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玉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如今因为姿色而受到你的爱恋,托身给仁贤君子,只怕 我一旦年老色衰,君的恩情随即转移衰退。使我像女萝一样 没有大树可以你靠,像秋天的扇子一样被抛弃。在欢乐到极 点的时候,不觉悲从中来。」李益听了她的话,不胜感叹。 於是伸过手臂去让她枕著,慢慢地对霍小玉说;「生平的愿 望,今天得以实现,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绝不丢开你。夫 人为什麼 说出这些话!请拿出白绢来,我写上盟约。」霍小 玉也就止住眼泪,让婢女樱桃挑起帐子拿著蜡烛,递给李益 笔砚。霍小玉在吹禅之余,很喜欢诗书,筐子里箱子里的笔 砚,都是霍王家的旧物。便拿出锦锈的口袋,取出越地女子 织有黑丝直格的三尺白色细绢交给李益。 李益一向富有才思, 拿过笔来就写成文句,引用山河作比喻,指看日月表示诚心, 句句恳切,听了这些话很感动人。书写完毕,便让她收藏在 珍宝箱襄。从此之后相亲相爱,好像翡翠鸟在云中一样。这 样过了两年,日夜相随。
直达胜业坊。到了约会的地方,果然看见一个婢女站著等候,
迎上来问道:「莫非是李十郎吗?」李益随即下马,让她牵进 屋后,急急锁上门。
看见鲍十一娘果然从里面出来,远远笑著说:「何等儿郎,
冒冒失失到这里来。」李益开玩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引进中
门。庭院间有四株樱桃树,西北角挂著一个鹦鹉笼,看见李益 进来,便说道:「有人进来,快快放下帘子!」李益本来生性 雅静,心里还在疑惧,忽然听见鸟说话,惊讶得不敢向前走了。 正在踌躇,鲍十一娘已领著净持走下台阶来迎候他了。 进屋后
王宝钏型、崔莺莺型、芸娘型、霍小玉型。
小玉以命相酬,但绝不自认倒霉。亦 没有像三流小说那样,见到情郎来了,回
光返照之际,体恤他的难处,约定来生再
聚,凄美地死去——比如张国荣最后一部 电影《异度空间》,正是女鬼念及旧情,
放弃了索命。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2020/6/4
2
二、唐传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 以寄笔端……”,“作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小说创作。 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
• [41]数(shuo)巡:斟过几遍酒。
• [42]态有馀妍:犹如说长得够漂亮的。
• [43]巫山、洛浦:以古代两个恋爱神话,比喻男 女欢爱。巫山:宋玉《高唐赋》中叙楚怀王游高 唐曾在梦中与巫山女神欢会。洛浦:曹植《洛神 赋》中写在洛水边见到洛神的故事。
• [44]中宵:半夜。
2020/6/4
13
• [102]遣之:把她“休”掉,就是由男方主 动、片面地离婚。
• [103]蹔:同“暂”字。
• [104]浴斛:澡盆之类。
2020/6/4
22
• [105]周回封署:在周围贴上封条。
• [106]信州葛溪铁:信州,约辖今江西贵 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州治在今上 饶市。上饶葛溪铁精而工细,见《清异 录》。
2020/6/4
24
不幸的是,命运把她抛到了社会的底层。也可 以说她的沉沦是偶然所致,因为“出自贱庶”从封 建宗法制度来看,并不一定要沦落到社会下层。如 《红楼梦》中的探春,虽然庶出,依然不失为主子 的身份。小玉的不幸在于霍王死后,因为家庭内部 的原因,才“不甚收录”,“分与资财,遣居于 外”,沦入娼门,等待她的却是无法忍受的屈辱的 娼妓生活。个人命运的巨大落差,必然会在她的性 格深层形成某种巨大的张力。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二、人物形象分析
本文塑造了霍小玉和李益这两个文学作品中
“痴心女子薄情郎”的典型形象。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庶出而流落教坊。 她高贵的出身,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 件又使她与一般妓女明显不同。
她美丽、单纯、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有
一定见识,但死后的报复却又一定的局限性。
霍小玉的“短愿”
三、本文的主题
一、对文人才子薄情负心的
批判。(原文观点) 二、社会原因:批判门阀婚 姻制度。(今众人观点)
四、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情节设置独具匠心。 二、人物刻画细腻真实生动到位,尤其是语言与心 理描写。 三、贴近并反映当时社会生活。 四、体现中国古典小说诗化语言的传统,文字美, 有感染力。 五、注重细节、环境描写。 六、善于运用对比、渲染、映衬、烘托等艺术手 法 ,刻画人物,展开情节。
步安排了一个黄衫豪客的义举来反衬李益的无情无 义。

这篇小说的语言属“文言”系统,文 辞典雅清丽,但文中又能搀杂俗词俗语, 如媒婆鲍十一娘来报喜信时,李益迎问: “鲍卿今日何故忽然而来?”鲍十一娘说: “苏姑子作好梦也未?有一仙人,谪在下 界,不邀财货,但慕风流。如此色目,共 十郎相当矣。”李益“闻之惊跃,神飞体 轻,引鲍手且拜且谢曰:‘一生作奴,死 亦不惮。’”这显得非常真实生动。而小 说中的人物对话,如霍小玉、李益、鲍十 一娘、黄衫豪士等也都很有个性特点,栩 栩如生。
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 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

