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_第11章_学校群体心理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11.2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心理学11.2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第11章 群体心理
黄山学院 王瑞乐
第11章 群体心理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二、社会惰化
第11章 群体心理
一、社会助长
1、社会助长及其性质
(1)社会助长 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
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 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性别助长 金盛华 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人,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的 行为效率增加。 (3)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 优势反应强化说 他人在场将抑制学习新的复杂的反应,但能助长已经学会了的成 为优势反应的行为。
第11章 群体心理
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决策理论 二、群体极化 三、 群体思维 四、冒险转移
第11章 群体心理
一、群体决策理论
1、社会决策图式理论
关于如何将成员的个体选择整合为群体决策的社会决策模型,是 关于个人影响力在群体决策整合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论。
第11章们使会转变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其观点看上去和其他成 员的观点一样极端。
第11章 群体心理
三、 群体思维
1、群体思维的概念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 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第11章 群体心理 2、詹尼斯的群体思维模型
第11章 群体心理
3、群体思维发生原因
第11章 群体心理
2、社会助长的心理机制
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
3、社会助长作用的应用——脑力激励法
(1)什么是脑力激励法 奥斯本 以群体讨论的方式,利用产生观念的过程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
问题解决方法。 (2)脑力激励法的有效性讨论 在心理学家具有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中,脑力激励的假说并没有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1、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答案】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2、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

A.心理障碍学生B.正常学生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D.大多数学生【答案】B【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正常学生。

3、丽丽总是觉得自己的手不干净,因此常常要反复地洗手,这属于()。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答案】B【解析】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丽丽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

4、对一件具体的事物、动作或情境的恐惧称之为()。

A.泛化恐怖症B.单纯恐怖症C.广场恐怖症D.社交恐怖症【答案】B【解析】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题干属于单纯恐怖症的概念。

5、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6、(2004年)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B.睡眠障碍焦虑C.交友焦虑D.考试焦虑【答案】D【解析】答案为D。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表现为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7、(2005年)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答案】D【解析】答案为D。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群体心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群体心理
第十讲
大学生的群体心理
团体动力学
团体动力学是研究团体生活动力的学说,是社会心理 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研究对象:几个人的小组,大型社会团体,如学校、 军队和工厂等。 观点概论:它视团体为一个动力整体,团体的形成主 要决定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同时团体也给其成员 以约束力,并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团体中的领导作用,包括团体中的决策过程以及亚团 体的形成等都是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范围。
2.群体影响个体的心理机制
2.1 群体压力与从众行为 阿希实验:线段比较 条件一:75%的人至少有一次与团体保持一致 条件二:在一名助手给予支持的情况下,仅有
5%从众
▪ 什么是从众?人们为什么会从众?联系高 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分析从众的 意义(187)
2.2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 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 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 二战期间,勒温做了许多试图改变团体决策的实验。那时, 有些食品,如肉,是定量供应的。结果,就鼓励家庭主妇 去购买更容易得到的食品,如脑、肝、肾、心以及其他一 般不被当作食品的动物器官。
▪ 他采用了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就这些食品的优点、 营养价值、以及如何烹调成可口的菜肴等等作讲座。
▪ 第二种方法是团体讨论。在这两种情况下,所呈现的材料 是相同的。
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心理上
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 群。
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②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并存在一定的相
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 各章知识汇总

教育心理学 各章知识汇总
15.试述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1.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1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强化可分为两种形式:正强化与负强化。负强化指通过警告或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某一行为的过程。正强化即跟随某一行为后并能增强该行为反应的发生。——理解记忆
12.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13.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
4.少年期儿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了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
5.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6.学习准备: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7.关键期: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在个体发展中,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正好处于少年期,高中阶段(14、15—17、18岁)正好处于青年初期。
29.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教育心理学经历的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3.成熟时期4.完善时期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心理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3.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①半成熟、半幼稚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论述题材料)2.青年期是个体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②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③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2.关键期或敏感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包括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支持的策略等。

