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总结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概复习提纲中医学就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得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得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1)《黄帝内经》现存最早得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得建立(2)扁鹊、《难经》(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4)《神农本草经》最早得一部药物学典籍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2)西晋、王叔与《脉经》24种脉法,最早得脉学专著(3)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4)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3)金元四大家:(4)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论舌得第一部专著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傅山《傅青主女科》(3)温病理论得创立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中医理论体系得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结构上得整体联系、功能上得相互协调、病理上得相互影响、诊断上得整体诊察、治疗上得整体调节)、人与环境得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界得统一性,人与社会关系密切)(二)辨证论治病: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与转归得一种完整得过程。
症:疾病得外在表现。
征: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
它包括①疾病得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得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得性质(如寒、热等)与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得全面情况。
辩证-将四诊所收集得资料、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得原因、性质、部位与正邪之间得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则包括援物比类和司外揣内。
中医四大经典分别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XXX四大家包括“寒凉派”XXX。
“攻下派”XXX。
“补土派”XXX和“养阴派”XXX。
温病四大家则是XXX、XXX、XXX和XXX。
整体观念是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而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治法;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
气机则是指人体内部的生命能量和生命活动,其基本形式包括气血、津液、精神和形体。
答:肝肾有密切的关系。
肝主疏泄,肾主排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肝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肝藏血,肾主纳气,肝气疏泄,肾气固摄等方面来体现。
脾肾也有密切的关系。
脾主运化,肾主水液代谢,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
脾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脾主升清,肾主纳气,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排泄水液等方面来体现。
答:中医治则是指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其含义是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达到治疗目的。
其内容包括辨证论治、治疗原则、治疗方法、药物运用等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则的核心,是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原则是指针对不同的证型,根据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如清热解毒、温阳散寒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药物运用是指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中医学概论四
中医学概论四中医学概论是研究中医学科学体系、基础理论及其演变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在中医学概论中,我们将学习中医学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诊断与治疗方法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学中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与脏腑学说以及经络学说。
一、阴阳学说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
阴阳学说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认为事物之间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并由此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个相对对立的因素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在中医学中,阴阳学说被应用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通过平衡人体的阴阳,来达到调节人体健康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另一个基础理论。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这五种元素互相作用、相互制约以及相生相克。
在中医学中,通过分析五行的相互关系,可以推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气血津液与脏腑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多种物质,包括气、血、津液等。
其中,气是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包含了人体的功能与活力。
血则主要负责携带养分与氧气,保证人体各部分的正常功能运行。
而津液则是调节和润滑人体各部分的重要物质。
脏腑学说则是将人体内脏器官分为五脏和六腑,将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调节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经络学说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系统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和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等疗法。
综上所述,中医学概论是中医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其中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与脏腑学说以及经络学说。
这些理论为中医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一基础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大一基础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中医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科,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大一基础中医学概论课程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开端,为学生们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下面将对大一基础中医学概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分支,它以人体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
中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其防治的方法。
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是“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哲学理论,描述了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保持平衡才能维持人体健康。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另一个重要的理论体系,它将万物按照五个基本元素分类,即金、木、水、火、土。
这五个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反映了人体内部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体质理论体质是人体先天的特性和脏腑功能状态的综合表现。
中医学中有四种体质分类方法: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和阴虚体质。
平和体质是指人体各方面功能正常、相对平衡的状态;气虚体质是指气血不足、抵抗力较弱的体质;阳虚体质是指阳气不足、寒凉喜热、抵抗力下降的体质;阴虚体质是指阴血不足、干燥热痒、抵抗力较弱的体质。
对于不同体质的人,中医学会采取不同的调理方法,以达到平衡和健康。
三、中药学基础中药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草药的种植、收获、质量控制、药效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的药材种类繁多,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中药主要通过药物成分的作用发挥其治疗作用。
