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测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DNA测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研究、医学诊断、药物开发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DNA测序技术的期望和应用越来越高。
本文将深入探讨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应用前景。
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DNA测序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Frederick Sanger等人通过发明链终止法(dideoxynucleotide sequencing)开创了DNA测序技术。
这种方法建立在DNA链扩增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缺少3'羟基的二代核苷酸停止链的生长,从而确定DNA的序列。
此后,多种改进版本的链终止法被提出,包括Maxam-Gilbert法和Thermo Sequenase法。
到了1990年代,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出现,为DNA测序技术带来了新的革命。
PCR技术使得DNA片段得到扩增,从而减少了使用大量DNA的需要,并且加快了测序的速度。
同时,自动测序仪的问世也使得测序速度大大提升。
自动测序仪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样本的测序,数据可以自动收集和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测序的效率和准确性。
到了21世纪初,基于大规模并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MPS)技术的第三代DNA测序技术开始涌现。
这些技术包括轮廓组、Roche/454、Illumina、Ion Torrent、PacBio SMRT 等。
第三代DNA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整个测序过程更快速、准确和经济,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数据。
这些技术的出现,标志着DNA测序技术进入了新的阶段。
二、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前景1. 基因组学研究DNA测序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基因组学研究。
随着第三代DNA测序技术的发展,测序速度和产出数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使用这种技术更全面地研究基因组变异、基因调控等问题。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DNA测序技术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和基因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通过测序,我们可以了解DNA的组成和顺序,进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本篇文章将介绍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一、DNA测序技术的原理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它由一系列核苷酸组成,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DNA测序技术旨在确定DNA中这些碱基的顺序。
常见的DNA测序技术主要有Sanger测序和下一代测序。
Sanger测序是一种经典的测序方法,它利用了DNA复制和切断的特点。
首先,将待测DNA复制成多个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然后通过加入特殊的DNA链终止剂,使DNA复制过程在不同的碱基位置停止。
接下来,利用凝胶电泳将这些DNA片段按照长度分开,最终可以确定DNA中的碱基顺序。
下一代测序技术则利用了高通量测序仪器,大大提高了测序速度和效率。
基于下一代测序平台,我们可以同时测序多个DNA片段。
这些片段将通过不同的DNA标记和荧光染料进行识别,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碱基的顺序恢复出来。
二、DNA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DNA测序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基因组学研究:通过测序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基因组,我们可以了解基因的位置、数量和变异情况,有助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的研发。
2. 生物多样性研究:DNA测序可以用来研究不同物种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关系,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保护。
3. 癌症诊断与治疗:DNA测序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并提供针对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4. 古生物学研究:通过测序古代生物体内的DNA,我们可以了解古生物的遗传信息,并揭示地球生物进化的历史。
三、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前景DNA测序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需求的增加,不断得到改进和拓展。
以下是DNA测序技术的几个发展前景:1. 单分子测序: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直接读取DNA单个分子的碱基序列,避免了PCR扩增等步骤对序列的引入误差。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一直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DNA测序技术呈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本文将从DNA测序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DNA测序技术的起源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为后来的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时,人们的主要目标是确定DNA的序列,以期揭示基因的组成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DNA测序工作进展缓慢。
二、传统的DNA测序方法在传统的DNA测序方法中,最著名的是萨里格测序法。
该方法是1967年由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萨里格发明的,奠定了DNA测序技术的基础。
这种方法通过在DNA链延伸的过程中使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核苷酸,再用电泳将DNA分离并检测辐射信号,从而测定DNA 序列。
然而,传统的DNA测序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这些方法需要大量的DNA样品,且操作复杂,效率低下。
其次,由于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有一定的辐射危险。
此外,这些方法对于复杂的DNA序列分析缺乏效果。
三、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突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DNA测序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准确。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包括Sanger测序技术、454测序技术、Illumina测序技术和Ion Torrent测序技术等。
Sanger测序技术是一种经典的测序方法,由弗雷德里克·萨里格于1977年发明。
该技术通过DNA链延伸的过程中使用ddNTP,然后用电泳分离并检测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最终测定DNA序列。
