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
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
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是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对其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因此,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主要围绕领导人员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重点查明以下内容:1.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其中主要包括:帐实是否相符,有无白条抵库、搞两本帐和私设小金库行为,有无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的行为,存货是否定期清查盘点,有无因被侵占、损毁造成的资产盘亏现象;流动资产管理是否恰当,特别是应收帐款是否真实存在,有无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有无经营性固定资产闲置、被侵占的现象,企业净资产增值部分是否按规定入帐;投资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投资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无因投资决策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外汇收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逃、套外汇等行为;有无虚盈实亏、虚亏实盈或者潜亏挂帐问题。
2.企业负债情况。
其中主要包括:工资总额的计提是否超过主管部门下达的工资计划,有无超提工资问题,新增效益工资的计算是否正确;企业领导人员个人收益、分配状况和借用、使用企业财产的情况;有无将已实现的销售、劳务收入、收取其他单位的回扣等隐匿在应付款或者预收款帐户;负债项目是否予以真实、完整地反映和揭示;企业是否及时申报纳税,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各种税收及附加,有无少交、长期拖欠等现象,有无偷逃各种国家税款的行为;各项长期和本期应付款的计提、支付是否正确,有无侵占国有资产的行为。
3.企业损益情况。
其中主要包括:有无乱计、乱摊成本费用,随意调节利润行为;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及在建工程的净损益的核算是否正确,有无随意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行为;出口退税是否真实、合法,退税计算是否正确,会计核算是否合规;各种投资收益的核算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计入利润总额;是否按规定程序和比例分配利润,有无隐瞒和转移各种收入,利润解缴的帐务处理是否合规,有无截留利润的行为;有无因领导责任造成企业虚盈实亏、虚亏实盈或者潜亏挂帐的问题;有无因领导违反规定擅自决定担保,造成企业亏损的问题。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
理领 域 。 经济 责任 审计
‘ 营承 包 ” ‘ 经 责任 有 效 畏 为确保 受 托 “ 营 到 经 l 行服务 。与之对应 , 企 不 能再 停 留在 传 统 的
核和 奖惩提供 可靠 的参 考依据 , 才能 实现
促进企 业加 强和 改善 经 营管理 、 保障 资产 安全增值 的审计 目标 。 责 任人 的 动机 具 体体 现 在企 业 内部 控制 体 系 中 ,而 内部 控 制体 系又是 以完
19 { 4
计监 督和 客观 的评 价体 系 为保 障 、 以强 大 的信息 系统 和畅 通 的沟 通渠 道 为支 撑 的诸 多要 素构成 的一 个有机 体。 以, 所 审 责任 人 的动机 关键 是 要审 查 责任 人建 立 健全 这 一有 机体 及其 有效 运作 的 内在 积 极 性和能 力。 ( )由审计 部 门实施转 向审计部 门 三 为主 . 纪检监 察 、 监事 会和 组 织人 事等 多 部 门的支持 与协作
I
:了 机 行 的环 ,者善治 I 律 审 关 市境经在公理 l 明 计 进 场 中营完司、 地 确 位 健
。
定。
I 审计的转型 与发展 任
: 式 的转 变 和企 业 改 方 者的 受托责 任也 随之 } 责任 发展到 经营 责任 济责任和社会 责任 。 企
( ) 二 由审结 果为主 转向 审过程 、 审责
i 的转型与发展 计
经管 学院 限公 司 侯 风萍 董明志
} 乇责任 的不断深化 为主 线和基础 ,分析企 业经 济责任 审计 的 内容 、 实
E 济责 任 审计与 企业监 事监督 的协 调发展 , 以及与被 审计对 象的 和谐
壬 工门规和 虱 关进布系 审务是济任计主内 审 作行范 容 家 部颁一 财不经责审的要 - 计 有 j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提高企业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对进行公正评价和干部任用具有重要作用,对维护财经纪律和推动企业经营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是产生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条件,经济审计的注重目的就是保护企业财产的完整和安全,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落实财产经营管理责任。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围绕这个话题,深入讨论如何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审计力度。
关键词: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发展良好环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企业干部任免的重要环节,已经逐渐显现其特殊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是提高企业领导责任感和正确、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内功过是非的重要衡量条件。
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需要企业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监督力度。
切实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保障责任经济审计更加完善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已经是众多企业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那么,如何能够更好的规范经济责任审计,为企业未来的后续发展营造良好运营环境?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操作程序规范经济审计责任首先要规范审计操作程序。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操作程序要依据我国依据颁布实施的《审计法》开展,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将企业内人事部门下达的审计委托书为依据,审计部门应该组建联合审计组,对审计工作进行工作方案的编制。
在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时,要将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和审计要求进行明确。
划分审计组长和审计员职责,结合审计工作方案的内容下达审计通知书。
通知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将审计工作开展前的各项资料准备妥当。
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将证据的收集、鉴定等作为工作的重点,并且要求所有参与会计资料提供的人员或者经办人签字确认,保证审计证据能够真实、可靠,落实责任。
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关键是严谨的态度和严肃的作风。
二、强化审计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进入新时代,要求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勇于担当,要求我们理直气壮、毫不动摇把国有企业搞好,坚定不移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2019年,两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9〕45号),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促进其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
具有重要的政治性。
因此,国有企业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不仅要聚焦经济责任,客观评价,揭示问题,还要以此为重要抓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所以,国有企业要明确经济责任,对企业负责人的权利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审计监督,保证国有企业资产安全性与完整性。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定期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标准;审计效率一、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含义及内容(一)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所属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主要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就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活动。
