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们导学案教师版 - 学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导学案认识运算符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导学案认识运算符数的相反数1.导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重要。
其中,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本导学案将介绍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中关于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的内容。
2.认识运算符在数学中,运算符是用来表示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的符号。
在一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会学习到加号(+)和减号(-)这两个常见的运算符。
2.1 加号(+)加号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加的运算符号。
例如,如果有两个数2和3,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它们的和,即2 + 3 = 5。
2.2 减号(-)减号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减的运算符号。
例如,如果有两个数5和3,我们可以用减法来计算它们的差,即5 - 3 = 2。
3.数的相反数数的相反数是指与该数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数。
例如,如果有一个数3,它的相反数是-3。
相反数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3.1 相反数的性质- 相反数相加的结果是0。
例如,3 + (-3) = 0。
- 相反数相减的结果是0。
例如,5 - 5 = 0。
4.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的重要性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一步,它对于孩子们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和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
4.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孩子们可以学会运用符号进行数学运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2 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有助于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比如,理解相反数可以帮助孩子们准确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4.3 培养数学计算能力通过不断练习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孩子们可以逐渐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为将来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5.总结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运算符和相反数,孩子们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且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希望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对认识运算符和数的相反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写作:修改润色(导学案)(教师版)
写作:修改润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和目的。
2.掌握基本的文章修改技巧和润色方法。
3.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文章的初步修改和润色。
【学习重点】1.文章修改润色的重要性和目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修改和润色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强调文章修改的目的是提高表达清晰度、逻辑性和吸引力。
2.掌握基本的文章修改技巧和润色方法:这包括语法修正、拼写检查、句子结构改进、段落重组等。
帮助学生理解何时使用不同的修改技巧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它们。
【学习难点】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文章的初步修改和润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修改和润色过程中独立思考,同时也能与同伴共同改进作文。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活动一、学习使用修改符号1.记住下面的修改符号及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改正号把错误之处圈起来,再用引线引到空自处改正。
删除号表明删除。
文字少时加圈,文字多时可加框打叉。
增补号用圈或大括号把增补内容框起来,叉表示增补的位置。
对调号将语序不合理的词句顺序对调。
转移号将要转移的词句圈起来,用线连接到转移位置。
接连号将一行文字接连到另一行文字后面。
另起号用箭头曲线将另起句引到另起一行的位置。
2.运用上面的修改符号,在自己写过的文章中试用。
活动二、学习修改方法(一)“意”的修改。
阅读教材90页知识短文,回答:什么是“意”?怎样修改“意”?明确:1.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
2.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
主要包括:(1)订正观点。
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
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
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当堂训练1.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自己爸爸的外貌,在“意”的方面有什么问题?小组讨论修改。
爸爸今年四十岁,身高一米八五,略微有些驼背,头发不长不短,不知什么原因,额头上有一块三角形的疤痕,爸爸长着一双“扫帚眉”,呈八字形耷拉在眼睛的上面;眼睛很小,一笑就没了;鼻梁有点塌,鼻头肉墩墩的,偶尔还会长出几颗“粉刺”;脸型是椭圆形的,他从不留胡子,最让老爸不满意的是牙齿,他不仅长着两颗“大板牙”,而且排列得非常不整齐;一双嘴唇厚厚的,给人以非常憨厚的感觉。
有序数对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7.1.1有序数对学习目标: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也能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通过实际问题中对位置的确定体会有序数对的意义.进而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及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锻炼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有序数对的意义.运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或根据有序数对找到它所表示的点.学习难点:用不同的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同一个点.学习过程:一、新知导入近期剧院举办鹿晗个人演唱会,小华与朋友买了两张票去观看,座位号分别是7排9号和9排7号。
