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途径探讨
保定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_1
保定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_1 保定市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保定市成为河北省的旅游资源大市。
但保定却没有成为旅游强市,旅游发展与其资源很不和谐,如何促进保定旅游的快速发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保定实际出发,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定旅游发展进行探索,希望能为其加速发展提供借鉴。
一、优势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
(1)文物资源丰富。
保定市现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3处,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
其中,清西陵、满城汉墓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2)自然资源丰富。
有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6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白洋淀、野三坡等;(3)特色资源丰富: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等。
②体育健身资源。
保定是体育之城,被称为“冠军摇篮”,建国以来培育出了郄恩庭、郭晶晶等众多冠军。
此外,独有的节日“敬老健身节”也很有影响力。
③专项购物场所或资源。
如购物天堂一白沟、千年药都一安国、易水古砚等。
2.区位及交通条件优越。
保定地处京、津、石三角中部,河北省“一线两厢”的中轴部位,处于环渤海、环京津的地理位置。
保定距北京140千米,距天津145千米,距石家庄125千米。
道路交通便捷,全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和107国道纵贯市区,保津高速连接京珠、津沪、津唐三大公路干线,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
3.客源市场广大与集中。
保定市旅游辐射力达到京津,影响到环渤海区域,甚至全国。
京津冀3000多万城镇人口是保定庞大的基础客源市场,其整体辐射优势超过河北省其他市。
二、机会分析1.旅游发展大环境良好。
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保定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来抓,为旅游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浅议国家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FORUM浅议国家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模式孙 雨(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摘要:自1872年美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后,世界各国纷纷效仿,我国也于2013年正式提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
但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国家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我国关于建立国家公园的探索,并就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国家公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与社区和谐发展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
根据以上的研究和归纳,最终得出国家公园与社区的三种和谐发展模式。
关键词:国家公园;社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一、概述自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了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以来,世界各国也纷纷效仿,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被日渐破坏,建立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了一个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的重要途径。
国家公园作为美国生态保护领域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其意义非常重大,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国家公园也具备四项核心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由于较发达国家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旅游业开始出现和发展,国家公园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提升,对于旅游游憩的需求增大,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国家公园体制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效仿,国家公园更加普遍的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
二、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探索自我国1982年提出建立国家风景名胜区,到1999年首次明确提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再到2013年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这都是我国在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上的积极探索,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国民生产力提高,人民环保意识提高,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被
对于植被动态变化的监 测体系尚不完善,无法 及时掌握植被的变化情 况,不利于科学决策和 保护措施的制定。
发展前景与展望
加强科学研究
针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被的分 布、类型、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 深入研究,提高科学认知水平。
强化保护措施
制定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珍 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育工作,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推进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植被监测体系,实现对植 被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控,为生态保 护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植被资 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生态 和经济双重效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植被与环境关系复杂
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揭示其 内在规律,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存在不足与问题
缺乏系统性研究
目前针对杭州西湖风景 名胜区植被的研究相对 分散,缺乏系统性,需 要加强合作,形成综合 性的研究成果。
保护措施不足
尽管该区域植被类型多 样,但保护措施相对不 足,特别是对于一些珍 稀、濒危物种的保育工 作需要加强。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植被
2023-11-02
目录
• 植被概述 • 植被类型 • 植被分布与特点 • 植被保护与利用 • 植被研究与教育 • 总结与展望
01
植被概述
定义与分类
植被是指覆盖地面的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各种树木、花草 、苔藓、地衣等。
植被可根据其形态、生态特征、分布规律等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森林、草原、灌丛、湿地等。
05
植被研究与教育
研究现状与进展
1 2 3
植被分类与分布研究
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与地方协商
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与地方协商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背景 (2)1.2 地方协商在青年旅舍发展中的作用 (3)二、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 (4)2.1 “家”的定义与特点 (6)2.2 青年旅舍“家”的核心理念 (7)2.3 青年旅舍“家”的设计原则 (8)三、地方协商在青年旅舍发展中的作用 (9)3.1 地方协商的意义与价值 (11)3.2 地方协商的内容与方式 (12)3.3 地方协商的实施策略 (13)四、青年旅舍“家”与地方协商的互动关系 (15)4.1 互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16)4.2 互动关系的优化与提升 (17)4.3 互动关系的挑战与应对 (18)五、案例分析 (19)5.1 国内外成功青年旅舍“家”的案例 (20)5.2 案例分析与启示 (21)六、结论与展望 (22)6.1 结论总结 (22)6.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3)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及其与地方协商的关系。
我们将对青年旅舍“家”的内涵进行分析,从服务、氛围、设施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我们将讨论青年旅舍“家”与地方协商的关系,包括如何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及如何在地方文化背景下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行体验。
