是葡萄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已有研究表明[1],生物因素是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发现葡萄连作后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衡。

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体等分泌的自毒物质进入到土壤中后,会与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因此自毒物质与土壤微生物,自毒物质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均需要深一步研究,而在葡萄栽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

郭修武[2]等人的研究已经证明葡萄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和水杨酸,并通过组培苗的检测证明它们对葡萄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因此,本试验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外源自毒物质,利用土壤微生物的传统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葡萄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1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机制关于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按时间顺序,有关专家学者先后提出了“病毒学说”、“生物间的相生相克”、“5大因子学说”。

归纳有关研究[3]结果,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机制归纳如下。

1.1有害微生物的作用有研究者称,在经过栽培多年的果园中种植的果树,长势极差甚至死亡,是因为前茬种植的果树根系分泌物释放有害代谢产物导致的,同时致使有益微生物比例减少。

洛阳市近十年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洛阳市近十年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洛 阳位 于河 南 省 的西 部 ,拥 有悠 久 的历史 、发 达 的重 工 业 。近十 年来 ,随 着 国民经济 的飞速 发 展 ,
2 )的两 期多波 段遥 感数据 ,其 范 围覆 盖洛 阳市 区及
周 围市县 ,影像 基本 无 云 。虽 然 小范 围 的城 市土 地 利 用解 译 对 影像 分 辨率 要 求较 高 ,但 由于 Ln st ad a
发 展 ”的阶 段 , 另外 ,国家 中部 崛起 的 发展 战 略也 加 快 了洛 阳城市 化 的进程 。
6 结 论
第 一 ,本 文采 用 R S技术 和 G ¥ 术相 结合 的方 I技 法 对遥 感 影 像进 行 图像 处 理 、信 息 提 取 ,得 到 土地 利 用/ 盖变 化 的相关 信息 。这种 方法 得到 的结 果虽 覆 然 不 完全 准 确 ,但 方 法简 便 、高效 ,是研 究 土地 利
洛 阳市 位 于河 南 省 西部 ,东邻 郑 州 ,西 接三 门 峡 ,北跨 黄河 与焦 作接壤 ,南 与平顶 山、南 阳相连 。
现 辖 涧西 、 西工 、老 城 、渡河 、洛龙 区 、 吉利 六个 城市 区 ,总面 积 5 4平方 公里 ,2 0 4 0 8年全 市户 籍总 人 口 14 1万人 。洛 阳是我 国优 秀 的历 史文 化名 9.
阳市 2 0 0 1年和 2 0 0 9年两个时相卫星遥 感影像 ,通过遥感 图像处理和信 息提取 ,获取该市近十年来土地利 用/ 覆盖变化的相关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从 自然环境、人 口、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洛 阳市近十年 来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应用研究 结果为洛 阳市城市规划 、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 关键 词]土地利用/ 覆盖变 化 ( UC ;遥 感;驱动力分析 ;洛阳市 LC )

2011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2011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 解放军防空兵指挥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2011S035 2011S038 2011S04 2011S009 2011S020 2011S049 2011S100 2011S001 2011S005 2011S010 2011S011 2011S040 2011S046 2011S066 2011S085 2011S086 2011S095 2011S016 2011S032 2011S048 2011S078 2011S08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2011 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编号 2011B01 2011B02 2011B03 2011B04 2011B05 2011B06 2011B07 2011B08 2011B09 2011B10 2011B11 2011B12 2011B13 2011B14 论文题目 具有 N-Peakon 的新可积模型与孤子方程的代数几何解 伊洛河流域景观动态及其径流效应研究——以伊河上游地区为例 b→s 无粲衰变唯象研究及新物理探索 事件句法与现代汉语非宾格现象研究 卫星重力梯度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肯定/否定篇章隐含情感倾向性分析——基于构式语法的特征提取 采动变形场对瓦斯抽采及突出预测影响的研究 钯催化的双 C-H 键活化反应研究 基于 7-磷杂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化学反应研究 基于主动策略的抗毁路由协议研究 基于仿生矿化的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乳头状甲状腺癌血清标记物的筛选与鉴定 唐代试赋研究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分子遗传机理研究 薛波 梁国付 常钦 杨大然 吴星 敖锋 高军伟 吴俊良 田荣强 王滨 胡彬彬 樊玉霞 王士祥 库丽霞 作者 指导教师 耿献国 丁圣彦 杨亚东 程工 张传定 李绍山 张铁岗 吴养洁 Francois Mathey 郭云飞 杜祖亮 王家祥 陈飞 陈彦惠 学位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河南大学 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浅析山东省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浅析山东省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浅析山东省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收稿日期:20130329;修订日期:20130529;编辑:曹丽丽作者简介:王俊兰(1969—),女,山东德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Email:294009091@qq.com。

