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故处士显考李府君暨孺人李太君合葬墓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魏晋十六国墓葬魏晋十六国时期,一般指曹魏黄初元年篡汉起至北魏攻灭北凉统一北方止(220~439)。

这期间,淮河、秦岭以北的中国北部地区,各政权各民族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息,社会经济调敝,反映在埋葬方面,一般表现为简埋薄葬,与秦汉墓比较,已大为逊色。

曹魏西晋的统治者,迫于经济困难,无力营建宏大陵寝,又为防止死后陵墓被盗掘,往往“依山为陵,不封不树”,不建寝殿,不设园邑,不设神道,地面上不留任何痕迹,考古探觅较难。

十六国时期,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防止坟墓被盗掘,大多沿用本族流行的“潜埋”而不起坟的葬法,所以他们的坟墓也不易被发现。

但是,帝陵以外的一般魏晋十六国墓葬,并不受此限制。

1915 年,英国斯坦因盗掘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从已发表的资料看,至少有六座墓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墓葬。

本世纪上半叶,日本人鸟居龙藏、驹井和爱等人先后多次在辽阳一带发掘汉魏晋壁画墓。

1944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佛爷庙墓地发掘十多座魏晋墓。

还有,自本世纪初以来,魏晋墓志不断在洛阳出土,其中有晋贾充妻郭槐墓志、武帝贵人左棻墓志、晋中书侍郎荀岳夫妇墓志。

这些墓志为研究这一地区的魏晋墓,特别是西晋帝陵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的魏晋十六国墓葬不断被发现,就北部地区来说,河南的洛阳、偃师、郑州、延津、焦作、安阳、南阳,陕西的西安,河北的石家庄,北京市,山东的苍山、诸城,辽宁的辽阳、北票、锦州、义县、旅顺、朝阳、本溪,甘肃的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永昌、武威、崇信,青海的大通,新疆的吐鲁番,都发现了这个时期的墓葬。

在这个时期的大中型墓中,往往有纪年墓砖或其他带有纪年的器物随葬,还有记录墓主姓名身份的碑形墓志、印章和壁画题记,这些都为墓葬断代、器物编年以及墓主身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这是先秦两汉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由于北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墓葬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不尽一致。

陈府武孺人墓志铭

陈府武孺人墓志铭

陈府李孺人墓志铭
故孺人陈府君李氏讳明英,生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吉时,于二零一四年十月初二丑时逝世,享年七十有八。

雁过留声,声清越而长鸣,人经尘世,名令美而恒留,君一生,年高德劭,福寿荣归。

君原籍兴隆大庙人氏,出身农耕,殷实人家,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农桑女红,靡不谙熟。

五三年适于陈门,与陈公相依,惠质兰心,天性向善,齐眉度艰。

惜命途多舛,天命失子,花甲守节,痛贯心肝。

然临难不惧,持家有道,善良处世,克勤克俭,抚养子女,万苦千难,居贱食贫,劳碌维艰。

君有嗣六,三男三女,育嗷嗷以待哺,抚立业而治家,言传耕读祖训,身教处世为人,。

长子怀文,英年罹难;二子怀军,事从农耕;三子怀天,期待圆镜。

膝下承欢,孙辈四人,二男二女,有望题名。

君淑性仁厚,平和共昭,如斯人德,本该颐养天年,讵料胡天不佑,疾患侵身,终因医治无效,一朝千古,呜呼哀哉!为赞君德,铭曰:恩泽无尽长记慈惠传后世
懿德永存永留典范在人间。

随州李君墓表(高中文言文阅读)

随州李君墓表(高中文言文阅读)

随州李君墓表曾国藩道光二十六年某月,随州李君年八十四,考终于里第。

其兄之子户部主事树人,闻赴京师,将去官持丧。

余往吊,语之曰:“于古期功之丧,仕者去职;缌之丧,士不得应举。

今子之归,礼也。

”树人曰:“岂以为礼?致吾哀尔。

”且泣曰:“叔父葬有日,既埋石幽宫,维墓道当别立碣,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敬以属先生。

”则为余缕述一一,甚详。

树人事予甚敬,又以礼请,余其可辞?惟君受性刚介,于事无所不敢。

凡所力任,必自于公;或私于己,毫毛不以措意。

人所愈惮,当之愈勇。

嘉庆初,川楚教匪蜂起,汉沔荆襄蹂躏殆遍。

随州之西有澴潭者,巨镇也。

贼将大掠而窟之。

君戒镇家出一人,负薪一束,执长竿笼一炬,临水雁列。

竟夕焚薪,火光亘六七里,贼不敢渡,随以不陷。

近村有田,久没于水,吏责赋于比邻,民绝苦之。

君遍哀诸司,乞蠲无田之赋,竟以得请。

其他施于乡者称是。

是故邑有举也,非其倡不兴;里有争也,非其解不息。

其贵盛也,人皆称愿之;其疾皆奔视;其没也,哭之皆哀云。

李氏世居随州,家微也。

君少与其兄某发愤力学,自度终无以大其门,乃去为贾,累致千金,一以资兄宦学,不问。

久之,乃为兄纳金县官,得除为丞,稍迁至云南嵩明州知州。

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

于是诸子翩翩,文学仕进,浸昌大矣。

君讳某,字某,曾祖某,祖某,皆不仕。

考某,以嵩明君贵,诰封奉直大夫。

子二人,长某,以嵩明君得子迟,与为嗣,后遂不还。

次某,孙某某。

自嵩明君之殁二十年,君抚诸孤,恩勤备至。

树人之官京师,君一资之,如资其兄。

其视兄子不知其非己子,其视己子不知其非兄之子也。

呜呼!自众人论之,彼施于乡者博矣;自知道者观之,独其施于家者,不可能耳。

不可能也,则亦不可朽也。

(选自《曾国藩全集》,有删节)【注】受性:赋性、天性。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考终于里第第:宅第B. 将揭其行义以视来者揭:发布C. 惟君受性刚介介:耿介D. 汉沔荆襄蹂躏殆遍殆:危险2.请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子之归,礼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则为余缕述一一窃为大王不取也C.又以礼请,余其可辞奔车朽索,其可忽乎D.而君亦以武学生入资为都司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墓志合辑(2016)

墓志合辑(2016)

