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讲学案4

合集下载

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散文阅读no.3备考怎么学学案3

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散文阅读no.3备考怎么学学案3
(节选自《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文中所说的“清洁的精神”的含义是什么?(2 分)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本题属于深层义的理解。“清洁的”做“精 神”的定语,是理解的核心。本段文字主要是对庄子精神的深 刻理解,所以我们可以从文段中找到解说庄子精神的关键的词 语来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 “清洁的精神”是一种洁身自好、拒绝诱惑、 (1 分)不屈从权势的精神。(1 分)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2014年天津高考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2014年安徽高考 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014年山东高考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其他设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3)请简析该句的内涵。 (4)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常见设问方式]
2014年湖南高考 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
2013年浙江高考 么特别用意? 标题“自然”与第四段中加点“自然”的含
2010年四川高考 义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辨析。 其他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指什么? (2)文中以“×××”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
语文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NO.3 备考怎么学 学案3 结束
[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幽雅的歌舞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儿又飘出 “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2 分)

高三语文 总复习课件4.4 巧饰凤头有七招

高三语文 总复习课件4.4 巧饰凤头有七招

专题一
1
2
3
4
学案4 巧饰凤头有七招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巩固固演演练练
-27-
【写作提示】 电脑系统有漏洞,需要不断修复,人的心灵也一样。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成见、猜疑、懦弱、浮躁、嫉妒、仇恨等 都是心灵的漏洞,需要经常“扫描”和“修复”,这样才能使心灵变得越 来越美好,使人生变得越来越美丽。心灵有漏洞不可怕,可怕的是 明知有漏洞却不去修补。写作时,要围绕“给心灵的漏洞打个补丁” 构思成文,可以从“增强补丁意识,保持心灵纯净”“反省自我,及时给 心灵打补丁”“用补丁堵住形形色色的诱惑”“良好心态、果敢品质、 进取精神才是最好的补丁”等角度构思立意。
【开头示例】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湮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 铃;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老者的孤寂;几百年的风风 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 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然而,张骞的十几年牢狱之苦,苏武的 一根符节,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映入史册,成 为民族的精神瑰宝。若无意气,他们怎会有如此壮行?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专题一
学案4 巧饰凤头有七招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专题一
学案4 巧饰凤头有七招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专题一
学案4 巧饰凤头有七招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合作作探探究究 巩固演练
-18-
下面是一篇以“回头”为题的习作,请通读全文,结合题目,给这篇 文章拟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开头。
专题一
1
2
3
4
学案4 巧饰凤头有七招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巩固固演演练练

2024届高三语文考前攻略---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学案(含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考前攻略---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学案(含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考前攻略---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考情诊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一直是高频考点。

近几年全国卷将词语放在阅读文段中考查,对考生在具体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无论是新高考卷还是全国卷都考查的是根据语境填写成语,这既考查考生的成语积累量,也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正确理解词语意义、准确把握词语使用对象和准确判断词语感彩与适用语境是词语考查的主要方面。

考点一成语填空近几年全国卷对成语的考查题型是客观题,而2022年新高考Ⅰ卷、Ⅱ卷第18题,全国甲卷、乙卷第17题均采用主观题考查成语填空。

此类试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填写的成语只要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

该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成语的储备量,对语言表达与运用的情景性和灵活性有更高要求。

成语填空题型新颖,难度系数大大增加,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积累。

【词语选择】选词填空,多为近义词。

词语选择是传统题目,解题主要方法是在近义词中找出词语的“个性义”,对照语境作出最佳选择。

解题的原则就是:去同存异,关键有三步:一是找差异。

找出近义词的差异,也就是词语的“个性义”;也就是说两个词语有共性,在共性之下,我们再来找他们的个性;个性义是广泛的,除自身带有的特殊意思上有差别外,还有语义轻重、感彩、使用对象、词语语法属性等方面的不同。