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青年旅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1.1 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背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青年旅舍作为旅游住宿的一种重要形式,正日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青年旅舍不仅仅是一个提供休息的场所,更是体验当地文化、结交朋友和激发旅行灵感的社区。
在现代旅游行业中,青年旅舍的崛起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旅游需求变化,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变迁。
在此背景下,对青年旅舍“家”的概念化进行深入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关乎青年旅舍自身的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更关乎青年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随着青年群体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于住宿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住宿功能上,而是更加注重情感归属和文化体验。
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
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摘要】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因此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首先分析了桂林大旅游产业的现状,包括各类景点的游客数量和收入情况,以及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然后探讨了桂林大旅游产业的发展途径,提出了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建议。
展望了桂林大旅游产业的未来前景,指出在政府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桂林大旅游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1. 引言1.1 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桂林大旅游产业已经相当发达,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桂林大旅游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保持竞争力。
桂林大旅游产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景区数量和旅游人数方面。
桂林拥有诸多知名景点,如漓江、象鼻山、阳朔等,每年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旅游业已经成为桂林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桂林大旅游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过度开发、环境破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桂林旅游品牌的形象,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重视和改进。
为了进一步发展桂林大旅游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拓展旅游市场等。
只有不断提升桂林大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地位,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桂林大旅游产业的现状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桂林的旅游产业从业人员众多,涵盖各个方面,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等。
桂林的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升,游客来源地也日益广泛,甚至有些外国游客也纷纷选择桂林作为旅游目的地。
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
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摘要】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文通过对桂林旅游产业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在桂林旅游产业发展途径部分,提出了加强景区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旅游渠道等具体措施。
在桂林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中,预测了旅游业数字化、智能化、体验化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强调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力,指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有望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桂林旅游产业正朝着更加绿色、智慧的方向发展,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桂林、旅游产业、现状、发展途径、分析、策略、重要性、潜力、前景、趋势1. 引言1.1 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旅游业是桂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旅游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深入了解桂林大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发展途径,对于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探讨桂林旅游产业现状时,我们需要分析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如景区开发不均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也要看到桂林旅游业已经取得的成就,比如世界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等方面。
针对这些现状,我们需要提出有效的发展途径,比如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等方面的努力。
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如开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推广、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发展等举措。
通过深入分析桂林大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的脉搏,抓住机遇,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桂林旅游产业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就能够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桂林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如漓江风光、象山景区、世外桃源等。
试论生态风景林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生态风景林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摘要:通过对生态风景林在城市环境中作用的论述,提出了科学营建生态风景林的设计方法和生态风景林的发展对策,对城市生态风景林营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风景林;设计abstract: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roles of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in urban environment, the design methods for scientifically building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and the development solutions for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providing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urban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building.key words: ecological ornamental forest; design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前言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生态风景林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城市生态风景林,是我国城市化地区环境治理的现实途径,也是丰富城市意象、提高人居环境品质的可行方法。
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多数地区城市人工林需要提高游憩度和美景度。
许多城市在风景林营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如水分亏缺、土壤板结、污染严重、病虫害滋生,树种减少、性状退化等诸多问题,为了营造城市风景林优美的绿化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格局,以便更好地推动城市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在风景林营建工作方面,我们应当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在充分吸收前人丰富的营林经验的基础上,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使生态风景林营建得以持续发展下去。
风景园林法规的应用
风景园林法规的应用风景园林是一门独特而综合的学科,旨在创造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增加,风景园林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保护和规范风景园林的建设,各地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本文将探讨风景园林法规的应用。