墓志合辑(2016)1、魏步兵校尉袭封安平县开国子江文遥母吴夫人之墓志铭……正始四年(507)正月十九日2、魏故奚君(阿成)墓志铭……正始四年(507)三月二十四日3、大魏故臣武威太守章仪卓吴仁妻武功苏阿女墓志铭……神龟元年(518)四月二十四日4、魏故封使君(之秉)墓志铭……孝昌二年(526)十一月十九日5、濮阳郭明府(珍)墓志铭……武泰元年(528)三月6、魏故使持节都督东秦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东秦州刺史刈陵县开国子杜君(欑)墓志……永熙二年(534)十一月廿五日7、梁州褒忠郡褒忠县曹寔墓志铭……天和元年(566)二月二十五日8、大周光州刺史拓拔君(昇)墓志……天和二年(567)三月一日9、齐故侍中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摄选食北豫州成皋郡幹昌黎郡开国公宁都县开国伯长安男冯公(琮)墓志铭……武平二年(571)十月二十二日10、齐故假仪同三司太仆卿洛州刺史郭公(嵩)墓志铭……武平二年(571)十日廿八日11、齐杜鸿墓志……武平四年(573)九月廿六日12、齐故龙骧将军员外谏议大夫徐南郡太守竹迴安(静)墓志……武平五年(574)一月廿四日13、隋故使持节上仪同三司泉州刺史刘君(弘)墓志……开皇十三年(594)五月十六日14、大隋上柱国彭国公(刘昶)夫人宇文氏墓志……开皇十七年(598)六月廿八日15、隋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河渭封交四州诸军事四州刺史故县开国公田君(集)墓志铭……开皇十八年(599)五月十四日16、大隋故使持节上开府仪同三司吉州诸军事吉州刺史金乡县开国伯请使君(世珍)墓志铭……仁寿三年(603)十月廿三日17、大隋故帅都督井州司马皇甫君(纮)墓志铭……仁寿三年(603)十一月十八日18、隋故博州高唐县令于府君(斌)墓志……大业二年(606)十一月廿二日19、隋故北地郡赞治樊公(览)墓志铭……大业十一年(615)七月十九日20、大隋故持节上柱国怀义公裴使君(通)之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三月廿九日21、大隋故河堤使者西河公窦君(俨)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七月十八日22、大隋工部侍郎检校西平太守通议大夫钜鹿公窦府君(彦)墓志铭……大业十二年(616)七月三十日23、大隋故礼部尚书高都公夫人元氏(保宜)殡志……大业十二年(616)十月二日24、大隋故国子监太学助教包先生(恺)墓志……大业十三年(617)正月十日25、隋故岐州刺史上柱国沛国达公郑君(译)墓志之铭……武德五年(622)十二月十四日26、唐西韩州刺史故鹿使君(裕)墓志之铭……贞观元年(627)十二月十七日27、隋故钜鹿公魏府君(元凯)墓志铭……贞观十四年(640)十二月十日28、大唐故采女王氏(净言)志文……贞观十四年(640)十二月十七日29、大唐符玺郎上护军临川郡公(邓弘业)墓志铭……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廿二日30、大唐故太中大夫濮州刺史薛使君(万述)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31、大唐故简州治中济阳县开国子殷府君(秦州)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十一月二日32、大唐果州朗池县令上轻车都尉魏君(基)墓志铭……贞观二十年(646)十一月八日33、隋故膳部员外侍郎王君(仲卿)墓志铭……贞观二十三年(649)二月九日34、大唐故右卫率府长史清化县开国男侯莫陈君(幹)墓志铭……永徽元年(650)十月五日35、大唐故侍中礼部尚书永宁懿公(王珪)夫人杜氏(柔政)墓志铭……永徽二年(651)八月廿三日36、大唐故校书郎弘文馆助教费君(涛)墓志铭……永徽二年(651)十二月十四日37、大唐故番禺府折冲都尉上柱国阳夏县开国子袁府君(石)墓志铭……永徽三年(652)正月十五日38、大唐抚州刺史杜君(孝奖)墓志铭……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39、大唐故朝散大夫行眉州丹稜县令王府君(弘道)墓志……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40、大唐故左领军将军原州都督上柱国汶川男赵公(孝祖)墓志铭……显庆二年(657)二月二日41、大唐故营州都督府司马兼东夷都护府司马上柱国狄府君(本)墓志铭……龙朔元年(661)十一月廿九日42、唐故鸭渌道行军副总管薛君(万备)墓志铭……龙朔二年(662)六月二日43、唐故左屯卫将军上柱国戴公(义)墓志铭……龙朔二年(662)六月八日44、唐故镇军大将军沔阳公孙公(武达)妻安福郡夫人故马氏墓志铭……麟德元年(664)十月十一日45、大唐故果州朗池县令魏君(基)王夫人(淑)墓志铭……乾封元年(666)十一月十日46、大唐故中书舍人鸿胪少卿东阳郡开国公杜府君(敬同)夫人襄武郡君韦氏(苕华)墓志铭……总章二年(669)二月廿三日47、大唐故使持节蓬州诸军事蓬州刺史吴县公陆府君(敬义)墓志铭……咸亨元年(670)三月廿三日48、大唐尚书右丞韦府君(悰)妻河东郡君裴夫人(贞)墓志铭……咸亨元年(670)十一月三日49、大唐故梓州长史裴府君(爽)墓志铭……咸亨四年(673)二月十六日50、唐故秦州长川府折冲都尉刘府君(才)墓志铭……咸亨六年(675)十一月四日51、唐故国子学生薛君(玄育)墓志……永隆二年(681)二月六日52、大唐故朝请大夫太子洗马行渝州长史萧府君(沈)墓志铭……永淳元年(682)十一月十三日53、栎阳县令李府君(烈)墓志铭……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十日54、大唐故司稼正卿韦府君(整)夫人河东郡君柳氏(无量力)墓志铭……载初元年(689)六月廿八日55、隋故校书郎杨府君(整)墓志……天授二年(691)二月十八日56、大周故永乐县主墓志铭……长寿三年(694)正月廿五日57、大周文林郎上骑都尉刘府君故吴夫人(遍净)墓志铭……延载元年(694)正月廿日58、大周故飞骑队正米府君(仁庆)墓志铭……延载元年(684)十月廿日59、大唐故博州刺史韦府君(师)墓志铭……垂拱四年(688)正月十三日60、大周故致仕游击将军前右金吾卫夏州顺化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国许君(传擎)墓志铭……天册万岁元年(695)十月廿八日61、大周清庙台令戴君(恭绍)故夫人乐寿郡君阎氏(履)墓志铭……天册万岁二年(696)正月廿八日62、大周故朝请大夫上柱国行汉州什邡县令马府君(惟一)墓志铭……圣历三年(700)正月十一日63、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浠水公田君(宝)墓志铭……圣历三年(700)正月廿三日64、大周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涪州诸军事涪州刺史柱国谯县男戴府君(恭绍)墓志……圣历三年(700)二月二日65、周冠军大将军行左清道率府频阳折冲都尉高乙德墓志……大足元年(701)九月廿八日66、大周故朝请大夫随州长史上轻车都尉李府君(自勖)墓志铭……长安二年(702)五月卅日67、大唐故工部侍郎使持节陕州诸军事陕州刺史上柱国谯县开国侯刘府君(野王)墓志铭……唐隆元年(710)七月廿四日68、大唐故盐州刺史王公(达)墓志铭……景云二年二月二十七日69、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光禄少卿致仕上柱国渤海高府君(元思)墓志铭……开元三年(715)二月廿日70、唐京兆法寿寺故都维那(下阙)……开元四年(716)闰十二月十二日71、大唐故通议大夫夏州都督司马君(崇敬)志铭……开元五年(717)七月二十三日72、大唐故通事舍人李君(凤)墓志铭……开元六年(718)正月一日73、大唐荥阳郑处士妻孔氏(果)墓志铭……开元八年(720)二月十四日74、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邢州刺史上柱国汶阳县开国男韦府君(铣)墓志铭……开元八年(720)十一月75、大唐故怀州刺史卢府君(师丘)夫人金城郡君陇西李氏(优钵)墓志铭……开元九年(721)十月十一日76、大唐故太子宾客赠太子少保荥阳郡公郑府君(惟忠)墓志铭……开元十年(722)七月廿一日77、唐故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庞君(承训)墓志之铭……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四日78、大唐故正议大夫行内给事上柱国冯君(客)墓志铭……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十六日79、有唐(裴友直妻)平原夫人(渤海封氏)墓志铭……开元十五年(727)二月廿九日80、唐故魏州刺史金城公尹府君(元縡)神道志铭……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十日81、唐故魏州刺史金城公夫人闻喜县君闻喜县太君(裴冬日)神道墓志铭……开元十八年(730)十一月十日82、唐故大中大夫使持节沁州诸军事沁州刺史致仕上柱国李公(登)墓志铭……开元十九年(731)七月十五日83、唐故特进邓国公张君(暐)夫人封邓国夫人故许氏(日光)墓志……开元廿三年(735)十一月十日84、唐故胜夏二州都督司马公(崇敬)夫人河内郡君苟氏墓志铭……开元廿四年(736)正月五日85、唐故雍州录事参军陇西李府