二是看语境。

结合“个性义”根据语境做最恰当的选择。

三是用排除。

运用传统的排除法,通过确定已经明确选择的某几个词语,再来综合运用排除法选出答案,可以避免某一个词语拿不定主意时的窘境。

1.个性义是选择的根本。

法制/法治法制:法制制度。

法治:依法治理国家。

反思/反省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省,有“悔悟”义。

妨碍/妨害妨碍:侧重于指造成一定障碍。

妨害:侧重于指有损害。

每时每刻无时无刻由于此二词都有“时刻”二字,一些粗心的人便容易混淆它们。

其实,它们意思完全相反:“每时每刻”讲“时刻”都有,多用于肯定句;“无时无刻”讲“时刻”都无,多用于否定句。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诗歌阅读与鉴赏: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教案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语文学案(002)高年级班学生姓名: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题:表达技巧讲解课型:复习课单元课时:第1课时学案评价等级:【学习目标】了解各种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学习任务】一、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记叙文多采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议论文多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多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当然,记叙文里也可以使用少量议论或说明,议论文里同样也可以使用少量的叙述、描写或说明,说明文里也可以有叙述或描写。

至于杂文、游记、随笔等更细的分类文体,表达方式则更加灵活。

总之,表达方式的使用,一切服从文体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

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逼肖。

二、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简单地说,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从而促进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的某种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从多年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看,常见的需要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修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自问自答)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三、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它不同于修辞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而是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0)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学案(1-10)

一.古诗浅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注释】锦树:指被秋霜染红的树木。

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凤楼:妇女的居处,这里代指家中的妻子。

谩:徒然、空自。

凝睇:凝视,注视。

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译文】秋雨初晴,青山红树显得分外明丽。

山路突然转陡,让人怀疑到了尽头。

忽然看见弯曲的水流附近有人家。

竹篱茅屋,酒旗沙岸,形成了一簇村市。

只恐凄凉的思乡之情升起。

凤楼渺远,回首空自望。

今晚将会宿在哪座孤馆中呢?秋雁一声长鸣,残月映照半窗。

总是离人的眼泪。

【鉴赏】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

秋山行旅,忽见临水人家,不觉触动乡心。

进而感叹路远人遥,空自凝望,最后以推想今宵旅宿的凄凉况味作结。

写来峰回路转,曲折尽致。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

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

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

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于开头弹出一串欢快的音符,遥映后文,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

“路转陡,疑无地。

”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

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

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多么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它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

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蛊惑,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已从心底悄悄地萌发了。

“凄凉只恐乡心起”,一语领起下片。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

高三培优语文专题复习学案——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读懂诗歌的作用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3、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例如: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三、如何读懂诗歌(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1)、标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四板块现代诗歌阅读第五讲分析艺术手法(原卷版+解析)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学案第四板块现代诗歌阅读第五讲分析艺术手法(原卷版+解析)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现代诗歌阅读专题第五讲分析艺术手法【知识精讲】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

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跟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大同小异,考生除要知道一般的艺术手法外,更要着重了解章法结构艺术、描写和抒情角度、象征、修辞等现代诗歌惯用的艺术手法。

本突破点就是指导考生分析并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1.方法就点论点,就面论面;针对要求,分列答案。

对现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探究鉴赏,可以是“点”,可以是“面”。

作为探究鉴赏题的设置,在“面”上设问的会多一些,但也不排除在“点”上设问。

答题的原则:就点论点,就面论面,但不能出现“点”“面”相违的情况。

探究鉴赏艺术手法,难免会用到概念,要注意概念表述的准确性;探究鉴赏艺术手法,一般都离不开效果的表述,要注意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统一性。

这类题会提出具体指向、具体要求,我们必须针对题目的指向和要求,分点列出答案。

2.步骤第一步:确定艺术手法。

第二步:审清题目潜在的命题意图。

第三步:观照全诗,探究该手法的艺术效果。

第四步:分点列出答案。

3.答题规范指出艺术手法名称,解说该艺术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分析该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有几点就分列几点。

【对点精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长城谣席慕蓉①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②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一九七九年【注】①席慕蓉,著名作家、画家,祖籍内蒙古,随家定居台湾,其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影响深远。

②焉支,即焉支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势险要,为古代驻兵防守重地。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这些诗句高度概括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历史见证者的内涵。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散文阅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掌握不同类型散文的阅读要点。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阅读中提高自我认知和思维深度。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为高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1. 散文概述1.1 散文的定义与特点。