一、背景介绍风景园林法规的出台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统一。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建设风景园林成为人们追求宜居环境的重要途径。
然而,没有严格的法规约束,风景园林的建设可能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因此,各地政府制定了相应的风景园林法规,以确保风景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二、风景园林法规的分类风景园林法规主要可分为规划管理、设计标准和施工监督等方面。
1. 规划管理风景园林规划是指对城市、区域或特定场所进行整体的设想、设计和布局。
根据法规,风景园林规划需要考虑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因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例如,规定要建设绿地的数量和分布,明确各项城市绿化指标的达标要求,以及对古树名木、植物保护区等的保护政策。
2. 设计标准风景园林设计是指根据规划要求,对特定场地进行具体的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需要符合法规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例如,景观设施的布局、绿化搭配、水体设计等。
此外,风景园林设计还需考虑可持续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施工监督风景园林的施工是将设计方案变为现实的过程,施工过程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环境保护。
风景园林法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进行了明确,包括施工管理、环境保护、材料选择等。
例如,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废弃物的处理等,都有相应的限制和规定。
三、风景园林法规的意义风景园林法规的出台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自然环境风景园林法规的制定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通过规范管理和设计标准,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探讨
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的规划对策探讨摘要: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核心是以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在协调发展规划过程中,它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围绕村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需要科学分析,充分激发村庄旅游业蓬勃发展,确保村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村庄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文章将村庄与风景区建设紧密结合,探讨协调规范发展对策。
关键词:村庄;风景;旅游区;协调;规划一、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趋势村庄旅游是指基于村庄独特的自然、民俗、特色和人文特征各类旅游活动。
随着村庄旅游业发展,近年来村庄宾馆数量呈上升趋势。
目前,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主要是在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村庄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旅游亮点。
村庄旅游是风景旅游区规划的主要发展趋势,村庄作为旅游规划的空间手段,具有独特规划特征,因为它不同于城市文化和自然特征。
在风景旅游区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梳理村庄文化。
农业文化是村庄文化基石,是村庄文化的特色。
此外,许多村庄都见证了中国文化,在我们广大村庄中,除继承了昔日居住的建筑特色和习俗外,还不断融入当地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特色。
其次,农田、树木和池塘是村庄的自然资源。
在规划村庄旅游发展时,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村庄自然资源。
此外,要实现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就必须立足实际,统筹规划,尤其是在保持生态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做好综合性规划发展。
二、村庄与风景旅游区协调发展原则(一)注重协同性一般而言,风景区与村庄都比较近,区域位置相互毗邻,为实现统筹规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此我们在统筹推进村庄与景区协调发展规划的同时,必须科学布局,绿色节能发展,切勿过度开发和盲目建设。
目前,许多村庄旅游区仍然独具特色,主要用于旅游目的,但他们创造村庄旅游产品并不能充分反映村庄旅游方方面面,也没有能够像景区那样,提高当地旅游品牌吸引力。
因此,村庄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也要避免单打独斗或各占山头的发展模式,与附近景区整合旅游产业,形成地域生产合作,带动各村庄旅游业发展。
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选择
内容摘要旅游业,是融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是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西部,位于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景观类型丰富,河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独特的资源优势。
近几年,巴彦淖尔市旅游业的发展已呈现出稳步增长、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如何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促进河套地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增强其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巴彦淖尔市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
“三大优势”(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与“四大机遇”(即国家宏观政策机遇、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政策机遇、交通发展机遇、国民收入提高所增加的潜在客户机遇)为该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四大劣势”(即旅游主题形象不鲜明、缺乏品牌旅游产品,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业整体素质低,旅游资源损毁严重的劣势)和“三大威胁”(即旅游地竞争威胁、旅游产品提升威胁、旅游企业实力提升威胁)的存在也让该市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不断提高政府对旅游资源的重视程度,加大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找准旅游形象定位、培育旅游品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河套地区旅游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更要合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培养一批高素质业务精的旅游专业人才。
关键词:巴彦淖尔市;旅游业;SWOT分析;对策巴彦淖尔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选择旅游业,是融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业,是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的朝阳产业,在推动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促进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促进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城市化不是城市中有很多半城市化的农民工,而是居住在乡村的人有很多是非农的从业者和居民。
要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促进主城区、新市区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聚集效益,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标签城乡一体化;本质;农村规划建设;问题;协调发展一、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城市化首先就是城市人口的积聚。
但城市人口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即城市化率也不是越高越好。
受土地、饮用水、能源、住宅、交通、垃圾处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城市有一个人口适度承载量的问题。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5-80%,但他们的农业人口比重只有1一4%,通常低于5%。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在完成“逆城市化”过程之后,通常会有约20%的非农产业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乡村。
因为城乡一体化使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非常完善,加之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小城镇定居。
所以,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比城市化率更重要的反应城市化质量与水平的指标。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相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状态。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地域城市化,即一个地区的土地、居住环境、产业设置等要素逐渐向城市靠拢;二是人口城市化,即一个地区居民在公共服务、收入水平、文化素质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