王俊兰,魏海红,毕雯雯(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根据山东省胶莱盆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方性氟中毒的分布特征等的相关性分析,为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在地质环境方面的预防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地质环境;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B 20世纪80年代,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和受害人口统计资料》(以下简称“统计资料”)中表明:山东省病区105市、县,轻病区4500余村、人口数358万余人,中病区2800余村、人口数245余万人,重病区660余村、人口数48万多。

其中属于胶莱盆地内的高密县轻病区146村、人口数12余万人,中病区160村、人口数近11万人,重病区211村、人口数近15万人;平度县轻病区87村、人口数6万余人,中病区523村、人口数30余万人,重病区79村、人口数4万余人[1]。

该文将其中分布面积较大、发病较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与地质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

1 地方性氟中毒分布规律根据1980年山东省地方病研究所对胶莱盆地水氟含量普查结果,高密县地下水氟含量为0.1~18.0mg/L,平度县地下水氟含量为1.1~19.2mg/L,其地下水氟含量分布特征见图1。

从图中分析,依胶莱河北岸一带地下水氟含量值多为2~4mg/L,个别地段大于4mg/L;依胶莱河南岸一带地下水氟含量值多大于4mg/L;沿胶莱河向两侧外扩,地下水氟含量值逐渐降低规律。

而“统计资料”中胶莱盆地地方性氟中毒分布的图1 1980年胶莱盆地地下水氟含量分布图村庄与该区地下水氟含量的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重病区主要分布胶莱河两岸,呈EW向条带,沿胶莱河向两侧外扩,病情逐渐减弱。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批准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决定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批准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决定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批准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
学位论文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5.04
•【字号】教研〔2015〕302号
•【施行日期】2015.05.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批准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
文的决定
教研〔2015〕302号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经公示,现批准《金属有机配合物用作后合成修饰与晶态分子容器的研究》等15篇博士学位论文为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反应堆类四边形子通道内超临界水流动传热特性研究》等149篇硕士学位论文为2014年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评选全省优秀学位论文是综合反映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追求质量、内涵发展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

各学位授予单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附件:
1.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以学位授予单位代码排列)
2.2014年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以学位授予单位代码排列)
河南省教育厅
2015年5月4日附件1
2014年河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以学位授予单位代码排列)
附件2
2014年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生物博士论文长白山森林土壤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克隆与表达

生物博士论文长白山森林土壤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克隆与表达

生物博士论文长白山森林土壤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克隆与表达生物博士论文:长白山森林土壤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及基因克隆与表达引言: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山脉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其中,长白山森林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土壤养分循环至关重要。

而纤维素酶作为一种关键的酶类,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释放出可供微生物利用的碳源。

因此,研究长白山森林土壤中纤维素酶基因的多样性以及其克隆与表达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长白山森林土壤中纤维素酶基因多样性分析1.1 样品采集与DNA提取为了研究长白山森林土壤中纤维素酶基因的多样性,我们在不同海拔和植被类型的样点进行了土壤样品的采集。

通过使用土壤DNA提取试剂盒,我们成功地从土壤样品中提取到了高质量的DNA。

1.2 PCR扩增与测序通过设计引物,我们对土壤DNA样本进行了PCR扩增,以扩增目标基因片段。

随后,利用测序技术,我们对扩增得到的DNA片段进行了测序,并获得了高质量的测序数据。

1.3 多样性分析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计算了纤维素酶基因的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

同时,我们还使用聚类分析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曲线等方法,对样品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评估。

