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课时2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
小初高学习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
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学业达标]下图是“我国的黄土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黄土分布的规律是( )A.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B.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C.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D.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2.图中A所在区域是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直接原因是( )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且多暴雨B.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C.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地表失去植被保护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解析】第1题,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又相对集中,黄土一般是由西北风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吹来,从黄土分布厚度上可以进行判断,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和沙化严重地区的下风区。
第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如地理位置的过渡性、黄土质地疏松性、降水的集中性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植被的破坏等。
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是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
【答案】 1.D 2.C图1为2009~2013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分布图(单位:次),图2为2009~2013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图1图23.云南滑坡和泥石流( )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B.东部次数少,由于处于喀斯特地貌区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4.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③加强监测和预警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解析】第3题,云南西部地势起伏大,降水丰沛,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滑坡、泥石流不但规模大,而且活动频繁。
第4题,修建大型水库、开挖隧道易诱发地质灾害。
地理课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灾害类型: 水旱灾害和地震 2、主要原因:
旱灾:
①夏季风停留时间短,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特 别是春季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加剧 了春旱 ③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灾:
①夏季风停留时间长; ②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际、季节变化大 ③本地区河网密度小,河流入海口少,平原地势低平、 多低洼地、河流泥沙量大、河床淤塞,导致河流排水 能力差,河水泛滥造成水灾
地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灾害类型: 洪涝、地震、 台风等
2、主要原因: ①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 害频发 ②由于台风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该地区洪涝灾 害严重 ③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 致地震时常发生
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1、灾害类型:
水土流失、干旱
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1、灾害类型: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2、主要原因: 地处一、二级阶梯边缘,地形以山地为主; 植被破坏严重; 降水充沛且集中于夏季; 因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处于地震带上,地震较多,构造运动活跃,岩石 破碎引发泥石流、滑坡
2、主要原因:
最根本因素: 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 季暴雨频繁) 人类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环境更加 脆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具体原因:
自然原因: 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② 地表植被稀少; ③ 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④地形破碎,坡度大 人为原因: ④ 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 ⑤不合理的轮荒耕作制度; ⑥工矿建设中不注意环境的保护
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
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学业达标]读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2题。
1.①处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泥石流B.寒潮、荒漠化C.台风、暴雨D.洪涝、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分别是( )A.②⑤B.④③C.⑥②D.③⑦【解析】第1题,①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特征为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处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受寒潮影响比较大。
由于降水稀少,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灾害较少。
第2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泥石流最严重的地区为西南地区。
【答案】 1.B 2.B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3~4题。
3.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B.河流中下游地区C.湿润地区D.外流区4.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植被破坏严重B.东北地区——大量开垦湿地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D.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规模扩大【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以看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域。
第4题,西北地区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山区谷地,主要是融雪洪水;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水灾较多;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灾频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答案】 3.D 4.B5.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位于我国哪一灾害带上?(2)试分析该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3)我国第三级阶梯内部的灾害种类南北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基础过关]阻碍我国的要紧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暴雨、水土流失、沙漠化和低温冻害等。
据此回答1~2题。
1.以下地域中,属于干旱、洪涝与低温冻害多发区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黄淮海平原2.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要紧散布地域是( ) A.江南丘陵B.太行山区C.西南山地D.四川盆地3.以下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干旱要紧散布在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B.滑坡和泥石流要紧散布在华北平原和西南山区C.水土流失要紧散布在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等地D.低温冷害要紧在华南地域和黄淮海平原4.以下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缘故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B.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D.我国地质灾害诱因多5.以下关于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上游B.黄土高原全数位于干旱地域C.黄土高原区气候干旱,极少有暴雨发生D.黄土高原要紧的自然灾害是水土流失和干旱以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读图,回答第6题。
6.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7.读以下图,E地域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以下与该地地质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 A.地质状况B.地形状况C.气温状况D.植被状况8.云南小江流域的灾害链模式是( ) A.地震—台风—泥石流B.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C.暴雨—泥石流—滑坡D.地震—山崩—泥石流[能力提升]以下图是“黄淮海地域8级及以上风力显现天数统计图”,3、4、5三个月显现8级以上风力的天数最多。
读图回答9~10题。
