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中的相对完美复仇

合集下载

凄美的恋歌_评_霍小玉传_

凄美的恋歌_评_霍小玉传_

1999年12月 阴山学刊 D ec11999 第12卷 第4期 Y I N SHAN A CAD EM I C JOU RNAL V o1.12 N o14凄 美 的 恋 歌——评《霍小玉传》白大平(包头钢院人文社科部,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 要:《霍小玉传》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传颂弗哀。

其典型的人物形象,尚阀阅的社会制度,是这则悲剧真挚动人的主要原因,高超的艺术手法又为这曲恋歌凭添了一种哀艳缠绵,凄戾悲怆的色彩。

关键词:唐代;传奇;《霍小玉传》中图分类号:I207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69(1999)04—0018—03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衰”(《少室山房笔丛》)。

直到今天,这位著名学者的话仍被认为是对唐传奇较公允权威的评价。

《霍小玉传》情节并不复杂,但文笔隽美,描摹细腻,哀艳缠绵,凄戾悲怆。

读来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作者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揭露了封建婚姻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的门阀制度,对妓女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古典小说写才子佳人题材者颇多,然而大多流于世情俗套。

蒋防的《霍小玉传》却有别于此,他以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为线索,写下了这则举子和妓女的爱情故事,精心地塑造了霍小玉这一惨烈动人、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怆哀惋的爱情悲歌。

霍小玉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但她有着特殊的生活经历。

这种经历,同她的性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她本是王府的千金小姐,只因“出自贱庶”,所以霍王死后与母亲一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

霍王在世之时,她颇受宠爱,及笄之时,犹令玉工替她作钗,且酬玉工万钱。

离开王府时业已成人,她不但美丽绝伦,聪慧无比,而且“音乐诗书,无不通解”,因而被“追风挟策,推为渠帅”的媒婆鲍十一娘惊为“天人”。

高贵的出身,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件……可以说她具备了一个少女所能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答案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答案

《大学语文》B课程作业(三)判断题(一)1、所谓古文,是和“时文”即骈文相对立的一种文体,意在恢复先秦两汉的散体散文。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2、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物是苏轼。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3.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大力倡导古文的作家是柳宗元。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4.北宋第一个散文大师是欧阳修。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古文运动中成就最高的八个人的合称。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6.唐宋八大家的名称正式确立于明初朱右编选的《八先生文集》。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7.柳宗元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创作口号。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8.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又称新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9.欧阳修去世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王安石。

(不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10.唐宋两代古文运动成功继承了秦汉散文和六朝骈文这两份文学遗产,极大丰富了散文创作。

(正确)判断题(二)1、志怪小说的直接源头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2、志人小说的真正形成,是以汉代刘向编著《说苑》、《新序》等书的出现为标志的。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3、《儒林外史》采用联缀式的艺术结构方式,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正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正确4、《西游记》虽以玄奘取经事迹作引子,却摆脱了对史实的依榜,运用虚构法则和幻想形式进行再创作,是中国小说史上又一大开拓。

唐传奇《霍小玉》赏析

唐传奇《霍小玉》赏析

唐传奇《霍小玉》赏析摘要:唐传奇是我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文学体裁。

它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

唐朝由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物质基,因而整个社会的风气较之其他的朝代社会风气更为开放和自由。

突破了“女便是德”的传统论调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霍小玉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从上上折射出深厚的内蕴。

关键词:唐传奇;霍小玉;形象内蕴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唐传奇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系列女性形象更是光彩夺目,《霍小玉》中的霍小玉无疑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她的美丽、痴心以及对于爱情的义千百年来感动着众多的读者。

使读者为她的爱情悲剧而悲戚难抑,正如胡应麟:“唐人小说记闺阁事,绰约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

”霍小玉出生在霍王府并且受到霍王的喜爱,然而霍王爷去世后却被王府以其母亲出身由赶出了王府沦为娼妓。

但是霍小玉并没有因此而堕落,尽管成为地位低下的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清白和人格的尊严。

在爱情方面霍小玉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想“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

这就触犯了唐朝的婚配标准,唐代有“当色为婚姻律令,唐律中说的很明白:“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

官户女者,亦如之。

良人娶官户女者,加二等。

即奴婢私嫁女与良人为妻为妾者;知情娶者,与同罪。

各还正之。

”霍小玉不会不知道这一条律令,然而她却有“当色为婚”的婚姻观念,勇敢地追求自己所希望的两情相悦自由结合的爱情。

霍小玉还有着先进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她与李益做的八年的约定是追求的“一夫一妻”生活。

在那个男人都妻妾成群女人也不以为意的年代,霍小玉能有如此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霍小玉身上的反抗意识,一种不屈服命运安排意识。