两种途径中,人口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样化,即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收人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实现均等化,而地域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不是城乡一样化,而要实现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城乡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是基于城市和乡村本身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从生产角度来讲,农村农业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为主;城市工业是以企业为主。
从景观特征来讲,农村农业是一种自然的、宽旷的产业;城市工业是一种自动化的、紧凑的产业。
从空间关系来讲,农村农业是生产的空间、生活的空间和生态的空间三者合一;城市是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功能的分区和空间的分离。
“多元协同、统筹创新”理念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考与实践——以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为例
81“多元协同、统筹创新”理念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思考与实践——以杭州萧山区瓜沥镇为例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n Small Town under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Collaboration, Overall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Guali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摘 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小城镇实现空间有机更新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其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如何在有限时间、有限资金与职权交叉等条件下实现项目的统筹设计、高质落地与长效管控,成为整治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从分析该类项目的特点入手,结合杭州萧山区瓜沥镇的实践案例,探讨了“多元协同、统筹创新”理念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设计思路与措施途径。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多元协同;统筹创新;EPC模式;长效管控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mall towns to achieve organic spatial renewal in the new era. Howev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its wide coverage, various stakeholders and high level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realization of the overall design, high-quality implement and long-term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projects under limited time, limited funds and relatively weak powers had become a key issue in the progress of the rectification work.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sign ideas and measures for the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small towns under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coordination, overall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was star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dilemmas and solutions of this type of projects combining the practical cases of Guali Town,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wn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in small town; multiple collaboration; overall planning and innovation; EPC model; long-term management and control保证实施效果与长效管控非常值得探讨。
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探究
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探究【摘要】环太湖是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大型淡水湖泊,周边的城市如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均以其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本文旨在探讨环太湖城市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现状。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规模和特点;接着我们将研究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就业、GDP等方面的贡献;然后我们将探讨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将展望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对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重要性,并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
【关键词】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影响、关键因素、政策建议、前景、重要性、建议、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你好,以下是关于的内容:环太湖地区是中国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重要的旅游集聚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太湖城市的旅游业也迅速兴起。
环太湖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旅游业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如何有效地利用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对环太湖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背景说明了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引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环太湖城市旅游业的分析,我们可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推动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探究,旨在分析当前环太湖城市旅游业的现状,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深入挖掘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比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为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环太湖城市旅游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环太湖城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环太湖城市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城市滨江风光带的景观探索——以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景观示范区为例
城镇规划64产 城城市滨江风光带的景观探索——以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景观示范区为例夏韬摘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随着南京“拥江发展战略”的施行,滨江风光带的建设将更有力地凸显出南京的城市特色,成为南京面向长江的门户性景观。
本文探析如何使主城滨江段南岸作为滨江分光带的主题区域,进一步带动滨水地区的整体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力求将滨江风光带打造成人为活动与景观形式的示范点,以更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滨江风光带;景观;设计1 项目概述基地位于江心洲夹江段的核心区域,南北长2600米,东西宽25-130米,占地面积19.6公顷,是南京城市滨江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状示范区范围内大堤两侧覆盖有大量的生态林地,其是维护生态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资源依托;江堤浅水区域的滩涂、芦苇展现了典型的滨江湿地的景观风貌。
在滨江风光带层面上,示范区位于滨江活力段,与对岸绿博园景区公共岸线遥相呼应,主要以滨江城市休闲为主。
2 规划原则规划方案原则力求以“景观化手段修复中新生态科技岛(江心洲)自然优美、生态野趣的滨江生态系统”为核心,强调自然性、科学性和人本性的有机结合,通过“特色鲜明、功能合理的空间布局,顺畅自然、系统高效的交通动线,亲切宜人、凸显关怀的游憩体验和自然循环、活力内生的生态系统”,合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的特色生态型滨江活力示范区。