尽管Sanger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经典的DNA测序方法,但其需要大量的DNA样品和昂贵的设备,并且操作复杂。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一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
这些技术通过将DNA样本分离成许多片段,然后通过高通量平台进行并行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测序速度和效率。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引言:DNA测序技术是一项基础性的生命科学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DNA测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详细阐述。
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通过核酸电泳技术,首次将DNA进行分离和检测。
随后,研究人员又发展了一系列的DNA序列分析技术,包括限制性酶切分析、Southern blotting等技术。
直到1977年,Sanger等人发明了现代DNA测序技术,使得DNA测序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DNA测序技术的原理DNA测序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测定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来确定DNA序列。
目前常用的DNA测序技术主要有三种:Sanger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和第三代测序技术。
其中,Sanger测序是最早开发的DNA测序技术,其原理是通过DNA聚合酶催化DNA合成反应,并在反应中加入一种特殊的二进制反应器,以确定每个碱基的位置。
NGS技术则是一种高通量的DNA测序技术,可以同时测序大量的DNA样品,其原理是通过将DNA样品分成许多小片段,并使用DNA聚合酶进行扩增,然后使用高通量测序仪对这些小片段进行测序。
第三代测序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DNA测序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直接读取DNA 分子中的碱基序列来确定DNA序列。
三、DNA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
目前,DNA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应用领域涵盖了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在基因组学领域,DNA测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分析。
在医学领域,DNA测序技术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DNA测序技术已经成为了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用于个性化医疗、疾病早期预警、食品安全检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DNA测序技术的应用1.基因组学研究DNA测序技术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揭示基因组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物种进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疾病的遗传基础等。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GP)项目使用DNA测序技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为了解人类遗传信息和疾病发生机理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2.医学诊断DNA测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精准地检测疾病。
如个性化医疗中,测序患者的基因组,可以根据个体基因特征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测序还可以对患者遗传病风险进行预测,筛查出遗传性疾病带来的危险,从而加强对疾病风险的预防。
3.食品安全检测DNA测序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成分与源头,牛、猪、鸡等肉类的来源,是否添加了转基因生物,是否添加了经禁用农药等物质。
此外,该技术也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等生物体,帮助保障食品安全。
4.生态环境保护DNA测序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
例如,通过设计合适的引物、半定量PCR等方法,针对不同野生动物的DNA进行检测,帮助实现野生动物分类、种群监测和数量评估。
同时,通过检测污水中细菌、病毒、真菌等的DNA,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环境污染。
二、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趋势1.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单细胞测序技术成为了DNA测序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不同单细胞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单细胞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功能。
测序技术及测序仪器的比较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现阶段的测序技术及测序仪器的比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2007级生物技术4班学生姓名徐志超指导教师高玉千撰写日期:2011年5月5日现阶段的测序技术及测序仪器的比较徐志超生命科学学院摘要:自sanger测序技术发明以来,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促进,测序技术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以实验方法与实验仪器的改进为标志,测序技术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同时测序技术向着高通量测序,单分子测序,低价格测序的方向发展,目前测序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的实验手段。
本文主要简单回溯了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现阶段主流测序仪器IlluminaGA,ROCH-454,ABI 3730XL,ABI SOLID及HeliScope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关键词:测序技术;测序仪;IlluminaGA;ROCH-454;ABI-3730XL;ABI-SOLID;HeliScope Studies 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sequencerXU Zhi-ch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bstract: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leaping developed promoted by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since the Sanger sequencing technology been invented.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gone through three generation by the improvement of sequencing methods and sequencer, at the same time, sequencing technology developed towards high-flux, single molecule sequencing and lower price.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experimental means in molecular biology experiments currently. This paper simply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equencing technology,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and workflow of the main sequencer.Keywords: sequencer;IlluminaGA;ROCH-454;ABI-3730XL;ABI-SOLID;HeliScope1953年Watson和Crick揭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这大大激励了人们对DNA 序列的探索。