怎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找到座位?这两个座位是一样的吗?在我们数学上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如果将“7排9号”简记作(7,9)那么“9排7号”记为:__________(5,6)表示什么含义?(6,5)呢?二、新知讲解知识点1 数对情景1给出一张课表如果只说“第五节”,你能确定是什么课吗?如果只说“星期二”,你能确定是什么课吗?如何确定一节课的具体时间?需要几个数据情景2 在教室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为什么?像刚才第二列第三排我们可以表示一个位置是(2,3),这样的表示方式叫_______.结合班级的情况以及下表中的数对,看看哪一组能最快找出以下位置的同学.观察上面的每组数对及它们表示的位置,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归纳:我们用含有两个数的表达方式来表示一个确定的_ ______,其中两个数各自表示不同的含义,这种__ _____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 _,__ ).※注意:1.数a与b是有顺序的;2.数a与b是有特定含义的;3.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点,每个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
三、例题讲解如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1)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它棋子的位置。
(2)我们知道马行“日”字,图中的“马”下一步可以走到的位置有几个?分别如何表示?巩固练习:1、下面的有序数对的写法对吗?说说为什么?2、若用C3表示“天”,请按下列顺序说出下列暗号:① B4 A3 B3 E4② B4 C2 D4 C5 A1 D3 E1同学们,相信大家对数对已经有很好的认识了,你能举例在生活中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例子吗?然后通过你的举例,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确定位置的其他方法?是不是一定需要2个数据。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导读 (2)1 大海的歌 (4)2 帽子和鸟窝 (5)3 吹泡泡 (7)4* 沙滩上的童话 (9)第二单元导读 (10)5 山雀 (11)6 蜗牛 (13)7 寓言两则 (15)8* 好伙伴 (17)第三单元导读 (18)9 电脑棋手 (19)10 走马灯的奥秘 (21)11 孩子考科学家 (23)目录12* 空气在哪里 (25)第四单元导读 (26)13 古诗两首 (27)14 庐山的云雾 (29)15 锡林郭勒大草原 (31)16* 赵州桥 (33)第五单元导读 (34)17 七颗钻石 (35)18 平分生命 (37)19 倾斜的伞 (39)20* 一颗小碗豆 (41)第六单元导读 (42)21 群众也在淋雨 (43)22 珍贵的教科书 (45)23 “神童”的秘诀 (47)24* 说话算数 (49)第七单元导读 (50)25 古诗两首 (51)26 父亲、树木和鸟 (53)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55)28* 南极,一片净土 (57)第八单元导读 (58)29 炎帝创市 (59)30 “年”的来历 (61)31*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63)32* 哪吒闹海 (64)第一单元导读1 大海的歌课前自学一、.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蓝色浓雾波纹潮声玉镜映着仰头翻滚奔腾波流穿梭花神绽开琴师奏出大力士吼渔帆狮子掀起滔天波浪三、我要识记生字词,把易错字词写一写。
四、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有首诗。
我最喜欢这诗中的海,因为。
(2)我的问题有:课堂导学五、合作学习一:大海色的神奇。
①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诗中天在海中,海中有天,、、、、都被海水染蓝了,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②引导学生朗读,品味。
用“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说话,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六、合作学习二:大海风的神奇。
①海上的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就……就……就……②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想象一下还会怎样?③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语文九年级下苏教版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表格式导学案
生齐读课文
小组讨论后明确
读课本第十段第2-4句(略):作者用昔日“伴侣中的英雄好汉妥协屈服”和今日“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比较衬托,又以“绵羊”比喻,表现出极大的哀痛,为拥有真善美的孩子们的未来悲哀。
生自由回答
学生提问
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学生回答
师生点评
教师总结
检测
反馈
当堂检测题: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哪两个词概括了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
C.文章末段把自己的悲哀告诉孩子们,用画册的方式把孩子们的黄金时代挽留下来,是因为憧憬孩子们的生活。
D.作者讴歌人的童年,表现出对真善美的向住。
4.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见九年级下册《补充习题》P60页/《给我的孩子们》/“随文练习”第四题。
生独立完成
师评讲纠正
统计正确率
课堂评价小结
1.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达标情况作回顾小结;
3.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三、文中哪些语句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好好朗读和品味。
(说明:本预习作业应写在前一课导学案的预习作业栏中)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一、导入新课
受人景仰的现代散文家丰子恺曾说过这样的话:“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将孩子和神明、星辰、艺术等同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今天我们就带着自己预习的成果,走进这一位父亲的世界,去体会那份深情。
《故乡》(导学案)(教师版)
15《故乡》导学案1.把握主要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结合时代背景,试着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3.结合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旨。
3课时1.结合时代背景,试着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2.结合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旨。
结合议论、抒情性的文字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旨。
1.查找资料:关于作者鲁迅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途径查找。
2.圈点批注: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圈点生字词,思考本文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3.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人对课文的理解与全班同学分享,解决彼此的疑问。
同时也可以相互之间出题目相互考察。
4.质疑探究:对小组内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全班进行探究,或请教老师,或查找资料。
5.达标测试:完成《学习与检测》的相关练习,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1.熟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遍,我知道篇小说讲的故事是《故乡》讲述了“我”冒着严寒回到故乡,见证了故乡的衰败和破旧,感受到了故乡的物是人非和陌生感。
①我查阅历史资料得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现状,更没有改变广大劳动人民的。
②我查阅文学资料得知: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的背景是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接母亲到,目睹家乡村镇的和农民、市民生活的,十分悲愤。
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创作了这篇小说。
半殖民地半封建悲惨命运3.查一查写一写,一个词写两遍并给加点的词注音。