被赶出王府却依然自尊自爱,在遭遇爱情背叛后不是哭哭啼啼、悲悲切哀怨怨,也不想崔莺莺一样逆来顺受。

她以一种以往女性少见的决绝的姿态去人李益进行报复,以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浅析霍小玉的复仇行为

浅析霍小玉的复仇行为

浅析霍小玉的复仇行为摘要:唐传奇是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的产物,是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

它对于女性形象有着极大的关注,塑造了许多细腻丰富的成功女性形象。

其中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文的压卷之作,是最早一篇反映因男子辜负女子背弃诺言导致女子殉情的作品。

自古以来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建构的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模式司空见惯,但霍小玉的复仇行为却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大多数女子不管是社会环境的束缚还是自身,都会采取沉默认命,自怨自艾的态度,敢于为自己争取公道的却是寥寥可数的,她们最大的魅力在于勇敢和开明,选择了至死不屈,抗争到底。

关键词:霍小玉;复仇行为;悲剧一、《霍小玉传》中霍小玉复仇行为的简述《霍小玉传》主要讲述了到长安应考的才子李益在鲍十一娘的引见下与流落在民间的已故霍王之女小玉相会,小玉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自己身份卑微,爱情不会长久,向李益许下八年之约。

而后李益迫于家庭权威与卢氏定亲,辜负小玉且不肯再见,在黄衫客的帮助下俩人见面,之后小玉悲愤而死并发下复仇的决绝誓言,死后冤魂复仇,使李益猜忌心加重,致使妻妾或被休或被恐吓,复仇成功。

(一)复仇行为的特点霍小玉的复仇行为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李益妻妾等女性的复仇,却没有向李益本人直接进行报复。

二是她在死后,冤魂进行复仇。

她对现实有着理智的认识,但是在爱情中仍然天真执着,固执己见。

她追求与之相配的才貌双全的如意郎君“有一仙人,谪在下界,不邀财贸,但慕风流”[1],对爱情有极高期许。

在和李益认识早期,她便叹到“妾本娼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

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2]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她对现实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

两年后,李益走马上任,她清醒地认识到他家中没有正妻,这次回去必定会成就姻缘。

李益归家果然与卢氏定亲,为筹备婚礼他无法与小玉相见,更是刻意避免,这也是李益抛弃她的原因。

另外霍小玉死后不久,李益就与卢氏在一起,面对又爱又恨的人的妻子,霍小玉变化出二十多岁的男人以及不知何时掉落的表达爱意的同心结,都令李益怀疑卢氏的忠诚,即使身为名门望族,也只能遭受丈夫的怀疑猜忌之心与身体的虐打,最后沦落到被诉讼到公堂而被休弃的下场。

名妓霍小玉的悲惨人生 因爱生恨展开复仇

名妓霍小玉的悲惨人生 因爱生恨展开复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名妓霍小玉的悲惨人生因爱生恨展开复仇
导语: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一首《写情》似乎写出了李益对所爱之人无穷的哀思,佳人逝去,带走了他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一首《写情》似乎写出了李益对所爱之人无穷的哀思,佳人逝去,带走了他的魂,拆散了他的魄。

痛呼哀哉,此生已无可恋。

巨痛之下,对爱的追忆如此耀眼,炫目的光芒掩盖了本可捕捉的情思。

李益,陇西人士,考中进士的那一年,他刚刚二十岁。

绝对能称得上青年才俊,且少年得志。

《唐宋传奇集——霍小玉传》里说:“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
他出身高门,才思纵横,擅吟诗作赋,且“丽”词“嘉”句,必是善解风情之作。

他与那些只会掉书袋、埋首于案牍公文的同辈相比,更是一时两无。

他的诗每每是墨迹未干,长安的教坊乐工就千方百计地求来,谱上曲子让歌姬吟唱,长安无数豪门贵族请画工将他所写的《征人歌》、《早行将》等诗,绘在屏帏上,视为珍品。

大历年间的长安城无人不知李益李十郎的诗名。

李益及第后暂留京城,等待委派官职。

其得意自傲不消言表,便要做足了风流才子。

风流才子自然与普通学子不同,他高中金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上下联络谋个好差事,也不是回到家乡大摆筵席风风光光,再上香祝祷以感谢祖先庇佑,而是到长安“思得佳偶”。

若你以为他的得佳偶是欲寻佳人结夫妻之缘,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纵有千般要求,他所求的不过是一个伴儿,不至于让他在长安的这几
生活常识分享。

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满分标准答案

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满分标准答案

西工大17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32 道试题,共 80 分)1. 下列作品不属于郭沫若的是()。

