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定稿)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的答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的答案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的答案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形成定居社会。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 夏朝: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

- 商朝:出现了文字记录,即甲骨文,社会结构以宗法制为主。

-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封建社会。

3.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繁,同时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

-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各国实行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4. 秦汉-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二、中世纪历史1.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两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北方民族大迁徙,南方相对稳定。

2. 隋唐五代- 隋朝:短暂统一中国,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唐朝:国力强盛,实行科举制度,唐诗繁荣,与外国交流广泛。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现象严重。

3. 宋辽金元-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科技和文化成就显著,但军事较弱。

- 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并立。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领土辽阔,实行民族等级制度。

三、近现代历史1. 明清-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海禁政策,后期出现宦官专权。

- 清朝:满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后期面临列强侵略。

2. 近现代-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清朝晚期的自强改革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振兴国力。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定稿南开区2014高中历史水平模拟答案A4

定稿南开区2014高中历史水平模拟答案A4

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南开区质量调查高中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Ⅰ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

Ⅱ卷共3题,共36分。

33.【12分】(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4分)(2)措施:分封诸侯王国。

(2分)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2分)(3)措施:颁布“推恩令”。

(2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2分)34.【12分】(1)新航路开辟(1分)殖民扩张掠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等因素。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世界贸易组织(1分)关系:世贸组织的建立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2分)(3)①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5.【12分】(1)自由平等学说(1分)封建伦理纲常思想(2分)(2)史实:①林则徐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②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反对封建专制;革命派追求民主共和。

③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

(6分)(3)答案一: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促进了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答案二:不赞同(1分)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带有片面性。

(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七下历史参考答案

七下历史参考答案

七下历史参考答案七下历史参考答案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文明和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包括了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七下历史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第一单元:秦汉时期的中国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答: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包括实行郡县制、推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修筑长城等。

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字统一,统一了度量衡和法律制度。

2.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秦朝有何重要意义?答: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秦朝有着重要的意义。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守护者,数量众多,造型逼真,反映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统治者的权威。

通过研究兵马俑,我们可以了解秦朝的军事制度、军事技术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单元:三国时期的中国1. 三国时期的乱世背景是什么?答:三国时期的乱世背景主要是由于东汉末年的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冲突等因素导致的。

同时,各地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2. 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建立了哪些国家?答:曹操建立了魏国,刘备建立了蜀国,孙权建立了吴国。

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相互争斗,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单元: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和南朝分别是指哪些朝代?答: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主要是指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朝代,南朝主要是指南方的刘宋、南齐、梁、陈等朝代。

2.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有哪些特点?答: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主要表现在佛教的传播和中原文化的南迁。

佛教的传播使得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佛教艺术和文化对于南朝的发展影响深远。

同时,中原文化的南迁也促进了南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有何重要意义?答: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由中央直接任命地方官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社会等级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C. 阻碍了文化发展D. 限制了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二、填空题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国力。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的船队七次下西洋,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流,也展示了当时中国的强大国力。

4.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_________。

答案:清朝解析: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

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6. 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洗雪了民族屈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最后,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它们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A.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答案:正确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B.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

答案:正确解析: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

C. 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答案:错误解析:明朝的都城最初是南京,但在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北京成为明朝的都城。

2. 填空题A.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

答案:开元盛世解析: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B.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

答案:溥仪解析: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他在1912年被迫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结束和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

3. 简答题A. 简述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

答案: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上的盐铁官营,思想上的独尊儒术,以及对外的开疆拓土。

解析:汉武帝通过这些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基础。

B. 描述清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

答案: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包括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编纂《康熙字典》等。

解析: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通过军事手段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他在文化方面也有所建树,如编纂《康熙字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论述题A.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的海上贸易,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航海技术的进步。

解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导致中国在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

同时,海禁政策也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打击,影响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以上为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的示例。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定稿)详解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定稿)详解

朝上游看去,尸山接连不断,似 乎可以想象,那接连不断的“山”是 看不到边的。
据统计,日军的疯狂屠城,全 市有三分之一房屋被烧毁,大街 小巷尸骨纵横,瓦砾成堆,被杀害 的中国军民达30万人,六朝古都, 繁华金陵,在日军的铁蹄下,变成 了血雨腥风的人间地狱.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凝视300000,——
其子孙祥钟,是台湾电影 明星, 艺名秦汉; 其孙为偶像剧演员孙国豪
第72军军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 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密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顶 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 藏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 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西方侨民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 国抗日的精英力量
迫使国民党政府不战而降。 日军以军事演习1名士兵失踪为 • 概况:? 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说说:什么是卢沟桥事变?(略)
• 看看: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已侵占我国哪些地方?
• 答:黑龙江、吉林、辽宁、察哈尔、热河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四行仓库奋战的谢晋元团800 壮士
1905.4.26~1941.4.24
谢 晋 元
广 东 字蕉 中岭 民 县 人
谢晋元将军墓
上海宋庆龄陵园内
上海纪念谢晋元的晋元中学
日军占领下的上海里弄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会战历时三个多月,消灭日军6万多 人,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历史书参考答案

历史书参考答案

历史书参考答案历史书参考答案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反思,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而历史书则是我们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然而,历史书中的内容往往是基于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在阅读历史书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批判意识,不仅仅依赖于书中的陈述,还要进行自主思考和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历史书作为历史研究的成果,其内容往往是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的。

历史学家们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解释,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

这些理论和观点被整理成历史书,供读者学习和借鉴。

因此,历史书的参考答案可以被视为历史研究的一种成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然而,历史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历史书的写作往往受到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因此,读者在阅读历史书时,应该保持批判意识,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仅仅依赖于书中的观点,还要进行自主思考和进一步的研究。

其次,历史书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历史书往往只能选择一部分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介绍和分析。

这样的选择往往是基于作者的研究兴趣和重点,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因此,读者在阅读历史书时,应该保持对其他资料的关注,以充实自己的历史知识。

此外,历史书的参考答案也需要注意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

因此,历史书中的内容往往会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读者在阅读历史书时,应该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书中的内容。