阴晦()心绪()寓所()猹()獾()五行缺土()祭祀()弶()脚踝()潮汛()髀间()愕然()鄙夷()嗤笑()瑟索()深黛()惘然()隔膜()恣睢()瓦楞()伶仃()萧索()秕谷()鹁鸪()苛税()潺潺()寒噤()【答案】阴晦.(huì)心绪.(xù)寓.所(yù)猹.(chá)獾.(huān)五行.缺土(xíng)祭祀.(sì)弶.(jiàng)脚踝.(huái)潮汛.(xùn)髀.间(bì)愕.然(è)鄙夷.(yí)嗤.笑(chī)瑟.索(sè)深黛.(dài)惘.然(wǎng)隔膜.(mó)恣睢..(bó g..(líng dīng)萧.索(xiāo)秕.谷(bǐ)鹁鸪..(zì suī)瓦楞.(léng )伶仃ū)苛.税(kē)潺潺.(chán)寒噤.(jìn)4.查一查,记一记。
《怀疑与学问》(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治学须有疑无疑不成学——《怀疑与》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4.培养怀疑精神,培养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重点)2.学习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及语言特点。
(难点)【学习过程】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吴歌甲集》等。
第一课时活动一:望文生疑·识词语读读写写chénɡ程yí颐pì譬rú如bù步zhòu 骤mánɡ盲cónɡ从lǎn 懒duò惰shú塾shī师dà大rú儒liú流sú俗tínɡ停zhì滞xū虚wànɡ妄biàn 辨bié别zhé折kòu 扣fǔ腐cǎo 草wéi 为yínɡ萤ɡù顾jié颉ɡānɡ刚bù不ɡōnɡ攻zì自pò破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预习案学习案墨守: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论或学说)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词语释义活动二:读文解疑·寻论点鲁迅先生是如何驳斥对方的观点的?请再读文章,为文章划分层次。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论点文章的标题是《怀疑与学问》,那么文章的内容可能也从这两方面入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第11课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活动一:正音正字叱咄(chì duō) 俟(sì) 负箧曳屣(qiè)(xǐ) 皲裂(jūn )媵人(yìng ) 衾(qīn ) 容臭(xiù) 烨然(yè)緼袍敝衣(yùn ) 逾(yú) 约 既加冠(guān ) 绮(qǐ)绣 活动二 :文言字词梳理归类。
(一)重点词语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买。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
3.不敢稍逾约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4.益慕圣贤之道慕:仰慕。
5.尝趋百里外尝:曾经。
6.援疑质理援:提出;质:询问。
7.俟其欣悦俟:等待。
8.以衾以覆衾:被子。
9.寓逆旅逆旅:旅店。
10.右备容臭臭:这里指香气。
(二)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3.与之论辨辨,同“辩”,辩驳。
(三)古今异义1.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我,今义:剩下,余下2.走送之。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因此今义: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4.益慕圣贤之道益:古义:更加;今义:好处5.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6.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今义:填满填充7.未尝稍降辞色色:古义:脸色;今义:颜色8.余立侍左右左右:古义:身边;今义:大约9.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10.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今义:小兵11.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12.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13.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14.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15.右备容臭(xiù)臭:古义:香气;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16.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今义:表界限17.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今义:硕士后的学位(三)一词多义1.患:(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忧虑)(2)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2.道:(1)益慕圣贤之道(名词,学说)(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说)3.以:(1)以衾拥覆(用)(2)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3)俯身倾耳以请(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把)(5)家贫,无致书以观。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课题: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2 金色的草地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爬天都峰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槐乡的孩子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灰雀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小摄影师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奇怪的大石头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我不能失信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9古诗两首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0 风筝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1 秋天的雨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1 秋天的雨课时:第二课时
课题:12 听听,秋的声音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3 花鈡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 4蜜蜂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5 玩出了名堂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5 玩出了名堂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7 孔子拜师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8 盘古开天地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19 赵州桥课时: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三导学案(教师版)
2019学年上学期一年级语文科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备课人:汪丹审核人:课题: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复习会写的生字,熟练掌握。
2、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熟练认读。