其中包括政治责任落实、党的建设、经济责任落实和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审计活动,是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高效地开展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对国企领导干部的权利监督体制,准确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管理者的勤政廉洁建设,有利于国有企业良好健康地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结合国有企业审计审计工作实际,我们可以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宏观经济方针政策以及上级主管单位发展战略、决策部署情况;二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三是重大经济事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决策、执行、管理和效果情况;四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五是企业财务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企业风险管控情况,境外资产管理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以及主要考核目标和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六是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七是历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机制,其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保障经济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阐述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明确其在企业治理和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定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在防范经济风险、保障企业合规运营、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揭示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将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变革需求,探讨如何利用新技术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以及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展开系统研究,力求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政府审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行为的监督,更是对整个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全面审查。
其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经济权力运行的监督。
在现代政治体制中,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是保障政府运行公正、透明、高效的关键。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查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揭示权力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为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政策执行与绩效评估:经济责任审计也是政策执行和绩效评估的重要工具。
通过审计,可以评估领导干部在推动政策执行、完成经济目标等方面的表现和成效,为政府决策和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风险预警与防范: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风险预警和防范的功能。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提醒领导干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纠正,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的一种特殊审计形式,旨在评估国有企业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的表现和财务状况。
作为一种行政审计,它不仅关注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还关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包括环境保护、劳动关系、社会公益等方面。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背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往往只关注企业财务状况,而无法全面评估企业在经济责任方面的表现。
因此,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应运而生,以补充传统审计的不足,更好地评估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本文将从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和背景、重要性和目标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通过对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国企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文章还将对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和推进、展望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促进国有企业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的改进和提升,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管理手段,更是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转型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关键环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架构进行介绍。
以下是对文章结构的描述: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对国企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简要介绍和背景说明,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概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最后,明确介绍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强调其重要性和意义。
正文部分包括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重要性和目标。
在2.1部分,将详细定义和解释国企经济责任审计,并探讨其背景。
在2.2部分,将着重阐述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目标,包括对国企的监督、推动企业高效经营以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国有企业财务收支与经济责任审计
业务增长趋势分析
01
02
03
历史增长趋势分析
对过去几年企业的业务增 长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以 了解本企业业务的增长速 度和趋势变化。
行业增长趋势分析
对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进 行分析,以了解本企业在 行业中的增长速度是否符 合行业发展趋势。
预测未来增长趋势
根据历史增长趋势和行业 增长趋势,预测本企业未 来的增长趋势和业务发展 潜力。
管理层建议
加强财务管理
01
建议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处理的准确
性和规范性。
严格遵守经济责任
02
建议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加强自我约束,严格遵守经济责任
,避免重大决策和投资项目中的不规范行为。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03
建议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
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改进方向及建议
01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会计处理方面,加强规范
性和准确性。
02
加强自我约束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加强自我约束,严格遵守经济责任,避免重大
决策和投资项目中的不规范行为。
03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
力。
合并净利润
总结词:关键指标
详细描述:合并净利润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审 计过程中需要对合并净利润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同时还需要关注 净利润的质量和持续性,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03
竞品分析
同行业企业对比
财务指标对比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范文第一篇:经济责任审计范文经济责任审计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通过审计专业人员对企业财务数据、决策过程和内部控制方面进行审核,评估财务风险以及财务管理水平。