方案紧扣“梅洲翠岛凭风度,江湾悠然畅乐游”的规划愿景,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构建“一带、四廊、三区、六心”的滨江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其中:一带,以贯穿南北的滨江大堤作为示范区的景观纽带,在此实轴基础上,引导整个滨水生态风光带向两翼渐次展开;四廊,梳理夹江两岸的自然及人文风光资源,跨江相望构建四条东西向视线环廊,并以其为虚轴融通两岸、遥相呼应;三区,依托江湾优越的自然基底,并充分考虑基地周边城市功能塑造,集“生态性、观赏性、游憩性、科普性”于一体,营造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三大风貌片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尺度宜人的景观生境和丰富多彩的休憩场所。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摘要:在现今社会发展中,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发展方式,将其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已经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是一项持久且艰巨的任务,为了城市的长久发展,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证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协调性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软硬景,实现城市景观效果、生态效益的优化,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引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作为一种长期的、规范的、有的放矢的理念,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融合的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社会以及经济三者的有效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景观设计师要充分实现城市绿化的分区域化设计,实现自然与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居民生活的绿色化、生态化、景观化,为优化人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结构。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义1.1 有助于改善城市面貌从如今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现状来看,尽管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却也对城市环境产生了污染和破坏,尤其是环境问题愈加严峻。
因此,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化扩大植物种植面积,丰富植物搭配组团,将全新的城市面貌呈现出来。
1.2 有助于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在城市建设和更新的过程中,会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改变和破坏,从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现阶段,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更需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原则,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探索出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设计方案,打造宜居的城市。
同时,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通过合理布局生态效益高的植物,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1.3 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建设产生影响。
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共生途径的研究——以瘦西湖风景区为例
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共生途径的研究——以瘦西湖风景区为例-旅游管理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共生途径的研究——以瘦西湖风景区为例韩笑刘睿文何钟宁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城市风景区的环境和资源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破坏了城市风景区的原始面貌,有的改变了城市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有的占据了城市风景区的用地,那么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共生的愿景,需要我们从土地、文化、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城市人口的膨胀给土地资源的利用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占用城市风景区用地、污染城市风景区环境、破坏城市风景区资源、改变城市风景区面貌的现象比比皆是。
导致很多城市风景区都出现千篇一律的景象,很多城市的老城改造,改到最后都是一个样子,没有自己城市的历史元素在里面,没有突出地域文化差异和特色。
如果今后的城市建设规划中,还是忽视对城市风景区这个独特的城市风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可能导致整个城市建设用地失衡、景观生态失位,历史文化失传,人地关系失调,魅力特色失魂等现实问题。
接下来笔者以扬州瘦西湖为例,探讨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共生途径的问题。
一、瘦西湖风景区的现状(一)定位不准确,造成错位近年扬州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业,将瘦西湖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5A级旅游景区,给扬州的经济带来极大的增长,但是环境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在对瘦西湖进行定位之前,没有结合瘦西湖的环境承受能力,没有考虑人为因素对环境质量的破坏程度,没有站在长远的角度进行有效的规划,给瘦西湖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已经无可挽回。
(二)不完善的管理制度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为五大景区,但是却是有五个部门分别管理,他们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给人一种很混乱的感觉,因为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措施和标准,他们没有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更没有明确规划瘦西湖未来发展前景,依赖瘦西湖更多的还是她带来的经济利益,缺乏生态意识,没有上升到环境保护的高度。
(三)土地资源的争夺,城市风景区用地被蚕食城市要发展,往往需要不断扩大城市发展的用地。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城市周刊2019/35 CHENGSHIZHOUKAN 9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丁思远 银川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文明获得显著的增长,繁荣的城市就是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典型代表。
然而,我们也看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和谐的反方向上越走越远,基于此,如何才能够通过城市规划,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将就此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城市;自然;和谐;城市规划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朽的人类文明;这些人类文明集中体现在城市的形成和建设上。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有着极为典型的城市承载着文明,留给人们无穷的赞叹。
然而,就我国当前的城市建设来看,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城市建设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与自然的不和谐上。
基于此如何展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规划设计,对于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者来说有重要的思考价值。
一、我国当前城市与自然不和谐的体现(1)城市与自然空间格局不和谐。
就我国城市建设来看,与自然空间格局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从整体来看,城市的选址、城市的规模不合理,与自然生态存在冲突或者突破了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
另一方面,从城市内部来看,城市中的自然系统严重失衡,人口过多,城市用地过大,空间格局不合理,城市与自然存在严重的冲突[1]。
(2)自然系统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造成自然服务能力低下。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科学的资源开发和粗放的工业化进程,对城市自然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景观消失,自然循环被人为割裂,物种之间的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系统失去了原本具有的健康恢复能力。
这也使得自然服务能力不断恶化,带来的就是大气、水、土地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进化能力严重不足。
(3)城市功能布局与建设忽视了环境影响。
我国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带有强烈的工业化印记,城市如同机器一样,被划分成为各功能明确的分块,然后以道路系统、管道系统等将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于是城市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产城分离、住业分离;进而造成交通耗费巨大,城市资源严重浪费。
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方法初探——以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为例
胜 区保 护 规 划 为例
现资源的分治。
3 基于区域 统筹视角下的风景名胜 区边界划 .