最后,历史书的参考答案只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读者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参观博物馆、遗址等历史遗迹,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可以阅读历史文献、日记等原始资料,了解当时的人物和事件;还可以参与历史研究和讨论,与其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七下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七下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七下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七下历史课本习题参考答案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

而历史课本中的习题,是我们巩固知识、检验理解的重要方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七下历史课本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大地的变迁1. 请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外部是由若干个巨大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不断地移动,造成了地壳的变动。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地震、火山、地壳变动等现象,并对地球的地质演变提供了科学的解释。

2. 请列举板块构造学说的三个证据。

(1)地壳断裂带:地壳断裂带是地球上一些地区的地壳发生断裂的带状地区,它们分布在地球上的各大洲和海洋中,这些断裂带的分布形态与板块边界相吻合。

(2)地壳移动:通过测量地壳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科学家发现地壳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这与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相符。

(3)地震和火山活动:地震和火山活动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这表明地震和火山活动与板块构造密切相关。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1. 请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局限性。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制度的作用在于选拔人才,使得社会上的人才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过分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和才华;同时,科举制度也容易导致贪污腐败和权贵阶层的形成。

第三章:中世纪欧洲1. 请简述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

封建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一种社会制度,其基本特点包括: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封建契约关系;农民对领主的服役和纳税;领主对农民的保护和赋予土地的权利;领主与领主之间的封建关系;以及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和稳定性。

