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定稿)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思维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美术课程往往集中于技法和表现形式,忽视了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通过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美术课程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全面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美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情况,深入挖掘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美术课程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核心素养概念的深入理解,探讨如何结合美术教育的特点,实现素养教育的有效落实;二是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不同核心素养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方式,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三是对目前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旨在为美术教育领域的教师和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
2. 正文2.1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素养视为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要求。
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审美观念等方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美术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具备良好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能够发现和欣赏美的存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对美的认识和评价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
浅谈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浅谈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在当今社会,教育评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且必要的教育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评估中,通常仅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忽略了学生的其他潜能和能力的发展。
因此,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兼顾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美术素养。
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绘画技巧和美学意识的一个重要学科,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该考察学生的美术表现和美术素养发展。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以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并促进其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首先,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美术表现能力是学生将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情感通过绘画等形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评价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评判其表现能力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表演、演讲等形式进行评价。
其次,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美术创造能力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启发性问题和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评价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估,评判其创造能力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思路进行评价。
再次,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能力是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感受、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欣赏经典艺术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评价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或书面作品进行评估,评判其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情况。
最后,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批判能力。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功能进行了有效地整合,能够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供有效保证。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和问题进行深入地学习和探究,这样才能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目标和效果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力保证学生的美术知识素养得到应有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创新模式一、采用比较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所谓比较式学习法,主要采用分析对比的思维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法应用到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独特的美术欣赏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来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从而在拓展学生思维知识视野的同时,让学生的美术鉴赏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升。
比较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可以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指的是将同一时间段以内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后者指的是将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不做任何划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建立从点到面的思维知识框架,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提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质量。
关于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具体选择和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教训内容,确保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保持高度的一致。
例如,教师在开展湘版高一上册美术教材“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的课堂教学中,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有:深刻理解“形似”与“神似”的内涵和区别;以中西美术作品为例,分析两者在形似和神似艺术取向方面的区别。
当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可以选择比较教学模式。
首先,带领学生将现代化的中外美术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对当代背景下中西美术作品在形似与神似方面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差异进行准确的了解,然后再运用纵向比较法,让学生分析比较早期中西美术作品在追求形似与神似方面的差异,通过两种方法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中西美术作品在形似与神似艺术方面的发展演变过程,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思维和能力。
基于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研评”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研评”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美术新课标的“教学研评”一体化的实践,并探讨其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美术新课标作为美术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旨在推动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教学研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评价方式,具有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潜力。
将美术新课标与教学研评进行一体化实践,有助于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提升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评价效果。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教学研评一体化一、美术新课标的实施意义美术新课标的实施基于社会需求的变化,新课标的制定有助于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美术新课标满足了当代社会对美术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提升教学活动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发生了变革,教师需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引入美术教学中。
基于美术新课标的制定,美术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美术新课标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自主思考、独立表达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美术新课标提出,美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欣赏、理解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并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二、美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美术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旨在提供指导和规范,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美术教学。
美术新课标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包括绘画、造型、色彩、艺术鉴赏等多个方面。
它涵盖了不同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以及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传统形式。
美术新课标还为教师提供了各种教学活动方法,包括艺术实践、观察、讨论、创作和展示等。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1. 引言1.1 介绍美术学科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探索和评价策略的分析,为中学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美术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将美术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情趣、创造力、综合表现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素养不仅是美术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重要素养。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背景美术学科一直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而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术学科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学科学习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审美能力、创造力、表现力、文化素养等。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是学习美术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美术教师对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感到困惑。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希望能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通过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探索以及评价策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和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2. 正文2.1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对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的培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1. 引言1.1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创造力、文化意识、表现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表现能力,帮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学美术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美术学科学习中收获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中学美术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美术学科教育的有效传递和实践。
