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新体系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及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损害了学生利益,影响了高校形象。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三、建设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5年,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明显提高,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基本形成。
2. 具体目标:(1)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晋升等方面,形成严格的制度约束。
(2)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
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恪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3)育人环境优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尊师重教、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
四、建设内容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恪守职业道德。
2. 完善师德师风制度。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晋升等方面,形成严格的制度约束。
3. 加强师德师风监督。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為进行严肃查处,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4.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尊师重教、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1.20•【字号】州政发〔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湘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直有关单位:《湘西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2018年1月20日湘西自治州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发〔2017〕2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激活教育内生动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州,为到2020年我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优先发展,重点保障。
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规划优先考虑教育布局,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服务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求。
——坚持内涵发展,提高质量。
把教育质量作为振兴教育的生命线。
建设质量监测体系、质量监管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营造提高质量环境。
——坚持均衡发展,促进公平。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着力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做到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切实保障每个适龄青少年儿童和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新时代高职院校 “三全育人”工作路径探索
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路径探索作者:石钟旭孙园郑雄林来源:《江西教育A》2022年第07期近年来,在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都对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有必要探索出反映类型教育定位、符合职教发展规律的“三全育人”工作创新路径。
一、育人内容上要凸显职教特色精准定位职业教育要实现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的转变,使高职育人呈现育人标准高、适应性要求突出这两个特征。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要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元素、职业元素融通,在育人内容上体现职教特点。
一是要抓好思政教育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要遵循思政工作一般规律,将“育人”作为核心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更高标准,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要加强思政课程建设,重点打造思政“金课”,淘汰“水课”,提升学生“抬头率”和“点头率”,增强学生课程获得感。
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破思政课和其他课程隔离的“孤岛效应”,有效运用各类课程阵地。
要坚持红色资源融入日常思政教育,利用地域性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体验性,解决思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突出职业精神深度培养。
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增强适应性”,从育人角度来说,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从职业教育实践来说,就是要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
此处的“职业精神”培养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文化背景下对高素质劳动者的一般要求,表现为时代呼唤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二是与特定行业、职业和岗位相关的职业伦理,表现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作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之一,是教师重要的社会责任。
提升师德修养水平,有益于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
一、加强道德意识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职业操守和个人品德。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道德意识,以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注重自我规范,塑造自己的道德形象。
学会自我审视,及时修正自己的言行;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不与不道德的人混在一起,保持清白的心态。
二、注重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其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质量、能力和作风的重要表现。
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参加各种教育培训、课程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加强专业研究能力,提高科研水平;建立教育教学文件、课程资料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加强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也是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需求,调整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积极参加学生实习指导、课堂讲授、教育实践等活动,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
四、树立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注重个人师德修养,还要树立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
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不仅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努力推行学生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创建真正的教育教学共同体,营造全校上下共同关注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