教育社会学基础11第十一章——群体的认同:接纳、排斥与青少年亚文化

教育社会学基础11第十一章——群体的认同:接纳、排斥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二节 青少年亚文化与群体认同
文化是特定人类群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活于同一地域 形成的生存习惯的积淀。在相似的生理期内,由于共同的 生理经历,青少年对成年文化不完全学习模仿,也进行反 叛,形成了特有的价值观、思维特征、语言风格和行为方 式。这种文化常常构成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被称为 “青少年亚文化”,认同并接受亚文化的青少年往往能够 被同辈群体所接纳,而被拒绝和排斥的人往往成为群体偏 见的被孤立者。
当青少年认识到自己归属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并认 识到自己作为群体成员所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或是意识 到这种群体成员的资格对自身具有情感的和价值的重要意 义时,青少年的群体认同也就随之产生。此时,群体认同 成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其本质是个体对其群体资格或范 畴资格(membership)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或价值承诺, 促成了青少年不断进行自我身份的确认。因为在生命成长 历程中,个体不断演化,也就不断具备多元的群体资格, 在此之上,青少年会建构多元的群体认同。
一、何为群体
有关群体的早期研究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和德国社会 学家齐美尔开始的。
库利区分了“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初级群体” 是自然形成的,担负着基本社会化和满足人们感情需求的 任务,而次级群体一般指社会组织。在他看来,学校中的 初级群体主要指班级和学生同辈群体。
学者约翰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群体的概念进行了 总结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群体的定义:群 体就是两个或更多的个体面对面地交往,每个人意识到自 己的群体成员身份,意识到群体的其他成员,意识到为了 共同的目标,群体成员需要相互依赖。他们强调对群体成 员身份的认知,也就是确定哪些人归属于某一群体;还强 调了群体目标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并且指出群体内 的交往形式就是面对面地交往。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选择填空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课后习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初)。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桑代克)。

4、已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5、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教育性)研究原则。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7、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中活动过程。

8、学习与教学的互相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后习题: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他认为(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前运算)阶段。

5、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青年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场独立性)。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8、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9、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论述试述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要点解析】(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例如,一个学生不敢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即使他会,教师用鼓励的方式让他举起手来,并随后给予表扬,这个学生就逐渐敢于回答问题表现自己了。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

反之,则扣回一定数量的代币。

代币奖励的优点是: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代币奖励法在低年龄的学生中使用更有效果。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我们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

例如,有人曾用行为塑造法让一个缄默不语的孩子开口说话。

使用行为塑造法要注意塑造的步子适宜,步步跟进。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的含义是: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

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

无论哪种情况,范例的选择都是很重要的,范例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似性最多,距离越近,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5.处罚法。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处罚有两种: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以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同步练习题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信息是:( C C )。

)。

)。

A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C .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C C )。

)。

A .19世纪2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B .19世纪80年代年代C .20世纪20年代以前D .20世纪80年代年代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 A )。

)。

)。

A .1903年B .1913年C .1924年D .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B B )。

)。

)。

A .华生.华生B .桑代克.桑代克C .布鲁纳D .加涅.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D D )。

)。

)。

A .陶行知.陶行知B .蔡元培.蔡元培C .潘菽D .廖世承.廖世承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学与教学与教学与教___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______________与与__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学科。

之间的交叉学科。

之间的交叉学科。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体现的。

来体现的。

来体现的。

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5.教学环境包括.教学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和____________。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

教育心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心理

教育⼼理学第11章学校群体⼼理第⼗⼀章学校群体⼼理第⼀节群体与群体规范⼀、群体得概述(⼀)群体得概念单独活动得个⼈就是个体。

两个⼈以上,为了达到共同得⽬标,以⼀定得⽅式联系在⼀起进⾏活动得⼈群就就是群体。

就群体规模来瞧,群体可以⼩到同居⼀室得两个⼈,也可以⼤到民族、国家。

群体⼀旦形成,⼤家就有了共同得⽬标并要遵守相同得群体规范,这时在彼此相互作⽤得过程中所产⽣得⼼理状态、⼼理特点与⼼理倾向就构成了群体⼼理。

学校⾥得班风、校风往往就就是学校群体⼼理得表现。

(⼆)群体得特征群体具有以下得特征。

1.⽬标与规范⽬标就是群体进⾏活动得⽅向与⽬得,就是使群体成员产⽣共同兴趣与愿望,从⽽联系在⼀起得基础。

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得⾏为准则,成员在活动与认识上必须遵守这些规范,保证⽬标得以实现。