1.2 中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当前,中学美术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技法的传授和作品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普遍缺乏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美术教学往往停留在纸面上,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在当今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生希望通过美术学习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传统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中学美术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美术教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2. 正文2.1 整合课程内容与素养培养整合课程内容与素养培养是中学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和素养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美术技能和素养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表现表达能力。
在整合课程内容与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可以引入一些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在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领域进行实践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美术学科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探讨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培养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
中学美术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入手,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1.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美术教学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教学,例如校园里的树木、花草、建筑等,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观察和描绘,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艺术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2.提供多样性的艺术体验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活动,如美术展览、艺术节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从而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在美术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创作,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美术教学的关键之一。
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1.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如素描、水彩、油画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从而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提供多样性的艺术表现方式除了传统的绘画技法外,还应该提供学生更多的艺术表现方式,如雕塑、陶艺、摄影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
3.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如写生、美术创作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美术学科作为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素养、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围绕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展开讨论,旨在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一、培养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和鉴赏各种艺术作品,培养对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欣赏活动、举办美术展览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提高其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多组织学生参观艺术馆、画廊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积极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去,从而激发其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体现出个性化的审美情感。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的艺术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其艺术表现力和表达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在创作中融入更多的科学、文学、哲学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其跨学科综合能力。
美术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机械性的技法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艺术,从而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及时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终身学习意识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能够主动获取和积累美术知识。
美术教学评一体化方案
美术教学评一体化方案第一篇:美术教学评一体化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一套美术教学评一体化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学更加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3. 完善美术评价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方案内容3.1 教学改革1. 制定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引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2 教学资源建设1. 整合校内外优质美术教育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艺术品等。
2. 创建美术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学习。
3. 定期组织美术教育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3.3 评价体系构建1. 制定全面、科学的评价标准,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 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3.4 实践活动1. 组织各类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开展校际交流,让学生欣赏不同学校的优秀美术作品,拓宽视野。
3.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感。
四、方案实施与保障1. 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与监督。
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3. 加大投入,为方案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4. 定期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预期效果1. 美术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关键课程。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等基本要素,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个体化发展、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表达能力等。
中学美术教学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积极推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求。
本文提出了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于学生个性以及个体差异性的教育模式。
通过教师的引领与指导,让学生通过身心的亲身体验,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感受艺术的过程,增强对艺术的理解,提高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互动式展览等方式进行呈现,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的美,磨炼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批判性思维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对作品深入的思考,探究背后的信息和意义,发掘艺术中的哲学和文化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考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针对某个作品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构图、色彩、主题、形式表达等内容,以此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对艺术语言的理解能力。
三、综合性教学法综合性教学法是一种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学方式。
它可以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跨学科教学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阅读绘画、实践绘画、语言表达和实践演绎等方式,以全方位的视角来呈现艺术形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协同能力。
探究性教学法是一种学生探究实践过程的教育方式。
需要教师降低自身掌控权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将学生个性化育人理念、自由探究思想等方面,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在课程的实施中,大胆尝试贴近生活的艺术探究,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艺术学习品质。
总之,要想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水平,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以大班美术活动为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以大班美术活动为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摘要:在大班美术活动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是将评估与教学紧密结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美术教学。
通过评估幼儿的艺术技能、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在美术领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大班;美术活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引言:教学评一体化使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方向。
通过评估幼儿的美术作品和表现,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如何改进和提高,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建立积极的学习动力。