9.上述月份,该地易显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B.伏旱C.洪灾D.暴雨10.现在,随着风力的增强,在一些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原地域,还会形成( ) A.洼地B.旱地C.盐碱地D.沙地11.我国东南部灾害点位多,西北部灾害点位稀少的要紧缘故在于( ) A.东南部自然灾害多发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C.东南部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是我国最先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县之一,也是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
地理选修课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重建规划不合理:由于灾后重建时间 紧迫,有时会出现规划不合理的情况, 导致重建效果不佳。
灾害防范意识不足:灾后重建过程中, 人们的灾害防范意识可能会降低,导 致灾害再次发生时无法有效应对。
20XX
THANK YOU
汇报人:
气候条件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复杂,容易引发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还可能引起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环境问题,加剧自然灾害的危害。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气候条件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需要采取应对措施来减少自 然灾害的发生和危害。
植被覆盖情况
我国自然灾害多 发区的植被覆盖 率较高,但多为 易燃植物,如干 枯的草地和落叶 乔木。
0 1
这些地区的植被 分布不均,多集 中在山区和丘陵 地带,平原地区 的植被相对较少。
0 2
植被类型多样, 包括森林、草地、 灌丛和沼泽等, 但不同类型植被 的分布和特点也 有所不同。
0 3
植被的生长状况 与自然灾害的发 生密切相关,如 过度砍伐和放牧 会导致土地沙化 和水土流失,进 而引发自然灾害。
政府重视: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宣传教育: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科技支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 社区参与:建立社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防灾教育普及程度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
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
媒体在防灾宣传中的作用
20XX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 境特点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 录项标题
02
3.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秦岭地震带
二、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类型: 洪涝、地震、台风等。 2、原因: (3)台风原因:
纬度较低,邻近西北太平洋的 台风源地。
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三、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1、特殊的地理位置: 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 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 从东南至西北自然环境由半湿润地区 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 2、主要灾害类型: 本区主要灾害为干旱、水土流失。 干旱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复习巩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夏季降水集中,而多暴雨,流水冲刷力强; 黄土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 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差; ④坡度较大,地表物质不稳定。 (2)人为原因: 人类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营造宫 殿、轮荒、开矿等活动破坏了植被,加 速了水土流失。
夏季降水多,且以暴雨为主, 再加上平原地势低平,有较多的洼 地,洪涝灾害极易发生。
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类型: 水旱灾害和地震 2、原因: (3)地震原因:
位于地震带上,其中郯城-庐 江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正处于 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地区,地震 灾害严重。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沙漠化
低温冷害
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类型: 水旱灾害和地震 2、原因: (1)干旱原因:
黄淮海平原受季风气候影响, 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春季 降水少,但气温回升快,蒸发旺 盛,易发生早灾。
一、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1、主要灾害类型: 水旱灾害和地震 2、原因: (2)洪涝原因: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压力,易产生洪涝灾害;反之,当夏季风势力较强时,雨带北上速度比较快,长江中游在副 热带高压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天气,同时该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大,又进一步 加剧了旱情。位于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会处,以山地地形为主,雨水较多,植 被破坏严重,易产生滑坡、泥石流;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 动活跃。
(3)①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濒临海洋,台风灾害比较严重;②广东省处于我国东南 沿海地震带,地震灾害比较多;③广东省大部分属于季风性气候,夏季风进退速率的不同, 往往会在不同的年份形成洪涝和干旱天气;④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比较大,人类从环 境中摄取资源的数量以及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都比较大。
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讲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含解析
第二讲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考点一| 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考点整合]1.黄淮海平原旱涝灾害的成因2.东南沿海的主要灾害及成因[应用体验]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
读图完成1~2题。
1.同时受暴雨、洪涝、风沙、春旱影响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北内陆地区C.华北平原地区 D.四川盆地地区2.华北平原暴雨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多 B.降水集中、多洼地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解析:1.C 2.B 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降水少,故容易形成风沙天气,夏季暴雨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
3.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甲、乙两图示意我国某两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分布,读图,完成问题。
(1)图甲所示的气象灾害为________,是发源于________的________型涡旋,该种灾害的主要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说明甲种灾害在我国分布的空间差异。
(3)图乙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形成该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种灾害的共同分布区为________________,该地多发的自然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第2节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第2课时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
2.掌握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重点) 3.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阅读教材P72第1段~第4段,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特点(1)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农业区,西北部为农牧交错地区。
(2)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递变。
(3)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
2.主要自然灾害黄土高原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水土流失,此外,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害。
3.水土流失的原因(1)黄土质地疏松,易被侵蚀。
(2)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
(3)夏季暴雨较多,冲刷强烈。
正误判断:(1)从土壤看,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 )(2)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是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 )【提示】(1)√(2)√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究其根源,是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造成的。
所以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泥沙的90%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所以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关键。