了解散文的来源、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2 散文的发展历史。

教师介绍散文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代散文的发展状况,并带领学生阅读相关散文。

2. 散文阅读2.1 散文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作者代表作品,了解散文的类型、特点及阅读方法。

2.2 散文课内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课内提供的散文文本,并掌握阅读方法,注意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

3. 散文写作3.1 散文写作基础。

教师讲解散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内容包括确定写作方向、构思、选题、思考和分析、写作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

3.2 散文写作实践。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思考,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散文写作,并在课堂上展示。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结合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相关知识点。

2.讨论式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集体讨论、分组研讨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散文的深入思考。

3.写作实践式教学方法。

通过设定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并在课堂上展示并互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不同类型散文的阅读要点。

3.散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阅读报告。

要求学生在课后写阅读报告,分析散文的阅读方法、阐述思想反应等方面。

2.散文写作。

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写作实践,完成一篇散文,并进行课堂展示和互评。

3.课堂参与与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1.讲义和教材。

提供散文阅读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点以及散文选读材料。

2.电子屏幕和笔记本电脑。

用于呈现教材、辅助教学及作业展示。

七、小结本教学案重点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提高其阅读速度,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方法,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素材和文学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3. 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内容
选取《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一篇经典文学作品,例如鲁迅的《祝福》。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 通过提问或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
- 让学生阅读课文,标记不懂的词汇和句子。

-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讲解
- 解析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如生僻词汇、复杂句式等。

- 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作者及作品的相关情况。

深入探讨
-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

- 探讨作者的写作手法,如使用的修辞手法、结构布局等。

应用实践
- 组织角色扮演或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 鼓励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评论文章,培养写作能力。

总结反馈
-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即时解答。

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检查、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进步。

教学反思
- 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 调整教案,以适应不同班级和学生的需要。

2018版高三语文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三语文学案:第二单元 第4课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1.音正形准(1)单音字①俯瞰( ) ②面颊( )③鳞次栉比( )(2)多音字①载Error!②券Error!(3)辨形组词①Error!②Error!③Error!④Error!2.词语积累(1)鳞次栉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侃侃而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舟车劳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辨词填空(1)预定·预订①为顺利抵达,他在网上________了机票,不料天气作梗无法起飞。

②________在今天举行的运动会改为下个星期了。

(2)施行·实行①司马迁在被________腐刑之后,忍辱含垢,写出了千古绝唱《史记》。

②你们提出的方案,要在领导批准后才能________。

4.名言警句咏“春”名句(1)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

——李贺《三月》(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1.作者简介陈锡添,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

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曾获韬奋新闻奖、广东省第六届宣传文化精品奖个人奖、中国人民大学校友特别奖。

高中语文高三教案学案别了,司徒雷登

高中语文高三教案学案别了,司徒雷登

别了,司徒雷登一、写作背景1949 年4 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这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垮台。

7 月,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进行反对中国人民的各种阴谋政治活动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悄然离开南京归国。

8 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

白皮书中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 当时, 由于美国反动阵营内部关于对华政策的争吵, 迫使杜鲁门、艾奇逊等帝国主义分子不得不采取白皮书的形式公开暴露若干反革命的真相,企图以此说服对手。

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一篇美帝侵华罪恶的供状。

为了揭露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教育当时那些对美国怀有各种幻想的人们,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这篇评论。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篇评论,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二、释题本文题目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其作用是什么。

双关――题目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面揭示的只是一种现象,而题底蕴含的却是它的本质。

语意双关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

在句式上,主谓倒装,强调了“别了一语,突出了司徒雷登“挟起皮包走路的无可奈何之状和中国人民欢庆喜悦之情。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生字生词。

脱卸-其义是摆脱(责任)。

诲(hui )人不倦-诲,教导。

倦,厌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冒犯。

不韪:过错,不是。

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

茕茕孑立,形影相-茕茕:孤独的样子。

孑:孤单。

:同“吊,安慰,怜悯。

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民主个人主义者-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

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

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和美国政府幻想的迅即破灭,除少数人外,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考点五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教学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考点五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教学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考点五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推断)题型1:简明“简明”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

