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是本学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方程、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方程、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方程、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2.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特别是解多元一次方程和含有分数的方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等式的性质,尝试解简单的方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方程、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方程、等式的概念及其关系;2.等式的性质;3.解方程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案-最新教学文档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3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5.做练一练的第1题二、教学例4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4.完成练一练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一的第3题2.做练习一的第4题3.做练习一的第5题四、全课小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五、作业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50=50 50+10=50+10 解: X+10=50x+a=50+a 50+a-a =50+a-a X-10=50-10X=40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课件1苏教版
知识梳理
【小练习】 1.判断。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 ) (2)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 )
2.填一填: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知识梳理
x-48=52
x-48+48=52 ○+ □48
知识点2: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例】判断:x=24是方程51÷3+x=41的解。 ( √ )
【讲解】将x=24 代入方程51÷3+x=41,左边=17+24=41,右边也是41,则 x=24 是方程51÷3+x=41的解,所以答案是正确。
知识梳理
【方法小结】要判断一个数值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要将x的值代入原方 程,如果通过计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那么它就是此方程的解;如果方 程左右不相等,则它就不是此方程的解。
式。
(√ )
(2)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 )
4.解方程并检验。
(1)3.9+x=12.8 (2)x–3.5÷0.5=24
(3)3.5+x=20.8 (4)x+8-7=32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1)x=8.9 (2)x=31 (3)x=17.3 (4)x=31 。 讲评:第(2)小题 可能有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先算 出3.5 ÷0.5的值,再解方程。第(4)小题可以先算方程左边8-7=1,在 转化为x+1=32,也可以用等式的性质先同时加7在同时减去8来解方程。
【参考答案】6. 5条。
课后习题
1.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五年级下册数学 (含解析)
学霸笔记—苏教版2021-2022学年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同步重难点讲练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2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4.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重点剖析】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3.形如x ± a=b的方程的解法:x±a=b解:x±a∓a=b∓ax=b∓a4.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解形如ax=b的方程时,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a。
【典例分析1】解方程.x÷1.44=0.43.85+1.5x=6.16x﹣0.9=4.5.【分析】(1)依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乘1.44求解;(2)依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减去3.85再同除以1.5求解;(3)依据等式性质,两边同时加上0.9再同除以6求解.【解答】解:(1)x÷1.44=0.4x÷1.44×1.44=0.4×1.44x=0.576;(2)3.85+1.5x=6.13.85+1.5x﹣3.85=6.1﹣3.851.5x=2.251.5x÷1.5=2.25÷1.5x=1.5;(3)6x﹣0.9=4.56x﹣0.9+0.9=4.5+0.96x=5.46x÷6=5.4÷6x=0.9.【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同减、同乘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左右两边仍相等;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典例分析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圆圈里填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数,如果2x+7=16,那么2x+7﹣7=16〇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说课稿及反思(共三篇)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方程式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五年级上册已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先教学等式,再教学方程的意义。
其实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直接触着等式,教材通过天平,呈现了两端质量相等与不等的三种情况,引导学生用等式和不等式分别表示两端的质量,并让学生判断这些式子哪些是等式,加深学生对等式的印象,为学生认识方程的意义后辨析方程和等式的关系打下基础。
但教材中只以天平作为方程概念的素材太过单一,所以本设计以9个材料感悟后形成的式子再进行分类,让学生在分类中辨析材料,聚类命名。
二、说学生分析在学习本内容以前,学生已近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价值,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另外学生对天平也已经认识,而且能读懂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也是学生用数学方式表达关系的基础。
本课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学生可能之前没有这样研究的经验,所以如何二级分类可能有些困难,要做适当的指导。
方程的概念很容易掌握,但是其内涵和外延的挖掘及理解学生往往会走入误区,以为未知数只能用x表示等,让学牛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从具体的情境中提炼出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表示,逐步从具体走向抽象,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初步体验方程思想。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用语言叙述。
会用等式的性质变形等式,并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2.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熟练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好准备。
3.通过学习等式的性质,体会由旧等式变为新等式的解题思想,并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检查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变形等式,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
2_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2017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一、知识点梳理(一)方程1.等式的意义: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的意义:像x +50=150、2x =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它们之间可以用右图表示:4.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是等式。
