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通用2篇)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摄版义务教育浙江省小学课本《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演示文稿中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所以在这里对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有所提高。
诗情画意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主题:诗情画意教案教案一:以诗歌唤醒画面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和朗读,感受诗情画意的表达。
-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语言和绘画技巧,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2. 教学准备:- 一些具有诗情画意的诗歌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画》等。
- 一些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绘画作品,如梵高的《星夜》、莫奈的《睡莲》等。
- 绘画用具,如颜料、画笔、画板等。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诗歌,唤醒画面1)请学生欣赏一首具有诗情画意的诗歌作品,教师可以朗读或播放录音。
2)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诗歌中的情境和画面,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
步骤二:观赏绘画作品,感知艺术表达1)展示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知其中的色彩、构图和细节。
2)让学生发表他们对绘画作品的感受和想象,引导他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步骤三: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情画意作品1)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主题或素材,如自然景观、季节变化等,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2)通过绘画和诗歌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出来。
鼓励他们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词汇进行创作。
4.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彼此的创作灵感。
-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诗歌和绘画作品,培养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案二:画中有诗,情景共鸣1.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赏和分析绘画作品,捕捉其中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 学生能够通过创作诗歌表达对绘画作品的情感和理解。
2. 教学准备:- 一些具有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如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毕加索的《吉尔代波》等。
- 一些诗歌作品,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北岛的《你在终点等我》等。
3. 教学过程:步骤一:观赏绘画作品,感受画中的诗情1)展示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知其中的色彩、线条和形态。
2)让学生描述绘画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喜悦、忧愁、痛苦等。
诗情画意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诗情画意”。
2. 学习如何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出诗意的美感。
3.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图片。
2.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诗歌或古文的选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些诗情画意的绘画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2. 引发学生对“诗情画意”的进一步思考。
询问他们对于“诗情画意”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解“诗情画意”(10分钟)1. 解释“诗情画意”的含义。
诗情即诗的美感和意境,画意即画的意义和表达。
2. 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诗情画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示范一幅诗情画意的作品,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2.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诗歌或古文的选段,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情画意作品。
3.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水彩、粉笔等不同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自己的创作灵感和理念。
2. 全班同学进行作品欣赏和交流,互相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对“诗情画意”有更深刻的理解。
2. 评价学生的创作和表达,鼓励他们保持艺术的热情和继续探索创作。
拓展延伸: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诗情画意作品进行观赏,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如绘画、摄影、诗歌创作等。
- The End -。
五年级诗情画意教案
五年级诗情画意教案【篇一:《诗情画意》教案】诗情画意教案一、课型造型表现二、课时2课时三、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六、教学思路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教师注重个别指导,让后进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七、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诗情画意(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二)发展阶段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案分析教材分析本是浙摄版义务教育浙江省小学本《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第二单元中的一,本要求学生掌握演示文稿中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学生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所以在这里对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有所提高。
本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插入图片、文字等对象,还要求学生简单规划、组织多张幻灯片的内容安排。
另外,在学生会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插入的图片应该与演示文稿的主题及幻灯片的文本及其他对象相匹配,各种效果要合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化处理素材的能力。
学生分析小学生年龄小,更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现有的一些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学生练习起来缺乏兴趣,如果能在信息技术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创设出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游戏式的学习乐趣。
在本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任务驱动”的主人,使堂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认知目标(1)学会在同一演示文稿中创建多张幻灯片。
(2)能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3)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本。
2、技能目标(1)想象诗的意境,利用素材库中的卡通图片完成作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生生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评价分析能力。
(3)通过堂引导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2)堂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准备、在学生机上准备好古诗文字材料和卡通画素材。
2、准备好教学范例。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前:播放配乐古诗动画短片。
(谈话引入)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古诗了,同学们一定会背诵很多古诗。
