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中的自我
名词解释:
(1)焦点效应——自我为中心
人类往往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人们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例子: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发现穿美国之鹰的运动衫,40%的被试同学确信其他同学会记住自己衣服上的字,事实上,仅10%的人会记住。

(2)透明度错觉
我们总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认为其他人也可以察觉到。

实际上注意到我们的人比我们认为的要少。

(3)自我防御机制
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是通过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主要的方式有:隔离、升华、压抑、否认。

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

(4)图式:由Tayloy 和 Crocker提出,它是指一套组织好的、结构化的认知现象。

它包括对所认知事物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事例。

通过简化和组织来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信息。

帮助我们记忆组织细节,加快处理时间,补充缺失的信息,解释和评估新信息。

自我图式:是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概念。

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帮助他人。

这些都是自我图式的概念。

个人图式: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

比如我们对毛泽东的认知图式就是:领袖、伟大
团体图式:
角色图式:
剧本:
(5)虚假普遍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常常表现出一种奇怪倾向:过分地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他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这种现象称“虚假普遍性”例如:当某个人对别人说谎后,他便觉得其他人也是不诚实的。

如果我们赞成某种观点,我们会以为别人也持同样的观点;任务失败时,我们把失误看成正常的,从而让自己安心。

虚假普遍性的原因:我们归纳结论来自于一个有限的个体样本。

既然缺乏其他信息,因此就用我们自己的内心投射。

减少这种虚假普遍性可以从他人外界反应来推断。

(6)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

(7)自尊:我们对我们的全面评价,是我们所有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它与情绪有关,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为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8)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是由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Julian Bernard Rotter)与1954年提出的个体归因倾向理论。

心理学家(Glover)解释为:控制点是一个人感到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位置在哪里。

有外部的和内部的。

(9)认知代数(cognitive algebra)
(10)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的物体对周围的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

比如你觉得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

因为可爱这个高分特质影响了对其他特质的普遍偏高。

知者对某个人的某种特质做出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会倾向据次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质。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

简答与解释:
(1)什么是自我?
答: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体客体,还是社会的产物。

人们不仅想象他们如何对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们如何评价他们眼中的自己,以及人们对这些反射性评价的情绪反应。

一位心理学家把这方面的自我成为投射自我和镜中自我。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

(2)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待独立性自我和依赖型自我
(3)预测感受偏差:①影响偏差:【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影响、好消息带来的情绪痕迹消失的比我们预期的要快很多、关注消极事件,人们会忽视其他所有事件对快乐的贡献、你所关注的事情不会带来你所认为的那样大的改变】②免疫忽视现象;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心理免疫系统的恢复速度和力量,包括合理化策略、看淡、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

比如我们比预期更容易适应诸如残疾、恋人分手、考试不及格。

丢掉工作等挫败。

(4)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重点】
①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当人们加工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会存在一种潜在的偏见。

我们一边轻易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边却接受者成功的荣耀;我们总会把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人;我们总是把成功与自己相联系,可以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从而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②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③虚假普遍性
④盲目乐观【怎样克服盲目乐观?】
自我服务偏差的适应性
a.使我们对自己保持良好的感觉,提供日常生活中压力环境所需的资源。

b.保护人们免受抑郁症的伤害
c.不抑郁的人将失败归于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其对他人如
何看待他们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自我服务偏差的不良适应性
A.那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问题
的人更不快乐
B.自我服务知觉可以损坏一个群体。

摇滚队员如何解体
觉得自己报酬太低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5)防御性悲观:是指人们会在事件发生之前将期望降到最低,想象出最坏的可能情境。

这种防御悲观的目的是减少最坏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假如真的发生了最坏的结果,也能因事前所做好的准备可以更好面对和有条不紊的处理。

当一
个人处于防御性悲观的情绪时,他是冷静的,他知道这只是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而已,并不是最终的结局。

防御性悲观的作用:
(6)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投射效应是一种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方法;主要有相同投射、愿望投射、情感投射。

(7)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指现实自我与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这个理论认为,个体自我概念包括3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 self):指个体自己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有的特性的表征。

一类是以自己角度的理想自我,一类是以他人角度表征的理想自我。

应该自我(ought self):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性的表征。

同样有个体和他人的角度。

现实自我(actual self):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上具备的特性的表征。

理想的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产生差异时,现实自我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现实自我与标准相匹配。

(8)自我觉知和自我知觉的差异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当我们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我们更可能
将原因归结到自我身上。

