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教案设计1
走进大自然大班科学教案
走进大自然大班科学教案第一课:观察昆虫的乐趣目标:通过观察昆虫,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保护环境和尊重生物。
教学活动:1. 引入:老师问孩子们谁见过昆虫,大家谈一谈自己见到过的昆虫有哪些。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经历。
2. 走进大自然:带领孩子们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寻找昆虫的踪迹。
教师示范如何小心地观察昆虫,不伤害它们。
3. 分组观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并提供放大镜、收集瓶等观察工具。
让他们小心地观察昆虫的外形、颜色、行动等特点,并记录在观察表上。
4. 分享观察结果: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其他孩子可以提问或补充自己的观察发现。
5. 总结:通过讨论,引导孩子们总结昆虫的共同特点,并强调昆虫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6. 活动延伸:提供一些绘画材料,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昆虫,将画作装饰在教室中,增加自然元素。
第二课:植物的奇妙生长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兴趣,了解植物的基本需求和生长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入:老师带着孩子们外出,找到一些植物。
引导他们观察植物的外形和不同的部分。
2. 种植实验:在班级里或校园里的小花坛上,将几颗豆子或种子种植在土壤中,并用透明杯子装满水。
每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3. 观察记录:每天让孩子们记录植物的变化,包括芽的出现、植物的高度以及根的生长等。
鼓励他们使用画画、写字和拍照的方式记录。
4. 分享观察结果:每天选择几个孩子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变化,让其他孩子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5. 观察研究:规划一个小组观察研究活动,例如探索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或比较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的速度等。
6. 总结:让孩子们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需求和过程,并强调植物对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7. 活动延伸:提供绘画材料和手工制作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一幅植物生长的图画或模型,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三课:鸟儿的天空之旅目标:通过观察鸟儿的行为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了解鸟类的飞行和栖息地的重要性。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走进大自然-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走进大自然》选自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四单元。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美术表现手法;结合实例欣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纹理,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2.学习绘画自然景物的基本技巧;3.欣赏并创作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走进大自然》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与创意表达的能力,强化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表现;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使他们能够观察、分析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纹理;加强学生的美术表现技巧,通过实践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交流、分享与互助,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与责任感。具体目标如下:1.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2.学会观察、分析自然景物,提高图像识读能力;3.掌握绘画基本技巧,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与理解;4.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文化素养与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形状和纹理:通过观察、分析,作中能准确表现。
举例:以树木为例,讲解线条的流畅与曲折,引导学生观察并学会表达。
(2)绘画技巧:教授线条、颜色的运用,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能,使他们在创作中能够自主运用。
今天在《走进大自然》这节课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描绘大自然的美。从学生的表现来看,我发现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对色彩、形状和纹理的把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家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好。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大自然的基本元素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一方面的讲解。
2024年《走进大自然》教案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二、送动物回家
1观察第一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大胆说明理由。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猪、狗、鸡水里生活的动物:虾、鱼、陆上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龟、鸭、鹅
2观察第二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说明理由。
会飞的动物:蜜蜂会走的动物:兔、狗、羊、牛、猴、又会飞又能走的动物:大雁、麻雀、丹顶鹤、鸽子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2024年《走进大自然》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4)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始逐渐发展,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并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创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进行创作。
4. 启发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如树叶、石头、树枝等)、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颜料、纸张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形状和材料,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来创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呢?学生:想!老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进大自然》吧!(二)讲授新课1. 认识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老师:首先,我们要认识大自然中的形状和材料。
你们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形状和材料吗?学生:树叶、石头、树枝……老师:对,这些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形状和材料。
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大自然》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3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previouslesson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1.2教师出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事物。
2.课文朗读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2.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生字词,交流学习心得。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4.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5.课堂活动5.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大自然的活动,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大自然的美。
5.2学生合作,创作一首关于大自然的诗歌或故事。
6.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1.2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观察到的美景。
2.课后作业:2.1学生根据课堂活动,完成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2家长协助孩子收集关于大自然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培养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课堂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走进大自然》第一课时教学教案
课 时 教 案 课 题走近大自然1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点难点教学重 重点: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难点: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准备等 收集各种废旧瓶子、彩色纸、绳子、竹竿等,带小碗或小盘子。
板书设计走近大自然 规则形 不规则形环节与时控师生活动导入(1分)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揭示目标(1分)课件出示教学目标自学指导(3分)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自主学习(10分)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
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
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点拨释疑(12分)(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回家准备,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达标测评(12分) 1、学生交流创作思路,同学和老师可以使其思路更趋合理。
2、学生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作品。
作业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教学反思今天我在一年级上了《走进大自然》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
我首先引导学生寻寻找找,观察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走进大自然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节造型表现课。
大自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发现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眼中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