五、注重教育教学交流教育教学交流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浅谈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 ] 家宝l 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 华网,00 7 1 6温 在全 21— —3
平, 以人 为 本 、 以德 治 教 , 断提 高 教 学 水平 。 不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师德建设 师德 , 指的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 师德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 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 , 也是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 胡锦涛总书记在 全国教育丁作会议上 的讲 话说道 :教育大计, “ 教师为本。 要把加强教师 队伍建设作为教 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中, 口其 。 作为教师 队伍 的新力军 , 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更是其 中的重 中之重 , 其师德修养不 仅关系着教学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 潜移默化 的影响着学生世界观 、 人生 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 而且关系着师资队伍 的未来 , 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 持续 发 展 [ 2 1 。 高 职 院校 加 强 青 年教 师 师 德 建 设 的重 要 性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 、 社会 培养大量高技能专门性人才的重任。 《 国家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指 出:发展职业教 育是推动 “ 经济发展 、 就业 、 促进 改善民生 、 ‘ 解决 三农 ’ 问题的重要途径 , 是缓解 劳 动力供求结构矛盾 的关键环节, 必须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 职业教育要 面向人人 、 面向社 会 ,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 职业技 能和就业创业 能力” 。要完成这一 目标和使命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 尤其是青年教 师 师德建设。因此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已成为一项迫切的时代任 务。 二、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 的主要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 ,尽管青年教师具备学历层次较高 、知识结构新 颖, 生机 、 活力较强等特点 , 是从 总体来说 自身综合素质仍有待提 高, 但 育人意识仍待加强 ; 同时 , 受西方文化 , 拜金 、 功利等 因素影 响, 部分青 年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也亟需 塑造。 其具 体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点 : 1 治信 念 不 强 . 政 青年教师 由于 自身年龄 、 实践锻炼缺 失 、 社会经历不足等原 因, 缺 乏政治信念 的积累 , 尽管部分是共产党员 , 但是相 比许多老一辈教 师, 政治素质仍然不高 , 世界观 、 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够坚定 , 爱国奉献 、 爱岗 敬业 精 神 比较欠 缺 。 某些 高 校 青 年 教 师看 来 , 务 能 力和 职 称 评 审 是 在 业 根本 , 他们不重 视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 不愿增强 自身的政 治 修养 , 更不 关心学 生的思 想道德 状况 , 不能正确指导和引导学生 , 至 甚 个别教师 出现 了在课 堂上散 布一些 与政治思想基本原则相悖的理论 , 这势必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消极 的影响。 2 . 职业素质不高 许多青年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毕业 的,没有受过长期 、系统的教 育 学、 心理学和教师道德职业教育 , 缺乏对“ 教书育人” 的深入理解。其次, 部分青年教师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踏上三尺讲 台,他们缺乏企业一线 进修或工作锻炼 的经验 , 不能很 好的适应高职院校对“ 双师 型” 教师 的 要求。最后 , 青年教师在成长 中受改革开放 、 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 , 人生价值取 向逐渐趋向多元化 ,部分青年教师把 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仅 仅作为谋生手段 , 未把其看成是一项育人的崇高职业 , 就直接导 而从 这 致 了他们敬业意识淡薄 , 缺乏责 任心 , 得过且过 , 不能很好 的完成教 书 育人的本职工作 。 3只 教 书 , 人 意 识淡 薄 . 育 青年教师没有处理好教书 、 育人的关系 , 他们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 完成教学任务 、 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即可 , 而把“ 育人” 当成一项额外 的 工作 , 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 认 身心素质培养教育 、 个人发展 、 生活中遇见 的问题都不是 自身的责任 , 缺乏和学生的沟通 、 对他们 的思 想动态不闻不问 , 甚至部分老师还对部分学习有困难 、 不听讲授 的学生 发脾气 、 使白眼 , 这直接导致他们不能有 的放矢的去引导教育学生。 三、 以人为本、 以德治教、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的内涵要求 1 定 思 想 、 态 度 . 坚 端正 师德作为一种特殊 的社会意识形态 , 既传承了历 史, 又有鲜 明的时 代特征, 融合 了世界观 、 人生观等多种思想 。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 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 坚持以马列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 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19.08.30•【文号】教师〔2019〕6号•【施行日期】2019.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9〕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现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9年8月30日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含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下同)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建成,教师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师地位待遇稳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但是,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灵活、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精神落地生根,大力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坚持和加强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德技双馨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1、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确保“三全育人”的长效性。
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技能、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增强“三全育人”的实效性。
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着力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3、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激活“三全育人”的原动力。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
4、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三全育人”的保障力。
