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21《陈涉世家》教学案(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21 陈涉世家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组表演课本剧;赏读课文,品味文中的语言描写,学习本文以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创设情境,激情表达,体现个性;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步骤]一、演读课文,形象再现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带,学生循声跟读,为演出创设氛围。
2.分分组表演课本剧。
3.师生评议。
二、赏读课文。
品味文章的艺术美教师提示:鲁迅先生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塑造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你认为本文在写入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
生1:本文在刻画陈涉时,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我最欣赏陈涉四句话。
“苟富贵,无相忘”表明陈涉有改变现状、摆脱贫困的欲望,有有福同享的思想,说文,陈涉不同寻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陈涉怀有远大的志向、非凡的抱负;“今亡亦死,三十六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充分体现了陈涉有清醒的头脑、宽广的胸襟,他毅然选择救国救民,举行起义,表现一代农民领袖朴素的爱国情怀和置生死于不顾而为天下的可贵品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句话道出了千百万贫苦人民的心声,彻底否定了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谣言,砸碎了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锁,激励天下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体现了陈涉勇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
生2: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有很多,对话描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刻画人物的写法。
综观全文,陈涉参与的对话共有三次。
第一次陈涉与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涉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的反抗精神;第二次陈涉与吴广的对话,无论是审时度势,还是确定策略、制造舆论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表现了他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第三次陈涉与戍卒的对话,表现了一个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
可见,本文就是通过对话描写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教师总结: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语言描写(对话描写)鉴赏品味,足见本文的人物语言精彩生动,富于个性化,这正是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所在。
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1《陈涉世家》(第2课时)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1《陈涉世家》(第2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二、学习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能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
2.通过品味课文中个性化的语言,能把握人物性格。
三、新课讲解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自学指导:内容:课文第三段方法:朗读、独学、对学,检测归纳时间:( )分钟要求: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及手中资料译讲课文第三段。
2.注意重点字词的意思及重点句子的翻译。
3.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
自学检测:1.指名翻译重点字词句。
(具体问题见课件)2.每人一句翻译第三段。
自学指导内容:课文第二段方法:速读,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时间:( )分钟要求:1.速读第二段,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2.小组成员举手回答下列问题。
(1)给第二段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 2)本段开头描写了陈胜发1、能说出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1.通过研读课文,能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
动起义的哪三个步骤?(用文中原句回答)。
自学检测练1.给第二段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第一层:起义开始时的情形。
第二层: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和陈胜立国的经过。
第三层:概述此后诸郡县反秦斗争的情形。
2.本段开头描写了陈胜发动起义的哪三个步骤?怒众杀尉、号令徒属、为坛而盟。
4.用文中原句回答。
(1)、哪一句表明吴广在戍卒中有一定的威望?: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广故数言欲亡”的目的是什么?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3)、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学指导内容:课文方法:默读、独学、合作交流时间:( )分钟要求:1.思读课文,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2. 理清课文思路,然后在练习本上用示意图显示出文章的思路。
3.二人小组及时交换意见。
自学检测练思考:按时间顺序,本文可分能理清文章思路。
2.能准确评价人物形象。
1.本段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1 陈涉世家(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21 陈涉世家(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基本内容和陈胜的人物形象2、进一步掌握文言文字词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句读,理解起义的原因及谋划;起义的发动和发展。
情感与价值观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
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万分省略等到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同学们课后进行了通释课文,现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课文。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起义当时的情境。
投影出示:解释重点字词辍耕之垄上停止怅恨久之失望叹恨苟富贵假使若为佣耕你陈涉太息曰长叹发闾左征发贫苦人民度已失期推测、估计误期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等死同样苦秦久矣苦于,以……为苦数谏故古代下对上直言劝戒上使外将兵命令、派遣楚人怜之爱怜或以为死有人认为诚以吾众诈自称果真假装知其指意意图宜多应者应当足下事皆成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念鬼考虑、思索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固以怪之矣本来间令吴广暗中旦日第二天素爱人平素,一向并杀两尉一道、共同借第令毋斩即使又宁有种乎难道从民欲也顺从、依从为坛而盟盟誓蕲下攻下,攻克徇蕲以东攻取,率军巡行,使人降服比至陈等到三老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当地有声望的人身被坚执锐亲自社稷代指国家刑其长吏惩罚二、归纳重点词语1、通假字(1)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