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景物。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景物。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范画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大自然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美丽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进大自然》。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观察大自然(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物吗?(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大自然中有山、水、树、花、草、动物等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3)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不同季节、不同地方的大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表现大自然(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大自然吗?(学生回答)(2)教师出示范画,引导学生欣赏并讲解绘画方法和技巧。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3.环保教育(1)教师问:同学们,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美好,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让大自然永远美丽下去。
六、板书设计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山、水、树、花、草、动物等。
表现大自然:绘画方法和技巧。
环保教育: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年级美术上册《走进大自然》教案、教学设计
6.情感教育,渗透环保: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如四季变换、山水风光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美术技法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2.重点:教授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引导他们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难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绘画水平,形成个人风格。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品,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关注大自然,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发现美好事物,进行创作。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保持画面整洁,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4.作业提交时,附上作品名称、创作心得及家长评价,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自然美好事物,引导他们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
3.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画笔把这么美的景色记录下来呢?”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大自然的色彩、形态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
3.分步骤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方法。
走进大自然 教案
走进大自然教案教案标题: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和范围:包括陆地、水域和空气等。
2. 大自然的特点:多样性、美丽和脆弱性。
3. 大自然的重要性:提供食物、水源、氧气等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4. 大自然的保护: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激发他们的思考。
探索大自然: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参观校园花园、公园或附近的自然景点。
2. 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动物、天空等,并记录下他们的发现。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
了解大自然:1. 教师介绍大自然的定义和范围,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大自然的特点和重要性。
保护大自然: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自然的脆弱性和面临的挑战,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2.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 学生制作海报或小册子,宣传大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总结活动: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总结大自然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大自然,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享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和观察能力。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个人提问展示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理解。
3. 学生制作的海报或小册子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保护的意识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大自然保护志愿者活动,如清理河岸、种植树木等。
2.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
3.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自然保护区,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2. 学生观察记录表格和讨论记录表格。
3. 海报或小册子制作材料。
一年级科学上册1、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1、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是围绕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编写的。
本单元紧扣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通过对大自然的探索和了解,让学生能够增强自然保护意识,关心环境,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2.探索大自然,学会观察、发现3.关注环境,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4.了解生命的特征教学内容1.生命基本特征及分类2.感官认识的引导与启示3.植物和动物的基本认识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观察、感知、思考?2.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生命的特征?3.如何让学生增强自然保护意识?教学方法1.感性认识法2.讨论法3.游戏法4.亲身实践法教学步骤1.引入引入生命的话题,以“什么是生命”为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普遍存在。
2.概念认识回答“什么是生命”,并引导学生根据颜色、形状、气味等感官判断方法了解生命分类。
3.生命特征的发现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的生命特征。
4.生命的多样性认识介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以比较法让学生发现其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5.自然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和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营造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教学评价1.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讨论,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2.自我评价:从生命的特征、分类等方面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研究兴趣。
教学后记本次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
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一、教学内容《走进大自然》是南大版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教材中的第十五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大自然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 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3. 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 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要尊重大自然,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知道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3)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
(2)学会用语言、绘画等表达方式,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心态。
(2)教育学生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视频素材等。
2. 学具:绘画用品、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知识讲解: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2. 板书内容:(1)大自然的基本概念(2)大自然的美好(3)环保意识的培养(4)人与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好景色。
《走进大自然》美术课教案
《走进大自然》美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景色,如山水、花草、树木等。
2. 美术表现手法:教授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大自然美景的方法。
3. 创作实践:学生自主创作以大自然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的美,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将大自然的美转化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 教学示范: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大自然的美,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讨论,自主创作以大自然为题材的美术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表现大自然的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自然美的认识和观察能力的提升。
2. 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大自然美的创作能力和个性的展现。
3.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直接在大自然中进行美术创作。
2. 举办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大自然主题作品。
3. 邀请大自然摄影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创作的经验和感悟。
八、教学资源:1. 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视频库。