第二部分:长白山森林土壤中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2.1 基因克隆根据多样性分析结果,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纤维素酶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克隆实验。

通过设计引物,我们扩增得到了目标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了酶切和连接反应,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中。

2.2 基因表达将重组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中,通过诱导表达,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产物。

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我们验证了目标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和酶活性。

粮食生产水足迹动态演变及分解效应

粮食生产水足迹动态演变及分解效应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20年第 3期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第 19卷)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粮食生产水足迹动态演变及分解效应
徐依婷,穆月英
(中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第 3期Βιβλιοθήκη 徐依婷,穆月英:粮食生产水足迹动态演变及分解效应
71
土壤水相结合,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状况[7]。另一方面,由于田间用水 计量设施尚未得到普遍推广,作物生产水量核算在实际中具有较大难度,水足迹为不同作物的耗 水特征提供了较为统一的衡量指标。在不考虑污水排放的情况下,可按照用水来源结构将作物生 产水足迹划分成蓝水足迹(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和绿水足迹(来自降水)两大类[8]。
目前,国内外关于虚拟水贸易、农业水足迹等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以区域、农作物 品种为单元计算、评价农业生产水足迹[9-11],或是从气候变化[12,13]、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条件等方 面对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但鲜见从资源禀赋、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匹配关系等层 面展开探讨,对影响因素的划分也不够细致,不利于政策细则的制定。李泽红和刘莉采用灰色关 联度法分别对武威绿洲和四川地区农业生产用水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规模及开发强 度扩大、耕地复种指数、人口规模是主要促进因素[14,15];Xu研究表明种植结构和节水技术因子对 北京粮食生产耗水变动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口增加以及生产规模效应阻碍了节水进程[16]。易武英 通过构建 STIRPAT扩展模型分析表明平塘县膳食结构、降水量、人口对农业用水变化的贡献率相 对较大[17]。Zhang考察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用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作物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不 合理的种植模式增加了农业用水,灌溉定额的减少和灌溉效率的提高则是农业用水减少的主要动 力[18]。

作物高产高效的地上地下互作机制与调控途径

作物高产高效的地上地下互作机制与调控途径

100
90
Opt.*50-70% Opt.
80
Opt.*130-150%
70
Con.
60
50
40
30
20
10
0
70%
(Zhang et al., In preparation)
Soil SOC stocks (Mg ha-1) Soil SON stocks (Mg ha-1)
(三)根层氮素调控的土壤可持续性
Grain N: 96.5
338 Deposition N:
67.6
Increased Organic N :
45.9
Irrigation, seed N: 15.4
Increased inorganic
N: 16
Opt. N Total Nsur: 55
NH3: 56.1 N2O: 3.6 NO, N2: 28.8
➢ 不施氮处理10年后,0-90cm土壤的SOC and SON库分别降低8%和 9%
➢ 过量施氮不能继续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
(Zhang et al., In preparation)
(四)根层氮素调控的环境效应-氮平衡与土壤氮库变化
不施氮
优化施氮
过量施氮
CK NH3: 10.7 Total Nsur: -28.5
观平衡27kg/ha,远低于传统农民处理的110kg/ha,协同实现了长期的高产高
效。
曲周定位试验根层氮素调控处理夏玉米10年结果
产量 (t ha-1) 施氮量 (kg ha-1) 氮平衡 (kg ha-1)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植被地上部分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植被地上部分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植被地上部分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李开权
【期刊名称】《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1)003
【摘要】针对植被地上部分在水文效应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从降雨截留、削减溅蚀、抑制径流等方面,论述了不同植物类型冠层对降雨截留的作用;分析了植物地上茎叶、枯落物等部分在削减溅蚀中的贡献;系统评价了植被覆盖度、降雨强度、植被类型等对植物茎叶或枯落物截留、减少径流的影响.得出植被水文效应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被水文功能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李开权
【作者单位】青海湟中县水务局,青海西宁81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5
【相关文献】
1.林地地上部分的持水性能及其对林地水文学性质的影响 [J], 蒋秋怡
2.沙漠人工植被地上部分生长动态 [J], 陈应武;张志山;郑敬刚;李新荣;张景光
3.沙县森林植被地上部分碳储量估算 [J], 茅隆森
4.喀斯特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植被生态水文效应 [J], 张志才;陈喜;石朋;魏玲娜
5.冀北山地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地上植被层的水文调控功能 [J], 李亚男;李倩茹;许中旗;郑春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用无线电波法描绘地质构造