一、以大班美术活动为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教学评一体化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综合能力,例如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评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可以发现幼儿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评估帮助幼儿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
幼儿在参与美术活动并展示作品时,可以学会审视和评估自己的创作,从而培养自信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可以更加独立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表现和艺术素养,这就是大班美术活动为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的意义[1]。
二、以大班美术活动为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一)尊重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大班美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尊重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以下是结合案例的三种方式;提供自由创作空间: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幼儿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提供一个自由创作的空间,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探索不同的艺术材料和工具。
教师准备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张、颜料、彩笔等艺术材料,并告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和运用这些材料来进行创作。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艺术形式。
引导和示范: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对模仿具有较强的兴趣,他们更容易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浅谈关于小学美术教学评一致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关于小学美术教学评一致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美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当中一门比较重要的科目,其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之下,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应该关注学生们绘画能力的提升,还需要立足于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对他们进行科学化和全面性的评价,通过对学生优点的鼓励和潜能的挖掘,能够使小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评一致性;开展策略引言现阶段,美术学科已经被列入到了教育方针当中,作为一门人文方面的学科,美术对于学生性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学评一致性,从而确保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美术教学评一致性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注入式的教学与评价虽然当前教师也能够关注到对学生进行点评的重要性,但有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对于外界事物并不具备比较科学和准确的认识,因而不论是在教学还是点评的过程当中,更多是站在权威的角度进行,按照简单的分数或者是优、良、中、差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因而并不能够考虑到学生在进行创作过程当中自身的体会与感受。
此种注入式的教学评,使美术课堂陷入了死板僵化的状态当中,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二)注重眼中的世界,而忽视心中的世界由于小学生们的思维发展尚未健全,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正是小学生们思维力和创新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因而就美术教学评来看,其一致性是需要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在关注学生感觉和情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评才能够有效推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但是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学生们所创作出来画作的色彩和相似性来对学生们进行评价,此种单一性和冷酷性的评价,不仅会使学生们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会影响到小学生们的自信心二、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一)开展课堂全程评价,以评促学“教-学-评一致性”的评价不是在课堂结束后进行的,而是嵌入教学中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基于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创造力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因为它是美术学科中最为基础的,也是所谓“艺术天赋”的一部分。
为此,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首先,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和分析优秀艺术作品的构图、材料、色彩等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其次,可以采用课堂讲解、范例展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艺术中的相关工具、技
巧和语言,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技术支撑;再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作的自由空间,鼓
励他们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思考方式。
二、基于审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因为正是通过审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
解和欣赏艺术品。
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策略:首先,应该让学生
了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要求;其次,
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相关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和分析艺术品,从而增强他们的鉴赏能
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艺术品展示和欣赏的机会,让学生有机
会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品,从而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和情趣。
三、基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以上就是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
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美术学科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为其未来人生发展奠
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中学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全面的审美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力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中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作活动,如美术比赛、艺术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三、注重表现能力的培养表现能力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的基础。
为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现实世界中的形象和景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现技巧。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绘画或雕塑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技巧,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或雕塑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展示自己的表现能力。
四、加强美术史知识的学习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艺术作品是文化的瑰宝,了解和理解美术史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知识,介绍著名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鉴赏。
通过学习与讨论,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中学美术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等。
教师可以通过全面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表现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美术史知识的学习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等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美术学科是中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而学习美术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使其真正成为有文化素养、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本文将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出发,探讨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情趣是指个人对美的认识、欣赏和感受的能力。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绘画技巧,而忽略了审美情趣的培养。
而对于中学生来说,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 创设艺术氛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艺术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沉浸于美的世界之中。
可以通过在教室中张贴一些美术作品,举办美术展览等方式来营造艺术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创作。
2. 导入多元的艺术作品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艺术作品来进行教学导入,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通过教学导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感受不同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表达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艺术作品、感悟艺术的内涵,然后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进行表达。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其对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和新材料时,能够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和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养,而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那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1. 提倡多样性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提倡多样性,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不同的绘画技法,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到多样性的魅力。
通过多样性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度美术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
基于素质教育的小学度美术教学策略与评价体系2023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美术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对孩子们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如何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设计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策略1.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小学生手拿彩笔和色块,他们是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段,他们具备很强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对于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例如生活中的自然景观、文化背景、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等等。