情节设置
1、故事的开端(合)--李益追求霍小玉,相
好之后李益盟誓。 2、故事的发展(分)--李益负心背约,准备 迎娶卢氏,小玉悲痛欲绝。 3、故事的高潮(再合)--黄衫客义挟李益去 与小玉见面,小玉掷杯发誓后,死于李益面 前。 4、故事的结局(再分后冥报)--李益与妻妾 不得安宁。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2[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霍小玉与李益这桩爱情悲剧,正是风尘女子的血泪控诉。李益的负心寡情薄义固然使人生厌,造成悲剧根源的封建门阀制度更是令人痛恨。 批判李益的负心,在于他前后不一的感情态度,在于他以逃避来回应小玉的痴心,这段爱情,李益原可以选择更委婉的方式结束,小玉并不是个被爱情冲昏头,看不清现实的女人,若非如此,她就不会向李益提出共度八年的愿望;说李益无情,因为他对小玉这样卑微的希冀并非没有能力实现,由他之后迎娶歌妓营十一娘便可知,没道理可以娶回营十一娘,却不能陪伴小玉八年! 这段爱情,还透露出一个可悲的人性弱点:得之容易,舍之不难!李益对小玉,在爱情的天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他对美色的贪欲,促使他在当下可以与小玉海誓山盟,勾勒一个地老天荒、至死不渝的爱情远景;然物过境迁,誓言恰如南柯一梦。或许不能否定李益在说出那些甜言蜜语的时候,仍是有着几分真诚,只是霍小玉于他、一个贱民妓女的爱情,实在太容易得到,欢场之爱逢迎作戏尚可,两人之间再如何难分难舍,摆上现实的秤量,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一个歌女,不值得拥有大好前程的自己驻足,即使小玉渴望的,仅是八年相伴。会对小玉采取那样伤人的逃避态度,也该是李益对这段爱情游戏,已然生厌,尝鲜过的美色,总是会腻,小玉于他,终是定位在玩物而已。再加上李益的个性,贪求色欲以外,软弱又无主见,一旦到了必须面对社会现实,自然屈服于门阀制度与社会眼光;且观李益被迫带到小玉面前,小玉的一番血泪泣诉,读者看来为其动容,心伤垂泪哀叹,可李益的反应犹是十分麻木不仁,在此写李益的冷酷无情又更推上一层。 唐代社会,多有假托高门出身,用以哄抬身价的妓女,霍小玉就是其一。她生得美丽脱俗、资质艳绝,且有通解诗书之才,因此小玉虽明知自己的地位低下,依旧爱慕才子;但这并不代表她遗忘了门阀制度这项现实,她一个卑下的歌女,是不可能与才子长相厮守,所以她才萌生那看似较有可能达到的想愿;不料事实的打击,真不是她能想像得到,李郎离去前的声声保证,怎一别就成水中泡沫? 思念煎熬着这样一个对爱情倔强、执着,拥有热情与勇气的女子,小玉的早逝是必然,亦是李益无心的催化。社会给小玉寄予无限的同情,斥责李益的负心,其中黄杉客豪士的出现,为本文增添一抹浪漫色彩;黄杉客可谓社会舆论的化身,人民的希望。 本文最大败笔在于小玉的死后复仇。小玉的复仇,就算成功惩罚了李益本人,却也苦了数名无辜的女子,到头来,小玉报复的究竟是妒痴成性的李益?还是同为女子的李益之妻?后者真是何其无辜又可怜啊!她这样的报复,最终伤害的是受夫权压迫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妇女,而非李益。 霍小玉形象刻画的相当成功,她对李益的表白,每回读每回为之心悸;李益最后落得一个妒痴之名,终不得安息,这一切后果可说是他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黄杉客这角色,现身的真是又巧又新奇,实在教人读之拍案叫好。 《霍小玉传》是文人妓女生活的一面镜子。唐代的礼教较宋元为轻,官员、书生狎妓为常事。唐时妓女众多,尤以艺妓最富特色,不能以淫秽相看。但当时门阀制度严格,艺妓毕竟是社会最下层的被污辱的妇女,在与书生交往中,纵有真情,也多为悲剧告终。霍小玉正是封建门阀制度的牺牲品。 霍小玉本是霍王小女,因庶出而流落教坊。她美丽、纯洁、机敏、聪慧,敢爱敢恨,极具见识,更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初见李益时,“低鬟微笑、细语、初不肯”,“言叙温和,辞气宛媚。解罗衣之际,态有余妍,低帏昵枕,极尽欢爱”,可见其温婉娴淑、娇美可人无与伦比。小玉在欢娱中仍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流涕视生曰‘极欢之际,不觉悲至’”,流露出她内心的凄苦。在李益辞别之时,小玉已有不祥的预感;李益一去无消息,她忧思成疾,委顿床枕;黄衫客愤而挟李益来,小玉“掷杯于地,长恸号数声而绝”。足见她用情之深、用情之专。小玉虽为厉鬼,却给李益以惩罚,更见她勇敢坚强、爱憎分明的一面。 李益出生高贵,富有才华,但庸俗自私,虚浮不实。他“自矜风流,思得佳偶,博求名妓”;遇说小玉,“闻之惊跃,神飞体轻”、“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初见小玉,只觉“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以为巫山、洛浦不过也”,闻小玉身世之悲愿“粉身碎骨,誓不相舍”;相别之时“且愧且感”;然而,在议娶卢氏时却“逡巡不敢辞让”,对小玉“欲断其望,遥托亲故,不遣漏言”。他感情碎弱,屈从母命,对封建制度不敢有半点反抗,采取拖延蒙混的态度,背盟负义,绝情寡义,辜负了小玉一片痴情。李益之薄行惹众人之怒,被豪士奴仆抱持而入,受小玉痛斥,遭小玉冤魂报复,皆是咎由自取。诚然,李益背信弃义有其社会原因,揭露封建门阀制度的腐朽和黑暗,正是《霍小玉传》得以千古流传的原因所在。 《霍小玉传》故事情节完整,描写细腻,多处采用烘托、对比、映衬的写法,尤其是心理刻画十分成功,有强烈的生动情趣。霍小玉、李益的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艺妓和望族子弟的典型代表。就连鲍十一娘、黄衫客的侠义和媒婆形象也都十分逼真,寥寥数语,便跃然纸上,充分展现了唐传奇的艺术魅力。至于化鬼一说所反映的唯心思想,我们就不能苛刻古人了 霍小玉的死讯传出后,长安街头有人传出这样的诗句: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中国古典小说PPT课件