DNA测序技术
DNA测序技术DNA测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研究工具,通过测定DNA序列,可以揭示生物体内各种基因和基因组间的关系,进而对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DNA测序技术的原理DNA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将DNA分子进行断裂和复制,再利用测序仪器对断裂和复制后的DNA片段进行测序。
最早的DNA测序技术是由弗雷德里克·桑格和沃尔特·吉尔伯特于1977年开发的Sanger测序技术。
Sanger测序技术利用DNA聚合酶合成DNA链的特性,通过加入一种特殊的二进制链终止剂使DNA链延伸终止,使得不同长度的DNA链片段停留在不同的位置。
通过电泳分离这些延伸终止的DNA片段,并进一步将其从电泳凝胶上转移到薄膜上,再利用荧光标记的核苷酸进行检测,最终得到DNA序列。
二、DNA测序技术的分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技术也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Sanger测序技术外,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DNA测序技术:1. 均一性测序:通过将要测序的DNA样品进行放大、片段化和链接,然后利用测序仪器大规模并行测序,从而快速获得大量DNA序列。
2. 碱基识别测序:利用特定的DNA链折叠方式和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碱基之间的结构特性,实现DNA的测序。
3. 纳米孔测序:利用特殊孔道的尺寸限制作用,将DNA片段逐一引导通过孔道,并通过电流变化等方式监测每个碱基的通过情况,进而进行DNA测序。
4. 单分子测序:将DNA分子通过特殊的技术固定在载体上,并逐个引入测序仪器进行测序,能够获得单个DNA分子的高精度测序结果。
三、DNA测序技术的应用DNA测序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组学研究:通过DNA测序技术可以对生物的基因组进行全面的测序,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揭示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在生物科学领域中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DNA测序技术是指通过分析DNA的碱基序列,获取DNA的遗传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DNA测序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并且在医学诊断、基因编辑、进化研究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DNA测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
首先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一代测序技术,也被称为Sanger测序技术。
该技术通过DNA 分子链延伸的方式,逐个测定DNA碱基序列,但是工作速度较慢,费用较高。
接着进入了21世纪,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测序领域的发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利用并行测序和高度自动化的方法,大幅提高了测序速度和降低了成本。
随着袖珍式测序仪器的出现,DNA 测序技术也逐渐进入实验室和医疗机构。
二、DNA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医学诊断DNA测序技术在医学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个体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可以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基因,预测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和代谢能力等。
此外,针对罕见疾病和遗传性疾病,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测序,可以揭示疾病的致病原因,为精准医学治疗提供依据。
2. 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的兴起使得基因编辑技术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
与DNA测序技术相结合,基因编辑可以通过修改DNA序列来修复缺陷基因,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3. 进化研究通过对不同物种的DNA测序,可以揭示物种的进化关系和分类学信息。
DNA测序技术有助于研究基因组的演化,了解物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迁徙以及物种形成的过程。
4. 犯罪和法医学DNA测序技术在犯罪调查和法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犯罪现场或受害者体液中的DNA进行测序比对,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此外,在法医学中,DNA测序技术可以通过遗传物证来鉴定受害者和嫌疑人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司法判决提供科学依据。
5. 农业与环境保护DNA测序技术不仅在人类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也在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技术是一种用于确定DNA序列的技术,它是基因组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Sanger等人首次提出了链终止法,该方法通过根据碱基链合成反应来确定DNA的序列。
然而,链终止法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且只能测序较短的DNA片段。
随着对DNA测序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更高效、更快速的测序方法。
在2005年,第二代测序技术的问世对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
这种新的技术利用了DNA扩增和并行测序的原理,使得高通量测序成为可能。
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测序多个DNA片段,大大加快了测序速度。
然而,虽然第二代测序技术大大提高了测序效率,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测序长度有限,通常只能测序100至200个碱基对。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第三代测序技术应运而生。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代表是单分子测序技术。
与第二代测序技术不同,单分子测序技术直接在单个DNA分子上进行测序,无需PCR扩增,因此避免了测序过程中的错误。
此外,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测序长达几十万个甚至上百万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大大提高了测序长度。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DNA测序技术不仅可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还可以用于研究DNA变异与疾病的关系、鉴定基因突变、人类种群遗传学研究、研究环境微生物组成等。
值得一提的是,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个性化医疗的进步。
通过对个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医生可以根据个体基因组的信息,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尽管现在的DNA测序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测序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