君(超)墓志铭……开元廿四年(736)十一月甲申日86、大唐故朝散大夫行眉州彭山县令上柱国长孙府君(楚璧)墓志铭……开元廿五年(737)七月十三日87、大唐故朝议郎庆王府文学柳公(正勖)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十日88、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十月十四日故会州刺史张府君(琬)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十月十四日89、大唐故朝议大夫彭州司马崔府君(从令)墓志铭……开元二十七年(739)十一月廿六日90、大唐故处士井君(庆)墓志铭……开元二十八年(740)二月十五日91、大唐故庆王府文学柳府君(正勖)夫人崔氏墓志铭……天宝元年(742)四月廿八日92、仪王府录事参军李齐俗故夫人(韦氏)墓志铭……天宝二年(743)正月二十日93、大唐故朝议大夫前行尚书司勋郎中上柱国天水姜公(昂)墓志铭……天宝二年(743)十二月七日94、唐故德阳郡什邡县令韦府君(长卿)墓志铭……天宝三载(744)七月十二日95、唐故内侍省掖庭监作独孤府君(大隐)墓志铭……天宝六载(747)二月三日96、大唐故朝请大夫平阳郡洪洞县令韦府君(懋)墓志铭……天宝六载(747)五月廿一日97、唐故朝散大夫柱国行景城郡清池县令柳府君(从俗)墓志铭……天宝七载七月十四日98、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延王傅上柱国李公(齐之)墓志文……天宝九载(750)正月十九日99、大唐故杭州刺史河东县开国男裴府君(翁喜)夫人安定夫人皇甫氏(彼岸)墓志铭……天宝十载(751)十月100、大唐故朝议郎通事舍人上骑都尉博陵崔府君(景祥)夫人(天水尹氏)墓志铭……天宝十载(751)十一月五日101、大唐故李府君(茂谦)墓志铭……天宝十二载(753)正月十三日102、大唐故文部常选雁门郡茹府君(全)墓志铭……天宝十三载(754)八月十日103、唐故豫章郡参军秦府君(洽)墓志铭……天宝十三载(754)闰十一月廿九日104、唐故左武卫司戈张府君(庭晖)墓志铭……乾元二年(759)四月十三日105、大唐赵君(伏盖)墓志铭……上元二年(761)八月十三日106、口口金吾卫将军试太常卿上柱国卫国公向公故夫人赵国夫人李氏墓志铭……宝应二年(763)十月癸酉日107、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牛府君(惟彦)墓志铭……大历三年(768)七月乙酉日108、大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淮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彭城郡开国公赠户部尚书韦公(元甫)墓志铭……大历七年(772)正月乙酉日109、唐故乡贡进士薛府君(简)墓志铭……大历八年(773)五月五日110、唐故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兼潞府大都督府司马赐绯鱼袋河东裴公(士安)墓志铭……大历十一年(776)七月廿四日111、唐夔州刺史班公(愻)故夫人崔氏墓志铭……大历十三年(778)正月二日112、唐英武军使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萧国公赠灵州大都督论公(惟贞)墓志铭……建中二年(781)十一月卅日113、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颍川郡公元府君(载)墓志铭……兴元元年(784)十月二日114、大唐故秘书监赠扬州大都督王府君(遇)墓志铭……贞元三年(787)八月四日115、大唐故凉国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贞元三年(787)八月廿三日116、唐故承议郎守夔州刺史扶风班公(愻)墓志铭……贞元六年(790)十一月二十八日117、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吏部侍郎彭王傅赠太子少师会稽郡公东海徐府君(浩)夫人临汝郡夫人河南侯莫陈氏墓志铭……贞元七年(791)八月廿六日118、唐故大理评事高府君(鄪)墓志铭……贞元十一年(795)四月十八日119、唐故朝散大夫殿中丞硖州司马姜府君(邑高)墓志铭……贞元十三年(797)二月廿八日120、唐故杨州高邮县尉尉迟府君(恕)墓志铭……贞元十四年(798)六月十三日121、亡嫂河东裴氏墓志铭……贞元十四年(798)十月十三日122、唐故谏议大夫韩公(汯)墓志铭……贞元廿一年(805)四月十日123、唐故朝议郎使持节楚州诸军事守楚州刺史充淮南营田副使本州团练使赐紫金鱼袋达奚府君(抚)墓志铭……永贞元年(805)口月廿五日124、唐故京兆府兴平县令郑府君(锋)墓志铭……永贞元年(805)十二月廿五日125、唐故夏州部落大首领曹府君(秀兰)墓志铭……元和二年(807)二月十口日126、唐故正议大夫守户部尚书赠太子太傅广平刘公(从一)墓志铭……元和二年(807)五月丙申日127、唐故河南府福昌縣主簿裴府君(位)合祔墓誌銘……元和三年(808)十月十三日128、唐故检校工部尚书游击将军左千牛卫大将军太原县开国男食邑百户太原王府君(杲)墓志铭……元和六年(811)十月廿三日129、唐故正议大夫授通王傅上柱国京兆韦公(庠)墓志铭……长庆四年(824)七月十四日130、唐故舒州刺史王府君(永)墓志铭……宝历元年十一月十五日131、唐故朝议郎行司农寺丞兼监察御史里行上柱国源府君(序)墓志铭……宝历二年(826)七月八日132、唐故中大夫行尚书虞部郎中上柱国赐鱼袋荥阳郑公(逌)墓志铭……宝历三年(827)二月丁酉日133、唐故司农丞监察御史源公(序)故室陇西牛夫人墓志铭……开成元年(836)八月五日134、唐琼王友扶风班公(滋)夫人张掖乌氏墓志铭……开成四年(839)二月十四日135、唐故咸宜观主三洞法师李练师(洞真)墓志铭……会昌二年(842)三月二十日136、唐故朝议大夫章陵台令上柱国河东裴公(濛)合祔墓志铭……大中二年(848)五月廿六日137、大唐兴唐寺故内道场三教讲论大德左街僧录应制引驾赐紫沙门子明大师墓志铭……大中三年(849)十月廿一日138、唐故岭南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京兆韦公(正贯)墓志铭……大中六年(852)二月庚申日139、左神策军押院兵马使兼押衙知将朝散大夫行亳州司仓参军兼监察御史赵氏(弘武)康夫人墓志铭……大中七年(853)二月壬戌日140、唐故太仆少卿崔公(础)墓铭……大中十二年(858)二月廿一日141、唐故博陵崔君(藨)墓志铭……大中十二年(858)八月廿四日142、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河间邢公(昌)墓志铭……大和九年(855)四月廿五日143、唐故东阳郡君郑夫人墓志铭……大和九年(855)十二月十九日144、唐故颍川郡陈公(师举)夫人程氏墓志铭……大和十四年(860)闰十月三日145、唐故扶风万府君夫人赵郡李氏(息真)墓铭……咸通五年(864)二月廿七日146、唐故口口县主(李玄氲)墓志铭……咸通八年(867)十一月147、大唐故口口郎守鄂王友南阳张府君(淮澄)墓志铭……咸通九年(868)七月十八日148、唐故安南经略招讨处置等使朝散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守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陇西李府君(涿)墓志铭……咸通九年(868)十月廿四日149、唐故岭南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兼管领诸军行营兵马朝请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使持节邕州诸军事守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柱国赐紫金鱼袋陇西李公(眈)墓志铭……咸通十五年(895)四月十八日150、大唐故京兆府好畤县丞李府君夫人刘氏墓志铭……乾符二年(875)五月十四日151、故姬范阳卢氏(成德)墓志铭……乾符三年(876)四月二十日152、唐故天平军节度恽曹濮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中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恽州刺史御史大夫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吏部尚书薛公(崇)墓铭……乾符四年(877)十二月十九日153、唐故朝散大夫行内侍省内寺伯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清河张公(彦敏)墓志铭……乾符六年(878)八月十五日154、唐故河间定州观察巡官刘府君(运)墓志铭……乾符六年(878)十一月十七日155、唐大同军防御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武威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段公(文楚)墓志铭……广明元年(880)四月十四日156、唐前义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成公夫人会稽县君夫人(康氏)墓志铭……广明元年(880)食邑二十日157、太子司议郎綦毋諠妻大唐故苏夫人墓志铭并序夫人讳淑,武功人也。