让他们尝试各种素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发他们的绘画才能。
2.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小学美术教学不可以完全依赖ppt和老师,如果让学生只是单独画画,会使得学生缺少构思空间,智慧、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等其他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为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
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启迪,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在美术教学中也同样如此。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发掘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让学生通过发现和学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体验到人生的意义。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电影体验式学习的思路,设计情感性实景体验式课程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美术的情感内涵。
4.注重知识点的渗透美术教学不应该是艺术知识点的简单灌输,应该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案例、多种语境的学习,灵活运用所学技巧,将学习的艺术知识点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领悟与升华。
二、评价体系1.注重课程质量的评价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达到效果的事业,美术教育也是如此。
因此,在评价上,应该注重对于课程质量的全面评价。
课程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对于学生有所帮助、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成长等等。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美术学科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和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素养,它不仅仅是指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辨别美丑、欣赏美感、表达情感。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想象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美术界的专业人士来校园进行讲座,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品味艺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来培养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绘画、雕塑、手工等创作,通过亲身参与创作,学生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艺术理念,从而培养他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自己的绘画和创作技巧。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材料,让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来激励他们的创造激情。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中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手工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兴趣,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1.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中学美术教育应该注重文化多元性,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所代表的审美观念和风格,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 艺术史教育: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修养。
3. 素描与造型训练:素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通过素描训练和造型训练,培养学生对美术形式和结构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
二、提高学生手工实践能力1.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来加强学生的手工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成就感和创作的成就。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展示作品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2. 老师演示:在教师展示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自己在创作中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技巧和理念,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 作品对比: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作品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语言,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鼓励学生创造能力1. 自由创作:鼓励学生在某一个主题下自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通过创作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创意启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各种创意启发技巧,如脑暴、假设、比喻等,给学生一些启示和灵感,让学生得到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
3. 老师评价:在指导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认真的评价和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和提高。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手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成长。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术学科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素养,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注重技法和作品的呈现,而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表现力、文化意识和批判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探索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中学美术教学策略,对于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结束】。
1.2 研究意义美术学科在中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美术教育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
本次研究针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学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不仅提升他们的艺术水平,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核心素养概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这些素养包括审美情感、创造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等。
通过培养这些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美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审美情感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于美术学科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
——以《黑白装饰画》教学设计为例
闫鹏飞
(宁县米桥初级中学)
【摘要】美术学科素养是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它离不开科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为了使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把美术素养落到实处,我借鉴其它科目的做法,对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学评一体化,就能够达到“堂堂清,堂堂巩固”的设想。
教学评一体化会成为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好帮手。
【关键字】教学评一体化;美术;学科素养
201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基层学校任教。
大部分基层学校,都以语数外等考试科目为尊,体音美这些没有“成绩”的科目成了“鸡肋”,普遍不受重视。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基层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教师;另一方面还是“成绩”思想作祟。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美术科目具有不可替代性。
无论以前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还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美术科目是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美术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素养是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它离不开科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如果在课堂上不讲理论、不讲欣赏、不讲技法,就单单让学生看着描几幅简笔画或者自由画一张作业,这只能勉强算是应付了教学任务,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为了使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把美术素养落到实处,我借鉴其它科目的做法,对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2019年5月12日,我参加了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对口帮扶宁县第三期骨干教师培训班,第一次有意识地接触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在培训过程中,杨润升教研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并展示了一节在天津录制的化学示范课,让我们写出观后感并进行反思:如果自己上这一节课会怎么设计。
随后杨教研员和学员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在交流中学员们受益匪浅。
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呢?简单的说,所谓教,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目标导向明确化,教学目标问题化,借助问题落实目标。
所谓学,就是学什么、怎么学;以问题解决为手段,进行多元互动,达到素养提升的目标。
所谓评,就是评什么、怎么评;以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为依据,自评互评点评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进目标的达成。
所谓的一体化,就是小步子,多循环;目标1的教-学-评、目标2的教-学-评、目标3的教-学-评,以此类推形成并列递进的课堂结构。
二、教学评一体化案例分析
5月29日,受学校委派,我参加了县局举行的美术学科技能大赛。
抽签决定课题和顺序。
我抽到了《装饰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上了《黑白装饰画》一课。
【案例】《黑白装饰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黑白装饰画的概念和特征,能够正确识别黑白装饰画;掌握黑白装饰画的一般表现手法,能够创作简单的黑白装饰画。
2、利用对比欣赏的方式认识黑白装饰画的概念和特征,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学习创作手法。
3、感受黑白装饰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体会创作黑白装饰画的乐趣;运用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装点生活。
(二)评价目标
1、通过对不同主题及风格的黑白装饰画图片的观察和对比,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通过对ART图案的涂色练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手套图案的设计和绘制,加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
学校处于偏远乡镇,农村留守儿童居多。
虽然已是初中生,但是大部分学生美术基础差,底子薄,处于画简笔画和水彩笔涂色的这个层次上。
(四)教学过程
(导入)PPT出示两幅装饰画,一幅是彩色的,一幅是黑白的,看一看有什么不同,说一说喜欢哪一幅。
导出本课课题:黑白装饰画
出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黑白装饰画?2、黑白装饰画表现的内容有哪些?3、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点线面、黑白灰)4、如何创作黑白装饰画?