其次,测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特别是当测序长度较长时,错误率可能会增加。
此外,在处理测序数据和分析结果方面,也需要更加精确和高效的算法和工具的支持。
DNA测序的技术与发展历程
DNA测序的技术与发展历程DNA测序技术是一项在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其核心思想是将DNA序列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
DNA测序技术的诞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也启发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大型研究计划的开展。
DNA测序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分离DNA的碱基,即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嘧啶。
基于这些早期的工作,科学家们不断发展创新,逐渐从人工方法发展到自动化系统,包括研发越来越先进的仪器和软件。
1960年代,Frederick Sanger提出了一种通过放射活性示踪放射性核苷酸对DNA序列进行测序的方法,该方法将他获得了2次诺贝尔奖,成为DNA测序领域的里程碑。
然而,这种方法显然过于费时费力,难以进行大规模测序。
直到20世纪70年代,DNA测序技术才真正开始进入“跑车道”。
Alan Coulson、Frederick Sanger和Maxam-Gilbert等科学家开始研究并开发新的方法,其核心是通过特异性切割DNA,或通过化学方法标记DNA分子,以便对其进行测序。
然而,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着问题,如成本过高、精度不够高等。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的Fredrick Sanger和Massachusetts理工学院的 Walter Gilbert两位科学家在同一年发明了取代放射性核苷酸的新技术,即层析液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鄰順式苯硝酸甲酯、鄰缩式苯硝酸甲酯标记技术。
这两项技术革命性地提高了测序的速度和精度,并可以大规模地进行DNA测序。
1987年,Sanger他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自动测序技术的文章,这个发现被誉为另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使DNA测序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得以快速发展。
不过自动测序时期仍然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其间设备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包括利用荧光探针和荧光标记的基质(四色荧光标记试剂)测序技术不断地取代着以前的测序技术,随着仪器的不断更新,测序的精度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DNA测序技术发展历程分析
DNA测序技术发展历程分析自人类基因组计划于2001年成功完成以来,人们对DNA测序技术的需求不断上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序列和相关的遗传学信息,这为基于DNA的科学研究和医疗保健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通过DNA测序技术,我们可以对每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确定并了解它的功能。
下面对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在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1.第一代测序技术第一代测序技术是最早的DNA测序技术,于1977年由Frederick Sanger发明并在之后十年的时间内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使用放射性标记来测序,通过检测离子辐射测量DNA测序结果,并用计算机将结果进行排列。
该技术虽然已经过时,但它打下了DNA测序技术的基础。
2.第二代测序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于2005年由454 Life Sciences首次提出。
这是一种基于合成二核苷酸来测序的技术,它使用的是非放射性标记物,内部通过可扫描的流式单元检测DNA片段。
这种技术具有速度、准确性和成本效益的优势。
此外,这种技术使测序变得便宜和快捷。
它在生物应用和医学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第三代测序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第三代DNA测序技术得以诞生。
这种技术使用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对DNA进行无需扩增的直接测序,可以避免扩增引入偏差和错误。
第三代测序技术可以为密集覆盖序列的大型基因组提供高质量的序列结果。
此外,它还可以检测基因表达和编码的RNA,以及进行单细胞测序。
通过比较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我们可以发现DNA测序技术在成本、速度、准确性等方面不断得到改进。
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DNA序列和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总结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
自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的发明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基因组学的迅猛发展,DNA测序技术不断迭代,进行了多次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和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DNA测序技术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其最新进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其最新进展DNA测序技术是指对DNA分子的序列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DNA测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变。
以下是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1. 第一代测序技术(Sanger测序):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Sanger测序技术是第一代DNA测序技术。
该技术基于DNA合成链终止原理,通过引入一种特殊的二进制核苷酸(ddNTP)来阻止DNA链延伸,从而确定DNA的序列。
虽然Sanger测序技术准确可靠,但是速度较慢且昂贵。
2. 第二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2005年以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使DNA测序速度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
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454、Illumina、Ion Torrent等多种技术平台。
这些技术利用多个并行反应来进行快速大规模测序,数据生成速度快,适用于基因组学研究和临床检测。
3. 第三代测序技术(单分子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突破了传统测序技术的限制,实现了对单个DNA分子的直接测序。
这些技术包括SMRT(Single-Molecule Real-Time)测序、Nanopore测序等。
第三代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长读长、快速和低成本的特点,可用于对复杂基因组结构、基因突变和转录组的研究。
最新进展:1. 快速测序:DNA测序速度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耗时较长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
这样快速测序技术的应用使得大规模人群的基因组信息获取成为可能。
2. 单细胞测序: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对个体细胞进行测序,揭示人体各个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和遗传变异情况。