2. 请简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影响。

定稿:2019秋世界历史练习部分第一册参考答案

定稿:2019秋世界历史练习部分第一册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的赠礼”1B2.(1)赞美、感激.材料歌颂了尼罗河在古埃及农耕文明中的巨大作用.(2)①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②尼罗河河水变化的规律也影响了古埃及测量学、几何学和历法的发展.(3)早期文明发展中,自然条件有决定性作用;但人类一旦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创造灿烂的文明.二、金字塔探微1.C2.(1)同意.金字塔的宏大规模,功能完整的内部结构,对巨石精确的计算、规整的堆砌等,无不显示出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水平.(2)法老具有无上权威.(3)结合图像信息,从自然条件、等级差异、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文明成果等角度思考和说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两河流域的文明1.C2.(1)C(2)A (3)B3.A14.汉谟拉比法典5.A二、古巴比伦的遗产1.(1)√(2)×(3)√(4)√2.社会上存在不同等级;法律条文细致严苛.3.农、牧、手工业等产业多样;有相应的商品经济,如统一的量具和货币4.有助于了解古巴比伦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风貌等,证明两河流域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悠久的法制传统.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文明纵览1.摩亨佐 达罗 2.雅利安种姓3.孔雀华氏4.A②;B③;C④;D①二、文学作品中的种姓制度1.古代印度出现不同的社会等级.2.婆罗门和刹帝利.3.古代印度文学,伴随着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而变化,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风貌,对于研究种姓制度有重要价值.但诗歌作为文学作品,带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还需辅以其他史料加以证明.三、佛教的产生及传播1.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产生地点:古代印度;社会背景:反对种姓制度(或婆罗门特权);基本主张: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2.佛教自古代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往中国;沿途许多地方留有石窟,这是2研究佛教东传的重要证据3.时间或人物等.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古代希腊印象1.C2.A (3); B (4); C (1)3.C二、雅典民主政治1.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职人员,保证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通过抽签产生主持城邦日常事务的主席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建立津贴制度3.同意.民主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与它以前和同时代相比,古代雅典通过各种措施保障全体公民的民主权利,是先进的.或不同意.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言之有理即可)三、亚历山大东征1.古代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2.亚历山大通过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历史影响深远;从其威猛勇敢的形象看,扑克牌设计者对其持肯定态度.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古罗马政体演变从上到下依次为:城邦政治、509年、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3二、«十二铜表法»1.“表”的内容涉及传唤、执行、私犯、公法等多个方面,法律结构完备.各条文陈述具体明晰,法律内容丰富;其中两处提到“处死刑”,法律较为严苛等2.以法律形式规定了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固定了既有社会结构,防止贵族权力过大,从总体上稳定了社会关系.三、罗马帝国与东汉1.罗马派使节到东汉,并带来象牙等物品.2.自视高于罗马.∗3.绘制出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等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灿烂的古典文化1.文学:«荷马史诗»;雕塑:«掷铁饼者»;建筑:雅典帕特农神庙;法学:«十二铜表法»;历法:儒略历(其他合理亦可)2(1)B ; (2)C ; (3)A 3.古罗马文化是对古代希腊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罗马建筑,既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又有所创新.二、«荷马史诗»与荷马时代1.荷马2.B3.当时希腊的军队装备和制造水平4.进一步表明«荷马史诗»虽然是神话作品,但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希腊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苏格拉底1.古代希腊;哲学家;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等.42.A3.(1)图一:智慧的学者形象;图二:追求自由的勇敢者形象.(2)作为后人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绘制的艺术作品,可以反映苏格拉底的历史影响和作者对苏格拉底的认识.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一、封建时代的来临从左到右依次为:CFA EBD二、从克洛维到查理曼1.都有王冠与十字架.分别象征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2.(1)耶稣帮助他在险境中反败为胜(2)第二种理由更科学、准确.第一种理由是对君权的神化.3.王权、教权相互利用,互为依存.三、封君与封臣1.封君授地并保护封臣,封臣效忠封君并提供兵役服务.2.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其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封臣,不能越级擅权.3.以土地封赐为基础.第8课西欧庄园一、图说庄园 耕地类型:领主自营地、佃户份地(自由农民份地、农奴份地).历史推论:庄园中领主与佃户之间存在经济剥削.耕作方式:休耕地、春耕地、秋耕地.历史推论:庄园实行轮作休耕制度,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合理使用土地,最大效度发挥地力.5阶级构成:领主和佃户历史推论:庄园内存在人身依附、从属关系.中心建筑:教堂、城堡.历史推论:领主在庄园中居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影响广泛经济性质:土地耕作、畜牧业、磨坊(粮食加工业等).历史推论:庄园是典型的农业经济组织.二、庄园法庭1.B A C2.C3.不同意仅从部分庄园法庭和部分日期的案例审理信息出发,缺乏更多资料辅证,不足以形成“庄园法庭更重视维护庄园主的个人利益”的结论.4.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的出现有利于庄园主维护自身利益,协调庄园内佃户之间的纠纷,维持庄园公共秩序.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多元视角看城市1.河口、港口、海湾附近 威尼斯(或热那亚等) 伦敦 巴黎2.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贸发展、人口增加等.∗3.这些城市的形成可能与早期主教地或者浅滩地区有关二、中世纪的花朵1.面包师、理发师、裁缝等手工业者;城市居民拥有人身自由.∗2.(1)裁缝、酿酒行会(2)中世纪行会是指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为保障本行业利益而建立的社会团体.行会徽章是特定同业团体的身份标识,其出现可折射出中世纪城市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3.D64.中世纪西欧大学往往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反映了城市发展对大学兴起的推动作用.5.(1)支持.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教育和文化的中心;而教会则希望通过大学在更大范围研究与传播神学(2)随着城市的兴起,城市的经济生活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份作业反映出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世俗生活的需要.∗6.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是孕育城市之花的经济土壤;拥有一定自由与自治权是培植城市之花的政治土壤;大学催生的西欧教育与学术新气象是繁荣城市之花的文化土壤.中世纪城市之花的培育者包括城市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国王、教会、大学等多种力量.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千年帝国1拜占庭 君士坦丁堡 东2.黑海 地中海 6 欧亚非 奥斯曼帝国二、沟通东西方的桥梁1.D2.C3.市场广阔、各地商品汇聚、物资丰富、交易活跃;地域广阔,经济繁荣,贸易发达,需求旺盛,文化多元包容.4.站在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拜占庭文化具有东西合璧、兼收并蓄的特征.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一、日之国由来1.自上到下依次为:本州中部、大王、海部、锦织部、锻冶部2.(1)文献与考古印证了东汉时期九州岛上的倭国曾来汉朝拜,并获赐7金印(2)古代日本在与隋唐交往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文化的落后.(3)反映了古代日本社会由落后至学习文明的发展趋势.二、武士与幕府1.(1)12(2)将军维护武士利益、武士效忠将军.2.幕府将军控制大片国土,幕府与天皇并存.∗3.“刀”作为配饰和武器,是武士身份的象征大化改新以后到近代,武士及其武士道精神,深刻影响着日本社会历史的发展.第12课阿拉伯帝国一、帝国兴亡 自上到下依次为: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51年;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从9世纪中叶起;阿拉伯帝国灭亡.二、无形之力1.西临大西洋,东与唐朝、印度接壤,南至阿拉伯半岛,地跨亚非欧三洲.2.