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

隐私自我(private self):
公众自我(public self):
●自我知觉:是考察行为是否影响态度的理论。

该理论提出:当询问一个人对
某事物的态度时,这个人首先会回忆他与这个事物的相关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态度时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动的工具。

(9)自我效能的作用:
①指引人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
②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强
③在遇到问题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好的解决方案。

④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不会反复地认为自己不足而失望和沮丧
⑤自我效能感高的儿童比成人更有韧性,他们少焦虑和抑郁,往往在学业中能够有较高的成就。

(10)认知代数
印象整合:一条偏中等的正面信息与非常正面的印象结合在一起,总体的的评价没有提高反而下降。

加权平均化模型:人们平均化所有的特质,给他们认为更重要的特质以更高的权

核心特质:
(11)社会信念与判断:
概念:
(一)启动;我们对许多信息的加工是自动的,无目的和不为肉眼所见,而且发生在意识之外。

(二)预先判断:一旦人们事先形成某种信念,它就会影响人们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

(11)社会世界的解释——归因理论
Kelly 归因三因素:
一致性:个体在其他情境下是否产生相同的行为。

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就说该行为具有一致性,如果一致性高,往往归因在外部区别性:个体的这种行为是否只是在特定刺激下才产生的。

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出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

一般高一贯性,归因为内部归因。

错误归因:尽管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和支持,人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社会期望: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动,并以此有助于生成我们自己的现实。

当观念引导我们以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时,这就成为自我实现预言,即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
第二章;从众
从众(conformity):从众是一种在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顺从(compliance):是指在他人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去做的倾向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三者的关系:
从众不仅仅是与其他人一样的行动,还指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

从众不同于你独自一人时的行动和思维。

因此,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个人是否从众的关键是,当你脱离群体时,你的行为和信念是否仍保持不变。

有时我们会顺从某种期望或要求,但并不真正喜欢这样做。

这种由外部力量施压,而违心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

我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逃避惩罚。

如果我们的顺从行为是有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

有时我们真的相信群体要求我们所做的事情理所当然。

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变色龙效应:个体会无意识的模仿他人的动作、表情、口音乃至呼吸的频率和情绪。

更重要是模仿行为;例如:欧洲不少男孩模仿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形象
预测从众的因素;
①群体规模:
②一致性:个体为了保持与团体的一致性而从众
③团体凝聚力:一般情况下,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更大。

④地位:地位高的人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服从实验中地位低的人比地位高的人更愿意服从研究者的命令。

⑤事前承诺:对组织做出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

但个体一旦对自己的立场做出承诺,就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而从众。

⑥公开的反应:社会压力
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
a.规范影响:指个体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性,会去服从群体规范。

b.信息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和观点作为我们从众的基础,被称之为“信息性社
会影响”。

因为人类有这样的倾向,我们需要以别人为信息来源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

参照群体:又叫做标准群体,指该群体的目标、标准、和规范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和效法的样板。

有规范功能和比较功能。

若个体把某一群体视为自己的参照群体,则该群体的活动目标,标准和规范就会对其行动发生约束作用,个体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参照群体的规范对照自己的行为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第三章:亲密关系
名词解释:
(1)曝光效应: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

我们喜欢熟悉的人,当我们面对不同与自己的人时会产生原始的偏见。

出现频率越高越能增加喜欢的程度。

如何增加对别人的喜欢?
(1)主动接近:接近性更容易产生喜欢
(2)增加相互交往的频率:事实上,地理距离并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即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频率才是关键。

(3)增加对身边人的喜欢:易得性:很显然,我们很少有机会认识一个不同学校的人或住在另一个城市的人。

所以一般伴侣朋友的产生来源于所在圈子的附近
(4)产生好的相互交往预期: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的,很容易相处的,这种预期的喜欢能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

(5)曝光效应:出现频率越多,人们看到的次数就多,因此更熟悉,熟悉诱发喜欢。

(6)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人们为什么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自尊和吸引
爱情的分类(Lasswell 和Robsenz)
①浪漫式爱情:爱是强烈的情绪体验,一见钟情,外表吸引力是此类爱情的前提条件。