A. 《虎符》B. 《高渐离》C. 《南冠草》D. 《雷雨》满分:2.5 分正确答案2. 下列不属于周作人作品的是()。

A. 《故乡的野菜》B. 《乌篷船》C. 《北京的茶食》D. 《包身工》满分:2.5 分正确答案3. 春秋战国时代()家不在四大显学之列A. 墨家B. 法家C. 名家D. 道家满分:2.5 分正确答案:C4. 下列戏剧属于丁西林的是()。

A. 《一只马蜂》B. 《武则天》C. 《这不过是春天》D. 《日出》满分:2.5 分正确答案:A5.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王国维称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境界。

A. 第二种B. 第一种C. 第三种D. 最终满分:2.5 分正确答案:B6. 《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A. 蒲松龄B. 陈玄祐C. 刘义庆D. 蒋防满分:2.5 分正确答案7. 词史上许多婉约派词人前后身世反差很大,参透古今哀愁,可谓古之伤心人,这样的词人除了李煜还有()。

A. 苏轼B. 晏殊C. 柳永D. 晏几道满分:2.5 分正确答案8. 被誉为“政治抒情诗”的作者有贺敬之和()。

A. 李瑛B. 郭小川C. 梁上泉D. 公刘满分:2.5 分正确答案:B9. 企业最权威的行政公文是()。

A. 命令B. 决定C. 通知D. 议案满分:2.5 分正确答案:B10. 北宋及辽金在()和()基础上形成诸宫调。

A. 词散曲B. 宫调赚词C. 鼓子词赚词D. 说话曲艺满分:2.5 分正确答案:C11. “世情小说双子星座”是指《儒林外史》和()。

A. 《红楼梦》B. 《聊斋志异》C. 《世说新语》D. 《醒世恒言》满分:2.5 分正确答案:A12. 唐传奇最后一篇是()。

A. 《非姻传》B. 《儒林外传》C. 《聊斋志异》D. 《虬髯客传》满分:2.5 分正确答案:A13. 李白字太白,号()。

《霍小玉传》赏析

《霍小玉传》赏析

唐宋作品《霍小玉传》赏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

蒋防生活在中唐时期。

中唐时期是一个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动荡、文化思想活跃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动荡的时代。

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特别是以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为主要标志的“安史之乱”,更是对中晚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而这一时期,以中晚唐为背景所产生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对当时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影响。

故事从安史之乱后开始,这时的唐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霍小玉也因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沦为艺妓。

此时霍小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李益相识相知相爱。

当她遇到李益时,她完全沉浸在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中,最终的结局是被抛而逝的悲剧。

霍小玉仰慕着少有才思,丽词佳句的李十郎,李益自己也“思得佳偶,博求名妓”,因此才有媒婆的穿针引线,他们很快就坠入爱河。

可见当时的士大夫以风流为佳谈,视歌伎为玩物。

然而,两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李益出身显赫,但没有政治背景和文化修养,他一心想通过做官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地位。

山盟海誓定情之后,李益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了宦途,李益的懦弱终是抛弃了霍小玉与母亲订下婚约的卢氏成婚,于是爱情至上的霍小玉病倒了。

产生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唐朝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下的社会背景,二是霍小玉把爱情当成了全部,只能依附李益而造成的。

《霍小玉传》最大的特色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描写。

出生贫贱的歌伎只能是这些纨绔子弟、风流才子的玩物。

霍小玉一开始便不是和门族清华的李益在一个平等的关系上,虽是霍王之女,却沦落风尘,纵使卖艺不卖身,在世人眼里也只是一个低贱的娼门歌伎。

体现了了古代中国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与男权主义的反差。

蒋防的《霍小玉传》中的反映的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与中唐时期有着密切联系,这个时候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的顶峰。

这时虽然也出现过一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和观念,但总体而言,仍然是一个封建统治极其牢固、封建制度极其腐朽、封建思想极其反动、封建统治极其腐朽、封建经济极端落后、封建文化极端腐朽和封建统治极端黑暗等“八个极端”并存的社会。

2016年西南大学网络作业(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60标准答案

2016年西南大学网络作业(1158)《中国古代散文与小说研究》60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战国策》答:是一部多记纵横家言论的战国史书。

既是一部历史资料汇编,又是贯穿纵横家思想的优秀散文杰作。

西汉成帝时,刘向将所见各本加以整理汇编,除去重复,集为一书,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顺序,分为33篇,定名为《战国策》。

2、骈文:答:魏晋时,骈文正式形成。

骈文的主要特征是:对偶、词藻、用典和声律。

南北朝时,把骈文称作“今文”。

3、不平则鸣:答: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主张。

这一观点,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精神一脉相承。

韩愈认为古文不仅是传道的工具,也是鸣不平、反映现实的工具,揭示了散文发愤抒情的独特功用。

4、《霍小玉传》:答:蒋防创作的唐传奇,小说描写了歌妓霍小玉和书生李益的爱情悲剧。

霍小玉温柔多情,清醒冷静,又坚韧刚烈,敢于反抗复仇。

李益的重情和薄情的两重性格。

小说善于从社会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着眼,通过对比烘托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这部小说不仅以情节曲折取胜,更以描述委婉细致、妙笔传神见长。