中国古典小说PPT课件
曹 雪 芹 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红楼梦》,又名《石头 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 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 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 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 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 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 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 发展趋势。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谨慎自尊
肖像描写
身体怯弱 自然风流 多愁善感 弱柳扶风
娇美柔弱
语言描写 刚念了《四书》 认得几个字 细心周到
“舅母爱惜赐反饭,原不应
细心自尊这辞一…主… 要性格源于她寄人篱下的思想
在黛玉眼中,他是一个眉清目秀、 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他具有反对封建 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 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了他 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
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 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 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 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 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 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 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 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 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
课文对林黛玉性格特点的刻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心理描写谨慎自尊惟恐被别人耻笑身体怯弱自然风流肖像描写多愁善感弱柳扶风语言描写娇美柔弱刚念了四书认得几个字细心周到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2出场后的肖像描写3西江月二词的总结课文对贾宝玉性格特点的刻画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疯风傻傻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内帷厮混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西江月二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参考论文
·关四平 唐传奇《霍小玉传》新解 ·庞钦月 论蒋防《霍小玉传》中的人物形象—以霍小玉、李益、黄衫客、鲍十一娘为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协年第期总第协期 ·闫振华《霍小玉传》之人物意象分析 文史博览
谢谢观看!

性格软弱
生且愧且感,不觉涕流。因谓玉曰:“皎日之誓,死生以 之。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固请不疑,但 端居相待。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寻使奉迎,相见非远。”
太夫人素严毅,生逡巡不敢辞让,遂就礼谢,便有 近 期。
生性夘疑
县旬日,生方与卢氏寝,忽帐外叱叱作声。生惊视之,则 见一男子,年可二十馀,姿状温美,藏身映幔,连招卢氏。生 惶遽走起,绕幔数匝,倏然不见。生自此心怀疑恶,猜忌万端, 夫妻之间,无聊生矣。或有亲情,曲相劝喻。 卢氏既出,生或侍婢媵妾之属,暂同枕席,便加妒忌。 或有因而杀之者。生尝游广陵,得名姬曰营十一娘者,容态润 媚,生甚悦之。每相对坐,尝谓营曰:“我尝于某处得某姬, 犯某事,我以某法杀之。”日日陈说,欲令惧己,以肃清闺门。
是“负约”还是“负心”?
·卢亦甲族也。 ·太夫人素严毅,生逡巡不敢辞让。 ·生自以辜负盟约,大愆回期,寂不知闻,欲断期望,遥托亲 故,不遗漏言。 ·生字以愆期负约,又知玉疾候沈绵,惭耻忍割,终不肯往。 晨出暮归,欲以回避。 ·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 ·生至墓所,尽哀而返。 ·后月余,就礼于卢氏。伤情感物,郁郁不乐。 ·顾谓生曰:“愧君相送,尚有馀情。幽冥之中,能不感叹。”
02
李益:软弱夘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出身贵族,风流夘情
生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先达丈人, 翕然推伏。每自矜风调,思得佳偶,博求名妓,久而未谐。 生遂连起拜曰:“小娘子爱才,鄙夫重色。两好相映,才貌 相兼。” 生闻之,不胜感叹。乃引臂替枕,徐谓玉曰:“平生 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夫人何发此言。 请以素缣,着之盟约。”…… 生素夘才思,援笔成章,引 谕山河,指诚日月,句句恳切,闻之动人。