中国古代的陶瓷墓志

中国古代的陶瓷墓志

中国古代的陶瓷墓志关于瓷墓志--兼谈闽北瓷墓志及其他墓志起源于东汉,盛行于西晋以后。

墓志的发展、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曹操“以天下凋敝,禁立碑”。

西晋初年,武帝咸宁四年诏“碑表私美,兴长虚伪,莫大与此,一禁断之。

”正是“禁碑”,才衍生出这种与棺椁同埋墓中的小型墓志碑。

至南北朝,除刘宋以外,不再实行禁碑政策,以至树碑之风再起,但瘞埋墓志此时已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与立碑一样受到人们重视,这时的墓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盛行。

墓志是葬俗中常用的一种形式,有着和其他类不同的三个特点:记载墓主卒时、生平事迹及对其的颂辞;形制与碑类似,但小于碑;都瘞埋于墓室内,不同于树立地面的碑。

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jpg (337.46 KB)2011-2-24 19:071“唐会昌二年”越窑青瓷墓志罐墓志一般以石刻为主,有时也兼用砖瓦、陶瓷。

墓碑和墓志合称“冢墓碑志”,墓碑立在墓前,墓志安放在墓圹中。

唐代始见瓷质墓志出现于浙江上林湖一带,其他地区均不见。

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证明,以陶质作地券或墓志,可追溯秦代,秦代瓦文刑徒墓志曾见出土。

河南偃师大郊村曾出土东汉刑徒砖墓志。

但它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墓志,只能说初具雏形。

最早的陶质“墓志”是1990年河南偃师城关镇北窑村东汉墓中出土的“姚孝经买地砖券”。

1992年3期《考古》以《河南偃师东汉姚孝经墓》为题作了简报,2001年4期《书法丛刊》发表了《洛阳碑志选刊》。

2001年4期《中国书法》又见王木铎《洛阳新获砖志说略》,指出该“买地券”“已初具墓志特征,或可指为墓志的初期代表”、“目前所发现的最早东汉墓志”等。

近读涂白奎《<姚孝经砖文>性质简说》质疑了以上几篇文章中,把“买地券”误为墓志。

该买地券释文:“永平十六年四月廿二日姚孝经买桥伟冢地约亩出地有名者以券书以事历中囗弟囗周文功囗”,永平十六年为公元73年,比目前所知的建初六年(公元81年)“武孟子买地玉券”还早。

明隐君子云嵩张公暨原配孺人胡氏合葬墓志铭

明隐君子云嵩张公暨原配孺人胡氏合葬墓志铭

明隐君子云嵩张公暨原配孺人胡氏合葬墓誌铭予亲家张云谷,乃弟云嵩。

甞寄居宜沟镇。

予自戊戌登进士,历任每过宜沟即留坐谈者久之。

云嵩生平历履予实度睹记无遗。

丙辰冬予整節川南乃環麓員,属予为五亲家誌不朽,予何能辞。

按公原籍北直大興人,先世为元樞密使至我。

明永乐时遷邺,为彰德衞官族。

高祖冀生荣贵,弟贵阵亡。

兄荣癊指挥。

荣生昇,为長枝今管屯肖岩公。

是贵生旻,旻生宇宝宗定,定公祖也。

定生六子,公父銑最长。

公兄弟五人,公行五。

早岁家贫,躬耕度日。

万历初年公父母相继而卒,一时内外家政,诸兄皆退托不任.,独公搃理,井井不乱。

公赋性耿介有胆略,一生慷慨,赴义乡里。

有争者,公至以直言训决,悉中机宜,争者拜服。

公侄婿指挥郑藎軒,幼年丧父,为甘强夺祖职。

公怒,挺身以大义折之,其叔词屈。

郑之爵公赐之也。

公其人杰也哉!公尤善理财,经营宜沟不数载,建大厦百楹,置腴田千亩,一方大称饶裕。

宜沟在西省之交,俗靡蔍人豪侠,公处其中,无不尊称之曰张五爷。

公實有以動人者,不独财也?公不事诗书,樂与士大夫交游,喜延师课子。

长公子環麓游邺郡,庠,累试不第,则国器也。

籣孙济济皆俊才也。

宇宙间全人公身矣。

惜乎偶尔告终,不蒦与子環麓一语则公之日所不瞑者哉!公讳文炳,号云嵩。

生于嘉靖壬寅十月初十日(1542),卒于万历丙辰六月十七日(1617),享年七十有五。

公始配胡氏,继配王氏,又继配廬氏。

子二,长士傑,生员,胡氏出。

娶室陈氏侧室靳氏。

次士修先卒廬氏出,娶牛氏,女一,適濬人马成龙。

孙三;之藩、之鼎士傑出。

之翰士修出。

是岁十一月十七日,環麓将举其母与公合葬于三山善化西之新茔,故铭曰:张氏根宗,胜国名乡。

小居在濬,邺下簪纓。

扑直信果,家道蘴隆,有子克肖,继美先声,天产佳城,藏公于中,河流其西,山歭其東,河山可更而之名奕世无穷。

赐进士出身整節四川川南辖嘉眉邛雅等处提刑按察司兵备副使汤阴憶劬孙好古顿首。

不肖男士傑泣血书纳谷皇清誥授修职郎甲午科顺天副榜开封俯洧川县儒学教谕宜川张公暨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岁进士教习正黄旗吏部候选知县淇水年家眷弟高鑑儆顿首拜譔人甲午科副榜彰德俯汤阴县儒学教谕辉邑年眷弟王元钧顿首拜篆益吏部候选知县中式王子科举人年家乡眷弟曹逢吉顿首拜书丹公姓张氏,讳九围,字式廓,号宜川。