3、复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能正确区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1、复习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对形近的复韵母能正确区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拼音儿歌,增强拼读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方法】顺口溜、儿歌记忆法。
【教学准备】声母和韵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拼读第51页的音节。
2、读第52页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孩子们,秋天到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生自由发言)2.同学们的想法可真不少,这节课,再次跟随老师去秋游吧!(播放音乐:《一同去郊游》)二、读读比比——激趣观察巧分类1.出示课件:郊外美丽的景象,蓝蓝的天空下,一群孩子有的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有的围坐在一起玩游戏,还有的在草地上欢快地跳着扇子舞。
2.孩子们,你们看,他们多开心哪!瞧,那扇子上还有拼音呢!你们愿意去读一读吗?3.那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瞧了,请大家认真观察扇子上的音节,你能正确拼读哪一对呢?(课件出示扇子上的音节,学生自由选择拼读。
)4.区分前、后鼻韵母in-inɡ。
(1)教师强调:在读in的时候,舌尖要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在读inɡ的时候,舌头逐渐后缩,舌根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
(2)如果在他们前面加上生母y,一声,大家还会读吗?(指名读、齐读)(3)yīn、yīnɡ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读出来,同学们可要记住哟!(4)我们把这几对扇子上的音节再读一遍吧!5.区分yǎn和yuǎn。
大家注意观察:yǎn与yuǎn这两个音节又有什么不同呢?强调:一个是两拼音节,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整体认读音节要直呼。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导学案第【1】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相关的段落、句子、词语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
3、感受古希腊神话故事的魅力,产生阅读的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在反复阅读中,能抓住相关的段落、句子、词语揣摩人物心情,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设计:一、谈话交流,激发阅读期待通过交流,老师知道咱班的同学读过很多书,你们的头脑中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谁来说说你都读过什么故事?(学生交流)你还读过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还读过其他类型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话中的英雄,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他的名字。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同学们。
通过预习课文,本课的生字你会读了吗?老师可要检查检查,请看大屏幕:先同桌两人互相读一读,然后小老师领读,最后齐读!这些外国的人名,比较长,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书,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抓住人物所做的事)谁来说说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评价语:你能抓住人物所做的事来概括。
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吗?说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大意。
概括真棒。
)老师也对课文内容做了简单介绍,谁能帮助老师把漏掉的词语补充完整。
同学们!注意看,老师在介绍宙斯和赫拉克勒斯的时候,分别用上了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气急败坏和愤愤不平)谁能选择当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说的真好,说的真形象生动)同学们,注意这个“啄”字,这是本课的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谁来给大家提个醒。
(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三、走进英雄,细读感悟。
同学们,读一个故事,仅仅了解他的大意那是远远不够的,普罗米修斯能历经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一定有他独特的魅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导学案第【1】篇〗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内容】教科书 P86~88 内容。
【教学目标】1. 随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内容。
2.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
3. 学习写作方法,关注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学习写作方法,关注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直译应为科学虚构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
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
二、新课讲解1. 文章的开头为什么交代时间是“2155 年 5 月 17 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充满想象。
)2. 玛琪的上学方式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1)地点不同:学校与家庭。
(2)老师不同:人与机器。
(3)人员不同:单独与多人。
(4)课本不同:纸质与电子等。
)3. 阅读“玛琪失望极了”到“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是怎么回事”,回答问题。
(1)“所以她对托米说:‘怎么会有人写学校呢?’”分析此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过渡作用。
由写过去的纸质书过渡到写过去的学校。
)(2)“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
那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式学校。
”其中“这种类型的学校”“那种老式学校”分别是指什么?(“这种类型的学校”指学习地点在家里,有机器老师、教学视察员,电子书等。
“那种老式学校”指学生集中在学校的教室里上课,有老师、纸质的课本、手写作业等。
)(3)玛琪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失望→难过→疑惑(或:好奇))4. 课文赏析。
(1)你也许向往这样的学习方式:每个人都有专属的老师,学习进度可以调节,广泛使用电子学习工具。
可是在阿西莫夫的笔下,拥有这一切的未来的孩子们却更喜欢“爷爷的爷爷”小时候的学校。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jqx》人教(部编版)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巩固j、q、x的发音和书写。
二、核心素养目标
《j q x》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提高对汉语拼音的辨识和运用水平,增强语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j、q、x的正确书写方法,提高汉字书写的美观程度。
(2)书写规范:j、q、x的书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特别是q的书写,容易写成类似“9”的形状。教师需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笔顺和书写方法,确保书写规范。
(3)词汇应用:如何将所学声母与韵母进行正确拼读,并应用于词语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这一难点,提高拼音水平。
举例说明:
(1)针对发音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声母卡片,让学生观看教师的口型,并进行模仿练习。同时,设计有趣的发音游戏,如“声母接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区分不同声母的发音。
(2)对于书写难点,教师可以准备大型的书写模板,让学生跟随模板进行临摹练习。同时,教师现场演示j、q、x的书写方法,并强调关键笔画,让学生注意观察和模仿。
其次,在书写环节,我发现有些孩子对j、q、x的书写笔顺掌握不够熟练,导致书写不规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书写练习的时间,并加强对笔顺的讲解和示范。
另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过于活跃,而其他成员参与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注重平衡小组成员的参与,鼓励每个孩子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2)正确书写:j、q、x的书写方法及其与韵母的搭配。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规范、美观的j、q、x,并注意与a、o、e等韵母的正确组合。
导学案教师版
《游山西村》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全诗,弄清大意2、把握主旨、了解手法3、赏析诗中的重要句子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所作,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志。
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2、弄清诗句大意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3、把握全诗主旨《登飞来峰》这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峰的传闻之景—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并抒写自己置身山上千寻塔最高层的感受。
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精神。
4、赏析诗句1.赏析“闻说鸡鸣见日升”。
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这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古人常云:“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现也常说“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
意思是说一个人地位过高或在某方面造诣很深,势必招人排斥,显得与常人格格不入。
但是否因为这样就心有畏惧,永不出头呢?哪些诗句正表明了王安石对待此现象的态度?此诗句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呢?5、检测1、《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导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并默写古诗,积累诗句,感受古体诗特点以及韵律美。
2.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升鉴赏诗歌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重点难点】1.诵读并默写古诗,积累诗句,感受古体诗特点。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学习过程】1.古典诗歌分类中国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近体诗两大类。
唐代以前不合近体格律的诗,均被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仿古而作的不合近体格律的诗,也被称为古体诗。
唐代以后的律诗、绝句、词、曲等。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也说古风、古诗。
《庭中有奇树》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九首,为古体诗。
2.《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出的代表当时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它不是一时一地所做,作者也不是一人而是多人。
被世人视为是继《诗经》《楚辞》后,又一文学高峰。
内容多为游子的羁旅情怀、彷徨失意和思妇的离愁别绪、精神苦闷,既有乐府民歌的朴素自然,又有文人骚客的雅致用典,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更被刘勰誉为是“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
汉末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年轻时曾被当时的名士许劲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曾随袁绍伐董卓,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承相,后为魏王。
他多才多艺,精通书法、音乐围棋。
戎马空傻之余,创作了很多的优秀诗篇。
诗多描写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于悲凉中多有跌宏宕慷慨之气。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刘桢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曹丕曾称赞他“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物理第12章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导学案
2019暑假学习共同体苏科版物理第12章第四节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导学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刻理解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为主题的科学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了观察、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
2. 让孩子们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机械能和内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帮助孩子们理解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背后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弹簧测力计、小车、球等。
2. 学具:记录表格、画笔、彩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探索:分成小组,让孩子们利用教具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过程。
3. 讨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原理。
4. 实践: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利用学具制作一个小型的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模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和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帮助孩子们理解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背后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孩子在理解转化原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解释。