小学美术_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9《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诗情画意》是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课内容,是小学美术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美,进而表现美,最后创造美。
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作者运用高度浓缩及精湛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将眼睛所看、心理所想表现出来,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将学生带进诗情画意,感受传统文化瑰宝的魅力,提高孩子们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并以听一听,找一找,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也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创作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借鉴。
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进而激发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目标:1、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2、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构图。
3、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协助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
教具、学具:1.教具:水彩笔、范作、课件等。
2.学具:水彩笔、作业纸等。
一、赏美临近节日教师送给学生一副粉笔画(直接现场绘画),直入课题,齐读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议美1.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课前准备好的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古诗。
回答正确直接赠送作品(学科融合)教师出示(多媒体出示)画面(一)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你怎么猜出来的?生:有荷花、蜻蜓,小荷才露尖尖角师:你看到了画面中的景物,才联想到了古诗《小池》中的诗句。
教师出示画面(二)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你是怎样联想到这两句诗的?生:有柳树刚冒出新芽,数不清的柳条垂下来。
师:你很聪明,用诗句的意境概括出画面所表达的意境。
教师出示画面(三)这一幅画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生:《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准备古诗一首,并能解释诗意;绘画材料、工具。
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激趣。
课件出现童声朗诵《咏鹅》,激发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古诗,并描绘诗的含义,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
小结: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揭题:诗情画意(二)课件出现故事一首《静夜思》1、师: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
1)师:读了这首诗能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
)2)教师出示几幅画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提出问题:哪幅作品最符合诗意?为什么?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
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教师小结: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二)发展阶段1、组织学生交流:你最喜欢那一首古诗,你想怎样表现它?引导学生展示准备的资料,介绍解释诗意,提出自己的创作思想。
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
3、提出作业要求: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图画。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构图。
第二课时:完善构图,上色。
4、学生操作,教师加强个别指导。
第一课时: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利用课件进行演示引导。
2)引导个别后进生的造型创作。
第二课时:1)提醒应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上色。
2)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使其完善作品。
(三)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1、自评,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四)课堂延伸:可以尝试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表现,可以根据自己的电脑水平设计不同风格的作品。
小学美术_《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一、课型造型表现二、课时 1课时三、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绘画材料。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趣。
师:我们班上节课学过花鸟,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好吗?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师迅速绘画一幅花鸟画作品。
师:看到这幅作品,我突然想到小时候学过的一首诗,你们猜猜是哪首诗?生:《咏鹅》,有感情地朗读。
师:看,诗中的情感通过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情画意》这节课,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画。
(二)技法交流1、交流古诗师: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其中的“看画吟诗”环节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大家想不想挑战一下?师:好,我们先看第一幅,为什么吟诵这首诗?抓住了主体这个农民伯伯。
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
观察仔细。
大家闯关成功,你们都是优秀的小选手。
在刚才的猜诗环节,我们知道了要想表达对诗的感受可以通过抓主体形象。
师:说到诗情画意,我会想到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下的一首《饮酒》。
ppt出示陶渊明古诗《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生读一读。
师:如果给诗配画,可以抓住古诗中哪些关键词句来表现画面?生:菊花、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篱笆。
师: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境?2、访问艺术家出示现代画家吴昌硕《陶潜诗意图》师:菊花成为画面的主体,把诗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出来,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这就是诗的意境。
(板书:意境)师小结:所以给诗配画,首先就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板书:关键词)再进行景物的描绘。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欣赏诗歌的美感和魅力。
4. 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欣赏诗歌的美感和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欣赏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一种情感或者意境?(学生自由回答)3.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诗歌。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歌的美妙和魅力吧!(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教师让学生朗读一首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教师讲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4. 教师让学生分析一首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
5. 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1. 教师让学生创作一首诗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诗歌的定义、特点、意境、情感、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等。