“简”即“简要”,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说多余的话。

“明”即“明白”,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不让人产生误解。

要做到语言简明,一要避免啰嗦,不说废话;二要避免歧义,防止误解。

典例1 (2016·山东卷)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向各班班长所发通知的正文,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国学素养,校学生会定于10月18日下午4点,在报告厅举办“走近孔子”读书交流会。

届时在孔子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盛誉的孙荣教授将光临指导,并向各班奉送其最新研究著作。

请拨冗组织班委推荐两名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一定务必按时到会。

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极高和一定(务必)。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删掉两个词语使语言简明。

第二步,读文段,找重复。

“盛誉”就是很高的荣誉,已经包含程度副词“极高”的意思,其前“极高”重复,应删掉。

“务必”就是“一定要”的意思,其前不必再加“一定”。

第三步,顺语境,定答案。

读删掉两个词语后的文段,感受语言是否简明,最终确定答案。

[解题方略]题型2:准确“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敬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典例2 (2018·天津卷)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横线上。

(4分)了关联词的句子,看其是否展现出了正确的逻辑关系。

苏教版2018版高三语文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 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2018版高三语文学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仆偿前辱之责.: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思垂空文以自见.: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①望⎩⎪⎨⎪⎧ 若望.仆不相师: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丁卯三月之望.:②重⎩⎪⎨⎪⎧ 重.为乡党所笑: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商人重.利轻别离: 勿复重.纷纭: 卷我屋上三重.茅: (3)古今异义①意气..a 勤勤恳恳....b a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b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勤劳而踏实。

②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个人心里,内心;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③下流..多谤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正派,卑鄙龌龊。

④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第四)(整理精校版)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第四)(整理精校版)

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第四)作文辅导1008 0539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第四)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

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

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

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

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

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

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点拨】这是一道“聚合式”的“新材料作文题”,也就是说,考生务必从材料的中心意思出发立意。

应该说,这本是不太难审题立意的。

材料中像“拼命坚持”“精神上压倒对方”“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更加顽强地坚持着”等词句,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可以有下面的立意:“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最简单的着想,同时也容易人云亦云;“坚持,便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困难或敌人)”,“振作精神便能顽强坚持”,这两种立意便有点不简单了;而主要从弗雷泽的角度立意:“本是旗鼓相当,但一念之间的放弃意味着失败”,就或许有些与众不同;结合两个人的角度立意恐怕更少了吧?殊不知新意也便在此了:“胜利与失败原来是近邻,就在于坚持还是放弃”。

然而不管怎样立意,总不能绕开“坚持”。

下列立意就属于偏题甚至走题了:“取胜,应该让实力说话”,“假象也有可取之处”,“成功不只靠实力,其他因素也起重要作用”,这是没有整体感受、偏离了材料的中心意思而造成的。

二、病文诊断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是雄鹰在搏击万里云天时永不放弃的决心;坚持是沙砾在变成光彩夺目的珍珠时顽强的勇气;坚持是树木在迎战风吹雨打时归然不动的姿态。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教材知识要点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教材知识要点

高三语文学科导学案教材知识要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

【掌握大一轮中关于意象、叙事手法的有关知识】《百合花》写的是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

从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人颇感人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能列出评论要点】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新闻评论既具有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又有新闻作品的属性。

要注意分析文章中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学习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其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品格。

古诗词单元,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必上P69,注意评什么,能列出评论要点】《归园田居》善用白描,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景。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

【意蕴:内容、情感、思想、观点;艺术匠心:意象、手法、语言、特征】家乡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个体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必上P72,访谈提纲】【必上P73,调查报告】《反对党八股》找出文中典型的语句,归纳其特点,尝试从表达目的、听众感受等角度品评其表达效果。

《拿来主义》学习破立结合的写法,感受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

我们读古代诗文,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包括表示时间的副词】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特点和审美特点。

阅读史传文,尝试理性评价历史叙述中体现的思想、观念,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深入理解戏剧作品,把握其悲剧意蕴,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

比较报道的内容与侧重点-河北安平中学高三语文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复习学案四

比较报道的内容与侧重点-河北安平中学高三语文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复习学案四

学案四比较报道的内容与侧重点新闻阅读,由于材料是非连续性文本,因此不同体裁、不同媒体、不同作者在对同一新闻对象进行报道时,因客观或主观原因,就可能存在内容的侧重点和报道角度的差异。