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阿拉伯帝国不断开疆拓土;统治者重视知识,延揽翻译人才,广泛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有效沟通东西方文化;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发展等.8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欧洲的“转型期”11—12世纪西欧社会面貌:(1)(3)13—14世纪西欧社会面貌:(2)(4)(5)(6)二、欧洲的“青春期”1.C2.在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富余的农产品,通过城市不断进入市场,推动了城市的发展.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促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更多为市场生产商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人地位不断提升.3.市民阶层通过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获得了较强的经济实力,成为王权需要依靠(不容忽视)的力量.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一、文艺“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二、“复兴”与“新生”1.B2.C3.相同:题材相同,都是圣母与圣婴(基督教).不同:前者表情僵硬,头后方有象征神圣的光环,表达宗教的严肃;后者虽以圣母与圣婴为题材,却刻画了温柔慈祥的母亲形象和活泼可9爱的婴儿形象,以凸显人性(两者题材相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不同,体现了画作的时代风貌).4.“复兴”源于对古代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化复兴.纵观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绝不仅仅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模仿和复兴,这其中有继承也有创新.他们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从这个层面上看,这场运动更是一场“新生”.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一、探寻之路1.(1)哥伦布美洲 迪亚士 好望角 达 伽马 印度 麦哲伦环球航行(2)西班牙 葡萄牙2.B3.D4.欧洲地理学的发展、指南针的传入、造船技术的突破等.二、探寻之果1.寻找黄金、开拓殖民地、宣扬基督教等.2.从动机上看,欧洲新生资产阶级探寻新航路的目的是寻找黄金、开拓殖民地和传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客观上也使得欧洲、亚洲和美洲之间开始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也促进了各地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一、殖民印记(1)B (2)E (3)D (4)A (5)C 10二、血泪贸易1.2.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是以对美、亚、非洲的掠夺为代价的.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立宪之路上排依次为大宪章、议会、1640;下排依次为查理一世、查理二世、光荣革命、权利法案.二、博弈与冲突1.B2.C3.革命以反对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以另一个人(克伦威尔)的专制结束,英国的共和体制名存实亡.三、革命与妥协1.D2.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形成了议会至上的政治原则.∗3.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双方的博弈也就此展开.以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暴力冲突方式未必能使双方的利益冲突消解.双方以有条件的妥协而达成的平衡体现了双方政治上的成熟,避免了国家的动乱,这是英国人历经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给予后人的智慧第18课 美国的独立一、反抗与独立1.2.B3.B4.是对专制暴政的反抗.北美人民认为政府应当保证人民的各项权利,而不是压迫人民,当政府采取压迫人民的暴政之时,人民就有权推翻政府.(言之成理即可)二、分权与制衡1.1787年宪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制度)的确立.2.“遵从国会”:一个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存在是维护新生的美国及美利坚民族独立强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诅咒联邦政府”:反对派认为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暴政”,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独立,不应该再成立一个可能影响各州自由的中央政府.3.能.其后的历史表明各州都相继通过了1787年宪法,是美国民众心声的体现不能.因为这只代表了漫画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观点,不能代表全体美国民众.4.三权分立,相互制衡.∗5不同意.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没有哪一项权力可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这一点不同于游戏中单向制约的关系.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旧制度崩溃1.A2.第三等级地位低下(第一、二等级凌驾于第三等级之上,属于特权阶层).第三等级想要谋求一定的政治地位.3.少数人占据着多数的财富,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巨大.二、大革命爆发1.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2.吹笛人:第三等级;狮子:国王(路易十六);木偶:第一、二等级.(如有其他合理猜测,言之成理亦可)3B4.赞赏民众的行为,认为民众此举为自己赢得了“自由”.∗5.不一致.革命的目的是赢得自由,但是脱离了“法制”的自由将陷另一部分人于不自由之中,也违背了革命的初衷.(言之成理即可)三、拿破仑帝国1.D2.拿破仑虽重建了君主制,但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3.拿破仑是一个欺骗民众的“魔术师”.作者想表达的是拿破仑重建君主制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背叛和对民众的欺骗,作者通过漫画抨击了拿破仑的行为.4.普希金极力赞扬拿破仑.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是对欧洲各国的侵略,但另一方面拿破仑也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到欧洲各国(如«拿破仑法典»),成为旧制度的摧毁者和革命的象征两位作者本身的立场和观点的不同也造成了拿破仑形象的差异.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技术革新从上到下依次为:18世纪60年代;英国;“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正式试车;煤炭、蒸汽动力;从传统手工工场转型大工厂生产;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劳资冲突等.二、狄更斯眼中的工业革命1.D2.A 、B3.变化:狄更斯从单纯看到其负面影响,转变为对工业革命持肯定态度,直至形成中肯、辩证的认识.原因: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步深入,亦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三、工业“革命”1.选①,理由: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文明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跨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选②,理由: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的质变.言之成理亦可.∗2.基于上题,选择①或②,理由见上题,选③不可.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卡尔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论二、联合与抗争1.D2D3.B4.当时社会阶级严重对立,两极分化.三、光耀后世1.A2.不只存在于欧洲和美洲.在亚洲,其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非洲,其影响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3.马克思的事业是为了谋求整个社会的福祉,而非出于个人私利的考量.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略)综合练习一、文明的成果1.①C ②E ③B ④A ⑤D ⑥F2.A、C3.古代埃及法老的权威和来世信仰4.虽然注重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但社会等级森严,各阶级权利地位差异极大.5.(1)当时建筑、雕塑等技术水平(2)当时的宗教观念、审美情趣和社会状况二、地图与历史1.亚 非 欧2.该图绘制时新航路尚未开辟,绘制者在绘制地图时以«圣经»为依据,受到当时宗教观念的影响.3.相同:都将世界主体分为亚、非、欧三大洲,都受到宗教观念的影响.不同:第二幅图中明确出现了美洲大陆,可见其受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其他言之成理亦可.三、革命的宣言1.A 2.B3.A4.异革命对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要求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则要求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诉求在于推翻波旁王朝专制统治革命成果 英国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而法国大革命初期曾短暂建立君主立宪制,但迅速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制度同都提倡自由、平等;都要求制约政府权力;都在革命过程中采取过“暴力革命”的手段;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体四、人物与历史1.自上而下分为:B 、C 、E 、D 、A ;印象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2.能够选择两位人物,表述符合史实,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八年级历史(试卷定稿).docx

