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市场营销》教案设计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国际市场营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
o掌握国际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o熟悉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的制定与实施。
2.能力目标:o能够运用国际市场分析工具,识别并评估国际市场机会与风险。
o能够根据国际市场环境,制定初步的国际市场营销计划。
o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适应不同国际市场的文化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
o鼓励创新思维,勇于面对国际市场挑战。
o强调团队合作,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国际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难点内容:跨文化营销策略的制定、国际市场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国际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和概念。
-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市场案例,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实验法:通过模拟国际市场环境,让学生制定营销策略并模拟实施。
-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在线平台等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资源-教材:《国际市场营销》(最新版)-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实验器材:市场营销模拟软件-多媒体资源: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视频、课件、在线互动平台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4-5人,确保每组成员背景多样,促进多角度思考。
-维持纪律:明确课堂规则,使用计时器控制讨论时间,确保课堂秩序。
-激励机制:设立“最佳团队”、“最佳表现个人”等奖项,激发学生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每节课结束前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布置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商务最基本的形式是A.国际投资B.国际贸易C.国际经济技术合作D.特许经营2.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各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那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总体趋势是A.就业人口从农业和工业向服务业转移B.就业人口从农业向服务业和工业转移C.就业人口从农业和服务业向工业转移D.就业人口从服务业向工业和农业转移3.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活动的数量和种类是由A.价格体系的变化决定的B.消费者决定的C.厂商决定的D.供求关系决定的4.下列国家中不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的是A.美国B.加拿大C.巴西D.墨西哥5.10.个人主义文化最盛行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印度D.中国6.由于教育的差异;会导致A.对不同消费品的偏好相同B.对同一消费品的偏好相同C.对相同的产品的接受程度相同D.对相同的产品的接受程度不同7.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A.国有化B.外汇管制C.劳工政策D.通货膨胀8.EDI是指A.电子政务B.电子数据交换C.电子订货D.电子邮件9.一般来说;员工为工作花费时间最多的国家是A.日本B.英国C.法国D.美国10.不允许放高利贷的宗教是A.天主教B.伊期兰教C.印度教D.新教11.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A.乌拉圭回合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12.最基本的企业营销组合工具4P是指A.产品、价格、计划、促销B.产品、价格、计划、请求C.产品、价格、渠道、促销D.产品、价格、计划、渠道13.对于国际商务活动而言;有两种成本是至关重要的;即A.生产成本与沟通成本B.沟通成本与运输成本C.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14.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流通货币是A.美元B.欧元C.英镑D.日元15.一个公司打入国际市场的途径中;出口打入模式主要是指A.有形商品贸易B.无形商品贸易C.技术贸易D.许可证贸易16.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A.海洋运输B.航空运输C.内河运输D.公路运输17.在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A.世界语B.汉语C.日语D.英语18.人口总量是研究市场容量时必须充分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A.人口总量决定着各类商品的需求量B.人口总量决定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C.人口总量决定着奢侈品的需求量D.人品总量决定着高档商品的需求量19.外汇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的汇率波动造成的A.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B.企业负债价值的变化C.企业利润的变化D.企业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变化20.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是A.美国B.加拿大C.墨西哥D.阿根廷21.战略联盟的目的旨在增强企业间的A.短期竞争优势B.临时竞争优势C.长期竞争优势D.长期合作关系22.全球战略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综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求得A.市场最大化B.价格最优化C.成本最小化D.需求最大化23.企业把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的战略;被称为A.产品差异化战略B.成本集中战略C.集中战略D.市场竞争战略24.24.商品和资金的主要输出国;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是A.工业化国家B.亚洲国家C.发展中国家D.落后国家25.经济联盟组织的产生A.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结果B.减少了市场的复杂性C.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D.非成员国企业进入联盟的难度提高26.以下国家中;时间观念最差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巴西D.俄罗斯27.企业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就是所谓的A.市场领先战略B.成本领先战略C.市场扩张战略D.成本扩张战略28.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主要区别是A.国际营销费用高B.国际营销利润高C.国际营销语言复杂D.国际营销环境复杂29.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A.降低经营风险B.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最低C.融资成本最低化D.盈利30.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是A.ISO B.ISAC.IMFD.SOS31.绿色壁垒是指A.技术标准B.卫生检疫规定C.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D.环保标准32.以下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是A.地方保护B.价格歧视C.假冒伪劣D.反倾销33.决定市场需求水平的直接因素是A.人口B.收入C.偏好D.消费模式34.国际营销实践中最富有挑战意义的环境因素是A.政治法律环境B.社会文化环境C.经济环境D.技术环境35.航空运输的优势是A.运量大B.速度快C.运费低D.对包装要求高36.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被称为A.