(第一环节)什么是黑白装饰画?
学生观看黑白装饰画的简介视频,观察、分析、讨论PPT展示的黑白装饰画表现的内容。
(评价1)
黑白装饰画是以对比为造型手段,借助、、的巧妙组合进行充分表现,具有高度性和艺术感的装饰性绘画。
(第二环节)
欣赏课件上的装饰画,了解黑白装饰画表现的内容有哪些?
(评价2)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内容有很多,如:、、、、花卉等等。
黑白装饰画的题材来自于。
(第三环节)
了解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通过欣赏课件上的装饰画和听老师的讲解,了解到点造型、线造型、面造型等多种表现手法。
(评价3)
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三个小圆圈,用喜欢的点造型填充。
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三个小圆圈,用喜欢的线造型填充。
画图说明什么是反白效果。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反馈,教师及时点评。
(第四环节)怎样应用点线面处理黑白灰的关系?
通过观看视频和听老师的讲解,学会用点线面处理黑白灰的关系
(评价4)ART造型大变脸
用不同的对比方式和点线面类型对ART进行图案填色设计。
教师给学生分发ART空心图案。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投影到大屏幕,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第五环节)如何创作黑白装饰画?
通过老师的示范,知道创作黑白装饰画的五个步骤。
(评价5)我的手套我做主
为“手套”设计花纹,要求充分运用点线面的表现技法和黑白灰的布局规律。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投影到大屏幕,进行点评。
(第六环节)总结式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课堂小结。
教师展示学生的评价,并进行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说,我们把课堂分为旧课堂和新课堂,旧课堂是40分钟一节课,前35分钟老师讲,后5分钟学生练习,根本达不到“堂堂清,堂堂巩固”的设想。
新课堂就是有清晰的课堂目标,然后把总目标分解为3~5个小目标,教一点、学一点、评一点,一气呵成,也就是教学评一体化,就能够达到“堂堂清,堂堂巩固”的设想。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用一根主线教-学-评,几个问题将黑白装饰画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串联起来,紧凑自然。
突出了理论与练习之间的关系,渗透了美术学科的思想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美术素养的培养,效果还不错。
尤其在手套的设计环节,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我的手套我做主,设计什么风格的,选择什么装饰图,都由学生自己完成。
而且这节课教师充分运用了希沃授课助手的手机互联、展示、评价功能,熟练自如,体现了信息化技术手段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教学评一体化要注意的问题
在我的实践过程中,有教无评或者有评无促都时有发生,尤其“有评无促”使环节和过度显得没有底气,削弱了评价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另外,课堂练习成了课堂学习评价的主要载体,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不利的,可以练习,但是不能只练习。
更深层次的,要关注过程性发展,要考查学生是否乐学、会学,要让课堂变得有温度。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
尽管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是只要我们悉心钻研、容错不气馁、善于反思和总结,教学评一体化会成为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崔允漷,夏雪梅.“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