5、《莺莺传》:答:中唐元稹创作的唐传奇,小说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

这是一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

张生是个文过饰非的负心人。

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就是在此基础上创作的。

6、七实三虚:答: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构思的评价。

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7、散体文散体文,又称古文,是散文的狭义概念。

在体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以散行单句为主,不重排偶,不拘韵律,不雕章琢句、铺采摛文,不着意堆砌典故。

8、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文论主张。

孟子认为解说诗歌,不要只抓住片言只语而望文生义,也不应对某些夸张修饰作机械理解,必须在正确领会全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倾向。

浅析《霍小玉传》中李益形象

浅析《霍小玉传》中李益形象

李益被 迫见 到小玉 ,从他后来面对小玉 的死 的表现看 ,他 对小玉是 有真情 的 ,小 玉死 后 ,李 益 “ 为 之 缟 素 ,旦 夕哭 泣 甚哀 ”,安 葬后 , “ 生至墓所 ,尽哀而 返” 。不 管是 出 于惭愧 也好 ,还 是 出于对 小玉 的真 情 ,李益并 没有负心到对小玉毫无感情 ,李益 “ 就 礼于卢 氏”后 ,仍 然 “ 伤情感物 ,郁郁不 乐” ,这 也与李 益仍爱小玉而不爱卢 氏,并且从小 玉 死后 重现而言 “ 愧君 相送 ,尚有余情 。幽冥 之 中,能 不感 叹。 ” 明确 肯 定 了李益对她还是有感情 的,并且 为他 的行 为所 感动。小玉死 后作为厉 鬼, 使李 益妻妾 ,终 日不得安宁 ,却不把矛 头直指 李益 ,从 表面看 ,似 乎 是对李 益的复仇 ,而从另一角度思考 ,如果小 玉觉得李益确 实是对 自 己没有 付出过真感情 ,大 可直指 李 益,又 和那 些无 辜 的人有 什 么关 系 呢?似乎是李益的无情无义致使小玉 的悲惨命运 ,而从另 一方面 ,也 正 是李益的多情 ,萌发小玉 的爱情之 芽 ,他 的愧疚 回避 ,致使 小玉 由爱 生 恨 ,最后 含恨而死 ,因而李益看似 “ 无情 ”实则情深 。 二、李益看似 “ 软弱” 实则 “ 无奈” 李益对小玉一片至情 ,却 为何 只是一 再 回避其负约 ,而不勇敢 的反 对 与表妹卢氏的婚姻呢?真 的是他软 弱不敢 抗争吗?我们 都知道 ,在 唐 代 ,儿女的婚姻要 由父母包办 , 父母 之命 媒妁之言 ,这种包 办婚姻 的礼 教是历代沿袭下来的 ,作为儿女这是社会 礼教给予的制 约,是孝道 的一 种表现。并且在封建社会 ,家族之 间更加讲究门 当户对 。婚 姻双方家 庭 地位必须平等 。《 霍小玉传》 中,李益 “ 门族清华 ”而 小玉则 “ 住有 胜 业坊古寺 曲” 为 一名妓 ,二人 地位之 悬殊 ,李益 父母 何 能 同意? 出于 “ 孝 道” 与封建的 “ 门第” 观念 ,李益与霍小玉 注定是一 场没有结 局的 爱情 ,而卢氏则不 同,“ 卢 氏甲族 也,嫁 女于他门 ,聘财必 以百万 为约 , 不满此数 ,义在不行 ” ,由此可见 ,卢 氏乃名门旺族 ,李益 “ 生家素贫 , 事须求贷”,与这样 的家庭攀亲 李益父 母何等 高兴 ,哪会容许 李益胡 作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十四)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十四)

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俗讲 名词解释:唐传奇 ⼀、唐传奇指唐代流⾏的⽂⾔短篇⼩说,在六朝志怪⼩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说⽂体。

⼆、在唐代,传奇只是某些单篇作品或⼩说集的专称,⾄宋代才开始将传奇⽤作唐代新体⼩说的统称,以区别于旧有的志怪⼩说。

变⽂ ⼀、“变⽂”是唐代明间创作的⼀种新⽂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的,为佛教俗讲所借⽤。