教材整理2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阅读教材P72第5段~P74,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本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原因错误!3.地震灾害的特点:活动强度大、频率高、危害大。
正误判断:(1)川滇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灾害多发。
( )(2)加强对川滇地区监测,可以准确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减轻损失。
( )【提示】(1)×川滇地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和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
(2)×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
[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流失土壤约5.0×109 t,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12(6.0×1010t)。
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第2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1课时)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和东南
探讨2: 从我国所处位置推测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提示】 处于东亚季风区位置,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多发;位于亚欧板 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多发;我国位于两大灾害带位 置交会处,多种自然灾害多发。
[核心点击] 自然灾害的产生主要与自然环境有关,社会经济环境可诱发自然灾害,使 受灾面积和程度扩大。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产生原因 分析如下图所示:
教材整理 3 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阅读教材 P71,完成下列问题。 1.主要灾害:洪涝、地震、台风等。 2.灾害环境:东南沿海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灾害损失严重。 (1)洪涝灾害 本区地处东南沿海,受夏季风或台风影响,暴雨较多,再加上沿海地区地 势低平,因此,洪涝灾害多发。
(2)台风 本区既是全国受 台风 影响最强、最频繁的地区,也是全国 风暴潮 频
川西山地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太行山区 、江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 高原、宁夏、 河西走廊
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2.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自然灾害 类型多 。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 发生。 (3)季气风候夏冬季旱季风、风→暴→雨降寒、水潮洪的→涝年低等内温与冷年害际、变冰化雪大灾→害干等
率最高和灾害损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3)地震 本区正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其中以 台湾 省最为严重, 广东 、 福建 两省次之。
正误判断: (1)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害严重,主要发生在春季。( ) (2)东南沿海经济发达,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发生后损失较轻。( ) 【提示】 (1)× 东南沿海风暴潮主要发生夏秋季节。 (2)× 东南沿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发生灾害时损失严重。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堰塞湖
滑坡和泥石流
——外力作用造成
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的相同因素 ①山区 ②暴雨 ③地震 ④植被破坏、大规模工程活动 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黄淮海平原
东南沿海
相同点
①降水年际、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少的同时,蒸发量大 ③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用水量大人口稠密、经
济发达,一旦遇到灾情损失巨大
时间 发生在4、5月份的春旱 发生在7、8月份的伏旱
不
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来 夏季风强,雨带迅速
同 成因 得晚、退得早,降水少 北上,台风少的年份
三、黄土高原
板块位置 灾害带位置 海陆位置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会 环太平洋和中纬度地区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地震 洪涝 台风
2.东南沿海自然灾害损失十分严重的环境原因
1.地处沿海,受海洋影响强烈,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 2.由于台风以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3.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上,板块运动导致地震
1、位置
40°N
过渡性
2、主要灾害
水土流失
干旱
暴雨 滑坡
34°N
地震
病虫害
105
115
位置 沿海→内陆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地形 气候 植被
平原→ 山地、高原
半湿润→ 半干旱、干旱
森林→草原
生产 农业→牧业
四、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四川、云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边缘,地形以 山地为主,起伏大 同时降水充沛且集中于夏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阅读】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
灾害类型
多发 区
干 旱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江淮、云贵
高中地理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教案2
3.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第2课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二> 学案<湘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 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1.黄土高原区地处①____________地区,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中部重要的②________区,西北部为③________交错地区。
从东南向西北,自然环境由④__________地区向⑤____________地区递变。
过渡地带⑥____________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与本区自然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OzuEhHj4n92.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为⑦________、⑧____________。
由于黄土⑨__________,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引起的⑩________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OzuEhHj4n9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本区位于⑪____________的东南边缘,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⑫__________、⑬________和盆地。
本区降水⑭________,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⑮__________、⑯____________规模大,活动频繁。
OzuEhHj4n92.本区地震活动⑰____________、⑱__________、⑲__________。
地处我国的⑳__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OzuEhHj4n9 3.四川地震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
主要地震区位于________以西;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的地震以________地震为主,与活动断层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学年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环境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课时2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D3.主要的自然灾害:⑦干旱、水土流失。
由于黄土⑧质地疏松,大部分地方植被稀少、黄土裸露,加之暴雨较多,冲刷强烈,容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由水土流失引起的⑨干旱是本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此外,⑩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也是本区重要的自然灾害。
思考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何有利影响?答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黄河含沙量大,在黄河入海口处淤积,形成黄河三角洲,从而增加土地面积。
2.人为因素是如何影响地质灾害的?答案人为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严重,一方面是因人类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坡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泥石流经常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财产不断增加,导致了地质灾情日益严重。
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1.位置:本区位于⑪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2.滑坡、泥石流多发原因:大部分地区山高谷深,东南部多⑫高原、深谷和盆地;本区降水⑬丰沛,由于植被破坏严重,降雨引起的⑭滑坡、泥石流规模大,活动频繁。