2. 教师强调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能够欣赏诗歌的美感和魅力。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与反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课程介绍与目标通过《诗情画意》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跨学科融合课程注重艺术性和审美性,通过赏析经典诗词和画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将文学、艺术、历史等多学科知识融入课程中,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发展。
030201课程背景及意义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诗词和画作的基本赏析方法,了解相关艺术流派和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以艺术为手段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
教材分析与选用教材特点《诗情画意》教材注重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精选了历代诗词和画作的佳作,同时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和当代文化背景。
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包括诗词和画作的基本知识、赏析方法、艺术流派和风格特点等;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拓展资源。
教学建议在使用教材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
同时,鼓励教师结合地域文化和校本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与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语言美。
古代诗歌欣赏介绍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如笔墨运用、构图原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画相通之处。
绘画技巧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诗画创作实践,将诗歌意境转化为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诗画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安排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绘画的基本知识。
讲授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和绘画的意境、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小学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学详案莘县观城镇古井小学翟清涛教材简析:《诗情画意》这一节课不仅要表现出古诗的大体内容,还要将读后的感受表达出来,在表现形式上不限,只要表现出古诗的意境即可。
教学目标:学习用水墨画或者水彩笔等创作工具表现古诗大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通过诗情画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艺术情感。
教学重点:如何用水墨画形式描绘古诗大意。
通过分析、讨论古诗大意及分析范作的方法解决。
教学难点:古诗意境的表现。
通过分析范作和以一首诗为例,先讨论分析再示范的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1、教具:水墨诗意挂图,水墨画示范工具等。
2、学具:生宣纸、毛笔、调色盘、水瓶、垫纸、墨汁。
教学过程:一、提示新课播放《江雪》的图片,并展示为此诗配画的水墨诗意图。
请看老师为《江雪》配的画,是用什么形式画的?(水墨画)我们今天就来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大意。
二、审美体验用水墨画表现的国画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书上所学范作)1.谁能说说《游子吟》的诗词大意?2.读了以后给人什么样的感受?那么范作上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意境的?(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水彩画法表现母亲的慈祥的?)3.《蚕妇》用了什么笔墨技法表现诗词内容的?4.《七步诗》这首叙事诗的表达方法?三、我们学过的哪些诗适合用水墨法画,哪些适合用水彩技法?以本册中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示范如何用水墨技法表现诗意。
一、老师示范《荷花》。
想好后在草稿上画画各部分的位置、大小,使重点突出,这一步叫什么?(板书:构图)二、现在老师要用水墨法将这幅画画在宣纸上了,在绘画前还要考虑哪里要画得虚些,哪里可画得实些。
三、示范画法:示范中注意提问,老师为什么用这种技法来表现。
这一步叫“描绘”。
四、画完后我们可在适当的地方题上诗文,字要小些,整齐些。
这一步叫“题诗”。
看黑板,老师用了几步画完了这幅画的?老师在画这幅画时主要突出表现了什么?五、根据老师示范并结合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或者从学过的古诗中任选一首,按古诗大意画一幅水墨画或者水墨画,要突出诗意和中心思想。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诗情画意”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诗情画意”如何落实情感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在信息技术技能获得的同时,也能在情感价值观上得到发展。
Flash动画制作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将方法枯燥地、单一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刚开始的好奇和兴趣就会被复杂、机械的模仿而渐渐淡化。
本人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教学目标,如何渗透德育,渗透人文精神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Flash第1课时形变动画教学为例进行了设计,供各位老师参考。
一、引入设计——用音乐唤起学生心中的诗情用一首学生喜欢而且抒情的散文诗,配乐朗诵,一下子就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欣赏之前提示学生用心体会,用心去想象可能的画面。
这样就能很容易进入情景,同时为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做成背景打下伏笔。
引入设计具体如下。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诗歌,希望在座的你能用心去聆听去想像在你脑海里闪现的每一幅画面。
最后请你们告诉我。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赏析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经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朋友呵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学生描述:脑海里闪现的画面教师:能否将脑海里闪现了这些画面,应用技术把它处理成一个个动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动画制作。
二、动画教学设计——用动画呈现学生心中的画意动画制作的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性,互动性,必须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分解,以任务驱动,溶入情感教育。
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本节教材重难点分解,设计以下教学思路:搭建脚手架,从画“心”开始;小试身手,逐渐增加难度;展示学生作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组讨论,让“诗情画意”步步深入;在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诗句任选一个动画制作;呈现学生最终作品,评价拓展。
具体如下。
1、搭建脚手架,从画“心”开始学生活动设计:寻找flash界面和photoshop界面共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舞台属性面板中的设置。
观察flash中图层和photoshop中图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诗情画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学生能够欣赏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能够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诗歌朗诵、绘画欣赏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与绘画的艺术魅力。
通过诗歌与绘画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和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指导学生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如何指导学生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讲解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绘画的艺术魅力。