所谓“变⽂”之“变”,当时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成为“俗讲”之意。

⼆、变⽂的体制是散⽂与韵⽂相结合⽽成。

散⽂为讲述之⽤,韵⽂⽤来歌唱。

三、变⽂分为三类:⼀是演说佛经故事的宗教性作品;⼆是演说历史故事讲史作品;三是演说明间传说题材的作品。

简述唐传奇与志怪⼩说的区别。

1.唐传奇反映现实⽣活,志怪⼩说反映的是超现实的神灵⿁怪。

2.唐传奇是作者的虚构,志怪⼩说收集奇记。

3.唐传奇情节曲折离奇,篇幅加长,志怪⼩说粗陈梗概。

简述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指唐代流⾏的⽂⾔短篇⼩说,在六朝志怪⼩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说、辞赋、诗歌和明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新的⼩说⽂体。

主要艺术成就有: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相当⾼,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兼容,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合⼀体,起虚构和想象已标志着⽂⾔短篇⼩说创作的成就。

如《柳毅传奇》写充满神话⾊彩的书⽣与龙⼥相恋故事,情节离奇,但⼈情味很重。

⼆、体裁丰富。

有描写爱情的,如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传》;寓⾔讽刺题材有沈既济的《枕中记》“黄粱梦”;历史题材陈鸿的《长恨歌传》《东城⽗⽼传》;游侠题材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神怪题材裴鉶的《传奇》。

三、所写故事情节化、细节化,注重写⼈物的⽣活琐事,尤其注重写他们的情感⽣活或性情偏嗜之类的细节。

四、叙事模式由故事中⼼向情节中⼼、⼈物中⼼演进。

五、叙述语⾔雅俗兼采时庄时谐,⽤⽂⾔描写物态⼈情以⾄琐事,简洁、准确、丰富、优美,将古代散⽂的巨⼤表现⼒发挥到很⾼⽔平。

西工大15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答案

西工大15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答案

15春《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2 道试题,共80 分。


1. 韩愈诗文集称《昌黎先生集》,“昌黎”得名于他的()。

A. 字号
B. 官职称
C. 郡望
D. 居官地
正确答案:C
2.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A. 老舍
B. 巴金
C. 茅盾
D. 沈从文
正确答案:A
3. ()是一篇独语结构的散文。

A. 《爱尔克的灯光》
B. 《论快乐》
C.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D. 《黄昏》
正确答案:D
4. 以下注重音律的婉约派词人中()不是南宋词人。

A. 吴文英
B. 姜夔
C. 李清照
D. 周邦彦
正确答案:D
5.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

A. 送别诗
B. 思妇诗
C. 婚恋诗
D. 征戍诗
正确答案:B
6. 北宋有“富贵词人”之称的词人是()。

A. 周邦彦
B. 欧阳修
C. 张先。

紫钗记本事源于唐蒋防的传奇霍小玉传

紫钗记本事源于唐蒋防的传奇霍小玉传

《紫钗记》本事源于唐蒋防的传奇《霍小玉传》一、《霍小玉传》内容梗概:《霍小玉传》,唐代传奇小说,蒋防所作,收入《太平广记》卷487。

描写了陇西李益与jì女霍小玉的爱情悲剧。

蒋防。

生卒年不详。

字子征,一作子微。

义兴(今江苏宜兴)人。

元和中,蒋防作《鞲上鹰》诗说:“几欲高飞天上去,谁人为解绿丝绦。

”李绅识其意,与元稹共荐之(《旧唐书·庞严传》)。

长庆元年(821),自右补阙充翰林学士。

二年,加司封员外郎。

三年,加知制诰。

四年,李绅被逐,蒋防亦贬为汀州刺史。

不久改连州刺史。

李益初与霍小玉相恋,同居多日。

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

小玉日夜思念成疾,后得知李益负约,愤恨欲绝。

忽有豪士黄衫客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小玉誓言sǐ后必为厉鬼报复。

李益娶卢氏后,因猜忌休妻,“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

作者同情霍小玉的悲惨命运,谴责李益的负心,爱憎分明。

与元稹《莺莺传》为张生抛弃崔莺莺辩护判然不同。

作品中写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又写韦夏卿为其“密友”。

因此研究者认为蒋防所写即是唐肃宗时宰相李揆族子、著名诗人李益。

鲁迅评《霍小玉传》说:“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sǐ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

”(《稗边小缀》)汪辟疆也说:“(李益)夫妇之间无聊生者,或为当日流传之事实。

小说多喜附会,复举薄□之事以实之。

”(《唐人小说》)至于本篇的艺术价值,前人给予很高评价。

明代胡应麟称赞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并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诵弗衰”(《少室山房笔丛》)。

明代汤显祖演作戏曲《紫钗记》。

二、《霍小玉传》原文: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第。

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

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

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翕然推伏。

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长安有媒鲍十一娘者,故薛驸马家青衣也;折券从良,十馀年矣。