古名墓图集

古名墓图集

福建建瓯杨文敏公祖地地在福建建瓯城东里许白鹤山,系府龙分脉,数节结随龙穴。

入首顿起御屏土星。

中垂正脉,铺展而下。

左有白鹤寺,右有东岳庙,穴结山麓,临田蘸水,前吐毡唇。

帖身白虎横抱过穴,成玉带文星,逆收溪水,以关内气有力。

内堂紧小,外洋宽畅,前朝拱揖,得水藏风,真催官之地。

葬时文敏公年十三岁,不数年即发解(进士),登宰辅(三十三岁入内阁)。

子曰恭(尙宝少卿)。

孙士倧、士伟,俱进士。

曾孙旦(进士)吏部尙书、易(进士)副宪、亘(南京户部郎中),曰昉、曰昂,俱知县。

玄孙曰迈、京、崇、疑、成、名、棐(进士)诸公,皆登科甲,跻膴仕(封荫奏名)登仕版者又数十人,福祉未艾。

兰溪唐状元、赵探花祖地地在兰溪县东二里,地名瑞垄。

其龙自金华峯作祖而来,五星聚讲,复辞楼下殿,开帐磊落。

正龙过峡去结县治。

其左枝分落后,复开金水帐。

中抽出一脉,逶迤成垂头紫气贵格。

《经》曰“垂头紫气号文星,天下尽驰名。

”面前大小双峯,成天马之格。

断曰:“大马赶小马,富贵传天下。

”葬后出唐渔石公唐龙,登进士,官至吏部尙书。

其子小渔公汝楫,登嘉靖庚戌状元。

至今富贵未艾。

其尽结者,为赵探花公志皋祖地,与状元地共帐。

入首大飞蛾顿起太阳金星,开钳结穴。

两股直硬,元辰流长,虎沙顺水尖窜,不利初代。

将及百年,乃出贵先。

是探花之祖,精堪舆学,自择此地。

至今人才富贵鼎盛。

二妻各卜一地,一富一贵。

[传奇]探花公之祖官县佐,精堪舆学,爱兰溪山水秀丽,自衢迁兰。

二妻各卜一地,一贵一富。

贵者乃飞凤冲霄形,课云:“一木冲天势挺然,文章四海有名传。

虽然衣紫腰金贵,毕竟家无二顷田。

”其富者乃仰天湖形,课云:“分明一穴仰天湖,仓库重重又秀孤。

粟陈贯朽房房有,若要求官半个无。

”今二房子孙贵者少富,富者少贵,果皆如其言。

地在杭州府,土名江头九曜。

但其龙乃自九曜逆生一脉,穿田过峡,顿起玉屏。

屏中一脉,委迤清巧,复作金土结穴。

穴星两臂横展,中开一坪。

坪中立穴太阔,似乎散漫。

且右臂牵拽远去十余里,以作江头街阳基。

唐李府君墓志略考

唐李府君墓志略考

周 口市文物考古 管理所在淮 阳弦歌 湖清 淤工程中发现一合 殿 中侍御史上柱 国。 后升任 “ ” 忠武军节度正十将 , 充陈州军事押
唐代墓 志 , 质地为青 石 , 近方形 , 上下两合 , 3 分 长 9厘米 、 3 衙兼 知客务 , 宽 7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 其祖 李谅 , 。 志文中并 只云其“ 傲世 不仕 , 退禄就 业” 。其妻姜 氏年轻貌美但很 厘米 、 总厚 1 6厘米。墓志上合为需形 , 顶阴刻“ 故李府君墓志 无多言 , 唐
这就说明李堪以银青光禄大夫之衔行太子宾客之事官至从三品但这仅是荣誉官从官衔上看李堪本是地方上的一个军职小官可是后来竟授从三品官职这是因为李堪本人仪貌俱佳口才极好加上其身兼知客之职使他广交中央与地方官员得到中央与地方官员的好评被授以从三品的官衔
CANGS ANG
唐 李府 君墓志咯 考
焦华 中
摘 要 唐李府君 墓志发掘于周 口淮 阳弦歌湖 , 墓志铭 文记 载 了墓 主的生平经历 、 品才学 、 人 仕途 官职 、 家世子孙 等 多方面信息。本文即从李府君 墓志铭 的具体记载 出发 , 对其 中所涉及 的唐代 官职、 军事建制 、礼法制度 以及淮阳龙湖历史 地理变迁和有关风水 学的问题进行 了考 证。 关键词 淮阳 唐代 墓 志 李堪
神。 下合的正 面阴刻 有楷体文字 , 2 共 4行 , 每行 2 字 , 3 现识录墓 志 全文 如 下 , 略 加 考证 。 并 “ 唐故 忠武军节度正 十将 , 充陈州 军事 押衙兼 知客务 , 银青 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 , 李公 志铭并序。
二、 李堪的
才学 人为Leabharlann 考劫 _ 柱国。
风, 器识 冲和 , 才惟 通敏 ” 可知李堪儒家 学业也很 精湛 , , 文识 渊 祖谅 , 傲世 不仕 , 退禄就业 。公 家传 武略 , 门望雄名 , 人世 匡 厚 , 而为人谦逊仁 和 , 才思敏锐。由“ 雍礼 兄 , 雍 揖让可观 , 济济威 邦, 氏称髦杰。 公习先人之术 , 得黄公之机 , 韬之外 , 纫 精业儒风 , 仪” 可知李堪知礼仪 , , 懂退让 , 仪貌佳 。 新唐书 ・ 《 选举志》 “ 载:天 器识 冲和 , 才惟 通敏。早 居吏理累著公文 , 当职而静务 问莅事 而 子又 自诏 四方德行 、 才能 、 文学 之士 , 或高蹈 幽隐与其 不能 自达 材能, 共齐班 行推重 。郡牧 见知务绾 极司 , 其身居右 职 , 笔动珠 者 , 下至军谋将略 、 翘关 拔山 、 绝艺奇伎莫不兼取 。” 文韬武略 皆 玑、 灿烂成章 、 掷地金声 , 合议将甄 迁知客务 。雍雍礼免 , 揖让可 全的李堪 , 自己的实力通 过制举取得 了为官 的出身 , 靠 早年 以文 观, 济济威仪 , 进退有度 , 作宾 客之领神 , 为刺 史之腹心 。在公负 职在仕途 立身 ,理 累著公文 , “ 当职而静务 , 问莅事而材能” 因此 , 干烈之名 , 凡事秉忠廉之节 。 口爵荣身 , 以禄 赡家 , 孝不 碍公 , 事 受到“ 共齐班行推重 ” 郡牧就推荐他到“ 务绾 ” 。 知 任右职 , 由于他 无求私。 丈拜未享 , 疾遭天祸 , 时春秋五十 , 以广 明二年六月二十 “ 笔动珠玑 、 灿烂成 章 、 掷地金声 ” 深得同行的好评 , , 共同商议他 四 日殁于陈州宛 丘县私第也 ! 夫人姜氏 , 芬华 自得 , 妇礼无 亏 , 令 升迁 “ 知客务 ” 。任 “ 知客务 ” , 时 忠廉 干烈 , 端厚 中正 , 形有威仪 , 洲既闻 , 恭谨有仪 , 不延龄 , 归玄室。公有一子 日乐 , 当州 又进退有度 , 福 早 劾 深得刺史赏识 , 成为刺史 的心 腹之人。 由此可见李 军 事衙 前 兵 马使 兼 副 知 客 务 ; 一 女 , 乡贡 进 士 朱 起 。 后 婚 丁 堪为人谦逊和 亲 、 有 适 文武全才 、 深得 同行好评 和上级认可 。 氏, 无子 。 以中和二年壬寅十一月 己巳二十八 日利 于宛丘西南 粤 寸 开元乡。 其茔前望长堤 , 后窥庙宇 , 西连大道 , 东指郊纲 。 呜呼 , 痛 礼 兄之永远 ! 嗟佳声之徒在 ! 至孝 等今 , 兆送终 , 卜 孝道尽矣 ! 将 虑原谷变移 口 颓毁 , 故刻石书铭 以明后时 。铭 日: 神 器 卓 I, 姿 不 群 , 能之 任 , 烈 切 动 。 J威 " 世 职 名高辞 著 , 价重清 声, 翰动 云飞 , 落星。 期拔 郡 乡仁 风 , 时播 奇 英 , 哉 书佥 , 伤 刀 永奄 泉 扃 。 萧萧北邙, 松横风 悲, 寂寂 长夜 , 月口啼 。” 寒 据志文所载 , 李堪所任官职 为忠 武军节度正十将 、 陈州军事 押衙兼知客务 、 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等职。 十将 ” 银 “ 又称什 将, 是唐代 藩镇基层 的重要将 领 , 职级虽 低 , 却是行 军作战 的先 锋和整训军 队的军将 ,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l 段文杰敦煌研究 J 。 五十年纪念文集》 中称“ 唐诸州铺兵每及百人 , 置十将一 名”1志 [ 2 。 文有 “ 武军节度正十将 ” “ 家传武略 ”“ 、公 、公习先人之术 , 黄公 得

李氏祭祖文,请李收藏!

