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思维

1.自我

(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构造: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资的一致性:解释经历;决定期待。

(4)自我的形成与开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强(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拟,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承受反响,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

(1)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展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那么:共变原那么;排除原那么;折扣原那么;协变原那么(凯利认为,协变原那么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那么和排除原那么。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进展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展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4)归因偏差:根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效劳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局部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局部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二)社会思维

1.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1)社会知觉的含义:个体对他人、群体、自己以及对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

(2)印象形成:

①印象形成的含义。

②印象形成中的效应: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又叫晕轮效应;慈悲效应,又称正性偏差;刻板印象。

③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阿希,通过印象实验)。

(3)社会知觉的图示:图示又称基模,是组织信息的方式,帮助人们认知世界和解释世界。泰勒和克劳克区分了四种图示,即人的图示、自我图示、角色图示和社会事件图示。

(4)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因素:

①认知启发:代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易得性启发);调整性(锚定性)启发。

②投射作用。

③情感卷入。

④隐人格理论(门外汉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开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即一套关乎人格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达出来,甚至个人意识不到。伯曼等人又把这种理论称作相关偏见。

⑤情绪的泛化。

(5)社会判断的含义:个人对社会性质的自我主观意识,也可以指社会舆论对某人、某事的评论,具有实践性、预见性、稳定性。

(6)社会判断理论:里夫和霍夫兰德认为,人们在对它物进展判断时,如果他们自己已经持有某种判断的参照标准,那么在实际的判断过程中,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相差越大,那么人们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比实际上相差得更大,即比照效应,如逃课人和摔婴儿的人相比,会得出逃课的人不坏的结论;假设被判断的事物与参照标准比拟相似,那么人们会倾向于将其判断为更加相似的,即同化效应。

(7)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经典实验为"亚洲疾病问题"实验。

(三)社会思维

1、社会态度

(1)态度的含义: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其中,情感成分往往占主导地位。

(2)态度的功能: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

(3)态度形成:凯尔曼认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化三个阶段。

(4)态度转变: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即发生在承受者身上的态度改变,要涉及传递者、沟通信息、承受者和情境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原因。

①传递者:威信、立场、意图及吸引力等。

②沟通信息:信息差异、畏惧(中等强度最好)、信息倾向性(文化水平高、卷入深,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效果好;文化水平低、卷入浅,单一倾向的信息效果好)、信息提供方式(口头比书面效果好,面对面比群众媒介效果好)。

③承受者: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自尊高、自信不容易转变,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易改变)、个体心理倾向。

④情境:预先警告(具有双重作用)、分心(要分散承受者对沟通信息的注意)、重复(要中等)。

(5)态度转变理论。

①平衡理论-POX模型。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海德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这种紧的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成功。人们在转变态

度时,往往遵循"最小费力原那么",即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平衡。在模型中,P-O 的关系最重要。

②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费斯汀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即心里紧。为了克制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如:改变态度。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曾经设计了一个移动线轴和移动方栓的任务来证明认知失调理论。

③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人们是按照以尽量小的"本钱"换取尽量多的"收益"的原那么行动的。在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时,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态度转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会对诱因进展周密的计算。态度时肯定因素(得)与否认因素(失)的代数和,即个体持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

(6)态度的测量。

①量表法:单维量表,如瑟斯顿等距量表、里克特累加量表;多维量表,如奥斯古德语义区分量表,博加达斯社会距离量表。

②投射测验。

③行为反响量表。身体距离、生理指标等。

2、隐社会认知

(1)隐社会认知含义:由格林沃尔德和伯那基提出,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历,但这一经历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2)隐态度:

①隐态度的研究:晕轮效应;纯粹接触效应(日久生情)。

②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双态度模型:人们对于同一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能被人们所意识到的、所成认的外显态度,一种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隐态度。

(3)隐自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