中药性味归经是中药学中的重要概念,即中药的性质、味道和作用分布于人体的经络之中。
对于同一种疾病,不同的中药会有不同的治疗效果,这取决于中药的性味和归经特点。
四、针灸基础知识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学主要研究经络、穴位和针刺技术。
中医药概论概要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医学,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被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书内收载中药365种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天观念,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辩证的概念:即辨别证候,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心、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的概念一样。
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的中介(选择题)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气化的主要形式有四: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交感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限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各自的特征木:木曰曲直火:火曰炎上土:土曰稼穑金:金曰从革水:水曰润下五行的生克制化: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季(春夏长夏球冬)第二章藏象: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五脏:心、肝、脾、肺、肾心主神志(藏神)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开窍于鼻肺在志为悲肺在液为涕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涎肝主疏泄(1)促进气血运行(2)促进脾胃消化与胆汁分泌及排泄(3)调节情志(4)协调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机能肾的生理功能:肾藏精肾主水液肾主纳气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膀胱故有“州都之官”之称三焦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奇桓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脑有“元神之府”之称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思维主感觉活动第三章精的生理功能精性属阴,有繁衍生命的重要作用和生长发育、濡养脏腑、生髓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中介作用元气又名原气、真气。
中医学概论总结
中医学概论总结第一章1、中医学理论形成时期、条件和客观标志是什么?(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至两汉时期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部经典:①>:成书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②>:成书于汉代以前,托名秦越人,医学理论难题问答③>: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四诊辨证治法④>:东汉时期,托名神农著,最早的药物专著(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两晋隋唐时期(充实和系统化阶段)①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②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针灸学专著③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④《新修本草》——我国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 2.宋金元时期①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②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现存第一部验舌专著③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辨证④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明清时期①命门学说——藏象理论②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致病理论③温病学派——吴有性——创“戾气”说④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⑤吴瑭——创立三焦辨证⑥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学之大成 4.近代与现代:继续和整理,中西医汇通和结合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①整体观念②恒动观念③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⒈生理上?形体结构整体性“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基本物质同一性“精、气、血、津液”?机能活动统一性“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相反相成”⒉病理上?内脏→形体官窍?体表组织器官→脏腑?脏腑间相互影响⒊诊断上以外测内⒋治疗上整体调治(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⒈生理病理?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环境⒉诊断治疗?诊断:综合致病内外因素?治疗: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属性健康:社会安定,丰衣足食.关系融洽,进步文明. 疾病:社会大乱,饥饱无常.精神压抑,环境污染.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
中医学概论
中医学概论如何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各具有特点,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
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
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
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
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
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中医概论重点 总结.
中医老师课上说过的重点(上周的,未完待续,课件上的教学目标什么的就自己看吧。
)课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a)整体观念The Concept of Wholism: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b)辨证论治Bianzheng Lunzhii.辨证(syndrome identifying)--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ii.论治(treatment variation) --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iii.关系--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正确。
2.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原理(3)、基本法则(4)a)基本原理: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分析病人的外部表现,可以测知其体内的病理变化】、见微知著【通过观察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全身的病变】、以常达变【通过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可以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b)基本法则:i.1、整体审察:整体的病理联系与所处环境结合,综合判断病情ii.2、四诊合参: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iii.3、辨证求本:通过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以探求疾病本质及规律iv.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由病名和证名组成3.祖国医学发展史课件上红字部分,可能出选择或填空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b)华佗三国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为我国外科的鼻祖c)张仲景东汉时期出色的临床医学家,有“医圣”之称d)《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理、法、方、药,体现辨证施治原则的临床诊疗专著。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