李氏祭祖文,请李收藏!

李氏祭祖文,请李收藏!温馨提示李氏血缘始祖皋陶公像(公元前2300年左右)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贞公像(公元前1070年~公元前992年)李氏祭祖文一李氏一脉,发祥皋陶,以官为姓,李耳传宗。

两汉繁衍,唐室国姓,人丁兴旺,遍布全国。

明洪武初,奉旨迁徙,三公子孙,海外远播。

历朝历代,生生不息,明主贤臣,功著勋卓。

伟哉我祖,壮心不凡,披荆斩棘,拓荒开山。

修建祠堂,立言立规,守礼节义,崇德敬贤。

治家以礼,善邻以安,唯读唯耕,克勤克俭。

世衍祖训,天伦人序,孝悌忠信,代代相传。

行为磊落,天地可鉴,其德昭昭,功若日悬。

清明将至,春风浩荡,万物复苏,百业发祥。

艳阳中天,神怡心旷,诚祭我祖,子孙一堂。

昭告尊灵,点烛焚香,叩首三拜,安神四方。

近代我祖,华南为名,举世儒雅,谦和治家。

男儿立身,鞠躬尽瘁,女子持家,温良贤淑。

风雨沧桑,其心不易,天地悠悠,其志如初。

先祖功业,高山仰慕,子孙承志,再展宏图。

守我家训,传我家风,扬我家声,建我家乡。

老吾所老,幼吾所幼,一族仁孝,十里贤让。

兄弟一家,姐妹一堂,互敬互谅,互助互帮。

以人为本,唯德是尊,家和家兴,村和村旺。

孝行天下,积善之家,荣辱谨度,躬行亲耕。

中华复兴,在我心中,城乡携手,小康建成。

与时俱进,民族传承,科学发展,四海清平。

先祖德泽,万世流芳,祝愿先祖,永赐吉祥。

伏维尚飨!李氏家族愚儿愚孙ⅹⅹ等沐手敬上于公元 X年X月X日叩首拜祀李氏祭祖文二虔诚祭祖,事死如生,秉承传统,礼仪复兴。

浩浩中华,李氏宗族,祖宗美德,道法自成。

昆仑巍巍,长河悠悠,千古伟业,世界文明。

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夏商西周,灿烂如珠。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元明清朝,功德穆穆。

泱泱中华,天地众生,人伦之根,万姓同宗。

祭祀扫墓,儿孙供奉,爱我家帮,共祭我祖!寄托哀思,中华遗风,永志不忘,万古流芳。

天下李氏,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情同手足。

忆我先祖,四千余载,赤子之心,昭彰史书。

尧时皋陶,为我血祖,司法先驱,大理职务,以官为姓,历廿七代,理徵直谏,纣王震怒,契和祖母,怀抱利贞,隐居苦县,以李裹腹,得以生存,世代繁衍,为报李恩,形化李树,李理相通,从此姓李,继之以陈,定居于楚。

大硕德讳效堂李府君墓碑文

大硕德讳效堂李府君墓碑文

大硕德讳效堂李府君墓碑文
淑莲节刘淑君
府君讳效堂生于公元一九三三年古九月二十日癸酉相为先太翁含儒暨太孺人朱氏之嫡長系平泉镇南徐村朱公永瑞之令甥公性耿直于人敦厚竭诚忠恳世以耕读传家自力农桑供养父母曲尽孝道幼承庭训金科玉律敦厚温顺忠厚超人孝事父母俯首帖耳事葬之俱礼爱子女如珍珠精心呵护茁壮成长男婚女嫁各有所成功德配孺人者刘氏系本乡河草塬畔村刘公养峰之胞妹生于公元一九三五年古六月初三日乙亥相幼娴母训聪慧过人巧针工裁剪缝纫煮调膳饪勤劳之绩艰苦卓越早起迟眠犹闻刀尺之声佐理家务主持中馈井井有条堪称内助之贤公和孺人所生一子一女抚育成长提携捧负宛如珠玉長至能读依次入读圣贤依门依阁眷眷于怀俾尔学业竟成比肩齐声兰桂竟秀其子炳红高中毕业为人正直品德高尚聪明能干大有作为是本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娶田站贺涧李公学堂之长女张会琴为室生孙一孙女二长孙盼盼大学毕业现就职于远鹏集团,长孙女海燕适于天水市洛门镇杜家坪村杜维玉为室次孙女小燕适平凉市索罗乡庙后村李永博为室女留玲适固原市泾原县什字乡李智为室义女李彩琴已故呜呼李公和孺人正宜怡享天伦之乐苍天不佑公竟先于公元二零零二年腊月初四日以疾正寝享寿七旬孺人不幸于公元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以疾内寝享寿八旬有二择于本月
二十六日扶柩出门筮葬于短畛地与夫君同葬一处乾山巽向亲邻同憾阖门挥泪公与孺人之功德硕范辉映千古斯其言足以刻着于碑表之于墓以示彰辉以垂永久不朽云耳
铭曰公性纯笃如珪璋孺人一生德可风事亲温顺礼以葬承绍先绪非寻常艰苦卓越世无双盖棺论定美名杨庭玉兰阶竟秀芳虽归九泉辉永彰
平泉中学高中部毕业刘涛撰文
平泉百艺电脑工作室路文魁镌石
孝男李炳红率孙盼盼叩拜
女留玲孙女海燕小燕
公元二玲一六年古八月二十六日敬立。