(2)必须含有未知数。
(二)解方程5.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即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7.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8.解方程的常用方法:(1)等式的性质 (2)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关系 (3)移项9.方程的检验: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列方程解决问题10.一般步骤:(1)审: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
(一般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 ,如果未知数有几个,可以设其中一个,然后根据关系表示其他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某个量为x ,再通过这个量去求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所设的未知数和已知条件,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4)解: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验: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答:回答题目所问,写出答句。
11.注意点:(1)找到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列方程解决问题时一般不把未知数x 单独放在一边。
(3)设未知数x 时要在后面写上单位名称,求出的x 的值不带单位名称。
等式 方程(四)其他相关知识点12.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3个连续自然数(或连续奇数、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分析及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方程计算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的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方程的学习上,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解法,理解等式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
2.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数。
2.知识讲解:讲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方程案例,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法和等式的性质。
4.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方程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关键知识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方程的解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自主探究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方程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对于一些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课课练(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课课练(含答案)1.1等式、方程的含义1. 判断。
(1)等式可能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3)a 比b 少c ,列成式子是a -c =b 或b -a =c 。
( )2. 看图列方程。
(1)正方形周长6米 (2) (3)3. 根据“妈妈比钱惠大26岁”,填写下面的数量关系。
( )的年龄+26=( )的年龄( )的年龄-26=( )的年龄梨树χ棵 桃树100棵 吃了χ个 还剩9个 一箱苹果有24个χ米参考答案1. (1)√(2)×(3)√2. (1)4x=6 (2)5x=100 (3)x+9=243. 钱惠妈妈妈妈钱惠1.2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1. 在○里填上“>”、“<”或“=”。
当χ=12时,χ+19○30 60-χ○322.解方程。
χ-162=189 0.58+χ=0.95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一件上衣68元,比裤子贵29元,一条裤子多少元?(2)一件羽绒服优惠120元后卖284元,这件羽绒服原价多少元?参考答案1. >>2. χ-162=189 0.58+χ=0.95解:χ-162+162=189+162 解: 0.58+χ-0.58=0.95-0.58 χ=351 χ=0.373. (1)解:设一条裤子x元。
X+29=68x+29-29=68-29X=38答:一条裤子38元。
(2)解:设这件羽绒服原价x元。
X-120=284x-120+120=284+120X=404答:这件羽绒服原价404元。
1.3等式性质解方程(2)1. 在○里填上“>”、“<”或“=”。
当χ=0.2时,0.6χ○0.12 χ÷2○0.22.解方程。
6χ=2.94 χ÷0.9=1.84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宇航员在地球上的体重是84千克,是他在月球上体重的6倍。
他在月球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参考答案1. = <2. 6χ=2.94 χ÷0.9=1.84解:6χ÷6=2.94÷6 解:χ÷0.9×0.9=1.84×0.9 χ=0.49 χ=1.6563. 解:设他在月球上的体重是x千克。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补充习题全数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讲义补充习题》全数答案一简易方程等式和方程的含义1. 略2. 30+x=80 4x=80x+10=50 2x=50+203. 52+x=110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1. (1)-20 (2)+54 +543. (1)16.5+x=25 x=8.5(2)60-x=15 x=45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1. (1)÷0.3 (2)×5 ×53. (1)12x=18 x=1.5(2)5x=65 x=13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1. (1)x=32 (2)x=20 (3)x=3 (4)x=7(5)x=1004. (1)5.5+x=10 x=4.5(2)5x=60 x=125. (1)x-98=2 x=100(2)x-45=128 x=173 (3)7x=2.8 x=0.4(4)4x=36 x=9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1. x=2.4 x=10.5 x=442. 设昨天卖出x套。
x+15=82 x=673. 设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
x-30=80 x=1104. (1)设王教师买了x个足球。
x+6=18 x=12(2)设每一个篮球x元。
1.2x=60 x=50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1. x=9 x=5 x=252. (1)柏树的棵数×3-15=松树的棵数设校园里有x棵柏树。
3x-15=75 x=30(2)科技书的本数×4+40=文艺书的本数设科技书有x本。
4x+40=320 x=703. 设养公鸡x只。
4x-20=780 x=200200+780=980(只)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 +26 106-15 91 ×2 920÷23 402. x=15 x=0.5 x=5.6x=14.5 x=0.9 x=643. 设它的高是x米。
5.6x=11.2 x=24. 设底边上的高是x厘米。
24×x÷2=216 x=185. 设每一个足球x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60-4X=20 解4X=60-20 4 X=40 X=10 ①检验: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 右边=20, 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②检验:方程左边=60-4×10=20等于方程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和=(首项+末项)×项数÷2 10、偶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精品课件-《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与练习》
拓展练习
练习3: 明明买了1支钢笔和4张贴纸,君君买了1支钢笔和 6支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如果买1支钢笔 和3支铅笔用去的钱同样多,那么1支钢笔的价钱 等于几张贴纸的价钱?