八年级历史(试卷定稿).docx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卷八年级历史出题:林佳审核:尹沈云2013. 11说明:1.全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共6页。

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之处。

不得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第一卷选择题(1—30)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 凡答案写在第一卷上不给分;第二卷非选择题(31-34)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一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列强的炮声”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

它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3.《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C.关税主权D.海关主权4.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oA.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B.鸦片战争以中国的战败而结束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说明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③清王朝统治已走向衰落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肯定是不可战胜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7.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右图)记录着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太平军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在1862年慈溪战役中击毙的“洋抢队”头目是A.戈登B.西摩尔C.华尔D.瓦德西9.“大将等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中国历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历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中国历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第一题答案: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的最早的文明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统一政权的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文明社会阶段。

第二题答案: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是周朝。

周朝的统治时间跨越了大约八个世纪,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

第三题答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了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等方面的标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题答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的王朝。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建立了唐朝,统一了大部分中国的领土,使中国进入了繁荣和强盛的时期。

第五题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导致了社会混乱和经济衰退,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六题答案:改革开放是指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

这些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渐开放经济,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七题答案:中国历史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这条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连接了中国北方的京津地区和中国南方的扬州地区,对中国的交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八题答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这些发明在中国的历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九题答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长城是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用于保护中国北方的边境安全。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物之一。

第十题答案:中国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对《中国历史纲要课后题》的详细解答。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准确之处请以权威出处为准。

*。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定稿)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定稿)

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
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答案】C
【解析】“竹帛烟销”和“坑灰未冷”指的是焚书坑儒事件,“山
东乱”指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故C项正确。
2.巩固统一。
(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兼采 皇帝制度
__三__皇__五__帝____名号,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拥有 __至__高__无__上____的决定权
中央机构 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 ____丞__相______、太尉、御 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事务
地方
彻底废除 ___分__封__制____,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 __郡___县__制____
1.客观条件:政权分立中蕴含统一趋势 2.秦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3.巩固统一:秦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二、秦朝的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学习任务4:读图13,概述农民起义的过程。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地点 政权 地位
公元前 ___2_0_9___年 大泽乡 “张楚”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官僚政治
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 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 政治体系
深化理解: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权力来源 权力运作 收入来源 官吏选拔
贵族政治
贵族世袭 自主性大,独立性强
封地 世卿世禄制
官僚政治
来自于皇帝 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

2023年历史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3年历史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3年历史考试题库(附答案)
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在2023年历史考试中的问题以及它们的
答案: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欧洲列强之间的殖民地争夺、民族主义的兴起、军备竞赛以及阿尔卑斯山的领土争议等复杂因素。

2. 宋朝的科技发达程度如何?
答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科技发达的时期之一。

在宋朝期间,
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和创新,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3. 什么是文艺复兴?
答案: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
该运动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以及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视。

文艺
复兴对欧洲的艺术、文学、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英国在17世纪时期进行了哪场内战?
答案:17世纪时期,英国发生了英国内战(也称为英国大革命)。

这场内战导致了国王查理一世的被处决,最终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5. 法国大革命是什么时期发生的?
答案: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年至1799年之间。

它是一场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并为之后的民主政体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一部分可能出现在2023年历史考试中的问题和答案。

请注意,这只是一份参考,不代表考试内容的具体设置。

考生们应该广泛阅读历史相关资料,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 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请以考试时的具体情况为准。

