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4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201709261102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7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6~9题。
(15分)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如何与母偕.行(一同,一起)B.西南绝.域(阻断,与世隔绝)C.总园谓.所亲曰(告诉,对……说)D.时人义.之(正义)7.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B.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C.乃.出私钱赎之乃.入见(《曹刿论战》)D.裴度亦奏其.事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8.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
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如革除地方陋习。
C.“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以深刻的教益.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若是?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答案】6.D7.C8.A9.①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②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中考语文模拟分项汇编专题13 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一、(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五校协作12月月考)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17分)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1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2分)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答案】10、(1)同“披”,披散(2)全(3)已经(4)一天天地(每词1分,共4分)11、B (3分)12、(1)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第04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2017年中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第4期一、基础小题1.【2017年中考山西卷】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爱莲说》周敦颐)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鼓,击鼓。
(《左传.曹刿论战》)C.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杂说(四)》韩愈)D.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闻,见闻,知识。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2.【2017年中考山西卷】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陶潜)(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B.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三则)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范仲淹)不因外物而高兴,不因自己而悲伤。
D.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刘禹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2017年中考浙江衢州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6分)(1)元方入门不顾.(2)两股.战战(3)后遂无问津.者(4)至若春和景.明(5)长跪而谢.之(6)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二、【2017年中考北京卷】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C.环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201709261101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基础小题1.【2017年中考浙江湖州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2)“安”“寇”都是“”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答案】(1)①安:养。
②寇:入侵。
(2)房屋(2)本题考查对汉字演变的了解。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017年中考浙江省丽水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1)执策而临.之(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答案】(1)面对(2)被选拔(3)随即,不久(4)了解(5)拜访(6)下雨【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曹刿论战》D.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2017年中考安徽省卷】(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安徽省】二、【三】(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⑴有仙则名.名:⑵斯.是陋室斯:⑶谈笑有鸿儒..之劳形案牍:..鸿儒:⑷无案牍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或曰:“陋,如之何?”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答案】15.(5分)⑴出名,有名⑵这⑶博学的人⑷官府文书16.⑴(2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⑵(2分)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17.(3分)惟吾德馨君子居之18.(3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北京市】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共9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C.环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8分)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薄暮冥冥狐裘不暖锦衾薄B.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C.则有去国怀乡乃记之而去D.把酒临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色;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
(4分)【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6分)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③。
宋元召而使见。
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推荐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4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专题14: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7届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特⑩汝不应若是耳。
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②悉:知道。
③兹:现在。
④汝:你。
⑤业:已经。
⑥资:钱财,费用。
⑦即:就,便。
⑧告罄:财务用尽。
⑨苟:假如。
⑩特:不过。
⑪恃:倚仗,依赖。
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⑬固:本来。
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⑮致:给予。
⑯函:信件。
⑰毋:不要,不可。
⑱负:辜负。
⑲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②求学宜.先刻苦③特汝不应若是.耳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①去:离开.②宜:应当.③是:这样.④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3)①即使一天用掉一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文言文汇编(2017黑龙江绥化)(一)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1-14题。
(8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1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可以.一战。
B.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C.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D.或.异二者之为或.以为死,或以为王。
14.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是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文回答)。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2分)(2017湖北荆州)7.【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文言文阅读20170901167
文言文阅读滨州(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判断正误。
C“法”,名词作状语,“依照法律”。
届时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意义的理解。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9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则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19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湖南省2017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十三 桃花源记讲义 语文版
5.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 选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 地方?(3分)
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②社会环境和谐,人们 能安居乐业,没有战乱。
二、(2016福州改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 1~4题。(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 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6.句子朗读节奏 (1)问 今/是 何 世,乃/不 知 有 汉,无 论/魏 晋
(2)此 人/一 一 为 具 言/所 闻,皆/叹 惋
7.文意理解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 为什么“皆叹惋”?(2013梅州) 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的百姓而叹惋。
(2)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012济南)
作者这样写是暗示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 (或:使文章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
“黄发垂髫”分别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 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 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金题演练
一、(2013湘西)阅读《桃花源记》一至三段,完成1~5
题。(13分)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2分)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题杭州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①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①殣(jìn):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4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4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一、【2017届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复儿子书①来信均悉②,兹③再汇汝④日本洋五百元,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⑤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⑥,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⑦己告罄⑧?汝苟⑨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
特⑩汝不应若是耳。
况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
吾儿恃⑪有汝父庇荫⑫,固⑬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⑭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余前曾致⑮函⑯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⑰负⑱老人训⑲也。
(选文有改动)①本文节选自张之洞回复儿子的书信。
②悉:知道。
③兹:现在。
④汝:你。
⑤业:已经。
⑥资:钱财,费用。
⑦即:就,便。
⑧告罄:财务用尽。
⑨苟:假如。
⑩特:不过。
⑪恃:倚仗,依赖。
⑫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
⑬固:本来。
⑭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⑮致:给予。
⑯函:信件。
⑰毋:不要,不可。
⑱负:辜负。
⑲训:教诲、教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儿自去国至今②求学宜先刻苦③特汝不应若是耳④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②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4)作者给儿子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①去:离开.②宜:应当.③是:这样.④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
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基础小题1.【2017届中考宁夏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④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①使…听到;②做标记;③通“缺”,断缺;④茂盛、繁茂【解析】试題分折:①句意为:能够在集市上议论寡人的事(做的不足的地方人并传到寡人耳中」受下尊奖赏〕闻: 使…听到。
②句意为:就沿看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志;动词,做标记&③句意为:两岸群山连绵,完全没有空诀的地方;阙:通假字,通“缺3中断。
④句意为:树木也都秀美而茂盛; 秀:茂盛、聲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2017届中考宁夏卷】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②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解析】试题分析:①句中重点词有: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②句中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ng):交错纵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③句意为: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大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017届中考江苏无锡卷】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之于陛下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一、基础小题1.【2017届中考宁夏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③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④佳木秀.而繁阴。
【答案】①使…听到;②做标记;③通“缺”,断缺;④茂盛、繁茂【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017届中考宁夏卷】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答案】①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②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解析】试题分析:①句中重点词有: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②句中重点词有:空明:清澈透明,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交横(héng):交错纵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③句意为:那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大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017届中考江苏无锡卷】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古代称皇帝死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秋天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懈:松懈D.欲报.之于陛下也报:报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指的是“关头、时候”。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 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强.也③学不可以已.④故.木受绳则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翻译下列句子①《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也);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1)①甘美②勉励③停止④所以,因此(2)C(3)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解析】(1)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②句意: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强,勉励.③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④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困:所以,因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的词有:曰:说;学:第一个为“教”,第二个为“学习”.其:大概,表示推测.句子翻译为:《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②句中重点的词有:为:变成,凝成;于:比.句子翻译为: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了:类比;观点是教学相长;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凡事都要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用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
三、【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
(17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1)吾妻之美我者(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徐公何能及.君也()(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3分)16.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答案】12.(1)吾妻/之美我者(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3.比得上(2)通“熟”,仔细(3)偏爱(4)受蒙蔽而不明14.(1)邹忌身高八尺,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能够在公共场合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都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5.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16.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解析】12.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