经济责任审计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保证了企业运转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量调研表明,优秀的企业几乎都建立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且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有相当的认识。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并且在决策层面对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审计人员应当依据会计要求对资金、物资、设备、人员、土地、房屋及其他企业资源进行审计。
审核过程可以发现企业财务数据的问题和操作风险。
在处理设备、物资和人员的方面,透彻揭示异动和隐患,并且提供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审计还将对企业的利润、税费和财务管理方面进行全面调查,以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建议。
除了发现财务问题和监督投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审计人员可以为企业提供财务、税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专业支持,声明企业全方位发展的未来。
此外,在经济波动期间,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提高企业对投资市场的应对能力,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应该持续创新,坚持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企业财务和内部管理体系,提高计划和预算的准确性,加强企业合规经营之外的互动与合作,以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也面临了诸多挑战。
在这一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大价值在于发现经营风险和提供改善措施。
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内部管理体制,经济责任审计都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和管理流程,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内部管理质量和经济效益。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ACCOUNTING LEARNING155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俞柳萍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摘要:国有企业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激励管理层提升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对策引言“新时代”背景下,中央审计署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出发,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国有企业要想明确经济责任,首先必须对企业负责人的权责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在内部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地监督管理体系,这也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负责。
出台多方面的管理措施,提升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备性,是保证国有企业资产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基础。
具体而言,这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开展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一、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审计制度亟待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间较短,尚未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也尚不完善。
具体而言,审计制度不完善的表现主要有:规章制度的指导性不足、审计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不能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等。
这些由于审计制度存在缺陷而出现的问题严重降低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性[1]。
此外,当前审计制度的另一项缺陷是其独立性不强。
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的人事任免等仍然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
表面上审计部门直接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委员会负责,但是在国有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领导直接能够对审计部门的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所出具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得不到保障。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目录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2)1. 定义及目的 (3)2. 审计原则与范围 (3)3. 审计内容与方法 (4)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5)1. 财务报表审计 (6)2. 内部控制审计 (7)3. 合规性审计 (9)4. 经营绩效审计 (10)5. 专项调查与审计 (11)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13)1. 审计计划与实施 (14)2. 审计证据与采集 (15)3. 审计报告与处理 (16)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与运用 (17)1. 审计结果反馈 (18)2. 整改落实与跟踪 (19)3. 经济责任追究 (20)4. 政策建议与改进 (21)五、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挑战与对策 (22)1.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3)2. 政策完善与制度创新 (24)3. 技术方法与应用拓展 (25)4. 人才队伍与文化建设 (26)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和监督,旨在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本文档将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目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概念: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对企业经营业绩、资产管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计。
目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和监督,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原则: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深入;问题导向;结果运用。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及问题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及问题【摘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审计主体的特殊性、信息获取的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责任界定的模糊性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复杂业务关系和权力地位使得审计工作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信息获取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以及责任界定模糊等问题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扰。