(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2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章节(课题)名称陈涉世家(第二课时) 学时 4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熟悉课文,疏通文意,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过程方法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体会主要人物性格。
通过补充材料和练习设计,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主要人物性格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生特征分析教学重点1、懂得文中文言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掌握文言文中一词多义、通假词、古今词的语言现象。
教学难点掌握的文言判断句、重点文言词。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课前导入1、检查作业(1)、作者(2)背诵第一段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二、朗读课文三、疏通文意指名朗读全班齐读研读第2段1学生朗读第二段2学生参照注释串译本段不容3、师生互相质疑教师讲清重点字词句:本段重点字词句的理解。
“发”:征发。
“適”:通假“谪”,责罚。
“戍”:防守。
“屯”:驻守。
“次”:编到。
“当行(hang2)”:应差。
“为”:担任,当。
“屯长”:戍边军队中的小吏。
“会”:适逢。
“度”(duo2):估计。
“失”,耽误,错过。
“法”:依照秦法规定,名词作状语。
“乃”:于是,就。
“亡”:逃亡。
“举”:起事,发动。
“等”:同样。
“死国可乎?”为国而死,好吗?“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苦”:苦于,为某种事物或境况所苦。
““当”:应该。
“乃”:是。
“以”:因为。
“数”(shuo4):屡次。
“将”(jiang4):统率。
“或”:有人。
“多”:只是。
“爱”:爱护。
“怜”:喜爱。
“以”:认为。
“诚”:如果。
“以”:把。
“唱”:通假“倡”,倡导。
“宜”:大概。
“多”:数量大。
“应”:应和,响应。
“然”:正确。
……从整体上来把握全文,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并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四、质疑和讨论 4、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2)
二一陈涉世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教学重点:第一自然段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虚词之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距今2000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语。
从此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
让我们一起凝神屏气地观看这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感受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
(板书课题:陈涉世家)二、出示目标(一)、请看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二)、过渡语:这篇文章有点长,有一定难度,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真自学,顺利完成目标。
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正确朗读课文)(一)讲述:先请同学朗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
XX同学,你先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二)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同学指出读错的地方。
老师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同学。
(三)过渡语:刚才,几个同学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出现了几个读错的字,并且也有不少字确实难认,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字齐读两遍。
估计易读错和难以辨认的的字词:阳夏jiǎ人也鸿鹄hú闾lǚ左以数shuò谏故藉第令毋wú斩忿恚fènhuì徇蕲qí以东铚zhì柘zhè谯qiáo(四)听读。
(过渡:注意听语气、语速以及停顿)(五)齐读课文。
(六)自由朗读课文。
(七)、抽学生朗读课文。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1自然段)(一)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请大家继续自学,练习译读。
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译讲1自然段。
如有疑问可查工具书,或与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5分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三)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陈涉世家》(第二课时)
陈涉世家(第2课时)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迁以及《史记》的相关文学常识;利用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通、读顺、读懂文意;掌握文言文重难点字词句以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学现象;分析起义能初步胜利的原因,从而了解人物性格、了解历史。
过程与方法自主翻译,掌握大意;小组讨论,攻克难点;师生交流,深化知识;独立思考,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少年立志的情怀;拥有正确的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重难点字词句以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学现象。
教学难点灵活、全面分析起义初步胜利的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古人云,成大事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说说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够成就一件大事呢?生:要别人相信你。
自己也要有实力……该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为下面的分析做好一个准备。
二、独立思考,研读课文我们现在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陈胜吴广起义获得了成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起义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这是一个主问题,也是一个发散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从秦王朝的暴政分析。
1.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陈胜吴广已经因为暴雨而失期,按照秦王朝的法律来说是当斩的,这本来就是不合情理的,所以与其被暴政所杀,还不如反抗。
2.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不仅仅是陈胜吴广他们,其他很多地方的很多人都深受秦王朝暴政之苦。
所以只等有人揭竿而起,就选择奋起反抗。
(二)从陈胜吴广的性格分析。
陈胜性格。
1.心怀大志之人。
陈胜小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远大的志向:燕雀安之鸿鹄之志,这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
2.批判旧制之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一个敢于批判旧制度的人。
3.善于组织领导之人。
设巧记:在鱼肚子里塞入陈胜王的布条,让大家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让人在祠堂边上假扮狐狸说大楚兴,从而让民心所向。
这是一个善于用计的人,善于笼络人心的人。
吴广性格。
1.爱人。
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第二课时 教案
初三语文学科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教学内容):《陈涉世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