思考:可以先列出等式,再使用等式的性质试试。
1支钢笔的钱+4张贴纸的钱=1支钢笔的钱+6支铅笔的钱
C. 2x-4=20
D.3x+8=23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与练习(2)
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梳理
等式 方程
等式
方程
方程的解 解方程
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等式的性质
一般步骤
校园里有75棵松树,是柏树棵数的3倍,校园里有多少棵柏树?
75÷3=25(棵)
弄清题意 找等量关系 列方程求解
检验结果
柏树棵数×3=松树棵数
小英的路程+小婷的路程=总路程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解:设x秒后两人相遇。
6x+4x=100
(6+4)x=100
10x=100
10x=100
x=100÷10
x=100÷10
x=10
x=10
答:10秒后两人相遇。
稍复杂实际问题
4、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开去,甲车每小时行 6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74千米?
4、小刚今年x岁,小红今年(x+3)岁。再过10年,他们相差 ( )岁。
A. x+3 B. 3 C. x
5、甲、乙两筐苹果,甲筐重32千克,乙筐重x千克。从甲 筐拿4千克放入乙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下列方程中,正 确的是(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简易方程等式和方程的含义1.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用线连一连。
等式:90-x=30,80÷4=20,7y=6320+30=50,y+17=38,54÷x=9;方程:9-x=3,7y=63,y+17=38,54÷x=9。
2.看图列方程。
30+ x=80;4 x=80;x+10=50,3 x=20+50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52+ x=110用等式性质解方程(1)1.填空。
-20;+ 54 + 542.解方程。
解:x=70+35x=105解:x=84-48x=36解:x=50+50x=100解:x=100-27x=73解:x=70+20x=90解:x=9-3.6x=5.4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求解。
⑴ x+16.5=25x=25-16.5x=8.5⑵x+15=60x=60-15x=45用等式性质解方程(2)1.填空。
⑴ ÷ 0.3⑵x 5 x 52.解方程。
14x=70x=70÷14x=5x÷60=12x=12×60x=720x÷4.5=9x=4.5×9x=40.55x=1.5x=1.5÷5x=0.30.2x=6x=6÷0.2x=30x÷1.1=3x=3×1.1x=3.33.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求解。
⑴12x=18x=18÷12x=1.5⑵5x=65x=65÷5x=13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练习1.选出方程的解。
(1)x=32 √(2)x=20 √(3)x=3 √(4)x=7 √(5)x=100 √2.填空。
- 3628+ 0.82.7÷ 315x 1.63.23.解方程。
x+3.8=6.3x=6.3-3.80.4+x=2.3x=2.3-0.4x=1.9x-1.8=4x=4+1.8x=5.81.6x=6.4x=6.4÷1.6x=4x÷7=0.3x=0.3×7x=2.1x÷3=2.1x=2.1×3x=6.34.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方程的认识、方程的解法以及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和简单的数学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方程的解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重点: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实际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自主探索解方程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如小黑板、粉笔等。
4.教学资源: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关系,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如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的内容主要包括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节课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从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方程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解方程的障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等式的两边仍然相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过程。
2.练习题:准备相应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的掌握。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黑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式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
例如,买3个苹果需要9元,那么买6个苹果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引出等式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有关等式性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等式的性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课件中天平两边的变化,能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这一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2、学生能联系具体的例子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3、学生能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学生能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学情分析1、学生的心理特点:五年级已经是小学高段学习阶段,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一定的发展。
从思维水平这个维度,学生可以在交流讨论、概括探索中研究新知识。
2、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数量关系的知识,会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学习等式的性质,是对解方程思路的一次变革。
3、课题衔接:在本单元第1课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会借助天平来理解等式的意义,本课是安排在第1课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
3重点难点1、认识等式的性质和解简单的方程。
2、理解并归纳等式的性质及解方程的过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开门见山、探究等式性质 1、谈话:(多媒体出示天平)请看这是什么?前面你们已经借助天平学习了等式和方程。
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和方程有关知识。
2、提问::(多媒体出示动态图)接着看,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用一个式子记录下来吗?(板书:50=50)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第 2 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单式折线 统计图
复式折线 统计图
考点解析 1。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是既可以反映 出数量的多少,又 能清晰地反映出数 量的增减变化情 况。 2。绘制折线统计 图的方法:(1)用 纵轴表示一种量, 横轴表示另一种 量;(2)根据数据 的大小确定单位长 度表示的数量; (3)根据所给数 据描点;(4)用线 段顺次连接各点, 在各点旁边注明数 据。 3.折线统计图的应 用:可以根据折线 统计图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并进行 简单的预测。 1。复式折线统计 图:在一个统计图 中,用两组不同的 折线表示两组不同 数据的变化情况, 这就是复式折线统 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 图的特点:能表示 出两组数据数量的 多少,还能表示出 两组数据数量的增 减变化情况,便于 对两组数据进行比 较。 3。复式折线统计
树的几分之几?