②占有式爱情:对爱人有一份狂爱,容易嫉妒,完全被对方迷住。

③好朋友式爱情:爱情经由友谊共同爱好及逐步自我展露而慢慢成长起来令人愉快的亲密关系。

④实用式爱情:彼此都感到合适,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需要,追求满足而非刺激。

⑤利他式爱情:强调爱情中无条件的关怀,付出及对对方的谅解。

⑥游戏式爱情:不能保证承诺,目的是为了寻求刺激。

第四章:群体决策
他人在场的影响?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能够提高人们做简单的任务的准确性,这个叫社会
助长作用
●社会唤醒效应:他人在场可以增强个体的优势反应(正确反应仅仅出自简单
或掌握的非常好的任务中)。

●拥挤现象:拥挤的房间里的高唤醒趋向于给个体增加压力。

然而,在分隔成
许多空间的房子里,个体能够退回到其私人领域,故而拥挤所带来的压力会小一些。

●当我们面对一两个人讲话的时候我们不那么容易结巴,当面对一大群听众时,
我们讲话会更加口吃。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
◆评价顾忌: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如何评价我们。

他人评价引发的自我关注,也会干扰我们熟练掌握的自动化行为。

◆分心:分心是指注意他人和注意当前任务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样会使认知系
统负荷过重,这样就会引起唤醒
◆纯粹在场: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现:
导致群体成员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
(1)无懈可击的错觉—群体都表现得过分自信,以至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危险警报
(2)群体道义毋庸置疑—群体成员接受了其所在群体内在的道义,却忽略了它在伦理和道德上的其他问题。

群体成员在想法上变得越来越接近
(1)合理化—比起自省和重新考虑以前的决定,群体以集体投票的方式将决策合理化减少挑战
(2)对对手的刻板印象—往往认为自己的对手不是太难于协商,就是太弱小太愚蠢
群体会受制于追求一致性的压力
(1)从众压力—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和计划提出疑问的人,而且
有时候这种抵制并不是通过讨论而是针对个人的嘲讽来实现
(2)自我审查—“内阁进行的那些重要会议中保持了沉默,即使提出反对意见也无济于事,我仍将被人们忽略,这样的念头压倒了我的愧疚感”
(3)一致同意的错觉—表面上的一致性坚定了群体的决策;从众的压力压制了一切异议,异议的缺乏造成了一致同意的错觉
(4)自我指向的心理防御—有些成员会保护群体,使那些质疑群体决策效率和道义的信息不会对群体构成干扰。

“不要把话题扯远了”;总统的“心理卫士”,使他不会受到相反事实的侵扰
问:如何预防群体思维?
(1)公正——不偏向任何立场。

在群体讨论的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明自己的立场,因为这样会妨碍信息共享,导致决策的质量降低。

(2)鼓励批评性评价;设置一个“魔鬼代言人”。

如果能有一个真正的反对者就更好了,这会刺激原来的想法并使群体对反对意见持开放态度。

(3)有时可以将群体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

(4)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5)在实施之前,召开被称为“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第五章:态度和行为
(1)态度是?是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结构。

是外界刺激与个体之间的中介因素。

(2)外显态度的解释:外在显示出来的态度,是我们意识到的并且易于报告的态度。

这种态度不一定是最真实的态度
(3)内隐态度的解释:内在隐藏起来的态度,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

内隐的态度一定是最真实的,但是真实的态度不一定是内隐态度。

(4)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外显态度的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

同时利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共同来预测行为可能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更准确。

真实具体的态度才可以预测态度。

通过对行为的态度认识、对主观的标准参照、对感知到的控制,从而产生行为意向,最终产生行为。

个体的态度、知觉到的社会规范和控制感共同决定了个体的动机,从而指导行为。

相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总体态度,人们对慢跑的特定态度能更好地预测其慢跑行为
在两种条件下态度一定能够预测行为:一,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二,态度与观察到的行为存在具体的相关。

(5)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1)自我表露
(2)自我辩解
(3)自我知觉
解释:
(1)自我表露(印象管理):
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直受赞许的形象。

我们通过推诿、辩解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2)自我妨碍: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自我妨碍有利于我们把失败归于一些暂时的或外在因素,而非自己的天赋或能力的匮乏,从而可以保护我们的自尊和公众形象。

(3)自我辩解:认知失调,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

失调感最小化的方法之一是选择性接触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

失调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因此,如果我们感到失调,也许有些虚伪,我们就会产生改变自己的压力。

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中认为吸烟很危险的比例要小很多。

行为影响态度的三理论;
(1)自我表露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但与此同时,有证据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时,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失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失调,态度也改变的越多。

(3)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

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