初中历史部编版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初中历史部编版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初中历史部编版课本课后习题答案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以供参考。

习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简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

-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族内部的等级制度。

它规定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继承规则,是当时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推行统一的货币和文字,修筑长城等。

习题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 简述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 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它们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如造纸术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印刷术加快了信息的流通,火药改变了战争的形式,指南针则为航海探索提供了重要工具。

2. 请列举至少三位对中国古代文化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并简要说明他们的贡献。

- 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礼”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更加普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之一,对地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习题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篇章。

2.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主义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习题四:世界古代文明1. 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古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包括金字塔的建造、象形文字的发明、以及对数学、天文学等领域的贡献。

2. 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民主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戏剧、雕塑等艺术形式。

(仅供参考)定稿:中国历史练习部分第三册参考答案(20190109)

(仅供参考)定稿:中国历史练习部分第三册参考答案(20190109)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㊀鸦片战争一㊁英人来犯1.18402.天津3.江宁/南京㊀南京条约㊀台湾岛4.D5.略.6.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7.英国商品可以更低的价格从沿海通商口岸直接倾销至中国市场,便于英国进一步攫取经济利益.二㊁林公则徐1.D2.B3.军事危机(兵源危机)和财政危机.4.维护农业利益,解决国内白银外流问题.5.不同意,巴麦尊试图维护的是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以侵略的暴力手段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做法不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价值取向.6.(1)✕㊀(2) ㊀(3)✕7.林则徐在当时是较早 开眼看世界 的士大夫,并且对当时的西方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并不全面.三㊁战争前后1第2课㊀第二次鸦片战争一㊁战端再起1.亚罗号;马神甫;俄㊁美㊁英㊁法;天津条约;北京;圆明园;中英㊁中法«北京条约».2.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继续大量出口.3.进一步向中国出售鸦片以缓解贸易逆差;但事实上逆差额进一步扩大.4.列强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扭转贸易逆差的目的未达到,因而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二㊁沦陷日盛1.2.广州㊀南京㊀天津㊀北京3.始于1856年的列强入侵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从发动战争的意图看,列强希望借这次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门户以攫取利益;从战争结果看,列强迫使中国开放了更多通商口岸,获得了更多战争赔款,攫取了更多侵略特权.第3课㊀太平天国运动一㊁ 天国 的理想1.洪秀全2.建立一个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3.A4.A㊀B㊀C5.太平军由南向北,通过西征与北伐,席卷了当时清王朝的中东部地区.二㊁ 天国 的崩塌1.维护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儒家伦理)2.湘军㊀淮军㊀洋枪队3.C24.同意.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仍维护腐朽的伦理道德,反映了其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三㊁ 天国 的信徒1.B㊁C∗2.略.第二单元㊀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㊀洋务运动一㊁应对变局1.外洋并不开化,中国制度优越,但承认外洋有 长技 ,且中国应效法.2.D3.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攫取通商㊁传教㊁游历内地等一系列特权,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4.B5.1865年的奏折中,李鸿章主张师夷长技,称洋人长技为 末 ;1874年的奏折中,李鸿章承认大清正面临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 古方 不足以应对时局之危,故需重视海防.二㊁幼童留美1.否定.陈兰彬同意吴嘉善的意见,认为应取消幼童留美.2.不能.不能以一件事情判断他对整个洋务运动的立场.3.有所肯定.大学生继续留美,或再酌情留部分聪颖㊁守纪的中学生,其余分批撤回.言之成理即可.4.否定态度.总理衙门决定立即撤回所有留美幼童.5.同意.否定者以 德性 一票否决,肯定者兼顾了技艺是否有成.6.不能.这两个材料中,对留美幼童的 德性 没有具体事实的叙述,只做了严厉的否定.另外,最重要的是评价标准问题.在风俗习惯上,中㊁美文化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截然相反.究竟是否变坏,要看采用哪种标准.∗7.从洋务运动的主导思想看,虽然其宗旨与保守势力一致,都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但在对策上洋务派主张 西用 ,与保守势力的3固守祖宗成法是对立的.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这种对立日益暴露㊁扩围或升级.从洋务运动的推进过程看,它确实迈出了中国军事㊁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实现了许多突破.但其投入巨大,收效甚微,清朝仍无法抵御列强坚船利炮,无法抑制保守势力非议.而且洋务派着力推广的 西学 在根子上与 中体 有天壤之别,这对保守势力而言是心腹之祸.所以,洋务派一举一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警惕㊁质疑或阻挠.三㊁洋务遗踪12.制造局路㊁局门路等.∗3.洋务派在上海兴办了许多民用工业,它们大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包括采矿㊁冶炼㊁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㊁铁路㊁邮政等交通运输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上海城市的发展.第5课㊀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㊁甲午国殇14续表2.D3.开放式答案,任选其一,言之有理即可.二㊁丧权辱国1.D2.C3.没有.通过«马关条约»,台湾被割给日本.4.辽东半岛㊀3000万两㊀重庆㊀沙市㊀苏州㊀杭州㊀经济重心㊀列强得以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5.同:都涉及了割地㊁赔款与开埠的内容;异:列强获得了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特权.第6课㊀戊戌变法一㊁救亡1.D2.C3.A4.D5.作者试图描绘谭嗣同誓死不屈的改革精神,表达了其对维新派的同情与支持.二㊁革新1.政治制度的变革2.开放性答案,史实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如答实现了,因为戊戌变法的过程中开设了京师大学堂以培养变法人才,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或答未实现,因为戊戌政变终结了改革的进程,仅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3.D4.儒学5.编制国家预算㊁开办新式学堂㊁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5三㊁启蒙1.B2.全国人民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4.出现了以«时务报»为代表的大量报刊,并且其发行量较为可观.说明当时社会议事风气初开,维新思想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维新思潮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5.开放性答案,符合事实,言之有理即可.从两者不同的时代背景㊁改革路径㊁结果与影响的角度进行比较,解释 殊途 与 同归 ,进而得出结论.第7课㊀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一㊁神拳义和1.B2.支持清王朝(扶清灭洋).3.缺乏自然科学知识4.从剿办变为利用㊁重视.原因在于统治阶层希望利用义和团抵御洋人入侵.5.互相借助㊁互相利用.二㊁谁之责?1.B2.八国联军攻入北京3.D4.D5.赔款最多㊁签订国最多㊁丧失主权最多等.∗6.略.三㊁漫画中的历史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中国.2.不足以证明.虽然是法国发行的明信片,但仍缺乏具体发行㊁流通范围等相关信息.3.能够较为有力地证明法国在当时确实参加了八国联军对中国的瓜分.6第三单元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㊁从 医人 到 医国1.政治改良救中国2. 医术救人 所济有限, 医国 更加重要和迫切. 医国 的关键是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孙中山从小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后接受西式教育,回国后学医,试图医术救人.随着民族危机加剧,他深感西方制度的优势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主张变法自强,最后走上了武力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二㊁民族㊁民权㊁民生1.邹容㊀陈天华2.D3.从上到下依次是同盟会㊁光复会㊁华兴会.4. 党 指第一个全国规模的㊁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理由:右列图片中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十六字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5.(1)黄帝是华夏族祖先.同盟会在«民报»绘制黄帝像,蕴含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之意,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民族主义 思想.其动机是唤起更多革命志士,参加革命斗争.(2)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旗帜鲜明地提出 三民主义 的革命宗旨.刊物的发行,对冲击清朝统治㊁反抗列强奴役㊁争取民族自由与解放,具有极大的宣传㊁鼓舞作用.第9课㊀辛亥革命一㊁碧血丹心1.南方沿海各省.清末,朝廷统治力量多集中于北方,对南方控制相对较弱;文化上,南方较北方更开放,易受革命思想影响;南方交通方便,易于运送革命物资,南方沿海各省与南洋㊁日本等地物资交流较为便利,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开展.2.(1)黄花岗起义(2)黄花岗起义为全国范围的革命提供了经验与教训,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7二㊁武昌首义1.C2.D3.A4.可了解湖北军政府所在地的位置,起义军旗帜㊁着装㊁枪械等历史信息.可推测起义军旗帜的象征意义;透过起义军的装束装备,感受起义军的精神面貌;结合照片的刊登与反响等其他信息,推测拍摄者的动机㊁立场以及民众对起义军的态度.5.A6.C∗7.不同意.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武昌起义的发生确有一定偶然性.但从清末政治形势看,革命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自兴中会成立以来,革命思想广为传播,文学社㊁共进会深入湖北新军,进行了长期的起义准备.与此同时,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革命大潮势不可当,清朝统治岌岌可危,武昌起义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爆发的.第10课㊀中华民国的创建一㊁民国初始1.B2.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3.三民主义精神.4.(1)推翻专制政府,实现国内和平,使国家真正民主㊁富强㊁自由. (2)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孙中山的革命追求部分实现.(3)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此为其功;对内凭借北洋军把控中国政局,其政治主张得到了包括黄兴在内的革命派的认可,在外得到帝国主义列强支持,此为其能,故而当国.二㊁临时约法㊀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政治经济等自由和权利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体现了 民国 的含义.8第11课㊀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一㊁袁氏当国1.弘扬民主共和精神,扫清封建专制思想,恪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维护国家稳定.2.袁世凯3.走向专制.4.A二㊁军阀割据1.2.略.