30霍小玉传解析

30霍小玉传解析

2018/10/12
11
李益心态分析
李生在长安待试拔萃时确有博求 名妓,玩弄女性的思想。然而当他和霍 小玉见面后,便被霍小玉的才貌品德所 征服,故而自始至终对她是怀有感情的, 对自己的负心,感到羞愧,对同小玉的割 舍也感到痛苦。
2018/10/12 12
四、讨论:
霍小玉与李益孰是孰非?
发言:
2018/10/12
2018/10/12
5
霍小玉形象分析
1.霍小玉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但她有 着特殊的生活经历。
这种经历,同她的性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她 本是王府的千金小姐,只因“出自贱庶”,所以霍王死 后与母亲一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霍王在世之时, 她颇受宠爱,及笄之时,犹令玉工替她作钗,且酬玉工万 钱。离开王府时业已成人,她不但美丽绝伦,聪慧无比, 而且“音乐诗书,无不通解”,因而被“追风挟策,推为 渠帅”的媒婆鲍十一娘惊为“天人”。高贵的出身, 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件……可以说她具备 了一个少女所能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2018/10/12
26
蒲松龄一生受尽科举之苦楚,每言及此,百 感交加,辛酸无比。书中有《三生》篇,写名士 兴于唐被某考官黜落,愤懑而死,在三世轮回中 与该考官的后身为仇。篇末作者议论道:“一被 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这位名士三 生不解的“怨毒”,也正是蒲松龄自身心态的反 映。所以,书中涉及科举的地方特别多。只是, 蒲松龄对科举制度本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特别 加以攻击的,是考官的“心盲或目瞽”(蒲松龄 《试后示箎、笏、筠》)以致良莠不辨。
2018/10/12
3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 有尾、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篇幅较六朝志 怪普遍增长,加长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唐代传 奇小说的出现使我国小说从笔记体发展到故事体。 ③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委婉曲 折、波澜埋伏的优美故事。这种写法,一直影响到后来《聊 斋志异》的创作。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 学语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 有 目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 情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Hale Waihona Puke 变化和进步,标志我 国小说进入成熟期。

霍小玉传ppt课件

霍小玉传ppt课件
5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进入成熟期。
3
三、课文分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 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 衰”(《少室山房笔丛》)。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5年)改任连州刺史。文宗大和 二年(828年)改袁州刺史,大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梳理课件(共40张PPT)全文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梳理课件(共40张PPT)全文
小说的反思和蜕变阶段
农村题材、城市题材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
2003年—至今
网络文学阶段
武侠玄幻、言情
唐七公子、桐华、匪我思存
(一)现代(1919-1949年) 1.问题小说 2.乡土小说 3.自叙传抒情小说 4.左翼小说 5.京派&海派小说 6.讽刺、暴露小说 7.七月派小说 8.洋场小说
董永与织女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后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母因掘收养之。——《搜神记·卷六》
儿啼腹中
3.唐——传奇小说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中国小说史略》
6.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从明清章回 小说中选择两本小说进行进一步了解(作者、 成书背景、内容简介、作品主题),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脉络。2.了解各个时期小说的特点、主题、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王昭君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其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搜神记·卷一》

大学语文·《霍小玉传》(学生参应用版)

大学语文·《霍小玉传》(学生参应用版)