中医学概论知识点框架总结一、中医学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医学的起源2. 中医学的发展历程3. 中医学的传承与继承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 阴阳五行学说2. 五脏六腑理论3. 气血津液理论4. 病机辨证5. 经络学说三、中医学的诊断方法1. 四诊法2. 脉诊3. 舌诊4. 闻诊5. 问诊四、中医学的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2. 中药治疗3. 推拿按摩疗法4. 气功疗法5. 食疗疗法五、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与诊疗特点1. 内科疾病2. 外科疾病3. 五官科疾病4. 妇产科疾病5. 儿科疾病6. 针灸与中药治疗的特点六、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与应用1. 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2.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的作用3. 中医药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4. 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七、中医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 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2. 中医学面临的挑战与困境3. 中医学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总结:中医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独特系统,包括阴阳五行学说、五脏六腑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病机辨证、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
中医学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四诊法、脉诊、舌诊、闻诊和问诊。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治疗、推拿按摩疗法、气功疗法和食疗疗法。
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与诊疗特点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儿科疾病等。
现代研究与应用方面,中医药在临床、预防保健和康复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现代医学结合的趋势也逐渐明显。
最后,中医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医学的发展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但它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扬中医学的传统,让它在全球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概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味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
2、选择题、填空题(发展历史、代表著作)春秋战国:《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人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东汉末期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全书收载药物365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葛洪:《肘后方》,为早期的方剂学专书。
隋唐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唐显庆时期:《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唐代孙思貌《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焘《外台秘要》宋金元: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政府颁布的成药药典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明清李时珍《本草纲目》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①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②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4、中医学的思维方法①援物比类②司外揣内③试探与反证④心法和顿悟1、(名词解释)阴阳学说:是用阴阳的运动规律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病理变化,指导临床实践的一种基本理论。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与应用基本内容: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消长平衡③阴阳的互根互用④阴阳的相互转化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有效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名词解释)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的概念、特性、生克规律,并用于阐述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医学理论,探讨人面临疾病时防治疾病
的模式和原理。
中医学起源于以自然观念为基础的古代汉族医学理论(周易),其内容形成
了“阴阳五行”的基本理论,为中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它也被称为“中医五
行学”。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有《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可谓
是中国思想史上传统医学的表现,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所处的客观社会
和文化环境。
《灵枢》是一部关于脏腑及其失衡对药物的作用,《伤寒论》以病机分析和
证候鉴别为基础,把药物与病理结合起来,《金匮要略》把药物与理病结合起来,很好地
将中医理论和药物放在一起,而《本草纲目》无疑将药物占据了本草的主体地位。
它们的
出现,是对古代传统医学的系统整理,对今日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
中医学涵盖了五行病机理论、脏腑病机理论、关节病机理论、经络学生理机理论和证
候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的古代诊疗体系中让人信服。
如此多元化的中医理论吸引了
了许多现代医学工作者,他们发现中医学是比现代医学更早发现的科学体系,同样有其独
特的特点,引发了现代医学的激烈的探索和讨论,也给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中医学有些理论被认为是隐形的,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医学所理解或确认,因此,中医学的内容仍然需要进一步通过比较文献、诊断和治疗被发掘,并以客观的方式被检验。
这不仅可以引入新的学说,而且可以减少无效疗法和混淆,使中医理论能够更加系统化,
消除传统遗留的一些影响,从而为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指导方向。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医药学概论心得篇一:中医药学概论总结中医药学概论总结------河南中医学院辛味:具“散”、“行”特性,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甘味:具“补”、“和”、“缓”特性,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作用。
涩(酸)味:具“敛”、“涩”特性,有收敛、固涩等作用。
能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证的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固精止带的药物,多标以酸味或涩味。
酸味还有生津作用。
苦味:具“泄”、“燥”特性。
(1)“泄”:指降泄、通泄、清泄作用。
(2)“燥”:指燥湿,结合药性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作用。
咸味:具“软坚”特性,有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的作用。
淡味:具“渗”、“利”特性,有利水渗湿作用。
不良作用:过食辛味药物能耗气、伤阴。
过用酸涩味药,易收敛邪气。
过用甘味药物,易逆膈碍胃,令人中满。
苦味药物大多易伤津、败胃,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药物过量,容易引起血液瘀滞。
第一节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辛温,归肺经(1)发汗解表药:麻黄、桂枝、苏紫、生姜。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有汗或无汗者麻黄和桂枝发汗作用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症;利尿消肿,用于水肿。
桂枝:发汗力弱于麻黄,有汗无汗者均可用,当配伍白芍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有汗者;温通经络;温助阳气苏紫生姜能止呕,尤其适用于胃肠型感冒,能解鱼蟹之毒;发汗力弱,用于外感风寒轻证。
苏紫能行气止呕,治脾胃气滞,腹胀呕吐;生姜能温胃止呕,温肺止咳。
(2)祛风散寒止痛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四味药均主治外感风寒之头身疼痛。
防风:祛风解表;去风湿,止痛;止痉。
(与荆芥相须为用)羌活:祛风散寒;去风湿,止痛。
白芷:祛风散寒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通鼻窍;止痛;燥湿止带。
细辛:祛风散寒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通鼻窍;止痛;为肺止咳。
(3)祛风解表药:防风、荆芥二者长于祛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此外,生姜、细辛能温肺止咳2、发散风热药辛寒凉,归肺经(1)疏风热、利咽、透疹药:薄荷、牛蒡子、蝉蜕三者散风热而长于利咽,还能透疹。