学习经济B.规模经济C.规模扩张D.竞争经济37.国际市场定价目标一般是指A.利润目标B.市场份额目标C.利润目标、竞争目标D.利润目标和市场份额目标38.规模经济思想的核心是A.以低成本制造小批量的标准化产品B.以低成本大量制造标准化产品C.以高成本制造大批量的产品D.以低成本制造标准化产品39.按照是否拥有商品所有权;国际市场中间商可分为A.经销商和进口商B.经销商和代理商C.经销商和直销商D.代理商和进口商40.属于企业竞争战略目标特征的说法是A.目标必须是一致的B.目标必须是经常调整的C.目标必须是模糊的D.目标必须是短期的41.一般地讲;不宜转让的技术是指该技术正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A.创新阶段B.成长阶段C.成熟阶段D.衰退阶段42.在加拿大魁北克;商务和教育的官方语言是A.英语B.德语C.法语D.意大利语43.拉美第一经济大国是A.墨西哥B.巴西C.智利D.秘鲁44.南美洲主要经济大国为A.乌拉圭、巴拉圭B.巴西、阿根廷C.智利、秘鲁D.玻利维亚、乌拉圭45.以下不属于政府的政治干预的行为是A.没收、征用和国有化B.本国化C.政治冲突D.外汇管制46.以下国家中;权力距离水平最高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印度尼西亚D.中国47.以下国家中属于国家指导经济的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48.SDRs的全称是A.特别提款权B.一篮子货币C.欧元D.美元49.下列经济联盟组织中属于关税同盟的是A.欧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东盟50.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相同的广告策略、广告信息和创意叫作A.广告统一化B.广告一致化C.广告系列化D.广告标准化51.对企业战略和业绩水平发挥根本性作用的资源和特长;就是企业的A.基本竞争力B.市场竞争力C.核心竞争力D.资源竞争力52.最常见的贸易壁垒是A.关税B.配额C.许可证D.外汇管制53.欧盟内最早实施的一项共同政策是A.共同地区政策B.共同社会政策C.共同农业政策D.共同渔业政策54.出口许可证制度是一种A.非关税壁垒B.鼓励出口措施C.出口管制措施D.最惠国待遇55.被并称为当今世界体制三大支柱的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A.WTO B.GATTC.ITOD.EU56.由于服务贸易提供的是非实物形态的某种特殊使用价值;因而又被称做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技术贸易D.实物贸易57.非关税壁垒cA.必须通过立法规定B.使用时是很僵化的C.具有很大的针对性D.很难具有隐蔽性58.国际企业不适合将生产地点选择在dA.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C.汇率稳定的国家D.贸易壁垒比较大的国家59.企业采取跨国战略的基本着眼点是在全球范围内bA.形成价格竞争力B.转移核心竞争力C.转移利润D.形成新的市场需求60.一个公司打入国际市场的途径中;出口打入模式主要是指 aA.有形商品贸易B.无形商品贸易C.技术贸易D.许可证贸易61.目前世界上经济最落后、最贫困的大洲是d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非洲6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是cA.北美自由贸易区B.南方共同市场C.欧盟D.东盟6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高于发展中国家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高于发达国家C.人口增长率与国家经济发达程度之间没有关系D.随着收入水平上升;人口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64.EDI是指bA.电子商务B.电子数据交换C.电子订货D.电子邮件65.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是dA.乌拉圭回合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66.商业文化的核心因素是dA.激励机制B.时间观念C.空间文化D.工作态度67.IMF是指a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国际标准化组织D.国际航空组织68.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区别主要体现在DA.经营观念的演进B.企业结构的不同C.经营商品的不同D.营销环境的变化69.分析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主要根据AA.人口状况和收入水平B.经济状况和类型C.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D.恩格尔系数70.国际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BA.信息收集B.认识过程C.买后感受D.挑选过程71.有效的市场细分应具有的特征是DA.广泛性B.相似性C.区域性D.可盈利性72.属于直接出口形式的是CA.与国外企业合资经营B.经本国贸易公司出口C.在国外市场设立销售机构D.授权国外企业使用商标73.制造商用一个品牌来命名自己所有的产品;这是AA.统一品牌策略B.系列品牌策略C.个别品牌策略D.组合品牌策略74.一个企业将价格降至竞争者不得不离开该市场;这是AA.掠夺性定价B.撇脂定价C.转移定价D.渗透定价75.当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都明显上升;这表明产品处于BA.成熟期B.成长期C.投入期D.发展期76.二手资料经过多次转载容易出错;必须注意其CA.充分性B.相关性C.准确性D.滞后性77.在企业所在国以外的国家进行的调研项目属于DA.多国调研B.交叉文化调研C.跨国调研D.国外调研78.间接渠道比直接渠道的优势是AA.迅速开发市场B.直接接触最终用户C.节省流通时间D.节省流通费用79.国际分销中具有速度快、运量大的特点的运输方式是BA.公路B.铁路C.空运D.海运80.采用标准化促销信息的根据之一是AA.规模经济B.文化差异C.形式相同D.法律区别81.在一段时间内每个受众接触同一广告的次数是广告的BA.到达率B.频率C.持续性D.总强度82.国际公共关系促销方法有CA.营业推广B.价格折扣C.新闻发布D.红利分成83.在国际营销中;短期效果明显的促销方式是 CA.广告促销B.公共关系C.营业推广D.联合促销84.分销商与代理商的根本区别在于 AA.拥有产品的所有权B.签订合同C.提供市场信息D.拥有产品的定价权85.哪种类型的企业购买决策过程最复杂 BA.直接再购买B.首次购买C.修正再购买D.互惠购买86.为了对付货币波动;当本国货币为软货币时;企业可以 AA.进行价格竞争B.尽量用所在国货币开支C.在当地市场贷款扩大经营D.使用易货贸易87.根据竞争产品平均价格来确定企业的产品价格属于 AA.随行就市定价法B.标准化定价法C.心理定价法D.成本加成定价法88.企业给销往各地市场的产品都制定统一的出厂价格;这是 AA.标准化定价法B.多样化定价法C.主动竞争定价法D.地心定价法89.以下哪项为服务产品的特点 CA.同质性B.不易消失性C.不可分割性D.有形性90.在欧盟;宝洁公司推出超浓缩的织物软化剂利诺Lenor;以可重装的塑料袋销售;从而节省了包装材料的85%..这一做法属于 DA.强制性要求的产品适应B.文化要求的产品适应C.产品使用习惯的适应D.环境保护要求的适应91.对于市场规模、潜力大的国家应考虑采用哪种进入模式 CA.间接出口B.许可交易C.直接出口D.合同模式92.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企业将多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针对每个子市场分别制定营销组合方案..这种营销策略是BA.无差异国际营销B.差异型国际营销C.密集型国际营销D.细分型国际营销93.以下哪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属于二手资料 DA.通过访谈B.通过调查问卷C.通过市场试验D.通过报纸、刊物94.用一组与某产品的潜在需求量密切相关的变量来间接地估计该产品可能的需求量的方法是 BA.类比估计技术B.多因素指标技术C.回归分析技术D.风险评估技术95.记录所有的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以及单方面资金转移是A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官方储备项目D.经常项目盈余96.属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是 BA.人口状况B.风俗习惯C.国际关系D.国际争端97.印度、埃及和菲律宾等国经济属于CA.自给型经济B.原料出口型经济C.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D.工业化经济98.国际市场营销是指 CA.各国之间商品交换B.向他国出口产品C.跨国界的市场营销活动D.在某国生产产品99.国际市场营销的约束力是 CA.新技术革命的推动B.杠杆作用C.市场差异D.国内竞争的压力100.大众汽车公司推出多个品牌的汽车;这属于 CA.统一品牌策略B.系列品牌策略C.个别品牌策略D.中间商品牌策略101.企业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这种经营观念叫做DA.市场营销观念B.推销观念C.社会市场营销观念D.生产观念102.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是CA.