大乾范显考讳承枢杨府君大人墓碑序

大乾范显考讳承枢杨府君大人墓碑序

大乾范显考讳承枢杨府君大人墓碑序
懿妣富梅贾孺人
杨公讳承枢系维桥公暨贾孺人之遗腹子赵洼贾太公文翰之令甥火张贾太翁钰之婿生于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卒于二零一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享年九旬有二卜葬于碑坟阙乾山巽向老茔世居郭原西杨沟西村自幼失怙与母相依为命年未弱冠弃学从农涉足稼穑样样精通侍奉慈母冬温夏清为人耿直笃厚处事性强好胜恩深意重于人其胞姐杨秀英适慕儒华杨公德配郭原火张贾太公钰之淑媛富梅为室生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卒于二零零一年六月十四日享年七旬有七卜葬于碑坟阙乾山巽向老茔孺人幼娴母训习礼度熟针黹善烹饪于归杨门与公相敬如宾鹿车共挽助夫理家上仰事姑嫜下和睦妯娌处其邻里忠厚为重堪为闾里之范犹可钦也盖杨公与孺人一生含辛茹苦供子女读书口挪肚攒教子立业耕读为兼诲子女处事污秽莫染因言传身教子女各得其所事业有成而今杨府声名籍甚子孝媳贤五世同堂育子八女三其子芳忠和忠国忠勤忠乃忠银忠文忠统忠皆为致富能人让人垂青其媳杏水英郭梅英袁秀梅惠雪梅安华陈慧娟王小琴助夫农桑邻里皆羡孙辈卓永红智小军辉波春锟过满州旭斌开强或学或工欣欣向荣孙女菊凤存凤巧凤珍凤永霞雅妮瑞瑞开雪聪颖过人曾孙玉龙玉虎帆帆新广新海玉鑫新亮毅帆鹏鹏毅航曾孙女婷婷青青盼盼玉娟尚在学龄中长女芳梅适杏克棋次女芳琴适王锦熙三女秀琴适苟志鹏义子贾强义孙杨焕生今逢杨公禫祀祭日杨府孝子方为纪念二老养育之恩树碑著文此为序
文曰灵椿一株老丹桂八枝芳功德山岳竣恩义溪水长
宁夏固原孟塬高中毕业小学教师族侄杨鸿涛撰文
镇原县平泉镇百艺电脑工作室路文魁镌石
公元二零一七年丁酉岁八月二十九吉旦立。

柳沟碑刻节孝碑中的女性问题

柳沟碑刻节孝碑中的女性问题

柳沟碑刻节孝碑中的女性问题作者:刘文科周蜜来源:《寻根》2020年第04期201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附近清理搬迁了一批明清到民国时期的古代和近代碑刻。

这一批碑刻原分别立于须水镇各个村庄,后因农田水利建設,被集中于现在中原西路与须水河交会的柳沟村西,称为柳沟碑刻群。

为配合郑州西部村镇的拆迁安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柳沟碑刻群进行了搬迁和整理。

须水古属荥阳,交通位置重要,其人口众多、农商发达,四方辐辏,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这一批碑刻为我们了解清末民初的乡村社会提供了资料,其中民国14年和民国21年的两通节孝碑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女性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通过对两通节孝碑的释读,初步了解碑主人生平事迹及其所体现的女性生存状态,结合同时期的其他柳沟碑刻资料,我们得以管窥这一时期的女性问题。

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当时荥阳地方社会与家庭关系打开了一扇窗。

节孝碑释读碑刻存立之日起即受日光照射、风雨剥蚀,恶劣的保存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碑刻文字的释读。

加之一部分柳沟碑刻在集中和作为水库堤坡基石的建筑过程中也受到过损坏,现在已无法看到碑刻文字的全部内容。

此次共发现节孝碑三通,其一碑名为“登仕佐郎方二公讳文祥德配李孺人节行碑”,其二碑名为“清故处士方三公讳象离德配朱氏节孝碑”,其三为“皇清处士方大公讳锦文德配赵氏节孝碑”。

第三通石碑仅见少许文字,本文只对前两通较为完整的石碑略作释读。

“登仕佐郎方二公讳文祥德配李孺人节行碑”。

碑刻为青灰石质,通高1.64米,宽0.57米,厚0.14米。

碑首为圆弧形,碑额上书“鹤发冰心”,左右两侧为龙纹浮雕。

碑文为小楷,共计8行,每行52字,共计378字。

由于年久,部分文字漫漶不清。

登仕佐郎方二公讳文祥德配李孺人节行碑从来有守者必有为,有为者必出于有守,是以人生天地间,有守尚焉。

夫守孰为大,守节为大,然节之守也,求之于妇女,难求之于幼年,妇女尤难者,余族祖母李孺人者可谓幼年守节者也。

处士府君(李从)墓志铭

处士府君(李从)墓志铭

处士府君(李从)墓志铭处士府君(李从)墓志铭诚明先生①罗节撰宋天禧二年(1018年),诚明先生历丰城,寻剑池之故事,访乡党之长者,于时,陇西李公处士(讳从,字伯顺)赫然有声,遂造其庐。

入其门、升其堂,处士欣然相接,问其年,已八十二,问其族,合门余千指,观其气宇端峭、神明肃清、举止温雅,言论典要,与众不类,信所谓乡先生者。

越八年秋九月(天圣三年,1025年),其子琮持书来,称先君处士于二月二十一日寝疾而终,谋葬有日,谨请为文志之以传不朽。

诚明先生叹息久之,曰:“夫人之有善而不传于后者,文之缺也。

”于是命笔志之。

李姘②出自颛顼,子孙绵延,亘历虞夏、商周,皆为理官,遂以理为姓;殷末有理征者植性介立,以言得罪,其子逃伊候之墟,因食李实获全其生,遂改姓为李。

周时有李虔者生子曰聃,字伯阳,为周柱下史。

后秦将李信,即其后也,子孙众多、枝分派别,周于天下,或居中土、或在江表,有封陇西郡者,皆以陇西为郡望,故冠裳耀映何代无之。

处士籍系远祖临川,后徙居洪州丰城正信乡新城里,今经八代,曾祖胜、祖诫、父孜,皆隐居不仕,处士即孜之第二子也。

处士讳从,字伯顺,始娶黄氏,先卒,有子一人,曰益,女二人,长适黄,次适严,皆早亡;再娶张氏,有男三人,长曰珪,次曰琮,幼曰珝,皆服田力稼为业,敷信明义为道,禀父训也;有女一人,适黄,柔顺妇道,温事舅姑,承母教也;有孙十人,仲讷、仲讪③、仲询、仲诚、仲谏、仲馀、仲诲、仲餗、仲训、仲说,皆良土也,尽禀义方之训,咸修进士之业。

处士少负瑰奇之行,长敦高尚之节,素养邱圆、逍遥盛代,以力田为业,以清白传家,绵且盛也;孝悌之风、勤俭之行,冠于乡党。

始则有田百亩、茅茨数间,与兄弟析居,任其所取,而处士悉不介意。

厥后率子孙躬耕于野,廿年间开田数百顷,置庄院十数,遂致富焉。

所居新城田有高仰者废己田廿顷,为陂决水溉之,又度士厚薄、凿井取泉以继之,自是累岁大丰、无虚力焉。

宗亲有效而为之者十无一二获泉,故远近兴叹,以为至诚所感。

“临清民变”与李士登的为民请命——介绍新发现的李士登墓志

“临清民变”与李士登的为民请命——介绍新发现的李士登墓志

作者: 曾意丹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页码: 80-81页
主题词: 临清;墓志;合葬墓;民变;十七年;布政使司;五十年代;参政;城市贫民;手工业
摘要: <正> 前不久,我们在洛阳市西郊的三山村,发现了《明显考大中大夫广西布政使司参政兼按察使司佥事分巡苍梧道李公配显妣诰封恭人王氏暨庶母孙氏合葬墓志》一盆。

据老乡说,这是在五十年代末,开凿秦岭泄洪渠时发现的。

水渠正好穿过这一古墓,砖券的墓室已坍塌,墓被盗过,唯存有该志石。

墓志盖为盝顶式,顶部篆书“明显考大中大夫参政李公显妣恭人王氏庶母孙氏合葬墓志”二十五字。

志石长100.5厘米、宽99厘米,志文用楷书。

由于志石在马路沟上当作桥板使用,多年来志文漫漶不清。

但是仔细辨认还能看出大部分字样。

撰书者为李士登的儿子李人珍、李人琦。

志文反映了明末城市居民反税监斗争——万历二十七年“临清民变”的史实。

墓主时为山东东昌知府,临清(清源)是其辖区,事变后他勇敢地为民请命。

以下结合志文略作介绍。

万历年间,由于接连用兵征战,以及营建宫殿,造成国库空虚,财政匮乏。

统治者除了多方搜括外,对于经商者、手工业工匠、城市贫民的盘剥尤为苛。

谒状元墓-蛇岭姓李村人的日志-网易博客

谒状元墓-蛇岭姓李村人的日志-网易博客

谒状元墓-蛇岭姓李村人的日志-网易博客谒状元墓刘佐泉吴川名人雕塑园的林召棠像●文/刘佐泉(赤坎,教授)科举时代称廷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人为状元,也称状头。