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并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依据。
3. 元基因组学测序:元基因组学是指对微生物群落中所有基因组的研究。
元基因组学测序技术能够高通量地对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序,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
4. CRISPR技术在测序中的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基因修饰,还可以用于DNA测序和基因组编辑。
一代、二代、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应用
备注:数据来源于罗氏官网和网络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Thermo Fisher
ABI/SOLiD技术原理: SOLiD测序技术也是采用油包水的方式进行Emulsion PCR。
不同之处在于SOLiD形成的小水滴要比454系统小得多, 只有1μm大小,用连接酶替代了常用的DNA聚合酶。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Thermo Fisher
① Ion Torrent测序芯片,是一块半导体芯片; ② 孔即是测序微珠的容器,又同时是一个微型的PH计。 ③ 4种dNTP依次流过Ion芯片; ④ 发生聚合反应产生H+引起PH变化,被传感器记录下来。 每个碱基的检测只需要几秒钟。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Thermo Fisher
读长
2x150bp 2x150bp 2x300bp
台式测序 2x150bp
台式测序/大规 模
2x150bp
大规模 测序
2x250bp
大规模 测序
2x150bp
测序通量 1.2Gb 7.5Gb
15Gb
120Gb
330Gb
6000Gb
16Tb
最大reads数 4M
25M
25M+
运行时间 9.5-19h 4-24h
4-55h
400M 12-30h
1.1B+ 11-48h
200亿 13-44h
260亿(单) 520亿(双)
13-48h
二代测序的技术平台——华大智造
华大基因先推出了BGISEQ-500桌面化测序系统, 之后又推出: BGISEQ-50、 MGISEQ-200、 MGISEQ-2000均取得了NMPA(原CFDA)认证, 还推出了MGISEQ-T7, 2022年10月推出DNBSEQ-T10x4、DNBSEQ-T7高通量测 序仪。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进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进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以及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从最早的DNA测序技术到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演变过程,分析这些技术如何推动了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我们还将讨论当前DNA测序技术的挑战和限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并预测其未来可能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DNA测序技术的起源与早期发展DNA测序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解读生命的遗传密码。
最初的测序方法基于化学和生物学的原理,但由于技术限制,测序过程既繁琐又耗时。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重大发现为后续的测序技术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改进测序方法。
1977年,弗雷德·桑格和沃尔特·吉尔伯特分别独立发明了双脱氧链终止法,即桑格-吉尔伯特测序法。
这一方法利用四种不同的双脱氧核苷酸作为链终止剂,通过凝胶电泳分离不同长度的DNA片段,从而得到DNA 序列信息。
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测序过程更加高效和准确。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尝试自动化测序过程。
1986年,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推出了第一台自动化测序仪,实现了测序过程的自动化和批量化,大大提高了测序效率。
此后,DNA测序技术不断发展,测序速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为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早期发展阶段,DNA测序技术主要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如基因组测序、基因克隆等。
这些研究为后续的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DNA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第二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DNA测序技术迎来了革命性的突破——第二代测序技术,也称为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HTS)。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DNA测序技术是一种能够揭示生命内在运作机制的技术,它能够将基因序列转化为计算机可读取信息,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DNA测序技术不仅对生命科学领域有巨大的影响,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DNA测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一、DNA测序技术的应用1.生命科学DNA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比如说基因重组、基因治疗等。
基因重组是将两个或多个DNA片段进行“割开”并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改变DNA序列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也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的DNA序列来制造特定的生物产物。
而基因治疗则是指通过更改病人的基因序列来治疗病症。
这种技术正在改变医学领域的面貌,它为很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2.医学DNA测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基因测序可以用来确定个人遗传病风险,开发一些特定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中,基因测序也被用来检测癌症、再生过程和药物敏感性。
DNA测序还可以用来识别未知基因或病原体,这可以帮助医学研究者开发特定的治疗药品,从而更好地治疗各种疾病。
3.环境DNA测序技术在环境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检测大气中的微生物和污染物,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了解环境中的生物系统和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识别和物种分析,以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
4.食品安全DNA测序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食品样本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从而保证食品安全。
DNA测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致病菌和毒素,帮助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DNA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测序技术的演变。
第一代测序技术是苏格兰科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于1975年发明的,主要是基于化学方法和手工处理,相对于后来的技术已经过时。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DNA测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应用。