生产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计划观念103.在一国国际收支项目中;国际工商企业一般情况下最关注的项目是AB.经常项目B.资本与金融项目C.官方储备项目D.错误与遗漏项目104.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的税收称为AA.关税B.所得税C.营业税D.增值税105.国际市场营销调研的最后一个环节是DA.问卷设计B.二手资料搜集C.数据分析D.撰写调研报告106.现代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什么为主的市场营销组合B107.企业给销往任何市场的产品都制定统一的出厂价格;这种定价法叫做DA.地心定价法B.竞争导向定价法C.成本加成定价法D.标准化定价法108.倾销是指企业将出口销售价格定得CA.高于“合理的价值”B.等于“合理的价值”C.低于“合理的价值”D.低于生产成本109.除了那些财力雄厚的企业以外;一般中小企业适宜DA.自己投资建立分销渠道B.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C.将产品交给政府去销售D.利用中间商来销售商品110.一般来说;国际分销渠道的设计直接影响和决定企业对国际市场营销的BA.依赖程度B.控制程度C.预测准确程度D.熟悉程度111.直接影响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着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市场的实现的国际促销方式之一是DA.国际广告B.人员推销C.营业推广D.国际公共关系112.国际上最古老的、所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促销方式是AA.展览会和交易会B.博览会C.商品交易所D.人员促销113.有关国际营销的各项经营活动计划的总和;叫做CA.国际营销策略B.国际营销战略C.国际营销计划D.国际营销控制114.企业要根据对国外市场的分析选择准备进入的国际市场;这就是AA.目标市场选择B.目标市场定位C.目标市场细分D.目标市场调研115.与市场营销的全球化对应的必然是CA.贸易全球化B.生产全球化C.品牌全球化D.产品组合多样化116.成员国相互取消贸易障碍;进行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作;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经济发展;这就是AA.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117.1958年1月1日由法国、前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成立的区域经济集团叫A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自由贸易联盟C.欧洲共同体D.欧洲联盟118.企业经营思想集中体现了它的BA.策略B.战略C.目标D.规划119.在国外市场进行促销的有效工具是AA.国际广告B.人员促销C.国际营业推广D.国际公共关系120.企业派出外销人员与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介绍企业产品并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的一种促销活动;叫C A.广告促销B.销售促进C.人员促销D.公共关系121.企业在国外销售产品的市场区域叫做企业产品的DA.分销渠道B.商品结构C.市场战略D.市场覆盖面122.被出口企业指定销售其产品的商号叫做AA.分销商B.代理商C.进口商D.供货商123.国际营销组合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是CA.质量B.广告C.价格D.数量124.跨国公司实施转移价格的目的是BA.优惠东道国B.降低公司的全球税赋C.打击竞争对手D.降低经营风险125.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实际过程来看;大多采取的进入方式是BA.先难后易B.先易后难C.先近后远D.先远后近126.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走出国门的第一步采取的进入方式是BA.直接出口B.间接出口C.合同制造D.特许经营127.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称为BA.国际流量B.国际收支C.国际储备D.国际借贷128.“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提出者是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凯恩斯D.曼昆129.千方百计推销产品;从扩大销售中获取利润;这种经营观念叫做BA.生产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130.以“顾客导向、整合营销;从顾客需求的满足中获利”为基本特征的经营观念叫做C A.生产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社会市场营销观念131.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DA.企业的发展战略B.企业的发展计划C.企业的品牌战略D.企业的经营观念132.影响国际市场营销最经常、最直接的法律环境因素是BA.国际法律B.东道国法律C.本国法律 D.母国法律133.与许可贸易具有相似之处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DA.管理合同B.合同制造C.间接出口D.特许经营134.在进行新产品构思的筛选时;下列标准属企业实力因素的是BA.产品价格B.经销经验C.市场潜力D.经销渠道13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开始投入市场;销售额增长缓慢的阶段称为AA.投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136.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产品和广告宣传的标准化策略称为CA.产品沿用;促销改变的策略B.产品改变;促销沿用的策略C.产品与促销直接沿用的策略D.产品和促销双重改变策略137.以阻止新的市场进入者为定价目标的企业;通常会BA.制定垄断高价B.制定较低的价格C.实行长期倾销D.实行掠夺性倾销138.在影响出口的众多因素中;通常激励企业出口的最主要因素是CA.市场需求B.进口国政策C.出口品成本D.企业管理水平139.企业目标是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CA.产品因素B.市场因素C.公司因素D.环境因素140.市场竞争状况属于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BA.产品因素B.市场因素C.环境因素D.公司因素141.国际分销渠道决策的核心问题是确定CA.出口商品的价格B.出口市场的分布C.到达国际目标市场的最佳途径D.出口交易合同的类型142.国际促销组合中;短期效益比较明显的是CA.国际广告B.外销人员C.国际营业推广D.国际公共关系143.信息传递的范围有限;单位成本费用很高;且合格的外销人员缺乏等问题;存在于B A.广告促销之中B.人员促销之中C.销售促进之中D.公共关系之中144.在制定企业国际营销战略时;应首先明确企业的CA.局部战略B.地区战略C.总体战略D.营销计划145.企业致力于达到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最低化;这样企业就可以低于竞争者的价格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就是通用公司竞争战略中的AA.全面成本领先战略B.产品差别化战略C.成本集中化战略D.差别集中化战略146.区域经济集团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是AA.优惠贸易安排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共同市场147.以农业为主;生产的产品大部分为自己消费;从事制造业和其它产业的人很少..这种经济发展状况属于A.自给自足经济B.原料出口经济C.工业化过程中经济D.工业化经济国家148.针对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劳工问题属于政治风险中的A.国际关系问题B.涉外经贸管制问题C.国民待遇问题D.公平问题149.国际经济联盟组织依照其经济结合的程度及相互依存的关系划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世界银行D.共同市场或经济共同体150.“以任何方式所取得的知识”是A.资料B.信息C.数据D.通讯151.针对国际市场一些特定问题和机会进行缜密研究的系统属于国际市场信息系统中的A.国际市场内部报告系统B.国际市场情报系统C.国际市场研究系统D.国际市场运筹学系统152.将自变因素予以控制;用以测量因变素的变化和影响的调查方法属于A.询问法B.观察法C.实验法D.问卷法153.在营销上实施产品成本降低、异样化和综合优势的国际营销竞争战略属于A.产品竞争战略B.市场竞争战略C.价格竞争战略D.服务竞争战略154.某产品的销量迅速增长;企业开始盈利;竞争者纷纷加入;这说明该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A.投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155.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形式来满足他人的需要称为A.教育B.保险C.咨询D.服务156.