(一)文言小说:
• 1、源头 古代神话 源头:古代神话 源头 • 2、萌芽 形成 志怪、志人小说 萌芽—形成 志怪、 萌芽 形成:志怪 • A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干宝《搜神记》 • B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 总体特征: 简约(短篇) 总体特征: 简约(短篇) •
(二)李益:
• •
“负约逃避”,而非“负心” 负约逃避” 而非“负心” 李益迫于强大社会客观压力(并非主观感情上的“负心”),而在矛盾 痛苦、 而在矛盾、 1、李益迫于强大社会客观压力(并非主观感情上的“负心”),而在矛盾、痛苦、 愧疚中“负约逃避” 抛弃小玉。 愧疚中“负约逃避”,抛弃小玉。 小玉“君是丈夫,负心若此” 实乃基于“爱之深而恨之切”的责怪、 2、小玉“君是丈夫,负心若此”,实乃基于“爱之深而恨之切”的责怪、
作者简介
• • • 蒋防 生卒年不详,字子徵,江苏宜兴 宜兴人 生卒年不详,字子徵,江苏宜兴人 唐代诗人与传奇作家,曾任翰林学士、连州刺史等。 唐代诗人与传奇作家,曾任翰林学士、连州刺史等。 代表作《霍小玉传》为唐传奇压卷之作,使其名垂史册。 代表作《霍小玉传》为唐传奇压卷之作,使其名垂史册。
• 唐传奇及中国古代小说 文言小说: • 1、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 六朝志怪→唐传奇→明清志怪传奇 • 2、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 • 宋元短篇话本→明清拟话本→明清长篇章回
愤激之词,亦属于因李益不予解释而导致的某种误解。(难免偏激) 愤激之词,亦属于因李益不予解释而导致的某种误解。(难免偏激) 。(难免偏激 李益“负心”症结之我见: 李益“负心”症结之我见 逃避(消极方式)?委婉方式(零度伤害) )?委婉方式 逃避( • 1、唐代门阀婚姻制度和门第观念 • ①高门世族为维护血统之高贵与纯洁性,互相缔结婚姻,而 高门世族为维护血统之高贵与纯洁性, 高门世族为维护血统之高贵与纯洁性 互相缔结婚姻, 不与外族通婚。 不与外族通婚。 • ②士林以与高门世族攀亲为荣耀,婚娶直接牵系仕途。 士林以与高门世族攀亲为荣耀, 士林以与高门世族攀亲为荣耀 婚娶直接牵系仕途。 • (李母为子攀附高族婚姻之举乃世风使然) 李母为子攀附高族婚姻之举乃世风使然) • ③门第差别阻隔士、妓之恋 门第差别阻隔士、 • 门阀制度下因门第不同而不得通婚,士子与妓女恋爱成风, 门阀制度下因门第不同而不得通婚,士子与妓女恋爱成风,虽 朝廷不禁,然不能婚娶, 朝廷不禁,然不能婚娶,两者横亘不可逾越的障碍 • 2、李益性格之矛盾、软弱性 性格软弱,屈从母命,采取拖延、蒙混的态度,背盟负义。 性格软弱,屈从母命,采取拖延、蒙混的态度,背盟负义。 • 结尾的幻设之笔,充分表明李益乃悲剧性人物,其性格心理 结尾的幻设之笔,充分表明李益乃悲剧性人物,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小玉提出自己的夙愿,突出小玉的善 良,预示悲剧即将到来 以李益的冷酷,和小玉的痴情,形 成鲜明对照 在悲剧的高潮中,揭示出小玉性格的另 一方面——刚烈倔强,从而完成了这一 形象的塑造
这是悲剧的尾声,也是作者和读 者的共同心愿的形象体现
第六段是复仇
其次,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写小玉和李益的诀别:“玉沉绵日久,转侧须人。 这里,作家的描绘,可谓细微入神。最后,小玉 忽闻生来,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遂 终于从极度的激动中平静下来,强烈的自尊心, 与生相见,含怒凝视,不复有言,羸质娇姿,如 见到李益后,作者便集中描写她的眼神:始则“含怒凝 使她对李益的愤恨,逐渐化为鄙夷;而刚烈的性 视,不复有言”,显然,诉不完的悲苦,说不尽的愤恨, 不胜致,时复掩袂,返顾李生。感物伤人,坐皆 格,要求她积蓄最大的力量,对那负心的男子和 都凝聚在这无言的怒视之中。接着是“时复掩袂,返顾 欷歔。”入席之后,“玉乃侧身转面,斜视生良 吃人的世道,作最后的一击。因此,她又“侧身 李生”,寥寥两笔,活现出小玉内心的矛盾:在理智上, 久,遂举杯酒”,怒斥李生。这里,作者通过一 她洞悉悲剧已无可挽回,也看透了李益的五脏六腑,因 转面,斜视生良久”,然后慷慨陈词。这样,通 系列无言的动作,揭示了小玉复杂的心理活动, 此,怒视之后,不愿再看见李益,便转过身去;但感情 过怒视、返顾、斜视这三个动作,小玉复杂而急 表现了她刚强义烈的性格。她在病榻上听到李益 上,她还没有、也不可能霎时间一刀两断。因此,她又 到来的消息,满腹怨愤,涌上心头,她要当而痛 遽变化的内心世界,便跃然纸上。如此精彩的细 情不自禁地时时以袖掩面,回首目注李益。 责这个负心汉,决不愿在他面前示弱。正是这种 节描写,在唐人小说 ——乃至我国古代短篇小说 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她在长期卧病、极度虚弱的 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情况下,竟然不需要别人的扶持,“欻然自起, 更衣而出”。

霍小玉传(最佳版本)

霍小玉传(最佳版本)

美若天仙 情趣高雅 不爱财物 只慕才子......
才子佳人都已到位,谁来为他们牵线搭桥呢?
黄金“配角”——媒婆鲍十一姐 为什么要出现媒婆这个人物呢?
高薪职业——媒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古代,夫妻在没有结婚前,根本不会见到对方,而只会见到媒人。于是处于 中间地位的媒人,就显得相当重要。媒婆开展工作时,不管成功与否,其中一 方都是要给点答谢钱的,只是多少而已。只要促成了婚姻,媒婆就能得到大约 彩礼钱的10%的酬劳。媒婆的生活过得还是相当滋润的。
他对小玉又采取了怎样的做法呢?
长期拖延回去的期限,什么消息也不带给小玉,就想断绝她的希望,远托 亲戚朋友,不让泄漏这事。回到长安与卢姓结婚后,也可以躲着小玉。
而小玉是如何做的呢?
李益的书信完全断绝了,但霍小玉的思念 盼望却始终不变。她变卖家财,四处打听 李益的消息。始终没有停止过思念。甚至 变卖了当年霍王在她加笄时送给她的礼物。
孔雀东南飞
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女子与焦仲卿结婚 后,夫妻俩互敬互爱,感情深挚,焦 母却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 焦仲卿将她驱逐。焦仲卿迫于母命, 无奈只得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 再设法接她回家。分手时两人盟誓永 不相负。谁知兰芝回到娘家后,趋炎 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 子。 焦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黄泉下 相见”最后在太守儿子迎亲的那天, 双双殉情而死。 刘兰芝跳河自尽, 焦仲卿自褂东南枝。
霍小玉忽然流泪看着李益说: “我本是娼家,自己知道不能与 你匹配。如今因为姿色而受到你 的爱恋,托身给仁贤君子,只怕 我一旦年老色衰,君的恩情随即 转移衰退...... 还让婢女拿出笔砚,李益写上盟 约句句感人。
小玉此时已经深深地爱上了 李益,对李益可谓用情至深, 怕李益离开自己。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尽管人们为他辩护说,李益初次见到小玉
就被她的温柔多情所感动,在赴官上任前是真
心爱小玉的;李益也并非是一个专门玩弄女性、
喜新厌旧的纨绔子弟,从第一次见面一直到小
玉病死,他都难以割舍对小玉的感情,对于自 己的背信弃义也一直感到惭愧羞耻。文中写到 在小玉死后,他“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 但是,这一切“好话”,还不足以抵消他的 “罪责”。
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 绰有情致。此篇尤为唐人 最精彩动人之 传奇,故传 颂弗衰”(《少室山房笔 丛》)。
你认为霍小玉是怎样一 位女性?
1.霍小玉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
的妓女,但她有着特殊的生活经历。
这种经历,同她的性格发展有着
密切的关系。她本是王府的千金小姐, 只因“出自贱庶”,所以霍王死后与 母亲一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霍 王在世之时,她颇受宠爱,及笄之时,犹
直到文宗时,还有人感叹: “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
(门第),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
崔卢”(《新唐书〃杜兼传》)。 当时崔、卢、李、郑、王号称“五 大姓”,特别是前两姓。李生门族清 华, 大有诗名。若能与大族通婚,既
是一种荣耀,也有利于今后的前途。
这也就是李生之所以不惜远涉江淮,
多方告贷,求婚于卢氏的原因。