本文将从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前景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全面介绍DNA测序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一、技术的发展历程DNA测序技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人们使用化学试剂和放射性同位素对DNA进行标记和分析。
随着科学家不断探索和创新,Sanger法测序技术于1977年问世,被认为是第一代DNA测序技术,该技术通过DNA链延伸的方式进行测序,奠定了现代DNA测序技术的基础。
1996年,随着第一次完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完成,DNA测序技术进入了第二代测序时代。
这一时期,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DNA测序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测序速度大幅提升。
近年来,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如单分子测序技术和纳米孔测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运用,使得DNA测序技术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和经济。
二、应用领域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领域:1. 医学研究:DNA测序技术在医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个体化医疗领域。
通过测序个体基因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DNA测序技术还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2. 农业领域:DNA测序技术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测序作物的基因组,可以改良和培育优良的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同时,DNA测序技术还可以用于动物遗传育种,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益。
3. 犯罪侦破:DNA测序技术在犯罪侦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物证中的DNA进行测序,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提供可靠的证据,促使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公正。
4. 生态学研究:DNA测序技术在生态学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环境中的DNA进行测序,可以追踪物种的分布和演化,调查生物多样性,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前景展望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历程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历程DNA是构成基因的核心物质,它的序列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因此,了解DNA的序列就能够推断出生物的基因组。
DNA测序是通过分析一个DNA样本中的所有碱基,分解DNA序列的过程。
这个过程使用了现代化的DNA测序技术,这个技术已经帮助了科学家们解决了许多基因问题。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DNA测序技术在原理上分为Sanger法、第二代测序和第三代测序。
Sanger法又称为链终止法,是最早用于DNA测序的方法。
它利用DNA聚合酶在DNA模板上合成新的DNA链,混入一些Dideoxy核苷酸的标记。
这些核苷酸包括A、C、G、T四种,但每种都只有一个碳氧磷酸羧基来链延长。
这就终止了DNA链的生长。
每种类型的标记都对应着一种碱基。
测序过程中,DNA聚合酶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段落上“卡住”——,停在特定类型的标记DNA上。
这一过程会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被测的DNA被覆盖。
最后将这些DNA片段按顺序拼装成整张图谱,就可以得到DNA序列。
第二代测序(也叫高通量测序)使用基于二代测序的技术。
这个过程通过将DNA样材对捕获到各自位置上,然后用四种荧光标记溶液不断附加在DNA链的3'端。
这个过程可以产生互不相同的四个荧光标记,同时进一步延伸这条DNA链。
当其中没有多余的碱基可以添加时,这个酶复合物将会把当前位置上的荧光染料读取下来。
这个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通过这个方法,第二代测序技术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样本的检测,因此它的检测速度非常快,但精度相对较低。
第三代DNA测序技术(又被称作单分子测序技术或者长读长测序技术)不使用现有的测序技术直接测量大的DNA分子序列,例如多个kbp以上的长分子。
当被读取时,长分子会被逐单个核苷酸读取,这使得第三代测序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高价值的长序列。
这个过程提供了一种高速的DNA测序技术,可以加速DNA测序的速度并缩短数据处理所需的时间。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DNA测序技术是由美国生物化学家福雷斯特·曼曼(Forrest M. Mims III)于1971年首次提出的。
DNA测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DNA测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DNA测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科学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也在医学、农业、环保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未来,这项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我们来看看DNA测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高通量测序技术目前,DNA测序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高通量测序技术。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优点是可同时测定大量样本,缩短分析时间,提高测序效率。
未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包括人类基因组的解读、癌症研究等,同时为了提高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继续改进技术,完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解读的效率。
二、单细胞测序技术单细胞测序技术将可以分离出个体细胞的基因组信息,这是目前的测序技术无法实现的。
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研究基因遗传、生长发育、免疫系统以及慢性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细胞开发更加精细的技术,提高样品分离和操作的精度,进一步完善数据处理和解读的方法。
三、血液测序技术血液测序技术将可以有效实现癌症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断,还可以用于各种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同时血液测序技术还可以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对健康的影响。
这项技术的未来发展需要精细化和高度自动化的设备,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法的应用,以实现大规模、快速、准确的血液检测。
四、蛋白质组测序技术蛋白质组测序技术是通过测定蛋白质的组成和质量,来了解蛋白质的生化特性和功能。
这项技术在临床诊断和疾病预防、新药研发、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未来发展需要解决样品处理和测序技术等方面的难点,同时还需要针对复杂的蛋白质质量和定量问题,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和数据解读技术。