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支部领导、部门专业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三、重点要求1、以新思政观引领综合改革。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胡朝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摘 要:文章立足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挖掘教师在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品德言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分别从环境、思想、制度三方面着手,力求通过营造师德师风教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等方式,将师德师风纳入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管理制度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1)02-0223-02我国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主要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高职教师作为辛勤的“园丁”,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师自身素质高低对学生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对此,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德艺双修。
1 高职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包括教师在长期教育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与行事作风,是社会对教师行业提出的基本要求。
如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学质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从高职师德师风建设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政治意识淡薄作为教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属于基本意识。
但是,目前部分教师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忽视政治学习,错误认为只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能力,便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游刃有余地胜任教育岗位。
同时,大部分高职教师的政治理念存在偏差,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政治学习的作用和价值,甚至对政治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个人在政治层面的要求,个别教师甚至出现脱离国情和实际的极端主张,对学生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1.2 功利现象明显新时期背景下,部分高职教师受市场经济不良因素的影响,使自身的价值观发生改变,过于注重个人利益,功利现象明显,没有将教师当作一种传播理想、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而是单纯地注重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治学态度不严谨,未将教学质量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部分教师热衷于开展第二职业,从事营利性教学活动,扰乱教学秩序,导致教学质量下滑;还有部分教师以金钱至上,将赚钱多少当作是否成功的标志,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不利于学校良好形象的塑造[1]。
高校2024年工作要点
高校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盯“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聚焦“双高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五重点”主要任务,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关键,以推进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设为主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和标志性成果水平,着力提高省级年度绩效考核等级,力争入选新一轮“双高计划”行列,积极申办本科医学院校,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创学校建设的新局面。
一、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1.加强政治引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的重要学习内容。
开展二级党组织学习巡听旁听,定期督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落实情况。
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采取“理论宣讲+专题辅导+集中研讨+基层调研+互动交流”模式,完善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五种学习方式”制度化机制。
制定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月计划,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引导全校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工2.加强思想引领,抓实师生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
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健全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机制。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会重要议事日程。
落实定期通报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制度,开展二级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加强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内容建设和阵地管理,构建协同联动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宣传矩阵,建设以网宣员为主力的高素质信息员队伍。
创新“微党课”“微视频”等学习形式,开展系列读书、征文活动,打造大讲堂等学习阵地。
突出师德建设 注重系统推进 努力打造新时代“四有”教师队伍
突出师德建设注重系统推进努力打造新时代“四有”教师队伍作者:郑生新来源:《甘肃教育》2019年第03期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切实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创新教师队伍评价、培训、培养、管理、激励五大机制,重点实施好“55431”工程。
一、以“五个强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以《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准绳,切实突出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首要地位。
一是强化师德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和职业观。
二是强化师德规范。
继续从“同行、学生、家长、学校”四个维度开展师德测评,结果纳入考核、评价、监督体系;三是强化师德宣传。
加强典型宣传,弘扬教书育人正能量,引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四引领”好老师。
四是强化师德激励。
认真落实教育先进表彰制度,完善省市县校四级联动的名优教师评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争优创先的积极性。
五是强化师德监督。
落实好《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设立师德师风投诉平台,坚持把监督执纪挺在前面,对违反师德行为“零容忍”,形成强大震慑力。
二、以“五个落实”不断提升教师待遇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
一是落实乡村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全市乡村教师在享受乡镇工作补贴200-600元基础上,对5个插花型贫困县乡村教师,按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力争逐年提高。
二是落实乡村教师住房补贴政策。
落实《张掖市农村教职工和医务人员安居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对农村教职工在市县规划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一次性给予3-4万元的购房补助。
