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文库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文库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文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推行郡县制C. 修建长城D. 推广儒家思想答案: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武举答案:C3. 宋朝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下列哪一项不是宋朝的经济特点?A. 农业技术进步B. 手工业繁荣C. 纸币广泛流通D. 重农抑商政策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拓海外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建文帝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下列哪一项不是他的政绩?A. 平定三藩之乱B. 收复台湾C. 推行摊丁入亩D. 签订《尼布楚条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以下哪些事件是发生在唐朝的?A. 玄武门之变B. 安史之乱C. 黄巢起义D. 开元盛世答案:B、D7. 以下哪些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A. 郑和B. 张骞C. 汪大渊D. 徐霞客答案:A8. 以下哪些是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聊斋志异》D. 《儒林外史》答案:A、C、D9.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郑国渠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答案: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即废除其他学派的思想,只推崇儒家学说,使儒家思想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

12. 描述一下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的特点。

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社会风气开放,是唐朝乃至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由谁改进的?A. 蔡伦B. 张衡C. 毕昇D. 祖冲之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世袭制C. 禅让制D. 分封制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唐朝时期的盛世?A. 开元盛世B. 贞观之治C. 永徽之治D. 康乾盛世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贸易往来C. 寻找宝藏D. 传播文化答案:A5. 清朝末年,哪一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6.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以下哪三项?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D. 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答案:A7. 下列哪个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爱国B. 进步C. 科学D. 民主答案:B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哪个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一年?A. 1949年B. 1950年C. 1952年D. 1954年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成就?A. 经济特区的设立B. 恢复高考制度C. 工业革命的完成D.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

答案:武则天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______。

答案:宝船4.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______主义是核心。

答案:民权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______问题。

初中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最著名的外国使节是谁?()A. 马可·波罗B. 玄奘C. 鉴真D. 郑和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事件?()A. 建立东厂B. 废除丞相制度C. 建立锦衣卫D. 洪武之治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哪次重要的战争以巩固国家统一?()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平定三藩之乱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5.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建立了中华民国C. 孙中山是主要领导人D.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完全独立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______。

答案:洪武3.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割让了香港岛。

答案:南京条约4.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9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年。

答案:1921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措施。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简述清朝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藩之乱。

康熙帝采取了分化瓦解、军事打击等策略,最终成功平定三藩之乱。

这一事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什么现象?答案: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的循环现象。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历史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度D. 世袭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东南亚B. 南亚C. 非洲东海岸D. 欧洲答案:C4.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其中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 乾隆帝B. 嘉庆帝C. 道光帝D. 咸丰帝答案:C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运动,它发生在哪一年?A. 1911年B. 1915年C. 1919年D. 1921年答案:C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抗争,它开始于哪一年?A. 1931年B. 1935年C. 1937年D. 1941年答案:C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什么节日?A. 国庆节B. 劳动节C. 建军节D. 春节答案:A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其改进者是?A. 蔡伦B. 毕昇C. 张衡D. 祖冲之答案:A9. 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他的诗作以什么风格著称?A. 豪放B. 婉约C. 现实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C10. 清朝时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中,中国主要出口的是什么商品?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_________时期蜀郡太守_________主持修建的。

答案:战国;李冰2.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日本留学生是_________。

答案:阿倍仲麻吕3. 明朝时期,中国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3. 下列哪一位不是“战国四公子”?A. 孟尝君B. 信陵君C. 春申君D. 李斯答案:D4.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什么?A. 铜钱B. 铁钱C. 银锭D. 金条答案:A5. 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开辟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6.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鼎立”是指哪三个国家?A. 魏、蜀、吴B. 秦、汉、楚C. 宋、金、辽D. 齐、楚、燕答案:A7.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A. 长平之战B. 垓下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B8.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景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9. 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10. 下列哪一位不是“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杜甫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国家并存的时期。

答案:魏、蜀、吴2. 唐朝时期,__________是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女中诗圣”。

答案:薛涛3. 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__________。

答案:《三国演义》4.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形容__________的成语。

答案:言而有信5.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形容__________的成语。

答案:时来运转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历史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废除分封制C. 实行科举制D. 建立行省制答案:A2. 唐朝时期,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进行贸易D. 寻求长生不老药答案:B4. 清朝乾隆年间,以下哪项技术没有被广泛使用?A. 火药B. 指南针C. 活字印刷术D. 蒸汽机答案:D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D. 五四青年节的设立答案:A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答案:D7.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世民B. 李渊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的科技成就?A. 火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C9.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海禁政策的内容?A. 禁止民间海上贸易B. 限制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C. 鼓励海外贸易D. 严格管理海上船只答案:C10. 清朝末年,以下哪场战争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3.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______次南巡。