结论部分提出,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的透明度,以确保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将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难点、问题、特殊性、信息获取、数据真实性、责任界定、法律法规、监管、透明度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是否遵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审计。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以及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审计监督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相对于其他企业,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关系网和更大的权力,他们在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往往也更加隐蔽和复杂。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本文将对审计主体的特殊性、信息获取的困难、数据真实性难以验证、责任界定的模糊性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国家财产安全、提升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效率、增强监管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水平思考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水平的思考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笔者国企推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为基点,阐释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及渊源,点明推进实施过程中涌现的系列问题,据此思考推进提升国企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与思考一、经济责任审计渊源及特点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业以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所负责组织的资产使用情况应负的责任,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目标组织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收支状况的适当性与合法性等内容。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同年12月,审计署印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方法。
而后,各地陆续开展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并逐渐扩大为针对各种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审计行为。
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厂长(经理)离任审计逐渐向科学精细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转型。
与其他审计工作不同的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特殊的审计对象是各种组织的各级领导干部,重点审查他们主掌特定单位期间的业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及对系列规章制度和法规的遵循情况。
各级领导干部属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命脉。
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各种复杂综合因素,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实施的过程中陆续出现了系列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一)离任审计大多采用“先离后审”的形式,审计效果有限一般,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均应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但部分单位的人事部门习惯在干部集中调整后采取“批发”委托的办法,审计部门在被动接受审计任务的境遇下往往被迫采取“先离后审”的方式,这导致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程序上,没有真正作用到管理监督干部的实际工作中。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一、审计内容1. 财务状况审计:审计机构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以确认其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状况审计包括对企业资产、负债、权益、收入和支出等方面的审核,以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2. 经营管理审计:审计机构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包括生产经营状况、管理制度健全性、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审核。
通过经营管理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3. 内部控制审计:审计机构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合理性、实施情况和有效性等方面的审核。
内部控制审计旨在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力度,防范内部失控风险。
4. 合规性审计:审计机构将对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包括企业是否依法纳税、是否遵守劳动法规及环保法规等方面的审核。
合规性审计旨在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二、审计重点1. 财务风险控制:审计机构将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审计师将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控制建议。
2. 内部审计制度:审计机构将重点审核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
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 合规合法经营:审计机构将重点审核企业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企业必须依法经营,合规纳税,开展正当合规的经营活动。
审计师将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审核,并提出合规建议。
4. 对外公开透明:审计机构将重点关注企业的对外信息披露透明度。
企业应积极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企业形象和信誉。
审计师将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将围绕财务状况审计、经营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等内容展开,重点关注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制度、合规合法经营和对外公开透明等方面。
浅谈审计工作的现状与转变
浅谈审计工作的现状与转变◊潘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期,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家治理与国家监督体系正在重构优化。
伴随着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新形势下,审计工作如何发挥其监督职能,并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治理,面临诸多的变革与挑战。
当前审计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从重数量体量的飞速发展,逐步转型为注重质量与效益的稳步发展。
审计工作的思路对象、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
目前的审计工作与“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对象方面《审计法》进行了数次修行从最初的“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到增加“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表述,再到近期《审计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增加“提高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利规范运行”的表述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审计工作的思路与对象、范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一直作为审计工作的具体目标,然而多年以来.审计大部分还停留在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审计阶段,真正实行的效益性审计少之又少。
这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不够健全有着直接关系。
审计人员的思路主要聚焦财务情况的真实性和大量违法违规问题.审计成果效果也很显著:目前审计的思路上,对于体制机制运行、政府管理体制的健全、国有企业治理及风险隐患等方面揭示还远不够;同时,面对审计对象的广泛程度与全覆盖审计的推广,审计力量十分有限,原先的审计工作重点关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与部分国有企业这些“关键少数”,部分利用公共资源的社会民间团体及其他机构、国有企业的境外资产等审计对象,则大多属于未曾审计的真空状态。
审计思路与审计对象222020年第六期实务♦2020-06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实践与挑战
经济责任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实践与挑战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济活动的透明度和责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时,承担着确保财务透明和遵守法规的重要职责。
面对国有企业结构和运作的特殊性,审计人员必须在维护专业准则的同时,应对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标准,也影响着审计质量和效率。
因此,探索有效的审计策略,以适应国有企业的特殊需求和复杂环境,成为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质量的关键。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一)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占据核心地位,它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职责时必须保持绝对的独立性,以避免任何影响审计公正性的利益冲突。