三是落实乡村学校班主任和教师交通补贴政策。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1年度产教融合专项课题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 三教 改革探究(LZYZXJSZC2180)㊂作者简介:赵颖(1981-),女,满族,辽宁锦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㊂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 三教 改革策略研究赵㊀颖(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学院,辽宁铁岭112000)摘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㊁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以产教融合为契机,聚焦 三教 改革㊂结合应用型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具体实际,构建新的既有科学性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模式㊂制定灵活的用人机制促进教学团队建设,深化校企协同促进教学内容改革,利用信教融合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多样化,营造高职内涵建设的良性生态环境㊂关键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 三教 改革;信教融合中图分类号:F27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7.029㊀㊀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打造高水平专业群,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丰富教法新理念,开发教材新形式㊁新内容㊂成为当下促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工程㊂基于职业教育实践,本文以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以下简称 本专业 )为例,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深入探索以教师㊁教材㊁教法为切入点的 三教 改革,凭借以教师改革为主体,教材改革为媒介,教法改革为手段,围绕三者制定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反馈机制,最终实现 教学主体理念化㊁教学内容实用化㊁教学手段现代化 的良好局面㊂1㊀产教融合背景下 三教 改革的意义1.1㊀丰富产教融合制度的基础工程建设围绕 职教20条 规定的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以产教融合为背景的 三教 改革对职业教育向 企业社会参与㊁专业特色鲜明 方向转型具有制度引领和效果强化的作用㊂文献指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和产业制造的桥梁,是实现 四个对接 的有效途径㊂产教融合是专业培养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合的重要突破口㊂通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教师团队,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制订教学模式等诸多环节,以 三教 改革这个基础工程,推进深化产教融合工作顺利进行㊂1.2㊀促进产教融合制度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教 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职业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势必要以 三教 改革为依托,加强内涵建设㊂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契机,围绕提高人才素养㊁深化技能熟练程度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三个工作重心,所进行的内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需要 三教 改革来支撑㊂其中,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有利于提升人才对挑战的应对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以 三教 改革为基础落实人才技能培养方案,以产教融合为目的开发教研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人才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实施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内涵建设支持;此外,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实施课程思政,注重人才职业道德培养,可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基础性人才㊂2㊀产教融合背景下 三教 改革实施路径2.1㊀强化教师职业素养和实践为适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㊁虚拟现实等带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变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打造结构化㊁高水平 双师型 教师队伍,以模块式技能培训(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为核心,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统一教学理念,是教师改革的主要途径,以教师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推动 三教 改革,是兴国强师的第一要务㊂2.1.1㊀多维提升校内教师的 双师 素质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统领,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从而使师资水平得以稳健提升㊂以此为前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骨干教师选拔制度,组建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㊂完善教师发展标准,从职业道德㊁教书育人㊁创新能力㊁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系统设计教师发展轨迹㊂搭建教师成长平台,通过各级各类培训㊁企业实践㊁教师技能竞赛等途径,建立教师能力梯度培养机制,按照季度㊁学期㊁年度定期进行自我诊断改进,激发教师创新创业的原动力,多维提升教师的 双㊃78㊃师 素质㊂2.1.2㊀充实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为了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自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校企联盟㊁协同育人,以解决高职院校实践师资力量薄弱问题,聘用企业专家及技术能手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联合人才培养,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以1+1模式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一对一配备结对的联络员,校企双方互聘优秀人才,以工作现场为 第二课堂 ,开展教学教研活动㊂同时,鼓励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培养方案调整㊁校企课程开发㊁实践教学㊁推动就业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流程,从而使双师型教学团队结构得以大大优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㊁科研水平得以提高,让教师资源成为专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㊂2.2㊀加强教材完善与创新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材改革是 三教 改革的主要载体,应能反映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以工作内容为中心,体现培养对象的素质状况及学情特点,彰显学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专业素养㊂本专业借助教材改革,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现学科培养可持续发展㊂2.2.1㊀以质量监控保障教材建设建立 教学团队 专业教研室 隶属学院 学校教务处 四级教材审批制度,层层逐级申报审批,坚决执行教材意识形态审查制度,考核教材内容更新进度,严格把控教材质量,禁止选用不合格㊁内容陈旧的教材进入教学环节㊂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价制度,及时获取教师㊁学生和社会的评价反馈信息,全面即时跟踪教材质量㊂建立教材诊断改进制度,通过 教材建设规划 建设目标 课程标准 计划设计 计划实施 自我诊断 考核评价 持续改进 的不断循环,按照学期㊁年度定期进行诊断改进,全程㊁全方位持续提升教材建设水平㊂2.2.2㊀以行业需求引领教材建设全面融合国家职业教育 知行合一㊁工学结合 的指导思想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设计思路,结合职业教育 1+X 证书制度,按照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重构教材内容,及时将企业行业新的典型工艺㊁改进的材料设备及前沿的技术规范等引入教材,体现前沿性㊁时代性和科学性㊂灵活使用工作手册式㊁活页式教材创新教材体系,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平滑过渡,在短期内适应岗位工作,实现毕业生 