浅析《霍小玉传》复仇结局的多重意蕴

浅析《霍小玉传》复仇结局的多重意蕴

作者: 黄莎莎[1]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83-18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5期
主题词: 复仇;至善;至情;无奈
摘要:《霍小玉传》作为唐传奇的经典之作,历来褒贬不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其"复仇"式的结局,有说是画龙点睛之笔,让霍小玉的形象更生动饱满;也有说根本是画蛇添足,削弱了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笔者认为,就这整部唐传奇而言,小玉的"复仇"赋予了《霍小玉传》反传统性的特点,将它从传统的才子佳人型爱情悲剧的模式中解放了出来,让小玉成为了一个具有反抗特质的"至善论"的追求者,展现了一个"至情"之人的"痴"和偏执,她并不是想得到某种胜利"复仇"的快感,只是想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愿妥协,证明自己的爱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隐隐中透露出一丝不愿被遗忘的无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2附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2附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1-2附参考答案认真阅读教材关于《宋元话本小说和明清拟话本拟话本》的论述,选读宋元话本和明清拟话本经典作品,并完成以下任务。

一、婚姻爱情和断案折狱是话本、拟话本最重要的题材类型,请简要介绍爱情题材和公案题材的拟话本代表作品各一部,每部介绍字数不少于二百字。

(20 分)(1)爱情题材的拟话本答:话本、拟话本的爱情故事开始由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向尊重品德、情感、注重生活实际方面进化,这反映了市民阶层对于生活与爱情关系的理解,不仅富有宋元两朝的时代特征,而且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代表作品《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莘瑶琴色艺双绝,善吟诗作画,为临安首妓,与她交往的都是公子王孙、官宦阔商。

她本想在衣冠子弟中找一个可靠的归宿,但转眼五年过去,并无一人“知心着意”,毫无结果。

那时,在她的眼中,出身卑微的卖油郎 ------“倒了你卖油的灶,还不够半夜宿钱”的秦重贱如尘土。

她心里装得全是有名称的子弟。

后来在酒醉之余,竟然还念念不忘:“这个人,我认得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

”谁知夜来喝的烂醉,得到秦重的悉心照料。

她当时也曾动过心:“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

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个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

”但是仍在犹豫。

后来她遭到官宦子弟的百般蹂躏,衣冠子弟们撕下温柔敦厚的面纱,露出了狰狞面目。

她才明白这几年的浮艳奢华生活只是南柯一梦,绚丽的生活画图只是肥皂水吹起的五彩泡,艳冠群芳的花魁只是王孙公子的潜兴之物,她终于认清了衣冠禽兽的本质。

于是,面对忠诚善良的小本经济人秦重,她吐出了“我要嫁你”的心声,小说以生动曲折的情节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情实感、忠诚体贴才是爱情的基础。

( 2)公案题材的拟话本答:宋元时代的公案小说,一是说话中的“说公案”。

这是民间说书艺人创作的公案小说,它主要叙述冤案的发生和过程,对含冤受屈者寄予很大的同情,最终清官断案只是小说的一个尾巴,官吏的例行公事。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精选其它资料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精选其它资料

蒋防的《霍小玉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制作:阮莎莎汉语言文学101班《霍小玉传》1、作者:蒋防,字子徽,义兴人。

2、《霍小玉传》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剧,也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蒋防善诗文,但他之所以留名于文学史,却主要缘于《霍小玉传》这篇杰作。

小说中的霍小玉是作者描写最生动、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她原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终被众兄弟赶出王府,沦为妓女。

她与出身名门望族的陇西才子李益欢会之初,即已从以往的遭遇预感到自己“一旦色衰,恩移情替”的命运,因此“极欢之际,不觉悲至”,只求与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而后任他“妙选高门,以谐秦晋”,自己则甘愿出家为尼。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她的幻想,使她连这样一点微小的希望也难以实现。

3、广为称道:“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唐传奇的压轴之作”。

文章简析小说共分六段:第一段是媒婆介绍,道出小玉的身世、才貌和人品,造成读者强烈的悬念;第二段是见面和结合,于欢爱之中,显露出悲剧的先兆;第三段是离别之际,小玉提出自己的夙愿,突出小玉的善良,预示悲剧即将到来;第四段写她从等待、寻访到绝望,以李益的冷酷,和小玉的痴情,形成鲜明对照;第五段是诀别,在悲剧的高潮中,揭示出小玉性格的另一方面——刚烈倔强,从而完成了这一形象的塑造;第六段是复仇,这是悲剧的尾声,也是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心愿的形象体现。

人物刻画艺术一、善于运用细节描写二、擅长铺垫和陪衬三、采用烘托、对比手法四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不加粉四、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不加粉饰的描写五、严谨完整、波澜起伏的艺术结构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小玉和李益的诀别:“玉沉绵日久,转侧须人。