缩写GATS是指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服务贸易总协定C.通商航海条约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7.由母公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置具有产业技术经济联系的子公司所引起的贸易;属于跨国公司的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内部贸易D.外部贸易158.跨国公司通过收购方式对外直接投资的缺点是A.成功率低B.管理难C.竞争激烈D.融资难159.适宜市场追随者采用的定价策略是A.薄利多销策略B.按质论价策略C.最优价格策略D.随行就市策略160.较少采用人员推销方式进行促销的产品是A.低价消费品B.高价消费品C.低价工业品 D.高价工业品161.公共关系的基本方法是A.直接沟通B.间接沟通C.双向沟通D.单向沟通162.国际市场营销渠道是指商品从一个国家的生产企业流向A.国外供应商的流程B.国外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的流程C.国外代理商或经纪人的流程D.国外生产企业的流程163.在分析国际市场政治环境时;衡量政治不稳定性的指标除了文化分裂外;还有A.没收B.征用C.宗教冲突D.政权的更迭率164.缩写GATT表示的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通商航海条约D.国际贸易法规委员会165.为了防止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来避减税的现象;出口国政府会采取A.出口国控制B.出口产品控制C.出口价格控制D.出口税收控制166.记录企业的订货、销售量、生产量、价格、存货、应收应付帐款等信息系统是国际市场信息系统中的A.内部报告系统B.市场情报系统C.国际市场研究系统D.市场运筹学系统167.由调查人通过亲自观看或用仪器进行记录的一种调查方法是A.询问法B.观察法C.实验法D.问卷法168.某产品在市场上普及并逐渐达到饱和;销售量趋于稳定;这说明该产品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A.投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169.企业和技术开发者都不宜转让某项技术;说明该技术正处于其生命周期的A.创新阶段B.成长阶段C.成熟阶段D.衰退阶段170.服务商品与有形商品相比;有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其价值与使用价值的A.同时存在B.转移分离C.同时转移D.相互替代171.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的企业;是其在产品市场上具有A.最大的市场占有率B.最优质的产品质量C.最高的产品价格D.最先进的生产技术172.有利于市场领导者企业降低成本和保持产品形象的营销策略是A.产品标准化B.产品单一化C.产品专业化D.产品一体化173.促销活动的首要任务是A.推销产品B.留住顾客C.树立形象D.传递信息174.化妆品以某种诱人的形象美和独特的气质美进行的广告定位;属于A.功效定位B.品质定位C.观念定位D.心理印象定位175.以自己的名义在本国市场上购买商品;再卖给国外买主的贸易商;统称为。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 考试内容:分为A/B部分 共100分
分
A部分: 单选题5分、简答题15分和案例分析40 B部分:选答题(四个题目选答两个问题)40分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RKETING
第一章 国际贸易优势
▸ 1.1 国际贸易的起因
国际贸易有助于某些国家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同时, 也使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国家之间的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推广, 这对欠发达国家有特别的益处。
▸ 28.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HK) 香港中文大学
▸ 31.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Singapore(SG) 南洋理工大学 ▸ 33.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K) 首尔大学 ▸ 43.Peking University(PRC) 北京大学 ▸ 45.Korea University(SK)
贸易的原因 气候(英国与西班牙的种植物) 资源稀缺(中东的石油) 比较优势理论(中国代工,印度代工) 政治因素(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技术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别:瑞士的手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RKETING
▸ 1.1.1
有限的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人们称作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
国际贸易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优势 第八章 前沿问题
第二章 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
第三章 汇率的决定因素
第四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营销环境
国际市场营销
第五章 国际市场调研 第六章 国际营销组合 第七章 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和控制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
潜在进入者
供应商
讨价还 价能力
威胁
行业竞 讨价还 争者 价能力
顾客(买方)
威胁
替代品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取决于市场现有的阻碍和现存竞争者对新进入者的反应。 • 六种进入市场的阻碍:规模经济、产品的差异化、进入市
场的资本要求、成本优势、分销渠道开拓和立法干涉
重要性,供应商的转换成本与产品标准化程度。
(5)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 取决于市场上企业集中程度及其相对的市场份额、行业增 长速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及企业撤出行业的容易程度 。
• 根据波特的观点,上述每一种力量都需要分析,目的是: – 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从而提供抵御竞争的能力; – 通过战略性行为影响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借此提升 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 预期影响五种力量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并做出反应。
经济因素
• 失业率 • 经济增长率 • 通货膨胀 • 税收 • 利率 • 汇率
社会因素
• 生活方式及闲暇时间 • 文化 • 人口统计特征 • 时尚 • 教育 • 压力群体 • 环境
技术因素
• 新产品和服务 • 通信 • 信息技术 • 新制造流程 • 新材料 • 消费者期望 • 更新速度
3、波特五力分析
中在发现市场机遇和关注竞争者状况上。
•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前身为娃哈哈 集团公司进出口部门,以“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方针 为指导。 •出口部主要负责营销娃哈哈产品,同时兼顾娃哈哈的品牌 推广。经过近20年的努力,娃哈哈9大类产品已销往世界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2000万美金,主要进口国包括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英 国,阿联酋,南非等国家,产品主要包括瓶装茶饮料、饮用 纯净水、奶饮料、八宝粥和湿面等方便产品。
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技巧

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技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技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国际商务市场营销技巧。
一、市场调研和分析在进军国际市场之前,市场调研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竞争对手等信息对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以确定潜在的市场机会,并了解如何适应当地客户的需求。
二、多元化的市场定位策略国际市场的多元化要求企业采取灵活的市场定位策略。