零距离 上岗㊂2.2.3㊀以产教融合课程引导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纲领,以产教融合引导和统领课程建设,将课程观㊁课程目标㊁课程内容映射到教材之中,使教材对接课程标准,实现以项目为主线贯穿始终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㊁以工作任务为引导的技能培养教学体系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让学生能以 边学习㊁边运用㊁边修身 的方式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㊂2.2.4㊀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材建设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 课程思政 改革,对培养优秀人才具有战略意义㊂教材改革应坚持以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注重技能培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以教学参考书为主体的学校第一课堂引领作用和以工作手册为向导的工作岗位第二课堂强化作用,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 三全育人 的各环节㊂要求专业教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㊁价值引领㊁铸魂育人,编写反映专业特色的活页教材,使课程思政指引教材改革的正确方向㊂2.3㊀推进 三全育人 的教学模式实行 三全育人 教学模式,即全员㊁全程㊁全方位育人,促进教法改革,是 三教 改革的主要方法和手段㊂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实行书证融通㊁专创融通,开展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创新工作过程导向性㊁模块化㊁情景式教学改革,重构教学流程和再造课程结构,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实施精准教学,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转型㊂2.3.1㊀引企入校,推行全员育人聘请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联合育人,把企业专家培训成教师,把教师培训成工程师,开发情境镶嵌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或虚拟的工作情景,让工匠精神㊁大国成就等元素渗透进知识塑造过程㊂通过优秀企业专家的真实事迹提升专业认同度,借助最前沿的技术突破㊁劳模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发动企业工程师与专业教师全员育人㊂2.3.2㊀四轮驱动,实行全程育人以内涵式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 创新创业 意识,强化技能训练,形成 单项技能实训+课程综合实训+企业项目实训+创新创业实训 ,贯穿人才培养全程的多层次㊁模块化㊁沉浸式四轮驱动实践技能培养体系㊂单项技能实训强化学生对学科某个专项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夯实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实训以课程理论知识搭建技术框架,通过任务驱动,深化其专业技能㊁团队协作意识㊁创新精神等综合能力培养;企业项目实训注重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理实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教学内容;创新创业实训以教师人才培养项目为载体,以地方经济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组建学生项目团队,借助 挑战杯 大学生科技作品创新大赛和创新创业平台,开展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活动,促进科技创新项目与产业融合发展㊂㊃88㊃2.3.3㊀信教融合,助力全方位育人深化信教融合,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发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势,使教学活动不再受限于时空㊂激活教师㊁学生双主体,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的僵化局面,学生经过教师的指引实现多元化发展,教师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下获得不断提升,师生教学相长,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㊂同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借助各类技能大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科学规划课程结构,通过赛教融合提高学生知识储备与职业技能的契合度,提升教师实践技能的执教水平,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提升到新高度㊂以信教融合为基础的职业技能大赛,实现了从职业素养到专业技能再到精准就业的全方位育人㊂3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 三教 改革效果评价从2019年起,学校通过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推行 三教 改革,立足高职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全面更新丰富了教学内容,借助 互联网+专业教学 的教法改革打造了体现开放性㊁即时性和个性化的课堂革命㊂强调评价不在证明,重在改进㊂目的在于进行以行动为导向,为产教融合背景下的 三教 改革提供科学依据㊂3.1㊀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本专业以 双师 素质为基准,制定评价制度考核框架,建立标准监控与奖励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㊂首先,坚持师德考核为先锋㊂完善师德考核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放在其他考核指标之首,实行师德考核不合格 一票否决 制度,把思想政治素养贯穿于人才选拔㊁教师管理㊁职业发展的全程㊂其次,突出教育教学业绩㊂定期开展教学能手㊁教学新秀㊁教学名师㊁学科带头人㊁教育教学专家评比,激发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主动性㊂最后,完善教研评价机制㊂通过科研工作量考核㊁指导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情况㊁创新创业研究㊁社会实践等多维度,对教师的创造力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㊂探索构建容错纠错机制,让教师 想为㊁能为㊁敢为㊁有为 ㊂3.2㊀建立教材改革评价反馈机制根据专业培养方案㊁职业标准㊁课程教学大纲,建立教材选用认证制度,针对同一课程教材对各个专业的培养侧重点不同,筛选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教材,提出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目评价说明㊂加强使用教材质量监控,邀请企业专家对教师自编教材进行审阅㊁修订,并根据一线反馈及教学试用效果不断调整㊁完善,最终以内容反映行业前沿㊁论述精准凝练㊁推理判断准确㊁实践环节具有可操作性等为衡量标准,制定自编教材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㊂本专业根据课程实际情况校企共同开发紧贴专业发展的‘基站建设与维护“实验讲义,实现了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㊁教学内容与岗位职能之间的无缝对接㊂3.3㊀实行教法改革精准评价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程追踪师生的教学行为,课前㊁课中㊁课后实时采集师生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数据,通过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精准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平台化教学㊁过程可回溯,使教学从输入到输出,由传统评价受非教学因素影响较多的灰箱 转变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的 白箱 ,实现实时诊断并及时改进㊂本专业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通过情景引入㊁理论认知㊁理论应用㊁实践练习㊁教师总结五个教学步骤,完成了线上㊁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在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㊂4㊀结束语产教融合背景下的 三教 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㊁教学内容㊁教学模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形式㊂以校企协同为核心,为岗位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素材和依据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发展,加强双师队伍素质能力培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立体式教学资源,实现融合创新,满足多种教学需求;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情境,营造 互联网+教学 的良性生态环境㊂最终通过内培外聘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产教融合倒逼教材贴合行业需求,虚实结合激活教法灵活多样㊂参考文献[1]吴宝明.