2. 美术创作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3. 户外写生所需物品,如折叠椅、画板、遮阳伞等。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兴趣和好奇心。
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20.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1
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20.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20.走进大自然》是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学会用彩泥来表现自然景物。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自然景物的图片,以及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
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内容后,能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彩泥制作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鼓励他们用彩泥表达自己看到的景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用彩泥表现自然景物,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用彩泥表现自然景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并用彩泥准确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表达。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彩泥制作技巧。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大自然图片、彩泥、泥工工具等。
2.学生准备彩泥、泥工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教授彩泥制作技巧。
讲解如何观察大自然,并用彩泥表现出来。
让学生初步了解彩泥制作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彩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鼓励他们用彩泥表达自己看到的景物。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大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教案《走进大自然》
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教案《走进大自然》一、活动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大自然的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环境:户外活动场地、自然景观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
2. 主题活动一:大自然的色彩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色彩。
2. 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主题活动二:大自然的形态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形态,让幼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形态。
2. 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大自然观察和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物种植等。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大自然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观察成果。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2.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造力和感知能力。
3. 调查幼儿对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环境布置。
2. 活动进行:教师按照活动计划,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实践活动。
3. 活动结束: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在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3. 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八、教学资源:1. 大自然的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
2. 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
3. 户外活动场地、自然景观等环境资源。
音乐教案-《走进大自然》教案
音乐教案-《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创作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音乐美。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音乐美。
2.学习歌曲《走进大自然》。
3.创作表现大自然音乐的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学会歌曲《走进大自然》。
2.教学难点:创作表现大自然音乐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流水、风吹等,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新歌教学1.教师播放歌曲《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情感的表达。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大自然的声音,用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
2.各组展示,其他学生猜猜是哪种大自然的声音。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演唱歌曲《走进大自然》。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大自然的声音还可以用哪种方式表现?二、创作活动1.教师出示创作要求: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大自然的声音。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形式。
3.学生分组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4.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其他学生评价。
三、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演唱歌曲《走进大自然》。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大自然的美还可以用哪种方式表现?二、综合实践活动1.教师出示活动要求: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进行绘画、写作、摄影等创作。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形式。
3.学生分组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4.各组展示创作成果,其他学生评价。
三、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学唱歌曲《走进大自然》。
2.观察大自然,记录下你认为最美的大自然声音。
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教案《走进大自然》
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教案《走进大自然》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保护大自然。
4.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图片或实物: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景观等。
2. 画纸、彩笔、水粉等绘画材料。
3. 音乐CD、故事书等相关资源。
4. 户外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绘画活动:给幼儿发放绘画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大自然的细节。
3. 小组分享: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热爱。
四、活动延伸:1. 故事时间:给幼儿讲述一个与大自然相关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
2. 音乐欣赏: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或相关的音乐,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3. 户外探索:组织幼儿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倾听幼儿的分享,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总结活动的效果和收获。
六、活动实施:1. 组织幼儿前往公园、郊外等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
2.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景观等,并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所观察到的大自然景象。
4. 回到教室后,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分享,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在观察和绘画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七、活动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组织亲子大自然探索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走进大自然|苏少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走进大自然|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让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让学生观察并描绘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
3. 指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然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绘自然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然景物。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自然景物图片、画纸、彩笔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谈论他们对这些景物的感受。
2. 观察:让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并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感受。
3. 描绘:指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他们观察到的自然景物。
4. 展示与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他们谈论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板书设计课题: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观察并描绘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然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观察自然、描绘自然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并描绘他们所看到的自然景物,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对这些景物的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大自然,让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然景物。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美术技能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走进大自然》美术课教案