大学《中医药概论》期末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1.绪论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思维方法:援物比类,司外揣内,试探与反证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2.阴阳五行五行特性:木:木曰曲直,木具有能屈能伸、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特性,用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火: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土:土爰稼穑,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是孕育、长养、承载万物的基础金:金曰从革,金具有坚劲、清肃、收杀的特性水: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万物,向下流行的特性。
相生相克:肝心脾肺肾,胆肠胃肠胱(三焦),目舌口鼻耳,怒喜思悲恐,风暑湿寒燥,春夏长夏秋冬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3.气血津液气的分类:元气(原气,真气,肾),宗气(大气,胸),营气(荣气,化血),卫气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即精微之气。
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即功能之气。
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关系: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气与津液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血的生理功能: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此外,血是神的主要物质。
4.脏腑经络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主神志:心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调节的作用。
中医药学概论学习心得5篇
中医药学概论学习心得5篇中医药学概论学习心得1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
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
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
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
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
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
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
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
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
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
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
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
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体会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学习中医药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和博大精深,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医学家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的深刻认识和总结,这些都是中医药学发展至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和传承。希望未来中医药学能够在现代医学体系中找到更好的定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中医药学能够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受益于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
七、总结
通过学习中医药学,我不仅对我国传统医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健康和疾病有了新的理解。中医药学的独特理论和临床应用让我深受启发,我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中医药学,将其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中医药学的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可以为解决一些现代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学习中医药学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医学视野,也可以为未来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
在学习中医药学的过程中,我对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中医药学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学习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我逐渐理解了中医药学治病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辨证施治的重要性,这些理论深刻影响了我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三、中医药学的临床应用
中医药学融合了中草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许多慢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在实践中,我亲眼见证了中医药学在一些慢性疾病和疑难病症上取得的显著疗效,这些深深地打动了我。通过学习中医药学,我深信中医药学在如今医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还可以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体会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体会中医药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学科,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对中医药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从中医药学概论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医药学概论让我了解到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药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黄帝、岐伯等医学家,他们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药学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今天的中医药学体系。
通过学习中医药学概论,我对中医药学的源流和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增加了对中医药学的敬意。
其次,中医药学概论让我了解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内容。
中医药学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
这些理论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研究,揭示了人体的整体性、动态平衡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中医药学还包括中医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如四诊法、方剂学、针灸学等。
通过学习中医药学概论,我对这些理论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再次,中医药学概论让我认识到中医药学的独特价值和潜力。
中医药学以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为特点,注重调节人体机能,修复人体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药学更加注重对人体整体状态的了解和调整,而不仅仅是对症状的治疗。
中医药学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受到广泛认可,许多疾病在中医药学的治疗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学习中医药学概论,我对中医药学的独特价值和潜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增加了信心和兴趣。
最后,中医药学概论让我思考了中医药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宝贵的学科,应该得到更加重视和保护。
然而,在现代医学的影响下,中医药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如何与现代医学融合,如何推广和普及中医药学,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医药学,都是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学习中医药学概论,我对中医药学的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中医药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医药学概论心得篇一:中医药学概论总结中医药学概论总结------河南中医学院辛味:具“散”、“行”特性,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甘味:具“补”、“和”、“缓”特性,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作用。
涩(酸)味:具“敛”、“涩”特性,有收敛、固涩等作用。
能收敛固涩,治疗滑脱证的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固精止带的药物,多标以酸味或涩味。
酸味还有生津作用。
苦味:具“泄”、“燥”特性。
(1)“泄”:指降泄、通泄、清泄作用。
(2)“燥”:指燥湿,结合药性有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作用。