小玉死,发誓变鬼报复。后来果然经 常发生一些异事,李益精神恍惚间常看 到有男子模样的人和他的老婆卢氏来往, 误以为卢氏有私情,常常打骂卢氏。 《唐才子传》中也说:“益少有僻疾, 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 扃户之谈,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 及蒋防的《霍小玉传》曾

霍小玉复仇该不该?报复了谁?
• 小玉的复仇,就算成功惩罚了李益本 人,却也苦了数名无辜的女子,到头来, 小玉报复的究竟是妒痴成性的李益?还 是同为女子的李益之妻?后者真是何其 无辜又可怜啊!她这样的报复,最终伤 害的是受夫权压迫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妇 女,而非李益。

古代文言小说 霍小玉传

古代文言小说  霍小玉传
王韬的《淞隐漫录》、宣鼎的《夜雨秋灯录》等。
(三)文言小说的影响和地位
文言短篇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变文繁盛之前,它是中国小说的主体.对中国小说发展史有荜路蓝缕之功,哺育了通俗小说。由于封建社会士大夫及上流阶层的喜爱,因此它始终拥有一个较大的读者群体,即使在宋元明清通俗文艺蓬勃发展的时代,仍然顽强地发展着。毫无疑问,它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由于古代没有严格的文体界限,许多史官或思想家在著述历史或论著时.往往用文学的手法来表现。他们叙述的故事绵延曲折,所写的人物性格凸出,他们特别善于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而这些手法技巧的运用无疑使史书或论著巾的许多内容接近小说怍品。如《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2、形成期
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或历史人物的描写,虽然不能视为小说,不能与小说等同起来,但应该将它们作为小说的胚胎来看待。小说真正将自己这一文体独立出来,脱离母腹,成为文学的一个门类,是从魏晋时代产生的志人志怪小说开始的。志人小说是东汉末年之后,清流人物“清谈”的产物。志人小说所记的多是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反映了士大夫的生活面貌和情态,即所谓“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如讲门阀.重标榜,以浮华为荣,以清谈为务,流连山水,纵酒放诞等等。志人小说的语言极富于表现力,虽然篇幅都不长但能通过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一二行为,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共分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魏以来,尤其是东晋一代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其中的《俭啬》、《忿狷》、《汰侈》、《任诞》等广为人知。志人小说除了《世说新语》外,还有邯郸淳的《笑林》、侯白的《启颜录》、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等。
二、篇章分析

霍小玉传分析演示文稿

霍小玉传分析演示文稿

4、作者生平:
蒋防,约 (792—835),字子徵,一作子微。出
身于义兴(江苏宜兴)蒋氏望族。年少时聪慧好学。青 年时才名播扬。
蒋防于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至长安,与李 绅相识,李绅识其意,与元稹共荐之。长庆元年 (821),自右补阙充翰林学士。二年,加司封员外郎。 三年,加知制诰。
长庆二年(822),在牛(僧儒)李(德裕)党争中,李 绅遭排斥,蒋防自然不能幸免被调出京师任汀州刺史, 后又改任连州刺史。郁郁不得志,年仅44岁就离开了 人世。
受此影响影响,宋代 说话及诸宫调等曲艺中, 把写人世爱情题材称为 “传奇”,这是故事题材 分类名称。
2.唐传奇的发展大体分三个阶段
初、盛唐是发轫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传奇
的过渡。现存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
传》、张鷟《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
够成熟。
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期。作家和作品数量多,质
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 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 小玉传》等。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 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 观念。
《霍小玉传》是反抗性最强的最有代表性的悲剧。明 代胡应麟认为“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 传诵弗衰”。
2.《霍小玉传》是文人 妓女生活的一面镜子。
唐代的礼教较宋元为轻, 官员、书生狎妓为常事。唐时 妓女众多,尤以艺妓最富特色, 不能以淫秽相看。
当时门阀制度严格,艺妓 毕竟是社会最下层妇女,在与 书生交往中,纵有真情,也多 以悲剧告终。小玉正是封建门 阀制度的牺牲品。其爱情悲剧 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最深刻、 最无情地揭露了门阀制度的罪 恶,为被侮辱被损害妇女提出 了血泪控诉。