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来开发和推广产品,并针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灵活的市场定位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在不同国家市场中取得成功。
三、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在国际商务市场中,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是吸引消费者并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品牌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或产品的外在形象,更是要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上的连接。
通过品牌宣传、线上线下推广等方式,企业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在国际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四、借助新媒体进行市场营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工具。
借助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和移动应用等新媒体渠道,企业可以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提高产品曝光度,并进行精准的市场推广。
通过定点广告投放、社交媒体营销等手段,企业可以更好地触达潜在客户,提高市场营销效果。
五、建立良好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非常重要。
合作伙伴可以提供当地市场的洞察和资源,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和市场环境。
通过与合作伙伴的联合促销、共同研发等方式,企业可以降低市场进入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互利共赢。
六、持续的市场营销创新持续的市场营销创新是在国际商务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企业应关注市场趋势和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创新的市场营销手段和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脱颖而出,赢得市场份额。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一.ppt

1.1.2 专业化
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 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 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 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 能生产4800枚。这种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显然是分工的结 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二是分工免除了从一个工序转 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备的 发明和使用。
1.1.1 有限的资源
可利用的资源称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 (p.8)
以土地为例,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套大房子,最好和紫禁城一样, 但是地球上有那么多空间容纳给每个人吗?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欲望是无限的,但 是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生产体系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不能得 到满足——这样的生产体系被称为经济体系。
20000单位 20000单位
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
思考 现在,随着中国物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也在逐
步增加,不少外国资本离开中国,那么我们想 一想为什么,我们不把企业开设在非洲,他们 的劳动力成本非常的低廉。
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
制定关于专业化和贸易可行性的任何决定,必 须把在世界范围内运输货物的成本以及运输造 成的环境影响考虑进去。
规模经济
婚姻的规模经济:人为什么要结婚? 如果企业提高它的产量,那么单位成本和平均
生产成本都能降低。这些成本优势被称为规模 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
技术经济 财务经济 管理经济 商业经济 风险承担经济 研发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
案例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名词解释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也叫世界贸易,全球贸易。
2、土地:在地表以下、河流中、海洋中、地面上能够发现的所有原材料以及生长子地面上的所有原生资源。
3、劳动力:人力的总和,由所有能够工作并且愿意工作的人们组成。
4、资本: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机器设备和厂房。
5、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制定决策和承担风险的组织,他们是资本、土地及劳动力的拥有者和雇佣者。
6、专业化: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叫劳动分工。
7、规模经济:对企业而言,为了保证盈利必须组织好自己的资源,以便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上述目标的一个方法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不仅能保证产量,也能带来成本上的优势。
如果企业提高他的产量,那么单位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都能降低,这些成本优势就是规模经济或大规模生产经济。
8、绝对优势:在利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国家更多的特定产品。
9、比价优势:一个国家生产某特定产品是,比另一国的效率相对更高,一国将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10、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成本,用另一种不能生产的产品来衡量。
11、第一产业:自然资源的开发。
12、第二产业:制造和建设。
13、第三产业:提供服务。
14、自给自足:一种与河网能够自我满足相关的活动,这意味着这个国家根本不可能从事贸易活动。
第二章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的一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所有外部交易。
2、经常项目:记录的是一个国家每一项进出口的产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分为两个部分,有形贸易账户和无形贸易账户。
3、资本项目:记录资产和负债的交易,进入一国的资产总额是进口资产,输出国家的资产总额是出口资产,资本项目的差额是进口资产额减去出口资产额。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第

技术转让
许可方将技术使用权授予 被许可方,被许可方需支 付技术转让费。
商标许可
许可方将商标使用权授予 被许可方,被许可方需支 付商标使用费。
合资与合作策略
合资企业
双方或多方共同出资成立一家企业,共同经营、 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合作项目
双方或多方合作一个项目,各自提供资源或技术 ,共同完成项目。
国际战略联盟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 销
2023-11-09
目 录
•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概述 • 国际市场分析 • 国际市场进入策略 •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案例研究
01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商务是指企业通过跨越国家边界进行商业活动的方式,而国际营销则是企 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市场营销活动。
02
国际市场分析
国际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
确定目标市场