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院校 三教 改革[J].教育与职业,2021,(06):51-54.[2]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等.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08):40-42.[3]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 三教 改革:背景㊁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86-91.[4]刘保彬,周伟.逆向型模块化技能培训体系的探索[J].成人教育,2012,32(12):59-60.[5]崔陵,刘冰雪,王岗,等. 三教 改革视阈下职业教育课堂改革:创生与实践 以浙江省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2):24-29.㊃98㊃。
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
师德,点亮教育之光——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师德,点亮教育之光。
随着2024年秋季学期的到来,我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塑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关键一环,制定全面而具体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1.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实现师德考核评价的规范化、制度化。
3.发掘和宣传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构建尊师重教、崇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思想认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师风专题培训,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师德楷模来校讲座,系统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精神,增强教师的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
定期举办师德师风学习交流会,鼓励教师分享教育教学中的感人故事、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观看教育影片、撰写读书笔记等方式,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和师德境界。
(二)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考核监督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记录其师德表现、奖惩情况等信息,作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参考。
1.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制度,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互评活动,相互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教育部教师红七条
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现就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潜心治学、教书育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但是,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所带来的负面现象也对教师产生影响。
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
一些地方和高校对新时期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工作方法陈旧、实效性不强。
各地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高校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高校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师德素养。
二、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原则和要求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进高校教师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传播知识,推动科研等重要任务。
在这一新时代,如何建设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大挑战和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着手,探讨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的建设。
一、弘扬高尚师德精神高尚师德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青年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精神为指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具体而言,高尚师德包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严谨治学、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
爱岗敬业是高尚师德的重要体现。
青年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育规律,关心学生成长,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效果,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促进其全面发展。
恪尽职守是高尚师德的必备条件。
青年教师应当认真履行教学任务,按时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考试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将教学工作做到最好,不辜负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严谨治学是高尚师德的内在要求。
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学术修养,钻研学术,注重科研实践,培养科研精神,不断提升学术造诣,以良好的学风和科研态度影响学生成长。
以身作则是高尚师德的重要表现。
青年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注重自身修养,言传身教,为学生成长提供健康的师生关系。
关爱学生是高尚师德的核心内容。
青年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综合素质。
团结协作是高尚师德的生动体现。
青年教师要积极与同事合作,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是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青年教师要牢记教师的职业操守,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具体而言,职业道德包括:教书育人、自律尊规、言行得体、廉洁从教等。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通用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案篇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树立教职工的群体形象,展现当代教师爱岗敬业、有涵养、有风度、遵礼仪的现代社会文明使者的良好风范,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文明品位,学校决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要求广大教职工要从职业道德、行为举止、言谈语气、风度仪表、公务礼仪等方面全面提升师德修养,树立示范学校教职工在社会上的示范形象。
一、指导思想在教职工队伍(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中提倡和发扬“四种精神”——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讲求实效的实干精神;强化“三种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提供高素质的骨干队伍。
二、师德建设的重点1、根据我校共产党员占全校教职工数三分之一强的实际,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活动,在学校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师德建设的大讨论,号召共产党员在师德建设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教职工师德、师风的楷模。