定 方 法
31力场 分 析 法 的提 出 .
长寿湖风景 区是西南地 区最大的人工湖 , 核 心景源 为水体及 附属岛屿和 植被 , 其紧邻长寿湖
源合 治
类整理。
3. . 2借鉴 力场原理 , 2 优化城镇型 风景名胜区
边 界空 间叠 置 分析 方 法
城镇 型 风景 名胜 区边界划 定应 统筹兼 顾 风
笔者在学界已有定量空间分析法的基础上,
景 区景 源 保 护 和 城 镇 发 展 , 对风 景 区核 心 景 源 辩证解读城镇型风 景名胜 区边界的特性 , 在 借鉴作
风景名胜 区边界划定过大 , 束缚城镇发展 。
1 . 2划定方法单一, 边界被动妥协
An lssM eh do eF r eF ed ay i t o f h o c il t
现有针对城镇型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建设 区的
作 者单 位 : 波 ,重庆 大 廖 风 景名胜 区规 划实践 中存在 的保 护和 建设 相 交边界的划定 方法就仅有参 照协调法 , 其在 划
一
视 角, 出基于区域统 筹视 角下的城镇型 风景 大而带来 重重阻 力; 提 两者 各 自封 闭发展 , 导致 了
区边界划定新 方法, 即力场分析法, 并重点探讨了 风 景名胜区保护和城镇建设相互制约和非良性 发 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建设 区相交区域边界 的划定。
展。 由此可见 , 景名胜区边界 划定 的不合理 已 风
6 6
4
人文要素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研究
其次,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从最初的湖光山色到现在的文化 景观,西湖的文化价值逐渐得到了提升和发扬。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和描绘, 使西湖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 景点的命名和开发,都反映了文化在西湖风景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功能也不断增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湖作为 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为了满足游客的 需求,景区管理部门不断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游客能够 更好地欣赏和体验西湖的美景。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西湖的人工地形造景艺术具有独特的 魅力。例如,苏堤春晓,其筑堤堆岛,分水成景的技艺运用得淋漓尽致,形成 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另外,通过就土造势,师法自然的处理手法,西湖的微 地形和假山也成为了游客们的热门观赏点。
此外,“时空借景,四时变幻”也是西湖风景名胜区地形造景艺术的亮点。借 助自然的光影变化和季节更替,西湖的景色也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春天,万物 复苏,花开满园;夏天,荷叶连连,荷花争艳;秋天,枫叶满山,丹桂飘香; 冬天,雪覆山川,银装素裹。每个季节,西湖都能给游客带来新的惊喜。
一、历史沿革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书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 对西湖进行过赞美和描述,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宋代,西湖成为 了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场所,苏东坡、欧阳修等文化名流在此留下了许多名篇 佳作。
在明清时期,西湖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保护。明朝弘治年间,杭州知府李东 阳对西湖进行了全面的疏浚和修缮,使西湖更加美丽。清朝时期,西湖的整治 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园林建筑得以修建和翻新。
这些传统风景建筑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体现了道家文化的深远影响。道家文 化强调自然、和谐、平衡,这在西湖的传统风景建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苏 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等景点的命名,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碳中和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碳中和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摘要:在经济建设的驱动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的是非常快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全球的各种能源开始被不断的利用,就目前来看,高度的能源耗费现在已经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尤其是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甚至已经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全球问题,例如冰川融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
园林是城市化进程过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构成部分,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开始摒弃过去只追求景观效果,但是不顾生态效益的理念,而是正在积极的探索基于碳中和背景下的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把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跟碳中和环保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风景园林不仅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会针对于碳中和背景下的风景园林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碳中和理念;风景园林;发展方向引言一般来说,在传统的风景园林进行建设的时候,人们会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风景园林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上面,几乎对于风景园林能够真正的起到的生态效益是完全忽略的,更有甚者,为了能够让风景园林呈现出一个更加奢华的程度,跟城市建设进行联系,所以这就导致在过去我国有很多地方的风景园林在建设的时候一味的追求美观,而不惜使用大量的水土资源,对于当地的植被反而是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发展,和我国所提出来的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政策反而背道而驰。