演示法展示诗歌朗诵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展示绘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欣赏绘画的色彩和构图。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欣赏绘画的艺术魅力。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1. ◦ ◦ ◦2. ◦ ◦ ◦3. ◦ ◦ ◦ 1. ◦ ◦ ◦ 2. ◦ ◦ ◦ 1. ◦ ◦ 2. ◦ ◦ 3. ◦ ◦4. ◦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歌和绘画的艺术魅力。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诗情画意教学,旨在通过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本方案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设计一节诗情画意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绘画的基本特点,感受艺术之美。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绘画的基本特点,艺术之美。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优美的诗歌朗诵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 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绘画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诗歌欣赏1. 教师选取一首经典的诗歌,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绘画创作1. 教师展示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绘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
2. 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将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画面。
3.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互动交流1.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绘画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共同提高。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绘画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诗情画意教学的喜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诗歌欣赏、绘画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在互动交流环节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
3.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诗情画意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课题名称:诗情画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诗情画意的概念,并从专业角度认识其特点和表现手法;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诗情画意作品,培养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诗情画意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2.历代诗情画意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活动及方法:1.导入活动:播放相关诗情画意作品的图像和音乐,引发学生对诗情画意的兴趣和好奇心;2.学习活动:讲解诗情画意的概念及特点,以及历代诗情画意作家的背景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情画意作品;3.互动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诗情画意作品的欣赏和分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4.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创作一幅诗情画意作品,展示并分享给全班。
四、教学资源:1.图像和音乐:准备相关诗情画意作品的图像和音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历代诗情画意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欣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情画意作品;3.黑板和白板:用于讲解课堂内容和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对诗情画意作品欣赏和分析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诗情画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于美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参观美术馆或画廊,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欣赏能力;2.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提供一个展示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平台。
七、教学心得:通过教学诗情画意,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美的感悟和理解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诗意和画意的融合,能够用艺术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通过欣赏和分析诗情画意作品,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认识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此外,我也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创作一幅诗情画意作品,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诗情画意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诗情画意教案诗意和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诗情和画意结合起来,设计一份富有创意和情感的教案,以激发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第一部分:诗情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欣赏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美丽和力量。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尝试写一些简单的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 诗歌欣赏选择一些简短而富有意境的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通过朗读和解读,让学生们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象。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诗歌创作引导学生们尝试写一些简单的诗歌,可以是自由诗、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等形式。
给予学生们一些主题或情感的启发,如家乡、友谊、自然等。
鼓励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二部分:画意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欣赏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实践,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1. 绘画欣赏选择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如梵高的《星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
通过观察和解读,让学生们感受到绘画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 绘画实践引导学生们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实践,可以是素描、水彩等形式。
给予学生们一些主题或情感的启发,如快乐、梦想、自然等。
鼓励学生们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诗歌和绘画结合起来,创作一些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通过诗歌和绘画的双重表达,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艺术的力量。
1. 诗画结合鼓励学生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诗歌中的情感和意象。
可以是选择其中的某个词句或整首诗歌作为创作的灵感,用画笔将其表达出来。
诗情画意 教案
诗情画意教案标题:诗情画意教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的诗词和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和绘画作品的寓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与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品味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学习和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清明上河图》中的诗词和绘画作品。
2. 探究诗词中的意境及与绘画作品的联系,通过欣赏对比两者的情感表达。