第四单元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㊀新文化运动一㊁新文化运动的勃兴1.D2.A3.袁世凯㊀先进的知识分子㊀旧思想4.C5.A6.政治上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思想上提倡科学,反对迷信;观念上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二㊁承前启后,孜孜以求㊀㊀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提出 救世 的主张或积9极投身社会实践.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成为洋务派思想的先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练兵制器,积极开展洋务事业,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朝统治,创建了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积极倡导民主与科学,启迪民智,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他们的思想主张㊁社会实践促进了民众觉醒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第13课㊀五四运动一㊁五四运动1.直接㊀事发当天的新闻报道2.A3.拒签和约㊀曹汝霖4.B5.新特点:材料三反映出五四运动参与度深,学生罢课㊁商人罢市,根据所学可知还有工人罢工.五四运动成为一场全体民众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 巴黎和约 上签字.二㊁五四精神1.罗家伦将五四运动的过程与影响归功于学生;林一新侧重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由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引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由学生运动而起㊁进而全民族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强大的政治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由此形成的爱国㊁进步㊁民主㊁科学的五四精神得以推广和弘扬,所以这不仅是中国学生的创举㊁中国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人民的创举.第14课㊀中国共产党诞生一㊁开天辟地1.B102.A3.(1)C(2)分布在东中部省会和发达城市.(3)大学较多㊁经济基础较好,工人阶级力量较大㊁新思想活跃㊁留学生相对集中㊁租界较多二㊁工人运动高涨㊀㊀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1923年2月7日遭军阀吴佩孚镇压.邮票中的主体建筑分别是 二七纪念碑 二七纪念塔 ,象征着革命精神屹立不倒,与世永存.首日封中工人纠察队队员戴着红色臂章,手擎劳工神圣的红旗,象征着革命者一往无前的斗争气概.邮戳样式则是当年罢工开始时拉响的汽笛,表达了后人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追思.第五单元㊀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㊀北伐战争一㊁ 第一次握手1.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2.1924㊀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夺取地方党政权力.随着北伐的胜利,工农革命运动高涨,触动了大地主㊁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二㊁银元照 变迁㊀㊀八年.1921年,北洋军阀争斗不断.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准备北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同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继续北伐.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三㊁漫画见 北伐1.农工兵商学大联合.112.军阀㊀帝国主义3.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折射出历史进程中的时代特征.4.结合说明文字可知,左图站在北方军阀立场上,反对蒋介石北伐;右图仅从图片上看,作者表达了北伐是由各种力量组成的,但赞成或反对还需辅以其他资料.5.创作者的情感㊁立场不同,图画表达的主旨也会不同;揭示不同派别存在的事实等.第16课㊀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㊁星星之火1.①D㊀②A㊀③B㊀④C㊀⑤F㊀⑥E2.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被誉为 中国革命的摇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天下第一山 .二㊁ 红色 钱币1.B2.处于几省交界处.3.出现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4.实物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证价值.第17课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㊁走向成熟1.推行 城市中心论 ,要求红军占领城市,导致多次起义失败;第五次反 围剿 中,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一再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直冲敌人封锁线,损失惨重.2.缺乏对中国国情全面㊁深刻的认识;机械地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3.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左 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12二㊁ 红军不怕远征难1.B㊁D㊁A㊁E㊁C2.从上到下:C㊁A㊁D㊁B3.文学艺术作品.4.赞美㊁歌颂㊁自豪等.5.上述文学艺术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长征的认识,与历史记载相互印证,反映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6.都具有革命的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第六单元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㊀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㊁亡国之危1.A2.A3.C4.东北5.为统治需要,混淆视听,欺骗民众.6.能反映创作者的立场与观点,但就其内容而言未必是历史真相.二㊁救亡运动1.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2.中国共产党有组织㊁有计划地开展抗议活动.3.同意.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揭露日本策动华北自治的吞并阴谋;培养了一批革命知识青年,积极参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4.国民党对日态度为 攘外必先安内 ;共产党对日态度是积极参与抗日运动,取得了政治主动.三㊁新闻 说 事变1.D2.称呼变化:蒋介石㊁独裁者㊁委员长㊁蒋将军㊁领袖.态度变化:中立㊁不满㊁欣赏.客观原因:西安事变的突发与发酵;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努力,国共停止内战,联合抗日.13第19课㊀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㊁方寸颂歌1.D㊁B㊁A㊁C2.纪念抗战胜利.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二㊁金陵之殇1.不能.以历史为背景的电影作品往往带有想象㊁夸张等艺术成分.2.能.材料二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人的回忆,材料三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报纸对此所做的报道.3.中方: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控诉是有力的.中立方:作为中立方亲历者,对南京大屠杀的揭露具有说服力;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盟友,其亲历南京大屠杀的回忆㊁书面报告或当时影像资料等也是有力证据.第20课㊀正面战场的抗战一㊁血肉筑长城1.B㊁A㊁D㊁C2.正面3.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远征军入缅作战,屡挫敌锋,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二㊁各方执一词1.材料一,认为汤恩伯畏敌避战;材料二㊁三,赞同汤恩伯的作战策略.2.当事人参与该事件的程度不一;当事人或作者的立场㊁观点㊁利益的不同;当事人的记忆可能出现偏差等.第21课㊀敌后战场的抗战一㊁八路军山西第一战1.平型关大捷2.B143.(1) ㊀(2) ㊀(3) ㊀(4)✕二㊁敌后抗日根据地1.(1)陕甘宁根据地㊁晋西北和大青山根据地㊁晋察冀根据地㊁晋冀豫根据地等.(2)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一般都建于数省交界处;往往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3)陕甘宁㊀延安2.抗日民主㊀减租减息3.D三㊁老新闻中的 百团大战1.19402.百团大战由彭德怀指挥;取得了重大胜利等.3.«新华日报»等进步媒体及时宣传百团大战胜利成果,打击日军侵略气焰,激励抗日军队和民众的士气,发挥了新闻舆论的战斗作用.第22课㊀抗日战争的胜利一㊁不和谐的音符1.19412.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3.在事变中被扣押的新四军军长叶挺.4.周恩来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㊁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在事变中牺牲同志的悲痛之情.二㊁胜利的法宝1.(1) C㊀(2) A㊀(3) D㊀(4) B2.(1)B(2)规模可能较大.推测依据: 第五四八号 及 座号26排17号 等.(3)确立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坚持了14年. (2)略(3)中国以全民族的力量,以长期的坚持,以巨大的牺牲,牵制了日本的主要侵略势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㊁维护世界和平作出15了巨大贡献.(4)胜利原因:中华儿女的浴血奋战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胜利法宝: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全民族抗战.第七单元㊀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㊀内战爆发一㊁山城谈判1.重庆谈判签署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或 双十协定 ).2.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为实现民主统一㊁和平建国创造条件.3.从国内形势看,国共两党在许多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从国际形势看,美苏的紧张形势对我国国内局势有不利影响.二㊁内战之殇2.(1)蒋介石.从其光头㊁胡须等形象特征上判断.(2)蒋介石表面上说要和平建国,实际上磨刀霍霍准备内战,揭露其奸诈㊁狡猾的真实面目.(3)作者的态度和艺术夸张对舆论产生了影响.第24课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D2.B3.广大农民.16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给农民以土地和自由,激发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之情,进而以实际行动(包括青年参军,参加民兵㊁地方自卫队㊁妇联和农会等组织),支持解放战争.5.教科书作者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的观察视角: 内战 以国民党为观察视角,指国民党发动内战; 解放战争 以共产党为观察视角,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二㊁解放战争的胜利1.D2.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创造了有利条件.3.平津战役4.(1)渡江战役.(2)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三㊁攻占总统府1.同:都体现了解放军在攻占总统府时的重要作用.异:图一以照片的方式记录了特定历史时刻的历史全景.图二以油画的方式对解放军进行雕塑般的形象塑造,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上,充满艺术张力.2.图一是该历史事件发生时拍摄的照片,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场景.图二是事件发生约30年后的油画,反映了创作者对该历史事件的认识;同时,该作品被官方和民间广泛认可,也体现了人们对其所传达价值观的认同.第八单元㊀近代经济㊁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㊁状元实业家1.洋务运动期间,在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在军事方面,组建新式洋枪队,初步建成南洋㊁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中教育和海陆军建设等改革措施并没有改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外国人在中国设厂,既是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也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73.从 振兴实业挽回利权 和 请用国货 等字样可以看出,该企业主张实业救国㊁振兴民族经济㊁抵制外国侵略的观念.二㊁文明生活新风尚1.易服饰㊁剪辫子㊁禁缠足㊁行阳历㊁废跪拜㊁修马路等.2.A3.B4.不一致.前者坦然㊁从容,后者被迫㊁恐惧.5.有些人接受了革命思想,认为剪辫子是反对清王朝㊁追求独立的象征.有些人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反对剪辫子.6.新旧杂糅㊁艰难转变.第26课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㊁文教之花1.B2.C3.(1)«申报»(2)商务印书馆(3)新华书店4.新式学堂:南洋公学.报刊:«申报»«新闻报».杂志:«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㊁中华书局㊁开明书店㊁生活书店等.二㊁传媒新风1.表层信息:该报创办于清同治年间;刊头用清朝纪年和英国公元纪年两种方式;文字阅读采用从右到左㊁从上到下的方式等.深层信息:该报可能由英国人创办;该报是报纸这种近代传媒方式在上海出现的重要证据等.2.同意.从发刊词看,«申报»的阅读对象顾及各类人群;宣传内容包含政治㊁风俗㊁外交㊁商贸等多个方面;撰稿原则要求做到真实㊁易懂㊁不浮夸等.这对于当时处于专制统治中的言论闭塞的中国民众而言,有了解时势㊁打开视野㊁接受新思想㊁感受言论自由之效,开一代新风气.18。