《走进大自然》美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形态与色彩:让学生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运用。
2. 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3. 大自然的韵味与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体验和创作具有韵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
4. 大自然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倡绿色生活,关注可持续发展。
5. 走进自然,感受美好: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大自然的韵味与意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
2. 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1. 导入:教师展示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与示范:教师讲解大自然的形态、色彩、生机与活力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创作一幅大自然题材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大自然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丰富教学内容。
2. 邀请大自然摄影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大自然摄影或艺术创作方面的经验。
3. 开展大自然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大自然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教案《走进大自然》
幼儿园大班特色活动教案《走进大自然》一、活动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 通过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1. 纸张、彩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2. 户外活动场地。
3. 图片、图书等自然相关的教学资源。
三、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图书,引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带领幼儿户外观察大自然,引导他们观察花草树木、昆虫鸟类等自然元素。
3. 体验:让幼儿亲手触摸自然,如拾起树叶、捡起小石子等,感受自然的质感和美丽。
4. 创作: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提供绘画材料和画纸。
5. 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1. 继续进行自然观察活动,如定期去户外观察同一棵树的变化。
2. 让幼儿收集自然物品,如树叶、石头等,进行自然拼图或创作自然艺术品。
3. 组织幼儿参加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评价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3. 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分享,评价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环保意识。
六、活动实施步骤1. 组织幼儿集合,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带领幼儿步行或乘车前往户外活动场地。
3. 分组进行活动,每组由一名教师带领。
4. 教师示范观察大自然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5.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如绘画、拍照等。
6. 组织幼儿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
7.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创作心得。
七、安全措施1. 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2.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存在危险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走进大自然
董文鹏于洋沈国占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五篇课文:《走进大自然》、《火烧云》、《会说话的草》、《诗的材料》、《金色的草地》,很显然,文化主题就是“亲近自然”。
那么,这篇课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呢?我想,它就是一个倡议,吹响了向大自然进军的号角。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融入大自然的心境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七个生字,会写十一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查阅字典等方法理解“叩醒、斑斓、深沉、辽远、融进”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品词析句,适当拓展,在想象中仿写,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写。
教学难点:
从关键词句中体会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时的愉快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
1.正确认读七个生字,正确书写“追、瓣、醒、感”四个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瓣”的书写;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查阅字典等方法理解“叩醒、斑斓、深沉、辽远、融进”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深山小溪,红花绿草,飞禽走兽,蓝天白云……这一切多美啊!想去看看吗?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
2.欣赏图片,说说感受(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题目。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自由展示读。
【设计意图:由语言文字到欣赏风光美景,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绮丽,能很快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读题目,读出个性,读出感情,为下文的朗读指导做铺垫】
二、预习(及)检查。
(一)课堂预习
1.出示自学提示: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
(二)检查。
1.检查读文,师生评价、指导。
(1)指名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相机板书多音字“着”,读准文中音。
(2)指导读文中的长句子。
高高举起洁白的昆虫网,网住一个斑斓的秋天。
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吧,这样,会发现生活更加灿烂。
(3)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2.检查生词。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叩醒访问体验感受发现洁白斑斓深沉辽远灿烂
(2)学生自由读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追、密、醒、锤、感、受、瓣、融、斑、斓
学生自由读、领读、开火车读生字、点读,把字音读准确。
(2)重点指导“瓣”的书写。
仔细观察田字格,看看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左中右结构,左右是两个辛字,但第一个辛在书写时最后一笔变成撇)相机区分:瓣、辫、辩、辨
【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学生对文章的正确、流利读文情况,字不离词,词
不离句,句不离篇,但从篇开始,到词,到字,达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目的,为正确、流利读文做好铺垫。
通过自读、同桌互读方式初读课文,遇到的问题借助工具或者请教同学、老师来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三、自读自悟。
1.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歌共三个自然节,每一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
2. 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为第二课时深刻理解感悟课文做铺垫。
】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阅读中初步认识“追着……追着……追着……”这样有特点的排比句式。
2.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品词析句,适当拓展,在想象中仿写,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
3.拓展阅读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深读感悟。
1.出示感悟题:
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谈谈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本节课尝试通过自学提示等形式让学生自学。
】
3.小组讨论:
(1)读句子交流感受。
(2)同伴互助,相互补充。
4.全班交流,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在每个小节中,抓住展开想象的“点”,思考的“点”,对于这些“点”,要重在想象、体味、感悟,重在诵读而不在语言的表达。
】
预设一:当学生说到第一小节时,教师这样引导:
(1)“会飞的花朵”指什么?如果我们走进密林、深山,走进大自然时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
(2)作者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
(3)作者用了“追着……追着……追着……”这样的句式,想想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体会作者走进自然的急迫而热切的心情。
)
(4)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预设二:当学生说到第二小节时,教师这样引导:
(1)读完这小节,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描述一下。
(引导学生围绕孩子在大自然中做的活动进行描述,可以用上“有的……有的……
有的……)
(2)当学生描述到秋天景色的时候相机理解“斑斓”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如果你走进了大自然,你可能会做些什么活动?先和同桌说说,然后在班中交流。
预设三:当学生说到第三小节时,教师这样引导:
(1)假如你作为大树、白云,你会感受到什么?
(2)指导朗读。
(3)有效练习:假如你是小花、小鸟……,你又会感受到什么呢?仿照第三小节写一写。
把自己变成小花吧,
去感受蜜蜂的心情;
把自己变成小鸟吧,
去体验(天空的辽阔);
把自己变成()吧!
去()。
把自己融进大自然吧,
这样,会发现生活更加灿烂。
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仿写练习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的过渡年段,它以一二年级说话写话为
基础,又要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搭桥铺路。
为了搞好这个“过渡”,三年级的句段仿写练习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
5.背诵课文。
这首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情景,试着把课文背诵下来。
二、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短文《木舟树》,自由读文,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激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
2.总结: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投入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吧!
板书设计:
1 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反思:
附:阅读材料
木舟树
(作者:金本)
它被锯倒了,
它是一棵粗壮的柳树。
它的心被挖空了,
它成了一叶独木舟。
但它的灵魂犹在,
那是一个绿的英灵。
在这一片树海之中,
它也曾是一面绿色的旗帜!
晚上,它被停靠在岸边,
——一片泥塘的岸边。
它突然感到大地又在爱抚它。
向它发出生命的呼唤。
若干天后,主人惊呆了,
他的独木舟不复存在了。
它上面又生出绿色的叶芽,
它,仍是一棵树!。