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学⽣成为德、智、体全⾯发展得合格⼈才就是基本得教育⽬标,⽽为了实现这个⽬标所制定得校纪校规就就是属于群体规范性质得东西。

2.组织与沟通群体内存在⼀定得组织结构。

群体内有⾸领,有成员,成员扮演不同得⾓⾊,并构成⼀定得关系与信息沟通⽹络。

沟通就是群体产⽣后得⼀个⾃然结果,也就是群体形成得⼀个必要条件。

3.群体⼼理与群体凝聚⼒任何群体都有⼀种反映群体⽬标与群体中⼤多数⼈价值观得⼼理与舆论倾向,正就是这种⽬标与共同利益得作⽤,使群体内各成员形成归属感与使她们结合在⼀起并使她们得成员区别于其她成员得凝聚⼒。

(三)群体得⼼理功能群体得⼼理功能就是指群体情境对个体⼼理与⾏为上得影响。

群体得⽬标、规范、舆论、风⽓等对个体⼼理活动都会产⽣重要得影响。

学校中群体得⼼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个⽅⾯。

1.归属功能个体⼀旦明确⾃⼰就是属于某个群体得,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

⼉童与青少年到了⼀定得年龄,就有渴望进⼊学校、参加同龄⼈得组织并与她们⼀起活动得需要。

在她们进⼊学校与⾃⼰得班级后,就感到踏实、感到温暖,甚⾄会为⾃⼰就是其中得⼀员感到⾃豪与骄傲。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不能遵循的原则有(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教师中心原则 2.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 )上的失调状态。

A.知觉 B.思维 C.情绪 D.行为 3.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将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叫 做( )。

A.轶事记录 B.评定量表 C.档案袋法 D.项目检核表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5.(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 6.人格障碍是( )产物。

A.个体先天素质 B.后天教养 C.不良习惯 D.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1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称为( )。

A.心理测验 B.心理咨询 C.心理辅导 D.心理评估 8.(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工作单位 9.小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 )。

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课堂焦虑 D.考试焦虑 10.学习困难综合症在( )比较多见。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11.下列哪些中学生的表现不属于心理行为问题( )。

A.过分依赖, B.吸烟 C.受到批评,心里不高兴 D.一到考试身体就有不适反应。

12.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13.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14.首创主要用于治疗恐惧症的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一章章节测试1.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

*A.范畴不同(正确答案)B.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正确答案)C.隶属关系不同(正确答案)D.心理成分不同2.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正确答案)B.道德情感(正确答案)C.道德意志(正确答案)D.道德行为(正确答案)E. 道德动机3. 与道德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三种情绪( )。

*A.羞耻(正确答案)B.负罪感(正确答案)C.同理心(正确答案)D.挫折感4. 就小学生来说,亲社会行为表现出的特点为( )。

*A.行为的动机由外在教育的压力向内在需要转化(正确答案)B.在结构上表现出观念和行动的分离(正确答案)C.情境的影响作用日益显著(正确答案)D. 知行合一5.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是道德规范在社会成员个体身上的表现。

[单选题] *A.家法B.单位规定C.法律法规D.道德准则(正确答案)6. 小孩子把冒险当作勇敢,请问是他的什么品德心理成分出了错?() [单选题] *A.道德认识(正确答案)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A.法律是依靠强制手段来维护的一种准则与规范(正确答案)B.法律是高于道德的C.违反道德准则不会受到惩罚D.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维护的一种准则和规范(正确答案)8. “知、情、意、行”中“知”代表着品德的( )。

[单选题] *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正确答案)D.道德行为9. ()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对行为受体(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的行为。

[单选题] *B、反社会C、欺负D、攻击10. 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分享行为(正确答案)B、助人行为(正确答案)C、违法行为D、合作行为(正确答案)11. 我国学者岑国桢等人1988年采用()对我国5—11岁的儿童的分享观念的研究也证实了儿童分享的发展规律的存在。