这种独立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在于心态和决策过程上的自主性。
审计人员必须避开任何影响其判断的私人或职业关系,确保审计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独立性原则的重要性源于其对于维护审计质量和公信力的关键作用。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若审计人员无法保持独立,其审计结果会受到质疑,进而影响整个审计过程的可信度。
为此,审计人员需要在职业行为上遵循严格的道德规范,确保其决策和判断不受外部利益的影响。
独立性原则也要求审计人员在职业实践中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避免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
这不仅包括避免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包括间接的、潜在的利益关联。
(二)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强调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必须保持客观和公正,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从数据收集到分析、从报告撰写到结论提出,都必须基于事实和证据,避免主观偏见和预设立场对审计结果的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维持客观性的关键在于审计人员对于信息的处理方式。
[1]审计人员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评估和分析流程,确保所有的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都经过了充分的核实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审计人员应遵循科学和逻辑的原则,对信息进行客观、理性的判断。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讲话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专家学者、尊敬的与会代表:大家好!____年经济责任审计大会在此隆重举行,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主讲人,与各位共同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驱动力,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然而,这种快速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工作,对于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形式化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的发现和解决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潜在问题和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经济的长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其次,经济责任审计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家治理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监管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政府经济政策、经济决策的审查和评估,能够为政府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和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最后,经济责任审计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客观评估的工作,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和企业找准问题,优化调整发展策略,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经济责任审计的形态和内容也将发生深刻变革。
未来的经济责任审计将更加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各项技术手段提升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审计机构需要与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实现更加全面、有效的审计工作。
为了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事业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经济责任审计需要与科技紧密结合,推动技术手段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ESG 框架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创新
1372022年34期 (12月上旬)审计研究摘要:在新时期,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发生转变,其监督对象也出现一定变化。
ESG 框架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及其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对此,有必要契合ESG 框架,构建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进行创新,对企业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实际情况作出全面评价。
本文简述了ESG 框架的含义,浅析了ESG 框架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提出的要求,探究了ESG 框架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创新策略,以期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ESG 框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为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稳健长远发展,在对企业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应将财务因素和各类非财务因素,诸如社会治理、环境等纳入相关评定标准。
ESG 框架从环境、社会、治理等层面对企业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ESG 框架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模式展开合理创新,促进企业提高发展效率和质量。
对此,要加深对ESG 框架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进行创新。
一、ESG 框架概述ESG 框架主要包括如下考量要素:第一,E ,即环境,从环境层面考量企业的正面作为,涵盖环境政策等因素;第二,S ,即社会,从社会层面考量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企业对社会生态整体系统提供的支持,涵盖股权、性别平等以及劳工等因素;第三,G ,即治理,从治理层面,考量与企业相关的环境、机制等因素[1]。
ESG 框架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ESG 框架下,企业要摒弃单纯追求最大化利润的理念,而是致力于与利益相关者实现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对企业开展经济责任相关审计,要严格监督企业取得的经营绩效,监督其履行各项责任的实际情况,并对之作出科学评价。
依托ESG 框架,着眼于E(环境)视角,对企业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工作,其具体目标是促进企业增强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加强环保理念对自身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的渗透融入,科学制定环保规范,并落实执行,要求相关评价制度对环境责任进行明确。
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发展
后来的“ 原法定代表人离任 经济责任审计 审 计项 。 19 9 年进行的 “ 8 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 是 任期 经济责任审计 ” 的雏 形 , 当时我 国经济体制进人了
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阶段 , 国有企业进人 了强化 经营
目 量上减少为每年 1 3 , 内容 上不断充实 数 — 项 而
扩展和深化 ,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1 .审计内容 由单 一性 向多元化疆盖 。在 番包
权的改革 , 广泛试行的 承包制 意在划清经营者权 力和责任 , 即初始的经济责任 制。 当时 进行的“ 承包 经营责 任审计 ” 在范围 、 内容和 形式上仅限于对承
包期经 j 齐指标的实现 情况进 行表格式反映 。19 90
年该项审计是 与财务收支审计合并 进行 , 是在审计
处理决 定中表述 承包指 标的实现情 况。 19 年 出 91
现 了 承包终结经营责任审计”其审计 内容除了承 ,
包指标 的实 现情况 外还包 括资产的 完整 与增 值 、 重 大经营决 策的实施与 效果和执行财 经纪律的 情 况井单独 出具 承包终结经营责任审计评议” 。 书 此 时, 工交企业领 导任期经 济责任审计初具形态。在 18 99—19 9 4年期间 ,承包期 中审 计和承包终结审 计 占当时 工 交企业 审 计项 目总 数 的比 重 平 均 为 4 % .90年 曾达到 7 .% 。 5 19 75