忽闻生来,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

遂与生相见,含怒凝视,不复有言,羸质娇姿,如不胜致,时复掩袂,返顾李生。

感物伤人,坐皆欷歔。

”入席之后,“玉乃侧身转面,斜视生良久,遂举杯酒”,怒斥李生。

作者通过一系列无言的动作,揭示了小玉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刚强义烈的性格。

因爱生恨的复仇女神——霍小玉与美狄亚形象之比较

因爱生恨的复仇女神——霍小玉与美狄亚形象之比较

The Nemeses Whose Emotions Change from Love to Hate ——The Image Comparison of Huo Xiaoyu and
Medea
作者: 王璐
作者机构: 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出版物刊名: 衡水学院学报
页码: 85-86页
主题词: 弃妇;霍小玉;美狄亚;复仇
摘要:霍小玉、美狄亚同是痴情女子,都面临着心爱的人的负心背叛。

同为弃妇,两个人在痛切之余均选择复仇,但是由于中西方道德观念、中西方婚姻制度、人物性格等的差异,决定
了他们的复仇激烈程度也有很大差别:霍小玉死后化为厉鬼使负心人终日惶惶而终;美狄亚则
用断绝子嗣来惩罚负心的丈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霍小玉传》中的相对完美复仇【摘要】《霍小玉传》中霍小玉遭遇李益的背叛,誓化为厉鬼决绝报复。

文章将从报复对象进行阐述,力证霍小玉复仇的相对完美性。

小玉报复对象是以李益为中心的李家成员,甚至以李益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社会,这点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通过以上分析也希望能更好地了解霍小玉这一人物特征。

【关键词】霍小玉;李益;相对完美;复仇
痴情女子惨遭负心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但真正勇起反抗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女子都忍气吞声,一如《莺莺传》中的莺莺只会叹“始乱之,终弃之”自怨自艾。

而霍小玉却是特别的,她选择了报复,但这报复却不是愚昧的,她感性却又理智,也拥有足够智慧在重伦理的封建社会中选择相对高明、完美的报复。

根据《应用汉语词典》所说,“相对”是指有条件的、暂时的、有限的(跟“绝对”相对),“完美”则是指完备美好。

由于报复在思想精神层面上的局限,不具备达到绝对完美的能力,因而本文提出了“相对完美报复”,即有限的完备美好的报复。

本文将从复仇对象来阐述霍小玉报复的相对完美性,通过分析报复完美性的原因,更深层地解读霍小玉这一人物特征。

在封建时期,女子地位低微,李益妻妾是以李益本人为依存的,因此霍小玉采用了间接手段达到报仇目的,从本质来看这种报复是以李益为中心的全方面报复,报复对象从李益辐射至李益妻妾,李益母亲,甚至以李益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社会。

(一)对李益妻妾的报复
以卢氏为代表,霍小玉曾清醒认识到李益“室无冢妇,必就佳姻”,但李益自走马上任后便与表妹订亲,为筹百万聘财,“自秋及夏,奔走江、淮”,成了霍小玉被抛弃的客观原因,另外霍小玉死后曾感李益为之缟素,不再现身,但仅月馀,李益就“就礼与卢氏”,面对薄情寡义者的新欢,霍小玉两次作弄卢氏,或幻化出二十余岁的美男,或出现他人同心结、驴驹媚等物,皆引起李益的猜忌,致使卢氏虽为甲族,只落得“暴加捶楚,备诸毒虐”,最后“讼于公庭而遣之”的下场。

至于其他人,或被杀、被关、被恐吓,手段多样。

值得一提的是,霍小玉的报复并非以本人的直接形象出现,在卢氏遭遇的“奇异事件”以他人的形式中出现,但其他侍婢媵妾、营十一娘等人,甚至都没有霍小玉的显性存在,皆是李益本人因“妒病”导致,但是直至故事结尾,李益“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中的“三娶”可看出,霍小玉是存在的,她的复仇在无声无息中一直在进行,她的复仇确实已经相对完美。

(二)对李益母亲的报复
《霍小玉传》中李益母亲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但其封建老母形象却跃然于纸,她专制,生未至,“言约已定”;她严毅,使生“不敢辞让,遂就礼谢”。

李益抛弃霍小玉,其母是导火线,她站在唐代父权地位上,母代父职,为维护家族和儿子的权益,早早定下甲族卢氏为李益妻,希望以此改变家贫现状。

因此她也受到霍小玉的报复。

霍小玉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高明手段,通过对直接人
卢氏的报复,斩断李益母亲的内心希冀,不仅使她的社会地位未提高,家长威严也因卢氏被休而遭受重创。

霍小玉报复的另一高明处在于报复程度的深浅,《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诸嫁娶违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独坐主婚”,还规定“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定婚”。