高考对非连续文本的考查,常常基于这一特点命题。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比较新闻内容的侧重点(相同与不同)、比较报道的角度。

一、比较报道的内容对新闻信息的筛选整合和内容要点的概括,除直接要求概括某段信息外,还有比较分析的形式。

在《考试说明》所给的题型示例中,其提问方式是:阅读某两段材料,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一)比较报道内容的题目如何考?1、题干要求:(2017年全国卷Ⅰ)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某问题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

2、审题重点:题干中有“异同”“比较”等词,并有明确的某段材料。

(二)比较报道内容的题目如何答?1.“三个角度”比较报道内容①看报道的对象。

这类题目,在报道的对象上基本相同,都是针对某一现象进行的,但在具体时段、节点上,可能存在不同。

②看报道的深度。

有的新闻,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典型的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而有的新闻,除这些新闻要素之外,还有深厚的新闻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

③看报道的宽度。

所谓新闻报道的宽度,就是新闻的涉及面。

有的新闻,既有前因后果,还有与此类事件相关内容的附带说明、比较;有的仅就这一事件本身进行报道、分析。

2.组织答案的规范模式比较内容异同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是概括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先回答相同点,再回答不同点。

要注意区别回答,标注清楚答案要点。

(三)题型示例例1:(2017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高三语文 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 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教学教案-初三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一、目标点击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一篇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三篇节选自《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

它的人物传记,善于把主要事件和细节描写有机结合起来,文笔生动,感情浓厚。

《史记》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学习本单元,要理解课本的思想内容,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进而品味《史记》的语言。

同时要结合已学过的作品,参考有关资料,阅读《语文读本》中所选的《史记》里的文章,以便对《史记》有更多的了解。

二、要点回顾《报任安书》这封信中司马迁自述了创作《史记》的原因,展现了司马迁的伟大人格,表现了“幽而发愤”、“自陈己志”的主题。

信中还表明记载三千余年历史的目的是“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阐述了他的荣辱观和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隐忍苟活,只为完成《史记》,内心的波澜,显示了他的不屈的斗争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这封信表面是回答朋友的要求,实际是借题发挥,抒发胸中块垒,交代了忍辱创作的原因,表明了“弃小义雪大耻”的思想。

为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文主要采用了迂回曲折的章法结构。

在欲尽处停顿蓄势,在宜伸处又作停留,不一气泻尽,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另外,为了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这封信所用语言是极其动人的。

如描写自己的处境:“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那种无限痛苦跃然纸上,令人倍感凄渗。

文中用大量排比句,有的以两句、三句为一组,有的以五句、六句为一组,甚至竟有一连用九句的,来表达情感。

最有气势的是“四不辱”、“六不辱”:“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等,表达的思想的一气贯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和蔺相如,一个是富有沙场经验的宿将,一个是智勇双全的外交家,为了保卫赵国,在军事和外交上作出了贡献。

高三语文病句专题教学案

高三语文病句专题教学案

高三语文病句专题教学案04、05高考题(病句)《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就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

就是通过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的考查,了解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历年高考题中病句辨析题的特点。

2、了解并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3、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教学难点:掌握辨析并修改病句的方法教学方法:呈现高考题,以练代讲教学过程:一、考点精析病句辨析是每年必考的题型。

病句是指语言不规X的句子。

纵观历年高考题、发现病句辨析题有以下特点:1、题型较固定;2、考点有侧重,通常考查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等;3、选材大都结合中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

二、经典例析(04年某某)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来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2004全国1)2、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某某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巷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2004全国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X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5篇

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1教学重点1.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和创作2.了解唐代诗歌发展历史3.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4.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教学难点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风格教学过程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唐诗是中华艺术园地的瑰宝,历经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一、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

评述唐代的诗歌,一般都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评为“初唐四杰”,诗风健康,活泼。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这一单元涉及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

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了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二、关于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三、关于《蜀道难》在预习的基础上,课堂上给学生2—3分钟速读一遍课文,之后找一名同学范读,订正字音,断句。