咸味:具“软坚”特性,有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的作用。
淡味:具“渗”、“利”特性,有利水渗湿作用。
不良作用:过食辛味药物能耗气、伤阴。
过用酸涩味药,易收敛邪气。
过用甘味药物,易逆膈碍胃,令人中满。
苦味药物大多易伤津、败胃,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味药物过量,容易引起血液瘀滞。
第一节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辛温,归肺经(1)发汗解表药:麻黄、桂枝、苏紫、生姜。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有汗或无汗者麻黄和桂枝发汗作用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
麻黄:发汗解表;平喘,用于各种喘咳气急病症;利尿消肿,用于水肿。
桂枝:发汗力弱于麻黄,有汗无汗者均可用,当配伍白芍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有汗者;温通经络;温助阳气苏紫生姜能止呕,尤其适用于胃肠型感冒,能解鱼蟹之毒;发汗力弱,用于外感风寒轻证。
苏紫能行气止呕,治脾胃气滞,腹胀呕吐;生姜能温胃止呕,温肺止咳。
(2)祛风散寒止痛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四味药均主治外感风寒之头身疼痛。
防风:祛风解表;去风湿,止痛;止痉。
(与荆芥相须为用)羌活:祛风散寒;去风湿,止痛。
白芷:祛风散寒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通鼻窍;止痛;燥湿止带。
细辛:祛风散寒解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通鼻窍;止痛;为肺止咳。
(3)祛风解表药:防风、荆芥二者长于祛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此外,生姜、细辛能温肺止咳2、发散风热药辛寒凉,归肺经(1)疏风热、利咽、透疹药:薄荷、牛蒡子、蝉蜕三者散风热而长于利咽,还能透疹。
药学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它即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又可以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气的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极调畅”。
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即为“气极失调”。
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
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
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津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母。
(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
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体会
中医药学概论心得体会引言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学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作为一位学习中医药学概论的学生,我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其博大精深、独具特色。
本文将就中医药学概论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一些心得体会。
中医药学概论的基本概念中医药学概论是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包括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研究内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求我们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还需要我们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常见药物的性味归经等。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医药学的核心,也是中医药学与西医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这些理论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医药学的学科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矛盾的因素构成。
在中医中,阴阳的变化以及阴阳的平衡与失衡都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五行学说是中医药学另外一个重要理论,它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代表了事物的不同性质和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独特理论,它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可以传递气血等重要物质。
这些经络与人体各个部位、脏器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经络的畅通与否则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在临床上,中医师会根据经络学说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脏腑学说中医药学的脏腑学说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六腑,包括心、肺、脾、肝、肾等。
每个脏腑都有着自己的功能和调节作用,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脏腑学说,可以对人体的生理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药学的病因病机学说是通过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同时认为疾病是一种相对平衡失调或功能障碍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中医学理论形成时期、条件和客观标志是什么?(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至两汉时期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部经典:①<<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②<<难经>>:成书于汉代以前,托名秦越人,医学理论难题问答③<<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四诊辨证治法④<<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托名神农著,最早的药物专著(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两晋隋唐时期(充实和系统化阶段)①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②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针灸学专著③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④《新修本草》——我国政府颁行第一部药典2.宋金元时期(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突破性进展阶段)①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②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现存第一部验舌专著③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脏腑辨证④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3.明清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阶段)①命门学说——藏象理论②王清任《医林改错》——瘀血致病理论③温病学派——吴有性——创“戾气”说④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⑤吴瑭——创立三焦辨证⑥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学之大成4.近代与现代:继续和整理,中西医汇通和结合①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①整体观念②恒动观念③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⒈生理上⑴形体结构整体性“内联脏腑,外络肢节”⑵基本物质同一性“精、气、血、津液”⑶机能活动统一性“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相反相成”⒉病理上⑴内脏→形体官窍⑵体表组织器官→脏腑⑶脏腑间相互影响⒊诊断上以外测内⒋治疗上整体调治(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⒈生理病理⑴季节气候(四季、天气)⑵昼夜晨昏(时辰变化)⑶地区方域环境(南方、北方)⒉诊断治疗⑴诊断:综合致病内外因素⑵治疗: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属性健康:社会安定,丰衣足食.关系融洽,进步文明.疾病:社会大乱,饥饱无常.精神压抑,环境污染.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
⒈生理上的恒动观(生长壮老已)⒉病理上的恒动观(发生,发展,转归)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三、辨证论治(一)辨证与论治⒈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二)辨证与辨病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相同或类似证←相同治法3、什么是辨证论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医临床的基本特点之一。
4、“天人相应”在中医学中有何指导意义?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
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