所以说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市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积极的响应国家的号召,使风景园林建设能够迈向健康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必须要去探索一条能够在碳中和背景下未来风景园林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碳中和背景下的风景园林未来发展方向基于碳中和背景下针对于风景园林进行发展的时候,其首要目标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实现针对于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让这些资源能够真正的达到利益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途径探讨城市风景区与城市协调发展途径探讨摘要:目前,城市建设和城市风景区保护间存在较多矛盾,二者之间如何协调发展显得十分紧迫。
基于协调发展理念,通过对兴义城市与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间的关系研究,分别从城市和风景名胜区的角度出发,将城与景的关系整体统筹考虑,尝试提出了解决城景矛盾、促进城景发展的途径。
关键字:城市;风景区;城市风景区;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提出:城市风景区一般是指同城市毗邻,或接近市区并和市区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可供游览观赏的地区[1]。
城市风景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区和城市影响区内,其除了具有风景区是一般特征外,与城市具有紧密的联系[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风景区与城市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如何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通过对兴义市城市与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的关系研究,确定其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为类似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规划提供参考。
1背景介绍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于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和安龙县境内。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以高原岩溶地貌为基本特征,资源类型丰富以峡谷、峰林、湖泊为主要特色,兼有名胜古迹和民俗风情。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黔西南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黔、桂、滇三省结合部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2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城市的关系兴义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为“一轴一带,四心十组团”。
其中一轴:城市综合发展轴;一带:马岭河漂流风光带;四心:四个城市级中心;十组团:黄草―木贾―坪东组团、兴泰―下五屯―万峰林组团、桔山组团、丰都组团、洒金组团、马岭组团、顶效组团、郑屯组团、鲁屯组团和万屯组团[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兴义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范围为北起车榔温泉,南至盘江湾,西起三江口,东至天生桥电站低坝,总面积为450km2[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
图1 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市的关系分析图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中的马岭河峡谷是兴义市的最低点,呈狭长状,在空间上将兴义城市的两个片区分割。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风景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在空间上,土地使用上,存在诸多矛盾。
其主要矛盾总结如下:(1)城市用地和风景区界限的交叉;(2)城市道路建设对风景区的分割;(3)城市污染对风景区水质的影响;(4)风景区限制了城市两个片区的联系;(5)风景区限制城市的发展方向。
3协调发展要点3.1城市与风景区界限的对接城市北部马岭组团和顶效组团与风景区的范围界限不明确(图1),为防止城市向风景区无限延伸发展,调整风景区界限与城市界限平行。
兴义城市南部,由于城市的发展受到地形的限制,向南发展的趋势明显,城市范围已有不少与风景区范围重合。
考虑西峰林是风景区的核心资源,峰林前的田园如果遭到破坏,将破坏整个西峰林的田园峰林景观,所以城市界限应向上调整,让出西峰林的重要资源的区域,同时风景区将资源价值较低的区域划分到城市用地中(如图2)。
图2 马岭河峡谷――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市协调发展图3.2城市基础设施合理选线城市交通干线、过境交通、城市管线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会造成城市风景区植被的破坏,影响风景区动物的生长、繁衍;给风景区带来视觉污染和噪音污染;降低风景区景观环境质量和人文价值;应尽可能避免其穿越、分隔、围合风景名胜区[3]。
拟建项目环城高速和黄桶―兴义―河口铁路的选线穿过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的西峰林景区。
考虑风景名胜区资源完整性保护以及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的保护,上述拟建项目的选线应避让风景名胜区,向靠近城市的一侧调整(图2)。
3.3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根据《贵州省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纲要》的相关内容,兴泰―下午屯――万峰林组团中与靠近风景区或与风景区交叉的城市用地规划为城市发展备用地。
由于城市发展用地已向风景名胜区靠近,城市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最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考虑今后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将靠近风景区的城市发展备用地规划为旅游服务设施用地(图2)。
3.4城市污染治理马岭河峡谷是兴义市的地势最低点,是兴义市的各类排水的最终汇集地。
城市建设、居民生活生产等产生的城市各类污染物的治理已成为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城市与风景区的环境治理标准有所差异,为保护好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对风景区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区域应该采用风景区的环境治理标准。