3. 分析诗词和绘画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步骤: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分钟)通过播放音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清明上河图》的节选,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 学习诗词与绘画作品(15分钟)分析和解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然后,展示《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作品,与学生共同品味并发现画中的精彩之处。
3. 探究诗词与绘画的联系(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诗词和绘画作品之间的联系,例如诗词中的意境是否与绘画作品相符,绘画中的细节是否表达了诗词中的情感等。
4. 分析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15分钟)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发现诗词和绘画作品中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运用色彩和造型等,以及它们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5. 总结和反思(5分钟)让学生针对本课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方法:1. 听、看、说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欣赏、解读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思维导图等。
2. 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作业,如对诗词和绘画作品的理解、创作或评论。
拓展活动: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绘画作品,进行个人或小组展示与分享。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诗情画意》教案02
《诗情画意》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中国苏州园林艺术有基本的了解;2.通过对苏州园林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3.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提高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导入课题《苏州园林欣赏》二、欣赏园林的美一)园林的自然美:1、中国园林的分类2、带着问题继续欣赏园林图片(建造这样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a.叠山理水。
B.花草树木。
C.园路建筑3.1、山是园林的骨架。
(对比欣赏溜园的观云峰和环秀山庄的假山)3.2、水是园林的灵魂。
(没水的观云峰和有水的观云峰对比欣赏)3.3、植物是园林的生命。
有了花草的点缀山才有了生命,有了花草树木园林的一年四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4、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
(对比欧洲园林我苏州园林)引出苏州园林的——虽有人作,宛自天成的自然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二)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和色调。
A、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B、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C、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D、建筑中有哪些陈设?2、小组讨论后代表回答3、教师小结4、重点欣赏园林中的长廊(结合录象)使学生对园林中的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
5、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三)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精髓。
它体现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比德”中。
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荷等)。
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
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如月到风来亭、与谁同坐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诗情画意》导学
案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摄版义务教育浙江省小学课本《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第二单元中的一课,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演示文稿中多张幻灯片的制作,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所以在这里对幻灯片的制作要求有所提高。
本课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插入图片、文字等对象,还要求学生简单规划、组织多张幻灯片的内容安排。
另外,在学生会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插入的图片应该与演示文稿的主题及幻灯片的文本及其他对象相匹配,各种效果要合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化处理素材的能力。
学生分析
小学生年龄小,更偏重于具体形象思维,现有的一些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学生练习起来缺乏兴趣,如果能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更容易创设出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游戏式的学习乐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任务驱动”的主人,使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在同一演示文稿中创建多张幻灯片。
(2)能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3)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本。
2、技能目标
(1)想象诗的意境,利用素材库中的卡通图片完成作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生生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评价分析能力。
(3)通过课堂引导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2)课堂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准备
、在学生机上准备好古诗文字材料和卡通画素材。
2、准备好教学范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配乐古诗动画短片。
(谈话引入)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古诗了,同学们一定会背诵很多古诗。
老师有个提议,利用上课前这段时间,我们来个古诗朗诵比赛,好不好?
(播放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古诗接力赛。
师:这些古诗流传至今,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刚才,同学们朗诵的诗里有一首《春晓》,老师非常喜欢,谁能再给大家朗诵一下?(指名朗诵)
师:听了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的脑海里出现这样一个词——诗情画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把你想象出来的画面向身边的小伙伴描述一下。
学生自由颂诗,想象描述诗的意境。
2、展示范例,明确任务
(1)复习旧知。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一个诗歌乐园,可是诗歌乐园的小精灵们说了去参观诗歌乐园的小朋友一定得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有拿出自己的诗歌乐
园啊?那让我们一起去诗歌乐园看看吧!(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范例)
师: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你闭着眼睛朗诵古诗的时候脑海中出现的是不是这些画面呢?你有信心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吗?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利用桌面上的素材库来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请学生演示操作,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相互帮忙解决。
教师强调图片的添加通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完成,文字的添加可以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按钮通过将素材库中的古诗复制粘贴实现,也可以自己利用智能ABc输入文字。
)
(教师小结)师:刚刚我发现了,对于前几节课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的非常好,看,这张幻灯片中的图片和古诗多么和谐啊,同学们还为文字和图片配上了生动的动画和好听的声音呢!