第二章1、简述阴阳学说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关事物和现象,其阴阳两个方面都存在着相互斗争和相互抑制的关系。
对立——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截然相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
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是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关系。
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2)阴阳的互根互用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
互根——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助长。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3)阴阳的消长平衡含义——是指阴阳双方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
原因——阴阳对立制约导致阴阳互为消长,阴阳互根互用导致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互为消长此长彼消: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阴阳对立制约此消彼长: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阳皆消皆长此长彼亦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阴阳互根互用此消彼亦消:阴随阳消;阳随阴消(4)阴阳的相互转化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阴阳对立阴阳学说最根本的原理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转化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有哪些应用?(一)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体的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应与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相适应。
因此,人体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关系,是人体生存和健康的必备条件。
(二)用阴阳归属人体组织结构(三)用阴阳概括生理功能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四)用阴阳说明病理变化(五)用阴阳来指导疾病诊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根本机理在于阴阳失调,因此,在临床上,只有分清阴阳,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
(六)用阴阳来指导疾病治疗1.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1)损其有余: 阴或阳一方偏胜但未损及对方,此为实证,应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
(2)补其不足: 阴或阳一方偏衰或阴阳俱损时,此为虚证,应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
(3)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即“阴虚内热”,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阳病治阴”;阳虚不能制阴而导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证,即“阳虚外寒”,治宜补阳以制阴,此即“阴病治阳”。
2.归纳药物性能(1)归纳药性: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又称四气。
寒、凉属阴,一般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热象。
温、热属阳,一般温性或热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疾病的寒象。
(2)分析五味: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五味:是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辛、甘属阳; 酸、苦、咸属阴滋味不同,药效不同。
3、阴阳偏盛偏衰表现为哪四类基本病变?①阴阳偏生②阴阳偏衰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请画出五行生克、乘悔的关系示意图?5、何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1)虚则补其母,如滋水涵木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2)实则泻其子,如肝旺泻心法,指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第三章1、何谓藏象和藏象学说?(1)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2、藏象学说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2)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
3、何谓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和六腑各有何共同的生理功能?✧系统五脏六腑五体官窍经脉✧心系统心小肠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肝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脾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肺大肠皮鼻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4、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方面?主血脉、主神志、与小肠相表里。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1)心主血脉生理: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
心气充足:面色红润光泽,舌色淡红,脉和缓有力。
病理:血脉空虚,脉虚无力。
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唇舌紫暗,脉结代。
(2)心主神志广义: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即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狭义: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生理: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
病理: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谵妄、昏迷等。
5、分别简述“心其华在面”“肺其华在毛”“脾气华在唇”“肝其华在爪”“肾其华在发”的生理、病理学意义①生理: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光泽病理:心气血不足,面色白、晦滞;血瘀则面色青紫。
②生理: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较强;病理:肺气虚多汗和易感冒,或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
③生理: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有光泽病理:脾失健运,气血衰少,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无华,或萎黄不泽。
④生理:肝血充盛,则爪甲红润、坚韧明亮病理:肝血不足,则爪甲软薄、色泽枯槁,甚则变形、脆裂⑤生理:肾精足则血旺,血旺则毛发黑而润泽病理:肾中精气虚衰,则毛发转白、枯槁或脱落6、分别简述精与气、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及气与津液的关系如何?(一)精与气血:①精能化气:肾精化生元气、水谷之精化生卫气、营气、宗气等②气能生精:水谷精微脾运化后天之精③气能摄精:肾气固摄津液④精能生血:“精血同源”⑤血能化精(二)气与血的关系(血为气之母)①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达全身。
血脱②血能生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旺盛。
血虚(三)气与津液的关系①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气旺津足;气虚津不足②气能行津:津液的输布、变化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
气行水行;气停水聚③气能摄津:气的固摄津液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
气虚--------多汗、多尿、遗尿。
④津能载气:气必须附着于有形的津液才能存于体内。
津脱-------气虚:少气懒言肢倦乏力。
(四)血与津液的关系①“津血同源”——相互渗透,相互转化②病理:失血伤津;伤津血燥7、体质的含义是什么?体质的形成主要因素有哪些?(1)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
(2)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
第四章1、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一)六淫的性质:①外感性②环境性③季节性④相兼性⑤地域性⑥转化性(二)六淫致病特点:(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为百病之长④其性主动(2)寒邪:①伤寒——寒邪伤及肌表②中寒——寒邪直中于里③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④寒性凝滞,主痛⑤寒主收引⑥寒性清澈(3)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粘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5)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6)火(热)邪: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