2、根据我校青年教工超过教职工总数一半的实际,全面发挥学校教工团支部联系青年教工的桥梁作用,充分利用教工团支部活动及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大比武的活动,在团员及青年教工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三、师德建设的措施1、纠查与提出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及召开不同类型的教职工座谈会,摆学校师德、师风现状,查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提师德、师风的整改措施,自下而上地开展教育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的行政行为变成教职工的自律行为。
在学生及家长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心目中师德应有的形象。
问卷内容可包括:新时期的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你所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教师?你最不喜欢的师德、师风有哪些?……2、评议与评比:利用各种渠道,让学生对身边的师德问题开展评议活动,以生促师,把师德、师风建设的教师单边行为变成师生互动的双边行为。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3.定期对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资源保障
1.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3.丰富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材料。
十一、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创新发展
3.加强师生监督,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工作,共同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十九、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国际影响力
1.加强与国际高校的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秀师德师风建设经验,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国际水平。
2.参与国际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展示我国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果。
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师德师风建设人才,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走向世界。
2.各级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行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
十三、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2.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建师德师风实践基地,拓宽教师道德实践的平台。
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4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高校办学治校的首要问题。
“三全育人”是对高校育人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本文通过介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商务学院党建品牌建设经验和做法,提出“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以期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一、学院党建工作背景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十四五”党建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15610”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的建设思路,要求基层组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增強党组织“四力”为着力点,以严格做到“六个过硬”为落脚点,以“三全育人”为主线,构建新时代立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从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实施“一院一品”基层党建品牌和“示范支部”建设。
品牌建设核心在于育人,本品牌建设将秉承“党建引领、多维驱动、深度融合、铸魂育人”的理念,由学院党总支牵头,以“主题引领、问题导向、多维互动、知行合一”的原则,按照外语商务学院党建规划,从着力健全党建长效机制、着力推动党建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党建“双创”品牌、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四个方面着力,针对外语商务学院专业群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践行育人新理念等过程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策略和方案,提出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建与育人实践相融合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外语商务学院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应用英语、应用日语和国际商务(外籍学生)四个专业,目前正在建设(省级)商务英语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党总支按照学院党委工作督署、以党建“双创”为抓手,按“双高”建设和商英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等要求,在总结外语商务学院发展成果、沉淀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语言、文化专业优势,提出“一引领一依托两融合三赋能育人模式”的党建工作品牌建设行动。
浅论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浅论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摘要]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要整合“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构建二者协力配合新模式,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怎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高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1.多数高职大学生思想上、政治上要求进步。
高职大学生一入学,就积极参加竞选,担任班级、系部或学院的学生干部;许多新生刚入学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但部分高职大学生政治意识淡化或政治取向功利化,把当学生干部、参加政治学习、入党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
2.多数高职大学生理想较为远大。
多数高职大学生能够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脚踏实地,苦练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但也有部分高职大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学习没有目标、组织观念淡薄、纪律意识差、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崇拜个人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取向扭曲。
3.多数高职大学生爱国情感强烈。
多数高职大学生关注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尊严的国内外大事,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但部分高职大学生盲目崇拜欧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顶礼膜拜,而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4.多数高职大学生有着较高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
但也有部分高职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践行脱节。
如在考试中作弊、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随手丢垃圾、说脏话、闯红灯等。