4
3
【解答】 40÷30=3 30÷40=4
一个数 另一个数
4
3
答:梨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杏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
1.真分数:分子比分 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 数.真分数都小于 1。 2.假分数:分子大于或 等于分母的分数叫作 假分数。假分数大于
。
判断下面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
数?
3 7 8 2 1 8 11
典型例题
2014 年~2018 年某地区旅游人数情况统计如下 表所示。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人数/亿人 5.5 4.8 8.2 10.5 12。4 (1)根据上表制作折线统计图。 (2)哪一年的旅游人数最多?哪一年的最少? (3)哪两个年份间增长的幅度最大? (4)该地区旅游人数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解答】 (1)如图所示。 2014 年~2018 年某地区旅游人数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评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评课稿一、引言本评课稿将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的《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一节进行评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运用等式性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该课目标明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 理解等式性质 - 运用等式性质解决简单方程 - 运用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内容3.1 等式性质等式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理解等式的基本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等式的性质。
通过多个例子的讲解,学生将学会等式的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
3.2 运用等式性质解决方程在学习等式性质的基础上,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决简单的方程。
教师将通过构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等式,运用等式性质求解。
3.3 运用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最后一部分将让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通过一些生活场景的案例,学生将学会如何通过建立等式求解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安排如下:1.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单的方程例子引发学生对等式性质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等式性质:教师通过多个例子讲解等式的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引导学生理解等式性质。
3.运用等式性质解决方程:通过数个简单的方程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决方程。
4.运用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生活场景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等式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等式性质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 课堂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 案例教学: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等式性质的应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g
10g
50 + 10 = 50 + 10
天平两边同时加上10 g的砝码。
ag
ag
50 +
a
= 50 +
a
天平两边同时加上 a g的砝码。
如果把天平两边分别看做等式的两边,
那么,根据砝码的增加使得天平平衡,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同一个砝码,
75+X=105 解: 75+X-75=105-75 X=30 检验:把X=30代入原方程。 左边=75+30=105, 右边=105 左边=右边 所以X=30是方程的解。
3
2
在括号里找到方程的解,并在下面画横线。
书上P6第3题。
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书上P6第5题。
天平仍然平衡。 等式的两边 同时加上 同一个数,
结果仍然是等式。
ag
ag
=
ag
ag
a
=
a
联系天平平衡的过程想一想,等式怎
样变化,结果仍然是等式? 天平的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砝码,天平 仍然平衡。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 然是等式。
你会将我们之前得到的两个结论归
纳成一个结论吗?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结果仍 然是等式。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 然是等式。
x=40是不是正确答案呢? 方程还需要进行检验。
把x 40代入原方,右边 50, 左边 右边 所以x 40是正确的。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
解方程 X-30=80 解:X-30+30=80+30 X=110
什么是等式?
知识 准备
(1) x 2 4 (3)m n n m (2)1 2 3
像这样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 的式子叫等式 在等式中,等号左(右)边的式子 叫做这个等式的左(右)边
哪些是方程?
x 3 28 √ 56 x 8 ×
32 x 64 × 15 x 1 √
20 - 8 12 × x5 √
24 x 17 √ A 4 56 √
判断:
等式
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 ×
x 800 是方程。 4 x 的平方就是 2 x.
含有未知数却 不是等式
x
2
例 3 :
10g
10g
50 = 50
x 10 50
方程中的x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通常根据等式的性质来思考。 解题时还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呢。
1、先写解和“:”
2、“=”要对齐。
想一想:根据等式 的性质怎样使方程 的左边只剩下X?
x 10 50
解: x 10 10 50 10 x 40
方程两边都减去10, 左边只剩下X。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 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
25
- 18
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 符号,在□里填数。
15 + X = 43 - □ 15 = 60 ○ - □ 15 15 + X ○ 45 X = □
X - 58 = 36 + □ 58 =36 ○ + □ 58 X-58 ○ 94 X = □
方程两边 都加上30, 左边只剩下X。
检验: 把X=110代入原方程,
左边=110-30=80 右边=80
左边=右边 所以X=110是方程的解。
解方程,并检验:
x 6 .4 0 .4 76 x 105
X-6.4=0.4 解: X-6.4+6.4=0.4+6.4 X=6.8 检验:把X=6.8代入原方程。 左边=6.8-6.4=0.4, 右边=0.4 左边=右边 所以X=6.8是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