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3)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3)三:1.柳永的这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是。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和来展现这种情感。
(3分)2.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了两种典型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伤离别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2: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冷落清秋节的景物的描写,来寄寓自己与友人分别的离愁别绪。
②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眼前离别时的景象,又想象离别后的场景,虚实结合写出离愁的难以排遣。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诀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
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
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
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
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
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鉴赏及译文答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鉴赏及译文答案《雨霖铃·寒蝉凄切》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雨霖铃·寒蝉凄切》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雨霖铃·寒蝉凄切》注释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雨霖铃阅读题
题目阅读《雨霖铃》,完成下列各题。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对“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渲染气氛。
B.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
C.交代离别时间、地点和人物。
D.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运用的是什么写法?答案解析(1)C.“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此句没有渲染气氛,也没有运用比喻和排比。
故选C。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不得不别的情景。
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
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答案:(1)C(2)运用白描的手法,使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译文: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天空,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赏析:《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雨霖铃》练习
《雨霖铃》练习简介柳永: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创作慢词。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被称柳七,官至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一生屡试不第,故改名为“永”。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生性放荡,喜结交歌伎、乐工,一生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合资埋葬。
柳永作品内容多写闺情离绪与羁旅行役,好用铺写与情景结合的手法。
语言通俗,故流传广泛,“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词”。
这首词写于他在京城仕途失意,准备远行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离别之词。
《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名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凄切.(qiè)罗绮.(qí)处.(chù)之泰然适逢其会.(huì)B.相.(xiāng)看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cēn)差不齐C.应.(yīng)届暮霭.(ǎi)良辰.(chén)美景重湖叠巘.(yǎn)D.与.(yǔ)会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hè)枪实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3.下列对词句中加红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帐饮无绪..(泛指珍珠)..(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市列珠玑B.兰舟..(山峰)..(船的美称)催发重湖叠巘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羌管弄.(吹奏)晴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图.(描绘)将好景4.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
雨霖铃 柳永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雨霖铃柳永阅读附答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8.(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
9.(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
雨霖铃答案
雨霖铃答案1 A点拨:B“吮”应读“shǔn”C“鲜”应读“xiǎn”D “”应读“fā”2 D点拨:点拨:A再-在B常-长C蔼-霭3 C点拨:“经年”是“年复一年”的意思。
4 D点拨:“经年”呼应“今宵”不对。
5 C点拨:C是直接抒情,题干及ABD都是融情于景。
6渲染了秋天凄凉阴冷的气氛:“寒蝉”在凄厉悲鸣;“骤雨”刚停,寒气袭来;悲冷弥漫。
点拨:把握景物特点7这两句用精练传神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和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深,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是何其尖锐,更加强化了感情的发展。
点拨:着眼于两个动态感实足的细节。
8“念”在结构上是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贯通;在内容上,“念”是眼前景与别后情的分水岭,它把实与虚巧妙地联结起来。
点拨:把握结构脉络。
综合运用9洗涤心灵,抖擞精神,走出寂寞,获得新生。
点拨:注意词语内在的逻辑性。
10(1)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人生自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3)青春做伴好还乡B 卷比较阅读1甲是长调(慢词);乙当为小令(另一体式“转调踏莎行”为中调)。
点拨:58字内为小令,59至89字为中调,90字以上是长调。
2甲是在凄清的况味里离别的:寒蝉、长亭、急雨刚停的秋天傍晚;乙是则是在风和日暖的春天里。
点拨:抓住景物特点分析。
3甲重点是动作“执手”、“无语”;乙突出了心理——柔肠寸断。
点拨:从关键句入手。
4甲是直抒胸臆,乙是用比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使之形象化。
点拨:结合语境判断。
5C点拨:乙中的“行人”也是抒情主人公,是主角。
参考答案l.D 2.B 3.B 4.B 5.B 6.B 7.C 8.D 9.D10.略11.因为“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有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
梁启超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讲话风格,所以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12.吸引人,抓住了听者的心。
13.率真,真诚,有热心,有强烈的爱国心。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
《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词是我们国家文学历史上一种比较特殊的诗体,在唐代的时候兴起,经过了唐代的发展,宋代的时候已经非常的繁荣了。
历史上有很多宋词家,写作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首词是婉约风格的,柳永也是婉约风格的一个代表。
下面是为你了“《雨霖铃》柳永的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的阅读题及答案阅读练习一: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词人柳永的词作。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及答案
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及答案《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节选自《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最为有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下面是WTT为你整理的《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原文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题目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9.“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答案:《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答案8.(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9.(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
(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雨霖铃柳永》诗词阅读赏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
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
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
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答案
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答案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答案雨霖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名诗,作者是柳永。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情的描写,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对于学习文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学习这首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是对于雨霖铃柳永课后习题的解答。
1. 描述一下诗中的雨霖铃的意象是什么?雨霖铃是雨中的铃声,它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忧伤。