2、锻炼口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探讨,理解选材详略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继续感受陈涉身上散发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手写):教学难点(手写):教学方法:朗读、小组合作探讨课前准备:课件材料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结合检查作业)提问:检查作业情况,明确。
在此基础上口头讲述。
二、新课内容1.讲述训练:指名一人以《大泽乡》为题讲“陈涉起义”的故事。
要求:明条理,有重点,合史实,不夸饰,事件发展过程层次分明。
讲后,学生评论,教师总结。
评论标准:过程有序,事实明白,口齿清楚,语言通畅,能把起义的准备、行动作为重点,其他只作略讲。
2朗读训练:分散读全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注意第二段和第三段前半(“吴广亲爱人”至“收而攻蕲”),用语调、语气、语速,吸引听者。
3.小结(讲述与提问结合):(1)写法上;剪裁得当。
详写起义前的商议和舆论准备,起义的具体经过。
其他如佣耕、徇地、战谯门、刑秦吏等等则略写。
这样写,表现出作者的史才,善于剪裁史料,突出了起义的主要内容。
(2)描写生动:文中详写的是人物的心理、说话、动作;其他略写的,只作一般叙述。
这样写,表现出作者善于突出重点,写得生动,有文学才能。
(3)条理分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一句人物自己表明内心的话,贯串全篇。
起义前,失期,是导火线。
谋划时,从“苦秦”而确定大计,是善于分析形势。
准备时,青火狐鸣和帛书,是善于制造舆论。
起义时,吴广先“忿恙尉”而后陈胜佐其杀尉,立即召令众人听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写出了善于把握时机和胸中之志。
先杀尉而后发号召,行事易成(若先号召,尉未杀则效果不同),可见善于谋划,设计周密。
以下写乘时而作,及时自立为王,便很自然。
总之,这样写,显示了传主的“鸿鸽之志”,同时,也见出条理。
前人评论说司马迁善序事理,称赞他做到“其文直,其事核”,实属至当。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4
学习课时:三课时
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前测评
1、组长打分,公布答案。
2、指明背诵(能背五句即可)
二、新授内容
1、掌握下列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闾左谪戍屯大泽乡皆次当行会度已失期法皆斩举大计等死,死国天下苦秦久矣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指意念鬼威众乃丹书帛曰“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课陈涉世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揭示学习内容,快速进入课堂。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涉世家》这篇课文。
大家都知道,陈胜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这个历史事件,对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以及起义大军的征战历程作了真实而生动、具体而完整的记述。
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会对陈胜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有个具体的了解、认识。
课堂实录一、温故而知新,学生自己通译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感知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比喻什么?2.什么直接原因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对当时的政治形势,陈涉做出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4.陈胜为起义做了怎样的舆论准备?又是如何发动起义的?5.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答案:1.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2.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政治条件,说明秦王朝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凭借百姓对公子扶苏的拥戴和楚国人民对秦王朝的痛恨,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可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
4.首先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然后陈胜、吴广抓住时机,采用激将法来激发群众的反抗情绪,“并杀两尉”,扫除了起义的障碍;接着陈、吴二人号召徒属,进行宣传,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了利害关系,又指明了斗争的方向;紧接着明确了起义军的名义、标志、称号及组织领导,使起义工作从思想到组织上落实,最后起义军在陈胜、吴广领导下胜利进军,并迅速壮大,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21《陈涉世家》(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教学内容陈涉世家备课时间总课时数总第2课时备注教学设计与过程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文言词汇:(1)实词总结:为:①作,当。
“若为佣耕”;②担任。
“为屯长”;③是。
“号为张楚”;④作为。
“为天下唱”;⑤制,建造。
“为坛而盟”。
行:①(háng)行列。
“皆次当行”;②做,进行。
“乃行卜”;③行进,行军。
“行收兵”。
次:①编列。
“皆次当行”;②停留,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①值,承担。
“皆次当行”;②应该。
“不当立”;③在,正当。
“当此时”。
举:①起事,发动。
“举大计”;②立。
“死即举大名耳”。
(2)虚词总结:之:①往。
“辍耕之垄上”;②助词。
“怅恨久之”;③的。
“鸿鹄之志”;④代词。
“二世杀之。
”(代人)“然足下卜之鬼乎!”(代事)“皆下之”。
(代地方)以:①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②认为。
“或以为死”;③把。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④用。
“以激怒其众”;⑤表界限。
“徇蕲以东”;⑥已经。
“固以怪之矣”。
也:①表判断。
“吾闻二世少子也”;②表诘问。
“何富贵也?”乃:①于是,就。
“陈胜吴广乃谋曰”;②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固:①本来。
“固以怪之矣”;②必定。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而:①表前后两部分是转折关系。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②表前后是承接关系。
“夺而杀尉”;③表前后是方式与目的关系;“为坛而盟”;④表前后部分在时间上有先有后。
“收而攻蕲”。
2.引入新课。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在上一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学反思与改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并归纳段意。
【交流点拨】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学习过程:
环节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5分钟)(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然后抽号上台背诵,视熟练程度加分,满分为10分)
环节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
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国恒亡.
2.解释加点词语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为天下唱.唱:
今或.闻无罪或:会.天大雨会: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
4、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二)(北京课标A)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
1
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
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环节三:课堂总结。
(5分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