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在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这些技术,可以高速、精准、自动化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探究新的数据解读方法和模型。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从1990年启动,到2003年完成,历时13年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将人类所有基因和基因组结构解码完成。
这项史诗般的工程,为人类的医学和感染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展。
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
1. 测序技术的进步第一代测序技术是Sanger测序技术,这种技术基于DNA链延伸的方法进行。
其精度较高,但是速度和成本都很高。
第二代测序技术则采用了并行测序技术,能够同时产生大量的序列数据,极大地提高了测序速度和效率。
这种技术的代表包括Illumina、Roche、ABI和Life Technologies等厂商的测序仪器。
第三代测序技术则是基于单分子测序技术的。
这种技术有着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但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这种技术的代表包括Pacific Biosciences和Oxford Nanopore等公司的测序仪器。
2. 应用范围的扩大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从最初的基因组结构研究扩展到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众多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测序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DNA序列,可以确定癌症的基因突变和基因组序列的变化,为精确治疗和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此外,基因组测序技术还可用于预防产前诊断和治疗可遗传疾病,以及协助鉴定刑事案件和人类繁殖学研究等领域。
3. 面临的挑战虽然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数据分析和存储的问题。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序数据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增加,数据分析和存储要求更高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此外,数据的管理和共享也面临着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此外,标准化和规范化也是基因组测序技术面临的难题之一。
由于测序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共享和比较数据面临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挑战。
4. 发展趋势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未来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DNA测序技术是一种可以测定DNA序列的方法,它是对DNA基因组进行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用于基因治疗、疾病预防和新药研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和发展,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DNA分子是由一系列称为核苷酸的基本单元组成的。
每个核苷酸包括一个磷酸基团、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脱氧核糖分子。
DNA序列就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脱氧核糖核酸)以不同的顺序排列组成的。
DNA测序技术的原理就是对DNA序列的碱基进行逐个测定,获得一条包含多个碱基的DNA序列。
DNA测序技术的核心是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荧光标记技术。
PCR技术可以制造大量DNA复制体,荧光标记技术则能够测定DNA碱基序列。
通过结合PCR和荧光标记技术,便可对DNA进行测序。
DNA聚合酶链反应是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将目标DNA序列逐渐复制成数百万或数十亿个复制产物,建立多个拷贝;荧光标记技术是将目标DNA分成短段,并加入荧光染料标记。
将DNA样品制备成特定的文库,即要测定的DNA文库,质量好坏对结果影响很大。
然后再在仪器上使用电子信号及光信号,将DNA序列后面的每一个碱基读出。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DNA测序技术最初是由美国生物学家弗雷德里克·萨恩格(Frederick Sanger)发明的,他发明了所谓的“Sanger测序法”或“链终止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使其在加入药物后停止DNA复制。
然后将DNA分离成一系列不同长度的片段,并逐个测序其中的碱基。
由于每个DNA片段只有一种碱基,因此可以在不同长度的片段上分别测定不同的碱基,最终确定整个DNA序列。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DNA测序技术也不断涌现。
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下一代测序,NGS)技术,它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全新DNA测序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6-6586(2009)10-0013-04 中图分类号:R46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9-08-24作者简介:聂志扬,硕士研究生;肖飞,助理研究员;郭健,研究员,北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DNA 碱基序列蕴藏着全部遗传信息,测定和分析DNA 的碱基序列对了解遗传的本质即了解每个基因的编码方式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DNA 的序列分析是分子诊断学的金标准,各种遗传疾病,病毒或细菌的感染与变异,在基因水平上的个性化用药,最终都依赖于基因测序结果。
DNA 测序方法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提前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对基因结构分析和功能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将介绍一下DNA 测序技术与仪器的历史沿革与最新进展。
1 传统DNA 测序技术DNA 测序最早的尝试是借鉴于60年代发展起来的RNA 序列测定技术[1],称为小片段重叠法。
RobertHolley 利用该技术花费了7年时间完成了酵母丙氨酰-tRNA 序列的76个核苷酸的序列测定并于1965年发表于Science 杂志上。
后来,吴瑞博士(Dr.Ray Wu)提出引物-延伸的测序策略,1971年首次成功的测定了λ噬菌体的两个粘性末端[2]。
1975年之后,DNA 序列分析的速度很快超过了RNA 和蛋白质。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Frederick Sanger 的DNA 链末端合成终止法[3]及Allan Maxam 和Walter Gilbert 的化学裂解法[4]。
这两种方法虽然原理大相径庭,但都生成相互独立的若干组带放射性标记的寡核苷酸,每组核苷酸都有共同的起点,却随机终止于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残基,形成一系列以某一特定核苷酸为末端的长度各不相同的寡核苷酸混合物,这些寡核苷酸的长度由这个特定碱基在待测DNA 片段上的位置所决定。
然后通过高分辨率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放射自显影后,从放射自显影胶片上直接读出待测DNA 上的核苷酸顺序。
1.1 化学裂解法化学降解法又称为Maxam-Gilbert 法[4],是由Allan Maxam 和Walter Gilbert 建立的测序方法。
化学降解法与DNA 链末端合成终止法的区别在于需要对原DNA 进行化学降解。
根据某些化学试剂可以使DNA 链在一个碱基或两个碱基处发生专一性断裂的特性,化学降解法首先对待测DNA 末端进行放射性标记,再通过5组(或4)相互独立的化学反应分别得到部分降解产物,其中每一组反应特异性地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碱基进行切割。