元朝的统一 (定稿)

元朝的统一 (定稿)

元朝的统一
1227年 灭西夏 1234年 与南宋联手灭金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元世祖—忽必烈 1276年 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临安
1279年 灭南宋,统一全国
注意:
铁木真 统一的的是蒙古各部落
忽必烈 统一了全国
铁木真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的抗元斗争
• 元军南下进攻临 安时,文天祥组 织军队抗元,他 兵败被俘,囚禁 在大都,始终坚 贞不屈,表现出 崇高气节,最后 被杀害。
思考: 为什么说元统一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那么是否意味着文天祥坚持抗元是不识时务、 逆历史潮流呢?可是为何直到今天人们还是非 常敬佩文天祥呢?
答:元统一结束长期分立局面,建立统一多民族国 家,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 所以应该肯定元统一全国的客观作用。但蒙古发动 战争的主观动机却是掠夺人口、土地。文天样抗元 斗争,保卫南宋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兵 败被俘,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体现民族 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已成为中华民 族性格的象征。

部编历史参考答案

部编历史参考答案

部编历史参考答案部编历史参考答案: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的未来指引方向。

而部编历史参考答案,则是我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一种工具和辅助材料。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部编历史参考答案的作用、优缺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部编历史参考答案是教材编写者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总结归纳出的历史知识点的答案。

它们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部编历史参考答案通常包括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详细解释,以及相关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答案,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然而,部编历史参考答案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们可能过于简化和概括历史事件,忽略了一些细节和争议。

这种简化可能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其次,部编历史参考答案的内容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偏见。

教材编写者的个人观点和价值观可能会对答案的内容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认识和判断。

最后,部编历史参考答案可能过于固定和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历史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学科,仅仅依靠答案来理解历史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部编历史参考答案呢?首先,我们应该将它们作为学习历史的参考和辅助材料,而不是唯一的依据。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历史知识,包括阅读其他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和进行实地考察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其次,我们应该对部编历史参考答案持有批判性的态度。

我们应该审视答案中的观点和论证,思考其合理性和可信度。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辩论来进一步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最后,我们应该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历史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只有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部编历史参考答案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历史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全套

历史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全套

上编综述单项选择1.中国近现代史,是指(B)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A.1830年B.1840年C.1842年D.1848年2.从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B)。

A.古代史B.近代史C.现代史D.当代史3.中国现代史是指(C)以来的历史。

A.1840年B.1919年C.1949年D.1956年4.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B)。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5.西方殖民主义者势力来到东方的目的是(C)。

A.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B.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义社会C.为了把东方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为了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虎门条约》D.《黄埔条约》7.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D)。

A.封建社会B.半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A)。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A)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10.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C)。

A.认识农民问题B.认识土地问题C.认识中国基本国情D.认识武装斗争问题11.1843年10月,(A)之间签订了《虎门条约》。

A.中英B.中日C.中法D.中美12.1844年7月,(C)之间签订了《望厦条约》。

A.中英B.中法C.中美D.中日13.1844年7月,中美之间签订了(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14.1844年10月,(B)之间签订了《黄埔条约》。

A.中英B.中法C.中美D.中日15、1844年10月,中法之间签订了(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虎门条约》D.《黄埔条约》16.近代中国产生的新兴的劳动阶级是(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C
3.B
4.D
5.D
6.C
7.D
8.B
9.A 10.C 11.A 12.D 13.B 14.B 15.C
二、非选择题(共4题55分)
16.(12分)
图3:信息:统一;定都“长安”;少数民族是“匈奴”;沟通“西域”。

时期:西汉时期。

图4:信息:局部统一;定都“东京”;少数民族政权有“辽”“西夏”;台湾“流求”。

时期:北宋时期。

图5:信息:统一;定都“大都”;“中书省”“行省”等行政机构;管辖西藏的“宣政院”;台湾“琉球”。

时期:元朝时期。

评分建议:
①赋分:信息5分(一个信息2分,三个信息5分)+时期1分
②信息:学生选取其他合理信息,参照赋分。

17.(14分)
(1)答案示例:
话题: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断努力
说明: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严复翻译《天演论》等西方著作,系统介绍西方的民主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民国初年,面对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等小说,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祖国建设的呼唤,钱学森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参与导弹、原子弹等的研发,大大推进了新中国的国防现代化。

总之,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担当。

(2)局部话题参考:
19世纪末的维新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中国初期的国防建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评分建议:
①赋分:话题4分+说明8分+总结2分
②说明:学生选取其他的整体或局部话题,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进行说明,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参照赋分。

①赋分:信息5分(至少包括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只回答一个方面不超过3分)+价值5分(至少包括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只回答一个方面不超过3分)+总结4分(史料类型2分+史料价值2分)
②思路:选取其他信息、从其他角度解读,言之有理,参照赋分。

19.(15分)
(1)从私人的商业贸易企业,到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再到英国政府的协助者。

(6分)(学生只回答角色,没有演变,只给2分)
(2)《泰晤士报》站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角度肯定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地位,但是忽视了它殖民活动对所在地产生的历史影响。

东印度公司通过英国政府授予它的诸多特权,垄断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扩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也推动了“日不落帝国”的形成;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中国等地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贸易等,给这些地区带来了严重灾难。

评分建议:
①赋分:观点3分+看法6分(客观4分+局限2分)
②思路:学生选取其他史料、进行其他角度的解读,言之有理,参照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