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市场的规模、人口统计特征、地理位置等,以便为后续的营销 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分析市场增长趋势
了解市场增长率、市场规模等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应该进入该市场,以 及预测未来的市场潜力。
国际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双方或多方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共享资源和技术。
跨国战略联盟策略
跨国战略联盟
01
两个或多个不同国家的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共享资源和技术。
技术研发合作
02
跨国战略联盟在技术研发方面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新
技术。
市场开拓合作
03
跨国战略联盟在市场开拓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开拓新市场、扩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国际商务具有跨境性、复杂性、文化敏感性和竞争激烈性等特点。它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活动,还与政治、 法律、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
国际商务的重要性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商务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通过促进 国际贸易和投资,国际商务有助于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增加就业机会和财富积累。
满足消费者需求
03
投保政治风险保险
通过投保政治风险保险,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降低因政治因素导致的经济损 失。
法律风险的管理
了解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
对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商 业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
合规经营
确保公司的业务操作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避 免因违规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
寻求法律咨询
在开展业务前,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01
微观细分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行为等微 观因素对目标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 确定最具潜力的消费者群体。
02
03
市场规模评估
对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率和利润潜 力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制定拓展策 略。
进入模式选择
出口模式
通过将产品或服务销售到国外市场, 进入国际市场。
投资模式
通过在目标市场投资设立生产基地 或分支机构,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
财务风险的管理
做好财务审计和风 险评估
合理规避外汇风险
对目标市场进行财务风险的审 计和评估,包括当地的财务制 度、税收政策等。
采取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措施 ,如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合理 规划现金流等,以降低因汇率 波动带来的风险。
投保财务风险保险
通过投保财务风险保险,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财务风险 导致的经济损失。
国际商务与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与国际市场营销》总复习资料说明:1、加★的为重点掌握内容;2、注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3、选择题注意概念的辨析,教材里每章课后选择题一定要熟练;4、案例分析一定要结合案例来讨论,不能只顾概念的论述;5、要注意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以下资料供学员参考,祝各位考试成功!加油噢!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一、选择题知识点:★1、国际贸易的起因:资源的有限: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本国需要的资源;专业化: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国际间劳动分工可能,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2、可利用的资源被称为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3、扩大规模导致企业成本降低的称为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财务经济、管理经济、商业经济、风险承担经济、研发经济;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4、提出绝对优势理论的是亚当·斯密;提出比较优势理论的是大卫·李嘉图;★5、第一产业:开发自然资源,如石油勘探、钻井;第二产业:制造和建设,如石油加工;第三产业:提供服务,如石油销售;6、自给自足经济:不可能从事国际贸易活动。
7、边干边学:如果一国工人获得生产的机会,不同国家工人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会降低。
二、简答题:★1、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答:绝对优势是指利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商(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更多的特定产品;比较优势是指当一个生产商(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效率相对更高;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
绝对优势考察的是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更有效率;而比较优势理论则主张一国将集中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2、简述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战略性因素:有些事关国家战略问题的产品即便应该进口,但基于战略考虑也会由国内生产,即便违反了国际贸易理论。
政治因素:国家间是交友还是交恶也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建立联盟的国家会促进国际贸易,而非同盟国家甚至是对立国家则可能减少甚至不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商务策略与营销实践

国际商务策略与营销实践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何制定有效的国际商务策略和营销实践,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
一、国际商务策略1、制定全球化战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在全球市场上扩展业务。
制定全球化战略需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法律环境。
2、合作或并购当地企业对于企业来说,合作或并购当地企业是一种快速进军国际市场的方式。
通过对当地企业的了解和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法律环境,提高在当地市场上的竞争力。
3、拓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企业扩展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和规定,以及当地的法律和文化环境,制定相应的贸易策略。
二、营销实践1、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的选择非常重要。
企业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以提高企业在当地市场上的竞争力。
2、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客户。
3、网络营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企业可以利用网络营销的方式扩展国际市场。