答案:六次4.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的条约是______。

答案:南京条约5.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是“外争国权,______”。

答案:内惩国贼6. 三国时期,刘备建立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蜀汉7.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时,定都于______。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允炆D. 朱高炽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哪次重要的战争?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平定三藩之乱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5.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下列哪四项?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丝绸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瓷器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茶叶答案:A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______制。

答案:郡县2. 唐朝时期,以诗作《春望》闻名的诗人是______。

答案:杜甫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曾是______的一名将领。

答案:红巾军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之乱。

答案:三藩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世界航海事业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答案:指南针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盛世的成因。

答案:唐朝盛世的成因主要包括:政治清明,开明的君主如唐太宗、武则天等;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长足发展;文化繁荣,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高峰;对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有哪些重要的贡献?答案: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包括:平定三藩之乱,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开疆拓土,扩大了清朝的版图;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重视文化教育,编纂《康熙字典》等。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深远。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材料更加方便、经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知识的积累;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复制效率,使得书籍更加普及,推动了教育和科学的发展;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对军事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发明则极大地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唐朝对外交流的重要表现?()A. 玄奘西行取经B. 日本遣唐使来华C. 郑和下西洋D. 鉴真东渡日本答案:C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校D. 朱熹答案:D5. 以下哪个条约不是清朝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马关条约D. 尼布楚条约答案:D6.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淞沪会战D. 甲午战争答案:D7. 新中国成立后,以下哪项不是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A. 没收地主土地B. 分配给农民C. 保留富农土地D. 土地国有化答案:D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A. 抗美援朝战争B. 三大改造C. 文化大革命D. 土地改革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D10. 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是清朝的皇帝?()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朱元璋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

答案:秦朝2. 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中,_______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团。

答案:遣唐使3.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多次侵略,其中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败。

答案:甲午中日战争4. 明朝时期,_______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5.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_______,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2.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④注重军队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198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智慧”是指A.“仁”和“德治”B.“兼爱”和“非攻”C.“无为而治” D.实行“法治”4.20XX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5.右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

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鲜卑族B.女真族C.契丹族D.党项族6.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7.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A.统一了蒙古B.建立了元朝C.灭亡了南宋D.创立了行省制度8.“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9.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桥梁不但连接交通,有的还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

下列桥梁中,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辛的有①赵州桥②泸定桥③卢沟桥④武汉长江大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下列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取的是A.事件发动者B.事件的名称C.解决的方式D.主张及要求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西部开发D.民族区域自治13.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而颁布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4.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5.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16.1955年的万隆会议,不仅取得了圆满成功,还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主要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拥护社会主义的主张17.“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邓稼先D.袁隆平18.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是在A.汉谟拉比当政时期B.穆罕默德当政时期C.伯利克里当政时期D.亚历山大当政时期19.在古代文明的传播与融合中,架起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是A.苏美尔人B.雅利安人C.日耳曼人D.阿拉伯人20.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说明启蒙思想A.点燃了革命火种B.巩固了封建统治C.阻碍了社会进步D.传播了科学知识2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理论依据源自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22.今天,我们无一不在感受着电灯的光明,享受着电器带给我们的多彩生活。

溯本求源,我们应该敬仰的发明家是A.瓦特B.莱特兄弟C.卡尔·本茨D.爱迪生23.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

这两个人物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C.达尔文和梵高D.牛顿和爱因斯坦24.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持、援助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的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

”据此推断,他针对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26 27 28 29 总分核分人得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2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2分)“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2分)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那一朝代官制的变化?(2分)“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2分)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2分)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2分)“偏房”外景27.(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签订《南京条约》图二:签订《辛丑条约》(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4分)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2分)(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哪两面大旗?(2分)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4)依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

(4分)28.(14分)历史上,不乏正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典型事例,也有不正当合作,互相仇视敌对的不争事实。

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走进历史──回顾历史上的正当合作(1)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和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曾经两度合作。

请分别说出国共两次合作的重要历史作用。

(4分)(2)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国家间的合作能够化解危机和灾难。

请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一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要求:从史实及其作用两方面来作答。

)(4分)步骤二:图说历史──再认历史上的不正当合作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二: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3)观察以上世界形势图,分别回答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4分)步骤三:直面现实──感悟当今国际合作的真谛(4)你认为在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29.(12分)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1)材料一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2分)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分)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2分)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2分)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讲话(3)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2分)(4)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历史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B 3.A 4.B 5.C 6.D 7.A 8.A 9.C 10.B 11.C 12.D 13.A 14.B 15.A 16.B 17.D 18.C 19.D 20.A 21.D 22.D 23.B 24.A 25.C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