利用无线电波法描绘地质构造

利用无线电波法描绘地质构造
Stol.,LG;左德坤
【期刊名称】《国外煤田地质》
【年(卷),期】1994(000)003
【总页数】6页(P47-51,13)
【作者】Stol.,LG;左德坤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
【相关文献】
1.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技术探察煤矿隐伏地质构造 [J], 谭琦;崔焕玉;李小召
2.无线电波坑透技术在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J], 冀联合;冀大伟;刘光喜
3.煤矿地质构造在无线电波坑透中的反映规律浅析 [J], 韩文忠
4.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在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J], 马生勇
5.无线电波坑透方法在地质构造探测的应用 [J], 杨新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2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5 No.2 2006年2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Feb.,2006
信息化条件下地下防护工程的破坏机制
与加固新技术研究
李秀地
(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重庆 400041)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地下防护工程的破坏机制新理论和抗震塌破坏加固的新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 基于层状介质中的波动理论,提出了岩石–混凝土层状结构的震塌破坏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实际厚度,为地下结构震塌破坏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通过算例详细分析了应力波在有限厚度混凝土中的传播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岩石性质对混凝土的震塌与否有着重要影响:对于软岩石–混凝土层状结构,混凝土中的拉应力不会超过初始拉应力水平;而对于硬岩石–混凝土层状结构,由于岩石界面的影响,混凝土中的拉应力会超过初始拉应力水平。

(2) 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提出了岩石–混凝土–钢板层状结构的震塌破坏模型,给出了混凝土震塌厚度的预测方法。

通过实际算例得到以下结论:一是仅考虑一次或少数几次从钢板中透射入混凝土中的拉应力进行抗震塌设计偏于不安全;二是钢板抗震塌破坏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改变了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和加载方式;三是钢板的加固并不能确保混凝土中不发生震塌破坏,钢板主要起到阻止震塌碎块飞离的作用;四是考虑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使抗震塌破坏设计偏于安全。

(3) 提出将三维波纹钢板应用于已建地下防护工程抗震塌加固的新方法,并分析三维波纹钢板内衬混凝土的抗震塌机制:一是由于三维波纹钢板特殊的形状使从钢板中透射到混凝土中的拉应力减少;二是波纹使混凝土的震塌只会发生在局部;三是波纹的约束作用还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4) 三维波纹钢板内衬混凝土的爆炸试验表明,三维波纹钢板内衬混凝土不会发生震塌危害。

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在相同厚度的情况下,三维波纹钢板内衬混凝土能够比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块石混凝土承受更大的装药量,从而说明三维波纹钢板具有较强的抗震塌破坏能力。

(5) 为用LS-Dyna动力有限元软件模拟长坑道中化爆冲击波的传播规律,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将所研究的问题简化为沿着坑道纵剖面的二维平面问题;二是利用Hopkinson比例定律将全比例模型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再划分单元;三是炸药和空气单元采用欧拉算法;四是假定地面、坑道壁面及岩石界面都不通过弹塑性变形吸收爆炸能量。

用数值模拟手段形象地揭示了化爆冲击波在坑道中的复杂波动过程,得到化爆冲击波峰值压力在坑道中的传播规律,并与其他经验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系统地研究装药形状和爆炸位置对坑道中冲击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并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地下结构;震塌;应力波;抗震塌钢板;冲击波;衰减;动力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O 3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6)2–0432
STUDY OF FAILURE MECHANISM AND NEW STRENGTHENING MEASURE FOR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UNDER CONDITION OF
INFORMATIZATION
LI Xiu-di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Chongqing400041,China)
收稿日期:2005–09–18
作者简介:李秀地(1970–),男,2005年于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导师为郑颖人院士和徐干成高工,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武器效应与工程防护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libr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