霍小玉传ppt课件

霍小玉传ppt课件
6
• [3] 门族清华:门第清显华贵。 • [4] 先达丈人:先达:有声望的显达的前
辈。丈人:老先生。 • [5] 翕然:一致地。 • [6] 自矜风调:自以为有风度、才情。 • [7] 驸马:官名,就是驸马都尉。皇帝的
女婿照例授此官职,是一种虚衔。 • [8] 青衣:婢女。古时以青衣为“贱者” • 的服装,因而称婢女为“青衣”。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州治在今上 饶市。上饶葛溪铁精而工细,见《清异 录》。
23
霍小玉形象分析
1.霍小玉是一个沉沦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但她有 着特殊的生活经历。
这种经历,同她的性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她 本是王府的千金小姐,只因“出自贱庶”,所以霍王死 后与母亲一同被赶出王府,沦入娼门。霍王在世之时, 她颇受宠爱,及笄之时,犹令玉工替她作钗,且酬玉工万 钱。离开王府时业已成人,她不但美丽绝伦,聪慧无比, 而且“音乐诗书,无不通解”,因而被“追风挟策,推为 渠帅”的媒婆鲍十一娘惊为“天人”。高贵的出身, 较好的文化教养,天赋的优越条件……可以说她具备 了一个少女所能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5年)改任连州刺史。文宗大和 二年(828年)改袁州刺史,大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6.1霍小玉传