(2)新知教授。
师:终于完成了一张幻灯片了,可是我们刚刚欣赏的诗歌乐园中是一张幻灯片吗?那怎么样才能做这么一组幻灯片呢?怎样再新建一张幻灯片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新建幻灯片方法。
师: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幻灯片]按钮,选择空白版式后单击[重新应用],进入幻灯片视图。
然后利用[插入]菜单和[文本框]按钮制作另一首古诗的幻灯片。
师:这是我们刚刚做好的幻灯片,和诗歌乐园比一比,同学们看出有什么差别了吗?(学生回答)对了,诗歌乐园中每首古诗的每张幻灯片之间有一个过渡效果,使它在放映时更吸引人了,而我们刚做的这组幻灯片没有,怎样为幻灯片增加切换效果呢?
师讲解: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浏览],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选中第一张幻灯片,单击幻灯片切换工具栏上的[幻灯片切换按钮],弹出[幻灯片切换按钮]对话框。
看到这个对话框你会设置幻灯片之间的过渡效果了吗?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试着自己设置一下,看看哪位同学能最早找出正确的设置方法,把它介绍给全班同学。
教师强调在设置过程中不仅可以设置每张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效果还能设置切换时的声音。
3、自由选择,设计创作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都很厉害,看,一个个都能自己摸索出设置方法来了。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制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乐园的方法了,而且还能为自己的诗歌乐园加上动画和声音呢,乐园里的小精灵可佩服同学们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当一回创作大师,进行诗配画创作,制作完成自己的诗歌乐园。
由你给自己定目标,你的诗歌乐园中要制作几张诗配画作品,素材可以到桌面上的素材库中找,看谁做得又好又快。
现在就马上开始动手吧!
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选择设计创作,浏览素材库里的卡通图,欣赏古诗,领悟诗情诗境,选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诗配画。
4、作品欣赏,交流评析
(1)自我评价,自我认识
师:大部分同学都制作好了自己的诗歌乐园,现在把你自己的诗歌乐园播放欣赏一下,说一说你对你自己的作品满意吗?满意在什么地方?(学生自评,通过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评价自己的作品)
(2)交流互评,互动学习
师:大家都对自己的诗歌乐园有了整体的评价,你们想让自己的诗歌乐园得到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吗?好,现在我们交流互换,相互欣赏一下同学的诗歌乐园,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为什么?(学生互相欣赏,并对同学的作品给出点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小结延伸
师:今天同学们都拥有了自己的诗歌乐园,心里有什么感受?嗯,课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诗歌乐园,不仅可以在我们的素材库中找图片,还可以自己创作配诗画,还可以到网络世界寻找更适合我们诗歌意境的图片,相信经过每一位同学的努力,诗歌乐园将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自我评析
本次制作一组幻灯片的教学活动借助教学情境进行学科渗透,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从作品的构思、创作、欣赏、自评互评,直至课后对作品的修改完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活动,主动发展。
正是学生主动性的全面体现,使这节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科渗透,培育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只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实际上信息技术学科也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内容,可以尝试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引入信息技术课堂。
本课将古诗词及其意境理解和创作引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通过创作诗歌乐园将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化、活动主题化,给学生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统一。
在综合性学习中,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对外表现的手段,通过对诗歌乐园的分析、创作、展示和评价等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活用能力。
2、任务驱动,激发热情
在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
它让不少师生获益,但它也存在着弊端,容易忽略学生主体
性的发挥。
本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制定练习目标,自己决定获取素材的方法,并在课外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练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教师“要我做”的外在要求为“我要做”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目标驱动”的主人、“内容驱动”的主人和“方法驱动”的主人。
3、目标全面,拓展评价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掌握必备操作技能之余还要重视培养其应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课教学中,利用丰富的素材库和多种素材获取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满足了他们想象和创作的愿望,又顺利完成了有关制作一组幻灯片的教学内容。
另外,通过对作品的自评和互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作品进行品头论足的平台,通过评价还能提升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能力和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