活动的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尝试科学探究导学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尝试科学探究导学案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我的意图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和分享,并在探究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1.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 学会使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3. 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4.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难点是孩子如何能够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并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放大镜、颜色卡片等,并准备了一些关于观察和实验的指导卡片,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探究。
第一步,我会向孩子们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并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观察和实验的过程。
第三步,我会让孩子们将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
活动重难点在于孩子们如何能够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并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孩子们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看看他们在活动中是否能够独立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并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能够在未来的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进行科学探究,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活动设计思路:我选择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因为游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其中。
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强调了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因为这些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素质。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发现。
【导学案】Unit 1 Lesson 3 So Close Yes So Far(教师版)
选择性必修一Unit1 Lesson31. socialise vi. 交友;交际;交往→society n.社会→social adj. 社会的;社交的2.constantly adv. 持续不断地→constant adj. 持续不断的3.associate vt. 与某人交往→association n. 协会;社团;关联;交往;联想;联系→associated adj. 有关联的;相关的;有联系的4.barely adv. 几乎不→ bare adj. (树木)光秃秃的;裸露的;裸体的;(土地)荒芜的vt. 揭开;脱掉(衣服)5.reserved adj. 含蓄的;内敛的→reserve vt. 保留;预订6.wired adj. 联网的;极其兴奋的→wire vt. 用导线给(建筑物、设备等)接通电源n. 金属丝;金属线7.distracted adj. 心神不定的,精神无法集中的→distracting adj. 令人分心的→distract vt. 分散(思想);转移(注意力);使分心→distraction n. 分散注意力;使人分心的事8.reality n. 现实;真实→real adj. 真实的;真的→really adv.事实上;真实地;的确→realise v. 意识到;实现;了解→realistic adj. 现实的;实际的9.dominate vt. &vi. 主宰,支配,控制→domination n. 统治;控制→dominant adj. 占主导地位;占优势的10.stimulation n. 刺激→stimulate vt. 激发,促进11.desperate adj. 拼命的;绝望的→desperation n. 绝望;拼命→desperately adv.拼命地;绝望地;不顾一切地;极度地12.depressed adj. 沮丧的,忧愁的→depressing adj. 令人抑郁的;令人沮丧的→ depress vt.使沮丧;使抑郁13.bend vt. &vi. 弯腰;俯身→bent pt. →bent pp.14.rude adj. 无礼的→rudeness n. 粗鲁plain vt. &vi. 抱怨;不满;发牢骚→ complaint n. 抱怨16.appointment n. 约定;约会→appoint vt. 任命;委任;安排,确定(时间、地点)17.alcoholic n. 酗酒者,嗜酒成瘾者adj. (含)酒精的→ alcohol n. 酒精★课标词▲高频词▲★1. associate【用法归纳】(1)vi.交往,(尤指)混在一起associate with sb. 与某人交往,与某人混在一起▶I don’t like you associating with those people.我不喜欢你和那些人混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
2、学习从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3、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内涵丰富的句子。
重点、难点:学习从小事中提炼重要主题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丰子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
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
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
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以漫画著名艺坛。
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
抗战爆发后,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
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
漫画有《子恺画集》。
(2)背景:《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写的序,作于1926年圣诞节,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和对儿童率真天性给予高度的肯定,表现出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
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题意义重大。
3、给写列词语注音并解释意思。
憧憬:
龌龊:
考妣:
刬袜:
端相:
放怀:
真率: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作者要抒发的是怎样的心情?
2、划分文章段落,理清作者思路。
从全文来看,以孩子为核心内容,贯穿着孩子与成人间的问题,以对孩子的感情为线索,编织结构框架。
第一部分(1-7):
第二部分(8-11):
3、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感情并说明理由;此段中两个“憧憬”如何理解?
(“”)、(“” )
三、独立思考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事来表现儿童的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孩子们拥有这么好的童心,大人们能理解吗?运用文中的事例来谈谈.
3、对大人们的行为反思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态度?文中哪些语言可以反映出来?
4、作者是如何看待成人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的?
四、合作探讨:
作者真正的悲哀是什么?
五、总结:
作者关怀孩子们的( )健康。
赞扬孩子的( )、(),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表现出极大的()。
作者讴歌人的(),表现出了对()的向往。
六、课堂练习
1、品析下列句子。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为什么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喜欢;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
2、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