提问:读过这首诗后,你会发现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吗?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提问:这句话在三段中分别出现了三次,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明确:不是,意义上是有区别的。

第一段中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蜀道的高峻及开辟历史,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讲了蜀道的来历。

第二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

蜀山太高,连太阳的车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冲拧倒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行教育高三语文第四讲课题课次 4授课教师学生姓名教学形式课室授课日期和时段:诗歌形象类题型规范答题方法指导一、诗歌形象鉴赏的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二、诗歌形象类高考题型的规范答题模式。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

2.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通过什么手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题剖析:1、阅读李白《独坐敬亭山》,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题示例: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什么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题示例: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意义)3、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答题示例: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什么形象):第一联用对比手法,以万木来反衬早梅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

第三联从嗅觉和视觉感受的角度写出早梅内蕴幽香、外显素艳的姿色和风韵(形象特征)抒发了诗人虽怀才不遇,却希望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二)分析古代诗歌形象的意境常见提问模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意象和意境例析例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意象,就是诗中包含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意境,则是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缺月”等意象和“独”、“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这种氛围和孤高自赏的形象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了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答题模式:客观图景+意境特色(氛围特点)+主观感受。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至三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黯淡凄凉、恬静优美祥和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1、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诗歌的意境。

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

清枫霜叶”就奠定了全诗的思乡基调,而“孤城紧闭”“独鸟背飞”进一步点染了作者的游子之思,营造了凄凉伤感之境,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夜色渐浓、明月初上、夜深人静,听见闺中思妇捣寒衣更是流露出思乡游子的孤独、寂寞、缠绵凄清的情怀。

2、阅读下面的诗歌,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高山深谷,云雾缭绕,透过云雾远远望去,只见小桥横跨山溪,忽隐忽现,恍若一道霞光在空中腾跃。

近处,水中露出磷峋的岩石,清澈的水面上飘着片片落花,有渔船在远处轻轻摇荡。

诗人站在石矶旁,望着溪上的桃花和渔船,突然觉得眼前的渔人就是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于是就迫不及待地问:“进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哪里?”画面清丽,构思婉曲,情意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和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惆怅心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马帘子挂起)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劲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去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隐来。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的云、雨、青山和远方隐约可见的风帆。

天空阴云半开半合,暮云带着雨意,沉重、缓慢地移动着,起伏绵延的青山尽头,点点风帆,隐约可见。

这幅空明幽远的秋江暮云图,展示了诗人乐观的情怀:不管道路多么曲折、遥远,总会找到前进的道路的。

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

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

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

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方法与技巧固然是破译诗歌鉴赏的利刃,但只有结合实践并熟练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无穷的威力。

只要我们平时广积博览,勤加训练,解读古典诗歌的形象就不是什么十分困难的事情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一讲:诗歌语言的定义及分类【考点分析】中国古代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代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考查方向】1、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2、对寻常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与理解(含义、色彩、情味等);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一、鉴赏诗歌语言的途径1、找出关键字,并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古人主张炼字,“吟安一个字,招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佳话。

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故意在一些地方设置关键字,这些地方,往往就是全诗或全句中的“诗眼”,要详加分辨。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诗眼”、“词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

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

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

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所以,诗眼的锤炼,要立足于全篇,不可孤立地在字句上下功夫。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点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多少年轻女子被掠进皇宫,终身禁锢于宫墙之内,青春活活葬送。

这时古代女子的悲剧。

古典诗歌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宫词”,常取此为题材,为不幸的宫女倾诉苦衷。

武衍这首宫词,以深惋之笔,借景托情,运用了反衬手法。

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

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描写出宫女被禁锢的悲哀和渴望自由而不可得的怨恨之情。

【解析】锁”字是诗眼。

“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

【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4浙江卷)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螟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点拨】从“漠漠烟如织”、“寒山”、“伤心”等词语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一种忧伤、孤寂;从“楼上愁”、“宿鸟归飞”、“归程”等词语来看,所表达的应是一种思乡、思人的感情;“何处是归程?”应是一种思而不得。

“空”应较好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解析】“空”字一方面写出独自一人的孤单,也写出心中的空落,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赏析诗意的关键字词,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