心理教育学--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

心理教育学--第十一章  学校群体

•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 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 recency effect • 最近呈现的信息起着重要作用 • 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 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 晕轮效应又称光圈作用,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 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 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 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性而泛化、扩大到其他有 关的一系列特性上
• 竞争: • 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存在的是消极 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 有关的他人达不到目标时,自己的目标或 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就是竞争关系。 • 目标具有对抗性 • 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只有利于自己的结 果 • 关系:对抗,消极 • 学生间的合作和竞争是对立统一的,随着 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而转移。
四、合作与竞争
• (一)合作与竞争概述 • 1.合作 • 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标在一起学习 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 合作是一种与竞争相对立的社会相互作用 方式。
2.竞争
•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 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 过程。 • 竞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双方有 共同争夺的目标,二是竞争的结果只有一 方取得成功。
(三)人际沟通的功能
• 1.传达信息——通过沟通,人们交流知识、 经验、思想和情感; • 2.心理保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重要的 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所 不可缺少的; • 3.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人的社会心理 正是在同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逐渐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人际沟通过程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 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从无到有;群体规范比个体规范对个人行 为的约束力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学校群体心理第一节群体与群体规一、群体的概述(一)群体的概念单独活动的个人是个体。

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就群体规模来看,群体可以小到同居一室的两个人,也可以大到民族、国家。

群体一旦形成,大家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并要遵守相同的群体规,这时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就构成了群体心理。

学校里的班风、校风往往就是学校群体心理的表现。

(二)群体的特征群体具有以下的特征。

1.目标与规目标是群体进行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是使群体成员产生共趣和愿望,从而联系在一起的基础。

规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成员在活动和认识上必须遵守这些规,保证目标得以实现。

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基本的教育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校纪校规就是属于群体规性质的东西。

2.组织与沟通群体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

群体有首领,有成员,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和信息沟通网络。

沟通是群体产生后的一个自然结果,也是群体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3.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任何群体都有一种反映群体目标和群体多数人价值观的心理和舆论倾向,正是这种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作用,使群体各成员形成归属感和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们的成员区别于其他成员的凝聚力。

(三)群体的心理功能群体的心理功能是指群体情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群体的目标、规、舆论、风气等对个体心理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属功能个体一旦明确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

儿童和青少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渴望进入学校、参加同龄人的组织并和他们一起活动的需要。

在他们进入学校和自己的班级后,就感到踏实、感到温暖,甚至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

2.认同功能认同是指人们对其所喜欢和崇拜的对象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赞同和模仿。

当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和所属的群体时,会因认同而与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

相应的,学校群体对学生所具有的认同作用就明显,个体就愿意接受学校的影响并与学校群体融为一体。

认同功能不仅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在的整体性,而且也使学校更容易实现其教育人、塑造人的目标。

3.支持功能当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时,个体就获得了一种支持的力量,就会增强其进一步努力的信心,成为其前进的动力。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从群体中得到肯定、鼓励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学习与适应困难的学生更是需要这种支持与帮助。

因此,学校尤其是班级要充分发挥群体对个体的支持功能,对每一个学生从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给予关心与帮助,这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4.塑造功能上述群体对个体的归属、认同与支持功能其实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功能,即人才培养或人格塑造功能。

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利用群体规、群体的凝聚力、影响力来教育和塑造人是其整个教育方法与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群体规(一)群体规的概念群体规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

群体规使成员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应该怎样行为,不应该怎样行为。

群体规包括正式规和非正式规两类。

正式规形成是在正式群体中,由领导者倡导、明文规定、群体成员认同与遵守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结果。

而非正式规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二)群体规的形成首先研究社会规形成问题的是里夫。

他利用普通心理学所谓的游动现象的实验,揭示了群体规形成的过程。

游动现象的实验要求被试者在暗室中估计正前方出现的一个小的绿色光点在室来回游动的方向和距离。

事实上,暗室光点本身并不移动,但因缺少参照物,由于被试者自身的眼动而产生的知觉效应,这叫游动现象。

里夫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群体规是在群体成员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从无到有;群体规比个体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更大。

(三)群体规的功能可以说,没有群体规,共同活动就不可能进行。

群体规的心理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维系群体的功能群体规是一切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

群体的成员是根据规来互相认同的。

而且一个群体的规越标准化,其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关系也越紧密,整个群体也越集中,也就越容易让人们感到它的存在。