在诗中,雨霖铃的声音如同思念之人的呼唤,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通过雨霖铃的意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2. 诗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什么意思?“断肠人在天涯”是诗中的一句描写,意思是说思念之人身处天涯,心如断肠。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人通过这句话,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3. 诗中的“相思本是无凭语”是什么意思?“相思本是无凭语”是诗中的一句描写,意思是说相思之情本无言语可以表达。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相思之情的无奈和无法言喻之感。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4. 诗中的“惊回首,已是百年身”是什么意思?“惊回首,已是百年身”是诗中的一句描写,意思是说回过头来,已经是百年之身。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光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感叹。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慨。
5.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和离别。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雨霖铃的声音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无尽思念之情。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6.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这首诗的意境是忧伤与思念。
通过雨霖铃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诗中呈现出了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意境。
诗人通过对于离别和思念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无奈。
通过对于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雨霖铃这首诗。
柳永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情的描写,创作了这首永恒的诗篇。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 语文网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问题3.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
答: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在各领域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邦彦《蝶恋花早行》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与解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早行[宋]周邦彦月皎惊乌柄不定。
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锦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
露寒人远鸡相应。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三句视听结合,从深夜写到将晓,暗示行者整夜都不曾合眼,直接抒发行者离别前的忧伤之情。
B.“冷”字一语双关,既写泪水落枕,枕芯湿透,枕着感到寒冷,又表现出离别前女子的忧伤和痛苦。
C.结尾两句以景结情。
行人远去,仍回望已隐入地平线的高楼,只剩斗柄横斜。
寒露袭人,鸡声四起。
D.全词描述行者辞家早行的全过程,有时间的推移,有环境,有人物,有动作和表情等,表现了离情。
15.本词“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和柳永《雨霖铃》词里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都写离别时的场景,你认为它们有何异同,说说你的理由。
答参考答案:14.A. “直接抒发”错。
“月皎惊乌栖不定”写的是深夜,月光分外明亮,巢中的乌鸦误以为天明,故而飞叫不定。
这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的感受概括出来的,暗示行者整夜不曾合眼。
“更漏将阑,辘轳牵金井”两句,点明将晓。
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更漏中的水滴已经快要滴尽,夜色将阑。
同时远处传来辘轳的转动声,吊桶撞击着井口声,已经有人起早汲水了。
这三句表现出由深夜到将晓这一时间的进程。
应为“间接抒发”行者离别前的忧伤之情。
故选A 。
15.同:都以动作描写“执手”传达别时难舍难分之情,生动而细腻;异:《蝶恋花》侧面描写,借“霜风吹乱的鬓影”这一具有女子性别特征的意象传离别之情,生动而富有意蕴,给这场离别添了一份沧桑与凄苦;《雨霖铃》正面描写,以“泪眼相对”的面部特写,把离别的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蝶恋花》有相互倾吐的离别话语,话别满是离愁,令人心碎,难以忍听;《雨霖铃》别时诉无语,泣无声,但却无声胜有声。
雨霖铃阅读答案-柳永
雨霖铃阅读答案-柳永(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雨霖铃阅读答案-柳永雨霖铃柳永(北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雨霖铃》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霖铃》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训练是一种汉语的辅导教材,一种教学方式。
下面是小编给你带来的关于《雨霖铃》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柳永的《雨霖铃》,完成后面问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3分)(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4分)(3)清人刘熙载《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手法。
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点明的情感。
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
(3分)参考答案:(1)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分析略。
(2)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3)“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
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
作者简介: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
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雨霖铃柳永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秋后的知了叫的是那样的凄凉悲切,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对视,情绪激动,眼泪就快决堤,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天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便是离别的时候,更何况又恰逢这满是凉意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的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9.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8.(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9.(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的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 晓风”“ 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
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
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雨霖铃柳永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阅读答案及赏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阅读答案及赏析《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一首词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问题1.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
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
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
这是第三层。
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
问题2.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
答:“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
“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
柳永雨霖铃阅读会考什么内容呢,下面一起去看看为大家的柳永雨霖铃阅读答案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阅读题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2.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妙在何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1.(4分)上阕描绘了一幅长亭送别图。
(1分)暮雨黄昏,长亭向晚,秋蝉凄鸣。
一对恋人在京都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
艄公声声催促,分别在即,两人手拉着手,泪眼相对无言。
想到前途茫茫,更是悲伤。
(2分)抒发了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
(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①烘托渲染。
词人设想次日酒醒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氛围,将离别之伤渲染得更加浓厚。
②意象选择。
“杨柳”“晓风”“残月”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这里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无限的离愁别恨。
(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3分。
意思对即可)
柳永雨霖铃赏析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
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
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真是力敌千钧!
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
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
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
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
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
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
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
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
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
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