特别是水环境污染治理,应结合排水系统规划建设,在中心城区形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污水厂的建设。
3.5城景风貌协调城市与风景区相邻地段风貌协调,对城市和风景区的风貌建设都有促进作用。
兴泰―下午屯――万峰林组团与风景名胜区西峰林景区之间,城市风貌应与风景名胜区环境相协调,城市建筑形式尊重地方传统形式、建筑尺度与山水尺度;在城景过渡地带保持一定规模的城景协调区,区内应注重控制建筑的密度、体量、形式、色彩等。
城景结合部则应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行景观整治,利用景观视觉原理来确定其景观控制范围。
3.6维护城市生态格局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与兴义市联系紧密,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格局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马岭河峡谷作为城市的河谷型生态廊道,连接城区内外孤立的生态斑块,把城郊良好的自然环境渗透到城区,促进城区与自然的交流,形成城乡生态一体化。
第二,马岭河峡谷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保护了城市的野生生境,促进物种的空间运动和基因交换,有助于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同时缓解了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丰富了城市景观,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马岭河峡谷景区本身可作为城市的避灾绿地,对维护城市安全起重要作用[4]。
3.7风景区让位水源工程由于季节性降水失衡、喀斯特地质保水性差、缺乏工程蓄水等原因,导致了兴义市是经常受到干旱的困扰,严重的影响了城镇用水的供给、周边农田灌溉及城市工业的发展;马岭河是唯一一条贯穿兴义市域范围,距离兴义市区较近,适宜修建水库,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大型河流;所以在马岭河上游(清水河长廊景区)选址修建马岭河水库。
目前马岭水库已通过专题论证,考虑到景区风景资源价值不高,为了更好的保护水源,确保城镇居民饮用水源安全,风景区应将该景区划为生态保育区,停止相应的游览活动,主要以水源涵养、保护、生态恢复为主(如图2)。
3.8风景区划定协调发展区兴义城市定位为贵州西南部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和黔桂滇三省交界的物流中心、文化生态旅游中心,加强兴义城市自身建设和对外联系是完成兴义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兴义市发展和规划局,《兴峡谷将兴义城市东西片区分隔,限制了兴义城市的发展。
为协调风景区和城市的发展,需在马岭河峡谷上划定协调发展区。
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未来兴义城市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东北和向南发展。
北部发展主要是顶效片区的发展,必须穿越马岭河峡谷。
协调发展区的选址需遵守两个条件:一是与城市规划区及中心城区的关系密切。
二是减少对风景资源及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协调发展区的选址应考虑在风景区风景资源较分散以及资源价值不高的区域;同时为了有效的保护资源的完整性和资源的环境,协调发展区应避开生态敏感的区域。
通过分析,城市协调发展区确定为两个,分别以马岭河1号桥为界,将马岭河水库大坝至马岭河1号桥段和马岭河4号桥至段划为协调发展区[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兴义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
分析如下表:表1各区段选址条件对比表协调发展区的功能主要是协调好兴义城市发展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在此区域内不开展游赏活动,除部分土地可用于城市发展通道用地,大部分土地仍然保留原有的用地结构,土地利用形式以维持原有土地利用形态和部分资源的传统利用方式为主[5](如图2)。
3.9风景区发挥综合效益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具有神奇俊秀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应加大对风景区区资源的利用,丰富西峰林峰林内部及万峰湖水上活动等游赏项目,加强风景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加风景区游人容量,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景区旅游,通过游客到风景区光游览的机会及风景区的知名度所产生的品牌效应搭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平台”,带动地方旅游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发挥风景区的经济效益。
兴义城市发展定位为100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相关内容,兴义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加[兴义市发展和规划局,景区与兴义城市距离近,交通便利,风景区将成为市民节假日出游的首选目的地。
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发展对外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应发挥风景区的社会效益,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
4结论与建议本文分别从兴义城市的角度和马岭河万峰湖风景名胜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景协调发展的9条措施。
第1条是针对风景区和城市提出的协调措施;第2、3、4、5条是主要针对城市提出的协调措施;第6、7、8、9条主要针对风景区提出的协调措施。
这些都是我们在风景区规划设计中能够掌控的,同时期望我们风景园林工作者与其他专业的工作者能在实践中理解并应用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保护城市风景区的同时促进城市风景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1]北京东方鼎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EB].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贾建中,邓武功.城市风景区研究(一)――发展历程与特点[J].中国园林,2007(12):09-14.[3]邓武功,贾建中.城市风景区研究(二)――发展历程与特点[J].中国园林,2008(1):75-80.[4] 俞孔坚, 叶正, 李迪华,段铁武. 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8(4):15-16[5]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作者简介:姓名:赖玉萍(LAI yu-ping);性别:女;出生年份:1987年3月26;最高学历:硕士;工作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