企业需要建设和维护好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借助网络营销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总之,制定有效的国际商务策略和营销实践,对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法律环境,合理制定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和营销策略,以提高竞争力和市场认知度。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11746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1.国际贸易的起因1)由于气候差异,有的国家无法生产某些产品,国际贸易有助于某些国家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服务;2)国际贸易有助于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3)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对不发达国家有很大益处;4)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5)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生产自己具有专业优势的产品,有助于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2.资源(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
3.专业化: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称为劳动分工。
专业化生产的主要优点:●雇佣的每个员工能够做他们最擅长的工作;●在不断地重复一项任务中掌握熟练技术;●减少对工具的需求成本,可以购买专业的机器设备;●无需转换流程,节约时间;●与学习全部流程相比,工人只需学习部分流程,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掌握专门的技能;●雇主能更准确地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4.规模经济:企业通过提高产量,单位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都能降低,这些成本优势被称为规模经济或大规模生产经济。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财务经济、管理经济、商业经济、风险承担经济、研发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劳动力集中培训学习求职带动的教育培训、支柱产业需要的支持性的辅助产业、支持性服务产业、产业聚集带来的机会和声誉影响。
5.产业分级:第一产业: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6.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
是指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商(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更多的特定商品。
因此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优势。
7.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理论。
当一个生产商(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效率相对更高。
7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7.3 国际市场营销的控制与协调
• 威胁 – 例如:激烈的市场竞争,新法律、技术更新、新立法 等(外部)。 – 抵制变化的老员工(内部)
2、Pest分析
• 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 Economic )、社会 因素(Social)和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对企业的 影响。
政治因素
• 政治稳定性 • 政治体制 • 政府经济政策 • 政府经济计划 • 立法
• 根据波特的观点,上述每一种力量都需要分析,目的是: – 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从而提供抵御竞争的能力; – 通过战略性行为影响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借此提升 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 预期影响五种力量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并做出反应。
7.1.5 市场营销战略
1、安索夫产品—市场矩阵
现有产品
新产品
现有市场
如果定期检查这些策略,将确保企业:
– 拥有可用于制定计划、预测和制定决策的客观数据; – 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 – 了解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和期望; – 为行政人员提供培训和开发,藉以提升其处理问题和开
发新方法方面的技能; – 理解并应对政府决策; – 通过展现对环境的敏感性来提升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
7.2.2 制定计划的步骤
• 国际市场营销计划在概念上与其他业务计划稍有不同。它 提出了如下核心问题: – 企业业务应该向哪个方向进军? – 怎么才能达到目标? – 需要何种资源? – 目标是否会实现?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培训课件

•国际商务概述•国际营销策略与技巧•国际市场环境与文化差异目录•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01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国际商务的重要性促进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和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推动全球化增强企业竞争力历史国际商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但真正的国际商务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时期。
发展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商务得到了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同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国际商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商务的历史与发展01市场调研与分析总结词了解目标市场,把握消费者需求详细描述通过市场调研,收集目标市场的信息,包括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市场规模等,为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品牌定位与推广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详细描述产品定价与促销拓展销售渠道,优化销售过程详细描述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分销渠道,如直销、代理商、电商平台等,扩大产品的销售覆盖面。
同时,对销售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提高销售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结词分销渠道与销售管理VS01政策风险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政策规定和法规要求,国际商务活动中需深入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相关政策,以降低潜在的政策风险。
政治稳定性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可能导致经济波动、政策变化和投资风险增加。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自由贸易协定等,对国际商务活动的盈利性和市场准入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环境与政策风险经济环境与市场需求030201社会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宗教信仰与价值观社会文化环境与消费习惯技术环境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市场潜力和增长机会技术发展01跨文化沟通与谈判总结词详细描述商务礼仪与语言文化总结词详细描述总结词良好的客户关系是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可以增强双方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无形贸易差额:无形贸易差额是无形商品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