3.地震多发原因:本区地震活动⑮强度大、频度高、危害大。
地处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和⑯青藏高原边缘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思考3.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答案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探究点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的原因探究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主要是________灾害多发区。
(2)本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该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黄土高原(2)干旱、水土流失、暴雨、滑坡、病虫害及地震等。
(3)过渡地带不稳定的气候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层;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反思归纳黄土高原灾害多发的原因迁移应用1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
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河西走廊(2)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土壤贫瘠B.气候不适C.地形崎岖D.河流过少答案(1)C (2)B解析从图中可知,小老树的分布区比较集中于黄土高原。
一般在湿润地区对应的植被是森林,而在半干旱地区树木的成长是困难的,往往形成低矮的小老树。
从另一个角度讲,气候是影响植被生长的第一环境要素。
探究点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答案(1)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2)泥石流、滑坡(3)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日益严重(4)①做好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等。
反思归纳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原因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川、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
成因上可分为两大方面:(1)自然原因①地质条件上: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②地貌上: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③气候上:受西南季风及地形影响,降水丰富,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2)人为原因主要包括:开垦、开矿、开发山区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建筑物、人口、财产等趋于密集;建设者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
迁移应用2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洪涝D.塌方答案(1)D (2)B解析(1)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润,温差较小。
(2)破坏植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位置主要灾害类型灾害多发的环境原因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 位置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地震多发的原因1.我国四大高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答案 B解析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下列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破碎,坡陡沟深B.土质疏松,植被稀少C.长期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与资源开发D.全年降水丰富,且时间分布均匀答案 D解析黄土高原降水总量少,但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强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3.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答案 B解析云贵高原地势崎岖,气候干湿季分明,暴雨多,又处于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比较多。
4.下列关于川滇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山高谷深,全部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B.该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地质灾害C.该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D.该区的泥石流容易引发地震等灾害答案 B解析川滇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2014年6月29日20时到6月30日20时的全国降水量分布图,部分地区出现了日降水量超过50mm的暴雨天气,中央气象局根据降雨量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注:预警级数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
(1)简述本次地质灾害预警地区的分布特征。
(2)A地和B地的日降水量都超过了50mm,但A 地地质灾害预警等级高于B地,试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征:都分布在日降水量大的地区(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都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地形崎岖的地区);分布较分散(或都分布在30°N以南或分布在具体位置如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浙江西南部等)(2)A地的等级高于B地的原因:A地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地势起伏大于B地;A地地质构造比B地更不稳定(更活跃)解析(1)读图,本次地质灾害预警地区都分布在日降水量大的地区。
一般是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地区;都分布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容易形成洪水灾害;分布较分散,主要分布在30°N以南地区,如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浙江西南部等。
(2)A地的等级高于B地的原因:读图,A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B地是江南丘陵,所以A处地势起伏大于B地。
A地地质构造比B地更不稳定,易造成地质灾害。
课时作业[基础过关]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暴雨、水土流失、沙漠化和低温冻害等。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区中,属于干旱、洪涝与低温冻害多发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黄淮海平原2.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A.江南丘陵B.太行山区C.西南山地D.四川盆地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低温冻害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青藏高原。
第2题,我国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地和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B.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西南山区C.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等地D.低温冷害主要在华南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答案 C解析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低温冷害分布在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条件复杂B.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我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D.我国地质灾害诱因多答案 C解析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境原因主要包括:①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
②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因此,陆地灾害和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③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夏季风强弱变化会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灾害;冬季的寒潮则可能带来低温冷冻和冰雪灾害。
④地质灾害诱因多:位于板块交界带,多地震和火山;地形条件复杂,植被覆盖率低,多滑坡和泥石流。
⑤东部人口密集且经济发达,是自然灾害易发和多发区。
5.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上游B.黄土高原全部位于干旱地区C.黄土高原区气候干旱,极少有暴雨发生D.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水土流失和干旱答案 D解析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暴雨较多。
右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读图,回答第6题。
6.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 A解析图中列举了地质地貌灾害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
选项中横断山位于云南和四川西部,秦岭位于陕西省,和其他山地相比,有可能是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
7.读下图,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该地地质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A.地质状况B.地形状况C.气温状况D.植被状况答案 C解析E地为西南地区,该区地质灾害频发与地形地质条件和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