6.1霍小玉传
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 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著中国古代 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实用语文(第四册)
文学常识:唐传奇
以“传奇”为小说之 名,始于元稹,他的《莺莺 传》,原名“传奇”,今名 是宋人将此收入《太平广记》 时改题。大概受元稹《传奇》 即《莺莺传》的影响,宋代 说话及诸宫调等曲艺中,把 写人世爱情题材称为“传 奇”,这是故事题材分类名 称。
实用语文(第四册)
唐传奇的发展历程
中唐传奇(繁荣期)
1、陈玄祐:《离魂记》(张倩娘、王宙) 2、沈既济:《枕中记》(吕道士、卢生)、
《任氏传》(郑六、狐女) 3、沈亚之:《湘中怨辞》(郑生、蛟女) 4、许尧佐:《柳氏传》(韩翊、柳氏) 5、陈鸿:《长恨传》、《东城老父传》
实用语文(第四册)
中唐三大传奇: 《李娃传》 《莺莺传》 《霍小玉传》
实用语文(第四册)
时代背景:门阀制度
《唐六典》卷一九:“凡官户奴婢,男女成人, 先以本色媲偶。”只有本阶级的人才能通婚。进士 与妓女相恋不禁,但不能婚娶。
中唐婚姻讲究门阀,若娶五姓女为妻,将飞黄 腾达。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 清河崔氏是第一流高门,加上博陵崔氏和赵郡李氏, 为五姓七族。他们虽经唐太宗借修《氏族志》“例 降一等”贬抑,仍“旧望不减” ,为维护其血统 的高贵和纯洁,不与外族通婚而互相缔结婚姻。这 更加重了他们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
实用语文(第四册)
梳理脉络
1、故事的开端(合)——霍小玉与李益两情相悦, 约为誓言。
2、故事的转折——李益联姻高门,抛弃小玉
3、故事的发展——小玉相思成疾,黄衫客打抱不 平。 4、故事的结局——霍李重逢,小玉控诉夭亡,李 益家宅不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5]拙教训:没有受到好的教育。 • [36]不意顾盼:没有想到承蒙看 • 得起、看中了。 • [37] 閤(ge)子:旁边的小门。
乔光辉 博士
12
• [38]“开帘”二名,见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 曙诗》。
• [39]低鬟:低头,形容少女羞涩的样子。“鬟”, 妇女的发髻。
• [40]见面不如闻名:下文“才子”指闻名,“貌” 指见面,此处似应作“闻名不如见面”。
女婿照例授此官职,是一种虚衔。
• [8] 青衣:婢女。古时以青衣为“贱者” • 的服装,因而称婢女为“青衣”。
乔光辉 博士
7
• [9]折券从良:赎身获得自由,嫁人为妻,不再 做人家的奴隶了。“券”,指卖身契一类的文 件。“折券”,毁弃了卖身契。正式成家叫从 良。
• [10] 性便(pian)辟:口才流利,善于迎逢。
• [28]亭午:正午。
• [29]何等儿郎:犹如说什么样的人。
• [30]造次:随随便便、冒冒失失。
• [31]调诮:开玩笑,说俏皮话。
• [32]愕然:吃惊的样子。
• [33]绰约:姿态舒缓柔弱而优美的样子。
乔光辉 博士
11
• [34]名下固无虚士:指有学问的人,名副其 实,并不虚假。典出《陈书·姚察传》:姚 察聘周,刘臻问他关于《汉书》的疑问十 多条,他详为分析讲解,而且都有根据。 刘臻佩服地说:“名下固无虚士。”
乔光辉 博士
2
二、唐传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 以寄笔端……”,“作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小说创作。 与六朝小说相比,唐传奇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①唐传奇在内容和题材上有所丰富和扩大。
②小说结构上从六朝笔记小说“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头有尾、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较长故事。
乔光辉 博士
4
课文详析
• 大历〔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766—
779)。中,陇西李生名益,〔李生名益〕
李益(约749—约827),字君虞,陇西
姑臧(现在甘肃武威)人。曾中进士,
长于诗歌,与李贺齐名。他年轻时多猜
忌,对妻妾防范很严,当时传说他有
“妒病”。这篇小说据说是根据有关的
传闻写成的。
乔光辉 博士
• [15] 苏姑子做好梦也未:这就是当时一句俗谚, 出处未详。意思是来为他介绍佳偶,他应该在梦 里就先有了好兆头,所以问他作了好梦没有。
• [16]不邀财货:不贪图金钱礼物。
• [17]如此色目:犹如说像这一类的人。“色目”, 名目、身份、面貌等。
• [18]一生作奴,死亦不惮:终身服侍他,就是死 也心甘情愿。
• [11] 追风挟策,推为渠帅:追风,指追求女人 的行为。挟策,有主意,有办法。盗贼的首领 叫做“渠帅”。这句的意思是:凡是想追求女 人的,她都可以代为设法,出谋划策,因而大 家推她做一个头儿。
• [12] 当:方、正当。
• [13] 德之:感激他。
乔光辉 博士
8
• [14] 申未间:下午三时前后。申:下午一时至三 时。未:下午三时至五时。
③故事情节上,已从一般的风趣有致发展到叙述委婉曲折、 波澜埋伏的优美故事。这种写法,一直影响到后来《聊斋志异》 的创作。
④语言由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生动形象的优美文学语 言。
⑤表现手法由“记实”发展到“尽幻设语”,即有意识有目 的的进行虚构。
总之,我国小说发展至唐传奇,从内容题材、语言文字、情
节结构、创作方法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标志我国小说
• [24]参军:“参军事”的简称。是唐代军事 机构、王府和府、州的属官,有录事参军 和诸曹参军之别。诸曹参军里,在军事机 构有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府、州有 司功、司仓、司兵、司法等种种名目。
乔光辉 博士
10
• [25]黄金勒:饰以黄金的马笼头。
• [26]迟(zhi)明:黎明。
• [27]由帻,戴上头巾,指梳洗打扮。 “巾”,做动词用。
吏部主持,所以下文说“俟试于天官”
(天官,吏部的别称,中央主管人事的官
乔光辉 博士
6
• [3] 门族清华:门第清显华贵。 • [4] 先达丈人:先达:有声望的显达的前
辈。丈人:老先生。
• [5] 翕然:一致地。 • [6] 自矜风调:自以为有风度、才情。 • [7] 驸马:官名,就是驸马都尉。皇帝的
• [19]霍王:名李元轨,唐高祖的儿子。武后垂拱
四年(688),因反武后被杀。此处是托,因为
距大历中有八、九十年了。
乔光辉 博士
9
• [20]不甚收录:不大理睬、不愿容纳。
• [21]胜业坊:长安里名,在兴庆宫西。曲: 唐时坊里的小街巷称“曲”。
• [22]甫上车门:刚进巷口第一个院门。
• [23]从兄:堂兄。
5
• [2] 拔萃:唐代科举及第,算有了“出
身”,取得做官的资格,但还要经过一定
的期限才可以选任为官,而且不一定都选
得上。如果想马上做官,可参加另一种考
试:试文三篇,叫做“宏词”;试判(撰
以判词,就是下文所指的“书判”)三条,
叫做“拔萃”。合格后就可以分发任用。
科举考试由礼部主持,这种任官考试却由
• [41]数(shuo)巡:斟过几遍酒。
• [42]态有馀妍:犹如说长得够漂亮的。
• [43]巫山、洛浦:以古代两个恋爱神话,比喻男 女欢爱。巫山:宋玉《高唐赋》中叙楚怀王游高 唐曾在梦中与巫山女神欢会。洛浦:曹植《洛神 赋》中写在洛水边见到洛神的故事。
霍小玉传
一、作者 二、唐传奇 三、课文详解 四、讨论
乔光辉 博士
1
一、作者
蒋防,生卒年不详,字征(一作子微),唐义兴(今 江苏宜兴)人。宪宗元和中(806—820)任右补阙,穆宗 长庆元年(821年)官翰林学士,三年加知制诰,四年贬汀 州刺吏。敬宗宝历初年(82约卒于大和年内。著有《诗 集》一卷。传奇《霍小玉传》是他的成名之作,后收入宋人 李防所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七。另外,陈思《宝刻丛 编》卷十九载有蒋防之《连州放生池铭》一文,《全唐文》 卷七一九也有其《汨罗庙记》。
进入成熟期。
乔光辉 博士
3
三、课文分析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论及蒋防的《霍小玉 传》曾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 此篇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传颂弗 衰”(《少室山房笔丛》)。
主题:作者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 揭露了封建婚姻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的门阀 制度,对妓女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