①因此对待这位李家长辈,霍小玉没有像对待李益妻妾一样使其受到身心巨创,而仅仅是由于李益的原因受到一定的报复。

(三)对李益本人的报复
抛弃霍小玉在先,使其“徴痛黄泉”在后的男主角李益也因霍小玉的报复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妻多妾,享尽权利的男人竟被戴上“妻子偷汉”的绿帽子,还不止一顶,这对于当今社会的男子尚且难以忍受,更何况当时是男尊女卑,男子拥有绝对权威的父系社会。

2、李益为娶新妇,“远投亲知”,以求贷百万为聘财,如此“自秋及夏”求得的妻子,终因霍小玉的复仇轻易被休,身为郑县主簿的李益,不仅没有靠老丈人家势力得以提升社会地位,还因此背上百万贷款,实在可悲。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夫妒妇”一说,指妇女有外遇或通淫,引起丈夫嫉妒,但自李益后,这种妒病已又名为“李益病”,可见李益所受最严重的惩罚是多疑到已患严重心理疾病,更做出很多危险性动作:从言语的威吓,日日陈说“我尝于某处得某姬,犯某事,我以某法杀之”,到幽禁行为,使营十一娘“出则以浴斛覆营于床,周回封署,归必详视,然后乃开”,再到各种攻击性行为,或“捶楚”、
“毒虐”,或“杀之”,残忍恐怖,花样百出。

其多端猜疑,也使自己受尽长期的精神折磨,“李益病”之称更是沦为社会笑柄。

从对李益本人的报复可以看出,小玉是采取间接形式实行复仇的。

“间接报复”并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完美的,而只是在报复的特定对象是李益时,才富有完美性。

恰如报复一个对孩子疼之若命的母亲,最佳方法是报复其孩子;报复一对生死相许的恋人,报复的最佳方法自然是彼此心爱之人;报复贪财之人,就让他无法拥有金钱。

也就是说,寻求报复时在特定对象确定的情况下,要报复对象的软肋,才算是相对完美。

因而,对于李益来说,恰恰是这“间接”,才突出了霍小玉报复的相对完美性。

试想,若采取直接报复,报复的顶点无非是死,是肉身的消亡,而霍小玉却聪明地选择了让李益生不如死,在当时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无非是名誉、地位、男性尊严,她采取长期作战的方式,让其在受金钱负累的同时,更受尽精神折磨,不仅受千夫所指,嫉妒所磨,更是让其背负万世骂名。

这远比直接报复,使其身体受损,远比李益妻妾、李益母亲所受的报复更沉重,也才更加突出了霍小玉报复的相对完美性。

(四)对以李益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报复
霍小玉外有谪仙人般的长相,内腹诗书,雅好管弦,性情又十分可爱善良,这样的女子天下男人都会趋之若鹜,如果不是所遇非人,按说无论如何都会得到幸福,但是这样的人却摆错了时代,唐代封建社会的桎梏造成了她悲惨的一生。

在“男尊女卑”思想至上
的封建社会里,她沦为妓女,即便有才有貌,却仍处于社会最底层,遭人白眼。

婚姻制度中她的夫婿拥有绝对选择权和控制权,在门阀制度中她的夫婿注定选择士族结合,为甲族卢氏抛弃她,她永远是被压迫被损害的一方。

面对这些不公,霍小玉打破了“三从四德”的伦理纲常,抛掉柔弱顺从,尽自己所能,通过对李益的报复实现对社会的报复。

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对于李益的负心,社会大众大多都是站在霍小玉的一方,对李益提出谴责,相比于《莺莺传》中社会舆论对莺莺的不公,霍小玉简直该磕头谢恩,为何还要恩将仇报,通过李益来报复全社会?殊不知社会本就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莺莺是大户崔家的千金小姐,生来便高高在上,理应懂得自爱;而霍小玉在大众眼里不过是“一双玉臂万人枕,半点朱唇千人尝”的妓女,她能够真心诚意爱戴李益实属难能可贵,自然能是得到舆论支持和同情。

可是这样的支持和同情对霍小玉来说不过是阶级性的羞辱,试问真正意义上的体谅和同情除了黄衫客还有几人?
注释:
①(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

【参考文献】
[1]鲁迅.唐宋传奇集[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中华书局,2010.
[4]袁行霈,聂石樵,李炳海.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侯朝义.隋唐五代小说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6]郑炜华.志怪小说与“鬼”[j].甘肃高校学报,2007(04).
[7]梁敏.从《唐律》的规定性及社会实践看唐代妇女的地位[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9(01).
[8]张金,左占平.唐代妇女及其地位[j].宁夏社会科学,2006(04).
[9]米潇.开放与禁锢——唐代妇女社会地位辨析[j].法制与社会,2008(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