7.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的的计算式基于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价格得出的,即为基期。
8.双边贸易:发生在两个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活动。
9.多边贸易:同时发生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贸易活动。
10.硬通货:由于贸易条件对一国有利而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这种货币就是硬通货。需求增加意味着货币的对外价值上升。
4.资本:除货币之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机械和建筑物。
5.企业:指从事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组织工作的机构,它们制定决策并承担风险。是资本、土地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雇佣者。
7.劳动分工:指工作和流程的分工。
12.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特定商品的成本,它用我们不能生产的另一种商品来衡量。
13.自给自足:是从事贸易活动。
i.贸易贸易的制约因素:
(1)货币的相对值的变化,给交易过程带来的困难。
(2)战略性因素:有些事关国家战略问题的产品即便应该进口,但基于战略考虑也会由国内生产,即便违反了国际贸易理论。
(3)政治因素:国家间是交友还是交恶也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建立联盟的国家会促进国际贸易,而非同盟国家甚至是对立国家则可能减少甚至不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b.可利用的资源(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
c.专业化: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称为劳动分工。
专业化生产的主要优点:(1)雇佣的每个员工能够做他们最擅长的工作(2)在不断地重复一项任务中掌握熟练技术(3)减少对工具的需求成本,可以购买专业的机器设备(4)无需转换流程,节约时间(5)与学习全部流程相比,工人只需学习部分流程,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掌握专门的技能(6)雇主能更准确地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d.规模经济:由于大规模经济运行或大规模生产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优势。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指在企业内部节省资源)和外部规模经济(指一种产业集中在某特定地区,坐落于该区域的企业便能获得某些优势)。
(1)内部规模经济:技术经济:使企业实现劳动分工;财务经济:使企业获得更低的融资利率,有更多的资金来源;管理经济:聘请专门人才,有助于实现更多的管理经济;商业经济:企业大批量采购,可以获得较大的折扣,降低生产成本;风险承担经济:更多了解业内行情,迅速感知市场的变化,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成本;研发经济:可以设计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或者新的生产流程。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1.土地:一切原材料的总称,指所有在地表下、地表以上、河流中、海洋中能够发现的和任何在地表上生长的材料。
2.劳动力:指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所有人形成的劳动力、人类的努力和人类所从事的劳动的总和。
3.边干边学:现代理论,含义指一国工人获得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不同国家工人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会降低。
g.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理论。一个生产商(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效率相对更高。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h.比较优势理论概述:首先判断一国在生产哪种商品或提供哪种服务方面效率最高;其次,该国应该集中生产该种产品或提供该项服务,并使其产量最大化;最后,每个国家应该按照一个公平的汇率自由贸易。
禁运:是一种限制贸易措施,包括强行全面禁止进口特定商品,主要是通过取消进口商品的数量来限制贸易。
18.贸易战与倾销:
贸易战:与迅速变化的贸易限制和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有关。虽然一般的贸易战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但在此期间经济资源会被无效率使用。
16.汇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17.关税、配额与禁运的区别:
关税:是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强制向进口商品征税。关税可能是特定的,也可能是从价的,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减少进口数量来限制贸易。
配额:是一种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设定进口商品的数量的具体限度,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进口数量来限制贸易。
11.软通货:由于贸易条件对一国不利而导致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货币的对外价值下降。
14.平衡项目:被引入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项目,用以确保收支表的全面平衡。平衡项目通常应用于出现错误或者信息遗漏的情况。
15.储备项目:政府所持有的可以用来保证收支平衡的的大量货币。政府持有储备项目的三种形式:本币、外币、黄金。
a..国际贸易的起因:根本原因是资源的有限(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本国需要的资源)和专业化(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国际间劳动分工可能,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国际贸易的细分起因和优点:(1)由于气候差异,有的国家无法生产某些产品,国际贸易有助于某些国家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服务(2)国际贸易有助于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3)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对不发达国家有很大益处(4)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5)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生产自己具有专业优势的产品,有助于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第二章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一国与另一国或全世界全部外部贸易的财务报告。
2.贸易平衡: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趋于平衡,一般指基本平衡,因为纵观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绝对平衡几乎不存在。
4.有形贸易差额:指那些可以看到或触摸到物品的贸易。有形贸易差额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也称为贸易差额。
(2)外部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劳动力集中培训学习求职带动的教育培训、支柱产业需要的支持性的辅助产业、支持性服务产业、产业聚集带来的机会和声誉影响。
e.产业分级:第一产业: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f.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是指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商(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更多的特定商品。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