损益审计 , 其审计 内容 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部分 内容相 同, 其审计 目标 是合 法性和真实性与合法性 并重 , 这也与任期经 济责任 审计 目标部分重台 。另 外 由于 国有经 济在非重要 行业非 关键领域 的战略 性退 出 , 企业 审计在数量上减少 , 但在 审计对象上 面临规模大型化 , 审计 方法上面临现代 审计方法代 替传统审 计方法 , 这也是共通之处 。由于企业审计 与任期经 济责任审计存在审计内容 、 目标 、 象、 对 方 法上 的共 同点 . 两项审计并行实施可 以达到资源共 明确指出 :“ 应当通过对其所在 的企业资产 、负债 、 损 益的真实 、 合法 、 益情 况审计 , 效 分清企业领导人 员本人应 当负 有的主管责 任和直接责 任 。规定增 加 了审计 的责任和工作难度 。 因为直接责任可能涉 及 定性证据难取 , 主管责任 可能 因其决 策后果跨任 期 而涉及账 目难算 。例如对或有损失 、 坏账损失的 确 认上 . 任经理会因为关注资产的增值保值而否 离 认损失 . 坚持其可收 回性 , 继任 经理会因为将承担 催收 工作 的难 度和收不回来的风险 , 而坚持其不可 收 回性 。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 直接责任更难确定所以 用, 信息共享的效果 。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比企业审计要多,它 涉及到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水平 、 工作业绩 、 经济效益 的审计和评价。 随着企 转勒改制的基本完成, l k 国有 企业审计的着 力点 由单纯维护财经纪律,向维护财 效益审计将会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变得愈加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了企业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股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和稳定的桥梁。
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内容和重点也将有所调整和变化。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审查和评估,以确定企业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开展业务,是否遵守合同和承诺,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
在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内容:财务状况审计。
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审计人员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审计,验证其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经营数据的可靠性。
还将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经济风险,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合规与合同审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审计人员将对企业的合规行为进行审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对企业是否履行合同进行评估,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
社会责任审计。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绿色经济的兴起,社会责任审计成为了企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审计人员将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协助企业提升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度。
创新和科技审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企业经济活动正日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平台。
审计人员将关注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现,评估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信息安全,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2024年的经济责任审计还将关注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表现,包括跨国合作和跨境投资的风险管理,以及在面对外部市场压力时的危机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摘要】本文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经营者受托责任的不断深化为主线和基础,分析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实施、方法、评价、报告、结果和问责等方面的转型变迁,研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监事监督的协调发展,以及与被审计对象的和谐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转型;发展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起步与发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受托经济责任不断深化的进程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全国性审计制度,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起步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
这一时期,原“国营企业”经营权逐步下放,实施经营承包责任制,两权有了初步分离,经营者有了较低层次的受托经济责任。
所有者(当时为国家和集体)为客观地评价经营者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承包责任,在各地相继开展了厂长(经理)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
为规范审计行为,1986年底,审计署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对厂长(经理)离任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要求作了原则规定。
(二)发展阶段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进行以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改革,两权进一步分离,经济责任审计有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1998-2003年,全国对6 440人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纪金额697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金额46亿元。
其中,平调2 006人,晋升276人,免职606人,降职51,建议给予党政纪处分56人,移送纪检监察228人,移送司法机关165人,审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得到充分利用(资料来源:《中国审计年鉴》)。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999年5月,中办、国办还颁发了《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对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做了全面、具体的规定。
(三)完善阶段从21世纪初至今,主要特征是规范发展。
这一时期,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一系列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和完善。
2004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经过两年的实践,2006年1月,制定了近两万字的《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程序、内容、报告、纪律、方法、环节和企业绩效评价、经济责任评价、审计质量控制等都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标志着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迈入了规范化、程序化的完善、提高阶段。
2006年6月,开始实施的新《审计法》第一次明确了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对经济责任审计新增了专门的规定。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也随之转型与发展:由财务责任发展到经营责任以及更为广泛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审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内容和方法等,也将随之转型和发展。
(一)由以审财务为主转向以审机制、审控制、审风险为主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主导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变迁。
最初的经济责任审计为评价经营承包责任、兑现承包承诺的需要,主要集中在财务事项与财务成果的验证上。
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由经营承包领域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经济责任审计从单纯为确保受托“经营承包”责任有效履行服务,逐步发展到为确保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有效履行服务。