宋开宝六年(973)以前常称榜首,开宝八年礼部覆试之制,始以廷试首名称状元,然有时一甲三名,都称状元。

自元以后,则仅限于称呼殿试第一名。

我国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代末年,广东共涌现过9位文状元和3位武状元,其中,林召棠为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

林召棠,广东省高州府吴川县吴阳霞村人,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正月十八生。

17岁时考入秀才,31岁时中举人,38岁时,参加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会试中式28名、殿试被钦定一甲一名状元。

道光皇帝亲阅了林召棠的殿试试卷,御笔朱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误笔偏旁,无关学问。

”原来林召棠的文章中有一“本”字,因写时竖笔提起稍快,带有一小勾。

历朝科举考试,因不慎写错一字而落第者不乏其人。

可见道光皇帝甚爱林召棠的才华,虽有误笔之嫌,亦不因小疵而掩大德,不至废弃状元之才。

捷报传来,两广总督阮元有《闻癸未状元喜报》诗,喜悦的心情溢于诗笺。

诗云:文运三元西粤开,几年连向粤东来。

七千里外频闻喜,八十年中间出才。

岭海番禺承旧第,吴川水月起高台。

诸君说我多桃李,五管春风见六回。

同乡林联桂(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进士)有词《御阶行》:长安一日看花过,四远名扬播。

前番庄氏此吾家,余外更无三个。

文章华国,盐梅燮鼎,一代贤良贺。

当年吉梦灯前卧,授笔灵官座。

果然双管大如椽,先把芳名呼破。

百花头上,群仙袖领,操券先书左。

此词上阙写林召棠在京都考中状元,名扬远播,十分难得,表示祝贺。

下阙写考试前,做过吉梦,果然大笔如椽,独占鳌头,满有把握。

用“一代贤良”、“群仙袖领”等语来赞扬林召棠的状元才华。

全诗洋溢着祝贺之情。

林召棠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充国史馆纂修官。

道光十一年(1831)奉旨主考陕西、甘肃两省。

汤显祖佚文《勅封孺人李氏墓志铭》系年

汤显祖佚文《勅封孺人李氏墓志铭》系年

汤显祖佚文《勅封孺人李氏墓志铭》系年
李成晴
【期刊名称】《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29)002
【摘要】蒋廷铨纂《(康熙)上杭县志》卷十所载汤显祖《封孺人李氏墓志铭》一篇,是汤显祖的集外佚文,通过文献查考,可推定本文的系年为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

%Concubine Li’s Epitaph (《封孺人李氏墓志铭》), a Tang Xianzu’s lost article, was included by Jiang Shiquan’s Shanghang County Annals(《上杭县志》). Through text research, we can point out that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in 1606.
【总页数】4页(P102-105)
【作者】李成晴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吴太母李孺人节略》系倭仁佚文考 [J], 胡宁
2.唐波斯景教徒李素出仕河中晋州的时间及缘由r——波斯人李素及夫人卑失氏墓志铭补考 [J], 王长命
3.一个被人遗忘的越中科宦文化家族——以新见《明故周室章孺人墓志铭》考释为中心 [J], 钱汝平
4.明代礼部尚书倪谦在宣府的贬谪生涯——以新发现《故程母杜氏孺人墓志铭》为线索 [J], 顾春军
5.杨万里撰、尤袤书《宋故太孺人叚氏墓志铭》 [J], 方爱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调元宗祠联

李调元宗祠联

李调元宗祠联
李调元宗祠联,一般指诗人李商隐在陝州开封平原李氏宗祠里写下的古风联,是一首研究和祭奠祖先的联,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联的内容是:“桃花鬼使开封道,昔日丽人一纸牒。

李氏楼台多盛名,元宗神剑尘半沾。

绿衣仙子出洞庭,金马宫中宫殿平。

汉家李氏盘根深,多见豪客请酒行。

三载平原四海清,六年封侯心更勇。

今日写入调元宗,文化至尊万古长。


此联写得形象生动,集李氏汉家之大中为一体,融帝王神仙宫廷小人大将典型鲜明一脉相承,主要内容是描述了丰富多彩的昔日李氏宗祠的辉煌,也宣扬了帝王的权威和欣欣向荣的社会局面。

联的最后一句,“文化至尊万古长”,点出了李氏宗祠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敬意和对历史的博大精深的尊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世祖李振玉墓碑碑文及说明
碑文:
清故处士显考李府君暨孺人李太君合葬墓
显考讳振玉,字温如,兄弟三人而身最少。

先大父母早世,随兄度日,诸惟兄命是从,十余年无异言。

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十一日午时,卒于光绪四年(1878年)五月初二日未时(下午1点到3点),享寿二十有三。

显妣李太君,性淑慎,寡言笑,十九岁归于显考,生不孝男福珍,方三岁显考即见背,恩勤备至,不孝始得成立。

河城刘秉文系姑家表弟也,幼时乳不足,显妣代姑母多方接济,视若己子,保抱提携,昼夜无间,至今犹泣感焉。

小女少丧母,恃自显妣,恩养得以成人,至于勤纺织,俭衣食,和妯娌,怜孤寡,皆其天性使然耳,守节四十六年,已载县志。

生于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二十日辰时,卒于民国十四(1925年)年七月二十日巳时,享寿七十有一。

大德未报,窀穸仓皇,泣述泐石,以志不忘。

男福珍暨孙凤山顿首敬立
外甥刘秉文沐手监修
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岁次己巳孟冬下浣毂旦
李太夫人守节四十六年,已载县志。

查县志却无果,盖守节事上呈县府,无录。

一、听龙化姑奶奶说,振玉有些傻。

中午在地里干活,他母
亲给他送饭来,他紧走几步迎上去,突然倒地,人事不省。

其母叫来振玉兄长商量,抬回家还要出殡,干脆直接埋了吧。

据说往坑里扔的时候,振玉还哼了一声。

振玉妻娘家是禅房的,奉教。

振玉死后,其妻未再嫁,在娘家抚养儿子福珍成人。

福珍十八岁回薛村自立门户。

按此传说,振玉死时,其母应尚在,与碑文“先大父母早世”不符。

碑文记载振玉死亡时辰与传说相符。

二、碑文记载“(振玉)生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十一日午时,卒于光绪四年(1878年)五月初二日未时(下午1点到3点),享寿二十有三”计算错误,应当是虚岁22,周岁21。

三、听龙化姑奶奶说,福珍前妻不生养,收养一女。

福珍嫌前妻不生育,找了个借口,把绳系上疙瘩,把前妻毒打了一顿。

到傍晚,其前妻跟其婆婆说:“娘,俺想吃汤(面条)。

”其婆婆觉得媳妇挨打了,就同意了。

当晚,福珍前妻就死了。

碑文中小女,应是福珍的长女,嫁赵林庵。

四、碑文记载“李太夫人守节四十六年,已载县志”。

尹屯小学张纪岩老师查县志没有找到,他认为可能是上报县府,没有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