反之,一个群体的规标准化程度越低,整个群体就越松散。

因此,没有群体就没有群体规,没有群体规也就没有群体。

2.评价标准的功能群体规就像一把尺子,摆在每个群体成员面前,约束着他们,使人们的认识、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共同的看法和意见。

3.行为导向的功能群体规不仅约束着成员的认知和评价,还约束着成员的行为,对行为有定向作用。

群体规使成员了解,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4.惰性功能群体规也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惰性,这是群体规消极的一面。

群体规是一种多数人的意见,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一致,它约束人的行为,就是为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一个中等水平上,既不能积极,也不能落后。

在规的限制下,人们往往把一些创造性行为看做是越轨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者往往受到打击和排斥,因而不利于群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学校群体规的意义与作用群体规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

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

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和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群体规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规定了方向和围,成为引导学生行为的指南。

对教师来讲,要尽量利用规的力量来进行管理,调动班集体的力量,用群体意识、群体舆论来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

群体规是我们通过好的纪律、班风、校风来培养学生好思想、好品德的心理根据。

在一个群体中创建并维持什么样的行为规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极为重要的事情。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

三、群体的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学校中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

有关的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而同学间经常产生摩擦、关系紧、凝聚力弱的班级,会使其成员灰心丧气,离心离德,不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群体依靠共同目标来聚合成员。

群体成员对某一目标的认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忠诚。

共同的忠诚是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

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感越高,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

群体缺乏共同目标,或成员不认同,群体就没有了将成员联系起来的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就会涣散。

2.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

勒温、皮特和怀特的研究表明,式比专制式或放任式更有利于提高群体凝聚力。

式领导可以加强群体部的团结,受到成员爱戴的领导者就会成为群体团结的核心。

而专制式领导导致成员对领导者的依赖,同时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不良,互相争吵,互相攻击。

3.群体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所谓目标结构指群体中个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一般存在三种目标结构,即竞争、合作和独立。

不同的目标结构采用的人际相互作用方式不同,产生对凝聚力的不同影响。

多伊奇等人关于合作竞争的研究结果显示,合作有利于增强凝聚力,而竞争会降低凝聚力。

奖励方式有两种,即个人奖励和群体奖励。

不同的奖励方式对群体成员的情绪和期望有不同的影响。

个人奖励有利于激励个人的积极性,但有离散个体成员之间关系的负面作用。

群体奖励有增强群体成员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密切关系的作用,当然,它的负面作用是可能导致群体中的成员产生依赖感,个人努力不够。

从增强凝聚力来说,无疑合作是有利的。

4.外部影响当一个群体面临外部压力(如竞争对手的存在)或受到威胁(如表现不好会失去荣誉或受到惩罚)时,其部的凝聚力都会大增强。

因此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班级凝聚力的维持凝聚力的大小是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班级的凝聚力如何维持?首先,从维持班集体凝聚力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尽量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气氛。

其次,要帮助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参加丰富班级活动,使班集体成员有开放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学生以作为班级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和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四、非正式群体(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

正式群体是指为了达到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系的特定目标,根据编制、章程或其他要求正式成立的群体。

如学校的班级就是正式群体。

而非正式群体则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也称作同伴群体、同辈群体、友伴群体等。

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课、课外联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的群体,它同样是影响学生态度、品德及个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非正式群体除了有自发性和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的两个主要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凝聚力强。

由于非正式群体是自愿结合产生的,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思想或情感的基础,在活动中态度一致,感情共鸣能增加相互的认同感,增强服从群体目标的自觉性。

(2)群体有不成文的行为规,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制约作用甚大,产生极大的标准化倾向。

(3)信息传递快,反应灵敏。

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很少有心理障碍,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反应迅速,而且成员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个体成员的反应具有代表性。

(4)自然形成的首领人物受到成员的拥护,有威望,影响力大。

(三)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可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有不同的类型。

从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爱好型:以彼此共同的兴趣和嗜好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伴团体。

利益型:以某种利益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伴团体。

情感型:以相互间的情感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

亲缘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

(2)从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影响的角度,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积极型: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所产生的作用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活动容及结果对学生学业成就及个人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