与之对应,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就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财务审计上,而是要在促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转向“审机制、审控制、审风险”为主。
审财务不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企业每年的决算审计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财务审计,基本涵盖了经济责任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和财务收支的合规性等方面的审计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充分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情况下,共享其审计成果,基本可以满足评价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财务责任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应以“审机制、审控制、审风险”为主的原因是:经营者的一个任期只是企业存续发展长河的一个阶段,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往往较之某个阶段的财务业绩,对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更重大,意义更重要。
(二)由审结果为主转向审过程、审责任人的动机为主我们知道,结果是孕育于过程与动机之中的,企业经营者在其任期的动机及其过程比结果重要,结果有可能在其任期满后出现。
因此,应既注意对结果的审计,更注重对过程和动机的审计;既注意某一时间点静态情况的审计,更注重全过程动态情况的审计;既注意静态真实性审计,更注重过程控制有效性审计。
审计实践也告诉我们,仅仅审结果是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的,只有审查动态控制过程,审查责任人的动机,才能深化结果的审计,才能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为经营者的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才能实现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增值的审计目标。
责任人的动机具体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而内部控制体系又是以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为基础、以准确的风险识别和完备监测评估体系为前提,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核心,以严格的审计监督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畅通的沟通渠道为支撑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体。
所以,审责任人的动机关键是要审查责任人建立健全这一有机体及其有效运作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力。
(三)由审计部门实施转向审计部门为主,纪检监察、监事会和组织人事等多部门的支持与协作企业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需多部门的配合与支持,要全过程发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监事会和工会等监督(或负有监督职能)部门的作用。
审前,需要组织人事部门在给审计部门的委托书中,将委托审计事项一一列出,这样,既能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施审计,也能有效地解决审计后评价难的问题;需要听取纪检、监察、监事会、内(外)部审计等有关部门对被审计的企业及其经营者的意见,调阅他们的监督检查资料及有关报告。
审中,要注意利用信访、举报提供审计线索进行审计;要注意采用访谈和问卷等形式,就被审计经营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中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调查。
审中如涉及有审计职权范围以外的问题,就要依照规定程序移交纪检、监察、监事会、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必要时还“可以提请公安、监察、财政、税务、海关、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摘自新《审计法》)。
审后,要注意使用纪检监察成果界定审计对象的责任;要向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企业监事会等有关部门抄送审计结果,共享审计成果,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能。
(四)由常用审计方法转向账目审计、访谈问卷、定量测评和专家评议等多种方式并重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专业性、政策性、综合性、实效性和风险性等特点,既要能够深刻地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也要科学地评价企业的业绩,还要给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活动的程序、效果、成因和责任等作出全面剖析,提出可行的整改建议。
因此,除了采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外,还应采用账目审计与账外调查、高层访谈与员工问卷调查、财务审计与经济分析、定量测评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等环环相扣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才能切实保障客观地评价经营绩效、公正地认定经济责任、圆满地实现审计目标。
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一)与监事监督的协调发展监事要对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进行监督,同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进行监督的监事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应该二者存其一,还是比翼双飞呢?笔者认为,是后者。
因为监事是“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摘自《公司法》)。
在一定程度上说,监事监督是通过“纠正与罢免”促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使权利朝着有利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行使。
侧重说“否”,主要是约束监督。
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领导人员(某个董事、经理或部门领导)的某个期间的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其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依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是通过“评价与问责”促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朝着有利于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侧重说“是”,主要是激励监督;此外,监事监督是日常、无固定方法、一般无特定目标和期间的监督。
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针对某一期间和某一目标(任期责任或专项责任等)实施的监督。
二者各有侧重,职责也不同,互不能代替。
但二者的目标一致,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其朝着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
因此,二者必将呈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态势。
(二)与被审计对象的和谐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既与被审计经营者和谐发展,也与被审计企业和谐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运用科学、规范、系统的方法,客观地评价被审计经营者任职期间的履职尽责情况及其努力程度,并以此为主要依据决定该经营者的“得”与“失”,被审计的经营者因此获得公正的回报。
经济责任审计就会由“我要审”,变成被审计经营者“要我审”的和谐局面,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审计方法越完善,水平越提高,审计结果就越公正,被审计经营者就越欢迎,经营者“要我审”的欢迎支持度就越高;反过来,这也会促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完善审计方法,不断提高审计水平,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态势。
只有被审计经营者的得失与被审计企业的好坏密切相关,才算达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经济责任审计使这种客观、公正得以实现。
也就是说,经济责任审计使被审计经营者与被审计企业的利益方向趋同,效用函数差异趋小,正相关值趋大,这是其一;其二,经济责任审计要评判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并督促整改,从而完善、提升企业。
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与被审计经营者、被审计企业一起同步、良性、和谐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1] 李本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研究.《审计研究》增刊,2005.[2] 王秀明,彭新林.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问题的几点思考.审计研究,2006,(6).[3] 国务院国资委统评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