因此,在反应后可得到5组(或4组)不同长度的放射性标记的DNA片段,每组中的每个片段都有放射性标记的共同起点,但长度取决于该组反应针对的碱基在原样品DNA分子上的位置。
此后各组反应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测末端标记的分子,并直接读取待测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图1)。
1.2 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也称为Sanger法[3],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2′3′-双脱氧核苷酸(ddNTP)掺入到合成的DNA链中,由于脱氧核糖上没有聚合酶延伸链所需要的3–OH基团,因此不能与下一位核苷酸反应形成磷酸二酯键,DNA合成反应即终止。
在测定时,首先将模板分为4个反应管,分别加入引物和DNA聚合酶及用32P或35S标记的4种dNTP混合底物(仅标记一种即可)。
在4组独立的酶反应体系反应一定时间后,每一管内加入4种ddNTP 中的一种,就可获得4组分别终止于模板链的每一个A、C、G和T位置上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通过高分辨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这些片段,随后利用放射自显影就可以读出DNA的序列,(图1)。
1.3 DNA序列分析的自动化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仪器制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研究人员采用荧光替代放射性核素对DNA进行标记,使自动化测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广泛使用的DNA自动化测序仪的原理是:用不同荧光分子标记四种双脱氧核苷酸,然后进行Sanger测序反应,反应产物经电泳(平板电泳或毛细管电泳)分图1 Maxam-Gilbert法和Sanger 法测序原理,以及电泳结果示意图图2 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原理与毛细管电泳自动测序仪离后,通过4种激光激发不同大小DNA片段上的荧光分子使之发射出4种不同波长荧光,检测器采集荧光信号,并依此确定DNA碱基的排列顺序。
DNA自动测序法以其简单(自动化)、安全(非同位素)、精确(计算机控制)和快速等优点,逐渐成为DNA序列分析的主流,目前几乎完全取代了手工测序。
(图2)2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近年来,DNA测序技术和方法不断得到创新和改良,在保证基因组测序精确度的前提下,操作程序逐步优化,测定通量急速增加,甚至达到传统Sanger 法的几百到几千倍,测试的成本也呈现下降的趋势。
新一代测序技术将片断化的基因组DNA两侧连上接头,随后运用不同的步骤来产生几百万个空间固定的PCR 克隆阵列(polony)。
每个克隆由单个文库片段的多个拷贝组成。
之后进行引物杂交和酶延伸反应。
由于所有的克隆都在同一平面上,这些反应就能够大规模平行进行。
同样地,每个延伸所掺入的荧光标记的成像检测也能同时进行,来获取测序数据。
DNA序列延伸和成像的持续反复构成了相邻的测序阅读片段,再经过计算机分析就可以获得完整DNA序列信息。
目前市场上新一代测序仪的测序原理主要有四种,即使用合成法测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454[5]和Solexa[6],以及使用连接法测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的SOLiD[7]和Polonator[8]。
这些测序仪的共同点是不需要大肠杆菌系统进行DNA模板扩增,且测序所得序列较短。
下面分别对454、Solexa和SOLiD测序法进行介绍。
2.1 454测序法454测序法的原理是:单链DNA文库被固定在特别设计的DNA捕获磁珠上。
每一个磁珠携带了一个独特的单链DNA片段引物。
随后扩增试剂将磁珠乳化,用下,经过一个合成反应和一个化学发光反应,最终将荧光素氧化成氧化荧光素,同时释放出光信号。
此反应释放出的光信号实时被仪器配置的高灵敏度CCD 捕获到。
有一个碱基和测序模板进行配对,就会捕获到一分子的光信号;由此一一对应,就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待测模板的碱基序列。
所以这种测序方法也称为焦磷酸测序。
与其他新一代测序平台相比,454测序法的突出优势是读长。
目前运用454测序原理的GS FLX测序系统的序列读长已超过400bp,(图3)。
2.2 Solexa测序法Solexa 方法首先将DNA 从细胞中提取,然后将其随机打断,并回收 100~200bp 大小的片段,在片段的两个末端分别加上接头(adapter)。
DNA片段变成单链后,通过与芯片表面的单链引物碱基互补被一端“固定”在芯片上。
另外一端(5′或3′)随机和附近的另外一个引物互补,也被“固定”住,形成“桥 (bridge)”。
经过反复30轮扩增,每个单分子得到了1000倍扩增,成为单克隆DNA簇。
DNA簇产生之后,扩增子被线性化,测序引物随后杂交在目标区域一侧的通用序列上。
在下一步合成反应中,四种荧光标记的染料应用边合成边测序的原理(Sequencing By Synthesis)。
在每个循环过程里,用荧光标记的dNTP和聚合酶被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这些dNTP是“可逆终止子”,它只容许每个循环掺入单个碱基,因为其3′羟基末端带有可化学切割的部分。
在DNA合成时,每一个碱基加到引物末端时都会释放出焦磷酸盐,可以作为能量提供给生物发光蛋白,比如荧光素酶,从而发出荧光。
不同的碱基用不同的荧光标记可以激发出不同波长的荧光。
实时读取每条模板序列第一轮反应所聚合上去的核苷酸所发出的荧光后,将这些基团3′羟基末端化学切割,恢复粘性,继续聚合第二个核苷酸。
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每条模板序列都完全被聚合为双链。
这样,统计每轮收集到的荧光信号结果,就可以得知每个模板DNA片段的序列,(图3)。
2.3 SOLiD测序法SOLiD(supported oligo ligation detetion)的特点是以四色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的连续连接合成为基础,取代了传统的聚合酶连接反应,可对单拷贝DNA片段进行大规模扩增和高通量并行测序。
SOLiD目前的读长为30到35bp。
SOLiD测序反应在SOLiD玻片表面进行。
含有DNA模板的P1磁珠共价结合在SOLiD玻片表面。
每个磁珠SOLiD测序后形成一条序列。
SOLiD连接反应的底物是8碱基单链荧光探针混合物。
连接反应中,这些探针按照碱基互补规则与单链DNA模板链配对。
探针5′末端可分别标记4种颜色的荧光染料;探针3′端1~5位为随机碱基,其中第1、2位构成的碱基对是表征探针染料类型的编码区,“双碱基编码矩阵”规定了该编码区16种碱基对和4种探针颜色的对应关系。
单向SOLiD测序包括五轮测序反应。
每轮测序反应含有多次连接反应(一般为7次)。
每轮测序反应的第一次连接反应由与引物区域互补的“连接引物”介导。
这五种连接引物长度相同,但在引物区域的位置相差一个碱基,它们都含有5′端磷酸,所以可以介导连接反应的进行。
第一轮测序的第一次连接反应由一种连接引物介导,由于每个磁珠表面的单链DNA模板序列都是一样的,所图3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与仪器8碱基荧光探针,SOLiD测序仪记录反应模板序列第4、5位碱基序列的探针第1、2位编码区颜色信息,随后的化学处理断裂探针3′端第8、9位碱基间的化学键,并除去6~8位碱基及5′末端荧光基团,暴露探针第5位碱基5′磷酸,为下一次连接反应作准备。
由此我们知道第一次连接反应使合成链多了5个碱基,所以第二次连接反应得到反应模板序列第9、10位碱基序列的颜色信息,而第三次连接反应得到的是第14、15位碱基序列的颜色信息……以此类推。
由于第二轮连接引物比第一轮错开一位,所以第二轮得到是3,4位,8,9位……碱基对的颜色信息。
五轮测序反应后,到达序列起始即第0位。
SOLiD序列分析软件根据“双碱基编码矩阵”把碱基序列转换成颜色编码序列,然后与SOLiD原始颜色序列进行比较,对测序错误进行自动校正,最后“解码”成原始序列,(图3)。
3 传统DNA测序技术与新一代DNA测序技术比较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和化学降解法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是公认的二种最通用、最有效的DNA序列分析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创始者Sanger、Maxam和Gilbert等人也因此分享了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需要单链模板、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和高质量的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大片段(Klenow片段),这在20世纪80年代一般的实验室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