提高师德师风的指导思想与路径选择
提高师德师风的指导思想与路径选择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础,而作为教育事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教师的师德师风尤为重要。
优秀的师德师风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成长,也可以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因此,提高师德师风一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从指导思想与路径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指导思想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教师应当自觉践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
教师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卓越的贡献,努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教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勇于创新、勇于奉献,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人文关怀与情感投入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要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不足,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真诚、温暖和关怀。
4.追求卓越的专业素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只有具备卓越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二、路径选择1.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教师的师德规范。
通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引导教师自觉践行师德,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研究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形成厚德载物的良好氛围。
3.开展师德师风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师德师风实践活动,让教师走进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开展义务劳动、志愿者工作等。
通过实际行动推动教师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分青年教 师在 市场经济 大潮面前 片面强 调个人利 益 , 集体意识弱化 ,缺乏积极的人生观和正 确的价值观 ,遇事先 为 自己考虑 ,整天 忙于考研 、考博 ,对学校 的学科 建设和事 业发展漠不关 心 ; 遇事首先想到 的是个人 的得 失 ,甚至可 以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我 国的经济环境和社 会环境发生 了翻 天覆地 的变化 , 人们 的道德观念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 了 相应 的改变 。一方面 ,由于西方 国家将 青年作为他们文化渗 透的最主要对象 ,利用各 种载体 ,大 肆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 和生活方式 ,弱化和淡化 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 ; 另一方 面,在 社会转型期 ,传统道德 意识 受到挑战 ,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可 避免地受到了影 响,导致部分青 年教师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 , 为谋取私利而放松 了自己对社会和学生应尽 的责任和义务。
( 三 )内在 需 求 未 能 得 以 实现 由于青年教 师内在需 求得 不到满足 ,造成他们的职业怠
只顾完成教学任务 ,工作敷衍 了事 。
( 三 )实践 能力不足 ,缺 乏进取精神 高职院校 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 的专业技 能和实践动手能
力。部分青年教师 以应 届毕业生 的身份直接走 上讲台 ,他们 缺乏生产一线 实践 锻炼的经历 ,课堂上 只能照本 宣科 ,教学 效果 很差 ; 相 当部分教师不愿意 到生产 一线 锻炼 , 怕 苦怕累 , 缺乏进取精神 , 无法达到高职 院校对 “ 双师 型”教师 的要求 。
( 四征 ,进一步导致 在教 育学生的过程 中 的师德水平下滑 。一是生理需求未 能充分满 足 ,有些 青年教 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 经济 收益 的第 二职业。二是安 全需求不能很好保 障 ,产生 了极 大的心理负担 ,影响正常 的 生活 。三是归属感不足 ,严重挫伤 和打击了广大青年教师 的 积极性和进取心 。四是缺乏足 够尊 重 ,缺少参 与决策的权利 和话语权 ,影响 了工作 的主动性 和创造 性。五是难以达到 自
青年 与社会
2 0 1 5 年1 月下
第3 期 总 ̄ , 5 8 5 期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高职院校 青年教 师师德建设新体 系
洪福 兴 赵诗 羽 汪秀霞 范有福
南平 3 5 3 0 0 0) ( 福建林业职业技 术学院 ,福建
【 摘 要】 青年教师是 高校教 师队伍 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推 动 高等教 育事2 , k 科 学发展 、办好 人民满意 高等教 育的重要力 量 。青年教师是 当前 高职 院校教 师队伍 的主 力军 ,其职业道德 和业务素质 直接 影响到 高职 院校 的发展 和人 才培 养的质量 社 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是 师德建设 工作的指路 明灯 ,应针对 当前青年教师 队伍 的特 点和现状 ,必须 坚持 以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为
( 二 )心理 失衡 ,散 失职 业 热 情
尽管青 年教师精 力旺盛 ,思维活跃 ,但 社会竞争 压力 、 职业 压力 和家庭生活压力等使他们长期处于 高压状态 下 ,疲 惫感 与 日俱增。一方面 ,由于青年教师 刚刚步入社会 ,面对
当代 大学 生的差异性和独特个性 ,如何满足不 同学生 的需要 成 为青年教师的一个新挑战 ,面对上下级和 同事 问的复杂人 际关 系 ,处理能力较弱 ; 另一方面 ,尽管他们在初始 阶段 既 想尽 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 在竞争 中赢得学校 和同事 的认可 , 争取 尽快 晋升职称 ,但客观上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资待 遇与 预期 的差 异 , 职称评聘 、奖金分配 等存在 “ 论资排辈 ”现象 , 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艰难 的论文写作 发表 过程给他们带来 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面对压力 ,许 多青 年教 师未能及时地进 行心理调适 ,心态逐渐失衡 ,对 教师职业 认同感不 高。
指导 ,构 建青年教 师师德建设的新体 系,努力创造 高职 院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的良好环境 。
【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核心价值观
高职 院校 青年教师 师德存在 的问题 据 了解 ,福建省 高职 院校 4 0 岁 以下 的青 年教 师超过专 任 教师 总数 的 6 0%,他 们普 遍具有 高学历 ,师德状 况的 主 流 是 好 的 ,大 多 数 教 师 有 正 确 的政 治 立 场 坚 定 ,思 维 活 跃 、 视野 开阔 ,能教 书育人 ,为人师表 。但 由于社会环境 、学 校 管理 及 自身因素等原 因,高 职院校青年教师 的师德状况也有 不尽 如人意的地方 。 ( 一 )政治意识 淡薄 少数青 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 糊 ; 普 遍存 在 “ 重业务 ,轻政治 ”的现象 ,把 自身业务 能力 的提升和专业技 术职称的提升作为根本 ,对党 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从不 ,仅 仅是为 了各类考试 而被动了解一些 ,部分青年教 师对 学校组 织的政治学习不感兴趣 ,认为是浪费时间 ,缺乏社会责任感 。 ( 二 )敬 业 精 神 不足 。缺 乏职 业认 同感 部 分青 年教 师 缺乏 职业 情感 ,工作 缺乏 责任 感 ,把 当 教师仅成是谋生 的手段 ,职业道德淡化 ,不把教 书育人视为 自己的责任 和义务 ; 部分青年教师仅把教师 工作 作为一种过 渡 ,他们 更 向往 的是公务 员 岗位 ; 个别教 师作风纪 律松 散 , 对教学工作抱应付 态度 ,言行失范 ,将个人喜好 、情 绪带到 教学 中 ; 重 “ 教书 ”轻 “ 育人 ”现象普遍存在 , 治学不严谨 ,
一
、
中出现种种 问题感 到茫然 ,出现信仰上 的困惑 ; 价值 主体 由 社会本位转 向个人 本位 ,价值取向转向功利 ,奉献敬业思想 衰退 ,在付 出与索取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陷入误 区,极少 有反躬 自省的态度与习惯 ; 在他们走 向讲 台之前 ,从未有过 “ 教师”岗位的理性认知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